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年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极端的年代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
ISBN:9787214061072
作者:[英] 霍布斯鲍姆
页数:655页

章节摘录

  双方都试图借助技术进行战争。德国人——化学技术总是胜人一筹——采用了毒气战。在战场上这种做法既残忍又毫无成效,于是,后来出现了这样一个绝无仅有的真实事例: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反对这种进行战争的方式,签署了1925年的《日内瓦公约》,这样世界各国都保证在战争中不再使用化学武器。事实上,尽管各国政府时刻防备着敌国使用化学武器,尽管人道主义的良知未能阻止意大利以毒气残害殖民地人民,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一个国家实施毒气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杜绝了毒气战之后,人类文明的价值评判标准又急剧下降。1980年代伊朗一伊拉克战争期间,在西方各国狂热的支持下,伊拉克毫无节制地对士兵和平民都运用了毒气战。)英国人率先使用了履带装甲车,在当时其代号为坦克,但是他们呆板的将军们并没有发现如何使用它。双方都使用了新式但仍不堪一击的飞机,(德国)还使用了像雪茄一样形状奇特的充氢飞船,进行空袭试验,所幸没有太大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然是作为恐吓平民手段的空中战争日益盛行起来。  1914年-1918年期间唯一对战争起重大作用的科技武器是潜艇,对战争双方来说,潜艇并不能打败对方的士兵,而是一种饿死对方平民的工具。因为英国所有的供给是依靠海运,通过日益增多的残酷潜艇战来打击运输船从而扼杀英国小岛的手段似乎是切实可行的。在找到有效方法反击之前,这种扼杀手段在1917年已接近成功,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将美国牵扯进了战争。英国人反过来尽力阻断德国的供给,企图扼杀德国的战时经济和德国人民。

前言

  人们可以(而且应该)仅凭掌握的二三手外部资料、人生经历的资料记载或者后代的史学家的著作,描写出一个众所圳知的时代。但人们不可能仅凭上述资料描写出他或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可能像描写其他时代的历史那样来描写20世纪的历史。我恰巧生活在本书所描写的这个历史时期,而且从十三四岁起到现在,我一直十分关注公共事务。也就是说,我不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同时代人的眼光在观察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当我戴着史学家这一职业桂冠时尽可能避免谈论1914年以来的历史,而在以其他身份出现时就并不讳言之。就像他们的行话所说,“我的时代”是指19世纪。尽管我在研究20世纪历史时并没有像为数众多的20世纪史学家那样拥有丰富的文献知识和档案,甚至连一丁点儿的档案资料都没有,但是我认为仍有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从1914年到苏联时代结束这一掐头去尾的20世纪。  当然,要独自一人、甚或以单种语言来了解现今世纪历史的编纂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权威的古代史学家或拜占庭帝国的史学家才知道对于那些漫长的历史阶段该写些什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尽管存在争议,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仍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健在的历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不仅是不列颠,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旁观者》  《极端的年代》是杰出的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对20世纪的个人洞见。这本极其值得阅读的好书视野开阔,学识渊博.激动人心。它回顾了人类灾难不断的20世纪兼具毁灭性和创造性的独特本质。并对未来提出了挑战性的预言。一部解释历史的恢宏作品……一本必读书……霍布斯鲍姆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他对各种事件的解读令人兴奋。  ——布赖恩·阿普尔亚德.《旁观者》  霍布斯鲍姆对这个热战和冷战交替时代的探索之所以铿锵有力,就在于其出色地整合了众多我们熟悉(虽然有时已忘却)的事实和思想。它把超然卓立、多语言的博学与使人沉醉的可读性风格结合了起来。  ——本·平洛特,《独立报周日版》  (这本书是)我们多灾多难世纪的最好解释……而他则把微妙之处、激情与一种温和而嘲讽的智慧的诸多线索连接了起来。  ——约翰·辛普森,《旁观者》  一部杰出的、令人兴奋的作品。  ——洛德·布莱克,《金融时报》

内容概要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中产家庭。父亲是移居英国的俄国犹太后裔,母亲则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中欧。1919年举家迁住维也纳,1931年徙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创至深的德奥两国度过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权而转赴英国,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1947成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1959年升任高级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及社会史荣誉教授。霍布斯鲍姆1936年加入共产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始终都认为自己是一个 “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

书籍目录

前言和致谢
20世纪概览
第一部分 大灾难的年代
第一章 总体战的年代
第二章 世界革命
第三章 经济的谷底
第四章 自由主义的衰落
第五章 抵抗公敌
第六章 1914年—1945年的艺术
第七章 帝国终结
第二部分 黄金时代
第八章 冷战
第九章 黄金时代
第十章 1945年—1990年的社会革命
第十一章 文化的革命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第十三章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天崩地裂
第十四章 危机二十年
第十五章 第三世界与革命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失势
第十七章 逝去的先锋派——1950年后的艺术
第十八章 魔法师与学徒:自然科学
第十九章 走向新千年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人们可以(而且应该)仅凭掌握的二三手外部资料、人生经历的资料记载或者后代的史学家的著作,描写出一个众所圳知的时代。但人们不可能仅凭上述资料描写出他或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可能像描写其他时代的历史那样来描写20世纪的历史。我恰巧生活在《极端的年代》所描写的这个历史时期,而且从十三四岁起到现在,我一直十分关注公共事务。也就是说,我不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同时代人的眼光在观察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当我戴着史学家这一职业桂冠时尽可能避免谈论1914年以来的历史,而在以其他身份出现时就并不讳言之。就像他们的行话所说,“我的时代”是指19世纪。尽管我在研究20世纪历史时并没有像为数众多的20世纪史学家那样拥有丰富的文献知识和档案,甚至连一丁点儿的档案资料都没有,但是我认为仍有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从1914年到苏联时代结束这一掐头去尾的20世纪。
当然,要独自一人、甚或以单种语言来了解现今世纪历史的编纂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权威的古代史学家或拜占庭帝国的史学家才知道对于那些漫长的历史阶段该写些什么。

图书封面


 极端的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这变化的世界
  •     以一个历史的经历者的角度阐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历史,虽然有人说的写的太夸张,但是从某一角度来说,我们对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能有这样的把握吗?能够跳出自己所处的生活时代,跳出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K15/1244-1
  •     很激进,同样,我读不懂
  •     写的很好,内容全面,观点新颖,但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够给力,书中有明显的错误之处,个别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多到位,但书是很好的,提供了很多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值得反复读几遍
  •     有机会要重读
  •     全书是作者对自己经历过的20世纪的感觉看法,感情因素比较多,历史素材不多。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20世纪基本是持否定的态度的,那是一个道德沦丧秩序破坏的世纪,同时他也表示了对21世纪的担忧,也许终有一天肮脏堕落的人类会毁灭自己吧。其实,有生之年能够经历人类的灭亡,也算是一种圆满了吧?
  •     我比較喜歡十九世紀三部曲的翻譯。相較之下,這本書翻得比較口語,幾個地方口語到我不太知道在說什麼;編輯也沒有之前得好。。。
  •     略碎,总算看完了
  •     补记。
  •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从kindle上看的是哪个版本,反正不是我买到的版本,那本太烂了,而且绝对是翻译和编辑的问题。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是吐槽小能手,一眼看到问题要害!篇目好长,外加是用电子书看,就变成了一千多页,看到最后都要没耐心了。 好棒的书!
  •     读了前言。译者真的知道自己在翻什么??
  •     好好看看二十世纪的近代史,才能明白他们口中的远东中国是如何通过三十年的时间走到了今天,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沉浮,重建,崛起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格局,决定了我们这代人对世界的经验,决定了现代生活的标准,决定了新全球资本的游戏规则,游戏从来都没有结束只是披上新的外衣,不同的是多了一个新的不要命的玩家。作为个体,不论是谁丢进历史也都是尘埃,只是被浪潮卷向前方的时候,要知道这并不是偶然。别开口就谈规划谈未来,如果你的经验是基于眼前的一亩三分田,自己算算这个行当存在了几年,看看过去一百年,一切狂热都是如何过气的,别忙从,想好了再说。
  •     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帝国主义
  •     翻译体为啥那么绕..
  •     佳
  •     对于20世纪最好的注脚。
  •     2011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