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的精神文化史论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1
ISBN:9787543443037
作者:龚鹏程
页数:353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乡土中国?
第二章 居与游互动的社会
第三章 旅游者的心理
第四章 迁移者的性别
第五章 游乐时的场域
第六章 游观中的自然
第七章 游历者的记录
第八章 诗的超越性与社会性
第九章 馀论:关于游的研究及其联想
作者简历
著作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是台湾学术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的翔实资料及生动的文笔就游的精神文化史论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该书可供从事该项课题研究的人士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李文倩田晓燕在其硕士论文《寻找家园——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分析》中分析新移民作家的“家园意识”时说:“寻找家园是人们自古以来的梦想,不分民族、种族,这是人的共性。”(第24页。)这话既对又不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它对,是因为东西方文化中都有思乡的文化母题。柏拉图的美学命题“回忆说”即有关回乡,尽管他说的是理念世界的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式的“乡愁”意识,历来在中国文化中特别发达。具体落实到现代社会中,旅居或游历非父母之邦的“游子”们,也多思乡之苦,有时不免唱一曲“乡愁的歌”。思什么?首先可能是精神上的。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领域,定有许多不适之感、难言之苦,故地文化遂变得异常可爱起来。思之念之,魂不守舍……说文化似乎有些玄,再落实一步,在旅人们身上表现得最明显的,可能是肠胃之思。当然这也是文化之思。有人说这是体内的某种消化性蛋白酶在作怪,别人也就没话说了。另一种思,似乎也很常见。旅美学者李劼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什么也不想,就想自己当年爱过的那些女人们。说它不对,也有原因。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有一类人,似乎家园意识十分单薄,大游特游。他们永远处于“游”的状态,心甘情愿,有时甚至为此乐不可支。据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的研究,即使是在被认为是“乡土中国”的古代社会,这样的人似乎也有不少哩。先要从流行的观念说起。有关中国的社会性质,不管你读没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总觉得中国有一个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历来就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至于城市,则似乎与古老的中国无缘。由于这样的总体社会形态,中国人似乎历来强调“安居乐业”,对“游手好闲”之徒则多加贬斥。传统的中国人重视“安居”,由此派生出的情感价值观就是思家恋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等,诸如此类。现代移民的故国之思,也似乎多与此文化传统相关。龚鹏程先生《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一书却告诉你,这不对,传统的中国人不全是这样的。他在其论著中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观点大加批判,表示“完全不同意” 费的观点。那么中国社会的真实形态又是怎样的呢?龚鹏程先生认为,先秦时代,中国社会基本上就是一个“游”的社会。当然,居者也不是没有,但相对于游者,近乎微不足道。即使是到了汉代,人们也多不懂、不乐于耕作,即使经过政府的大力推广,效果也不佳。这之前的情况,可想而知。既然如此,中国社会怎么变成“乡土社会”了呢?龚鹏程先生指出,这始于秦代“编户齐民”政策的实施。自此之后,历代效仿。而“……所谓编户齐民,乃统治者治国方法与理想,希望人民定着于土地上,田之宅之,而政府则向之课税赋、征徭役。可是实际的社会都不是这样的。编籍着土之土户、实户、正户,未必属于多数。大量民众都是上无通名、下无田宅、浮衣寓食的。他们可能也务农,但不着于土地,也更可能‘恃奸,务末作’,干些农事之外的‘末作’。”(第43页。)这一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未必佳,但经过汉朝之后,“居/游”与“贵/贱”、“常态/变态”之间的话语形态已经建立起来。之后的中国社会各阶段,尽管有大量的游人存在,但统治者却对其视而不见、存而不论。话语霸权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有鉴于此,我认为李亚东先生在分析当代思想文化时提出的“面对权利话语的眩惑”问题,看来不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更是历史的、文化的问题。值得仔细检讨一番。龚鹏程先生的大家手笔在《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一书中有精彩的显现。其兼涉中外、拉通古今的学识与魄力,表现得尤其显著。试举一例,比如有关“游手”的分析。他说,“游手,甚难形容,也不易归类,他们是游动与城市中,未必有固定职业,或职业不稳定的人群。例如有婚葬喜庆时,帮忙经纪铺设、吹打招呼;奔走衙门巨户之间,钩联关系、媒介买卖、交换情报;各种‘帮忙’与‘帮闲’,乃至现代社会中的公关、广告、经纪、顾问、绍介类服务业,大抵可称为游手。”(第137页。)书中有不少这样深透的解说。如此著述风格,实在值得提倡与学习。(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感谢汪洪亮先生惠借。)2008-2-21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c83ab01008l77.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土与水,居与游。
  •     好书!!!可与《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参看
  •     一上来就批判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核心观点
  •     游者,不以土地为牵绊,不治行业,浪迹天下……本篇一反传统研究所论中国社会安土重迁,以血缘为连接的稳定结构之说,提出“游”文化在吾国精神、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且在缔造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甚或指出移动而非固守才是中国社会形态的主流;然而上下观之,“游”的重要性固然丝丝剥茧,多方论证,其与“居”之主次、本末其实未能充分说明
  •     从反对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安土重迁”论断说起,强调中国文学、文化中“游”的一面,为文学研究打开一番新天地。龚先生不认为存在屈原这个人,即使存在,也未遭流放,这从其《离骚》中可以看出,且先秦没有流刑。此外,对于“游”进行了多方面的区分与定位,比如为游而游,比如为解脱而游等等。孔子乃是提倡“游”的,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但其由与后代不同。自汉代起,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出于征税、稳定社会等缘故,强加给百姓应安土重迁的意识形态。从而产生出了怀乡,思乡的主题。而遭受流放则又可能出现士不遇等主题。
  •     各自独立成篇,惊叹文笔之好,企图与费老对着干==有启发意义
  •     对乡土中国的批判和对李白诗歌的解读暂时保留意见……
  •     龚大师写文纵横捭阖,其洞见之锐亦使我叹服。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中国乡土社会中心观的大胆批评,以及由之树立起的“游文化”观念。龚大师相信,这种“游”的性格中国人古已有之,然而在秦汉政制有意识的引导/打压下,才变得日益式微,他所要大力提倡的是重振中国文学“游文化”传统,恢复其在中国文学版图中应有的位置。当然,龚大师的工作仅仅是开了个头,而且其后也没有太多下文,我希望后来人能重视他的思路,别把特别讲究灵感和活性的文学研究做得死气沉沉的——有了“游心”,才可能享受人文学的学术。p.s. 第七章最后一节是什么鬼,哪儿就乱入一报刊研究了……
  •     自由 (已购)
  •     还蛮有趣的,特别是说李白的那些。
  •     對遊士分析到位,但未能區分主動游與被迫游
  •     关于乡土中国的驳斥,我保持意见,许多观点都不能用简单的理论解释,但是有些观点又得回到最简单的理论下。其他章节有许多创新之处,解决了我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过的一些困惑,但是细细反思也不足以支撑诸多论点,还有解释的余地。较欣赏的还是后面几章,特别是第七、八章,游历者的纪录和诗的超越性与社会性(只是标题取的…),每个时代的游在目的和过程上有所差异,对于李白的游有创新解释,可以作为支撑李杜优劣论讨论的一个材料,认为超世游世出世的文学,价值实较现世的文学更应受到重视,应该有新的认识。只是关于唐代文人游的许多细节和文化内涵都没有揭示,我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
  •     研究眼光不同,别有境界
  •      实在酣畅,哈哈
  •     休闲经济学著作 浏览偶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