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上树的日子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32765911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页数:219页

内容概要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成天上树的日子
蟒蛇
道丹太太
工地

作者简介

《成天上树的日子》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短篇小说集,共由四个故事组成:《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和《工地》。《成天上树的日子》讲述一位年迈的母亲去看望居住在巴黎的儿子,描写了“母爱”这种特殊、永恒的爱,偏重于叙事,张力十足;《蟒蛇》中主人公回忆她还是小姑娘时,每周日都不得不接连观看两个场景,巨蟒吞噬活鸡,和遗恨吞噬七旬老人巴尔贝小姐,这两个场景平行展开,互为补充,引发思考;《道丹太太》讲述了门房太太和清道夫这一对忘年交的故事,诙谐幽默,发人深省;《工地》篇幅相对较小,描写一对男女因一块特殊的工地相遇,一段爱情缘它而起,以小见大,意味隽永。


 成天上树的日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部小说集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套杜拉斯百年诞辰作品系列,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会在某个日子里纪念“她”或“他”,在这个微小的纪念日里,得以被铭记成一个“人物”:文学史上的人物,人类历史上的人物。玛格丽特•杜拉斯以此而得以欣慰,像是对自己在无数个黑夜里等待阅读的到访,在一间空荡荡房屋里的写作:如她所称,苦役犯般的写作。最后成为一个“人物”,并被纪念,此为人世的褒奖,而她已长眠。在一次采访中,她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说,“ To the desire that I always have to tear what has gone before to pieces.”(为这份我一直存有的不得不撕裂的欲望,破碎之前即消逝。)写作,出于一种本能的欲望,她把“写作”打回生活的原型,不再飘渺和激荡,它就是生命之初的原欲。杜拉斯式的,包含着“文本和生活方式”的双重创作,它们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被精力旺盛的她嵌入到一个空间里。这位作家,行走在写和生活并举的移动场所里,在大段的时光中,她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追忆,是潜意识中排山倒海般潮涌而来的童年意象,从在最初《抵挡太平洋的堤坝》里,我们就得以窥看一幅全貌,读者躲在荧幕的后面,看一个演员(这里是作家)的表演,她的背影呈现出的动作等同于她的叙事:谎言,爱,死亡以及对写作,这份工作,超乎想象的忠诚。因为不得不写,因为要为不可逆的童年收拾残局。“原生家庭的黑色幽默,杜拉斯爱母亲胜过一切,尽管母亲没有一丝温情,在杜拉斯看来写作是一项收拾残局的完美艺术。”——《解读杜拉斯》四部短篇的变奏,遵循M.D.的基本黄金规则“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工地”四部各自独立的故事构成一曲和谐的变奏。故事就像乐章,从一个完篇走向另外一个完篇,中间充满了句号和休止符,在杜拉斯的这四篇故事里充斥着语言(句子结构)的精妙构建,同时兼具着小说本身的可读性。完美和谐的写作艺术,超越了时空,打破了边界:词和句子也许本身就是情节,遵循她自设的基本黄金规则——“拼写和字义”。在故事里,我们能听见乐声,反之就好似在肖邦弹奏的夜曲里,我们能想象出天幕的穹顶和诗句。消费时代的人,被无孔不入的网络轶事(讯息)侵袭,没有距离的高速世界导致洗脑式的自我暗示:我不需要想象。 虚构故事,意味着梦想与创造,这种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发动机与一饭一蔬相比,是否显得不够“真实”?而究竟何为真实的明智之人?谁是疯子?(“如今,我明白,我们的举止和疯人院里疯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分别;但那时我只是隐约地怀疑到这一点。和所有的疯子一样,我也认为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全都是疯子。”——列夫•托尔斯泰)。当然我们作为读者,时常会臆想作家是不是在写他或她自己呢?而不会去追问创作的“动机”,这些明显带有“疯子行为”的动机也许是受到某种“天命”的驱使,这当然也属于作家本人的自我叩问。杜拉斯并不喜欢把自己的小说称作“故事”,她自己曾说并不是经常阅读“novels”,(具备情节性,可读性,或某种连贯性的小说)她,不会替你们这些读者过分着想,读者亦有维护自己阅读快感的权利:可以随时在翻开书籍的刹那,在阅读中途的某一刻放弃这部小说,这些虚构的故事,这部为黑夜打开的书。四章“故事”:从童年之难跳跃至爱的虚无《成天上树的日子》 被放在了四部之初,在一个“初首”的位置,仿若幼儿的蹒跚从这里起步,这部短篇就是描写了一位年长的母亲和一个成年的儿子雅克在时隔多年以后的相遇,这份命定不平的再遇:母亲早已衰老,儿子依旧未有成熟,一个正常成年人的不自立,在此,撇去“恋母”这个早已被滥用的字眼,只来观察这一对母与子的对话——“他往别处看,为的是避开她那润泽不再,暗淡无光的眼睛。在她下飞机的那一刻,见她下舷梯时那战战兢兢的模样,他一切都明白了。完了,坐在他身边的就是一位老太太……“我这是一下子发生的,”她轻轻解释着,“就在两年前的冬天。一天早上,我一照镜子,再也不认识自己了。”(p1)“那是只有我一个人理解的另一种自豪。我感到痛苦的也正是这一点,我的孩子,就这一点,只有我一个理解这种自豪,而且我想到我就要死了,我死之后,没有人会有这种自豪。”儿子又躺倒床上,我怕,我怕我自己。” (p96)“童年”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完结成“苦难”的原型意象,这份苦难的源头来自于母亲的天职或说天性——“受难和施害”的双重角色,那个站在恒河岸边怀抱婴儿的女疯子,《抵挡太平洋堤坝》里被生活所逼迫至绝境的母亲,一切的“她者”们都站在大河的源头,被母性的天命所驱使,从子宫中诞生的婴儿(生产时的受难),再到对孩子的那份“只有我一个人理解的另一种自豪。我感到痛苦的也正是这一点”(所有那一类的母亲无法摆脱的掌控欲望:期望,失望,关注,放纵,严苛,漠视——视为枷锁的爱)这样的母性原型即是脆弱的歇斯底里,又无比的坚韧甚或冷酷。母爱,被不均等地播撒给子女们,那个最被忽略和漠视的孩子与那个最被宠爱和重视的孩子,即使长大成年很久,仿佛都在某一处停滞了生长。有着残疾的,先天不良的母爱是杜拉斯作品的底色:绝望,孤独, 肩负某种不可明的责任,绝望中的顽强生命力。《蟒蛇》读接下来的《蟒蛇》 ,你似乎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篇章里的音符彷佛不和谐起来,并伴随着尖利的刺音,开篇即营造出亚热带殖民地的诡谲气氛,潮湿,游荡,闲散,闷热,光滑。一群女校的少女,在看护人巴尔贝小姐带领下去参观动物园。故事的叙述人,“我”,其中的一个少女,即在场也不在场,观看着了无生趣的动物园,发现了这条“蟒蛇”:它盘成一团,黑黑的,亮亮的,像露珠一样发光,光泽比山楂树上的露珠更清纯。蟒蛇对我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那样的情景使我成为爱冥想的人,也许还会让我精神振奋,假如我思想更活跃,更丰富,假如我的心更细,假如我有更宽广,更讨人喜欢的胸怀,直至重新发现一个造物主,重新发现世上善恶力量的明确分界线,这两种力量都是永恒的,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这两种力量的冲突,或者反过来说,直至起而反对所谓罪恶之源的丧失信誉,起而反对所谓无罪之源的信誉。“蟒蛇”是这篇的核心,巴尔贝小姐作为一个辅助的参照体出现:临近老年,依旧处女之身,令人同情又鄙视的惺惺作态,虚伪又残忍。巴尔贝小姐是不会在意蟒蛇的,而作为“观看欣赏”其裸体之姿的某个少女——“我”,确被蟒蛇启发:世界也一样,还有我的一生,都面临一条双重道路,必须作出干脆的抉择,一边是巴尔贝小姐的世界,另一边是专横的世界,不可避免的世界,要想到达那里,必须适应它的残酷,有如人们必须适应善于吞噬的蟒蛇的场面。通过蟒蛇之姿,年轻的少女完成了一次内在的自我进化,现实世界里充斥的良善和邪恶都是一体两面的,蟒蛇的意象,矛盾统一:诱惑与被诱惑,占有与被占有,掠夺与被掠夺,动物的丛林亦象征着社会现实的丛林。原本应该享有被怜惜和宠爱的少女,过早地目睹了这一切,早熟的少女带着一丝不相称的冷静瞭望以后的人生。这种“瞭望”是作者的局外视角,杜拉斯赋予此篇颇为蛮横的写作笔法,却又诗意盎然。童年到少年,乐章充满了成长之痛,看这文字,读这文字,甚至听见了启示的乐音。它召唤那些孩子,安慰作家自己的灵魂,但作品完成之后,已经与杜拉斯本人无关,她完美地充当了一次使者,以作家的身份。《道丹太太》在蟒蛇的吞噬画面中,预测自己人生的早熟少女隐没于尖利的乐音之中,现实以另外一种残酷喜剧的方式展开,于是,在这一篇里,我们看见了一个鲜活的,处于生活底层,以看守公寓楼门房为职业的女人——道丹太太。这个女性人物不同于杜拉斯通常笔下的那一类型女人:站在黑夜号邮轮上,一袭黑色缎面长裙,曲线毕露,典雅,无声,诱惑,迷茫,性感,疏离,充满神秘的元素。她,只是一个年近六十的门房,每日里负责楼层住户垃圾箱的清理,“因为人吃饭,所以人还活着,所以人还没有死,等于说你们找挨骂,因为你们没有放弃吃饭,没有放弃活着。”,这些房客,这些“你们”——她所厌恶的人,正是她自己投射的阴影之面。道丹太太的恒心和毅力贯穿了整个公寓楼,贯穿她自厌的人生:真正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又不能或缺的“人物”,一幢公寓楼,一条街道,一座城,不能缺少的门房,清洁工,没有他们,无法运转,所以这些“房客”应该遭到厌恶和唾骂,因为他们活着。于是,道丹太太必须尊贵并幸运于“自己”——这份必不可少的职业,这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是一篇跳跃的休止符,讽刺,辛辣,冷峻却有深深的同情,是对生活观察的产物,像一篇写作的范本——作者观察生活,提取鲜活的人物素材,不同又相关联的人被串起来,该有的都有了:因果,起伏,笑料,思考。标准的小说创作,却又不那么杜拉斯式,而被悬置于此:道丹太太这个人,被放在了这个空的位置上,她已经六十岁了,“她的愿望是,某个夜晚,在睡梦中死去,她希望把自己终究会死亡这件事忘掉。”(p.176)她最深的恐惧是人类共有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而书中的另一个男主人公,清道夫“加斯东”,作为一个衬托出现(在杜拉斯所有的作品中,男性总是处于从属角色地位,“他”是“她现象”的源头和肇因)。加斯东年仅三十岁,他与道丹太太唯一的共通在于:“他们俩都具有囚犯的狂热想象力。他们都是自己仇恨的职业的囚犯,他们也是一个禁令的囚犯——这禁令半是命中注定,半是约定俗成——由于她那一大把年纪,这禁令阻止他们成为情人。”(p169)并因此互相产生了爱情之迷狂,或是某种同病相怜的体恤。城市,在作家的笔下不是放逐地,是一个冒险乐园,杜拉斯笔下的巴黎和这篇小说中的这座“大街小巷充满葱头味,马粪味,鱼味,大海在街道的尽头。”这样“肮脏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公寓楼里的门房,清洁工这些职业人,她没有把他们渲染成清贫自知或知足常乐或友善和蔼。他们,就是原本如此的这幅模样,视为作家看见的事实。加斯东,有一个正常男人的梦想,期待换一种生活方式,期待爱情的邂逅。他们即在自己的生活中又在不断地逃离。作家之笔书写于此,长夜未眠时的短促休整。《工地》他和她,M.D.的黄金规则在最后这一篇里继续被演绎。“工地”的意象类似于“蟒蛇”,然而它又是一处事发地,平常普通,作者虚构了一对“他和她”的相遇,“工地”像是一个命运中必将相逢的场域,把他们吸引而至——“全世界毕竟到处都存在很多同样性质的事物,让她逃也逃不掉,藏也藏不了,实际上她战胜恐惧本身就证明她很清楚这点。”(p186)“对男人来说,这次邂逅不知不觉已经不再是他思想活动中的一件事,而逐渐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以不再以挑剔的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件事,旁观者苛求完美,而我们只能期待艺术拥有这样的完美。(p188)先有拼写,字义再被组成一个趋向完美的句子,句子被合适地安放在小说中的某一处,但是它们绝不是一种文字游戏,它们深知辅佐的功能,为“情感”和“意境”的呼之欲出,暗藏的情节涌动着,一次爱情虚无的邂逅,在其背后,女性的她,彷佛知晓事态的走向,因为生活的惯性和同质性,这些让她恐惧而无处可逃逸,工地上遇见的“他”——这个男人,也会遵循这个惯性而自然消逝,就像爱情的规律。人世间一切的无常,起源于同质的变化,又趋于无限。最终,男主人公一个人陷入了某种类似中国庄周梦蝶的情境之中——“这种花朵之间的匹配使男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猛烈涌动起来,现实的涌动,记忆的涌动,他感到自己充满认知的力量。他继续走他的路。走出芦苇时,他看见她站在小湾的对岸,她正在看他朝他走过去。”工地,继续某种休止的内涵,作家的试验远没有在这里停留,她继续写,在写的生活之中,在她死后。此为其遗愿。四部风格独特的实验性小说(作家本人生前一直拒绝这样的标签),构成这部精彩的小说集。书写的过程也许就是不断被定义,贴上标签,又撕去的过程。作家自己曾说,当一部作品真正出版之后,就再也与其无关了。但与我们有关,与阅读有关。2014年上海思南公寓 玛格丽特•杜拉斯 百年诞辰回顾展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米兰·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赋予每一个细节“意义”,两本连起来读,好棒的阅读体验。那么,究竟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呢?其实,这并不是个问题,原因在于你如何去看这个世界。另,杜拉斯让我对一些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很神奇。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我一起过冬吧。
  •     道丹太太那篇叙事显得有些杂乱
  •     情绪稳定剂杜拉斯。
  •     孤独的模样有千万种 / 不知道是翻译 还是作者风格本身的问题 语句读起来很吃力 非常不顺畅 导致故事的情节发展总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 但是 代际间的遗憾、底层工作的无奈、情人间的煎熬与暧昧 还是能体会一二
  •     成天上树的日子,第一篇还不错,最后一篇写男人的性幻想状态,也还可以。杜拉斯的文字,就很杜拉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