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的梁漱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1949年后的梁漱溟

出版社:当代中国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801705990
作者:汪东林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1970年讨论“宪草”时一次震惊四座的发言  从1966年8月中旬开始,全国政协停止一切工作活动,机关干部自己闹“革命”,两派斗争搞得热火朝天。1968年6月开始军管,政协机关干部先在机关搞运动,第二年绝大部分人员下放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凡属政协直接发工资而无实际工作岗位的政协委员,一部分被“四人帮”投入监狱,少数人在机关被看管或去了五七干校,一部分在家呆着。梁漱溟除受红卫兵冲击外,一直在家。他每天上公园练拳、散步,无书可读了,就认真读报、看材料,关切着时局的发展和演变。他在《儒佛异同论》之后,又着手《人心与人生》专著的撰写工作。  1970年下半年,政协军代表决定恢复政协直属组每周两次的学习,参加的人数比过去少得多,只有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溥杰、梁漱溟、于树德、王克俊等十余人,仍由于树德任组长。学习恢复不久,军代表就亲临小组发布,说四届人大要召开了,意义十分重大,中共中央和中央文革已拟就“宪法草案”,现在发下来请各位内部学习、讨论,欢迎各位提出修改意见。  军代表的一席话,说得这些几年来无人理睬的政协委员们心里不由得一阵热乎。无奈那时的局面,林彪、江青施虐正盛,稍有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所谓听取意见,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出席学习会的诸公原本是惊弓之鸟,好不容易有了学习的权利,谁还敢自不识相,提什么意见,惹出新的麻烦?因此学习会一连开了好几次,把“宪草”反复读了几遍,逐条逐句学习、讨论,仍然没有人提出任何一条哪怕是字句改动的意见。  与众不同的梁漱溟先生心里却翻腾开了。他也深知,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已被“文革”撕成碎片,这新的“宪草”,又有多少意义?但是,他初读这部“宪草”,不当之处几乎比比皆是,既然征求意见,为什么不可略说一二?他又想,“文革”进行四年多了,既无我们这些人说话的权利,又无说话的机会,现在有了,为什么要放弃?风险兴许会有,但既是内部学习、讨论,还能因为说几句话而犯下弥天大罪?他甚至想过,十多位知名人士开了好几天的会,提不出(实为不敢提)一条意见,就因为怕这怕那,实在有失身份。即便真的以言定罪,也比让人家看着无肝胆、无骨气强。他决定冒险进言。  在最后一次的学习会上,梁漱溟又起立发言了。他一字一句、口齿十分清晰地说:  领导上欢迎我们提意见,是看得起我们,这也是若干年来所不曾有的机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有什么顾虑,应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一得之见或一孔之见,对则供参考,不对则作罢。因此我考虑再三,在这里放言,提两点意见。  第一点,据我的浅见,近代的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首先是英国,其重要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权力太大。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允许把任何一个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如有把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则宪法的执行便必定不完善、不彻底。因此,我认为,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了个人的名字,包括林彪为接班人,都上了宪法,这是不妥当的,起码给人有个人高于宪法的感觉。接班人之说,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而宪法的意义是带有普遍性的。不能把特殊性的东西往普遍性的东西里边塞。但我声明,我不赞同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接班人)写进宪法,并不是反对选择某个人当接班人。中国历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现象。接班人之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客观存在,而不在于某个人的好恶,或赞成,或反对。  第二点,这次“宪草”的条文比先前那部宪法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条文少了却不甚妥当,比如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宪草”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不知为何?  ……

内容概要

汪东林,祖籍安徽徽州,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江山,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用笔名郑直淑、江郎山、汪洋波等。曾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副局长、巡视员。著有《李宗仁归来》(与他人合作)、《宋希琏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名人传记集萃》、《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等。

书籍目录

一、“反面教员”梁漱溟二、梁漱溟与毛泽东三、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四、在反右斗争中梁漱溟何以沉默不语五、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梁漱溟六、1 964年:梁漱溟谈自己的思想问题七、1965年:梁漱溟重申不随大流八、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九、梁漱溟的晚年生活附录辛亥革命前后的梁漱溟蔡元培破格任用梁漱溟后记

作者简介

《1949年以后的梁漱溟》: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学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特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的坎坷人生经历,一生坚持讲真话、表里如一的品格,是同时代许多知名人士所不能企及的。
本书记述了1949年以后梁漱溟的行迹,揭示了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一段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剖析了梁漱溟在反右运动中何以沉默不语,记述了60年代梁漱溟对自己思想问题的认识,以及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的风骨。

图书封面


 1949年后的梁漱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知识分子有学术中人,有问题中人,他自己恰恰是一个问题中人。自己一生所做,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而已。”“绝不随声附和,更不见风使舵。”“无我为大,有本不穷。”“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尽管已经花了些时间学习了这位圣哲,但每次见到没读过的有关梁的书还是喜欢拿起来品味,解放后的改革和冲突中依然保持风骨,虚心接受建议以及不在领导人的权威下退缩,这等修为让人从心底敬佩。
  •     前不久,《南方周末》采访新导了《三枪》的张艺谋,文章标题是《“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当然,这句妙语是张大导演说的。文革过去了四十几年,现在能把“四人帮”说全的80后估计不会太多,而清朝的几个开国皇帝的帝号,90后估计也都说得出来。文革确乎比清朝,乃至唐朝更像历史的。梁漱溟当然不是成名于文革,但他在文革,乃至整个建国后的三十年中的经历,不应被遗忘。只是建国后的三十年,有许多时期都是要被重点性地遗忘的,比如反右,比如大跃进,当然还有文革。这本书的名字叫《1949年后的梁漱溟》,书名就引起了我的兴趣,知识分子1949年后的经历,是不大愿意被某些人谈及的,它总是与伤痕和悲剧有关,与沉默和屈服有关。不过,梁漱溟的这段经历,有点与众不同。1.犯龙颜他的1949后,是从“犯龙颜”开始的。1953年,梁漱溟作为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三农”问题,认为共产党对农民不够重视。这话惹得老毛不高兴,说他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反对工农联盟。这下梁漱溟也火了:我没有啊!不对,你就是反对总路线,老毛说反对,老周也跟着说,共产党的领导人轮番发言,反对说着说着就成了反动。梁老头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我明明没有反对,为什么歪曲我的观点?毛泽东你有没有这个雅量:让我把话说完,解释清楚,然后你说误会我了?毛泽东说:我没这个雅量。于是吵架,于是梁漱溟戴了一顶叫做“反动教员”的帽子。熟悉建国后历史的人看到这段,都得替梁漱溟捏把汗。1949年到1976年,是一个造神的时代。把神给当面顶撞了,这得是什么样的熊心豹子胆啊!我已经可以想象出,那些崇拜民国人物的人,会如何为梁的这番壮举,涂抹上玫瑰色的光圈。近年来,关于民国人物的书不少,大都是给他们涂抹光圈。到最后,只剩那光圈,活生生的人都不见了。说回梁漱溟。梁的这次犯龙颜之举,其实就是个意气之争。你让我发表意见,我发表了,你不能歪曲我的观点。你歪曲了,我得声明,我得申辩;你继续歪曲,我只有和你吵了。就算你是国家主席,也不能不讲道理,是啵?梁和毛的争辩,这不是第一次。抗战时,梁和毛就中国的前途问题,就有过激烈的争辩。在梁的记忆中,那时的毛,是很有雅量的。而毛泽东对梁,也一直是很尊重的:邀请他做座上宾,邀请他促膝长谈。这些也都是梁与毛顶撞的基础:一直都是做好朋友的嘛,怎么突然就翻脸了呢?后来,梁也为自己的“冲动”懊悔过,可见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世故的。只是在中国这个老于世故的社会,更不用说官场这样的圈子,世故少的人都是稀奇,是怪物。2.沉默如果说1953年的犯龙颜只是意气之争,那么真正让我钦佩梁漱溟见识的,反倒是他的一次沉默。1953年后,梁漱溟“闭门思过”,潜心读书,直到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梁从文件中读到,八大宣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梁看了这个后拍手叫好,直呼高见,他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结论好得不能再好。没想到,紧接着来了大鸣大放。共产党一个劲地要民主党派提毛病,民主党派也热情响应,把憋在心里多时的话都倒了出来,说执政党这不民主,那不自由。至于梁漱溟,大家想到,这家伙当年连对毛泽东都有意见,现在一定有不少委屈话要倾吐,于是一堆媒体围着梁,希望他能说点猛话,爆点猛料,没想到任凭他们怎么劝说,梁老先生就是一言不发。城府深的小人以为梁是吓破了胆,或者认为他要明哲保身,其实梁是困惑:不是说好了一心搞经济吗,为啥又忙着去鼓动别人提意见呢?而提的意见,和搞经济又没了关系,都是围绕着民主做文章。那现在到底是搞经济为主呢?还是搞政治为主呢?梁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怎样才能让国家最好。当时的政治固然有不民主的地方,仅以他个人经历而论,他就不能像从前那样,和最高领导人推心置腹地谈话。但是,远离官场的梁对这些看得很淡,他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让穷苦百姓不再挨饿受冻,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反观当时的民主党派人士,他们在“大鸣大放”期间畅所欲言,把几年来自己、党派受的委屈一吐而快。他们的民主言论固然正确,甚至精彩,但其中未始没有私心存在。他们固然是中了“阳谋”,但自己若没有弱点,“阳谋”怕也不那么容易得逞吧。梁能躲过国家最高领导人设下的这个“阳谋”,是因为他一心为国家着想,真正地淡泊名利,多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讽!
  •     梁老先生的来头不小梁氏原是元朝宗室贴木儿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影响。梁漱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非常好的一本书,让大家走进建国后的梁漱溟的内心世界~
  •     这是大陆版本,有删减。 中庸。
  •     内容不必说了,关于梁漱溟。作者也是很有权威的。所以此书有阅读和收藏价值。书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     晚辈再拜,对先生品格,学问,以及处事颇感敬意。此书内容谈不上上成,但事实给它添彩。
  •     他的风骨和率直,不应被人遗忘
  •     第一次能在火车上把一本书给看完……对梁之耿直,如一,敬佩!
  •     梁是一个真正的铁汉,有个性,有主张,有性格.
  •     其实这本书还不错,至少,当你为了了解这么一个怪才时,不是通过看他的《人心与人生》或者《东方学概观》,这里就有较为全面的介绍,作为一个大师,梁漱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信念的执着,对真理的探求吧
  •     盖时代之大不幸也。
  •     对这本书失望,就是拼凑。书印刷还不错。
  •     愿 能长成为,像梁老一般的,感于直面自己过去,坦陈面对世事,无所贪恋,无所惧怕,独立思考,积极,豁达的人
  •     主 要讲了几个历史事件
  •     文/革期间,梁先生以80岁高龄在无数次批斗会上大战江/青等反动派,会议休息时还打太极拳放松心情。嗯,可爱的老头
  •     有相當豐富的關於梁漱溟先生的言行寫實,尤其是文革期間,梁漱溟與毛澤東的關係的解密,更是值得一讀。
  •     文人的风骨,梁漱溟:人文主义者的丰碑!!!
  •     在pageone读完了。
  •     一个晚上读完,可读性非常强。 对梁的著作并不熟悉,但不影响我飞快得投入阅读,梁的修为、操守令人钦佩。
  •     钩玄决疑 百年尽瘁 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面折 一代直声 为同情农夫而直言
  •     虽已望百,风骨犹存。
  •     本以为可以看到一个唯心论者49年后的心里矛盾,无奈作者的铺陈似乎更多的在弥合客观存在的梁与新政权之间分歧,而不是去凸显出梁老内心张力。也许是因为死者为大的顾忌,但文中息事宁人式的处理很多,读起来让人憋屈。我想,49年后的梁老也是憋屈的,但比起其他人,长寿也许是一种补偿。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     梁漱溟生于1893年,病逝于1988年。

    梁漱溟1917年被蔡元培聘任,成为北大哲学系教师。1921年写作了《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提出用中国传统文化治世救国的主张。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从此辗转全国各地,开展乡村建设。从1931年开始,在山东邹平县筹建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儒家学说改造风俗,希望能够实现中华文化自下而上的复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乡村建设成为空谈,梁漱溟的梦想破灭。抗战期间,他为团结抗敌四处奔走。1950年接受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奔赴北京,成为毛泽东的座上宾。1953年,发生与毛泽东当众顶撞的事件,遭遇批判。

    梁漱溟著作甚丰,身后出版的全集有千万言之巨。他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新儒学的开创者,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名人之一。但留给后人影响最大的是他一生坚持真理,“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绝不随声附和,更不见风使舵”的高尚品格和精神。
  •     从老师介绍梁漱溟开始..就觉得他应该会是个固执的老人..年轻就一愤青!想了解他就看这本
  •     作者占有丰富史料,但是写作水平一般,不过因为是梁漱溟先生故事,还是值得一读
  •     大家风范,文人气节,民族的良心。
  •     重复太多
  •     人生苦短,不可能事事经历。阅读别人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人生,尤其是名人、智者的历史。感觉受益匪浅。
  •     没有梁漱溟的精神,淡而无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