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的底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德里达的底线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301146194
作者:陈晓明
页数:559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解构的底线:“解结构”的历史性问题多少年过去了。德里达1966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讲演依然是人们理解解构主义的基本依据,这篇题为《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的论文,当时掀起轩然大波。1966年,人们还沉浸在结构主义的自满中,德里达却给了当头一棒。确实,这篇文章针对性强,观点鲜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切中要害,相当全面地提出了在当时看来完全是异端邪说的解构主义观念。也许是由于浓重的反结构主义色彩,德里达的那些论断显得彻底而不留余地。对结构的整体性问题,对起源和中心,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以及历史本身的含义:德里达都提出了与当时流行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关于解构主义的最初解释与后来的印象,都与这篇文章的一些说法相关。而在随后的解释中,德里达又反过来不断强化了这些基本观念。因此,人们有理由把解构主义看成是与结构主义针锋相对的理论学说,尽管人们可以从德里达的思想来源,从解构思想最初的起源清理出德里达与现象学或海德格尔更为密切的关系,但解构主义之被命名从一开始就与结构主义结下了最为紧密的关系,没有人会怀疑它们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确实,要理解解构主义就要理解结构主义,这并不是德里达的初衷,也不是德里达的解构思路展开的基本内容,但结构主义就像一面反光镜,照出了解构主义与之最不相同的对立面。

前言

写作一部较为全面地论述德里达及解构理论的书是我多年的夙愿。解构主义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十多年,“盛行”之说可能言过其实,或者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现在解构主义已经变成习以为常的概念术语,举凡对抗、批判、戏谑、PK等等,都叫解构。不管是在学术对话中,还是在媒体娱乐狂欢的场合,解构都变成一种时尚的佐料。如此的通俗化和庸俗化,对于解构一词的普及可能不无益处,但在学理的意义上,却是对解构的草率行事。也正因为人们把解构挂在嘴边,似乎谁都通晓解构,谁都可以解构,这就遮蔽了解构真正的学理意义。真正追问大学生、研究生乃至于一般的学界中人,解构为何物,恐怕还是不甚了了。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目前解构在中国还属于“学术谣言”,这就是说,还属于“传说”阶段,难免走样和似是而非,因而,更坚定了我重新写作解构的决心。因为早在80年代后期,我所写的博士论文——《解构的踪迹》——即是关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但是由于那个时期资料匮乏,加上文学系对论文的专业限制,论文最终成为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先锋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在理论上未免不够纯粹,这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这本论文经过八九十年代的历史转折时期,1994年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我在北京三联书店与德里达相遇时将这本论文送给了他,上面用英文写了给他的献辞:“您的思想对中国青年一代学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与他做了短暂的交谈。大师看到十多年前居然有用中文写的关于他的博士论文,很是惊讶。或许是出于客套,大师用英语说:他的著作能被中国学者重视并发挥作用,这是他最大的欣慰!当时张宁博士(时为德里达助手)也在场。可惜,我一向出于矜持(或担心给人添麻烦),不善于要求与名人照相,那次我们的交谈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很是遗憾。不想,大师于2004年10月9日去世,再也无缘拜望。

内容概要

陈晓明,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解构的踪迹》、《剩余的想象》、《表意的焦虑》、《无望的叛逆》、《不死的纯文学》等十多部。

书籍目录

自序导言:后现代的开启与解构的未来面向一 后现代的开启者二 德里达的后现代意义三 德里达的思想阶段转变,历史性与肯定性问题四 解构与后现代的信念问题第一章 解构的底线:“解结构”的历史性问题一 战后的法国思想界:萨特的时代二 结构主义的时代三 结构主义的统治与对抗的开始四 对福柯的“我思”的批判五 解结构的无底游戏第二章 解现象:主体意向与历史性问题一 现象学的根基二 “生成与结构”的历时性解构转换三 先验逻各斯的历史性质疑四 意向性还原的非历史性五 声音、书写和补充第三章 解一文字与存在:清淤与清除起源根基一 文字与言语的对抗二 写下的存在和被写的存在三 普通语言学中的语音中心主义与逻各斯的合谋.四 对卢梭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文字观念的解构五 关于卢梭的替补的批判第四章 解构的关键词:延异的无限运动一 延异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二 延异的其他思想渊源三 符号的延异与索绪尔语言学四 延异的基本含义五 延异的历史性问题六 关于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第五章 解构的策略:文学对抗哲学一 解构的修辞学或柏拉图的药二 颠倒与嫁接:文学对哲学的改写三 起源的缺乏:不在之在四 延异的历史性:补充与替换五 文学对抗哲学的另一种态度第六章 解文学性:奇怪的建制与劫持一 文学性与“奇怪的建制”二 文学类型、法律与女人三 在法律面前、署名的语境四 被劫持的文学性第七章 解构的伦理面向:他者、宽恕与责任一 关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二 解构暴力与形而上学三 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四 宽恕的无条件性与不可能性五 关于动物、死刑与死亡的馈赠第八章 法律、暴力、正义与绝境一 关于正义的权利,从法律到正义二 本雅明:暴力、革命与救赎三 绝境:解构的向死而生第九章 友爱政治学与他者的人道一 “也许”与他者的伦理学二 友爱与幻影朋友之回归三 友爱的现实情境:绝对敌意与人道四 民主正义与他者的人道第十章 马克思的异质性精神与弥赛亚性一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历史语境二 幽灵化:为什么是幽灵?三 驱魔道,历史无法终结四 以解构的名义继承,以及幽灵学的悖论五 面向未来的弥赛亚的肯定性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德里达的底线》一书在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生的必要性。作者就德里达的代表性文本展开具体分析,追踪其解构思路展开的路线,揭示他解构的意义和困扰所在;同时,对解构主义进行一次“寻底”探讨和重新“修复”。

作者简介

德里达本人的写作史、阐释德里达的历史,以及历史语境本身都在十肖然发生变化,这使我们有必要重新阐释德里达,以及解构的历史。《德里达的底线》在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生的必要性。作者就德里达的代表性文本展开具体分析,追踪其解构思路展开的路线,揭示他解构的意义和困扰所在;同 时,对解构主义进行一次“寻底”探讨和重新“修复”。

图书封面


 德里达的底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人们总觉得药是个好东西,生病了吃点药就药到病除了;没生病也应该吃点药(补药),可以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长生不老——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药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甚至年轻人也讲究这个了,为了健身、瘦身,为了补充营养,为了心理健康,一个个不吃饭,天天吃什么药片,补这个补那个,都补得跟小鸡仔似的——甚至说一个人坏透,就说他是无药可救了。想来,这个“药”是能救人的。当年,鲁迅也写过一篇《药》,而他的药当时救不了华小栓,现在看来也救不了中国人。先生弃医从文,学医,是为了研究医人肉体的药;从文,是为了研究医人灵魂的药(文字)。然而,我们也知道,是药三分毒,“药”,既可治病,也可使人丧命。……德里达在《柏拉图与药》中,就把书写比喻成“药”,他引用了《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讲的一个故事:说埃及的瑙克拉提地方住着一位这个国家的古神,叫塞乌斯,他发明了很多东西,包括数字和算术,天文学,还有跳棋什么的,尤其是他发明了文字。当时的国王是萨姆斯,塞乌斯就来到萨姆斯这里,把各种技艺传给他,要他再传给所有埃及人……塞乌斯给各种技艺一一做解释,而国王就依据自己的好恶做出褒贬。当说到文字的时候,塞乌斯说:“大王,这种学问能够使埃及人更加聪明,能改善他们的记忆力。我的这个发明可以作一种治疗,使他们博闻强记。”……德里达想说的是,在这个对话中,塞乌斯把文字称作治疗用的“药”,将它呈献给国王,文字的价值由国王来确定。但是国王不认识字,这种无知显示了他的权威,国王不需要文字,且有足够的权利贬损文字……这里,“文字—造字者—国王”三者关系已经很清楚了,我们不需要再借助德里达,我们需要自己将这种关系进行延伸和分析。这种延伸和分析体现在两点:其一,“文字—造字者—国王”三者关系可以理解为“药—制药者—受众”的关系,制药者不一定是医生,而受众也不一定是病人,于是,药的权威在受众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而实际情况是,受众普遍自甘沦为“病人”(况且他们没有贬损“药”的权利),而制药者也都乔装了一副医生的嘴脸。其二,“文字—造字者—国王”三者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知识分子—权力”的关系,国王有足够的权利贬损文字,“权力”也有足够的权利贬损知识,或者说,所有的知识都不过是为了进贡给“权力”,谄媚罢了,如同造字者把文字献给国王;而这里,“知识分子”的角色就显得很尴尬了,一方面,知识分子不一定是知识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即便知识分子能够生产“知识”,他们也不过是间接沦为了“权力”的附庸和帮凶。关于知识与权力的思考当然有福柯的影子,而这种思考也颠覆了自己早先的思维方式。我们总是会从培根那里得知——“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主要还是权力),进而得知“无知也是力量”;现在我总算明白之前的错误了:国王的无知显示了他的权威,同时显示了他的力量;而“力量(权力)就是知识”(知识是权力的贡品)——并非知识就是力量——于是,无知也就是知识,同时显示出力量。当然,无知比知识更有力量。……最后,我们再一次回到“药”上面,苏格拉底借塞乌斯之口把文字比作“药”,而自己终于死于“药”(毒药),可见,国王对文字的贬损,一如他对药的贬损;而我们没有权利贬损“药”,治病也好丧命也好,一如我们没有权利贬损“文字”,没有权利贬损“知识”!2010年4月22日选自《隐喻的疾病——千字文选集》
  •     上一次读《围城》差不多初中一年级,有十年了吧。而这十年间,我从未再读过,只偶尔想起一些段子,会翻出来求证——我想这种小说,只可做饭前甜点,好吃亦好嚼,但不宜多吃,一是吃不饱,二是容易发胖,想来还是《管锥篇》适合正餐。今次也是这番。读牟宜之旧诗,“柔情莫把仇雠忘,清酒且将块垒浇。”,想想近代做旧诗的里面,谁的格调最高?还得是“不须上溯康乾世,回首同光已惘然!”的董斜川,于是,好容易借来一本被翻得棱角零落的《围城》,找到董斜川处,一路读来,甚有意思,想是又有几年积淀,面对钱老典故的驳杂、讽刺的巧妙,更能心领神会吧。老是觉得知识分子总是要不一样的,应该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不苟言笑,再不然也得儒雅庄重;而以前也特羡慕所谓的文艺沙龙,风姿绰约的女主人,各类精英济济一堂,侃侃而谈……钱老的妙处在于四十年代就搞“解构”了:也是学人餐桌,也少不了诗歌、哲学、文艺,也少不了顾盼神飞的女人,而钱老笔下,此番人等,不是相互作践便是相互吹捧——“就是赞美也不会亲切中肯。”“知道这恭维不会满足自己,仿佛鸦片瘾发的时候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聊天也是离不开“食”、“色”这两个圈子,无聊无趣无耻,可见一斑。……“只有做旧诗的人敢说不看新诗,做新诗的人从不肯说不懂旧诗的。”这句“名言”不知引来了多少后学会心一笑。想想,这个理论延伸开,还可以说:只有搞学术的敢说自己在写小说,没有写小说的敢说自己在搞学术;只有搞形而上学的敢说自己在搞文艺批评,没有搞文艺批评的敢说自己在搞形而上学。我想起了作为钱老的后学,真正开创解构主义的德里达,而他最为学界诟病的就是所谓“以文学批评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先生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哲学家……几乎完全在哲学之外的领域里,例如,在电影研究、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等系科里”——他当然坚决反对用“审美的”来描述他的作品,然而这件事本身就很“解构”,很吊诡。更解构的是,我最近正在阅读的这本书——《德里达的底线》,或许是国内仅有的比较全面的探讨德里达的著作了。作者陈晓明,却是中文出身,正宗搞文艺批评的。我不是说搞文艺批评的不好,况且现今也没那么多顾忌,谁说搞文艺批评的就不能搞形而上学了。我只是不那么喜欢用这种“文人”式的研究:文人很容易审美化,写诗要格律化,写小说要脸谱化,搞研究也不那么逻辑、不那么调查统计或实验数据,而要“格式化”,讲究谋篇布局和起承转合,这是其一;其二是,文人很容易陷入“情绪化”,对某人大发议论,用尽所有褒义词或贬义词,叙述事件也要细致到早上出门有没有刷牙洗脸……德里达,我想还不至于只会搞文艺批评——当然,他搞文艺批评肯定不会差——只是,“文人”式的研究,虽然很“解构”,却终究是饭前甜点,不宜多吃的!2010年4月3日选自《隐喻的疾病——千字文选集》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就这样吧 我以后都不会再碰这本书了
  •     书的内容很详细,很具体,也很全面。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关于德里达的书,(我喜欢德里达的思想,但说实话,不太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所以只能看诠释性的著作)。应该还是不错的,我基本都能看懂。不过有几处实在费解,比如解释“柏拉图的药”这篇文章,作者说了一大堆,但我还是不懂,这可能是由于法语的语言独特性吧。还有就是关于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两章,写的较为勉强,这可能和作者的非哲学背景有关吧。不过总体来说,书挺好的,不能苛求。在了解德里达之前,我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很多人要么对包括德里达在内的后现代主义进行庸俗的欢呼雀跃,要么视之如洪水猛兽。在了解德里达之后我才发觉德里达的思想很有深度和批判性,绝非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可以比之,某些人言必称的所谓“多元”,实际上是故作高深,玷污德里达的思想。同时,他的思想也并非人们认为的那样是非理性主义,关键看你如何理解理性了。
  •     很喜欢,内容丰富充实,是德里达解构主义论述最全的著作,把难懂的问题讲得很清楚。送货还很及时。
  •     大二的时候对“解构主义”研究过一段时间,时隔一年……粗读此书,觉得有极好的“反刍感”。
  •     梳理的非常好
  •     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     一名解构主义的勇敢闯入者。
  •     即使是解读和总结,都觉得有些深奥。表示还是需要认真细读啊。
  •     晓明老师讲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德里达的话语建构策略。
  •     很不错,值得学习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