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8081468
作者: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
页数:300页

章节摘录

德是什么?已成绝响的arete“我想,'德'——这种被我们称为阿烈特(arete)的东西——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德”这种东西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这怎么可能?我此刻身处希腊雅典历史悠久的阿格拉(agora),刚才我提出了“德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这个蔓生着四百万人口、正忙着准备主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的大都市无尽的车马喧嚣下,我们一群约二十个人紧密地相偎于其中静谧的一隅。“阿格拉”一般译为“市场”,但我却认为译作“聚集处”更为恰当(其实,agora这个名词源于希腊文的动词ageiro,意为“聚集”)。千百年前聚集到这个商业及市民生活中心的人,不只是来此地以物易物、兜售百货,也是来这里交换并检验彼此的观念与理想。阿格拉坐落在雅典城邦的中心,而雅典城邦则是第一个真正民主政体的摇篮。它被普利策奖得主、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汀(DanielBoorstin)赞为“西方世界赖以定义道德、肇造社群、陶铸国族、建立帝国”的发祥地;不仅如此,这么多光辉焕耀且历久不衰的成就“竟然来自为数这么少的一群人”——当时它的人口不过区区八万而已——更让布尔斯汀叹为“古希腊的又一项奇迹”。我们坐在希腊神祗宙斯·艾琉瑟丽欧斯(ZeusEleutherios,即“拯救者”宙斯)神庙废墟的拱廊阴影里,多数在当地兜着圈子四处浏览的观光客,对于我们的存在丝毫未在意。这座拱廊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争取希腊城邦的自由而战的斗士所建,也是为了供奉宙斯所建——当时的希腊人相信是宙斯解救了他们,让他们得享自由。在曾经是廊柱的大理石残垣断砾之上,我们所坐的地方,几乎正是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与朋友、相识者和论敌们聚会、展开哲学辩难之处。此刻,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刚才说话的玛丽亚身上。除了我之外,似乎还有不少人被她这一记当头棒喝给打晕了。正当我打算问她,为什么相信德或者阿烈特已经不存在时,一位对话者抢了先。他看着她说道:“德这个东西以前曾经存在过吗?”“噢,当然,”玛丽亚说,“这是毫无疑问的。”“怎么说?”我问。她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身为艺术家的玛丽亚是我的远房表亲,但我们到昨天才头一次见面。十年前,她从火山岛尼希洛斯(Nissyros)搬到了雅典。尼希洛斯是希腊多德喀尼群岛(DodecaneseIslands)的一部分,1922年我的祖父母移民美国之前也住在该岛。当时在乔治二世(GeorgeⅡ)立宪君主体制统治下的希腊陷入悲惨的经济困境,而与土耳其之问旷日持久的战争,更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的危局,于是我的祖父母取道艾利斯岛(EllisIsland)进入美国;在艾利斯岛上,他们的姓氏Philipou被简化为Phillips。“看看周遭这一切,”玛丽亚发话了,“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宏伟壮观的废墟,你们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充塞着'德'的社会的遗存。我们此刻所坐的地方,就是苏格拉底聚众论道之处,也就是世界上最有德的所在——好比一座德的绿洲。”她遥对着高踞于远处卫城(AcropolisHill)上的那座令人屏息、大体上完好无缺的帕特农神殿——雅典统治者伯里克利为纪念在其主导之下雅典所成就的文治武功而下令建造的一座纪念碑——做了一个横扫千军的手势。玛丽亚说:“帕特农神殿,和我们周遭这所有废墟一样,都是德的果实,也就是不为谬见错觉所拘泥、飞升到空前绝后的高处那些伟大的心灵与魂魄的产物。”她的声音充满激情,接着说:“他们让你的灵魂飞升,他们激发你去想像作为一个人有些什么新的可能性。”然后她说:“当我说我怀疑德这种东西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再创造出德的成果,在我看来,就表示德本身已经无法再存在。我们再也不能自我吹捧说我们正在创造伟大的艺术品和建筑,我们再也不能自夸拥有一个举世艳羡的民主政体,我们再也不能自吹自擂说我们拥有伟大的剧作家和伟大的公众知识分子,好比苏格拉底和他的同辈埃斯库罗斯及索福克勒斯,这些人不仅是在创作德的产物,其实他们本身就是德的产物。我们已经千百年未曾创作出任何一件像这样的德的产物了,所以我们怎能说自己仍拥有德本身呢?”在我们正逐渐进入正题时,名叫乔格斯的男子刚巧从旁边信步而过,被我们的话题吸引而决定加入讨论。他发言道:“一直到几十年前,阿格拉才被发掘出土。它在苏格拉底过世后不久便被废弃,公共生活随之消失。没有一种公共生活,一种能让所有人觉得他们正在合力企及每个个人所不可能达到的更高境界的公共生活,就不可能有德存在。”他陷入了沉默。爱琴海上吹来的善变的海风摆弄着他的长髯。然后他说道:“苏格拉底就是在此处问道:何谓正义,dikeosyni?何谓德,arete?中庸,sophrosune,是什么?而勇,andreia,又是什么?善,agathos,为何物?而虔心,eusebeia,又为何物?他问这些问题,不只是想获得一种对于德的本旨及其特质更好的理解,更想将他的发现发扬光大,以便使自己及其他人借以了解到自身所禀赋更为崇高的潜力。在他之后,又有谁做过这样的事呢?”坐在他旁边的女子瑞妮说:“我想,在苏格拉底遭遇那样的下场之后,人们都吓得不敢重蹈覆辙了。他们强加给他妖言惑众和叛国这两桩大罪,借以警告那些与他一同谈玄论道的人,停止批判腐败的统治者。”说着,她指指旁边长着野花的土地说:“那儿,就是传说他饮下那一小杯鸩酒从容就义之处。原本他期望自己做出这个榜样会激励其他人的士气,使他们继续提出更多质疑,不幸自他成仁之后,德也随之消失了。”玛丽亚的朋友、图书馆管理员埃拉芙瑟莉雅这时说话了:“我们希腊宣布2001年为'苏格拉底年',搞出一大堆研讨会和书单,还把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搬上舞台重演。在我们这儿模仿苏格拉底的人,怕比你们美国模仿猫王的人还多。不过,我们却没有办过像我们现在在这里举行的这种对话,说实话,我们根本想都没想过。我们距离苏格拉底亲身践履的那种质疑方式已经太遥远了,我们只是把苏格拉底当成博物馆必备的收藏品,完全没想要再实践苏格拉底身体力行的那种慎思明辨的生活。”“照这么说,”我接上了话茬,希望借此导引她此后的响应能逐渐接上我们正在检讨的问题:“德是……”“德,”埃拉芙瑟莉雅接口道,“就是怀抱着'发掘生命更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动机去质疑既存的信念,继而追索那样的意义,以求使自身更为超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激励你所处的社会,使之亦更趋于完美。”“你所说的'更崇高的意义'是什么?”我问。“就是一些比你自己更伟大的东西,”接话的是高中生派蒂——当天稍早我们才发现她也是我的远房亲戚,“苏格拉底成年以前曾经存在过的那种雅典文明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合力创建了一个开放的社会,在其中,每个人都能将他的天分发挥到极致。他们有一种自私与无私的完美混合,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协助你所处的社会达到更高的境界,你自身也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接着初中生尼可斯说:“说实在的,德不是一种可以定义的东西,它是一种活出来的东西。就好像当苏格拉底在这里和人们对话的时候,他身处的那个社会所过的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德的生活。苏格拉底和他的伙伴们之所以开始问'德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活生生的德。当你必须开始去问德是什么,就是你已经不再有德的一个确定无疑的征象。”“这句话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吗?”我质疑道,“你一方面过着有德的生活;另一方面不时地质问德是什么——只是为了确定自己的确没有误入歧途,或者为了要看看自己相信的德的理念是否与他人一致,这样也无伤大雅,不是吗?”他的女朋友柔伊接口说:“这也许就是最开始时的问题。早先的雅典人未曾退后一步反躬自问他们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直到为时已晚的一刻才想到。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探索什么是德、什么不是德——便可以算是一个活生生的德的例子,因为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去学习更深、更广地理解德,并且学习如何去实践我们的所学。就好像这场对话让我想到:通往德的道路是你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似乎从来没有哪两个民族或哪两个社会是经由相同的途径而变得更为有德的,但我想他们都有相同的起点——他们都从提出'德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因为惟有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你才能接着回答'我们如何才能变得更为有德?'的问题。”

内容概要

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
一个带有使命的男人,倾力复兴苏格拉底的对话传统,启发人们对当今精神问题的追问。受成为精神导师这一美好愿望的驱使,他在美国各地旅行,在书店、老人中心、小学、大学与监狱里聚集民众参与苏格拉底的咖啡馆。
他是个教育家、自由作家,同时也是非营利哲学探问学会的创办人,系列畅销书“苏格拉底咖啡馆”作者。

书籍目录

声明谢辞德是什么?中庸是什么?正义是什么?善是什么?勇是什么?虚心是什么?圣贤犹可致乎?

编辑推荐

《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德是什么?
中庸是什么?
正义是什么?
善是什么?
勇是什么?
虔心是什么?
这是苏格拉底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在纷繁世事中停下奔忙的脚步,面对自己的内心。
想要左右世界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图书封面


 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作者喜欢在各个国家,不同的人群中举办他的苏格拉底咖啡馆,来探讨一些哲学问题。他去过监狱,去过精神病院,他的文中充斥着各种人群的声音。译者把文字翻译的很美,而且结合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些说法,很贴近很亲切。读过文章后,会发现和我们的传统国学很多观点还是不谋而合的,人类对于世界和自己的探索是有着一致性的,不因空间所处不同而各异。借由本书还可以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我只是摘抄了部分文字,实在不能展示书的精华。“我们距离苏格拉底亲身践履的那种质疑方式已经太遥远了,我们只是把苏格拉底当成博物馆必备的收藏品,完全没想要再实践苏格拉底身体力行的那种慎思明辨的生活。”“如果不能协助你所处的社会达到更高的境界,你自身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我觉得先人的智慧应该是“一种发射作用,激励读者在沉浸于这些对话中时发掘到自己的答案,然后将之付诸实践,对它们进行实验”。要去思考,结合所经历的,结合社会现状,然后身体力行的去实践自己的一些想法。智慧的生活,而不是终日处于混沌中。一 德“你愈走近合浊,就愈接近一种美感、秩序及和谐,那样会让你和旁边的人每个人都……觉得高兴。”文中大家提出德是合浊,很新颖也很正确的说法。“要想有合浊呀,最要紧的事是你一定要走进美丽,每天早晨日出之前,你一定要向太阳跑去,向新的一天打招呼,这就是美丽之道。”窃以为这是说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当你走进美丽时,就不会心里老想着昨天你是怎么失败的,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今天,以及你如何克服那些藏在身体里面,让你远离合浊的东西。”这些美丽让心灵壮大,成为内心强大的人。想起以前高中时每次回学校前常常会在江边望望,寻找心灵的宁静。此“美丽不只是世界的美丽,更多的是行动使自己、世界更和谐的美丽”。思想更近一层,更深层次的美丽。寻求卓越。“拥有真正的和的关键在于找到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满足团体的需求之间一个正确的平衡点。”要达到“和”,要诚恳、开放,不要去掩饰矛盾。德在于坦然面对。面对自己的,或周围的阴暗或阳光面,长处或短处。二 中庸中庸要达到一种平衡,要节制,反对极端,要有限度。足够就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要过分,真主的确不喜欢过分的人。”“举止节制的人不会刻意招来他人的注意。”佛祖训勉要避免两个极端——耽溺于娱乐和贪欲的一生,奉献于禁欲苦行的一生。不要走极端,但有时极端也不一定是坏事。“在某些情况下,坚持认定中道一定是最好的路有可能适得其反,而且流于彻底的盲目狂热。假如世界上伟大的人道主义推行者与撼动者,都是那种谨小慎微的中庸信徒,那会怎么样?我们可能从来没听过或读过他们的事迹,更不用说被他们激励奋发了。”“每当一个致力于达成卓越目标的人在世界中行动时,他会愈来愈清楚哪些是,哪些不是自己的限制——而这场发现之旅将会帮助他在迈向卓越之路上奋进时,将自身的束缚推得更远。”三 正义正义是矫正错误。但是修善,正义就实现了吗?曾经造成的伤害到底怎样弥补,赔偿的基准线又是什么?这一专题,文章探讨了非洲奴隶史的伤害,以及德国对犹太人,美国9·11,修善到底有用吗?因为修善就可以说正义实现了吗?有的伤害是很持久的,像奴隶制“以其残暴的耐性、窒息的记忆和掩盖起来的疮疤,曾经把一整个种族世代间的效率给整个掏空掉”,“在这项罪行的活跃阶段已经结束了许久之后,它还能无穷无尽的制造出受害者”。“受害者过去拥有的文化的——一切创造物,一切风俗习惯,一切神祗,一切语言,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整个认同的一切痕迹”,都“从他们身上被硬生生的夺走,碾成一片辛辣苦涩,令人窒息的粉尘”。四 善善是要平等对待。“人性之善就是绝不忘记所有人类都是人。”文中谈到暴力冲突,民族,宗教间的冲突,两个对立国家的学生谈到沟通是消除暴力的有效途径。“建起一座不可见的爱的桥梁,一旦我们这么做了,就是在实践人类所能达致的最伟大的善。”涅槃经上说众生苦即是自身苦。感同身受世界世界上真的会少很多战争和困难。如果我们突然获得了一种力量,很强大的力量,可以去消灭一些邪恶势力,我们会怎么样?想起死亡笔记,月刚开始也是抱着惩罚那些法律无法惩处的坏人,但是后面呢?因为他心中的那个所谓的公平正义已经变味了。谁也没法保证自己所谓的善就是真善。作者去到监狱中和一群犯人聊。这些犯人说:善事希望。他们希望能有机会变得更好,但社会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所有的社会建制,例如这座监狱,理论上应该比任何一个个别成员都要更好。但是这个社会却希望我们烂死在这里,这不说明了这个社会堕落到何等程度了吗?”一些缺乏教育的人,也就是缺乏可以卖钱的技能、信心及一种拓展可能性的意识。这些人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生活的无奈和淡薄的意识。而犯人如果也不能得到教育,那么“就不可避免有许多被释放出来的犯人会回到他们最熟悉之处:犯罪的生活。因此国家和社会的报仇欲望的满足其实是以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获得的”。文中有一句话说:希望是学来的东西。真的很对。有的人没有机会去学习,没有去尝试所以不知道原来可以更好。没有机会学着更懂事,怎能变得更有智慧呢?伏尔泰说:每个人都因他未行之善而有罪。想想有了一种责任感,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些人在遭受着苦难,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为善,是“要把社会边缘的人纳入自己的世界中,关注并为他们做点什么”。五 勇勇要学会克服,能够抱持异议,关闭自我的反面。海明威说:勇敢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范。这句话真美。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就是有着这样优雅风范的人。勇要用行动来表示,有问题但仍天天起床去面对就是一种勇。六 虔心这个专题探讨了孝,崇敬。孝在韩国的探讨,什么是孝,年轻人的自我生活和孝养老人的冲突,重男的思想。孝应该更新了。
  •     德的问题不仅牵涉到做人的学问,还涉及到做事的习惯和方法。而正义的问题不仅达到人是什么和德是什么的问题,还涉及到如何做一个有良知和有道德的人的问题,人是世界的主体,没有人的世界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因此人是中心,人是主体,人是主要的角色,人是编导和演员等等称谓,人的德涉及到人的本质和力量,人的本质涉及到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问,不知道我又没有涉及到人的核心价值和核心观念。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苏格拉底咖啡馆
  •     好书,写得很好
  •     看不下去。
  •     没看完
  •     笔记资料加起来比书还厚。。。。疯狂的高二
  •     要慢慢读的书
  •     买这本书的书店很特别
  •     辩证的东西挺多的吧。很多东西都不能一概而论,举例挺好的。
  •     这本书对人经常会忽略和困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不同的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的角度去进行咨询和论证。
  •     苏格拉底,很牛的人物,他要我们过清醒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一切,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
  •     5
  •     有些晦涩的哲学探讨书
  •     讨论
  •     一切尽在不言中
  •     静下心来细细读,这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读后肯定能够获益良多。但翻译我感觉略显艰涩,这其中有哲学书籍的性质因素,也有作者的文字表达因素,还有的就是译者的人为因素,比如加入了“准此”“易言之”等一些文言词。我个人人为,在翻译外文书籍的时候,它是不存在文言表达的问题的,使用过多,过生僻的文言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译者的任务就是清晰明了的把作者的思想文字介译给本国读者,不让原作失色,失意即可,不要去过分展现自身的文字修养,少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是最佳的工作。本书的译者给我的感觉就是:哲学书不翻译成这样艰涩拗口、佶屈聱牙就不算是哲学书籍。实在令人费解。
  •     早想看这本书,很好
  •     厕所读物。完全没搞懂。。
  •     深邃的文字,多品多体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