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演讲录》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周易哲学演讲录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
ISBN:9787561738184
作者:牟宗三
页数:126页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114页

在意志自律的原则下很简单很容易,普通理解下也很容易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没有知识的人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当做什么。现在科学的知识很多,专家很多,但专家的知识越多越坏,专家最没有道德。良知决定,哪里需要多少知识呢?
这是牟宗三先生1973年时讲过的。耶稣讲普遍的爱,墨子讲兼爱,都是抽象的,不如儒家讲差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亲是等级,难道真的是要一个有等级的爱,这种爱才是踏实笃厚的嘛?鲁迅先生讲的好,没有人奴役自己了,自己反而不舒服了。对父母的爱是正确的,但是里面没有等级。墨子和耶稣讲的爱里面没有等级,是平等的对众生的爱,所以在牟宗三看来是不踏实的。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已。。。。。所以,通过性表现出来的道也只表现一部分,每个人表现性的一部分,不能把道德全体全部朗现出来。
柏拉图说万物是至善的流出物形成的,但是由于只继承了至善的一部分,所以每个物体都是小善,不完善的善。这个entity,用作者的话讲。我们的道在人身上的体现,是function。两者是不同的。道是宇宙论的讲法,道无心而成化,也叫做“天地无心而成化”,就是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所以道不与圣人同忧患。圣人法天,但是圣人不同于天。圣人法道,但是圣人不同于道,圣人是具体的生命,道在他这里表现,道在圣人处表现。所以圣人有心,圣人有忧患。有忧患才有悲悯,圣人悲天悯人。这一段完全秉承了朱子的哲学,心和道分开来讲,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违背了孟子的我心即宇宙的观点。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75页

妙万物而为言,这个神,是从运用之妙来了解。所以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通过运用之妙来了解这个神,所以中国人了解这个神是用过function这个观念来了解的。。。。。这跟西方人了解的神根本不同,西方人了解的神一定是personal god,不是通过function来了解,是通过entity。所以,中西方的头脑,想法不一样。恩,有道理。比如中国人做事,讲求的是顾及四周,讲求圆滑,讲求细节。注重过程的完美。西方人则是效率,直奔目标。比如西方人生孩子,他们会认为孩子是上帝的礼物。中国人则偏向认为创生这个过程是奇迹。
然后作者讲了为什么中国接受基督教很困难。1.从基督教角度讲,他们认为神和人是有差别的,上帝之城的居民永远不能成为上帝。而中国这边佛教,儒家,道教都讲人人皆可成圣贤,皆可成佛。其次,基督是半人半神。但是在中国,孔子都说,若圣与仁,岂我能乎。2. 从中国角度讲,我们认为人可以开启智慧,一感通天下。但是基督教里面只有上帝有这样的智慧,人类永远不能得到。佛教里面,这样的智慧就是阿赖耶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知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畿也。唯畿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65页

阴阳不是道,一阴一阳,阴了阳,阳了阴才是道。但是靠什么推动这个变化呢?以气来推动。这是牟宗三说的。可是气从哪里来?他只讲了存在即活动,也就是物质存在的同时也在活动。那么似乎就是说是气自己在推动自己。
存在即活动这句话里,有上帝,有天。牟先生说他们是通过寂感体现出来的。那么其实只有这个东西是真实的。比如人们信奉上帝,大部分是想寻求到到上帝的慰藉,上帝的爱。所以那还不如说是人们信奉爱。只是谁都不知道这个爱是怎么来的,谁给的,所以人们就造出来一个上帝。就是这样。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其实这就是海德格尔讲的嘛,存在是绵绵不绝的存在。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72页

什么叫率性之谓道,就是顺性而行就可以成个道。。。。。这个性是事物的本性,而不是主体的性。所以这还是儒家的色彩。我们要尽心,才能知天知性。孔子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有不能不讲,子贡就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你非讲不可,要是不讲,这个社会就没有光明。所以,讲与不讲,这个跌宕的分际,是智慧。显诸仁,藏诸用一个是客观性原则,一个是主观性原则。
idealism是哲学里面最普遍的一个名词,严格讲不能翻译成唯心论。西方人只有idealism,没有唯心哲学,只有中国才有唯心哲学。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面作者就将柏拉图康德和伯克莱,这三大唯心主义者解释了一下。首先我们一直说柏拉图是客观唯心,因为他有一个理念,idea在那里,发挥着神的角色。康德是坚持人为自然立法,讲求理性的概念,讲求自律的道德。坚持人对客观的影响。但是作者也是说他们的自然哲学中其实不是唯心,因为没有心。其实心这个概念是在变化的,每个人心中关于心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伯克莱不加评论,因为我的了解恰恰跟作者相反。所以还需要读书。
单就气化这个道理讲,这个就是自然哲学。《周易》不能离开气化,所以讲气化之妙,但它不止于气化。它就着气化看所以气化的后面的那个道。这个层次提高了,这就成就了我们所说的孔门的义理。其实易传这本书是儒家的著述,牟宗三也是新儒家的代表。每个哲学对于气后面的道解释是不一样的。比如道家,比如佛教。不过的确是西方缺乏探求所以气化背后的道理的勇气或是智慧。他们讲元素说,讲原子说,讲上帝,都是这样。而且上帝是超越意义的,而气化,阴阳不是。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37页

牟宗三一直在讲道家和儒家在玄理和义理上的区别。其实首先,儒家讲先天而天弗韦,后天而奉天时。讲的是仁,讲的是大人的道德是天也不能违抗的,但是大人也是人,所以要遵循天时。就像康德讲的,人才是自然的最后目的。人的目的是圆善。很大的人本主义的色彩。道家怎么讲,他们讲无,万物之始,有,万物之母。这是讲自然,讲万物的。两者关注的本体是一样的,都是创造原则和终成原则。但是重心不一样。 不过最聪明的是,两家都没有把创造性原则客观化,人格化。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牟宗三讲不习就是回归原始,讲简易之道。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良知自己的标准来做事情。不用在乎他律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幸福快乐。当然,前提是直,方,且大
敬以内直,义以方外。敬,只有儒家讲敬,这是道德的层面。要内修道德。为什么要方外,因为儒家说人要进入社会。佛教讲止观,就是修禅定,修般若,完全是自己的事情。道家也是如此。儒家是自律道德,自律之所以为自律考什么的东西呢?靠freewill,moral will,照儒家词语讲,就是靠本心,靠良知。真正讲主体,从主体这个地方挺立起来,顶天立地,只有儒家。其他诸教,都不是从主体挺立出来,都是绕出主体之外的。这是核心的一点。

《周易哲学演讲录》的笔记-第126页

西方没有达到圆而神,但是它到达方以知。但是中国人喜欢讲人有这个圆而神。你要知道,圆而神属于最高境界,下面一定要有方以知支撑。假如没有,就要垮。这个毛病就显在中国。所以,我们将中国的东西,是讲她的本义,按它的本义来了解它,并不是故意抹杀它,但我也不是故意宣传它,说成没有毛病。中国文化喜欢讲圆而神,下面方以知不够,撑不起来。你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天天在讲圆而神,那就出毛病。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这个人圆通。。。。。你随便讲圆通,你这个圆通就是灭有是非,就是投机,滑头。。。。譬如,儒家讲中庸,中庸是最高境界,按照孔孟的道理,这个中庸下面一定要有狂狷来支持。这个人既不狂也不狷,结果是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因为非之无可非,刺之无可刺。


 周易哲学演讲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