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科学 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哲学 科学 常识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506023030
作者:陈嘉映
页数:250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像惊险小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资助,一样好看的哲学著作。  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文革插队知青靠字典自学了德语的传奇学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博士。  海行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和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的中文译者。  《新京报》2007-02-17一周书情  陈嘉映是位低调的学者,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并集中讨论了常识、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这本小书大量借用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关心的却是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中国书报刊博览》  这是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刺激、好看的哲学著作。作者从近代科学的兴起考问人类思想的命运。他首先从文字出现以前的人类感应思维的主要脉络开始梳理,转而阐述了以文字的出现为突出标志、一直延续至今方兴未艾而将艾的人类“理知时代”理性态度的兴起,在这漫长的几千年里,人的思维的三极角色“哲学”和“常识”和“科学”怎样上演了互相倚侍、转化和争夺的惊心动魄的戏剧。  《财经》杂志3月荐书  这本书的编辑和最早的读者告诉作者,它是“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好看的哲学著作”。这评语可能只适用于这本书的一半。另一半,即书的最后几章,其实很不容易读,它们涉及哲学与科学之间在发生学和目的论上的本质差异。  对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作者在这里探讨的主题,由于国内媒体长期宣传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遮蔽而变得不易理解了。这一困难,其实在作者“自序”里已经有所说明——“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远为根本的是,科学把心灵留在了画面之外,……那么,我们有两套真理——科学真理和生活的真理?”

内容概要

陈嘉映教授,男,1952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后调往华东师大哲学系。主要译著有《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教程》等。

书籍目录

导论
科学认识
建构主义
哲学-科学
本书章节
上篇
第一章 理性与哲学
感应思维
觉醒的心智
理知时代
理性与理论
哲学-科学之为真求的理论
第二章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
希腊哲学的文化背景
亚晨士多德的天学
托勒密体系
从罗马到文艺复兴
哥白尼革命
围绕哥白尼
理论的整体性
第三章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下篇
第四章 经验与实验
第五章 科学与概念
概念与语词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运动
力、加速度、质量
万有引力与可理解性
数学取向
第六章 数学化
数与实在
数运与数学
科学的数学化
为什么是数学
第七章 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
自然哲学
自然与必然
实证与操作
预测与假说
一般的实在问题
物理学的实在问题
第八章 常识、哲学、科学
哲学的终结?
常识和理论
思辨体系与语言转向
哲学何为

作者简介

作者自序     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思想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更明确一点儿,理论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例如,伦理学教人为善吗?如果一切理论皆是灰色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那怎么竟会出现理论这种东西?这些思考带向希腊,思想的理论形态大概是在那里出现的。希腊哲人曾尝试为世界提供理性的整体解释。然而,那是不是太遥远了?看起来,哲学自负的工作早已被科学接了过去,哲学也许已经寿终正寝。然而,科学在何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现在想弄懂任何一门科学分支都需要很多年的专门学习,谈何整体画面?远为根本的是,科学把心灵留在了画面之外,科学世界观没有为喜怒哀乐美丑善恶留下席位。那么,我们有两套真理――科学真理和生活的真理?柯瓦雷质疑说:两套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真的如此吗?也许真理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显露?也许我们凡人从来只生存在断续相连的局部真理之中?一个疑问带到另一个疑问,往往,不断的追索又把我引回最初的疑问。问题互相缠绕,疑惑互相渗透,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明确性呈现出来。  哲学思考难得产生值得付诸文字以与他人分享的果实。就算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想法,把这些想法表达清楚连贯成章也非易事。这本小书以眼下的形式开始动笔,至今也在五六年以上了。每一节刚刚写成,就又抹去重新写过,不知凡几。摆在眼前的这一沓稿子,仍百般不满意。但出于种种外部的考虑,现在就要把这本小书付印。      眼下这本小书,既不是一个开端,更不是一个结论。它只是我行在困惑中的一些片断思考,为了付印多多少少按一个主题组织起来。这个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或曰自然理解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最后一章集中讨论常识、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有点儿像个小结。  这本小书大量借用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但它并不是一本科学哲学方面的论著,对科学的内部理论结构无所发明。我关心的是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按设想,这本小书是两部中的前一部,后一部正在写作之中,从还原论展开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性质的探讨,结之以对道理和真理的思考。  本书很多章节曾陆续发表,这些章节在纳入本书的时候都做了大量修订。  引文按我自己的旧例,若手头有中文译本,就标中译本书名页码,以便读者查找所引书;译文却可能是我自己的,这有时是因为对现有中译本的译文不够满意,有时是因为在本书的行文中有些译名需要统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引文则通常只标出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版本制定的边码,译文多采自王太庆、汪子嵩、张竹明、苗力田、王晓朝、徐开来等学者,有时参照英文德文译本乃至希腊原文稍作改动。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科学世界与日常世界的分合”〕的成果,在此对教育部的支持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华东师大和童世骏教授,感谢卑尔根大学和希尔贝克〔Gunnar Shirbekk〕教授,他们为我安排了在卑尔根大学做三个月的研究交流,使我得以专心为本书定稿。不少朋友和学生总认为我在做什么重要的工作,我将错就错,受到鼓励。妻子和女儿不觉得我在做重要的事情,但既然我爱做,她们就支持,这种支持当然是最重要的。感谢简宁张罗本书的出版,书稿完成后,他读了一过,说是像读小说。这话大概是批评,但我误听成了夸奖。我始终没学会用完全学术的语言来写作。 陈嘉映2006.10.23,于上海外环庐

图书封面


 哲学 科学 常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个人认为,只有极高水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貌似“通俗易懂”的书。因为,只有把西方生硬的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转化为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才能这样流淌地写出来。对比国内研究哲学的同仁们,写着别人弄不懂自己恐怕也弄不懂的欧化文章,陈嘉映的工作实在值得赞扬。
  •     现在,想要一名哲学家为科学说几句好话是不太容易的。在哲学家看来,科学及其方法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以前对世界的解释,是哲学家干的事,现在是科学家们在做了。因此,哲学家总是想尽办法降低科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所谓构建主义和反实在论做的就是这种工作。陈嘉映身为哲学家,尽管他极力想做到公平,但整部书还是充满了对反科学人士的深深同情。所谓常识,只是对现象的描述,不具有理论性和解释性。对常识的解释不再是常识,而是一种理论,理论揭示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哲学与科学都是解释常识的手段,正如本书所说,两者有共通性,实际上,科学的前身正是哲学(狭义)。按理说,只要有大量的常识积累,再通过哲学的方法,就能达到科学的彼岸。可为何现在哲学与科学势同水火?作者的答案是,科学已经不受常识的束缚,科学违背了常识。陈嘉映先生可能不愿承认,科学来源于常识,同样也改变常识创造常识。说科学违背常识,这个常识可能就是你个人的、或者你周围的一般见识,甚至按照后现代哲学家(如果他们真能被称为哲学家的话)的说法是一种社会建构?举例说明,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认为白人优于其他人种是一种“常识”,一个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和男人无任何差别是一种“常识”,这些常识难道无需检验吗?很可惜在这个方面哲学无能为力。
  •     李文倩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哲学是一种治疗。治疗的对象,当然是疾病。具体点说,是思想的疾病,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思维与语词相连。因此,错误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语词的误用。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是那样一些人,他们先行穿过语词的荆棘丛,在危险的地方做上标记,警示人们此路不通。这样的工作,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在这里,我们也可看到,与传统哲学家构筑理论大厦的方式不同,当代哲学家的工作,是多么的琐碎和细小。哲学关注大问题,当然。但在当代哲学那里,对大问题的关注,往往是从很细微的地方入手的。由此,只是将哲学笼统地理解为玄乎的大话,只能表明自己对当代哲学的无知。基于如上对哲学的理解,我认为教会人们正确地使用语言,是一项重要工作。正是这一原因,构成了我尝试写作此文的内在动力。这篇小文的内容,先是对“科学”这一概念做大致的分析,搞清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之后,我会对误用甚至滥用“科学”的原因,提供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当然,这里的工作,只停留在非常表浅的层面,目的是对常识问题的澄清。至于本文涉及的诸多大问题,只能留待以后再说。在中国大陆,人们像滥用狂犬病疫苗一样,滥用“科学”。语词使用的混乱,正是观念的混乱。这种混乱,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在学术界也是如此。针对这一现状,第一步的工作,是回到科学本身。只有搞清这一点,我们或许才能认清,在何种意义、哪个层次上使用“科学”一词,才是准确而妥贴的——而不至于只是把“科学”当成一件漂亮的外衣,一个迷人的标签,或打击思想对手、验证自身高明的武器。提及“科学”一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科学,诸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由此,如果说有一个笼统的“科学”概念,它一定是以自然科学为典范。而自然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物理学。因此,所谓笼统的“科学”,是指在某一方面很“像”物理学的一些学科。正是基于这种相似性,它们被认为具有科学的特征,从而构成一个“科学”的家族。但不应忘记的是,这一“科学”家族(或称宽泛意义上的“科学”)的形成,基于某些非常核心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形成的核心因素,即物理学的典范性特征,据有关学者研究,主要有两条:一是充分的数学化,二是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思想上为科学奠基的,最切近的两个人,是笛卡儿和培根。这两条之中,第一条更为根本。举一个例子,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最关键的一步,是采用了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关于“充分的数学化”,请注意限定词“充分”,这里的意思,其实是说,科学在根本上说,主要是用数学这种语言来表达的。这也就是说,那种偶尔画几个表格,填写几个数据的研究,本身并不就是科学。理由很简单,数学在他那里,只是辅助性的,并非作为最主要的语言来使用;或者说,这里的数学化,只是非常表面和局部的,而不是“充分”的。第二条,科学的实验方法,意味着理想条件的设定。当然,还有实验仪器的精密化(数学化),等等。科学处理经验世界的问题,但它用一种有别于哲学、常识的方式来处理,即所谓实证。数学不处理经验世界的问题,因此不是科学。陈嘉映指出,我们一般说“经验科学”,因无法显出这种方式的特殊性,因此他认为用“实证科学”一词更好。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关于自然物的研究中,在不小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在关于社会问题、人类精神状况的研究中,有着根本上的困难。正因为这一原因,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才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区分开来,也才有我们今天关于文理科的划分。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使用“精神科学”一词,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在下面讨论相关问题时,我会提供一个简单的解释。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有复杂的原因。但其最初的源泉,根植于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在那时,科学与哲学之间,并无明晰的划分或界限。这只是一个太过粗梳的大概。但因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非本文主旨,在此不再多谈。不过,这里顺带说一两句,对某些热衷于将中国古典文学划入科学世界的学者,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典文学与科学根本上是不搭界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无论如何自我标榜,都不是科学家。理由很简单,请参见上面提到的两个标准。本文关心并要处理的中心问题,是对“科学”这一概念的分析。上上段分析的“科学”概念,是最典型意义上的科学,或曰自然科学。这是“科学”一词最基本的用法。但在此用法之外,还有一种广有影响的观点,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提供的。他们认为,所谓科学,就是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探求。“精神科学”之说,盖由此也。如此说来,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所探求的知识范围,不免显得狭窄。黑格尔式的哲学体系,才是包罗万象,穷尽一切知识领域的,这样一推,哲学就成了科学之科学,或曰最高的科学。在各门具体科学之上,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哲学。历史证明,哲学家们的这一观点,不过狂妄之语,遭到当时及后世科学家的冷嘲热讽。同时,在此哲学基础上的知识观,即通过系统地知识探求,建立自足知识王国的宏伟设想,也不过虚梦一场。在当代世界,探究知识的工作,越来越琐碎化。这一不可逆转的事实,有力地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用法中“科学”概念的虚妄。但尽管如此,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科学”用法,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关于这一点,我在本文之后的部分,还将提及。接着要分析的,是“社会科学”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白,社会科学不是典范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点应是清楚的。“社会科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孔德的功劳。他大致认为,与自然科学相比较,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涉及人类社会,因此更为复杂。因此,在他那里,真正成熟意义上的科学,即社会科学。但“科学”的这一用法,只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在当代,“社会科学”这一概念,之所以广为传播,有其内在的根据。社会科学的典范性学科,是经济学。经济学之为科学的理由,就是前面提及的“第一条”:充分的数学化。经济学家通过建构复杂的数学模型,试图解决各种各样的经济学问题。但无论如何,经济学家一般仍不会像自然科学家那样,穿上白大褂,在某一实验室完成实验。这一通俗的解释,无非是想提请读者注意,“社会科学”中“科学”一词的用法,本已是扩展性的了,也就是说,其严格性已打了折扣。因此不允许再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但我们说“社会科学”这一概念有内在的理由,并不表明其没有可议之处。正如孔德所指明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充分的数学化”这一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实验的失败,其后果是可控的。而社会领域的实验,是不允许失败的,因为一旦失败,将造成巨大的灾难。将某些冠以科学之名的教条,通过权力之手,强行推入社会领域,其所造成的灾难,相信有心的读者,对此并不陌生。在所有学科中,人文学科离科学最远。而在人文学科中,离科学最远的,是文学。当然,我们可以在最根本的层次上,说真善美的统一的;但要注意,这样说时,并未取消文学与科学间的巨大差异。理由很简单,即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研究,一不能实现充分的数学化;二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林毓生说“人文科学”这一概念不通,我基本认同。归根结底,想提醒一点,即不是所有的学科,都一定是科学。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其限度。维特根斯坦说,科学是使人重新入睡的途径,这一点不可不察。“科学”一词的滥用,在中国大陆的背景中,有其具体的原因。本文下面的内容,即对此做一点尝试性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大陆的广泛传播,“科学”是其中最重要的观念。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在《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有如下分析:马克思是他那个时代、十九世纪中叶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典型的十九世纪哲学,其特征就在于宣称自己是科学的。“科学的”,是马克思最强烈的赞美词,他惯用这个词来区分自己与其众多敌对者:他与他的作品是“科学的”,他的敌对者则否;他觉得已经找到一种类似达尔文演化论的科学方法,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人类行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而且历来的其他哲学都不是科学,也不可能有其他哲学会是科学——这种观念深植于他的门徒所建立的国家官方教条中,因而左右了这些国家的学校与大学所有学科的教学。这种情形还扩及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因为知识分子,特别是学者,为权力所蛊惑,而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力则诱使许多教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纳入他们自己的学科领域,特别是不精确或看似精确的学科,像是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与地理学。如果一九四一到四五年中欧与东欧争夺战中获胜的是希特勒,而非史达林,而且希特勒把他的意志加诸世界上的广大地区,那么毫无疑问地,同样宣称科学的纳粹教条,譬如其种族理论,将被赋予学术的假面具,渗透到世界各地的大学之中。但军事上的胜利让马克思主义者占了上风,而不是纳粹。保罗•约翰逊的分析,可谓精辟。简单一点说,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中所宣扬的“科学”,只不过是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从本性上讲,恰恰是最不科学的。认清这一点,并非意味着我们在抛弃陈旧意识形态的同时,放弃对观念问题的探索。正好相反,要想真正抛弃意识形态化的教条,必须正视观念问题,并通过自由思想,以观念击败观念,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思想、知识创造扫清障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股强劲的“乾嘉风”,开始席卷中国学术界。以至于到今天,连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也不顾研究对象的巨大差异这一事实,生拉硬扯般地将乾嘉诸老,追认为自己的知识祖先。平心而论,乾嘉学派的工作,在纯粹知识论的意义上,并非毫无价值。但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认真”,绝不是胡适所说的“科学精神”。因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在其根基处,一定是与自由连着的:没有自由,就没有科学,而只有实用技术;没有自由,就没有科学家,而只有知识工匠。由此,自由的敌人,就是科学的敌人;没有自由的“科学”研究,就只是一件光鲜的外衣,顶着“科学”之名,迎权力之风招展。二○一一年十月二日于李劼人故居博物馆边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百科全书派“知识树”里的科学、哲学、艺术分类看着云山雾绕,本书倒能提供一个大概的逻辑理路。
  •     这几周准备科学是不是世界最优解的辩题,随手就看了这本,实在佩服论证过程,学习了
  •     最近喜欢上了读一些综述类的历史类的书,这本书从希腊哲学讲到科学的兴起以及哲学、科学、常识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不错的科学起源史来读。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科学家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又是哲学家了。
  •     对哲学和科学的主观观点比较多吧,如果书的名字叫《杂说哲学科学》或许我会给高分,可惜书名取得太大了。有段讲述关于东西方思辨起源不同的观点我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也不能愧于一本好书吧。
  •     陈嘉映说先秦诸子是理性的体现,理由是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先验的东西哪有什么理性可言呢,韦伯也研究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无法证伪的东西无非是选择问题,界定理性与否的标准很多,如何面对你否定的事物似乎在这里更适合来界定理性。
  •     为什么是数学?因为数学最硬核。为什么是物理,因为物理是硬核之中的硬核。(其他学科都是软)书内引用了好多维特根斯坦和费曼。(15年8月29徐图阅毕)
  •     就一个导论都是非常精彩,非常棒。
  •     科哲的较简洁浅显的入门书
  •     哲学与科学,不可逆的改变
  •     ”不要妄图用哲学提供普适理论,因为“哲学的自然理解本性不允许哲学成为普适理论“. 而”科学的普适理论也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理解“.
  •     很接地气
  •     没看太懂,但或多或少对哲学、科学有了新的认识。
  •     2017年第2本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哲学?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必须追溯科学与哲学观念发展的历史。 一本科学哲学入门书,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内容稍难,其余部分比较通俗,作者的很多类比也很有趣,在这类书里算是很难得了。 为什么看这类书呢?因为科学、哲学和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元知识。
  •     “我最希望读到的,是通俗的语言表达高深的思想,最不喜欢的,是用高深的语言表达浅俗的思想。”作者不仅是这么说的,也在身体力行。 另外想说,似乎豆瓣上这些人的建构主义倾向还是很重的。遗憾的是,总停留在人身攻击和只作断言的阶段。当然了,个人总是根据意识形态的偏好来行事。又有“不是真理证明了自己,而是反对者死绝了。”反过来说,这些爱好人身攻击和只作断言的人不死绝,真理是没办法畅行其是的。当然了,死绝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对于那些人身攻击和只作断言的评价,应予以坚决的无视。
  •     知道了一些常识
  •     很推荐的一本书。写的很深,读一遍不够,以后有空了再读一遍写书评发上来。 “科学是真理,但是真理不是唯一的。”
  •     主要討論哲學、科學、常識三者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讀完后感覺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數學、經驗和概念分析是不可忽略的重點。討論陰陽五行是不是理論的部分也很有趣,讓我想起Xu Lei的Machine Learning Theory第一節課。全書摘抄見書評。關於科學理論由掌握機制得到預測能力的討論更是讓人想起learning theory.
  •     读之前不知道是讲科学史的。虽觉得枯燥,但也能一页一页缓慢推进。后三分之一竟然觉得很感动,亚里士多德太了不起了。下面这句玩笑话很可爱:可他在从事哲学的时候,就连下一脚要跌到沟里都预见不到。可叹,我们这些今天的哲学工作者只继承了跌到沟里的哲学能力,没继承到预测股票市场的非哲学能力。
  •     很好的书,好书面前谦逊,不做画蛇添足之评论,若能向推荐此书的悠兮兮当面表示感谢,甚好
  •     大概看了前面的介绍,讲的应该是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以及现在哲学这门学科应该所处的地位和方向,对我而言暂时没啥看的价值
  •     这是我上半年读的最受用的书。
  •     上篇不错 多少能启我生示 至于下篇 闷冗直白 绕来绕去 不外乎说明近代科学的数学化使“哲学-科学”两分 数学乃科学之基 哲学的当今意义只在反省!
  •     读完这本书唯一的遗憾在于看得太晚,总体上有一个打通任督二脉的酸爽的感觉,长期以来一些苦苦思考的问题顿时豁然开朗。郑重的将此书推荐给热爱读书的朋友们!
  •     相见恨晚!陈嘉映先生问题想得很透,只摊开说理,不故弄玄虚。更难得的是,他居然有幽默感!有些话说得真是妙趣横生。海德格尔说,科学的发展定型“看似哲学的单纯解体,其实恰恰是哲学的完成”(224页)。称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为“哲学-科学”有其道理,这其中包含着当时的人解释世界(包含自然世界)的努力。爱因斯坦说:“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233页)本书尤其具有闪光点的想法:理论与常识,实证科学的定义,数学为何被视为科学的工具,自然科学时代哲学的任务。很多细节值得再反复品读。
  •     4.5吧,难得哲学写的通俗
  •     小女子愚笨,每个字都认识,囫囵吞枣只能读懂1/3 2016.4.26 努神推荐下重读。
  •     不咋的,干货太少
  •     科学是对哲学-科学的继承,也是对哲学的背叛。不过,现在哲学也没有必要和科学争了,两者本就是不同理解层次上的对世界的解释,不具可比性。
  •     陈嘉映思路清楚
  •     得pdf、mobi。已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看起来是科学日益瓜分原本属于哲学的领域,实际上反映出观念和思考方式的转变。试图建立普世理论的哲学努力不再可能了。
  •     回想起上学期读存在与时间的恐惧。书名很大,如果以探讨的主题为名,可以叫做实在、数学与自然。读了几年哲学,大多时候是哲学史式的扫描与形而上学体系中的挣扎,对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始终处在半信半疑之中。这本书虽然不是数人头,却全景式展示了哲学史和科学史的发展,把哲学到科学的转变用简单的语言写得清清楚楚,像是从高处看到哲学的任务如何被科学接管,又怎么发展自身。很遗憾毕业以后看到这本书,如果对哲学好奇,这本书值得好好读。
  •     假设你了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
  •     最认同的一句话是“数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进行长程推论而不失真”——数学是一种演绎法。在约翰穆勒那里就是ration最后变成了calculation。遗憾在于这本书回避了伦理学,也即近现代哲学的重心。不知道为何如此。直接导致我不认同其相当大的一部分结论。
  •     一本书读的时机恰到好处 也是一种乐事
  •     已被绕晕。哲学不建构普适理论但却是明述的自然理解,科学则相反。
  •     “当代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推荐
  •     所谓的刷新三观,洗涤心灵就是这样了吧
  •     适合大学生读,高中生或许可以理解,不过还是以高考为主吧,不着急看。走研发的,跟科技打交道的,爱好科普的人,应该看看。对孩子的启示,一定要学好数学。
  •     了解哲学、科学历史的入门书
  •     不知道为啥觉得这本书应该和《禅于摩托车修理技术》放在一起看。
  •     典型的陈嘉映,读起来很舒服,很容易被他的说理方式说服。
  •     授业解惑的书,很清楚的梳理了常识、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讲本,关于数学和实在,很能引发对自然、对概念的思考。不属于专著性质的读本,但是思考的成果,很值得读。
  •     大量问题从近代科学视角与古代哲学科学的视角对比着观察颇有意思 关于科学 引出了大量问题,但需要更多的专业书籍才能解答,概念\语词\数学与科学\科学的预测性\实在 等等 人类原始思维的论述是一大亮点 最后将哲学的历史和科学的历史合起来叙述得到的一幅图景很漂亮。虽然不一定是公允之论 但的确很多论述 闲谈有余不够紧凑,学术性不足,而且作者本身确实对科学哲学并非专业只是兴趣,故作为提兴趣的入门读物可以,但不是知识
  •     有姿势的心灵鸡汤
  •     写得很好,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效率实在低下。这本书帮我这个哲学盲,进一步的去理解了当代的哲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让我对哲学产生了一些兴趣,虽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     我们学习的直角坐标解析几何是笛卡尔于几百年前发明的,我思故我在也被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似乎这么多年以后,我们却依然不会怀疑与思考。
  •     论证有太多跳跃:为什么自然理解是最本真的这些根本问题,为什么概念分析是留给哲学的,陈先生最终也没说明白的。
  •     “我到底在看什么?”——持续阅读过程的唯一问题。我果然没有哲学天赋。
  •     学习了。
  •     太精彩了!前面的大部分篇章都似乎在谈论科学哲学(自然也有很多我读不明白的地方),但最后一章对“哲学”的理解在长长的“科学”铺垫后得到了巨大的升华,感觉太爽了!陈嘉映绝对是当代党国最好的哲学教授(我觉得不需要“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