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孟小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梅兰芳与孟小冬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546100388
作者:蔡登山
页数:210页

章节摘录

插图:天南海北吐芳华:说不尽的梅兰芳戏剧家马彦祥在《悼念梅兰芳先生》一文中说:“作为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对于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前一代和同代所有的旦角所难以比拟的。他不仅是一位京剧旦角传统表演艺术的优越而忠实的承继者,而且是一位天才的革新者、创造者。在他的五十四年的舞台实践中,他不断地为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开辟新的道路,使旦角艺术在三十余年来的京剧舞台上,焕发着灿烂的光辉。”这段话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地位。确实,自京剧诞生以来,长期是由老生行执牛耳的。从最早形成期的“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到成熟期的“新老生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都是以“老生”为天下,他们代表了当时京剧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他行当的表演尽管也都各有所长,但均无法与之抗衡。而一直要到梅兰芳的出现,旦角在他不断地改进、创新、丰富之下,才从“附庸”而蔚为“大国”,终至独领风骚,梅兰芳诚功不可没也。当年在《戏剧月刊》上,就有论者张肖伦指出,在老生衰落、后继无人的情况下,“畹华乘时崛起,称雄菊部,乃执伶界之牛耳,国内观者亦群焉,注目于梅伶一身。诚所谓时令造成梅兰芳,亦梅兰芳所以造成今日梨园之新局也。畹华十余年,悉心努力制作新剧,率以旦角为主,而厕生净丑末于绿叶扶持之列。畹华旦角之声价,更十倍于昔”。时势造英雄,梅兰芳的出现,正赶上由老生行领衔向青衣行领衔的过渡。而梅兰芳的脚步,与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节律正好同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造就。就如同当时的剧评家苏少卿所言:“‘女主’临朝,乾纲乃衰。”旦角在谭鑫培、王瑶卿之后,终于脱颖而出。何以能如此呢?许姬传在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的按语中,提出他的看法,说:“民国以后,大批的女看客拥进了戏馆,就引起了整个戏剧界急遽的变化。过去是老生、武生占着优势,因为男看客听戏的经验,已经有他的悠久的历史,对于老生和武生的艺术,很普遍的能够加以批判和欣赏。女看客是刚刚开始看戏,自然比较外行,无非来看个热闹,那就一定先要拣漂亮的看。像谭鑫培这样一个干瘪老头儿,要不懂得欣赏他的艺术,看了是不会对他发生兴趣的。所以旦的一行,就成了她们爱看的对象。不到几年工夫,青衣拥有了大量的观众,一跃而居于戏剧界里差不离的领导的地位,后来参与进来的这一大批新观众也有一点促成的力量的。”其实,在民国以降,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陛受教育者愈来愈多,她们从家庭迈入了公共场所,获得了更多的阅读能力和娱乐的余暇。戏院里的女性观众与传统的推重老生的观众相比,更爱看独具阴柔之美的旦角。学者贾佳更从媒体的角度观察到,1928年到1937年间,北平的杂志如《剧学月刊》、《北洋画报》等的捧旦文化,也助长了这种风气。在这之前,报刊的剧评风气还没有展开,就如同梅兰芳第一次到上海首演《穆柯寨》时说:“这许多观众的口头宣传,是有他们的力量的。”当时还是靠着“口耳相传”,但那力量毕竟还是有限的。随着报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变化悄然发生:旦角成为报纸、杂志捧角的重点,剧评的风气起来了,报纸、杂志催生并承载了新的捧角方式。于是旦角明星化了,而梅兰芳适时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明星。例如在1927年6月20日,《顺天时报》在第五版上刊登了一则“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的启事。启事说,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在投票规定中,注明名伶为梅兰芳、尚小云、苟慧生、程砚秋、徐碧云五人,要求从这五人所演新剧目中选出最佳者各一出。选举结果,梅兰芳当选剧目为《太真外传》,尚小云当选剧目为《摩登伽女》,苟慧生当选剧目为《丹青引》,程砚秋当选剧目为《红拂传》,徐碧云当选剧目为《绿珠》。因为五大名伶皆为旦角演员,故而又称“五大名旦”。后来因徐碧云较早地离开了舞台,于是成为“四大名旦”,而梅兰芳居“四大名旦”之首。十年间,梅兰芳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向上攀登着,直到被媒体冠以“四大名旦”之首,可说是他登上了艺术生涯的巅峰。他享誉大江南北,成为梨园内外公认的伶界大王。梅兰芳之所以能够在众旦角中独领风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创造了旦角行当的新生命。梅绍武曾这样总结他父亲梅兰芳一生在京剧上的改革,说他把“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等演技融于一体,开创了戏路宽阔、刚柔并济的“花衫”行当。其实,应该说旦角的创新始于更早的、人称“通天教主”的王瑶卿。王瑶卿(188—1954),本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原籍江苏清江,生于北京。出身剧艺世家,父亲王绚云是同光年间的昆曲名旦,母亲是老三庆班老旦郝兰田之女。王瑶卿9岁由田宝林开蒙学青衣,后在三庆班从崇富贵练武功。12岁拜谢双寿为师,又从张芷圣学青衣,从杜蝶云学刀马旦。14岁人福寿班,开始登台演出。先后与谭鑫培、杨小楼等合作,与谭合演《南天门》、《汾河湾》、《珠帘寨》、《牧羊卷》、《金水桥》等戏,珠联璧合,有“梨园汤武”之称。当年王瑶卿以珠玉歌喉,名震一时。他擅长之戏尤多,尤其在青衣界独创一格,打破“青衣”、“花旦”之界限,以“花旦”之做表身段,济“青衣”之呆板,令观者耳目一新。学者刘彦君就指出:“王瑶卿是皮黄‘后三鼎甲’活动的后期,青衣行当内承前启后的一位关键人物。承前,是说他从著名前代青衣陈德霖那里,继承了昆曲经二百年的历史而积累下的丰厚学养;启后,则是说他开启了后来的梅兰芳变革青衣行当的历史先河。在和当时的皮黄元老:大艺术家谭鑫培多年同台演出的过程中,王瑶卿将谭最重要的艺术品质之一:极强的创造性,潜移默化地学到了手。他立志改革青衣戏路,率先注意吸收了花旦行当里的表情与动作,大大丰富了青衣的演技。他对皮黄青衣行当的最大贡献,是改革了传统青衣‘抱着肚子傻唱’的沿袭模式,兼顾了表情、身段,把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花衫’这一新的旦角行当,被戏曲理论家徐凌霄先生在《京师老伶工近况》中誉之为‘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梅兰芳与王瑶卿两家原有通家之好,王瑶卿的父亲王绚云和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当年同在四喜班演戏,有着很深的交情;王瑶卿与谭鑫培合作演出时,琴师是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三人同台献艺,人称“三绝”;王瑶卿与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也是莫逆之交。梅兰芳曾回忆他同王瑶卿的师承关系说:“我的《虹霓关》、《樊江关》、《汾河湾》一路戏,都宗的王大爷一派,二本《虹霓关》不用说了,《汾河湾》是我老看他的表演,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有一天,我伯父带我到王家,要我向他烧香磕头,正式拜师。王大爷很干脆地冲着我说:‘论行辈,我们是平辈,咱们不必拘形迹,还是兄弟相称,你叫我大哥,我叫你兰弟’。我伯父跟他交往最密,知道他的个性爽朗,不喜客套,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地依了他的话。所以,我们虽有师徒之分,始终是兄弟相称的。”王瑶卿除在表演方面创新外,还创新了服饰,如蛮靴、长方靠旗等。他讲究音韵,京白之美也为京中第一人。梅兰芳当年的京白,就是学王瑶卿的。后来梅兰芳编排新剧,改良化装独树一帜,均受到王瑶卿的影响。梅兰芳自己也说:“青衣这样的表演形式相当长久,首先突破这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可惜王大爷正当壮年就‘塌中’(按: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了。我是向他请教过而按他的路子,来完成他的未竞之功的。”梅兰芳对于青衣行当的改革,是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通过渐变的方式,慢慢改变舞台上的表演程式与习惯动作。他在《梅兰芳文集》中说,他“不喜欢把一个流传很久而观众已经很熟悉的老戏,一下子就大刀阔斧地改得面目全非,让观众看了不像那出戏。这样做,观众是不容易接受的”。即使是一个面部化妆的改革,也“首先必须考虑到戏曲传统风格的问题”。因此他反对“矫枉过正”的做法。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演员在表演时都知道,要通过歌唱、舞蹈来传达角色的感情,至于如何做得恰到好处,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往往不是过头,便是不足。这两种毛病看着好像一样,实际大有区别。拿我的经验来说,情愿由不足走上去,不愿过了头返回来。因为把戏演过头的危险性很大,久而久之,你就会被台下的掌声所陶醉,只能向这条歪路挺进,那就愈走愈远,回不来了。”后来他把这贯彻一生的原则,准确清晰地概括为:“移步不换形。”民国初年的两次上海演出,让梅兰芳感受到许多新的事物,他也看了上海流行的京剧时装新戏,甚至话剧,于是更坚定了他要改革京剧的信念。他寻思着:“如果直接采取现代的时事,编成新戏,看的人岂不更亲切有味?收效或许比老戏更大。”他回忆说:“等第二次打上海回去,我就更深切地了解了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于是他创造出许多的“时装的”、“古装的”新戏,他的时装戏《一缕麻》中林纫芬的造型曾屡屡见诸报端。但尽管如此,时装戏并没有像他的古装新戏那样引起广泛的共鸣。穿着新创制的古装载歌载舞,已不同于传统的剧目,它不仅要在“听”戏上,更要在“看”戏上带给观众满足与享受。因此他从服装、舞姿、表情、手势,无一不向着美观、准确、细腻、传神的方面发展。在后来的十年间,北平的报纸、杂志曝光率最高的是梅兰芳在古装新戏中的造型,如《天女散花》中的天女、《太真外传》中的杨玉环,等等。

前言

戏剧家马彦祥在《悼念梅兰芳先生》一文中说:“作为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对于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前一代和同代所有的旦角所难以比拟的。他不仅是一位京剧旦角传统表演艺术的优越而忠实的承继者,而且是一位天才的革新者、创造者。在他的五十四年的舞台实践中,他不断地为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开辟新的道路,使旦角艺术在三十余年来的京剧舞台上,焕发着灿烂的光辉。”这段话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地位。确实,自京剧诞生以来,长期是由老生行执牛耳的。从最早形成期的“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到成熟期的“新老生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都是以“老生”为天下,他们代表了当时京剧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他行当的表演尽管也都各有所长,但均无法与之抗衡。而一直要到梅兰芳的出现,旦角在他不断地改进、创新、丰富之下,才从“附庸”而蔚为“大国”,终至独领风骚,梅兰芳诚功不可没也。当年在《戏剧月刊》上,就有论者张肖伦指出,在老生衰落、后继无人的情况下,“畹华乘时崛起,称雄菊部,乃执伶界之牛耳,国内观者亦群焉,注目于梅伶一身。诚所谓时令造成梅兰芳,亦梅兰芳所以造成今日梨园之新局也。畹华十余年,悉心努力制作新剧,率以旦角为主,而厕生净丑末于绿叶扶持之列。畹华旦角之声价,更十倍于昔”。时势造英雄,梅兰芳的出现,正赶上由老生行领衔向青衣行领衔的过渡。而梅兰芳的脚步,与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节律正好同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造就。就如同当时的剧评家苏少卿所言:“‘女主’临朝,乾纲乃衰。”旦角在谭鑫培、王瑶卿之后,终于脱颖而出。何以能如此呢?许姬传在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的按语中,提出他的看法,说:“民国以后,大批的女看客拥进了戏馆,就引起了整个戏剧界急遽的变化。过去是老生、武生占着优势,因为男看客听戏的经验,已经有他的悠久的历史,对于老生和武生的艺术,很普遍的能够加以批判和欣赏。女看客是刚刚开始看戏,自然比较外行,无非来看个热闹,那就一定先要拣漂亮的看。像谭鑫培这样一个干瘪老头儿,要不懂得欣赏他的艺术,看了是不会对他发生兴趣的。所以旦的一行,就成了她们爱看的对象。不到几年工夫,青衣拥有了大量的观众,一跃而居于戏剧界里差不离的领导的地位,后来参与进来的这一大批新观众也有一点促成的力量的。”其实,在民国以降,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性受教育者愈来愈多,她们从家庭迈人了公共场所,获得了更多的阅读能力和娱乐的余暇。戏院里的女性观众与传统的推重老生的观众相比,更爱看独具阴柔之美的旦角。学者贾佳更从媒体的角度观察到,1928年到1937年间,北平的杂志如《剧学月刊》、《北洋画报》等的捧旦文化,也助长了这种风气。在这之前,报刊的剧评风气还没有展开,就如同梅兰芳第一次到上海首演《穆柯寨》时说:“这许多观众的口头宣传,是有他们的力量的。”当时还是靠着“口耳相传”,但那力量毕竟还是有限的。随着报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变化悄然发生:旦角成为报纸、杂志捧角的重点,剧评的风气起来了,报纸、杂志催生并承载了新的捧角方式。于是旦角明星化了,而梅兰芳适时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明星。例如在1927年6月20日,《顺天时报》在第五版上刊登了一则“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的启事。启事说,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在投票规定中,注明名伶为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徐碧云五人,要求从这五人所演新剧目中选出最佳者各一出。选举结果,梅兰芳当选剧目为《太真外传》,尚小云当选剧目为《摩登伽女》,荀慧生当选剧目为《丹青引》,程砚秋当选剧目为《红拂传》,徐碧云当选剧目为《绿珠》。因为五大名伶皆为旦角演员,故而又称“五大名旦”。后来因徐碧云较早地离开了舞台,于是成为“四大名旦”,而梅兰芳居“四大名旦”之首。十年间,梅兰芳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向上攀登着,直到被媒体冠以“四大名旦”之首,可说是他登上了艺术生涯的巅峰。他享誉大江南北,成为梨园内外公认的伶界大王。梅兰芳之所以能够在众旦角中独领风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创造了旦角行当的新生命。梅绍武曾这样总结他父亲梅兰芳一生在京剧上的改革,说他把“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等演技融于一体,开创了戏路宽阔、刚柔并济的“花衫”行当。“天南海北吐芳华”,说不尽的《霸王别姬》,说不尽的《太真外传》,更是说不尽的梅兰芳!梅兰芳为一代京剧大师,极富盛名。

内容概要

蔡登山,1954年生,台湾著名文史作家,曾任电视台编剧,沉迷于电影和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拍摄的系列记录片《作家身影》(包括张爱玲、钱锺书和沈从文等十三位),曾荣获台湾1999年教育文化电视金钟奖,自2002年起筹拍系列记录片《大师身影》(包括胡适、鲁迅和陈寅

书籍目录

天南海北吐芳华:说不尽的梅兰芳(代序)难遣人间未了情——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一段情金屋藏娇突惊变:1927年的情杀命案广陵绝响埋玉魂:孟小冬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从来剧艺有渊源  谭鑫培·余叔岩·孟小冬曾是瑜亮终扬镳:梅兰芳与余叔岩故人逝去情依旧:许姬传眼中的梅兰芳尽将舞态上氍毹:梅兰芳的“戏口袋”之一——齐如山别谱新声配梅郎:梅兰芳的“戏口袋”之二——黄秋岳和李释戡仗义疏财为梅郎:梅兰芳的“钱口袋”冯耿光《霸王别姬》成经典:梅兰芳与杨小楼的完美演出梅欧阁里传佳话:张謇·梅兰芳·欧阳予倩尽道人间几度闻:梅兰芳的访美之行记曾吹笛伴梅边:梅兰芳的访苏之行八载留须罢歌舞:梅兰芳的蓄须明志

编辑推荐

梅兰芳为一代京剧大师,极富盛名。《梅兰芳与孟小冬》就梅兰芳一生的某些片段及影响他至巨的友朋,做一探讨。有为他编剧谋划演出的所谓“戏口袋”齐如山、黄秋岳、李释戡;有为他筹钱出国、耗尽家财的“钱口袋”冯耿光;有提携他的忘年之交的实业家张謇;有纪录他一生事迹的贴身秘书许姬传;有成就他《霸王别姬》经典名作的武生泰斗杨小楼;当然最精彩的是《梅兰芳传》等所从未道即或一笔带过的“梅孟”之恋,甚至在梅兰芳“金屋藏娇”时,孟小冬的“粉丝”还因此酿成命案。作者爬网文献,甚至查阅当年的报刊、戏曲杂志,试图还原当时的梨园情景,写出不一样的“伶人往事”!

作者简介

《梅兰芳与孟小冬》讲述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菊坛的一件大事就是易弁而钗的“伶界大王”梅兰芳与女扮男装的“头号坤伶”—孟小冬,因舞台合作而戏假情真地谱出了恋情。虽然最终证明那仅仅是短暂的露水姻缘,但“梅孟之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梅兰芳的人生走向,而对孟小冬而言,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蔡登山先生细述了这一段良人美眷的缱绻佳话,为这注定没有结果的梨园往事感叹不已。另着墨于梅兰芳与其舞台旧友及一众“戏口袋”、“钱口袋”的结缘交流,为读者拾得一段曲艺名人的生活旧影。全书选取了大量梅兰芳、孟小冬及其家人朋友的生活照和戏剧照一百余张,弥足珍贵。《梅兰芳与孟小冬》与电影大片《梅兰芳》(黎明饰梅兰芳,章子怡饰孟小冬)同期推出,并与中影电影集团公司签约拿到第一手的剧照。

图书封面


 梅兰芳与孟小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要不是陈大导演的《梅兰芳》,我还真不太可能会有兴趣了解京剧当面的事情!但看了《梅兰芳与孟小冬》,我觉得自己不仅好像上了一堂京剧知识的普及课,同时也被这两位京剧大师的曲折爱情故事所深深吸引!有时候,真的是造化弄人啊!
  •     他是旦角之王。她是须生之后。在台上颠倒乾坤风流潇洒,在台下男欢女爱情如露水。他始终是个男人,为名为利得江山舍美人。她终究是个女人,为情为爱独留一段余恨。孟小冬如果活在现在,是最适合唱那段《我有一段情》的女人,边唱边流泪...
  •     私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从蔡登山《梅兰芳与孟小冬》说起谢 泳近年来台湾文史研究者蔡登山的文史研究,很受中国大陆研究者和一般读者的关注。最近黄山书社在电影《梅兰芳》热映期间,推出蔡登山的《梅栏芳与孟小冬》,很受读者欢迎。记得《色戒》放映时,作家出版社也推出了蔡先生一本类似的书《张爱玲:色•戒》,不但在市场上抢得先机,也带给研究者许多信息,可见蔡先生的知识积累和他平时研究的先见之明,他对研究对象的判断和史料搜集,使他的研究工作在获得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了学术意义。蔡先生这些工作,表面看起来有些迎合市场的意味,但细读他的作品会发现他不是迎合市场,而是市场的热点契合了他平时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有他一贯的追求和明显的学术风格。蔡先生与一般文史研究稍有不同的是他能另辟蹊径,他对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和事功并不太注意,而是把研究重心放在研究对象的私人生活上,特别是对他们的婚姻、交游和婚外生活,有相当的关注,他的这个研究视角,不但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范围,更发现了丰富的史料,这种关注研究对象私生活的视角,对于丰富学术研究,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有相当的学术意义。蔡先生的学术追求,已获得了相当的社会认可,在学术界也非常受人推重,这来源于他的严肃认真和把私生活放在重要学术背景下观察的学术眼光。蔡登山对中国现代文学中作家私生活研究,贡献最为突出。他对中国现代作家婚姻和婚外情的研究,特别是他引出的研究方向,让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时代,是作家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鲜有在正常婚姻生活以外没有婚外生活的,蔡先生把眼光投向这一方面,不但是从趣味出发,而是把作家私人生活和他们的文学活动结合关注,并试图从这些作家的私人生活中,发现与他们文学创作的关系。比如他对沈从文私生活的研究就非常给人启发,他能把沈从文在青岛大学教学时期的生活与他的中篇小说《八骏图》联系起来,并用史实梳理出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群体与一个重要女性俞珊的关系,对深入理解作家的文学活动都有帮助。在对鲁迅、胡适私生活的研究中,蔡先生也独具慧眼,他发现的史料方向,常常能引人深思并深化对研究对象内心世界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蔡先生的研究工作,一般都建立在完整的史料基础上,对史料的真实性读者可以怀疑,但他绝对不臆测和过渡解释史料本身以外的事实。1949年后,曾经与中国现代作家有过直接交往的历史人物,有相当一部分出走海外,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从海外定居台湾。蔡先生直接访问过其中的一些人,他从与这些人物的交往中获得第一信息,然后再去寻找相关的史料,在此基础上作也自己的判断。因为对重要文化人物的私生活,获得第一信息是相当重要的,这常常要得自亲属或者有直接交往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这个直接信息,研究者在一般的文献阅读中很难发现作家私生活的直接线索,蔡先生的工作所以获得学术意义,就是他在提供第一信息和用史料印证信息方面,为研究者开拓了思路。这个研究方向恰恰是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最缺乏的东西。我们过于关心作家的社会生活和公众生活,对于他们私人生活的完全忽视,不但影响了研究的深度,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变得索然无味,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比如在鲁迅、胡适、郭沫若、田汉、沈从文、老舍、张爱玲这些作家的研究中,如果不引入对他们私生活的研究,有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问题就很难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蔡先生的研究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就是现在这本《梅兰芳与孟小冬》,也用很丰富的史料把历史人物的关系,特别是他们的私人生活关系解释清楚了,还原了历史人物真实的存在关系,并对这些关系给出了“了解之同情”。这种学术工作的努力,不但丰富了历史人物真实的生活,也丝毫不损于他们的形象,因为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也最能令人敬仰,对中国现代作家如此,对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家也如此。蔡登山研究工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他极少在研究工作中加入自己的臆测和主观想象,他每叙述一个细节或者一种人物交往的细密关系,都有史料依据,他没有在这方面迁就市场,也没有故意迎合读者。我认为蔡先生的书比较好地把阅读趣味和研究结合起来了,这个特点从《梅兰芳和孟小冬》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电影与历史毕竟不同。电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文艺化”了,“浪漫化”了。若不是看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我是宁愿相信电影的结局。至少在我心里,那是完美,亦是归宿。
    ----事实上,现实比电影更感人,比小说更感人。
    民国女子孟小冬,用现实最伟大的“浪漫”诠释了她的爱情。不是“我愿意等来他一个下午,一个钟头,一分钟。。。”而是在晚年生涯,将梅兰芳的相片在家中设立灵位供奉,朝暮以对,愿得此生相守。
  •     扒故纸堆的那种,引用他人的话太多,很少有作者自己所得及见识。书名显然是当时迎合《梅兰芳》上映的市场状况,其实只是书的一小部分内容,整个是关于梅兰芳与其几个相关重要人物交往的。这种书作者攒了不少,比如鲁迅、胡适的。
  •     我以为只是讲梅孟两个人的,其实不是
  •     该书以不同于电影《梅兰芳》的叙事模式描述了梅孟恋情的真相,其中“难遣人间未了情——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一段情”“金屋藏娇突惊变:1927年的情杀命案”“广陵绝响埋玉魂:孟小冬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让人读后感叹不已,深为梅孟这段露水姻缘扼腕叹息…… 同时作者还叙述了梅兰芳与齐如山、冯耿光等人的交往,从中可以窥探梨园大师的成就之路。 值得一阅,大量的珍贵照片,丰富的史料佐证
  •     书中有很多珍贵的照片,不错!
  •     京剧还蛮有讲究的
  •     此书不错,正好看完电影以后,好好阅读一下,增长知识,感觉比电影来的有深度。。。
  •     刚刚买了这本书,7折左右吧,发现又降价了。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参考。
  •     美好的感情总是很短,也许只有这样才让人回味.
  •     天时地利人和
  •     = =对于传记并没有什么爱,不过还是努力在看了,至于好坏我实在难以评价,不过实在是有太多不太明白的字词了啊
  •     她有过那样一段情.
  •     看完电影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买下这本书看完之后却有点说不上来的失望可能是我自己买之前没看清楚本书的书写重点如果想看当年那段故事详细描述的朋友还是绕过这本书吧
  •     看了孟小冬本人的照片,那真的是有种巾帼之气节,但也不是女子之温柔甜美,这样的女子,谁都会爱她。可是电影里面的场景却被子怡同学糟蹋到低谷。似乎只不过是一个小三儿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冬皇的气质全然没有,在小院子里被梅妻整的末路英雄一般。有点掉架子。不过终究是人,难逃情网。梅是,孟也是。不过这女子多少有些脱俗。凯歌导演没有诠释好。做观众的也就不多言了。所以书籍比电影更吸引人。记得这么一句:梅兰芳喜欢孟小冬。真的喜欢。
  •     这书我看了,不仅仅讲梅孟恋,还有梅兰芳其他东西,不错。
  •     曾经看过一本叫[梅兰芳],这本没有那本好看。
  •     爱恨情仇,瞬间韶华!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一般,写的比较客观,但不是很具体
  •     瞎看的
  •     本来是去感受梅孟的绝世恋情,这本书却成了资料的堆砌,枯燥乏味,不知所云
  •     梅兰芳和孟小冬可说的事,就只那一点,拟一个两人并列关系的书名,说了一堆两人各不相干的艺术生涯。
  •     流 美
  •     别人的生活
  •     此书名曰梅兰芳与孟小冬,实则两人所占篇幅极少,基本上都是围绕梅大师叙述的,忽悠人啊!
  •     块状凌乱
  •     大家多,大家后面de角儿就更多了
  •     浦东图书馆借。
  •     传记 补充
  •     关于梅兰芳的书,目前出了不少,我也看了不少。但不少地方仍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蔡登山的《梅兰芳与孟小冬》让我眼前一亮。令人扼腕的“梅孟恋”,梅兰芳与他的“戏袋子”、“钱袋子”的交往等等细节都值得品味咀嚼。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好书,绝不逊色于章诒和的《伶人往事》。
  •     此书很不错,很有内容和质感。。。黄山书社还有类似《谈梅兰芳》、《梅兰芳与齐如山》,同样值得一看。
  •     帮我姐买的,她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孟小冬吧,想要八卦一下,找本书读读,我帮她挑了这本,因为比较便宜,内容实在,实话说书我没见到,写这段评论是为了赚积分,大家请忽略我。
  •     令人失望
  •     作者考证很严谨,每个故事都附有史料记载,不会穿凿附会
  •     关于孟小冬只是其中一小章,本书讲了梅兰芳身边很多其他人的故事,比如齐如山。蔡先生的考证功夫的确很让人钦佩,每个故事都有史料记载。
  •     重新还原了历史,真的很喜欢
  •     看电影之前先把这书看看,不过这和电影上有点出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