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鲁迅与胡适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535435262
作者:孙郁
页数:398页

内容概要

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十余年来出版作品及研究著作十余种,主要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鲁迅书影录》、《胡适影集》、《百年苦梦》、《文字后的历

书籍目录

性情互往新梦孝子爱欲白话文打鬼者苦语分道互议师道真人晚境平民化左右翼新诗红学后记

编辑推荐

鲁迅与胡适,在我的视野里是两个窗口,一个通向深邃冷寂的长夜,一个连着开阔、暖意的春的原野。推开第一扇窗户,内心便有凛凛的寒意袭来,但在那彻骨的清凉里,却有反顾己身的快活,不再迷于人间的幻象;推开另一扇窗户,有春的气息弥向空中,仿佛自己也有了奔跑的活力,这时候便有了奔向户外的欲望,好像光明也不再远逝了一样。两个窗户连接着人间的两极。但在那暗夜后亦有亮色,阳光下也有阴影。通向鲁迅的路时常燃烧着火炬,那热浪中可以感到人性的魅力;而在鬃适的世界里,常常有崎岖的山路,你几乎找不到一条平坦的大道,在荆棘遍地的所在,似乎亦有鲁迅那里的苦涩……

作者简介

鲁迅与胡适,在我的视野里是两个窗口,一个通向深邃冷寂的长夜,一个连着开阔、暖意的春的原野。推开第一扇窗户,内心便有凛凛的寒意袭来,但在那彻骨的清凉里,却有反顾己身的快活,不再迷于人间的幻象;推开另一扇窗户,有春的气息弥向空中,仿佛自己也有了奔跑的活力,这时候便有了奔向户外的欲望,好像光明也不再远逝了一样。两个窗户连接着人间的两极。但在那暗夜后亦有亮色,阳光下也有阴影。通向鲁迅的路时常燃烧着火炬,那热浪中可以感到人性的魅力;而在鬃适的世界里,常常有崎岖的山路,你几乎找不到一条平坦的大道,在荆棘遍地的所在,似乎亦有鲁迅那里的苦涩……

图书封面


 鲁迅与胡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鲁迅与胡适》看完几天了,感想良多,一直没空,今天得空记几笔,权当读书笔记吧。其实鲁迅是历史放不下的人物,我们今天仰望他,但如果在今天,鲁迅仍然是不相容的,起码不相容于庙堂,陈丹青是最能发掘先生的有趣之处的,(窃以为陈笔下有趣可亲的鲁迅和孙郁笔下沉郁的鲁迅结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鲁迅了)但观鲁迅之有趣,皆是悠游江湖的自得其乐,是一位凤歌笑孔丘的人物。而胡适,无论怎么反孔反旧,无论愿不愿意,他恰恰是做了民国时代的孔夫子。胡适自有胡适的好处,但相比之下,还是最爱鲁迅。两人自新文化运动有所交集,而后渐行渐远,和胡适相比,鲁迅算出世的,抛开才学不讲,胡适的温和理智,使他很容易容于人容于社会,而鲁迅则不然,他是大的,坚守,不妥协,所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是也。常常想,有的人所谓的失败和苦痛,恰恰因其伟大,时局容不下甚至历史容不下,如他自比的热风和野火,横亘在历史的长空,不属于,不消散。看完这本书后想,若以诗句做比,胡适是春来遍是桃花水,而先生,是淮南皓月冷千山。胡适是暖的,世俗的,看他写的东西,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才气和张力,也许就是如此,他才如此醉心考证吧。胡适也是暧昧的,甚至有些胆小的,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女人的态度上,不敢造反,不甘妥协,也是个挺矛盾的主,不能和江冬秀离婚,但是也有几段风流史,不能公然冒犯政府,又不甘同流合污,所以提倡什么好人政府,有点冬烘的意思。才学上,胡适自有其独到的地方,虽然他的功劳更多在提倡而不在实行,但倡导白话文之功不可抹。看胡适写的东西,常常觉得博而浅,其人其文,如春来遍是桃花水,美,暧昧,有着世俗的热闹和希望。但鲁迅是不同的,作为生命来说,他是热的,燃烧的,他的人他的文,是一股热风,对某些“君子”来说,他太强烈逼人,是消受不了的能量,对于喜欢他崇敬他的人来说,他不啻太阳。但对于先生的处境和心境来说,他又是冷寂无垠的,如淮南皓月冷千山,千山故广,月光无涯亘古,像是先生之于历史。把鲁迅和胡适放在一起写真的是件妙事,两座高峰,相互映衬,作者文字平实恳切,有理有据,有条不紊,两位先生的是非长短,娓娓道来,不为尊者讳,两位先生的形象直观而具体。不过与先生相比,胡博士泉下有知,想来也会发来电文:“比不起,放不下,忘不了”(传有人邀胡适做行政院秘书,胡回电文“干不了,谢谢”)
  •     一口气看了三本传记。分别为孙郁著《鲁迅与胡适》,唐德刚著《胡适口述自传》和李敖著《胡适评传》。前述提到过孙郁的《鲁迅与胡适》,这本书曾出版过,后来作为长江文艺出版社“问学”书系再版,凡近四十万言,多从鲁迅与胡适的感性特征出发,所搜集史料、资料或为描写两人交往、从中比较异同,所搜集、点拨、指向俱发轫于鲁迅(传统)与胡适(传统)比较,或为此故,同一段材料在不同著述中所证也不同,读起来倒是饶有兴趣,也要叹一声死者已矣,也逃不了被一再骚扰的窘境。比如胡适少时调皮任性为母亲揍打一段,《鲁迅与胡适》所证乃“对母亲的这种感情,当然逃脱不了鲁迅式的命运,他同样为母亲牺牲了自己的爱情”(P81),而李敖《胡适评传》乃证“这种方式的教育也许有一个大好处,就是它可以培养小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不会在别人面前丢面子”(P65)。孙先生四十万言书文字颇清丽,不少段落极有文采,又常常从客观描写出落到主观想象的世界中欲罢不能,多少也能见些真性情。这当然是要赞赏的。反过来说,文人气长、学者气短,多少也少了些客观的立场和审慎的书写态度。到翻看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从阅读《鲁迅与胡适》之始累积的文人气(文学气)倏忽逃散,既在胡适口述文字里梳理其思想流变之脉络,垒筑其学术思想之体系,又为唐德刚为老不尊的佻脱文字以否定之方式反向丰满胡适印象,其阅读中的进进退退,吞吞吐吐,也仿坐一场过山车,起起伏伏,上上下下,这才镌刻出一个世俗世界的胡适来:他的高明之处,他的偏颇之处,他的文过饰非,他的高韬伟文。我尝说去年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仿佛开了一扇窗,今日读唐德刚一书,亦享受通透明白的快乐。李敖在《胡适评传》序里说,“这部《胡适评传》,不该单是胡适之个人的评传,它是时代的评传,它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这句话依我看,倒更熨帖于《胡适口述自传》,尤指唐德刚的注解文字。唐德刚的评述妙在与时代既近又远,既还原当时当地探求真实,又跳拨开来冷眼旁观,其时代走势为何不可以微观观之?如是,则文化运动与政经联系,与国内国际势力联系,与传统与现代化联系,那九十年前的轰烈图景,既非万花筒,也非黄金罗盘,读史读人,自然有可遵循的道理与规律。《胡适评传》也非全然的不好,见有人责难注解比正文多,又是残本云云,我当然也诧异文汇版此书为何至胡适出国便戛然而止,然从正文与注解看来,史料堆积未必全无作用。我举一例,该书曾引胡适《秋柳》一诗之诸段故事印证其国际主义思想之衍变(P148—150),前后说得极分明,便是《胡适口述自传》也有不及矣。04/14/08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质量好,内容富丰,值得推荐。
  •     两个文人,两种选择。
  •     看过,书中以为鲁迅和胡适的追求是殊途同归,深以为然!
  •     孙老师的书没有学究气但有学术含量,文字非常好,虽然还没买到但在图书馆看过,严重推荐!
  •     民國人物皆以結識胡適為榮,適之先生令人神往...
  •     何至于20世纪影响着中国,在于未来,在于本世纪,怕也是如此。
  •     很不错,看完之后,鲁迅、胡适都在眼前了,有血有肉。
  •     鲁迅是药,胡适是饭,药是随时都备好的,饭却很少能被吃一口。
  •     果然很随感
  •     作者文笔很好,评价很客观。更爱胡适。
  •     作者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作者的问题意识也很好,研究两人,回应当下
  •     这本书与邵建的《胡适与鲁迅》对照起来读是很有一番滋味的。
  •     现当代文学形态的原始分化
  •     作者赞扬鲁迅攒扬到有反讽之笑果了..
  •     同样是俺滴专业必修课~(鲁迅博物馆去了还想去~)
  •     两位大家的比较与建议,折射出这个国家的命脉。
  •     一读,意欲拍案而起。
  •     作者是鲁迅博物馆馆长,要在胡鲁二人之间走钢索强作持平之论也是辛苦,不少地方为鲁迅辩解反而越描越黑。
  •     专业书。我还是偏爱结构、理性。
  •     史料堆砌,选材不精 缺乏分析论证
  •     这是一本极好的书,或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     两位大师的交往以及他们价值观的异同
  •     很高兴地翻书看,却发现缺了十多页,想换又不知怎么办,影响心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