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飞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2158632
作者:[瑞士] 彼得·施塔姆
页数:151页

内容概要

彼得•施塔姆(1963- ),瑞士当代著名德语作家。出生于瑞士图尔高州的魏因费尔登。早年学过商业,在大学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在纽约、巴黎、柏林、伦敦等地居留多年。自1990年起,成为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瑞士的《新苏黎世报》和《每日导报》等重要报纸和电台等媒体撰写评论、广播剧、舞台剧本以及儿童文学作品,获得多项文学大奖。
施塔姆勤于笔耕,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他第一部长篇小说《阿格尼丝》于1998年在瑞士出版,翌年获得奥地利萨尔茨堡劳利泽文学奖,奠定了他在德语文学界的地位。此书日后被选入德语国家中小学生的读物,被译成二十三种文字。2001年出版《恍惚的风景》,2006年出版《如此一天》,分别被译成多种文字。2009年《七年》问世,相继获得阿雷曼文学奖、博登湖文学奖。2013年出版第五部长篇小说《黑夜即白天》,同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2014年,施塔姆荣获荷尔德林文学奖。
除了长篇小说,施塔姆也是一名成功的短篇小说家,出版有《薄冰》(1999)、《弃园》(2003)、《塞尔吕肯》(2012)等短篇小说集。
施塔姆目前居住在瑞士温特图尔。

书籍目录

期待
异物
三姊妹
受伤
诊断书
我们飞
录像城
男士与男童
一封信
晚年
神的儿女
你得走进田野……

作者简介

瑞士当代文学的旗手、国际布克奖提名作家 彼得•施塔姆  短篇小说代表作
《我们飞》是彼得•施塔姆于200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其英文版入围2013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短名单,体现了彼得•施塔姆作为当今欧洲著名作家的写作水准。他以不动声色的叙事、看似简单实则隐含深意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情绪准确的把握,讲出了当代人的种种尴尬:一个女人怎么会和她楼上的年轻邻居好上,一个男人等待着医院检查报告,一对新人如何适应共同的生活……这本小说集可以说是了解施塔姆作品的极佳入门书。
————————————
欧洲最令人兴奋的作家之一……一个可读而且经常想读的作家。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只有极少数几个作家能让读者在放下他的作品后,仍在他的世界里久久徘徊,我认为施塔姆就是其中之一。
——李翊云
这些故事展现了我们生活方式、知识和语言上存在的种种局限,既令人难忘,又令人振奋。施塔姆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他成功地将普通人的表层一一剥落,揭示了日常复杂心理上的各种挣扎。
——《当代世界文学》


 我们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注:“【】”内为“章节名”;“『』”内为“书摘”。【异物】『任何话语、任何画面都不足以表达,你得自己去亲身体验那种毫无意义的美。』『恐惧,是唯一的危险。』【男士与男童】『接吻前,你先得沉默下来。』【一封信】『对亡人的追思,是在葬礼结束后开始的。』【你得走进田野……】『你学会了:世界是平的,空间是模糊的,它是由阴影和明暗色调组成的,时间是不存在的。』『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谁。你害怕去爱,害怕失去她们,害怕依赖她们。爱情使人脆弱。或许,这就是你受人青睐的原因:因为你对人没有任何期望,因为你对他们无动于衷。你向来慷慨大方,帮过许多人,也不求留名,你以此换取自由。你不想被人干扰。』『人是应该可以把爱的那一刻铭记于心,然后在回忆中生活的。然而,记忆是靠不住的,人能够回忆的,是情感,而不是外在的显现。』『你一次在开玩笑时道出了真情:你的创作源自充满激情的冷漠。』
  •     彼得施塔姆,接触到他的第一篇小说是《寒塘畔》,说实话,当时并没看懂小说写了什么,但非常喜欢,那种味道淡淡的久久不散,其中有种奇诡的感觉。在短经典上看到有他的《我们飞》,就买下来了。他擅于从微小的地方中,凿出一个人物内心的洞,藉由此外物在其中漫射出情绪。叙事节奏时快时慢,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和想象。而人物语言充满辩证法,在自我琢磨和行为当中矛盾,这一招百试不爽。在写女人方面,他使用自相矛盾的策略——犹疑不定后作出与内心想象相反的行为,抓住女人不经意的痛点,紧紧加以敲击。不知不觉之间,她的形象就丰满充盈起来。在流动的场景之中,作者喜欢轻描淡写隐去某些东西,在后头忽然揭示,十分老到的手法。以地点穿插回忆。他从来不把一件事情写满,偶尔会偏一偏,转移注意力。很长一段的时空就几段跨过去了,时间在他笔下不是均匀流淌,凝缩的典范。你几乎不能从某个段落中预见到结局,而有时他还不设置结局,让人有种怅然若失感(读者和主人公同步了)。人物的心绪总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摒弃过于事无巨细的描绘,也非细腻,文字有离间感;不局限于主题,全文笼罩着气氛。我想他的感受力不是那种非常强的作家,但是,他会把许多东西凝缩。这也不得了。想想现在许多作家喜欢写故事,写情节反转一波三折,或者充斥着大量的内心感受(这些写法太普通容易了),完全不知道节制,不给读者想象、留白、思索的空间。彼得施塔姆不是不会写,我认为他想达到的目的是与现实有相似之处,但又非常震撼,不是靠蛮力堆积的震撼,而是唏嘘不已的那种,有种自然的“原来如此”的感觉。这种写法既注重现实的平淡,又揪住了人物的内心,相互交融(很难达到那种捕捉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经典
  •     短篇小说就是要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戛然而止的感觉。这个作家的书我第一次看,挺对胃口的。
  •     最近很爱读短篇.彼得·施塔姆笔下的每个人都是内向闷骚又忧郁的.但是文字控制恰到好处.不矫情不做作这点是令人欣赏的.读出了深秋的味道.从湖面刮来的冷风.发黄又有点萧瑟的树林.天地间都有点安静.每个事物的音效都在被放大.
  •     这种短枪式的心灵碰撞太为激烈了 以至于完全被吸入人物心理映照出的漩涡里 经历真实且迅速的风暴 随即和主角一起回到困境 迷惑 隔离 淡化的现实 作者从不解释的戛然而止的结局 时好时坏
  •     新欢
  •     三姊妹,我们飞; 在冷寂的小小世界,你得走进田野; 晚年神的儿女,期待一封信; 男士与男童,录像城,异物受伤诊断书…… 主的日子来临,就像夜里的贼来临一样。主的日子就这样来临了,但你们,却不在黑暗中。我们既然属于白昼,就应当谨守。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但我们,蒙爱的人啊,都愿是神的儿女。
  •     那种心理,我们都似曾相识,也感同身受。
  •     You mustn't expect too much. Happiness consists of wanting what you get.
  •     地铁上用豆瓣阅读手机客户端翻完,没什么感觉。
  •     反高潮
  •     这书越往后看,越有一种你在它背后拍了一下它的肩,它被吓坏了,说:“吓死我了,我正在忧郁”的感觉,准备看看天龙八部了。。。
  •     四两拨千斤
  •     《期待》好看,《受伤》次之,其他一般。
  •     当代的短篇小说都喜欢结构主义 现实的笔触 细致的心理描写 短经典系列看下来 愈发感觉索然无味起来
  •     期待/三姊妹
  •     一些发生在别人生命里的故事 某些深有同感的细节
  •     孤独。无论阅读哪一篇,我好像都在彼得施塔姆营造的一个个幽暗的房间里咀嚼和玩味孤独。这是一个用标题作诱饵的骗局,我们无法飞,现实重重地把我们砸在地上,施塔姆隔着墙壁听见“咚”的一声,顽皮又悲哀地咧了咧嘴角。
  •     《期待》:用克制的语言写发散而紧张的思绪真是十分有趣;《三姊妹》:难道只有我觉得作者是在艺术和性向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吗?
  •     期待被爱抚的中年女人 被生活围困的女画家 为情所困的发疯男青年 将死的酒店经理 孤独的女幼师 母亲刚刚去世的电影宅 留恋更衣室的男孩 笃信神迹的牧师 每到高潮就戛然而止 犹如书里那副暴风雨的油画 谈不上是暴雨之前还是暴雨过后 让人怀疑作者是个拔屌无情的家伙 最爱录像城 我们飞 男士与男童 神的儿女 期待
  •     婚姻、爱情、不确定的关系、道德观的挣扎……记住史塔姆了,要看长篇。
  •     短经典第四本,小说集里描写了许多隐秘的渴望和被抑制的情欲。比较喜欢的是第一篇《期待》和同名小说《我们飞》。《受伤》里的爱而不得,让我想起前两天看过罗恩·拉什的《死者直到现在才被宽恕》。#趁现在还记得小说名和作者名,过两天一定就忘了#
  •     如标题,作者行文几乎没有任何修辞,句式简练至极,全是最直白的描述,有点叶问打木桩子的感觉,短促而有力,节奏迅捷,拳拳到肉,篇幅不长,不觉间却已经把一种意境和情绪搭出来了,实在爽的飞起。
  •     最喜欢 “异物” 和“你得走进田野”。尤其是最后一篇像是整本书的升华。作者就像一个十分冷静的旁观者在讲述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你的目光冷静,但不冷酷。冷静的看,意味着你只能是眼睛,而留给我们的是对平静绝望生活的共鸣。
  •     2016第27本。短篇高手啊!整本书弥漫着浓烈的孤独感。
  •     可以 第一篇最爱
  •     緩緩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拋物線戛然而止。留下的盡是惆悵。描寫的景色歷歷在目,瑞士的火車站,雷打不動的時刻表,開往維也納的火車會穿過萊茵河。還有歐洲夜晚在黑夜裡好像能把人咽下去的小鎮。
  •     很细腻的感觉,相对较喜欢:期待,三姊妹,诊断书,神的儿女。
  •     ”每个为你所见的风景都是一份作业——太阳为你而升,为你而落,风为你刮过天空,草儿树儿为你生长”
  •     描写出众,思想细腻深邃,能够注意到事物任何一个微小的方面,感觉作者一定是个敏感的人。很多故事都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或者转瞬即逝的一小段时间里,其实在某个人心里已经掀起了惊天巨浪,或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我想说的:在平淡生活里听到雷声。
  •     最喜欢你得走进田野
  •     操地球。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操地球。
  •     非常好的一本小说。第一篇的声音,第二篇的气味。影响城里一个人分裂的内心世界。一个女人成为画家的种种努力和梦想因为莫名其妙的下车而完全把生活撕扯到另一个轨道。走向田野 和 我们飞 觉得有一些没懂的感觉。一个回到故乡的男人,虽然意识到一个美丽的女人是如何被自己和别人毁掉,但是也就是他的成功人生的一个刹那而已,一转身就忘掉的。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细节,很多顿悟,很多感受,可明或者还不明白的。值得再看一遍
  •     喜欢“期待”、“我们飞”,短经典系列多是些悲伤的故事。
  •     《受伤》、《三姐妹》
  •     有意思,没读过这位的其他作品,这本给人的感觉是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充满激情的冷漠”之集合。
  •     好几篇可以5星
  •     状态和情绪
  •     冰冷克制,冷漠随意,截取生活的片段,侧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展现生活背后道不尽的苍凉与伤感
  •     小情绪集合体。
  •     最可怕的是,你发现自己正在或即将开始过书里描写的某些生活……
  •     把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写得饱满而毫无多余是需要些功夫的。《异物》中面对深不见底的黑暗所产生的恐惧,《我们飞》里年轻人在玩闹过后思考孩子问题时的忧郁,《一封信》中偶然察觉亡夫生前出轨痕迹的女人的压抑,《三姊妹》里想要寻求突破摆脱日常束缚却最终妥协的女人的不甘,《诊断书》中设法延迟面对必然噩耗的男人的沉闷,《受伤》中莫名错过初恋的男人的茫然……充满简单情节的,是深入内核的人的情感与状态,是一种稍稍被生活扭曲,却又假装维持正常的存在方式。也许《录像城》与《男士与男童》稍微放纵,显得更像悬疑或童话故事,而《你得走进田野》则有着与其他篇章不太一样的自然主义关怀。
  •     都是老掉牙的故事了,然后就让人无比的丧。普通人的情绪和不被理解又无法捕捉的心凉,淋漓尽致。 还好有诊断书、一封信和神的儿女,在那最无解的生活的忧虑和重压之下,还有一点点不会那么难过的暖。 最后一篇你得走进田野,说的是画家,也是短篇小说家,抓住那一刻的感受,用颜料和线条,用单词和句子,描绘下来,留给时间。 好看。
  •     年末了看的这本
  •     ECNULIB#001 Pale, deep.
  •     真流畅呀,读出了酣畅淋漓的伤心。
  •     这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小说呢。
  •     “那个在读书的年轻女子停止了阅读,从书本上抬起头,再也分辨不清这个世界。你会画出她眼中的惊愕,她的微笑也是你的微笑。” 糖猫丝赠书。
  •     铅白色的光。施塔姆借以观察风景和人的也正是这种质地的光线,粘滞,偏重,略微浮动,但不会随风飘走。他不像海明威,也不太像契诃夫,他有自己独有的、在“克制”上的节奏和定则。
  •     很美。我们向下沉。
  •     短经典系列陆续追了十几本,目前心目中《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第一,这本与罗恩拉什的并列第二。同是书写孤独忧郁的人生,罗恩的小说有种隐忍后爆发的快感,这本《我们飞》却相反,以敏锐而细腻的笔触将一个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剥丝抽茧,直至赤裸呈现出生活的真相——在平静的绝望中一切归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