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纳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斯坦纳回忆录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308099479
作者:(美)乔治·斯坦纳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雨,各有独特的气味和颜色,对小孩子来说尤其如此。蒂罗尔州(Tyrol)的夏雨无情。雨势如鞭,令人心烦,如愈来愈深沉的暗绿色落下。在晚上,雨声如鼓,像是老鼠在天花板上或屋顶下跑来跑去的声响。即使是白昼也可能湿漉漉的。但却是那股气味,在60年后,仍然历历如昨。湿透的皮革和悬挂的猎物。或者,有时候是浸在湿土底下的马铃薯的气味。煮白菜的世界。 这个夏日已带着恶兆。我们一大家子在阴郁但迷人的乡村度假,却笼罩在不祥中。20世纪30年代中期,奥地利弥漫着对犹太人的仇恨,以及对德国统一的渴望。父亲相信大难不远,非犹太裔的姨丈则一味地乐观,使得两人聊起天来颇不投机。母亲和她不时歇斯底里的妹妹则试着假装一切如常。但是原本安排的种种消遣计划——在湖里游泳、划船,在林中和山丘里散步——都因为不停歇的倾盆大雨而泡汤。这大而空旷的度假农舍愈来愈冷,现在想起来,那时大概发了霉。我感到不耐烦,一直吵着要找好玩的,当时必然十分惹人厌。一天早上,鲁迪姨丈开车到萨尔茨堡(salzburg),带回一本有蓝色腊质封面的小书。 这是一本介绍蒂洛尔王城及邻近封地盾徽的图志,每个盾徽都用彩色印刷,并且有城堡、家族领土、主教辖区或所属修道院的简短历史背景介绍。这本小手册最后附了一张标示相关史迹的地图,包括有历史遗迹以及纹章学名词解释。 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可以感受这个不经意的“哄小孩玩具”所激发的神奇力量与内在震撼。我无法用大人的语言来描述,我进到房间后的那种既高兴又刺激、既着迷又不安的复杂感受。雨敲打着屋檐,檐下的排水管滴着水,一小时接着一小时,我坐着,忘我地翻着书页,认真地记着那些尖塔、堡垒及高官贵人花哨繁复的名字。 很显然我当时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定义或形容,然而这本纹章学入门确实令我目眩神迷,让我了解到世界具体物质和形式有无数明确、精致、多重特殊性。每个盾徽都不一样。每个盾徽都有自己完整的象征结构、箴言、历史、地点和日期。它“预示”了存在独特的、基本上非常棘手的事实。在盾徽四等分里,每个图像的组成、色彩、图案都有丰富的意义。,纹章学往往是在盾徽里还有盾徽。这种技巧用法文来说,具有强烈暗示意义:在重重深渊(miseenabyme)。我的宝物中包括放大镜。我研究这些几何图形、“寓言动物”图形的细部图案、菱形、钻石、每个徽章的对角线;琢磨头盔图案的翎毛,以及各式各样盾形纹章的“托饰”顶冠和侧边图案;细数主教、辖区主教或是大主教纹章的流苏数目。 这种造成强烈情绪冲击、令我无法自拔的念头是:如果在这个小小国家(日益萎缩的奥地利),一个不甚重要的省份有这么多盾徽,而且每一个都如此独特,那么在欧洲会有多少?在整个地球上更是不知凡几。我不记得我对庞太数目能掌握多少,但是我确实记得,“数百万”这字眼浮上心头,令我自觉渺小。一个人怎么可能去看、去掌握这么大的数字呢?突然间,我又惊又喜地了解到,无论如何卷帙浩繁,不可能有任何的目录、纹章百科全书、寓言动物图辑(summa)、铭刻记录、骑士印记会是完整的。在沃尔夫冈湖畔(Wolfgangsee)那个灯光昏暗、夏日之末的房间里,这种模糊的惊喜和凄楚——或许,遥远地,带着性意味?——决定了我的生活。

前言

再见人文主义的宗匠    我初识斯坦纳的著作时,已经颇晚。1990年我人在台北,某天忽然收到业师余国藩教授由美国寄来一篇他写的书评,所论正是斯坦纳前一年发表的《真实临在》(Real Presences)。我匆匆读过,印象不深,但返美后在书店看到原著却毫不犹豫就购而携归。我没有马上展卷阅读,而是束诸高阁,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同为师长的李欧梵教授撰文对斯氏的文才大表佩服,才忽地想到我对斯坦纳似不陌生,1990年前在某译文中早已译过一小段《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问题面面观》(Af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的引文。我方才想到这点,飞快就把尘封的《真实临在》从书架上请下,仔细阅读。读完犹未满足,立即又冲到学校另一端的神学院合营书店买下《巴别塔之后》,同样漏夜展读。    当时那股冲动,如今回想,大抵因睽违人文主义式的书写已久使然。斯坦纳不是结构主义或精神分析这类“理论家”。对他而言,言之不文何止行之不远,恐怕还要担上一条性灵有阙的罪名。《真实临在》一名典出天主教中“真实临在”(real presence)这个名词,指圣餐礼(Eucharist)的面包与红酒皆非象征,也不是隐喻,而是耶稣或神如假包换的存在。斯坦纳只是弄了个巧,把这个名词改成复数形,使之喻说文学与音乐等创造力所促成的天地中,科学或其所内涵的力量都无法成就之,甚至连心理学也解释不了,唯有人类对自身存亡的认识热忱方才力可逮之。我们甚至得借助某种柏拉图式的超越力量才可体得上述创造力为何,所以斯坦纳虽不言“神”,所谓“神来之笔”的“神”却“真的无所不在”。这种类宗教式的体会,表明宗教感于斯氏似乎与生俱来。果然,这本回忆录问世后,斯坦纳一再强调自己的犹太背景。他不能自外于多数的犹太人,犹太教就是立身处世,盱衡宇宙的基础。斯坦纳嘲笑弗洛伊德的科学性自欺欺人,又调侃解构主义笼统,大力放送今天理论横行之所原:面对科学时,人文学者自我产生的焦虑。此一看法,多少便和斯坦纳自己的信仰有关。    童幼之年,斯坦纳住在法国,家中成员的身世背景复杂,故此自己从小就讲得一口流利的法、英和德文,而且分不清真正的母语为何。在欧洲人的观点中,这种人几乎天生就是比较文学家。斯坦纳行文也有如在他之前这一行的大师如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等人一样,总由作品片段随口起兴,拉杂就谈。他杂学百家,像美国人形容威尔逊(Edmund Wilson)一样下笔不拘一格,不泥一法,而且在行云流水与繁花似锦中,总能超拔乎语言之上,进入任何论题的哲学与理论层次。斯坦纳著作等身,迄今小说创作与文学评论或理论性著作恐怕逼近30种,可称多产。其他不论,如果斯氏至今仅余《巴别塔之后》传世,我想他的成就也大可列人当代文苑,供奉在文学的太庙之中。这本书畅论语言的本质,由犹太人特重的《摩西五书》入手解剖,有点像在和同族的另两位现代宗师本雅明与德里达抬杠。本雅明经新康德主义铸成,德里达显然是海德格尔式的怀疑论者,斯坦纳却走回古典,语言思想都沿着德国新教(Protestant Church)传人施莱尔马赫的路数而行,努力想由诠释学的角度阐释翻译的行为。对他而言,读者乃原作的解释者,而译者亦然,也是在翻译或阅读的过程中解释原作。两者身份既然等同,也就意味着人称“译家”的身份实属多余。这种诠释学观念,终于迫使斯坦纳在《巴别塔之后》第五章摊牌,把翻译活动视同理解的过程,而且指陈其中必然包括“信任”、“攻占”、“吸纳”与“补偿”四个进程。我们所以为的意义稳定其实是种假象或假设,要越过这道关卡,译家或读者方可产生理解,而且还是“强行”理解,所以斯坦纳采用军事术语“攻占”以隐喻之。唯有如此,语言方能为另外一种文化或语言所“吸纳”,而这种行为也不必然纯洁如处子,应该是在既有的语义场中为人“挪为己用”,经过改造了。由于翻译会产生这些“不符原意”的过程,译者的道德感势必顺势出现,逼使自己“努力弥过”,终而“拨乱反正”,而这种行为斯坦纳无以名之,乃称“补偿”。翻译是不可能的语言活动或现象,但译者意识下蠢动的道德感会把这种“不可能”解辩成为“可能”。    上述观点,斯坦纳不仅在《巴别塔之后》深入说明,也在本书中摘要重述。从某个观点来看,本书因此忘非“勘误”,反而有点“当年勇”的旧事重提的味道。这是坏处。然而我们若换个角度再看,这何尝也不是好处,因为这本书简扼而且恰如其分地将斯坦纳一生思想汇为一编,精萃尽收其中。弱冠以后,斯氏所从皆名师,所入皆名校。师友相互切磋,激荡出他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我出身芝加哥大学,书内提到的芝大——甚至是斯氏继之就读的哈佛与牛津等校——的名师,我多半熟稔其人或所作,从麦克基恩到泰特等20世纪60年代前所谓“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大将,多半也是我的师祖辈。精神人格与成就耳闻目睹,我已熟而且烂矣!坦白说,这派人的见解如今多成明日黄花,但继起的学者专家并未让前人专美,斯坦纳本人时而便重返母校讲学,保罗·利科等人也带来一股新潮,而比较文学系的几位大将如我的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里的约翰逊(W.R.Johnson)、穆林(Michael Murrin)与余国藩诸教授也已重新定义了传统所称文学上的“芝加哥学派”。《斯坦纳回忆录》所审到底无误,斯坦纳时代的芝加哥大学仍然是今天的芝加哥大学。    本书的副题作“审视后的生命”(An Examined Life),可见斯坦纳颇有自我批判的立传之意。虽然他常岔开,畅谈音乐、文学与其他艺术存有的模式,但毕生毕竟已微缩其中。书一开篇,斯坦纳就回顾法国故里,详述自己所受父亲的影响,继而又侧描举家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移民美国,然后再谈战后重回欧洲任教,终使自:己成为自己最喜欢讽弄的文学理论的一代宗师。斯坦纳的教育特别,迭经西方古典文学的陶冶、古典音乐的蒸熏和古典语言学的养成,因此型塑而出的作家、学者与思想家的形象,便绝对不同于结构主义的主帅或解构思潮的悍将,当然也有别于詹明信、伊格尔顿等新马宗匠或霍米·巴巴(Homi K.Bhabha)及斯皮瓦克(Spiyak)等后殖民大师。斯坦纳所代表的是那种文艺复兴以来维系欧洲于不坠的贵族文化:即使摆明了写的是自传,斯坦纳也不愿放弃宣扬自己的人文信仰。生命是什么?《斯坦纳回忆录》所显示者似乎是知识的积淀与组成心灵的巧思,甚或是两者共流的历史。    《斯坦纳回忆录》终于有了中译本,译者李根芳教授是我在师大翻译研究所的同事。她出入斯坦纳多年,动手移译本书也非朝夕之思,而是浸假日久自然而为。斯坦纳下笔高雅,欧美理论家每有不及,根芳的笔底春秋同样教人激赏,落落大方而又细致从容。自翻译之为艺术的角度看,我想也唯有根芳才能在中文世界里传扬斯坦纳“继起的生命”(afterlife)。如今《斯坦纳回忆录》已成,下一步,我想根芳或许可以考虑《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问题面面观》。    是为序。    李爽学    2007年7月于南港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书是著名评论家、学者、小说家斯坦纳的回忆录。在这一系列优雅而富于思想的散文中,他追溯了自己智慧的增长和文化与学习热情的高涨等重要事件。更为重要的是,斯坦纳把这些事件当作对文学研究的性质、高等教育、语言和音乐进行沉思的机遇。同时,还思考了反犹主义的起源与犹太教的生存。这是一部具有挑衅性和深刻性的著作,是对公共和大学文化的建议。    ——托马斯·L.库克西    这是一本回忆录,一个知识分子的回忆录,一本将其个人私隐暴露于公众面前的回忆录。他可能不喜欢,甚至没有故意讨人喜欢。作为传记作家的斯坦纳,可能并非特别惹人喜爱,但可能正是这样,他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    ——《洛杉矶时报·星期日书评》

内容概要

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及翻译理论大师,不列颠学会会员,同时以研究犹太大屠杀和西方文化之关系闻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剑桥、日内瓦等知名大学,教授比较文学课程。获得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荣誉会员、法国政府荣誉团骑士级奖章、2007年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等多项荣誉。主要作品有:《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等。

书籍目录

再见人文主义的宗匠(代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索引

作者简介

《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是斯坦纳的一部文学性的自传作品,书中回忆了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文中生动表述了他人生中所遇到的几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师长,同时也谈及了关于治学之道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文学理论的真知灼见。
《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以时间为主轴,回顾他曾关心过的种种议题,作为检视其一生成就与遗珠的报告。他从幼时学习经验谈起,随着自己的成长历程,一步步谈论他曾关心过的重要议题,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的关系、音乐的永续存在、衍申自巴别塔故事的语言以和翻译问题、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的评论,以及如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斯坦纳以其思想议题之旅行为主轴,整理出他在人生中各个时期所启发的种种哲思,让读者更明了斯坦纳在等身著作背后的写作动机。书中也再次统整了斯坦纳的思想精华,对于未接触过他的读者来说,是一窥大师风采的最佳导览自传。

图书封面


 斯坦纳回忆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于整本书的感受,在封底的一句评论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一个词语“这是一部具有挑衅性和深刻性的著作,是对公共和大学文化的建议。”书中很多学术性的内容其实我不感兴趣,即使看懂了也是转眼就忘的,毕竟,我不在作者所研究的领域里。但是从头至尾,又有某种东西可以将人吸引,却又说不出。直到看到了“挑衅性”这个词,恍然大悟,就是这种感觉,一种不是那么剑拔弩张、一种不是绝然叫嚣式的挑衅,却也是并没有被刻意隐藏的挑衅性。这种状态,表面看起来是指向作者身处其中的大学教育环境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但实际上,如同他在开篇是对阴郁而迷人的乡村度假中隐约的不祥感的描述一样,这种挑衅最深的来源是在于对命运、对一个大时代所造成的流亡漂泊的无可奈何的遵从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仍然消解不尽的抗争感。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质量很好 人生丰富的学者
  •     密度。
  •     老年回顾自己的一身,都干了些啥,为什么我会干这些,比较致密。每章处理一个点。第六七章是音乐、语言。第一章从小时候的纹章谈起,意识到文字记录的局限,无法包含所有的。处理方法跟麦克尼尔的回忆录类似。
  •     只能看懂一部分,全神贯注的一词一句的读,试着思考和理解,就像是在啃高数书。
  •     是我现在可以接受的humanism
  •     强健的文风真素直直戳穿我的稚弱心灵啦……(:3▓▒说起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虑和叔世精神倒是跟现在的自己挺搭...唔
  •     浸淫于文学、音乐、哲学、艺术、宗教中的个人生命历程,囫囵吞枣读了一遍,还需重读。
  •     字读起来很灵光啊虽然还是没看完
  •     藏不住的广博的学识。与其说是自传,不如称之为思想的结晶。可惜文学理论不是所爱,对斯坦纳的兴趣也是到此为止了。
  •     多看几本书再来
  •     春风化雨
  •     本书是美国比较文学、语言学学者乔治•斯坦纳对于自身思想发展的记录和审视。作者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二战”前后,他的犹太家庭背景,使其更多的处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从童年起,作者就开始接受古典文学艺术的培养,并终身未改其“古典”立场。在世界事物的多样性、无限性与个人理性的有限性中,作者从没停止过在自身复杂文化和身份背景下的,对于人性、生命意义、神论和无神论的思考。书中记录了作者学术成长经历、犹太人的思想起源及仇视犹太人思想的形成、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见解,特别提出了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对于人类精神探索的无力状态,并表达了对于翻译活动的看法。纵观乔治•斯坦纳的人生历程,他始终保持着对于未知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在丰富的古典理论基础上,不断审视着现代性冲击下的人的行为。他在科学、感性、“上帝”的认识及人的自我发现等方面,都能给人很强的思想启迪。读者可以按照他的学术脉络,继续选读他的主要作品。
  •     不少章节极有意思
  •     实在是太崇拜斯坦纳了,男人应有的精明、克制、分寸、文采、学识全部都占齐了!!
  •     “精英就是知道并且指出某些事情比其他事情更好、更值得知道及喜爱的一群人”
  •     此书甚好,值得一读。
  •     名为回忆录,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各阶段研究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事态的总和”,而不是各类事实或事件的汇总。
  •     思想不廉价,翻译很廉价
  •     只是仰慕谁的时候是很淡的棕色,由悲悯繁衍出的情感能量团是浓浓淡淡的绿色…这其中有些在时光中褪为漆黑,不见了;有些正在炽烈跳跃,让人根本睁不开眼睛去辨识它
  •     在2013年那个郁闷的夏天,导师推荐我读的这本书。现在想来,我还是没有汲取到其中的精华。不过以今天的心态来阅读,当然很难理解。西方谚语说:一切阅读都必须是重读。看来是必要的。
  •     从他的文论作品跟过来的,虽说该书是自传体,但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的setting一点都不刻意。行云流水、不动神色的行文~~ 灰常推荐:)
  •     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买的最满意的一本书,斯坦纳写的非常精彩,翻译得也很棒。整本书罕见的优美,大师的字里行间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很多地方读后使人震撼。但乔治·斯坦纳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提及很多概念和人名(大师太博学了),整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对时间的叙述,更多是对作者思想的回顾和阐述,因此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不建议从未接触过维特根斯坦、索绪尔等概念的读者阅读。
  •     本该给满星的,翻译欠佳,减一颗。精英主义当如斯坦纳。
  •     没看懂
  •     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斯坦纳的文笔是那种恰到好处的雕琢,精要,闪耀着巴洛克式的光辉。看他笔下这些主题,音乐/存在、语言/巴别塔、人类的残酷和尊严(堕落与救赎)、精英教育,在我私人体验中都是一种enlightment。
  •     巴别塔与翻译,直觉的强力与逻辑的空洞,爱与未来时的发明作为人类两个有效的奇迹,天恩的民主或者是毁灭的民主。犹太人不可宽宥并非由于上帝杀手而在于上帝的“生产者”,三度凭借上帝概念以及这个概念的道德规范结果,试图对抗人类意识,即人性的泛灵论,崇拜偶像,多元的冲动,自我慰藉地述说存有的故事。语言的消亡由地缘政治力量与意识形态承诺所决定,如物种消失,代表一种世界观,人类命运的叙事,未来性的建构,也就是一个世界的死亡。这大概有一种犹太的精英选定与弥赛亚的期待。
  •     容量太大,不好懂。不过,斯氏运笔千钧,深谙文章之法
  •     这书有点深沉了。页数不多,读起来不是个滋味。
  •     关于何谓“经典”的解读,就足够一饱眼福了。
  •     像是随笔的自传,与作品与影随行。其人生功底之深厚就像是一种默默的激励。文学哲学艺术的大家,不断地反思社会,反映历史,提出疑问,总结成果。
  •     一遍又一遍不厌倦。
  •     书很好,翻译太烂。此书更像是斯坦纳学术成果的一次总结,以我有限的水平读来,颇有焚琴煮鹤之感。
  •     忧郁的乐观者,一种可爱的刻薄。这是他作品的注脚,是幼时跟着父亲阅读的回声。他说,我们值得信仰的是“爱”和“未来时”。
  •     在犹太范儿面前,民国范儿算什么?
  •     太棒了
  •     对比下自己所接受的国内西方文学教学是多么肤浅。(虽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但是真的是太注重宏观的文学史梳理而忽略了微观的文本以及相应语言的精读,只有干瘪的伪理性)当然也得承认自己本身的愚蠢与懈怠。缺乏人生导师。不精通几种语言几种文化而想学好比较文学简直是一种奢望吧(排除混文凭情况)。————好吧,只有羡慕的份啦哈哈哈,不过斯坦纳侧重于人文主义古典文学以及语言以及翻译……
  •     〔吸引我的一定是开头。。。和如此之大的字间距行间距!!!浙大出版社真会排版(破涕为笑)〕『翻译差评』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看语言与沉默时对作者很有认同感,原来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都是精神散漫的人
  •     想起纳博科夫的回忆录。都是贵族啊,浸染欧洲文艺,直觉天才。
  •     作为自传,不是单纯会议故事,也说了很多内心的想法。我觉得我的深广度还是不够,心灵也不够深刻,并不是十分理解斯坦纳表达。
  •     新年第一本!
  •     自成一家的文论大师——当然,我们切不可忽视译文作者的功劳。
  •     以我现在的水平,真心没有资格评论这本书。。。
  •     犹太家教五颗星;对音乐与语言关系的洞见六颗星,看似茶余饭后毫不严谨的讨论却是熠熠生辉的十几页。。。
  •     许久没有这样子舒畅了,人文学者的伟大和凋敝(题外话,其实时代之没落还是要看你们贵族们是如何变得低贱和肮脏
  •     落在火车上了>_<
  •     完美优雅。特别是第六章,第七章,对于音乐与语言的妙论,高山仰止。
  •     时有触动心灵的启发。不知是否翻译的问题,有些文句意思很不明晰,理解起来很吃力。又或者是作者回忆所谈于我皆为陌生的缘故吧。
  •     第六和第七章
  •     书不厚,但内容丰富,颇难消化
  •     看不懂 看不懂
  •     欧洲精神贵族
  •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更像回顾
  •     喜欢这个渊博的吓人的大师回忆自己的学术人生,无一字废话,无一处不精彩
  •     斯坦纳开辟了一种新的写回忆录的方式~
  •     从台版引进。
  •     就不吐槽翻译了......
  •     第七章讲语言观(巴别塔和翻译)有深度也有新意,毕竟是他本行。第九章讲自己的学院往事很有意思,如果能查出那个信奉毛主义、最终来到中国西部的剑桥女学生的身份、结局就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