《荒漠的智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荒漠的智慧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210033714
作者:(美)卢云,(日)野村汤史
页数:146页

《荒漠的智慧》第一課

悶熱、苦悶、煩躁、熱氣蒸騰、滿目黃沙。更可怕的是日復一日都是如此。這就是荒漠的日子。昨晚讀《荒漠的智慧》,第一版,畫了一個修士,背對讀者坐著,在他面前是一個大圈。這個圈是什麽?任由想像。對於我,他像是坐在山洞裏看外面的日出日落。配圖有一句話---某某教父這樣形容某某某教父:他每一天都擦出一個新的開始。我不由得想,荒漠是怎樣的生活?是如開頭所形容的,壓得人透不過氣的苦悶和沉悶。如何能讓每一天都是新的呢?不由得又想到最近,因爲連續多日悶熱的天氣而產生的浮躁負面情緒。兩個星期的悶熱,已經讓我苦悶得不行。怎麽才能“每一天都嶄新”呢?心裏浮現一句聖經: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於是打開聖經看那一段,原來英文是:don’t be [conformed] to this world, but be [transformed] by the renewings of your minds, so that you may discern what is the will of God—what is good and acceptable and perfect.是啊,外面是不變的,但内心是可以更新的!不要被世界扯著跑!而是要被更新的心所轉變!如果我的心裏不堅強,如何能應對外部日復一日的苦悶呢?若連對抗環境都已無招架之力,又如何能再有所為,甚至改變環境呢?這就是《荒漠的智慧》給我上的第一課。

荒漠的智慧

我不喜欢基督教,不过我会去读一些相关的知识,因为我知道宗教,除去无趣的教规之外,本质上有智慧和哲学在其中。这本书就是在荒漠中修行的教士哲思的总结。处于空旷安静的环境,更能让人平静和专注于修行和思考。“在充斥着强制力与各种脱鞋的城市,神与魔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善地被看为恶,恶的被称为善,但在沙漠中,真正的斗争史清晰可辨的”。书中的部分故事,读来有一定收获。如“小约翰教父说:‘我们放下一个轻担,其名曰自我批评,而背起一个重担,其名曰自我辩护”。书中的插图,简单有趣,很有禅的意味,我很想学习学习,那天也画着玩下。

荒漠的智慧

在诸多沙漠故事中,野村汤史精心挑选了一些能直接跟我们说话的故事。这些故事自从首次被记载以来,至少留传了15个世纪。它们无须多加解释。它们需要的,是一份愿意聆听、学习、被改变的情操。 一个修士问其教父他应该如何生活,得到的回应是:“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另一个修士提出同样的问题,听到这样的回答:“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为已做的事情担忧,要控制你的舌头和肚腹。”读到这样有分歧的回应,我们微笑之余,也晓得这不单反映了两个修士是颇为不同的人,而且也揭示了我们的心灵有空间能同时容纳两种同应。因此,沙漠的故事成为我们每一位真心真意寻求生命的人的故事。 在汤史把沙漠故事从希腊文和拉丁文翻成英语、用美丽的字体把它们写下来并配上日本水墨画的那段日子,他写信告诉我:“这些故事有强大的感染力,以至我能把沙漠的情境跟我遇到的人的情境联系起来。这些取材于真实生活体验的故事,在短小、直接、坦荡、简单的形式中迸发着生命力。它们既非传说,也非寓言,而是洋溢着生命力量的故事。当我徘徊在这些故事与我的朋友之间时,它们的力量往往叫我惊讶不已。”这个来自汤史私人生活的观察,也许是这些故事最好的引言,因为这段文字反映了汤史确切地捕捉了我们为何要读这些故事的原因:它们是洋溢着生命力量的故事。

留下空间,让神居住

给生命留下空间,以便让神栖居。每天,每时乃至每刻。生命(灵魂)从根本上是个体化的,但是关系(他人)却是你生命成长的条件,通过服务他人,灵魂得以进化。也就是说,他人其实是来帮助你的。也由于生命本质上是个体化的,所以可以从社会中出离,没有什么比思考“我是谁”更为重要的事情了。而这群修士,就像当年佛陀时代的丛林修行一样,选择从社会中出离。个体的生命是善的,都有着一个“内在真实”,但是在交织的社会层面,就产生了“恶”,如其所说“城市是神与魔混杂的地带”,于是我们在期间既认不出“神”,也辨不出“魔”。而当你从社会中抽离出来,与自己的内在真实相处的时候,可能就会辨析这一切。如果按佛教的说法,便是前世的业被激活而生出的恶。沙漠教父们把社会视为让人沉溺的海滩。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就是离开海滩现场,寻找一处可以拯救其他人的空间。历史上很多隐居的修行者便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几乎每一个悟道的圣人都有着这样的生命阶段。有很多圣人都曾经思考生命和社会的本性,但这个人类社会依然在欲望和混乱中沉迷。早在几千年,人类历史上就一齐降生了那么多圣人,但历史发展至今却仿佛是一步步沉溺,正所谓有人说的“人类的起点即是巅峰”。人类社会是无救的吗?有可能,除非真有地狱空的那一天。不过,他们思索和解救的行为最终救赎了他们自己的灵魂——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灵魂在本质上是个体的,生命是一场灵魂的修行;一是他们可能到了天堂或其他类似的地方。意识生命由于共性、业力而聚到一起,譬如共为人类。也就是说,人类这个混乱的社会可能永远存在,致力于改变的人没法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这是一个让人沉溺的海滩,想要救赎自己和他人,唯有离开海滩现场,至少在内心中出离与社会,才能思考策略保住自己,进而解救他人。他们没法永远的改变人类社会,却能救赎一些人——这便足够了,伟大的佛陀也只能如此,同样的还有耶稣、老子等历史上的圣人,不过他们能够解救了那么多人,并留下了通往天国的阶梯——如果能辨清挡在你面前的魔鬼——贪婪、愤怒、迷惘……,便能认清这条阶梯。书中的水墨画简约深远,充满禅意。部分句子摘录:西索斯教父说:“寻找神,而不是神住的地方。”安东尼教父说:“那时候快到了,人会变得疯狂;若碰到没有失去常性的人,他们会攻击这个人,说‘你是个疯子,因为你不像我们’。”“我连那句命令我把一切卖掉来周济穷人的话都卖了。”一个与其他弟兄共同生活的弟兄问伯撒连教父:“我该如何生活?”老先生答曰:“常存安静的心,不要拿自己和他人做较量。”厄普皮奥斯教父说:“肉体的事物包含着物质。人若钟爱尘世间的事物,也就是喜爱障碍物。因此,当我们失去一些事物时,应以喜乐和感恩的心加以接受,因为我们已从挂虑中释放出来了。”一个弟兄问一位老先生:“何为谦卑?”老先生说:“向伤害你的人行善。”弟兄说:“若未能达到这个境地,你怎么办?”老先生答曰:“避开他们,保持缄默。”许佩理查斯:“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语教人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荒漠的智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