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冥想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生与死的冥想

出版社:学林出版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807304791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163页

章节摘录

  我想谈谈有关生命整体之事,并非鸡零狗碎,而是要寻迹整个的人类生命。要想讨论得深入一些,我认为决不能被理论、信仰及教条所羁绊。我们大部分人总是不停地耕耘自己的心田,却从来不播种。我们分析啊、讨论啊,条分缕析,可就是不了解完整的生命运动。  要想领会整个的生命运动,就得非常深入地了解三件事情,即:时间、悲伤、死亡。得了解时间,得领会悲伤的全部意义,得忍受死亡——欲办到这些,需要的是真纯的爱。爱不是一种理论,不是一种理想。你也许爱,也许不爱。爱是不教而能的。你不能通过上课教人学习如何去爱,也无法让人每天去操练弄明白什么是爱。但我想,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时间的意义、了解了悲伤那非凡的深沉,以及随死亡而来的纯净,你就会自然地、轻易地、自发地开始去爱了。也许我们是能够——如实地,不是抽象地或只是理论上地研究时间的本质、悲伤的性质或结构,以及我们称之为死亡的非凡之事。

前言

  克里希那穆提于1895年出生在印度,曾被认定为一位精力充沛、性格坚定的导师,他的论述既非东方也非西方。他宣布:真理是“无路可达之国” ,无论哪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国度”。  他始终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的导师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但他却宣布自己不是权威,而且也没什么戒律。他的宣讲始终就如与人面对面的讲话。他所传播的主要思想是:只有个人意识的转变,才能引发社会的根本变动。他始终强调要有自知之明,要理解由宗教和国家而来的制约性或分离性影响。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强调:我们所急需的是“开放”,即“有着难以想像的能量的大脑里的巨大空间”。这一“开放”的“巨大空间”,正是他自己的原创性的丰富源泉,也是他对世界范围各式人等产生巨大震撼的关键所在。  他一直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宣讲,直到1986年才停止呼吸,享年九十。由他的讲话、日记、书信结集而成的著作超过六十本(一说四十本)。本套克里希那穆提著述系列就是从他大量的讲义中撷取出来的。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极为重要的主题。

内容概要

  (印度)克利希那穆尔提(Krishnamurti,Jiddu1895~1986),印度精神领袖,印度教哲学家。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撒宁·1964年7月28日
奥嘉义·1932年6月7日
孟买·1948年3月14日
瓦拉纳西·1964年1月17目
在拉吉特与学生交谈·1964年1月22日
对死亡的恐惧·摘自《生命的注释》第二集
西雅图·1950年8月3日
巴黎·摘自《欧洲谈话》1968年4月28日
阿姆斯特丹·摘自《欧洲谈话》1968年5月19目
片断·摘自《鹰之翱翔》
伦敦·1969年3月20日
撒宁·1972年7月27曰
撒宁·1963年7月21目
布洛伍德公园·1974年9月7日
撒宁·1976年7月30日
马德拉斯·1959年12月9日
生、死及复生·摘自《生命的注释》第三集
孟买·1960年1月10日
孟买·1962年3月7日
伦敦·1962年6月12日
新德里·1963年11月6日
生命的整体·摘自《鹰之翱翔》·阿姆斯特丹·1969年5月11日
孟买·1965年2月24日
格斯塔特·摘自《克氏手记》·1961年8月
8月23日
8月24日
8月31日
撒宁·1964年7月28日

编辑推荐

  《生与死的冥想》克里希那穆提——他被认定为“世界导师”,却始终不接受这一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的演讲,他却宣布自己不是权威……正是他思想的源源泉水,对世界各式人等产生着震撼人心的影响。

作者简介

《生与死的冥想》讲述克里希那穆提于侣95年出生在印度,曾被认定为一位精力充沛、性格坚定的导师,他的论述既非东方也非西方。他宣布:真理是“无路可达之国”,无论哪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国度”。他始终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的导师身份。世界各地的听众着迷于他,但他却宣布自己不是权威,而且也没什么戒律。他的宣讲始终就如与人面对面的讲话。他所传播的主要思想是:只有个人意识的转变,才能引发社会的根本变动。他始终强调要有自知之明,要理解由宗教和国家而来的制约性或分离性影响。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强调:我们所急需的是“开放”,即“有着难以想像的能量的大脑里的巨大空间”。这一“开放"的“巨大空间”,正是他自己的原创性的丰富源泉,也是他对世界范围各式人等产生巨大震撼的关键所在。他一直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宣讲,直到1986年才停止呼吸,享年九十。由他的讲话、日记、书信结集而成的著作超过六十本(一说四十本)。本套克里希那穆提著述系列都是从他大量的讲义中撷取出来的。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极为重要的主题。

图书封面


 生与死的冥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让我 释然~面对死亡 等待我的不再是死亡现在经常会提醒自己珍惜生命每过的一分钟,每天都使得它充满意义人生本是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时间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无人解答在 对的时间 做对的事使此生无憾
  •     对于思路的激发,不错的书.不过因为是合集,有些重复.如果是想听被人讲出答案,那就算了.--春节,奶奶走了,走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手还热的.死亡来的这么突然这么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又迷茫了很多.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风俗,是人们对死亡的无奈的寄托.迷茫了原来真的什么都控制不了,这么无力,又突然恐惧.这个印度的智者从另一种视角,推翻所有现存的信仰,谈论生死,人生的意义.换一种视角,或许可以激发出自己的思考.但关键要是自己的,而不是盲从于任何人的观点.
  •     说的不过是几个意思:抛弃你自己;每一天重生和死亡,活在今天;顺其自然。反反复复就是这些道理,语言不同而已。不能不说他的语言很有感染力,也挺美。讲的感觉和道德经差不多,还是看道德经吧,咱中国人的……嘿嘿。这是一辈子的灵修。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克氏的空灵境界,常人也许只能望而兴叹,不过留个心境去欣赏下仍然是很好的。
  •     放弃了执着就会有爱。
  •     启蒙书
  •     不知所云1
  •     在我混乱之年
  •     似懂非懂,不易读。
  •     任何的信仰和寄托均来自内心的脆弱
  •     正因为对我而言“死亡”不再符号化不再是字面上的概念所以才导致恐惧。我看到的就是死亡本身,我深信不疑。很多叙述我感同身受,可那不时突然发作的恐惧仍在。
  •     觉得是很值得一看的。不过,可能我还未能领悟其中的奥妙,总觉得看他的作品都是点到即止。
  •     1、我读的时候,还没有悟到:生和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以为死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将在不久的将来到来的事情。
  •     我还能做到么?
  •     活在当下 抛弃生死的概念 远离恐惧 只有爱是永恒的能量
  •     博大
  •     看似深刻,很哲学,很理论。理解后,会有一个全新的人生观。取其精华。
  •     把"不可说"的禅说给你听
  •     大师的思想-对死亡的理解
  •     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给人心灵的洗涤,这本也一如既往如此。我们对于死的恐惧无非是对于自己已知及已拥有之物的执着,不愿放弃,害怕失去,一味追寻所谓的确定性并企图为自己营造安全感,然而却不知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物的执着本身就决定了绝对稳定及安全的不可能,于是我们就陷入了无穷的冲突和恐惧之中。正如克氏所说,我们对死亡只不过知道词义,作为旁观者看过别人生命的消逝,并没有谁真正经历过,那么又何来恐惧一说呢?要跳出思维的局限性就要先抛弃已知的知识和已有的观念,要想找到稳定和安全感就要放下对已拥有之物的执念,平静看待生与死,时时保持自我更新,把死亡看作在平常不过的事,同时,在生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敏感的心,无畏生死!
  •     未知生,焉知死
  •     没怎么看明白 ,因为睡着了,印度人民也牛逼、
  •     读的他的第一本书,从此便难以自拔……
  •     主题过于集中,可以每日读一篇。我很喜欢。
  •     Hey,我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