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极乐生活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802068216
作者:费希特
页数:220页

章节摘录

我们今天的演讲计划从考察我们在这些演讲中的目的及为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已取得的所有进展着手。我的态度是:人类不是注定要受苦受难的,然而,在尘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他自己愿意,他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尘世间的和平、安宁与极乐,从而降临到他的头上。但这种极乐不能依靠外力,也不能借助这种外力的奇迹,而是必须用它自己的双手亲自抓住它。人世中的一切痛苦之源是他们的心思太多太杂,而且反复无常,而唯一永恒的极乐生活的绝对条件是用内在的爱与愉悦去满足这种唯一永恒,这种统一体当然只能在描述或图象中被把握,实际上我们自己不能达到这种境界,也不可能转变成太一。现在我首先要以重点突出的形式为你们清楚地揭示刚才陈述的这个命题本身,使你们对这一命题的真理性心悦诚服。我们这里着力于引导与领悟,因为只有引导与领悟才有耐久的价值,而我们的着眼点不在于倏忽多变的情感或幻觉后的清醒,它们多半是一闪即逝,不留一丝痕迹。

前言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的生机。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在一切生命现象中,人生无疑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最关注的问题。人生,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通常,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活,而人们最关心的也是生活。在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不少人都着眼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事实上.物质所能提供的帮助远非我们认为的那么有效。因此,更为内省的人便开始转向精神的追求。讲究生活品味的提升。即艺术的生活.宗教的生活。可以这么说,精神生活基于对自身的超越,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所特有的现象。生活这一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宗教家都在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就是这样一位真正有创造性的哲学家,他继承并推进了康德所开创的事业,成为德国古典哲学承前启后的思想大师。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费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译者:于君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先后在耶拿大学、爱尔兰根大学、柏林大学任教授。尽管他是继康德之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近些年来,由于学者们注意到他对自我意识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认识到他的地位。费希特从主观性和意识出发.提出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的统一。他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思维和存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相统一等思想。他的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曾对黑格尔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著作有《知识学基础》《知识学导言》《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

书籍目录

【译序】【第一讲】本真生活与假象生活【第二讲】驳斥对通俗的形而上学教义的异议【第三讲】思维的普遍方式所遇到的难题.存在和在场的定义【第四讲】存在原理:唯一神圣存在作为杂多在场或世界在意识中的示现【第五讲】世界观可能的的五大种类:感官、合法性、更高道德、宗教、科学【第六讲】阐述有关《约翰福音》的信条——遵从我们的信条【第六讲附录】基督教的历史与形而上学【第七讲】人类愉悦世界和自我的五种方式——感官享乐、合法性和斯多葛主义【第八讲】向着更高级别的道德前进的必经之路:自我的自由性及独立性、绝对命令【第九讲】较高道德在感性世界的范围内创造的新世界:道德宗教意志【第十讲】从真正宗教立场出发对整个对象所作的阐述——描述极乐生活【第十一讲】论坦诚交流的障碍

编辑推荐

《极乐生活》作者费希特认为,人类不是注定要受苦的,相反地,在尘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他自己愿意,他都能分享和平、安宁与极乐,但这种极乐即不能借助外力,也不能借助这种外力的奇迹附加给它,而是它发布用它自己的双手新自接受这种极乐,人类产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是它分心于杂多的,可变的东西,而极乐生活唯一的、绝对的条件是用深切的爱与满足去把握太一或房屋。

作者简介

《极乐生活》是费希特最重要的宗教哲学著作,是理解他在柏林时期的知识学及其变化的主要文字依据。它发表于1806年4月,内容是同年在柏林所作的11次通俗演讲。费希特强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去爱作为绝对存在的上帝,认为这是人们通往极乐生活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据此他划分了五种世界观或精神生活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讲述了本真生活与单纯的假象生活的区别;对于一种极乐生活,什么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是仅仅在一些条件下才必要的;还涉及到本体论及存在论等内容。

图书封面


 极乐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本教人积极向上,相信、追求真、善、美的哲学书。费希特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对德国的哲学发展有这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了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家,在此书中教会了读者反省自己的生活、解疑一些莫名的思想困惑。。一直在纠结于生活的意义,渐渐地开始对周边的事物、事情感到麻木。假象生活照常,而真实生活却是一片混乱,理不出一个头绪。甚有一种行尸走肉般。此书给了极度精神涣散一个向导 ,一盏光明灯。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最好别特意买,这种书的书名倒是挺吸引人的。
  •     翻译质量不佳。
  •     存在的存在与存在的在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存在的在场表现为意识并在自身中把握自身,作为在场的意识的自我意识本身是单一的,在把握它的对立面--存在的存在--时,必定通过反思来把握,而反思必定对存在进行分割,所以存在的在场是分裂的:如费希特所言“存在的存在只能在在场中在场”,所以人无法直接把握存在本身,而存在对人的显现只在在场中存在,人得到的存在的在场是分裂的,要将分裂的在场把握为同一的存在是对存在本身的回归。在上帝中,对人的一切事件,包括苦难,都可以理解为是存在在在场中的显现。人只能通过在场的存在来趋近和追问存在本身,人如果意识到存在的本质就不会迷失于存在的在场的显现,而会对存在产生爱。这样看来,“上帝”这一层外壳可以剥去,或出于某种需要,将其保留也是一样的,人最终面对的是存在本身。
  •     比较不巧的是某正好是怀疑主义者。另外,这套的翻译都颇成问题。
  •     翻译好费劲=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