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美学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6.1
ISBN:9787544227285
作者:苏珊·桑塔格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苏珊·桑塔格诞生于1933年1月28日,美国文化评论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争议性的女作家及评论家,当代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

作者简介

桑塔格是在改变的。她是关注大众流行文化的先锋之一,晚年却不时声明自己对古典文艺作品的热爱。她曾力主关注形式,主张“艺术的色情学”,而近一二十年来却开始重申“意义”和“真理”,直率地反对虚无主义,“逐渐回归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严肃立场”。本书收录桑塔格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14篇。
如今桑塔格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为世人提供独辟蹊径的答案。但是我们却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因为她也成了我们这里的“明星作家”。因为这些问题不仅有关美国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关我们中国人的今天和明天。
本书共收录文章14篇,包括作者各个时期所写的一些重要散文作品,可供初次接触桑塔格的人窥豹一斑。


 沉默的美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豆瓣的介绍说,这本书适合第一次接触桑塔格的读者看,这话不错。《沉默的美学》买回来有段时间了,无奈这大半年买的书实在超出了我的阅读量,况且我也足够慢吞吞。顶着大众流行文化学者的盛名,书中第一篇《反对阐释》就很可读,里面涉及的一些分析材料如荷马史诗、圣经等,都是比较熟悉的西方文化内容,大致不会构成对她的观点的理解障碍。
  •     百年电影回眸——苏珊·桑塔格电影的百年历史形同生命的轮回:不由人意地出生,持续获得各种荣誉,在过去的十年中开始颜面尽失、不可逆转的颓势。这不是说再也不会有令人称赏的新影片出现,但佳片的出现只不过是例外情况。任何艺术中的伟大成就莫不如此。这种佳片必须大胆地打破现在以及将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也就是说在整个世界中束缚电影制作的一切经验和常规。而普通影片,纯粹的娱乐片(即商业片)将保持其惊人的弱智:大多数媚俗影片已彻底失败,它们不再能吸引挑剔的目标观众。如今佳片的重要特征(比任何时候都突出)就是独树一帜,而商业片却采取了过度膨胀、墨守成规的制片方式,无所顾忌地组合或再组合,以图再现昨日的辉煌。每一部希冀尽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影片无不是某种仿效或重拍。电影曾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艺术,而今天面临二十世纪将尽之际,电影似乎也成了一种没落的艺术。也许没落的不是电影,而只是人们的电影迷恋(cinephila),这个词特指电影所激发的某种爱。每一种艺术都会吸引一批迷恋者。电影所激发的爱曾十分博大,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确信电影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它具有典型的现代性;为人所喜闻乐见;诗情与神秘感、色情与道德存于一体。电影有门徒追随(如同宗教)。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有诗歌、歌剧或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惟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许多人注意到,一百年前电影的诞生是双重的开端。在1895年,电影诞生的第一年,制作出两类影片,发展成电影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再现非舞台的真实生活的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制作),一种是作为创作、技艺、幻觉、梦想的电影(梅利耶的作品)。但这两者从来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对于那些初次观看卢米埃尔兄弟所拍的《火车进入拉西奥塔站》的观众,电影所再现的单调场景是奇妙的经历。电影的诞生是个奇迹,奇在现实竟能如此奇妙地瞬间再现。电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这种神奇感永存和再生。一切都开始于一百年前火车进站的那个瞬间。当人们兴奋地叫喊,甚至火车朝他们开来时起身躲避,这时他们就已经接受了电影。在电影院被电视掏空之前,我们是从每周一次的电影中学会了昂首阔步、吸烟、接吻、打架和痛不欲生。电影教你如何增加个人魅力,如……即使不下雨,穿雨衣也会更帅气。但你所学到的只不过是在模仿他人之中迷失自己——在电视欣赏中体现了你更多的欲望。最强烈的体验则是完全被银幕征服和感染。你情愿做电影的俘虏。被俘虏的前提条件是被电影画面所征服。而“看电影”的环境场所为获得这种体验提供了保证。在电视上看一部大片算不上是看过这部影片。(对于专为电视拍摄的影片也是如此,如法斯宾德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埃德加·赖茨的两部故乡影片)屏幕尺寸相差悬殊:影院中超级的大于真人的实景画面不同于家里电视匣子的小影像。更为重要的是,在家庭氛围中看电影无法聚精会神,这种环境是对电影极端的不尊重。由于银幕不再有标准的尺寸,在家里放电影可以和客厅或卧室的墙壁一样大,但你仍然是在客厅或卧室里,不管是独自一人还是有亲友陪伴。要被征服,就必须到电影院去,在黑暗中和陌生人坐在一起。再多的哀思也无法使黑暗的影院中逝去的仪式——引起性欲的、沉默的——复活。电影退化成武斗场,为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目的,画面剪辑毫无规则(速度越来越快),使得电影成为不值得任何人去全身心关注的无足轻重的东西。电影画面现在可以以任何尺寸放映到各种平面上:影院中的银幕,小如手掌或大到整面墙壁的家庭屏幕,迪斯科舞厅的墙壁或体育场的超大屏幕,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外墙。无处不在的移动画面逐步伤害了人们曾经拥有的电影标准,不管是作为严肃艺术,还是作为大众娱乐方式。在电影出现的早期,基本上没有艺术片和娱乐片的区分。在无声时代,所有的影片,从路易·菲亚德、D.W.格里菲斯、狄加·维尔托夫、帕布斯特、茂瑙、金·维多的代表作到俗套的情节剧和喜剧,都比后来大多数的影片好。有声时代到来之后,画面的制作失却了原有的诗情画意,商业标准严格了。这一制片模式——好莱坞体系——主导制片业达二十五年(约1930-1955年)。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导演,如埃里希·冯·斯特劳亨和奥森·威尔斯被这一体制击败,过低的预算最终使他们在欧洲遭艺术流放——欧洲也或多或少奉行同样的损害影片质量的体制。在这一时期,只有法国制作出数量不菲的佳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拓创新意识又一次占据上风,其根源在于战后意大利电影所倡导的电影即是工艺的思想。一批由新人主演,小班底拍摄的富有激情的原创严肃片参加电影节(这种电影节越来越多),并在荣膺大奖后走入世界影院。这一电影的黄金时代持续了二十年。在百年电影史中的这一特定时刻,看电影、想电影、谈电影成为大学生和其他青年人的时尚。人们不仅爱剧中演员,还会爱电影本身。对电影的迷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于法国:其园地为声名远播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德、意、英、瑞典、美、加等国也相继出版了类似的热销杂志)。随着电影在欧美的风靡,各种专事经典影片回顾展播的文献影片馆和电影俱乐部成为电影的圣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是电影的理想年代,全职影迷终日渴盼在离银幕尽可能近的地方找到座位,最理想的位置在第三排正中。“没有罗西尼亚就无法生活”,贝托鲁奇《革命前》(1964)中的人物如是说——那时的情形确实如此。电影迷恋多发于西欧——不管是对戈达尔和特吕弗及贝托鲁奇和西贝尔贝格早期的电影引发的欢乐,还是近年南尼·莫雷蒂影片中阴郁的悲伤。“另一个欧洲”的大导演(波兰的扎努西、希腊的安格罗普洛斯、俄罗斯的塔可夫斯基和苏可洛夫、匈牙利的扬乔和塔尔)和日本的大导演(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黑泽明、成濑巳喜男、大岛渚、今村昌平)并非影迷,可能由于在布达佩斯、莫斯科、东京、华沙或雅典他们未受到电影馆的熏陶。影迷口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爱“艺术”片,也爱通俗片。因此,处于艺术极点的欧洲影迷会痴迷于某些好莱坞导演的电影:戈达尔喜爱霍华德·霍克斯,法斯宾德喜爱道格拉斯·西尔克。当然,电影迷恋产生的时刻也是好莱坞制片衰落之时,电影业似乎又重新获得了实验的权利;怀旧的影迷能去看那些好莱坞流派的经典老片。一群新人闯入电影界,包括来自《电影手册》的年轻一代的影评人士:那一代人中,实际上电影界几十年中最伟大的人物是让-吕克·戈达尔。有几位作家成为才能卓越的制片人:德国的亚历山大·克鲁格,意大利的皮尔·保罗·帕索里尼。(作家投笔从影的现象实际上此前出现在法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帕尼奥尔和四十年代的科克托;但直到六十年代这在欧洲才成为寻常事。)电影似乎获得了新生。在大约十五年的时间里,杰作大量涌现,人们不免猜想这种景象会永远持续下去。诚然,在电影产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及沿袭常规和实验创新之间始终存在着冲突。但这一冲突并未遏止佳片的产生,佳片有时出自主流电影,有时出自非主流电影。现在天平绝对地倾向了以电影为产业的一方。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巨片无不遭冷遇。自七十年代始,好莱坞就在平庸地模仿成功的欧洲新片的剪辑以及不断向边缘化的美国独立影片的叙事手法的创新之处。随之在八十年代,制片成本上升到灾难性的高度,全球范围内被迫实行制片和发行的新产业标准。其结果可以从过去数十年中的一些大导演的凄惨命运上看出。像汉斯·尤尔根·西贝尔贝格这样一位独树一帜的导演,如今完全退出了电影制作,而伟大的戈达尔现在拍摄的是一些关于电影历史的录像片,电影哪里还有他们的位置呢?再看看其他几个例子。在辉煌而悲剧性的短暂电影生涯中,资金和演员的国际化给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两部影片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种制片环境也同样给两位仍在工作的最有价值导演的艺术带来灾难:他们是克里斯多夫·扎努西(《晶体的结构》、《灵性之光》、《盘旋》、《契约》)和特奥·安格罗普洛斯(《重建》、《1936年的一天》、《流浪艺人》)。而现在的贝拉·塔尔(《入地狱》、《恶魔的探戈》)将会怎样呢?在俄罗斯残酷的资本主义环境下,亚历山大·苏可洛夫(《生存和抵抗》、《日食》、《第二圈》、《石》、《耳语专页》)如何才能筹得资金去拍摄他高贵典雅的影片呢?对电影的热爱无疑已经降温。人们仍然喜欢去看电影,有人仍然钟爱电影,期待从一部影片中获得那种特有的、不可或缺的东西。佳片仍然不时产生:迈克·利·的《裸露》,詹尼·阿梅利奥的《联社阿美利加》,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的《特写》和科克的三部曲。但是,人们至少在青年人当中已很难发现那种对电影特有的迷恋,这种迷恋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种对电影的审美品位(建立在大量观看和重温电影辉煌历史的基础之上)。迷恋电影本身亦受责难,被认为是古怪、陈旧和故作高深的行为。因为迷恋电影的前提是这些电影的独特而不可再现的奇异体验。在高度产业化的时代,电影迷恋是没有地位的。由于对电影的情感变得宽泛和繁杂,不可避免地将电影变成了诗人吟咏之物,也不可避免地吸引画家和作家等非电影业人士去拍电影。恰恰是这种思想必须首先被破除。这种思想已经被破除了。如果电影迷恋死亡了,电影也就死亡了——无论还会拍出多少影片,甚至是很好的片子。要想电影能够复活,首先必须有一种新的电影迷恋出现。(1995年)(于海江 译)本文选自苏珊·桑塔格《沉默的美学》(2006年,南海出版公司)
  •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米兰达规则,1976年,美国她深沉到坚持不为9•11默哀,她的尖锐代表着“美国公众的良心”。她就是苏珊•桑塔格,她的存在展现了美国当代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最高亢的姿态,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列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她的容貌,坚毅、敏锐、充满理性的光辉,你能想象这个人是如何思考并检验这个文明留下的伤痕,用与其女性气质不相符的锐气去写下一系列研究疾病的社会象征含义的作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广为人知的《疾病的隐喻》等经典文化研究。本书收录了苏珊•桑塔格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共14篇。充分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变历程,从《反对阐释》中对于“阐释”行为的多元化探讨中你可以发现,她从不将某个概念或者观念具体及明确,因为时代所赋予的文本力量正在无限膨胀,在不同语境下的阐释都成为了她的研究对象,这是她最鲜明的一个论述,脱离了二元对立模式的阐述。再例如《影象的世界》和《百年电影回眸》,苏珊•桑塔格玩味起了摄影这一文明工业产物的各种属性,并在某一章节讨论了中国社会关于影象的意识形态。沉默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一种拒绝的姿态,是一个人最忠实的权利。如果把《沉默的美学》这篇文章定义在“真理”或者“意义”的范围里,苏珊•桑塔格在种种象征里阐述着她所看到的真相。沉默不是大众理解的“缄默”,苏珊•桑塔格把沉默放在美学理论、社会学、文学溯源中探讨。如是她说,艺术家的自杀式死亡是沉默的,诗人的疯狂是沉默的,文本的隐喻是沉默的。我们所认知的“沉默”的本源意义已经在社会文明中被各种理论所解构,在种种文化流派喧嚣着的时代,沉默就是脱离复杂语境后得到的清纯。在艺术家的空房间里,沉默就是力量,无论是发疯的或者是无奈的。而在《迷人的法西斯主义》里,她从电影入手,阐述了法西斯美学,并且将理想主义代入纳粹艺术中。这种艺术的压抑、性感、粗暴、出乎意料的肉欲都引发了无关道德者骨子里的欲望。从纯美学角度概括了党卫军制服的文化特点:秩序、残暴、富于色情象征、精神亢奋。党卫军作为法西斯主义的表现形式成为一个的政治符号乃至一个历史中突兀的文化符号,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性的力量。我们创造了它,谴责它而又膜拜它。我们消灭了它,恐惧它而又为之着迷。苏珊•桑塔格从未妥协于大众流行文化,她倾向于钻进任何一个思想的角落,那些文化部落的种子被她培育出光怪陆离的花朵,她沉默着请你来观赏,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所制造出的异形。她的研究令思想者惊心动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知识分子,女的
  •     充满睿智的文字
  •     在意义泛滥的当代,评论是为了削弱内容从而看到作品本身,而非从作品中压榨出更多内容。因而要反对阐释。 风格与内容原本就是一体。风格是指艺术品的形式,内容是由此形式产生的心灵上的触动,而所谓题材,不过是人们接近艺术品的途径。 现代艺术利用沉默(反对艺术、取消艺术的呼求)来反抗传统。其路线有二:一是拒绝在作品中表现资产阶级理性文化所确定的意义,反对外界的阐释(清理语言领域);一是想要通过沉默表达维特根斯坦所谓的不可言说之物,展示一种思考。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艺术(里芬施塔尔)是一种过度的审美,其艺术本身是男权性质的,而其在当代的重新复苏实质上是用审美代替了政治。 电影的没落是电影迷恋的没落。 命随土星——本雅明 写作本身——罗兰巴特
  •     读完后没有满足读之前的期待。
  •     本雅明那一章还是木有看完……
  •     翻译不太好
  •     我妈那天翻了翻甩出一句你能看懂吗这?我说对付着凑合看吧~~
  •     致敬
  •     文化人对文化的责任具体而言是对什么的责任。一本书讲的中心。 但我们的责任是说出来的责任,因此言说者就是代表? 我们沉默,但没有原因。
  •     朴实的洞见
  •     四星半。高密度的洞见。译者的水平也很不错。
  •     极爱这个女子。
  •     翻译很到位呀
  •     需要在安静的时刻慢慢读的书
  •     需要重读
  •     大概每个人都会因为这本书爱上桑塔格。翻译真的非常赞!
  •     卡夫卡说过:对于写作来说,越孤独越好。然而你爱的那些人常常并不喜欢你对孤独的需要,不喜欢你对他们不搭不理。你得把别人都挡开才能把活儿干完。
  •     好
  •     奇葩
  •     读起来很生涩。。。果然不是容易读的书
  •     一个选本
  •     每篇都极精辟 特别喜欢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 和写作本身 几乎每句话都想记下来 果真是新名著的力量啊 必读
  •     翻译好差!抽之!
  •     桑塔格的魅力永远不会褪色。
  •     沉默是距离死亡最近的感觉
  •     需要细嚼慢品的一本书,很不错
  •     艺术是表达意识的手段还是自我疏离的手段?
  •     坎普
  •     理想的样子
  •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     我的新偶像!!
  •     沉默不仅存在于众声喧呼的世界,甚且因其背景而显出它的独特。绝对的空白和绝对的沉默在观念上和实质上都不存在。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的一部分。
  •     这个版本收录了桑塔格不同时期的重要思想作品,选得精简全面。
  •     话说这女人太有才了
  •     五体投地
  •     编选的相当不错,全是精华。。
  •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有多少东西是我们明知该提防却不自觉深陷的呢?又想起了浪潮这部电影
  •     重读计划
  •     完全读不懂。。。。囧~~
  •     迷人的好莱坞
  •     高中的时候读过,这次看完传记又读一遍
  •     会说话的美学。
  •     桑塔格的书翻译永远是种灾难
  •     不要太经典
  •     享受智性快乐的女性,难得。尽管≪沉默的美学≫一文反而是逻辑最弱的。
  •     名声在外,可以给高分,不过看其散文的确需要有更多的阅读量才可以跟上。就只能从普通阅读者角度,先检讨自己的阅读量不够,有些内容还是稍微晦涩,文字应该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涉及美学的难度有点高,造成了现在看的时候有些障碍。很多字是漂浮的感觉,只有例子,生活一点的语言,能触及到的关于对艺术的审视与惊醒,方能吸收一点。实乃自己资质不够也。
  •     2010-03-09 读起来很生涩。。。果然不是容易读的书
  •     除了漂亮话之外没什么内容
  •     犀利姐
  •     我不是文青,所以没啥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