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启蒙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儒家与启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108037893
作者:丁耘
页数:301页

章节摘录

  学学科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影响了文艺理论、艺术评论甚至诗歌创作。其流泽之广远大大超出了韦伯,甚至超越康德。这个外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当然在于这个时代。伟大的改革瓦解了基本的旧共同体,消除了那种陈腐的归属感,把人驱逐到了无所不包的市场丛林与科层体制之中。如何安身立命的茫然之感也许很难成为一个专门的社会科学课题,但此刻却是折磨每个敏感心灵的首要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意义之间正是这些心灵当时所能找到的最深刻依靠。职是之故,“海德格尔”超越了专门的研究领域,成了“个体生命意义”这个问题的总象征。这个古怪的马丁’海德格尔是我国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探索与康德主义主体性探索的最后归宿。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那不对称的“学科之争”也许就是海德格尔一个人的战争——一场思想文化的后启蒙与社会现实的总体启蒙之间的战争。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思想文化方面的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经济体制上的泛现代主义从相互斗争逐渐趋向相互依存。这种主观意识上的非理性主义与客观精神上的理性主义都发展着把对方统一在自身之内。陌生的客观现实越是膨胀弥漫无远弗届,主观意识就越是茫然无措进退失据。   ……?

内容概要

丁耘,生于1969年。1987年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博士(1997)。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2005)。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主要是德国哲学及古希腊哲学)与比较哲学。主要关注的问题领域包括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译有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撰写《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另撰有《是与易》、《逻辑研究)中的存在问题》等文。

书籍目录

引言重启古今中西之间
第一编 启蒙主体性的终结与当前中国思想的出路
1 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
2 文化民族主义:刺猬的抑或狐狸的?
3 现时代知识分子如何“以天下为己任”?
第二编 儒家复兴与儒家社会主义
4 略论当前儒学的政治论述
5 五四、儒家与启蒙
6 大陆新儒家与儒家社会主义
7 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会通
第三编 哲学会通与古今一中西问题
8 哲学与神学的政治对照
9 知其不可译而译之
10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
11 是与有
12 是与易
后记

作者简介

《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之所以名为“儒家与启蒙”,实有志于探究晚清以来互为表里的古今中西问题。

图书封面


 儒家与启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丁耘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老师,上过他两门课,应该都属于公共课之类,古希腊哲学和理想国导读,可以说是我上过的最有质量的公共课了。然而这个学期听闻有若干同学冲着混学分去选了丁的课,然后问我好不好混,我就答非所问地说了句,认真学,能学到点东西。丁之国学和西哲虽还不能称得上大师,但我总觉得,一个自己喜欢读书的老师,只要将自己所学认真表述出来,大都能够在本科生的课堂上启迪众囚徒吧。无奈所遇之师,却少有几个(但仍有二三)可以做到此种,其他要么不读书,不学无术,在学科的狭隘领域里靠课题谋生,并且以此种态度教导后生晚辈,谓之曰从小培养学术规范和科学思维,当然前者远比后者好培养,也比后者功利上有用得多。另外一种则是将课水水了事,带上学科的面具,抛弃治学的理想,问之必曰形势所迫,实则言小人当道。在此书为数甚少的读者之中,我看到的唯一一篇评中讲的大概是甘阳和丁耘那套子事情,其结语大致为愿丁耘能像他讲的那样成熟起来,头上顶着这样一篇东西,叫我简直不敢写字了。不过此书读来最叫我感兴趣的还是讲八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如何退化成了今天这副智力发育不全的模样。(当然此书之中还讲海德格尔和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在理想国的课堂上,丁就对着众多混学分的未来社会精英强调说,学柏拉图什么都可以忘,独洞穴喻不能忘。不知当时台下诸君忘了没有。)如果说社会学在中国之所以被禁是因其资本主义学科属性,那么在今天的社会学之中,我连一点此性都未看见。今天我国社会学关注的问题不外乎阶层问题,农村问题,医疗问题这些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衍生问题,却从未见有任何一门社会学的学科关乎现代性这个本应作为其学科之所以能产生自我意识的核心。相反,今天的社会学所用以确认自己的是一套调查问卷或是田野笔记的方法,理论?你要搞理论不如去哲学系。于是,我就在从哲学转向社会关怀的若干哲学教师那里看到了更社会学的研究。相反,社会学学科本身近乎退化到了凭借常识,且是那种绝无洞见的常识来做一些零碎的娱乐化的研究的地步。每门课都是导论课,浅尝辄止,连韦伯都不精读,涂尔干不过是个词条。最大的悲剧在福柯身上,福柯的理论可谓生出来就是被误解之后滥用的。丁耘在书中是分出公共知识分子和学院知识分子,前者对学问的追求是一种志业,志在找到中华文明的走向这个问题。而后者顶着这个大帽子,所做的却只是将论文当财务报表来炮制发表。关怀不同,高下立判。而成为有用的“公共知识分子”必须有三,通中华文明之脉,晓西方思想之流,然后又精于世界历史之变革,甘阳如是说。以此观之,可怕的不是当今学生以至于大量老师三项全不及格,而在于学院和学科在及格线之下又画出来若干新的线,于是一切学院学术活动,从教学到研究皆在全不及格之处乐此不疲,浑然不知。
  •     在一次宴饮中,已经略带微醺的丁耘对甘阳说,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养父。甘阳抿了口酒,然后徐徐地说,都是喝狼奶长大的!多年后,丁耘在三联出版了《儒家与启蒙》这部小册子,向我们揭示了他是如何接受当代大儒甘阳启蒙!严格说来,这部三联出版的小册子,延续了《读书》杂志以书评为中心的写作手法,对于甘阳的论述,来自于对于甘阳两部著作的品评。因此,对于甘阳的论述,更明确地说,就是对于甘阳著作的评述。通过阅读甘阳著作,获得儒家观念的启蒙?这是否可能,这才是本文关注的对象。甘阳两部著作鄙人有幸也曾阅读过,《将错就错》短小精悍的专栏批评,将学术问题以犀利的文字表达出来。对比甘阳与刘小枫的文字,我想如果将文字限制在两千字范围以内,甘阳可能会完胜刘小枫。一旦超过这个限制,那么甘阳可能就不会是对手了。而《将错就错》就是这样一部“完胜”的作品,而丁耘对其的关注,可能不会像我这样关注文字的质量,而是关注于其中的内容。这篇名为《文化民族主义——刺猬的抑或是狐狸的?》中,丁耘开篇就将甘阳比作其所引介伯林笔下的狐狸,毕竟这部《将错就错》是本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的书。而丁耘笔锋一转,将这种大杂烩式的写作,又找出了某种线索,好像甘阳又是一只一心一意的刺猬。那甘阳到底关心的是什么呢?在论述李泽厚与启蒙道路时,丁耘提到这位启蒙大师将青年与老年马克思对立的问题,转化为康德与黑格尔的争论。李泽厚的康德启蒙问题,成为了三十年来思想界中的一条暗线。继承派继续高举康德启蒙的大旗,而另一派则转化为现代性理论的深入启蒙派,而甘阳则是通过马克斯韦伯的手指,看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普质的现代国家与启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现代主义知识分子看来,要达成现代性的理想,必然要求与传统割裂,从而抵达“大同”的彼岸。而事实上,掌握了启蒙理性的现代民族国家,无不在技术理性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民族神话的构建。韦伯所看到未来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康德所描述的永久和平,而是诸神(文化)大战的狼藉。丁耘感觉到了,甘阳对于现代性的转折理解,他不再继续追随启蒙大师的步伐,而是开始思考儒家国家是如何才能成为“政治成熟”的现代国家。将甘阳视为“儒家士大夫”,也许是丁耘的慧眼。国学研究者是从来不这么看甘阳的。那么,究竟是谁看得更加准确呢?对于我而言,九十年代是一个更加迷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曾经那些通道过的知识分子,在未来国家建设上面,纷纷分道扬镳。其中,思想改宗产生影响最为广泛的莫过于甘阳与刘小枫二人。而二人恰恰都在九十年代对于社会理论再三致意。刘小枫通过神学神圣与世俗的划分,将传统与现代社会对立,从而回归到古典政治哲学。而甘阳则通过民族国家的兴起,从而回归到儒家民族国家。两者是时代变迁的巧遇,抑或是学术路径的不谋而和。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世纪之初的那篇“通三统”的报告,又将甘阳推到了历史的舞台中央。而丁耘则就其《通三统》与蒋庆《政治儒学》进行对读,得出了蒋庆“似古实今”,而甘阳则“似今实古”。蒋庆将公羊儒学资源转化为现代宪政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古典资源成为了现代政治。而甘阳通过对于现代理论的突破,以诸神大战、多元理论,为儒家思想进入现代政治开辟了道路。从某种角度来看,蒋庆并未避免“新儒家”那种置换儒家资源的手段,因而看起来更加“现代”。而甘阳通过对现代性理论的评析,从而为儒家传统进入现代政治的基础开辟了道路,将现代政治古典化,由此显得更加“传统”。通过丁耘对甘阳“儒家启蒙”的论述,将儒家与现代性的关系,重新梳理了一遍。我们通过这样的梳理,从而摆脱了现代启蒙论的现代观,而丁耘在甘阳的魔眼帮助下,重新梳理五四以来,儒家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贡献。通过对五四吴虞、陈独秀,三十年代的毛泽东、梁漱溟等人,将儒家资源置入现代性理论的构建之中,实践甘阳提出来的儒教民族国家的理想。我想丁耘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是其作为西学研究者本身,也不免他所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动必称美国的‘中国’保守派必须经过彻底‘整风’,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真正领会他们成天挂在嘴边的词句。仅当他们懂得如何同施特劳斯及美国保守派公开决裂,中国的‘青年’保守派才有望‘成熟’起来,有望成为他们一直自诩的真正的保守派。”希望丁耘能够像他所说的那样成熟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关于儒学与当代中国的怪论不少,有些还算有趣,有些就很无趣了。
    甘阳主编的这套丛书中有几本的主题是儒学与当代中国之现代性的,刘小枫的那本《共和与经纶》颇有些可“骇怪”之论,值得一看。
    这本《儒学与启蒙》,想必又是一本怪论颇多的书吧?希望是有趣的怪论!
  •     哪方面的启蒙?未看
  •     政统与道统
  •     我是丁教徒。。
  •     确如某基友所言,几篇文章看问题看的精准。但吊诡之处在于,之所以能有如此问题意识,是因为作者西学出身,但文章一旦开始谈中学的具体问题,就不免捉襟见肘了。所以,问题仍然没有进展:中国学问是根本,但怎么治?仍未解决。
  •     评点甘阳和梁漱溟都很到位~真觉得丁耘是个神人~
  •     浩然正气,字字珠玑。奈何最后“一锤定音”的是易之巅峰我这种没看过海德格尔和易的中下之人来言实在攀不上去。
  •     主要选读了前两编。最后一篇文章有启发性。
  •     掺杂了史学、逻辑学、语言学的臆语
  •     这本小书分为三辑:启蒙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儒学的复兴与社会主义,以及西方哲学翻译和研究中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其论述的内容涵盖古今中西,但却始终基于中国现代化这一视角。三联“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系列的又一佳作。
  •     锐利
  •     这本书中学、西学兼备。不过呢,里面的文章是作者以前发表过的论文的汇集。
  •     不少是《读书》上发表过的旧文。最喜欢最后四篇文章,简直不敢相信作者就是现在微博上那个丁丁。
  •     睡前读物,不过知道了artikulation被翻译成“勾连”在《存在与时间》里出现过……【摊手
  •     小文攒成。
  •     没收到书,订了好久啊!
  •     有卖弄术语之嫌啊。
  •     关于海德格尔的几篇看不大懂。
  •     说法都有见地,读之,感觉字里行间都充溢了着“甘阳大大!你是电!你是光!你是……”
  •     2012-01-10 购于当当网。
  •     清晰条畅,鞭辟入里。现时代的儒家必须接受现代共和国这个既与的事实,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自我论证。后面几篇现象学的文章看不太懂,要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
  •     ~~~~~~~~~~如题!!!!!
  •     论题好、新意多
  •     “政治只能是民族的政治。这意味着,没有虔敬也就没有政治”。
  •     读了部分篇章。
  •     八十年代“精神”,九十年代“风气”,00年代是啥
  •     越来越服老丁,尽管立场未必完全赞同。
  •     丁子甚为深刻!
  •     重申“中国问题”
  •     丁耘此书展示了他非常广博的阅读面,以及写作方面广阔的视野。他不仅在现象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对中国传统也有准确而深刻的领悟,十分难得!
  •     儒家如何进入现代政治,我一直是存疑的。从历史来看,设计好的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相对良好运转,似乎只有美国的先例,并且有着若干条件。八十年代那篇李泽厚、甘阳熏陶下的人,其实自己也有反思的。不过,似乎现在帝师风格起来以后,已经让人生厌了有点。
  •     在有些方面 觉得有附庸某个地方···
  •     旧文集,功力深。讲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最后两篇还看不懂==
  •     在现在这个时代,还不谈儒家,就像病入膏肓者犹不延医。
  •     还买了教养与文明的 这系列的书都很好看
  •     个人感觉丁耘的思想洞见还是很强的。虽然书中有点吹捧甘大师的嫌疑,减一星。
  •     唉,公共知识分子果然难做
  •     只看过第一章第一节,即使后面再烂也值得这个分数。作者在《三十年思想史》中发现(建构)了文革后至今的三十年思想史,两个核心结论:西学四导师与(政治)儒家复兴无疑是大胆而深刻的。这样的结论是来自于近百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传统的,且对其构成根本挑战。
  •     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守不住就继续守,守住了就徐图大举。。。最后一篇大牛!!文化激进保守主义的典范哇!!! ps.多谢有时
  •     诚恳
  •     作者很聪明
  •     如题,国学的启蒙教材!
  •     只提出问题让思考还不给参考答案?看不懂【哭!
  •     各种发过的文章的合集。看不太懂,喜欢里面对于会饮篇的札记。
  •     喝甘阳“狼奶”长大的丁耘可以算是目前少壮派学人中最有学界领袖气质的一个,视野开阔,关怀切实,值得年轻的各种神棍们反复研读。“文化民族主义”这一通三统的策略掷地有声。“文化”是“政治”可能性的疆域,这一“文化”植根于“在地性”,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必然在“自然”的层面论战,并在论战中将自身扬弃于“大同”之中。惜这一论战并未真正展开。
  •     : B262.5/1259
  •     辞洁气清,雄健谨严,运思精警,颇富教益。大文章的典范!
  •     大体讲三,一是八十年代当代中国短暂的思想迸发之后,沦落到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一种学科化努力带来的问题意识的狭隘。其二是新儒家思想和新中国共产党时期的诸多碰撞。剩下的讲的便是纯粹的哲学问题,基本上独讲柏拉图和海德格尔。第一部分读来最为受用,丁子吐槽之表达甚是清晰,又讲述当代苦逼青年颇为向往的八十年代二三事,自是篇篇记忆深刻。但可惜在此书关乎的点分散各处,实难像作者评述甘阳一样,找出个那样的点来评丁耘老师观点到底为何。
  •     讲西哲的几篇很好,其他都很一般。
  •     本书从另一角度向读者阐述中国哲学史,并且对复兴国学文化作出了理论的分析
  •     我要再读一次!上次读了都忘了-_-#
  •     【2016阅读计划进度:25.5/36】
  •     丁老师论文集
  •     不小心删掉了,偷偷补标一下w
  •     分析比较深刻细致 很长知识
  •     如果说全书的第一部分是对过去一个阶段的回顾与总结(是以其论述虽以三个人物为基点,但思想脉络更为完备充分),那么第二和第三部分则更多将思想触角伸向未来的探索与尝试,提出问题,打开视界,做出基本的指引,而远没有完成。期待丁师日后古今统贯、中西汇通的大作。
  •     盛名之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