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1955746
作者:康德
页数:187页

内容概要

作者:(德)康德

书籍目录

Ⅰ PREFACEⅠ 前言FIRS7 SECTION  Transition From The Common Rational Knowledge Of Morals To The Philosophical 第一章  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SECOND SECION  Transition From The Popular MoralPhilosphy To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第二章  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THIRD SECTION  Transition From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o The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Pure Practical Reason 第三章  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对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考察Concluding Remak结束语Ⅱ What Is Enlighenmcnt?Ⅱ 什么是启蒙?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从普通知识进展到它的最高原则的决定性,然后综合地从对这一原则及其来源的考察返回到原则所适用的普通知识那里去。本书共分三章。分别介绍了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以及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对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考察。

图书封面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伊曼努尔•康德古希腊哲学曾被划分为三门学科: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形式的哲学称为逻辑学,而质料的哲学按照其所研究的特定对象及对象所服从的规律,本身又划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因为这些规律或者是自然的规律,或者是自由的规律。关于自然的规律的科学称为物理学,关于自由的规律的科学称为伦理学。物理学也叫自然论,伦理学也叫做道德论。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都能有它们各自的经验部分。自然哲学必然如此,因为它必须给作为经验对象的自然规定规律,而道德哲学则必须给受自然影响的人类意志规定规律。就全部以经验为根据的哲学而言,都可称之为经验哲学;而对完全以先天原则为根据来展现其理论的哲学而言,可称之为纯粹哲学。当纯粹哲学仅仅是形式时,它即是逻辑学;当塔被限定于知性的特定对象上时,就是形而上学。依照这种分类法,就产生了两种形而上学的观念----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因此,物理学就既有一个经验的部分又有一个理性的部分,伦理学也同样如此。就伦理学而言,经验的部分可以比较明确地称为实践人类学,理性的部分称为道德学则更为恰当。另一方面,保存一个人的生命是一项责任,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直接的偏好去这么做。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对保存生命所持有的焦虑,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而且他们如此做的准则并没有道德的意义。他们保存生命合乎责任,而不是出于责任来保存生命。但是,如果逆境与无望的忧伤完全夺去了生命的乐趣,如果遭此不幸的人,意志坚强,对他的命运感到愤慨,也不心灰意懒,垂头丧气,他宁愿求死,他不爱他的生命,却仍然保存着他的生命,他之所以如此,既不是出于偏好也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责任---那么,他的准则就具有道德意义。这样,道德的第一个命题是: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必然是出于责任。第二个命题是:一个出自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并不来自于通过此行为而要实现的意图,而是来自行为被规定的准则。第三个命题,作为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我将做如下表述:责任是出于对规律的尊重而做出的行为的必然性。我能够愿意我的准则成为普遍的规律吗?智慧更在于行动,而不是求知。所有律令,要么是假言律令,要么是定言律令。父母通常都忽略了教育孩子们对自己可能选取来作为目的的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并改正他们的判断。意欲可按照它们所受意志强制性的不同,明确地区别开来。为了清楚地讲明这种强制性的不同,我认为,如果有人说它们分别是技能的规则,审慎的忠告和道德的戒律,则会是对它们最恰当的命名。简而言之,他都不能够,完全确定地断定什么东西会使他真正的幸福;因为要如此,他要无所不知才行。关于节食、节俭、礼貌、自制等,凡此种种皆由经验教导的忠告,一般说来,都是最能增进福利的。只有一个定然律令。这就是:要只按照你能够同时愿意它也应该成为普遍规律的那个准则去行动。一个人,由于经历了一系列厄运而终至绝望,对生命感到厌倦,但若他仍拥有其理性,他就能够问问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否与他自己的责任相冲突。现在他这样问自己,他的行为准则是否能够变成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然后,他的准则却是:当生命期限的延长只是预示着有更多的不幸而不是更多的满足时,出自自爱的缘故,我把缩短生命作为我的原则。但是,这里可疑的是,自我眷恋的原则能够成为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人们立刻就可以看到一个含有矛盾的自然系统,以通过情感来推动生命改善为自己独特职责的自然,却把通过感情来毁灭生命作为自己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能作为自然而存在;因此,那个准则也就不能作为自然的规律而存在,也因此,它与所有责任的最高原则矛盾了。我们必须愿意我们行为的准则变成普遍的规律:一般来说,这是对我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人类以及一般地说来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是作为自身即是一目的而存在着,而不仅仅是作为由这个或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一个手段而存在着。如果人类意志应该有一个最高的实践原则或一个定言律令的话,那么,它必定是意志的一个客观原则,此原则形成于这样的一个目的概念,即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必然地是一个目的,因为它自身即是目的。所以,这个客观的原则能够成为一个普遍的实践规律。这个原则的根据就是:理性的本性本身就是作为目的而存在。实践律令就是这样的:你的行动,应把人性,无论是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或是他人人参中的人性,始终当作目的而决不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实践律令能否实现。在人性中,有获得更加完满的能力,这些能力属于对我们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尊重的自然之目的;忽视这些能力,也许与那作为人身即是目的的人性的保存相一致,但却并不与这一目的的增进相一致。所有人都有自然的目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幸福。道德和能够具有道德的人性,才是唯一有尊严的东西。通过一个公式,对所有的准则作完整的规定,此公式即是:所有出自于自律的立法者的准则,都应当与可能的目的王国和谐一致,正如它们与自然王国的和谐一致一样。意志的自律性,就是意志由之成为自身规律的特性,而不依赖于意欲对象的任何特性。一个人借助其情感,是不能有效地对他人做出评价的。道德不是心灵的幻象。(自由概念是说明意志自律性的关键。)附录:什么是启蒙?也许,通过革命,可以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欲心或权势欲的压迫,但是,却不能实现思维方式上的真正变革。相反,新的偏见也会和旧的偏见一起成为广大缺乏思想的大众的枷锁。自由就是在每一场合都能公开使用自己的理性。那些能够被缔结为一个民族的法律的任何东西,其检验标准在于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民族能否把这样一种法律施加于自身。
  •     近来断断续续重读《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以下是一些新的小心得。过去我对《道德》的解读是这样的。一言以蔽之,康德从“道德律是先验的、必然的、普遍的”基本公理出发,推断出 “道德指令来自于categorical imperative定言令式”的结论。全书最核心的一句在第二章:“There is, therefore, only a singl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it is this: ac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maxim through which you can at the same time will that it become a universal law.” [4:420]换言之,任何道德律必须有成为合于自由意志的普遍法则的潜能。这个命题的关键在于”universal”一词,而这个性质正是从先验、必然、普遍三个基本假设中推出的。如果仔细推敲,我们发现,道德律的主体(“我”)从康德对定言令式的陈述中消失了。于是我问:定言令式究竟应该是祈使句(ac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blabla…),还是陈述句(I ought to ac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blabla…)?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啊!因为这个问题关乎语言,而不关乎哲学。那么,让我问一个稍微不那么愚蠢的问题:定言令式的主体是什么?是“我”这个个体?还是“我们”乃至所有理性生物?一个不假思索的回答将是:后者。因为道德律有先验、必然、普遍三个基本性质,定言令式必须是普遍使用,而不局限于某一个个体中。但是这个回答的逻辑过于简单粗暴。自问:康德哲学(或者康德所宣称)最重要的创新在于什么?答曰:在于哲学方法的创新。无论是对于形而上学还是道德哲学,前人的方法是分析哲学的客体,譬如因果、上帝、自由意志;相比之下,康德的方法是分析哲学的主体¬——对主体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甚至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可能性,进行审视和批判。这一新的哲学方法指导了康德对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思辨。具体说来,《道德》中对定言令式的推导和《纯粹理性批判》Transcendental Deduction一章对pure concept of understanding的推导如出一辙。在TD中,康德解释为什么understanding必须存在:因为如果假设不存在一个先验的知觉,那么人不可能仅仅从经验中获得统一的自我意识,所以自我意识的存在反证了先验知觉的存在。这个推断的基本假设是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只能属于主体。因此,先验知觉的推断只适用于主体。这段关于《纯粹》的解读听起来非常无意义,似乎不证自明。然而,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读《道德》,会得出稍稍有趣一点的结论,从而回答上文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正如纯粹理性批判的起点是“先验知觉如何可能”,道德形而上学的起点是“先验、必然、普遍的道德律如何可能”。而正如先验知觉的deduction在于主体本身,道德律的deduction同样在于主体本身。道德律本身是先验、必然、普遍的,所以当然是不依赖于主体存在的;然而我们,或者康德,是从主体身上,换言之,从“我”身上,推导出道德律存在的依据。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定言令式的主体究竟是个体的我,还是所有理性生物?定言令式的起头究竟是“我应该”,还是“一切理性生物皆应该”?从上文摘录的一段看来,定言令式的主体是意志,或者说是自由意志。根据康德的观点,自由意志是一个关于物自身而非表象的命题。康德所提倡的transcendental idealism的观点即是物自身完全无法被认知——除了——认知的主体本身。而这个“除了”就是自由意志的基础。因此,如果参照《纯粹》的观点来解释《道德》,所谓“一切理性生物的自由意志”只能是无法被认知的物自身,因此,所谓“一切理性生物遵从道德律”的论点是一个关于物自身的论点,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当然,除了我们唯一能察觉的物自身:我。综上,道德形而上学是从主体,从“我”,出发的;而道德形而上学到达的彼岸也是在主体,在“我”。基于《纯粹》的观点,康德所得出的关于定言令式的结论仅仅适用于唯一一个能被感知的物自身:“我”。所以,康德真正的观点是,定言令式仅仅适用于“我”自身。一切道德判断必以“我应该”起头。同时,定言令式的主体性和道德律的先验、必然、普遍三性并不矛盾:前者关乎意志,从而关乎物自身,但后者关乎表象。作为意志和作为表象的世界是平行存在的。那么这些哲学有什么用呢?道德指导生活。对于一个笃信康德哲学的人来说,发自定言令式的道德判断的作用在于律己,而不在律人。譬如,一个人只能判断,“我应该诚实”,而不能评判,“你应该诚实”。理性的道德评判只针对自我,而一切针对他人的道德判断都是非理性的,缺乏形而上学基础的。当然,是否笃信康德哲学呢?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以上是我对《道德》一点新的粗浅的小的心得。如果我还在大学里,这些新的粗浅的小的心得可以扩展成一片小论文,或者是和朋友们用来打发一段晚餐的时光。可如今上述这两个条件都不存在,于是我就记在了这里。伟彦于风城------------------------------------------------------------------------------------以上所有摘录来自于Paul Guyer和Allen Wood所编辑的Cambridge Edition.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大二末时读的书,我读的和从头到尾抄过的第一本西方哲学原著。此作是启蒙精神的典范体现。
  •     这烂翻译
  •     不懂
  •     Nice~
  •     深奥。形而上的道德还是最高的道德
  •     看题目虽然会有些无聊,但主要是冲着中英对照而买的,促进一下专业英语。看了一下,感觉还是没有选错。but 都是说理的书,一定要静下心来看。
  •     和纯粹理性批判差一大截
  •     号称从头到尾读过还写过论文,其实真是不好意思。有空想重读。
  •     感受一下高难度。 这个需要在空闲时间多读几遍
  •     我能够愿意我的准则成为普遍的规律吗?
  •     电驴上下载的扫描版都是错乱的呀,本来道德哲学就很令人费解,这样一看更没有头绪了,不过还是获得不少新思想,推荐。
  •     谈道德的形而上学就是为了撇开经验,不过道德本身却离不开经验,这点康德也知道。那为啥还那么渴求形而上学?或许是因为没安全感吧,形而上学曾经不是用来找神的么?
  •     这翻译,渣渣!徒增阅读难度。这本书中英对照的,还不如直接看左侧的英文来得好懂些
  •     如书名,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之前对形而上学的了解仅限于高中课本的“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这句话中。读完这本书,略有所得。
  •     唉 木读懂
  •     译自英文,连大标题都印错了。
  •     西方哲学的入门好材料,(和我们思想政治课完全不一样),分析的很具体,很形象,有些地方比较难读懂。
  •     这本书,读了4遍,一种被虐的享受
  •     虽然这本书是批判功利主义的,但我是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才变成功利主义者的~
  •     两个研究生翻译的烂货。但是,康德确实不好懂~
  •     读得我想哭……真的好难懂
  •     我在读翻译版,但是真心读不懂啊(╥﹏╥)
  •     这绝逼是我得最艰难的一本书。。 康德老爷子你写东西能用户友好点么
  •     康德的书还是不错的。
  •     没看懂..
  •     我觉得中英对照非常清楚诶~而且主要是附录非常非常有爱~《什么是启蒙》~非常内涵帝~
  •     原则,究竟是有还是没有
  •     成人礼
  •     阿康同学和孟老夫子到底有没有一腿?各种说法听得多了 还是来亲自断断比较靠谱……这个版本大体上不赖 不过翻译上确实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建议对照英文读 只看中文的话还是有问题……
  •     翻译差,有些句子简直逼着到旁边去找英译的语法是怎么说的。我知道翻译的信达雅不容易,但是您至少得翻成咱正常人读的明白的中文吧。最终我读的杨(云飞)译邓(晓芒)校的未刊本。
  •     翻译极其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