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9074048
作者:王汎森
页数:187页

章节摘录

六、化经为史社会进化论看任何事物皆认为有一个长期的进化历史,梁启超说,“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这个观点对20世纪初年的史学影响最大。把过去认为是一时一人制作之事物拉成一条逐步进化的轨道,把并时性的拉成是纵贯的、历时性的。我们很难想象,那些原本习惯于三代名物制度都是圣人制作的学者,如何转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刘师培写《中国历史教科书》时,标榜自己与其他著作之不同点,就是要弄清“社会进化之阶段”,“庶人群进化之理可以稍明”。所以讨论任何礼俗、宗教、道德问题时,刘氏不再只当作某一特定时期圣人制作之物,而是配合着历史环境之变化来观察它们的进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有社会进化论,史家似乎还不知道怎么着手,反倒是前述《社会通诠》等社会学译本揭示了“图腾-宗法-军国”等等之类的历史“公例”,适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叙事架构(即“进化之阶段”)。既然这类“公例”是“万国各族”所共历的一“故凡今日文明之国,其初必由渔猎社会以进入游牧社会”,“天下万国,其进化之级莫不由此,而期有长短”。

前言

我一向关心近代史学史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未有写成专书的计划,而是以有什么就写什么的方式,希望最后能累积成一本集子,题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在我原先的构想中,除了以前发表而未收入本书的几篇之外。至少还有一些正在构思的文章(譬如刘咸忻的史学)。但是因为平原兄最近积极催促我整理一本十万字左右的小书加入“三联人文书系”,所以进一步的增添必须俟诸他日了。本书文章所涵盖的范围大概是晚清最后十年到1930年代左右,前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偏重的是“变”的部分,而尚未来得及仔细分析在新史学甚嚣尘上之时,旧史本身的风貌。在将近三十年中,史学的意义、题目、史料、方法、概念、词汇、评价、叙事架构等都起了重大的变化,以至于要想回过头去用传统方式写史,几乎不可能。譬如在近代以前,人们多用“史”而罕用“历史”,近代则用“历史”而少用“史”。由“史”到“历史”,在隐微之间有某种深刻的改变,这一类改变在近代的史学实践中可谓不胜枚举。收在本书中的五篇文章,对前述变化有若干讨论,此处不一一介绍。在这篇短序中,我倒是想记录我在思考近代史家与史学时的一些想法。

内容概要

王汎森(1958— ),台湾云林人。中研院院士,史语所所长。1980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83年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旋即入伍服役。1985年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7年,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班。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同时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开始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及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王汎森(1958— ),台湾云林人。1980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83年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旋即入伍服役。1985年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7年,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班。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同时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开始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及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1987)、《Fu Ssu—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2000)、《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2001)。(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1987)、《Fu Ssu—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2000)、《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2001)。

书籍目录

序/1
1、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1
2、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
——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探讨/29
3、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
——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69
4、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
——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103
5、钱穆与民国学风/141
作者简介/185
著述年表/186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人文书系

作者简介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文章所涵盖的范围大概是晚清最后十年到1930年代左右,前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偏重的是“变”的部分,而尚未来得及仔细分析在新史学甚嚣尘上之时,旧史本身的风貌。

图书封面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和钱穆与民国学风两文尤好,解释了在近世经史重构,和在现代研究方法下大量中西古今的思想资源出现的情况下,史学家角色的转变,特别是重建了钱穆与晚清民国各种新学风的对话、辨证关系,以及其学术转向对现实的迫切呼应。本质上胡适和傅孟真的科学主义学术梦想在近代中国必然失败,去价值规范的学术中立和标准化的学术路径决定了“重估文明价值”“再造文明之梦”不足以应对左翼直接的意图伦理的现实政治指导(用唯物主义和马列进行研究必然得出同构的结论,中国社会必然的规定性反证革命的必然性,是必然证明必然,但直接热切的呼应了时代主题),也无法面对取中国文化精义,引导国民对国家、民族的基本“信念”,最终实现文化、科学、民主、革命四体同构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如钱穆和戴季陶,乃至蒋介石本人,和更加关怀民族心性义理的“边缘知识分子”如梁漱溟、熊十力等。史学应有终极的价值关怀,是建立在价值中立化和学术规范性之上的,超越意图伦理的价值关怀,在近现代-国家民族建构,知识分子中心-边缘矛盾和外部的直接救亡威胁之下,时局并没有给胡适等文明-规范路径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更深入的话语空间,而不得不陷入现实政治与现代学术的一团矛盾之中,如七七后胡适陶希圣条陈承认满洲国的时局策,九一八后傅斯年急做漏误的《东北史纲》等,多数是急切但无力、乃至错误和自我违背学术规范性的应时之声,,多重思想资源,多重问题背景,压力深重矣
  •     书名给人的第一感觉,貌似会分门别类地总体介绍近代中国的史家和史学,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一本文章汇编,收集了王先生不同时期的五篇文章,而它们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学家、历史学有关,每一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一个专题的论述,是通过史家与史学来论证某些结论性的观点。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很大,作者眼界深邃,不但让人了解到了许多并不熟悉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让人在对中国史学于近代的变迁有了一个广泛的认知,并且深刻体会到了民国时期整体的学术状态,实为受益颇多。
  •     这本书的题目叫《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作者在序中交代,本书涵盖的范围大概是晚清最后十年到1930年代左右,前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偏重的是“变”的部分。第一篇“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作者讨论了近代中国史学三次革命中的第一次——以梁启超的《新史学》为主,重新厘定“什么是历史”。(P2)梁启超在1902年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者认为,学界对这两篇文字的讨论多从史学的内部展开,忽视了晚清的政治思想如何促成这场史学革命,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叙述重心。在《新史学》中,梁启超格外重视“国家”、“国民”、“群”、“社会”的历史,这些“概念工具”在传统中国很少出现,某种意义上,正是它们塑造了这场史学革命。此后,作者以梁启超为中心,梳理了“国家”、“国民”、“群”这三个晚清时期出现的新概念的形成与衍化过程。作者总结认为,梁启超开启的史学革命形成了中国“有史”、“无史”的争论,但无论是国粹派还是立宪派,不分“无史”论者或“有史”论者,他们最后都隐然认定历史应该是“民史”、是“公史”、是“社会史”、是群体的历史,这对后来的史学革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P28)第二篇“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作者指出,相对于循环式的或退化式的历史观,线性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线性的、有意志的、导向某一个目标的,或是向上的、不会重复的、前进而不逆转的。关于近代中国这一思想的历史源头,作者认为或与四种学说有关:一是康有为所阐发的“公羊三世说”;二是各种带有目的性、评价性的历史分期;三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欧洲“文明史”观。四是进步观和社会进化论。本文以第四点为论述重心。先是严复《天演论》所高举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对社会形成了莫大的震撼。继而一大批带有社会进化论意味的西学书目输入中国,线性历史观逐步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国民认识。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线性历史观的形成,并非出自史学本身的因素,而是一种现实的渴求。(P38)为了成了西方一样的强国,而将西方历史发展的历程作为世界的“公例”,中国也必须按照这一公例进行发展。此后“化经为史”、(P50)马列主义的“五阶段论”都是线性历史观在思想和政治上的影响的结果。(P64)作者认为,这一单线进化的历史思维既规定了“公例”,又定下了进化的“阶段”或“阶级”,仿佛每一个阶段都需经理,不可跳跃,这就忽视了历史现象可能多元并存的状态,也忽视了历史状态可能出现进而复退,退而又进,进、退交杂的现象(P68)第三篇文章“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作者选取了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廖平和其弟子蒙文通为论述重心,考察“化经为史”的学术变迁中,知识学人的心路历程。第四篇文章“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作者讨论了傅斯年等人所代表的新史料与旧观点之间的更迭,认为傅斯年的新史料观基本是从西方来的,它深受知识界的信服与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生态有关;同时,新史学观念影响力的逐步开展与史语所这个新的学术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与这一派史学关系密切的机构和刊物。在新的史学观念的影响下,治学方式从传统的读圣贤经典变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第五篇“钱穆与民国学风”,作者梳理了1949年以后钱穆的学思过程;重建钱穆与晚清民国各种新学风的对话、辩证关系;讨论了这个对话辩证历程的学术思想史意义。这三件事的梳理都试图对“如何同时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这一主题进行回应。其中,关于钱穆学思过程,作者叙述了钱穆与胡适的分合往事,借此认识钱穆思想的特质以及他与1920年代各种思潮的异同。(P166)应该说,以上者五篇专论文章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我因为研究晚清十年的修律变法,所以对晚清十年的学术史、思想史更为关注。具体在这篇文章中,前两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作者王汎森认为,晚清史学革命的发生,深受时代局势的促成,具体而言,正是政治思潮中诸如“国民”、“群”、“社会”等概念从西方席卷而来,才引发了梁启超等人历史认知的重构。同时,也正是西学的强大影响力,学习西方成为世界“公例”逐步成为晚清朝野的主流共识,因此线性历史观才得以大行其道,并持续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对于线性历史观(社会进化论),作者有着“时代使然”的必然论调,但同时指出了这一单一认识模式的局限。实际上,这一观点在其师余英时新近著作《论天人之际》中就已然表达了。在该书的序言中,余英时认为,历史演进一元论及其近似概念的解释模式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些近似概念还包括西方中心论、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分期、斯大林的五阶段论以及一度在美国盛行的“现代化理论”,从而开启了作者比较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多元论(见《论天人之际》,中华书局2014版,代序)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王汎森先生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学者,他的书是必定要读的
  •     虽是小型叙述,却尤为可鉴。
  •     以前翻过,最近整理藏书又看了其中两篇
  •     由作者五篇讨论中国近代史学史的论文组成,是现代学术规范体系之下的精品。此类著作对于快速精准把握某一领域的主要问题及有关事件颇有帮助,亦渐信此视野与见闻为可学而成之内容。
  •     蒙文通钱穆二篇尤爱之
  •     清晰明朗
  •     “如果我们把视界放宽到整个时代的历史意识,及他们与政治、社会的复杂互动,则有一个相当广阔的原地摆在眼前”。晚清民初的“国家、社会、史学”的创构与学风的流变,深刻的与社会政治相关联。相应的史学知识与记忆的社会性便彰显出来。王汎森洞悉到“经学向史学的过渡”、“新旧史料的观点冲突”及民国学风的转变,只是观点鲜明却论述驳杂,偶生荒芜之感。
  •     跟书的内容相比,书名还是概括的太广了。。全书主要讲了几个问题:新史学的产生和发展,线性历史观、史料认识的发展和钱穆与民国学风
  •     此书甚好,对近代主要的史学与史家都有了一定了解。可惜自己不争气,今文、古文、今文经学、古文经学都快把自己弄晕了。我也只能哎了。哎...
  •     王汎森的逻辑非常清楚,但是经学相关的问题还是不甚了了。
  •     定价高,且有两篇已经收入他书了。
  •     王先生關於近代的學術史研究還是頗具功力的,有很大的啓發意義。
  •     和罗志田一个调调的
  •     强推~
  •     王汎森的书值得买
  •     关于晚清以降文化保守主义特性的讨论也适用于当代新儒家
  •     王汎森先生的书一直在关注,很不错的研究著作,值得借鉴!
  •     我很惊讶自己居然又看了一遍,手贱。
  •     茶余饭后的好读物
  •     文笔流畅,立意新颖。
  •     晚清政治概念别出心裁,线性进化观终于帮我廓清了晚清部分西学[书名有点误导]
  •     最后一篇没看 都是泛读。卷首的序言极好,史学理路与社会的关联 1.崭新政治概念作为概念工具、解释单元对于史学研究者以及旧史学的冲击,由此展开的新史学之论与实质上的改变 《宅兹中国》的合理性 nation—building 2.题目很大。文明史的本土化尝试(由日本的传输 刘建辉的东亚文化史 知识生产与传播) 其作为对泰西的向往与自我要求的构成因素 3.蒙文通的中华延续性与日本学人的关联 经学作为 4.在2中关于梁启超为收入饮冰室文集的部分篇章的挖掘认识 清史稿作为国家对于历史解释权和编纂权的把控 5.钱穆与胡适等人的异同 内在竞合关系 钱穆之后不继续就职于北大的部分缘由 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的区别(罗志田以胡适为例而谈及的民国知识分子的二重身份与内在诉求 胡适的本国大学建设)
  •     印刷质量不错 给朋友买的
  •     最喜欢第一篇: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王先生梳理了“国家”、“国民”、“群”这三个词语作为新“概念工具”的渊源流变。
  •     王汎森是余英时的学生,也是近代思想史的大家
  •     值得信赖的作者、出版社!无可争议的好书!
  •     不敢妄评。现在关于“文化”,我是越看越晕。
  •     这本好像是打发时间翻的看完就没印象了@@...
  •     文章精致,但处理的是近代史学范式的重要关节,流畅圆熟,确为大家。
  •     不错。
  •     王汎森的书
  •     不错的介绍,不过有点跟不上形势!
  •     近代史学谱系的重要梳理
  •     总的来说是相当之好的一本书,虽然很薄但内容还算丰富.最近读书总是迫切于从书中学到什么东西,不想称之为功利,或者说算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毕竟【求见天地之纯也】。读罢此书最大收获在于厘清了历史分期的意义所在:在于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的历史有了解释,他自己也属于分期的一部分,而分期又是随着时代变化,所以刻意研究分期没意义,意义在于分期他怎么会有这个分期,就是分期出现的历史意义.这种想法出现在文中介绍梁任公,刘师培等人史学分期时,忽然脑子里有了某种明悟之感。说钱穆先生思想转变一章也很是好看,思想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思考的乐趣,个人思想转变和社会历史转变相互印证或相互排斥.应该会写一篇小读后感出来~
  •     王氏的书,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     余先生高足作品,史学史入门必读
  •     对经史和社会价值观念变动抓得满准
  •     较罗志田之文似更具可读性,重燃对史学史之信心。
  •     最后一篇讲钱穆,深以为然,比那些一味批钱偏执保守的,和那些拥钱为国学大师的站位更高,诚为允执阙中之论。
  •     值得一读,廖平、蒙文通、傅斯年、钱穆讲得都很清楚。
  •     五篇論文,史學史著作。讀罷我對史學史又有了點信心⋯
  •     书的质量很好,正版的,服务很好
  •     现有史家,后有史学,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     五篇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选题。第四篇,也就是史料的那篇,似乎有点散,写到后头缺个结论?或许是我看得太快了点吧。
  •     从政治看史学发展,探讨线性历史观之得失
  •     学人成就学风之长流。
  •     钱穆-余英时-王汎森,一脉相传,有同有异,求同存异。
  •     相当好,均是近代史学中的重要题目
  •     此书有功夫在诗外的意向,权当外行可以了解了解。印刷质量还是可以。
  •     作者能够通过当时人的话语来揭示观念的变化,很不简单。
  •     本书实由王汎森先生五篇论文结集而成,由于对晚清学术不太了解,所以前三篇读得云里雾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篇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不仅描写了傅斯年等史语所工作者对史料扩大的贡献,而且还由此写到新旧学术,地方与中央关系,尤其后者,常人难以想到,不禁联想到东杰老师的博士论文,透过一个别视角,全面宏观看待中央与地方学术权力关系,视野很宽广。第五篇钱穆与民国学风,透过钱穆研究路径的转变以及与时人的交往,深入了解民国时代新旧递变,左派与右派,守旧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种种分野。看书名,以为本书将是一部大部头,全面论述近代中国史学史,但本书却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透过一些很小的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术演变历程,不足之处是语言过于艰涩,常用欧美学术论文长句,不大适应中国读者读书习惯,故而显得难读。
  •     如题,不过还好,质量整体上层。
  •     这本书虽小,却有意思。
  •     这书需要慢慢读,细细品。也许不是一次可以理解透彻滴。
  •     书是小书,文是好文。此书收录了王先生谈晚清以来的史学家在时代大变局下的命运及其人生选择,精彩绝伦。尤其是《钱穆与民国学风》这一篇。
  •     作者是史语所的
  •     是五篇文章结成的集子。比较喜欢首尾两篇。
  •     #t# 对于业余读者是专业了点,线性史观这一篇还比较能听得进去。 #听书 #kindle
  •     浓厚的社会学味道,简朴而讲究的行文中深植慧智与犀利。
  •     内容浓缩,启发很大
  •     第二次看王老师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是前两篇。一次史学革命的发生有许多如他老师说的史学内在理路,也不能忽视史学外部非史学的因素,当时是个巨变的时代,有了西学的冲击、现实的期盼,现实的因素对于史观、史学的变化很关键,尤其是激变的时代,现在的思维方式要求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探索变革的原因角度也更加多元,王老师思考的新史学如何促成的?线性史观如何发展的,给社会思维、行动方式都带来了另一种模样,进化论进来,在史学的写作和思考都产生变化,史观发生变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历史思考、历史事实都不一样了,我们要去了解当下的波浪是怎么形成的?拍打到岸上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接受了影响了?具体是怎样改变?变化后又对当下的社会、政治、思维有怎样的回响?我们也要走出来,以现在的眼光如何对待这种历史上的变革?我们得到了
  •     本书文章所涵盖的范围大概是晚清最后10年到1930年代左右,前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偏重的是“变”的部分,而尚未来得及仔细分析在新史学甚嚣尘上之时,旧史本身的风貌。 这是一本文章汇编,收集了王先生不同时期的五篇文章,而它们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学家、历史学有关,每一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一个专题的论述,是通过史家与史学来论证某些结论性的观点。 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很大,作者眼界深邃,不但让人了解到了许多并不熟悉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让人在对中国史学于近代的变迁有了一个广泛的认识。在将近三十年中,史学的意义、题目、史料、方法、概念、词汇、评价、叙事架构等都起了重大的变化,以至于要想回过头去用传统方式写史,几乎不可能。譬如在近代以前,人们多用“史”而罕用“历史”,近代则用“历史”而少用“史”。由“史”到“历史”,在隐微之间有某种深刻的改变,这一类改变在近代的史学实践中可谓不胜枚举。
  •     刚好需要相关的书,这本书恰好帮上了忙
  •     文笔,角度,功力都没得挑。尤其对近代“线性史观”的研究,大有“举重若轻,运斤成风”之感。私以为仅就行文的控制力而言,王汎森要优于他的同门,甚至老师的==。
  •     这本书 虽然很薄 就只有五篇论文 但确实挺有深度 有意义的
  •     使我知道现在的学术研究也还是能体现人文学科的价值的。
  •     书中收录作者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或总论或个案地去考察近代中国传统史学的转向问题。前两篇文章从概念和史观来重新思考新史学的建立与新史观的输入。“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的切入视角和论证方式都显得别具一格,从习见的史实发掘出不同的意义。而对蒙文通和钱穆二人的个案研究,也都对如何理解二者的史学立场以学术历程的转变有提纲挈领之效,尤其是对钱穆的论述还旁及同时代史学界的其他面相,是一篇大手笔之作。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欲解决的问题远非这本小书能够完毕,一如作者所言:“如果我们把视界放宽到整个时代的历史意识,及它们与政治、社会的复杂互动,则有一个相当广阔的园地摆在眼前。”确实,近代学术史,还大有可为。
  •     太学术了,读不下去了。。。
  •     王汎森先生的书总能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于初学者来给予了一些方法论上的指导,但要真正有所体悟,恐怕需要功力。
  •     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和钱穆与民国学风两文尤好,解释了在近世经史重构,和在现代研究方法下大量中西古今的思想资源出现的情况下,史学家角色的转变,特别是重建了钱穆与晚清民国各种新学风的对话、辨证关系,以及其学术转向对现实的迫切呼应。
  •     王先生的书,有收藏价值
  •     简明扼要,,却又内涵丰富,是一本好书,
  •     几篇短文。见功力
  •     感觉讲钱穆一篇尤其精彩
  •     一天至少一本小书吧?
  •     但是每抓到一個point就爽歪歪地說“這也體現了中國近代思想史的XXXX趨勢”是不是也是一種病?最近就在反思這個……根本上來說是歷史哲學立場的問題……是“嘈雜的數字與個體”跟“大的歷史精神”的問題……反正我更偏愛的研究是”找不一樣的“,而不是花大工夫來證明一個已經定好了的結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