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演讲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周易哲学演讲录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
ISBN:9787561738184
作者:牟宗三
页数:126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牟宗三”这个名字也许并不那么熟悉,但是对于那些关心中国哲学或者中国思想的当代转型的读者来说,牟宗三恐怕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头。他虽然在民国时期已经成名,与唐君毅、徐复观并称“熊门三大弟子”;但是,他真正达到思想成熟的高度,以至于可以独挑大梁撑起港台新儒家一片天的时候,应该是到港台之后的事情了。  说起对牟宗三思想的了解过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他个人传奇经历的影响,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出名的怪脾气,说话很直,经常弄到和很多的名流不和,诸如张东荪、冯友兰等人都受到他相当直接的批评;这似乎是得自他恩师熊十力的影响。还记得最初读他的《中国哲学十九讲》的时候,开篇不就就直接批斥冯友兰不懂中国哲学,还顺便指摘了给冯背书《调查报告》的陈寅恪和金岳霖,说陈是搞历史的,而金只懂西洋逻辑,语意之间揶揄冯想借助陈、金二人的加持,结果却只能让行家看笑话。这对小子这种刚刚涉足中国哲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要知道,冯、金、陈三人在中国学术圈子里面可称为“巨头”型的人物。牟宗三的演讲便经常是如此充满“火药味”,很少有乡愿气味。  牟宗三虽然没有像冯友兰和胡适那样写过中国哲学史的专著,但是就他一生的著作而言,倒也算是连成一个哲学史的系统。就魏晋玄学来说,他有《才性与玄理》;接下来的隋唐佛教阶段,上下两卷厚重的《佛性与般若》代表了他对佛教(尤其是天台圆教)的研究成果;对宋明理学,他以《心体与性体》专攻程(颐)朱(熹)理学一支,而对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一支,还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一书也足以独步学界了。此外,演讲集子也有好几本。不过,说实话,从对牟宗三的阅读经验来说,我倒是更倾向于读那些演讲集,而非专著。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牟宗三的文字确实很难读,特别是,他借助典籍会造出一些专业词汇,例如他谈人生境界的时候,常常爱说“坎陷”一次,不明就里的人一定会被搞得一头雾水,然而若知他是借助《易经》当中“坎卦”而作的一个术语,却能够获得另一种意味;除此之外,牟的一些论证常常点到为止,主要是借助大篇幅的引文以资佐证,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各种奥义,这种引文方式确实给足了上下文的语境,也不至于片面曲解哲学思想(在这方面,冯友兰的书就明显不如牟的书有深度),但是,确实也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其二,我本人的研究方向亦不在中国哲学,对于这方面的阅读纯系兴趣使然,就图个阅读享受,本来也就不打算穷根究源,只图个乐子罢了。所以,演讲集的魅力也就自然胜过牟的专著了。  这本《周易哲学演讲录》是牟宗三为香港新亚研究所所做的两组讲座系列的合集,前三分之二的内容是1992年的演讲,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1973年的演讲。说起《周易》,虽然有孔子晚年喜读《易》以致韦编三绝的记录,但是这部书真正“火”起来的时候,可能得到魏晋时期了,魏晋时期《易》与《老》、《庄》合称“三玄”,一时成为当时名士的必读书目,不过,这一时期对于《易》的阐发,并不延续儒家传统。真正发挥《易》之儒家特色的,应推宋儒,他们将《易》与《中庸》、《孟子》相结合,开拓阐发儒家自己的形而上学思想,深化“内圣”之学,这一趋势代表了整个宋明理学的发展主流。可以说,只有了解《易》的精神,才能真正体会儒家思想的特点,才能初步体会到“内圣”的圆融境界。时下,借助《周易》的名目出版的书籍不算少,不过多半都是些怪力乱神的算命书,根本不能内合《周易》的精神理路,这时,读读牟宗三对《周易》的解读,确实是一种享受,大有醍醐灌顶之感。特别是,牟在中国哲学领域当中,算是难得的头脑清楚的学者,特别善于“判教”,也就是,分判儒、释、道三家的异同,在这一方面,民国时期的很多名人(诸如,章太炎、冯友兰、方东美等人)远远比不上牟宗三。而且,就学术背景上来说,牟的功底确实深厚,儒、释、道三个方面皆有精到之洞见,在他们那一辈的学者中,就功底与头脑论,大陆学者当中可能只有汤用彤可以与牟一较高下(汤先生对儒家的体认可能不如牟宗三,但是就魏晋玄学和佛教来说,二人倒是不相伯仲;至于冯友兰,儒释道三个方面可能均逊于牟)。  不过,就《周易哲学演讲录》这本书的编纂安排来说,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1973年的短篇演讲作为整本书的结尾,内容上显然不如前三分之二详实,而思想上亦不如前面来得圆融通透,给人感觉最后这一部分只是重复了前面的一些话,很少有出彩的论述。如果能够先读1973年的演讲,然后再返回开头去读1992年的演讲,想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内容概要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县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现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新亚研究所等校教授。
1987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其许多著作被译成英、韩、德等文字。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现象与物本身》、《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名理论》等译作,以上各书均收录于《牟宗三先生全集》套书中。牟先生的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周易
第一讲 《易传》――儒家的玄思
第二讲 �――采取最开始最具体最动态的观点看事件
第三讲 乾坤代表两个基本原则:创生原则与终成原则
第四讲 乾元之道(〈乾・彖传》)
第五讲 《乾・彖》的义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第六讲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卦》卦辞、爻辞、《象传》、《文言》)
第七讲 道德实践是法坤(《坤・彖传》)
第八讲 厚德载物,直方大(《坤卦》爻辞、《象传》《文言》)
第九讲 《咸・彖传》、《恒・彖传》、《贲・彖传》
第十讲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传》第一章)
第十一讲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上传》第一章)
第十二讲 儒家的智慧:超越而内在(《系辞・上传》第四章)
第十三讲 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第五章)
第十四讲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传》第五章)
第十五讲 然与所以然之三层解释
第十六讲 成道:显诸仁,藏诸用(《系辞・上传》第五章)
第十七讲 中国式的自然哲学及西方idealism的三个系统
第十八讲 “神”的两种意义
第十九讲 圆而神,方以知(《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第二十讲 知�与尽神(《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第二十一讲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

系辞传
第一讲 乾知及良知三义(《系辞・上传》第一章)
第二讲 易简原则: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第三讲 道德与知识,自律与他律,易简与支离
第四讲 三极之道(《系辞・上传》第二章)
第五讲 幽明终始生死鬼神(《系辞・上传》第三、四章)
第六讲 即用见体(《系辞・上传》第五章)
第七讲 诚神寂感(《系辞・上传》第九、十章)
第八讲 成象效法(《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第九讲 儒家的基本精神:承体起用(《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作者简介

《周易哲学演讲录》是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记录,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讲《周易》,共二十一讲,讲于一九九二年;后半部讲《系辞传》,共九讲,讲于一九七三年。全书未经牟先生过目,系托杨祖汉与王财贵校订。由于录音带保存不完整,《周易哲学演讲录》的后半部所呈现者,并非完整的课程记录。但因牟先生除早年所撰的《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玄学与道德哲学》(后易名为《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一书之外,并未有其他讨论易学的专书,故《周易哲学演讲录》对于了解牟先生的易学思想,实有极大的价值。

图书封面


 周易哲学演讲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算是我的启蒙书,关于儒家和中国古典哲学。原本以为这类的书枯燥,晦涩,根本读不下去。可是,每天在图书馆里读上几讲,渐渐地被里面的世界迷住了,甚至有些地方还会觉得很感动。第一个是“幽明”的概念,儒家里不讲生死和有无的概念,而是转化成了幽明。张横渠说,生死是大来大往。生是大来,死是大往。像聚散一样,大往就是往幽那里去。并非不存在,只是归化到气化之大流中去了。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聚在一起了,就是明,也就是生。一阵风吹来,消散了,就是幽。而在这聚散的变化之中,道若隐若现。从宇宙行程看,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它是个充满。从这个角度来想生死,温柔了许多。第二个是“简易”。“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可以说,这两句话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小小困惑。我也认为,最好的东西和方法一定是简洁的,简洁是种最高层次的美。但是有时候,繁复与曲折也令我着迷。在追求生活的简单与丰富之间,倒是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冲突。而其实,简易确实是至美至纯之道,但它也是最终极的道,并非我所理解的普通意义上的简单。在达到简易之前,也会有无数的险阻。如果为了追求此刻的简易而放弃努力去突破这些险阻,其实是拒绝了真正的简易。第三个是两个哲学理境——“方以智”和“圆而神”。这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精髓所在。“中国文化精神是圆而神,它需要方以智的精神撑开。就像一个圆,没有一个十字架在里面撑开,它可以很大,也可以缩小到一个点”。很令人深思的说法。过于追求形而上的道而没有下面的逻辑分析推理等知识体系支撑,就如空中楼阁。不知怎么,想象自己生命的起点是一个点,慢慢地用各种知识思想感情填充成一个圆,这个过程很有画面感。最后一个就是关于“神”的论述啦。“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宇宙最后的真实是寂感真僟,它是存在,同时也是活动。一片丰富的寂静。
  •     本来冲着周易的神秘主义和占筮而来,却得到了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的东东。没有失望,有一些温润的东西盈盈于心。列子御风而行,飘飘然非常潇洒,但还有待于风,所以不到最高境界。有待就是依他起性,待缘而生,所以缘起性空,无自性;无待是什么呢?无待暗合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是用“敬”让自己的“根儿”直起来,有点“随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有点“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胸怀。说句大实话:无待就是堂堂正正做人。道德的有待必然会堕入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比如说,你有吃辣椒的道德,我有吃大蒜的道德,究竟哪个更道德呢?或者你有10个道德,我有15个道德,我就比你更道德吗?道德靠不上法院,靠不上圣人,更靠不上“八荣八耻”,自己的“根儿”不直,还能靠到谁呢?只落得“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问题往深想,还有很多疑问:你自己可以“敬以直内”,让自己的“根儿”直起来,达到最后“无待”的最高境界,成了菩萨,那还是个小乘的境界;但是你“义以方外”,别人不就是“有待”了吗?这个“有待”和“无待”的界限在哪里?难不成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朋友说:古时候太残忍,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所以只让人们看到绿色。朋友接着说:最好让大家都看到五色后,又重新选择回绿色。但这样是真正的好吗?这样产生了很多问题:1)他不喜欢看到五色怎么办?2)让他看到五色,不就成了“有待”了吗?3)这个让“大家看到五色”的外化的人格化的神作恶怎么办?这又返回到前一个问题:“有待”和“无待”的界限在哪里?自己“直”起来的同时还让别人也“直”起来吗?“自度”和“他度”的界限在哪里?人的社会化过程可能是一个答案。在没有被社会化之前是“他度”,社会化之后是“自度”,但这里需要非常谨慎,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卢梭的“社会公意”的套子里。道德理想国、意识形态真是害死人啊!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在没有“自度”之前谁来“他度”?谁来保证“他度”不会作恶?谁来保证“他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虽然不确切答案,但可以做一些推断:专制的国度不可能有意志自由,专制就是他律,只能让人们生活在囚牢里自我束缚;同样“社会公意”和“道德理想国”也是他律,这个“因”同样结不出意志自律的“果”来。答案在哪里?答案可能是这样的:需要两个国度来保证:世俗的国度来保证自由意志;神义的国度来保证“迷时师度”,所以说“宪政共和”+“道德宗教”最有可能结出“意志自律”的果实来。按照中国儒释道三家的说法:人本身就是自性清静的,只要祛除人身上的遮蔽,人就可以见性成佛。这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但是中国历来没有理顺人和世俗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神和社会之间怎样画一条线?让他们彼此互不越界?到那个有福的时候,大家相忘于江湖,享受智的知觉,那该多好亚。这可能也是牟宗三信誓旦旦中华文明还有第二春的原因吧。
  •     據《易緯·乾鑿度》所言,易有三個意思:一、變易;二、不易;三、簡易。《易》主要講變易,通過《易傳》可以瞭解中國智慧的方向,它不是一個宗教性的方向。玄見之於《道德經》,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依《道德經》言玄之意義,玄思的境界在邏輯思考之上。儒家沒有玄這個名詞,但儒家有儒家的玄思,儒家的玄思通過《易傳》瞭解。《易傳》代表孔門的玄思,代表的是儒家義理,儒家的玄思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學,它真正稱得上“潔淨精微易教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致遠書教也”。對事物的理解分三種:科學的解釋、哲學的解釋、上帝的解釋。《易傳》是解釋《易經》的,這種思考、這種義理跟講“白是白的”不同,它是是純粹理性的思辨,屬於玄思範圍內的義理,又名之曰“形而上的義理”。《易傳》代表的是儒家義理,不必依照《道德經》的方式解釋,體會不一樣。讀文獻最重要是求瞭解,而瞭解要相應,對其本性有相應的體會。不相應就是外行,一說話就錯。科學是科學,道德是道德,宗教是宗教,宗教裏面有基督教,有佛教,道家,系統多端。本書只照儒家的道德形上學講《易經》,用康德的詞語說,不是朝自然目的論的方面發展,是朝道德目的論方面發展。牟宗三早年(25歲時)就寫過一本《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是照自然哲學講,就是落在氣化的層次講易經,作者自言當時對道家玄理瞭解不夠,對理學家瞭解也不夠,所以講晉、宋人那部分沒有精彩,是青年人的狀態。-----------------------------------------1、念哲學要瞭解最關鍵的,要抓住要點。哲學的基本道理就是能所的問題,在各個層次上說的能所的問題。2、理解橫列系統和縱貫系統。心體、性體、道體通而為一是縱貫系統,縱貫系統是先秦儒家的義理特性,《孟子》、《中庸》、《易傳》,是縱貫的,《大學》是橫列的。3、如何讀文獻?先識字、識句,再進一步識文章。從章注到進一步能理會文句是很難的,理會文句是語意的問題,要理解詞語的表達方式。瞭解文句以後,從文句表示的意思來瞭解那個觀念,瞭解那個 philosophical idea,然後當哲學問題來談。識段又是一種本事,貫串成文章以後所表達的義理要能看出來。瞭解一個哲學家的思想要連貫起來看合不合邏輯,連貫不起來就不合邏輯。4、弄清idealism與唯心論西方人只有idealism,沒有唯心哲學,只有中國才有唯心哲學。要瞭解idealism至少要瞭解柏拉圖、康德、柏克萊三個系統。-----------------------------------------弄清幾個字:【幾】《易傳》把握到《易經》的基本觀念,那就是“幾”這個觀念。儒家的玄思從“幾”這個觀念全部展開。《易經》代表儒家之理智的俊逸,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象數,一是義理。”幾”的觀念是從象數這方面啟發出來的,易理不能離開象數。《易經》重視數的觀念,這種重視數的觀念跟希臘自然哲學數論派的重數不一樣,希臘數論派是西方式的自然哲學,《易經》從卦爻的結構所講的象數是中國式的自然哲學。幾是一個深微的觀念,“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深入才能研幾,光表面不能研幾。因為看表面都抽象化了,量化了,要穿過科學知識的那個層面,滲透到內部,看到最具體的地方,才能研幾。幾是在後面,剛發動的時候,還沒有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是勢了,表面上所看的是勢,不是幾。《易傳》雲:“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通書·聖第四》雲:“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任何一件事在人世間,在宇宙間生起,開始一發動,將來的結果就統統包括在內,這開始一發動就是“幾”。要在“幾”上用工夫,在發動的地方馬上覺察到,在那個地方把那個壞的化除。幾的結果就是勢,到勢成就很難轉化了,不能改變了,那就要承受這個結果。這是儒家的實踐工夫。【神】“神”這個觀念是從占卜知幾這個地方出來,但從占卜知幾啟發出來的這個神,一定要通過“誠”,誠則靈,這表示說這個地方所說的神,作為宇宙萬物的本體的這個誠,一定要從我們的道德性上顯。這個神以德言,不是鬼神那個神。鬼神的那個神以氣言,不能作本體。所以這個“神”字有兩種講法,一個從德講,一個從氣講。從德方面講,就是一個metaphysical reality,就是所謂ontological being。這個神還是從妙用上講,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就轉到這。這就顯出超越的意義,顯出超越的本體的意義。儒家從《詩經》下來,講“‘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講“誠”,《易傳》講“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周易·說卦傳》)“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周易·系辭·上傳》),“神”是從寂感這個地方顯,神才有寂感。寂然不動,但它一感就通,遂通天下之故,這個就是神。神通過寂感來瞭解,寂感不是分成兩段,即寂即感,同時是寂同時是感。秦儒家的古義是即存有即活動,兩個“即”字白話文就是:它是存有,它同時是活動,兩者分不開。從存有性方面說,它是理。它同時有活動性,從活動性方面說,它是神、是心。這樣它才有活動性,才有作用,要不然它沒有作用。在中國這個文化裏面根本沒有宗教,不能成為祈禱的對象、祟拜的對象。中國智慧不是宗教性的,儒家不是,道家根本不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也不是。儒家講人皆可為堯舜,佛教《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道不是個形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儒家的精神是即用見體,道也離不開形物。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即用見體”,非形者即於形之中見出。即用見體是儒、釋、道共同的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是《易傳》從本體宇宙論的立場說的,跟孟子言性、言善不是同一個入路,但是,二者是相通的,後者是道德的立場。道與理不同。道是動態的,動態的一定帶一個行程,浩浩大道,行程從經過瞭解。理,是靜態的,理不代表行程,沒有一個經過。所謂道,一定有兩面:氣的一面,神的一面。神是體,氣是用。氣表示動態,氣能帶氣化行程,但能使它所以能夠變化靠的是“神”,動態之所以為動態靠“神”,神之動跟氣之動不一樣。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氣的兩個相反的作用,光說陰陽是形而下,氣和道要分開。“一陰一陽”是陰了又陽,陽了又陰,樣才可以通過陰陽不同的兩面而有變化,這種變化就是所謂“氣化”。《周易》不能離開氣化,所以講氣化之妙,但它不止於氣化,不停在氣化上。它就著氣化看所以氣化的後面的那個道,這就成就了孔門的義理,孔門的義理就是道德的形上學。氣化本身並不是道,分開講陰陽這兩種作用也不是道,道就在一陰一陽動態的過程裏呈現。並不是說變化是道,變化不是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幾句話就等於《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繼之者善也”,能夠把道繼續下來,生生不息就是善,這個善的意義不是moral definition,是cosmological definition。生生不息後面的根據是仁,這是最高的道德。“成之者性也”這個性是道體下來的,道體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你的性。道體不要斷,繼續下去,就是good,這個good是本體宇宙論講的good。能夠把這個道完成而充分體現在我們個人的生命裏,這個就是性的能力。順著我們性體而行就能體現仁、智,仁、智都是我們性體的內容。但表現我們的性體也有差別,通過性表現道也只表現一部分,每個人表現性表現一部分,不能把你的性體圓滿充盡無漏地表現出來。故而要作內聖道德工夫,致知格物不能使你作聖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求,找回來。放,放失之放。找回來,使其歸位。找回來,保存它,叫做“存心”。“存其心,養其性”(《孟子·盡心上》)找回來,保存,進一步擴而充之,擴充就是工夫,這是內聖工夫,道德實踐的工夫。擴充則盡心知性知天。“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乾、坤】《易傳》乾坤並建,乾健所代表的原則是“創生原則”,也就是創造性原則;坤順所代表的基本原則是“保聚原則”,也叫做“終成原則”。《易經》的哲學就是終始哲學,重視一個終始過程(process of becoming)。《易經》從這兩個原則講終始過程,這是儒家的義理,既不是道家的,也不是佛教的。《乾卦》卦辭雲:“乾,元、亨、利、貞”,代表一個過程,四個階段,靜態講就叫做“四德”。“元、亨、利、貞”整個過程就藏有兩個原則,創生原則從“元亨”二字看出來,終成原則從“利貞”二字看出來。“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中庸》)。 誠是宇宙間那個形上實體,這跟《易傳》講乾元的意思一樣。“元亨”屬於“誠之立”,“利貞”屬於“誠之複”。誠的意思是真實無妄,這個真實無妄不但在人這方面說,就是宇宙那個最高的實體也是真實無妄,虛假就沒有“天命流行”。佛教的那套宇宙觀跟儒家根本衝突,儒家講誠體流行。陰陽以氣言,乾坤以德言。乾坤代表“性德”,德者“得”也。陰陽是氣,是具體的;乾坤代表性德,是抽象的。從德方面瞭解乾的本性,乾者健也。健是德,不是氣,這個“健”是精神的,不是健康的“健”。乾代表健德,坤也是一德,坤者順也。“乾坤以德言”,這表示乾坤代表一個原則。原則是理,只有德才可以轉進至原則。乾卦是一個綱領原則,坤卦是隸屬的原則。“元亨,利北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坤卦》卦辭)坤元不能先於乾元,因為領導它的是乾元,要是它先於創造原則,那它一定迷失路向。沒有方向理性作領導,沒有指導原則作先在根據,只有技術理性,這個社會一定迷失方向。中國文化尊乾而法坤,尊乾就是以創造原則為尊,為綱領,法坤就是取法於坤。法坤是照我們人生的修養之道講,取法於坤就是做道德的修養工夫,道德的實踐都是坤道。“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傳》)君子變化氣質,作道德修養總要以厚德載物為標準。“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是瞭解儒家學問發展的最重要的關鍵,是分別儒家跟佛家、道家的本質的差異點。儒家講“敬”是道德的路,儒家是自律道德,自律之所以為自律靠本心、良知。真正講主體,從主體這個地方挺立起來,頂天立地,只有儒家,其他諸教都不是從主體挺出來,都是繞出主體以外。重主體,這是儒家跟其他各家各派的分別。【盡、性】盡,充分實現(體現)。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你能盡你的心,你就能瞭解你的性,你瞭解你的性,你就進一步能瞭解天。孟子以心說性,性善從心善說。“四端之心”就人的內在道德性說,不是荀子說的“心”,也不是朱子說的“心”。盡心就是把你本有的四端之心充分地實現出來。四端之心是超越的(transcendental),先天的(a priori),本來就有。性是內在的道德性,你能充分實現你的本心,你就能知道你內在的道德性的性能,這種性能是創造的性能,是創造的原則。understanding是知解的能力,是知性的原則。儒家講的性,性善的性,就等於康德的free will,它是創造性。你能瞭解內在道德性這個性,你就能瞭解天,就可以通天,因為天代表創造性。從我們自己的道德的創造性來證實這個“天命不已”也是創造的,所以,從知性就可以“知天”。《中庸》曰:“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系辭傳》裏幾個重要的的句子:1、【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系辭上 第一章)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系辭上 第十二章)>>>>>>>>>>>>>>>>>>>>>>>>>>“天生神物”就是“天垂象”,“聖人則之”就是聖人取法“天生神物”而成務,這是靈感,古人有這個靈感。“天生”已經落下來了,後面最後的超越根據是“天命不已”。“天命不已”表現在具體的東西就是“天生神物”,當我們講“天生神物”的時候一定已經從“天命不已”落下來了,具體化而聖人取法,取法就開物成務。“聖人象之”即聖人以“天生神物”做法,根據這個模型可以成務,成人间之事,所成事物無窮無盡。“天生神物”,成真的世界,成善的世界,還有美的世界。“聖人象之”開物成務,最確定最完整的講法一定要通過康德,照康德講,真、善、美都是通過人的一個特別的性能而挑起,而凸顯出來的。康德第一批判就是講真,建立真這個世界;康德第二批判講道德;康德第三批判凸顯出美的世界。成功美的能力是taste(品味),成功真的能力是understanding(知性),成功善的能力是free will(自由意志)。understanding, free will, taste都是人特有的能力,不能把它取消的。2、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系辭上 第一章)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聵然示人簡矣。(系辭下 第一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系辭下 第十二章)>>>>>>>>>>>>>>>>>>>>>>>>>>這兩段話就是講乾易坤簡。雖然是易,但“恒易以知險”,不是到處是簡易。險就是阻,知阻知險,這是中間階段。天下事情有各種層次,簡易是從最根源處說的,簡易代表最根源的智慧。乾元主管大始。主管有兩個作用:興與革。“坤作成物”就表示坤擔負的責任是完成這個物,所以《周易·坤·彖》雲:“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坤靠“氣”(陰陽五行之氣),靠氣化,這個物才能完成其為一個物,來使坤完成其為一個終成原則,”在有的範圍內“生之、育之、亭之、毒之”。創造之所以為創造的具體的意義在“知”。終成所以為終成,凝聚之所以為凝聚在“能”,這個“能”在作成物。使“乾知大始”具體化要靠“坤作成物”。乾作大始為以易的方式主,依照乾的健而動的本性,順它本性就能主。乾元,客觀地說它是創造原則,也是形式的。“心”才能知萬物。伏羲畫卦是表示天道的客觀意義、形式意義。孔子說“乾知大始”,是表像天道的主觀性原則,只有通過這個主觀性原則,我們才能瞭解客觀地講的那個道的具體意義、真實意義。那個真實的意義就是intensional meaning(內容意義)。邏輯詞語只能瞭解外延意義(extensional meaning),那是客觀的意義、形式的意義。通過心,良知才能把握住內容意義。乾坤開出的易簡原則,屬道德學問,內聖之學,不要當一個泛泛的形而上學看,這在中國哲學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易簡”這問題發源自《易傳》,從道德實踐的第一義講易簡,“易簡”不是歸納的問題。 聖人也只能先驗地知道超越的原則,不能經驗地知道天下一切事。名物度數、技術性的知識要靠道問學。德性的第一義不決定於知識。見道是見道,為學是為學,不能混淆。見道是主,為學是從。康德講到意志自律(autonomy of will)與意志他律(heteronomy of will) ,意志自律就是易簡。講道德只能講意志的自律,不能講意志的他律。意志自律才有真正的道德法則。有道德法則,你才懂得什麼是duty。孟子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孟子·盡心上》)。照儒家講,這個duty是我們的心所決定,我們的性所決定。天壽不貳,義不容辭,這就是你的本分,也就是你的義務。良知決定,哪里需要多少知識呢?孟子說心就是理,“心即理”是斷定語。康德說意志自律,不是意志合那個理,是意志本身就發出理。孟子所說本心就是理,本心就是性,並不是說本心去合一個客觀的理。這樣道德與知識才不糾纏在一起。3、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系辭上 第四章)>>>>>>>>>>>>>>>>>>>>>>>>>>儒家從《易傳》這個地方講道德的形上學,道的具體的呈現。這章主要觀念是:幽明、終始、生死、鬼神,最後是神、易這兩個觀念。從幽明、終始講到鬼神,從鬼神你就可以瞭解死生了,儒家知道這是大來大往。這些合起來就是《易》裏面所要表現的道理。它是宇宙論,同時是道德論,同時也含有cosmological的意思、ontological的意思。整個人生宇宙的道理都包括在這幾個觀念裏。這是儒家的看法,跟佛教了生了死不很相同,跟基督教嚮往天國也不同。儒家看現實的宇宙有一定的理在裏面貫徹,現實的現象有光明在裏面,不是如幻如化,緣起性空的。儒家把生死問題轉成成德過程,直接的是一個道德的“了”,道德是個擎天柱,直接從這個地方以這個作一個中心來立教。基督教、佛教都是繞出去,都不從這個中心講話。這就是儒家的精神,靈魂所在就在這個地方。儒家看生死很通達,都從《論語》、《孟子》、《中庸》、《易傳》、《大學》來。“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呼應頭句“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道濟天下”就是拿道來成濟天下一切事情,一切變化。“周乎萬物”是承上“彌綸天地之道”講,這個與天地相應的自然之道,順著自然之道成濟天下,所以沒有過的。周遍萬物的“智”,照康德哲學講,這種智是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等於佛教所說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佛智,不通過概念知道。“旁行而不流。”旁行就是岔出去了,偏出去就是旁行,很容易一往不返。流者,逐流不返,“不流”就是不“逐流不返”。“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句話有深刻的意義,有土,生命才能滋潤,安土才能敦厚。沒有安土,你就是表現那個仁,你的表現也不敦厚,也不篤實。孔子講的“仁”對人的生命有潤澤作用,講得很平實、淺易,“極高明而道中庸”,說出這種話的人都有深刻洞見。中國人以前老習慣重視的智是“知周萬物”、“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這種智,這種智一定是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這種智不能成科學的。中國人discursive understanding始終沒有磨練出來。“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代表儒家的智慧最漂亮的兩句話,既超越而又內在。“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根據“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的意思來。“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就是前面“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這個知是整全、貫通地知,不是抽象地知,也不是拿抽象的原則概念去知。它是具體的,既具體而又有通乎晝夜之道。這種智慧顯然就是康德說的智的直覺,只有智的直覺才能既具體而又能通乎晝夜之道。最後以“神無方而易無體”作結。無方就是沒有方所,不能拿空間限制它。易是變化。無體是無定體。這個“體”不是本體,是定體,就是沒有一定的。與“陰陽不測之謂神”一樣的意思。“陰陽不測之謂神”這不是對神下定義,是從陰陽無限變化而不可測中顯神的意義,見神的妙用,這個神的妙用就是“神無方而易無體”,這就是《易傳》中講的神。妙,等於岳飛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代表一種運用,一種作用。描述神的意義更清楚更精闢的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此句與“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相合。“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體現《易傳》最潔靜精微的就是這一段。4、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系辭上·第五章)>>>>>>>>>>>>>>>>>>>>>>>>>>這一段是《系辭傳》中最重要的句子。“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是客觀地講,涵著道的形式意義,而且只有道的形式意義,需要從我們生命中的仁來彰顯,所以說“顯諸仁”。“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具體而真實的意義(real meaning)靠仁,仁是個主觀性原則。所以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仁”有兩個意義。第一,“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系辭·上傳》)那個“仁”當作一個德目看,當virtue看。孟子講仁、義、禮、智並列的“仁”就是當一個德目看;第二,孔子講“仁”不是仁、義、禮、智並列,是專言之仁,一切德從仁出來。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這種意義的仁是孔子所講的仁。仁是一切德之德,所以孔子《論語》我們用一句話表示,就是“踐仁知天”,實踐這個仁道,你就可以上達天德。到孟子轉一轉,講盡心知性知天,通過心、性來瞭解這個“仁”,討論人性從孟子開始。“顯諸仁”意思是:這個道顯諸於仁,這個仁是孔子說的當作全德看的仁。客觀地講的、抽象的道通過“仁”與“用”去具體表現,通過一個生命來彰顯它,這個生命就叫做主觀性原則,沒有主觀性原則不成。心覺非常重要,心是主觀性的原則。“繼之者善也”是宇宙論的講法。“成之者性也”,完成它就是我們的性。因為我們的性體能夠完成那個道。所以,這句話跟“率性之謂道”一樣的意思。道,客觀地講在宇宙間,現在就表現在你的生命裏面。率,順也。率性,順性而行。順著你的性體表現,它那個“成”帶著行程,這就有生活了,這才能有道。這個叫做“成道”。我們的性體中仁、義、禮、智都有,能率性就不偏,仁、義、禮、智全有。假定你不能率性,光順著你的性情之偏來看道,那麼就叫做“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這是偏見,但也有見。一般人天天在道裏面過生活,但不知道道,就像人活在空氣中卻不知道空氣的重要。5、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系辭上 第九章)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系辭上 第十章)>>>>>>>>>>>>>>>>>>>>>>>>>>“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這一段跟“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育者也”是一貫的思想。《易經》本來就是卜筮之辭,卜筮最重要是“幾”。所以,《易傳》說:“知幾其神乎。”誰能知幾誰就神。這是一種高度的intellectual,而且這種高度的intellectual就等於康德說的intuitive intellectual,這不是科學知識的對象。這個幾是最具體最微妙的東西,占卜用的龜、蓍草本身“無思也,無為也”,藉著它做工夫,你一問,你有問的感應的時候,它一通就通天下之故。感通全宇宙這種觀念先秦儒家最有實感,這個就是康德所說的intellectual intuition(智的直覺)。“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這兩句話根本是paradox,這句話根本是非科學的,反物理學的,這需要有metaphysical insight。它是transcendental。但這個transcendental跟西方講基督教講personal God那個transcendent的意思又不一樣。中國在這方面既是transcendental,又是immanent,既超越而又內在,這兩個相反的形態一定同時成立。東方的智慧就是這樣。儒家講神,道家講無,統統如此。《易·乾卦·文言》九五中有一段話最重要:“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于鬼神乎?”,講人修養的最高境界。此如孟子言“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這兩句話是儒家道德形上學的綱領。主詞是“大人”,也就是聖人。大人超越的生命就是德性生命,天不能違背大人生命中的德,超越地看,聖人的生命全體是德性生命。但聖人還是個人,所以還要說“後天而奉天時”。“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兼顧兩面,兼顧超越與內在。依佛教,道身是超越地看,法身是內在地看。你懂得這兩句話,你就能瞭解儒家的全部真理,道德的形而上學就在這裏面。6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與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系辭上 第十一章)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系辭上 第十二章)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系辭下 第二章)>>>>>>>>>>>>>>>>>>>>>>>>>>這一段主要講神、知、易。“夫易,何為者也。”作《易經》這部書為的什麼呢?就是為的“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冒天下之道”,籠罩天地萬物而把道體透出來。人的智慧方向有兩種方式:一、圓而神;二、方以智。“圓而神”是動態,“方以知”是靜態。西方文化屬於方以智,東方文化屬於圓而神。西方圓而神只能屬於上帝,人不能達至圓而神,但中國人喜歡講人有這個圓而神。圓而神屬於最高境界,下面一定要有方以智支撐,假如圓而神下面沒有方以智來支撐,就要垮,這個毛病就顯在中國。中國文化喜歡講圓而神,下面方以智不夠,撐不起來。中國文化的智慧是從高處講,並不是說事實上都實現了。理想不是憑空可以實現的,一定有些東西來支持它充實它才成,這是瞭解中國問題的一個癥結。中國文化精神是圓而神,要把它表現到有限的範圍之內,它需要方以智的精神撐開。就像一個圓,沒有一個十字架在裏面撐開,它可以很大,也可以縮小到一個點。好像講良知一樣,講良知講道德最簡易了,康德也說講道德很簡易,自律道德最簡單,這是講道德是如此。但是,照人生的全部講,我們既需要道德,也需要知識。講良知只是負責道德,良知不能實現科學。光講良知,不講其他,是王學的流弊,結果只成一個點。譬如,儒家講中庸,中庸是最高境界,按孔子、孟子的道理,這個中庸下面一定要有狂、有狷來支持。這個人既不狂也不狷,結果是鄉願。狂者進取,知不可為而為;狷者有所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是非,有道德意識。經過狂狷兩精神才達到中庸,這個中庸才是大成化境,這才是聖人境界,否則是鄉願。“鄉願,德之賊也。”“聖人以此洗心,退藏千密,吉凶與民同患。”這個“此”字代表下面三件事情:圓而神、方以智、易以貢。“洗心”就是純淨化自己的心靈,聖人以神、智、易純潔化自己的心,退藏到最深密的地方。你能退藏於密的時候,才能吉凶與民同患。“退藏於密”就是上一句“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吉凶與民同患”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亦即是孟子所說與民同樂,獨樂樂不若與眾同樂。與人共樂,人的樂就是我的樂,這是客觀的。假若人的樂是人的樂,我的樂是我的樂,就是主觀的。------------------------------------------------------------書單: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康德《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康德《判斷力批判》維根斯坦《名理論》懷特海《過程與真實》(Process and Reality)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牟宗三《佛性與般若》牟宗三《認識心之批判》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老子《道德經》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範光良《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 《孟子·盡心上》《孟子·告子上》《論語·陽貨》篇第十七《論語·顏淵》《論語·述而》《論語·公冶長》《中庸》《禮記》張載《正蒙》胡煦《周易函書》焦循《易學三書》《易緯·乾鑿度》《皇清經解》《說文》、《爾雅》《十三經注疏》《大般若經》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惜乎易理多于术数
  •     当年不知所云
  •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牟宗三先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易经,里面谈到的很多方法上的问题,我都不明白。
  •     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却是在路上了
  •     敬以直内
  •     幾。圆而神,方以智。
  •     @意达读一下
  •     用现代的语言、宋明理学的观点讲易传,有启发,但没有太大意义。对西方哲学的引用和评价大多是不准确的。
  •     不懂就无需多言。。。。。。。
  •     此书是一把门钥匙,有大乾坤~
  •     真正的大师。
  •     : B221.5/2531
  •     貌似这书写的有点太浅显太口语化了吧~
  •     要读要读 一定要读
  •     牟先生讲《易》讲得并不好啊。。这本书的内容也比较杂。。
  •     牟先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后人有所启发,但以今天的观点,附会的成分也很大。
  •     乾元亨利贞。可道之道与不可道之道。阴了又阳,阳了又阴,是为“神”,是为“道”。非人格“神”。儒家纵贯,佛道横通。相应不相应。这里牟宗三自己屡举西方康德哲学,东西联通虽是吾爱,也未必相应,但西方基督隔绝人神,东方三教不绝,这判定对路。圆而神(不是动漫),方以智(不是人名),可以,这很易经,开新世界!
  •     重复行文较多。
  •     牟老先生确是位能深入浅出的大师……
  •     以康德讲儒家,也是千拳归一路。有启发和感动:自己、天地、众生,自律、负责、仁爱。
  •     零零碎碎的 用西哲解释周易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可能是演讲录形式 学术性不强
  •     宗三先生除早期《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外无专书论易,故此演讲记录尤为重要,而易正是儒家至高之玄思,若不从此入手则区别儒与释、道不能明晰,此书惟谈易理,自“元、亨、利、贞”刚健的变化中析出儒家道德形上学义理,由此判定理学诸大师,可与《心体与性体》相通;比附西哲部分尤为精彩,牟宗三于文字特有体会,故能循其本来面目翻出文章,颇有深刻洞见;后篇《系辞传》讲录脱失过甚,体系不全,可略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