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大问题》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人生五大问题章节试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
ISBN:9787539942650
作者:莫洛亚,弗洛姆
页数:142页

《人生五大问题》的笔记-第88页 - 四、道德和艺术

  他们教导人们,谦卑和正义同爱和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弗洛姆《人的呼唤》
  这种人道主义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呢?这种人道主义哲学可能具有以下特征:(1)相信人类是一个统一体,在我们每个人之外再不会发现任何人;(2)强调人的尊严;(3)强调人发展自身和完善自身的能力;(4)强调理性、客观性与和平。当代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人类个体》一书中作了另外的描述,他称人道主义为“承认人为最高的善、关心人并在实践中创造适合于人的幸福的最优条件的人的反映系统”。
  
  你正在做与你生活相关的那些事情吗?我相信,人们必定会意识到,反抗虽然是必须的,但它不只是人的活动形式,而且我认为,对青年一代来说,关键是要考虑到他们何处才能找到确定的方向和为之献身的参照系。这种参照系既不是完全主观的资产阶级世界,也不是教义和支持教义的组织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而是选择在人道主义意义上导向更有生命力的价值。
  ——弗洛姆《作为一种全球性人的哲学的人道主义》

《人生五大问题》的笔记-第53页 - 二、友谊和幸福

    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才能够克制情欲。
  ——斯宾诺莎《伦理学》
  快乐不是行为的主要动机,而是生产性行为的伴随物。
  
  幸福象征着人找到了人类存在问题的答案:生产性地实现他的潜能,因此,他既与世界同为一体,但同时却又保持着他自身的人格完整性。在生产性地运用他的精力时,他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他“燃烧自己,却不化为灰烬”。
  ——弗洛姆《快乐和幸福》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和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原因:即是和我们自己冲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我依着我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我说过的话,或者我此刻还可重说一遍,或者假若我的见解改变了,我可毫无惭愧地承认是为了极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以前所依据的材料不正确,或因为我推理有误。”当我们回顾昨日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么坦白的话时,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的调和,多少苦恼的幻想,多少和自己的斗争都可以消灭。
  
  为驱除固执的意念起见,必得要不必集中注意的更直接的行动,例如写字,驾驶复杂的机器,爬行危险的山径等。肉体的疲劳是卫生的,因为这是睡眠的准备。
  
  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速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这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顶,永远不已。在固定的一点周围,循环往复,嬗变无已,人生云者,如是而已。确信有此固定的中心点时即是幸福。最爱的爱情,分起来也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也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莫洛亚《论幸福》

《人生五大问题》的笔记-第67页 - 三、生命和死亡

  我们在地球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并非自愿,而且也没有收到邀请就来到这里作短暂的停留,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为何到这里来。
  ——爱因斯坦
  任何人的举止都表明他似乎只对生命的某种阐释深信无疑。他的一举一动都蕴藏着他对这全世界及自身的看法。这是他的断言:“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那样。”这边是他赋予自己的意义和赋予生命的意义。
  
  “真”是针对人类而言的,针对人类的计划和意图而言。除此之外,别无真理。即使别有真理,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既无法知道这些真理,而这些真理也毫无意义。
  
  任何人的生活都受限于三个约束,而且他必须考虑到这三个约束,它们构成了他的现实,因为他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源于这三个约束。……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这个小行星上,而非其他地方。这是第一约束。……
  第二个约束就是:无人是人类的唯一成员,我们身边有其他人,我们与它们息息相关。
  我们还受限于第三个约束:人类由两性构成。……
  这三个约束构成三大问题:第一,我们的地球家园有种种限制,怎样在此限制下找到一个赖以生存的职业呢?第二,如果和在同类中谋求一个位置,用以相互合作并且分享合作的利益?第三,人有两性,人类的延续依赖这两性的关系,我们如何调整自我以适应这一事实?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全体人类感兴趣,并且他们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感和爱心。
  
  ——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的能力;能够脱离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有自我身份感,这种身份感来自自身的经验,即自己是力量的主体和主动者的体验;能理解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及能够发展客观性及理性。
  
  因此,我们不能以个人是否“适应”社会为前提来给精神健康下一个定义;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先看社会是否适应人的需要,社会的功能是促进还是阻碍精神健康的发展,然后再根据这一情况来下定义。一个人是否精神健全,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取决于他所处社会的结构。健全的社会能拓展人具有的爱人的能力,能促使他创造性地工作,发展他的理性与客观性,以及使其具有给予自己的生产力的经验的自我身份感。不健全的社会则造成人们相互憎恨与不信任,将人变成供他人利用与剥削的工具,剥夺了他的自我身份感,而使他成了顺从、屈服于他人的人,或者变成了一个机器人。社会可以具有两种功能:它可以促进人健康地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的进步。实际上,大多数社会都具有这两种功能,问题只是,社会对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成都和方向怎样。
  ——弗洛姆《精神健康与社会》    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庄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卡夫卡《论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

《人生五大问题》的笔记-第2页 - 一、婚姻与家庭

  反对结婚的人说:“一对夫妇总是随着两人中较为庸碌的一个人的水准而生活的。”
  
  现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说:“爱情并不如它本身所想象的那么苛求,十分之九的爱情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悲哀的对象。”
  
  巴尔扎克在《两个少妇的回忆录》中描写了两种婚姻的典型,这描写只要把它所用的词汇与风格略微改换一下,那么在当今还是很正确的。两个女主人公中的一个,勒南代表理智,她在给女友的心中写道:“婚姻产生人生,爱情只产生快乐。快乐消失了,婚姻依旧存在;而且更诞生了比男女结合更为宝贵的价值。如果想要获得美满的婚姻,只要拥有那种对于人类的缺点加以宽恕的友谊便够了。”
  真正的女性爱慕男性的力量,因为她们熟知强有力的男子的弱点。她们爱护男人的程度,和她所受爱护的程度相等。我们都知道,有些女人,对于她所选择和改造的男子,用一种带着妒意的温柔去制服他们。
  
  真的应该像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时那样的想法才对。丈夫与妻子都应该对自己说:“这是一部并非要写作而是要生活在其中的小说。我知道我将要接受两种性格的差异,但我要成功,我也一定会成功。”
  ——莫洛亚《论婚姻》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另一个人感到兴趣,他便会拥有属于这种兴趣的各种特征,他必须成为真诚的友伴,他必须勇于负责,他必须使自己忠实可靠。
  ——阿德勒《爱情与婚姻》
  如果两个像我们大家现在这样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破了把他们分隔开的那堵墙,感到亲近起来,合为一体了,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这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封闭、孤立、没有爱之状态中的人来说,尤其是妙不可言、惊喜莫名的。……他们并不懂得,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这种态度——认为爱是再容易不过了的态度——历来是对爱的流行看法,尽管事实处处都证明与之恰恰相反。
  
  它是灵魂的主动活动,它只是在内心自由和独立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主动性的一个概念,一个现代的主动性概念指的是花费精力以及实现外在目的;而主动性的另一个概念则是指人的内在力量的使用,它不管是否引起外在之变化。斯宾诺莎对后一种主动性概念已作了极其清楚的阐述。他区别了主动和被动情感之间、“行为”和“情欲”之间的不同。在主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自由的,他是情感的主人;在被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被驱使的,什么是动力的对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斯宾诺莎得出结论:善和力量是同一个东西,嫉妒、猜疑、野心、任何的贪婪都是情欲;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的某种能力的实践,它只能在自由的情况下实践,从来都不是强迫的后果。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这样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给予了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这样,在给予他的生命时,他使另一个人富有起来,通过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他并不为接受而给予,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但是在给予中,他不能不使另一个人身心中的某些东西复苏,而且这种复苏过来的东西又反射给他自己。在真正的给予中,他禁不住接受了那些还给他的东西。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一个给予者,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在给予的行为中,某种东西诞生了,给予的双方都感激为他们所诞生的生命。尤其是对于爱,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软弱无能就是没有能力产生爱。
  
  作为给予行为表现出来的爱的能力依靠人的性格发展。它以获得某种以生产性为主的取向为前提;在这种取向过程中,人克服了依赖、自恋的无限权力和利用他人的愿望或囤积的冤枉,而且获得了对其自身的人之能力的信心,获得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勇气。缺乏这些,他便会害怕给予他自己——因为也就害怕爱。
  
  上帝向约拿阐明,爱的真谛是为某些东西“出力”,并“使某些东西成长”,爱和劳动是不可分的。人人都爱自己出过力的东西,同时也为他所爱的东西而出力。
  
  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允诺。如果爱只是一种情感,那么,永远彼此相爱的承诺便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可以出现,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情感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
  孩子呢?如果他有福分有一个真正女性的母亲,他会受了她的教诲,在生命初步即懂得何谓毫无保留而不求酬报的爱。在母爱之中,他幼年便知道人间并不完全是敌害的,也有温良的接待,也有随时准备着的温柔,也有可以完全信赖而永不有何要求的人。这样开始的人生是精神上极大的优益。凡是乐观主义者,虽然经过失败与忧患,而自始至终抱着信赖人生态度的人们,往往都是由一个温良的母亲教养起来的。反之,一个恶母,一个偏私的母亲,对于儿童是最可悲的教导者。她造成悲观主义者,造成烦恼不安的人。
  ——莫洛亚《论父母与子女》


 人生五大问题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