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年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乌托邦的年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100070614
作者:[法] 克劳德·卡利耶尔
页数:172页

章节摘录

一九六九年的一月到九月底,我在美国总共住了有四、五个月,去了两次或三次,我记不太清了。七月份,我去马德里会布努艾尔,我们开始构思《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当时还是草创阶段,还没有定下后来这个名字。写这个本子用了我们两年的工夫,一共出了五个不同的版本。世界上的这几番风波过后,布努艾尔虽然无意背弃反抗的初衷,但也在探索新的方法;他不想再做无谓的寻衅和抗议,而是反过来摸索着,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把现实表现得扭曲而古怪,开一些扰得人不自在的玩笑,这被罗伯特·伯纳云称作“甜蜜中的颠覆”。我们起身与世界抗争,然而世界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样子。那就再寻新路吧,换一种方法试试看。在纽约,我们又见到了约翰·克莱恩、海拉蕊、凡森,以及别的朋友们。玛丽一艾伦·马尔克正在罗马,在费里尼的《爱情神话》拍摄景地拍工作照。她回来以后,就再也没离开我们。在阿勒公坎饭店住了一个星期,我们就搬出来了。我们在市中心离华盛顿广场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栋小楼,觉得挺适合。它的地址是乐洛街7号半。我们很喜欢这个“半”。半个号,就好像我们只有一半在美国。进门先是一条昏暗的过道,被叫做“耗子洞”,走到头就看见两棵细瘦的树,长在一个狭小又少有阳光的院子里。房子是砖房,上下一共四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

内容概要

卡利耶尔是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其重要作品有《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白日美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等。

书籍目录

半途而废的电影节五月布拉格:春布拉格:夏纽约:冬后来

编辑推荐

《乌托邦的年代:1968-1969 纽约-巴黎-布拉格-纽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作者简介

这本《乌托邦的年代》是卡利耶尔的一本回忆录。在其中他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六十年代发生,并最终发展为五月动荡的反抗运动的一些事情。在那段动荡的日子里,他亲身经历了运动中的各种事件,接触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知道那些青年人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内心的期盼,其关于运动的谈论具有有内在的真实感。作者主要不是探讨运动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而是回顾运动中的点点事件,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尽量把那个年代的一些场面和一些声音找回来,因而读来别有一种感受。

图书封面


 乌托邦的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1968,乌托邦走上了行乞的路——夜读克劳德·卡里耶尔回忆录《乌托邦的年代》我们的幻想就坐在街角上。它在伸手乞讨。——乌托邦的年代1、一九六八年,是一个遥远的被乌托邦所笼罩着的年份。正如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里所讲到的一般,那一年的世界非常乱。这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布拉格之春运动,同样也是这一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旅馆阳台上被枪杀身亡,但我有一个梦想的声音却随着他的去世从科罗拉多冰雪覆盖的洛基山上、从加利福尼亚蜿蜒的群峰上、从佐治亚的石岭上、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上响了起来,直到传遍美利坚及蓝色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同样是在这一年,克劳德·卡里耶尔开始了他从纽约到巴黎到布拉格再到纽约的乌托邦之旅。2、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年份。在我的国家里,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在那个要扫除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里,我的父辈们在自称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领袖的指挥下,正用满腔的热情建筑着虚构中的乌托邦国家。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人人生而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饥饿亦没有寒冷,为此,他们不惜将手捧宪法的这个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踩在地下。翌年,这位用宪法捍卫自己的长官死在了自己热爱的国土上,他死前,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他死后,骨灰盒上总算有了一个名字:刘卫黄。同样是这一年,在大洋彼岸的资本主义帝国里,和我父辈年纪相仿的一群年轻人,也开始在构建属于他们的乌托邦。他们宣布的信条十分简单:不再要重工业,不再要武装,不再要贸易,打倒金钱,工作可耻。一九六八年那一年,一种对爱情、对非暴力的信仰在成群结队的美国Hippie中传播开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是冰冷钢铁都市里温存的小野兽,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互相抚慰、对视、微笑,把一支大麻烟卷顺着围成的圆圈依次相传。在同一个年份,在地球的两端,在蓝色的资本社会和红色的共产社会里,两场截然的乌托邦在同时上演着,他们不多的共同点就是年轻、热情和对未来乌托邦的向往。3、与美利坚那些笑眯眯的Hippie相比,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里,戴高乐将军迎来了他重新执政后总统任期的倒数第二年。在巴黎,青年们以毛的中国为楷模,掀起了一场“五月风暴”,十九世纪市民暴动的纯法国传统被继承了下来,城市里到处都是街垒,大学的教室成了病房。他们的目标是那么简单:要打倒那个可恶的消费社会,不可以再有权威、特权和权力,要让无产阶级真正的站起来,在法兰西的上空,音调不全的国际歌和“伟大的夜晚”的幽灵同时在四处飘荡。所有人都深信不疑,一个美好的世界等待着开启。只有来自共产党国家的米洛斯·福尔曼陷入消沉,郁闷不语,“你们就等着看革命的结果好了:所有的艺术家都要关进监狱,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去当瓦工。”没有人会对这伟大的现实预言当真。唯一区别的是,在共产主义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去当瓦工,而是被关进了牛棚。4、不管是在三色旗的法兰西、在星条旗的美利坚还是在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人们都被一种伟大的信念鼓舞着,因此义无反顾、心甘情愿的投入到一场革命——一场对于乌托邦的创建之中。他们心潮澎湃,他们热血沸腾。然而,所谓的乌托邦,都不过是一个无从实现,也不容生存的海市蜃楼,它只是东拼西凑的一个烂摊子,表面上被胡乱的涂了一层新漆。凡是所谓的灵丹妙药,总归是导致卑鄙的结果,衍生出一帮新的匪徒,他们习惯以为人民服务的名义,正大光明的搜刮民脂民膏。我们怎么可能向往这种奴役人的、欺世盗名的社会体制呢?怎么会以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有了“人道的目的”,就能逃过一手把持革命的独裁者的掌握?5、从纽约到巴黎到布拉格,从南斯拉夫到德黑兰到莫斯科,乌托邦在1968年的世界制造着一场海市蜃楼般的梦。在红色中国,领袖挥一挥大手,2000万知情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抱负。乌托邦的梦绵长而悠远,没有知道这个梦什么时候可以醒来,趁着还在梦中的时候,安静的睡一会吧。6、1969年,中国和苏联,这一对红星照耀下的兄弟终于撕破了最后一层墙纸;戴高乐将军辞去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职位;那位手捧宪法的行政首长终于没有被宪法所保护,含冤而死;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则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重要的一步。我们日复一日的活着,得过且过。乌托邦却依然在寒风中招摇撞骗,人类除过踏上了月球之外,还是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或者,人类从来就不知道该走向何方。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但,1968年这个注定将被记载的年份已经昭示着:乌托邦走上了行乞的路。
  •     过去一直很向往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呼吁变革的年代,呼吁和平、爱、自由,音乐就像呼吸一样必不可缺,法国青年每天一出门就聚集在大街上交换思想心得营造出来的氛围让我觉得回到了古希腊,纵情地让自己身体的欲望得到满足,叶子比烟还要普遍,种类繁多的植物、化学药物仿佛赐给我们了第三只眼,让我们去看自己过去看不到的世界。人们美化那个年代,好像那一年是个天下大同、鸟语花香、和谐无争的年代。可事实上是这样子吗?首先从变革说,遍布欧洲、美国等地的游行示威罢课活动最开始由学生发起,他们要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可正是这些倡议的学生什么都没学什么都不真正想学;他们要“自由教育”,作者一句话点破这个观念的荒谬,“这两个词(自由和教育)可以看作是相互矛盾的”;学生们的要求就是一连串的拒绝,没有其它。很多问题他们还没有想好,就欣喜地把自己把整个世界都推向了风头浪尖。这场革命不可能成功。工人阶级之后也加入了示威罢工之中,但不同阶级的出发点和想要获得的结果就是不同的。只要阶级还存在,所谓的乌托邦就不会实现。法国的全民讨论风潮?作者有一句话可以来说明这种现象乃至那个年代的本质:“波什泰勒和我已经太老了,这一大盘没洗干净的杂烩沙拉不是给我们吃的,我们咽不下去了。”当年的法国青年就是这样一窝蜂不管脑子里有没有东西、有多少东西,全跑到大街上去发表去评论去“交流思想”。就像阶级存在一样,知识这东西也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所以想想大家所说的那个全民交流融汇的场景,不过只是虚幻泡影罢了。60年代的嬉皮士最正宗?他们抵制现代的大规模消费社会,这是我赞同的,但是当年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我想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个扑面而来的新型社会的恐惧和不适。纵情的性像喝水一样普遍没有隐私可言,撇开后来铺天盖地的爱滋病泛滥不说,这样的性已经完全没有美感了,恐怕连快感都没有那么强烈。布勒东定义的色情是“地道里举行的华丽的盛典。”街头巷尾传递的叶子,致幻剂,不是赐予我们看世界的第三只眼,而是在深入我们自己,看到自己身体灵魂中过去没看到的部分。伴随着烈性毒品的盛行,他们年轻的生命加速消亡。至于印度热、灵修热、甚至人人手捧鲜花这一场景,让我想到更多的一个词是“乌合之众”。当然我不否认当年一定有那些真正心怀自由、和平、友好愿望的嬉皮士,和泯灭个性的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现代传媒技术抗衡,他们倡导回归自然和内心,用来自印度的叶子来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但这些我心目中真正的嬉皮精神在那个年代微乎其微,更多的是盲目跟从。我批评了这么多,不是说我对那个年代全盘否定,只是让我从过去的顶礼膜拜到一个相对客观的层面去看待它。关于那个年代的书读得不是很多,但这本书绝对是会牢牢记得的,作者也是著名的编剧克劳德丝毫没有《1986撞击世界的年代》那本书的作者那么尖酸刻薄。除了更加客观深刻外,克劳德他怀有一种真挚的悲天悯人情怀。他批评那个年代的荒谬可笑之处,可同时也为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感到悲伤,也为在接下来70、80年代对60年代过度的批判感到不公。他带着一种老人回顾过去发黄时光的哀伤,带着自己沉淀多年的思考,娓娓向我们到来一个他眼中的乌托邦年代。
  •     真不敢想象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各个国家的领导者会在这样一种文化废墟里长大,就像克劳德写的,“乌托邦不过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幻象”,一点也不可信,但那个年代的人却将生命交出去,一任身体和灵魂在空幻的天际载浮载沉。今天我们这一代回头去看,乌托邦的年代更像女孩破处——尽管知道会疼,还是忍不住要捅破。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还没开始看,但对内容很期待
  •     重读后感觉良好~心情顿时好了……
  •     所谓的60年代的真实写照 从社会 文化 精神各个角落反映出那个光怪陆离的年代下的年轻一代 我们痛斥消费主义 物质主义 作为代替去追求另一种虚无的快乐 革命的快感 放纵的性体验 把无知当个性的猖狂 把无政府作口号 虚无中产生的狂哮的革命热情直到燃烧殆尽之时 避孕药 披头士 摇滚乐 同性恋等都是怪时代下的畸形产物 用积极开放的眼光看待这是具有自我精神的一代 值得歌颂的反现代尝试 但这种疯狂终难免热情燃尽而自我熄灭的结局 乌托邦并不美好 美好的是这个该死而丑陋的现实世界依旧有值得自己为之对抗的理由
  •     有趣的小细节很多、作者真的好可爱 作者认识的遇见的人们基本组成了那年代我想勾搭的人的半壁天、看到街垒 音乐 卖淫 大麻就感动到泪目 病了
  •     一部个人回忆。实在不习惯翻译腔。
  •     好看 那边厢巴黎五月风暴开始了 前一秒还醉在电影节豪华泡泡里的人彻底蒙圈 “像被扔在了戛纳的海滩上” 布努埃尔看到学生们把他当年玩的超现实东东正儿八经实践了一趟时的复杂心情(嫉恨而伤感) 后面写性解放的部分也真切得很(报复性的浪)
  •     60年代最真实的记录
  •     乌托邦是我们的组成部分,时刻提醒我们,有更好的等着我们去实现
  •     不知道是不是偏见,有些事儿让学者来议论可能比较好。不是说艺术家无法深刻,他们应该以另一种方式达到深刻。
  •     到不了的才叫远方,永远的乌托邦让人动容。
  •     60年代大概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在歇斯底里地狂欢,身处其中的人也理解不了的年代
  •     新出的书,第一时间入手
    对60S欧美青年社会感兴趣的,应该一读
  •     笑死了,从头碎碎念到尾。剧本没写出来,电影卖不出去全都得怪世界大势。可以拍黑色喜剧。
  •     自带老电影的质感
  •     很多喜欢的段落,很智慧简洁动人的语言,可惜我的记性太差,不久就一定又只剩下很朦胧的破碎轮廓了。
  •     相当于历史视角写作下的乌托邦作品,对那个年代的一种现实再现。
  •     啊 六十年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因为还要嗑药打炮
  •     一代又一代的迷茫,一代又一代的幻灭,我们从失败走向失败,得过且过,逐步迈入前方的残杀和政变。乌托邦无所依附,判罪者目无世间。
  •     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了六十年代末的乌托邦运动。
  •     行云流水
  •     学过之后,更加恐怖这种制度
  •     为了写论文而需要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法国,这本算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描述自己经历的事情,比较客观。
  •     轻松的一本小书就到处了近五十年前的那段奇特的时光,也正是我们这个年纪会去憧憬的经历了吧,现在看来如此疯狂的时期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
  •     在那个年代,革命是一种时尚。年轻人的自我表达欲与批评社会的理想主义融在一起,于是又一道对乌托邦的幻想撞向现实的峭壁,然后摔得粉碎,只剩泡沫飘散。
  •     作者是如此感性地来表达了对这些乌托邦之子的理解,同情和遗憾;"L'utopie" elle aussi est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     不得不说,文笔真好
  •     文笔是真心好,作者对当时现象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六十年代末的左翼浪潮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的兴起,在作者的笔下,当时上街抗议的法国青年的疯狂与红卫兵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     那个年代欧美国家的一些场面和一些声音。在去布拉格的飞机上读完了这本书,真是应景得很。很喜欢,翻译的也很好。
  •     读到结尾,俨然史铁生笔触感跃然纸上,在讲一个名为六十年代的游荡灵魂并一个不羁梦。
  •     《飞越疯人院》导演初入美国影坛,创作影片《逃家》(Taking off)的幕后花絮。作者也是《白日美人》的编剧。对六十年代末的乌托邦热潮有针砭有辩护,文风略有些拿腔拿调,让人恍惚觉得是本三联的书,不过全书的基调还是很真诚的,乌托邦与现实的纠缠关系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深。
  •     故事真的远远不及历史。
  •     人类不知向何处去,而且他从来也没有知道过。
  •     服
  •     忽然间忘记这是一个分手的夜,在这熙来攘往热闹的淡水河边
  •     “我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活着,得过且过,明知前面不是残杀就是政变。我们从失败走向失败,可还是走着。我们在等待中,我们在危险中,照旧惶惑着、恐惧着。人类不知向何处去。而且它从来也没有知道过。”
  •     革命不只是开枪喊号,革命还要嗑药打炮。“我们要革命,更要做爱”。太喜欢这本书了,翻译很对我胃口。没有过多铺述时代背景,而是着眼于每个小事件,不动声色将那段历史款款道来,从布拉格之春、巴黎五月风暴到嬉皮士运动、乌托邦的破碎。最后一幕乌托邦走上行乞道路太令人感伤。是啊,年轻的乌托邦拯救不了那个虚无的年代,反倒是被人们当做万恶的根源。但我仍无限向往那个开满鲜花的年代,那个疯狂的理想年代。
  •     这么喜欢的一本书,我竟然没有标!!!乌托邦啊!是青年人的特权!
  •     翻译真漂亮。 偶尔有错字,例如Nursery rhythm漏掉了第一个h,以及Cheap Thrill令人疑惑地翻成了“不值钱的哆嗦”(“廉价的刺激/兴奋/战栗”?)。 该去补历史和(动真格的)政治知识了。
  •     不想附庸风雅,一本书看到50页都提不起兴趣实在是浪费时间,也不知道翻译和文笔好在哪里,和二手时间一样念念叨叨,弃
  •     从鲜花到白面 从盛开到凋零
  •     非常喜欢,非常高级,非常爱翻译
  •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各种运动后才能如此客观的写下来,最后了却没忍得住——“乌托邦走上了行乞的路。我们的幻想就坐在街角上。” 好书。
  •     感伤的年代
  •     太喜欢太喜欢,语言匮乏不知如何表达
  •     我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活着,得过且过,明知前面不是残杀就是政变。我们从失败走向失败,可还是走着。我们在等待中,我们在危险中,照旧惶惑着、恐惧着。人类不知向何而去。而且它从来也没有知道过。
  •     大有裨益
  •     2016007 “乌托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无可奈何的伤感。
  •     不愧是写剧本的。看他款款写来,最后你会不自然地发觉:革命从来缺少目的和意义,不管气势是如何磅礴澎湃,它的性质决定了,革命只是一种即时的寻欢作乐。
  •     翻译的文字很棒。
  •     作者的确是编剧,剧幕缓缓,民主国家的年轻人弃绝一切,铁幕下(布拉格)年轻人的小小奢求,街头堡垒里的人们,追求的是虚妄,鲜花会与毒品相伴,无尽的颓废让人迷失,那个年代,那样的乌托邦
  •     他们只是被无望的浪潮推动着,巴黎的乌托邦在行动上和理论上都迷失了方向,他向往着一个世界,可是拿不出具体的蓝图。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巴黎、布拉格,年轻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乌托邦的革命,但革命只是即时的寻欢作乐罢了。最终的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喜欢作者的语言,冷静克制悲伤怀念。
  •     娓娓而来的文字,轻松却不浅薄,略带幽默却不失深意。感谢作者将我带往那个年代,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代。他的文字就像他写的电影剧本,平实质朴带有一种力度感。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年代,这就是真正的历史。
  •     年度最爱
  •     Insider's insights.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