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赎罪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
ISBN:9787532744572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39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这个剧本,布里奥妮是在两天时间里一气呵成的。那两天里,她奋笔疾书,为此错过了一顿午饭和晚饭。她还设计了海报、节目单和戏票,又把一块可折叠的隔板沿着墙壁斜立起来,作为售票亭;最后,她用红色皱纹纸做了募捐箱的衬里。这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她惟一可做的,就是再三琢磨已经完成了的脚本,并等待远在北方的表姐表弟们的到来。排练时间只有一天。再过一天,她哥哥就要回来了。这部让人时而冒冷汗时而又痛楚绝望的戏,讲的是一个心灵的故事。在台词押韵的序幕中,故事的旨意得到了传达:并非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爱情是注定要失败的。故事的女主角阿拉贝拉对一个邪恶的外国伯爵不顾后果的爱情遭到了厄运的惩罚——她和意中人一时兴起,私奔到了一个海滨小镇,途中她感染了霍乱。而当她病倒在一个小阁楼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她的爱人,都抛弃了她,就在这时,她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了一丝幽默感。与此同时,命运又给了她第二次机会。她遇到了一位贫穷的医生——而他事实上却是一位王子。他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专门帮助穷苦人。他治好了她的病。这一回,阿拉贝拉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并得到了命运的回报——她与家人重归于好,并在一个“微风习习和阳光和煦的春日”与她那位医生王子喜结良缘。  塔利斯太太在她卧室的化妆桌边读了七页长的《阿拉贝拉的磨难》,整个过程当中,作者的手臂一直环绕着她的肩膀。布里奥妮仔细地琢磨着母亲的脸,想要捕捉每一丝转瞬即逝的表情。艾米莉·塔利斯时而紧张,时而窃笑,读完全剧之后,则露出了令人欣慰的笑容,并会意地点头表示肯定。随后,她把女儿抱起来,放到自己的腿上——啊,这个温软的小身体,自打它一出生,她就记得它,直到现在,它还没有完全离开母亲,还没有呢——艾米莉说这个剧本太“了不起”了,并马上对着女儿绷紧的小耳朵细声低语,说在那张要贴在剧场入口处的售票亭旁的黑板架上的海报里,她同意引用“了不起”这个词。  布里奥妮当时还不知道,这已经是她这个戏剧最成功的时刻了。其他的设想都只是些白日梦,不能为她带来任何满足,甚至会令她尝到挫折的滋味。夏天的傍晚,当白日已尽,布里奥妮喜欢蜷在沙发床上,躲进黄昏美好的余晖之中。这时候,一些清晰而令人渴望的幻想往往会盘桓在她的心中。这些幻想本身都可以算是些短剧,每一个都是围绕着利昂而展开。在有一幕里,当阿拉贝拉感到孤独和绝望的时候,他那张宽大温和的脸因为痛苦而变了形。另一幕里,他手拿着鸡尾酒杯,在城里一个时尚温泉池里和一群朋友海阔天空:我妹妹是作家布里奥妮·塔利斯,你肯定听说过她。还有一幕则是:当戏演完,幕布徐徐降下的时候(事实上,并没有幕布,不可能有幕布),利昂狂喜地向空中挥拳。布里奥妮的这个剧本实际并不是为她的表姐表弟而写的,而是为了她的哥哥,目的是欢迎他回来,得到他的赞美,并引导他从一个接一个的不认真的恋爱关系中走出来,找一个能将他劝回到乡下住、并会在婚礼上邀请布里奥妮当傧相的妻子。  布里奥妮是一个非常讲究整齐的孩子。她姐姐的房间乱得像个狗窝:书本不合,衣服不叠,床铺不整,烟灰缸也不倒;而布里奥妮的房间俨然是她遏制恶习的一个圣殿:一个农场模型横放在宽敞的窗台上,里面有常见的动物,它们全都朝着一个方向——面向它们的主人——就好像要突然引吭高歌,连场院里的母鸡也被整齐地关在栅栏中。事实上,布里奥妮的房间是这幢房子的楼上惟一整洁的房间。她那些住在宽敞的模型大厦里的娃娃们,好像接受了一律不准背靠墙的严格命令,一个个规规矩矩,腰杆挺得笔直;她的化妆桌上的那些拇指大的小人们——牛仔、深海潜水员、类人老鼠——都整齐地排列成行,俨然是等待作战指令的民兵。  对小模型的爱好,是崇尚秩序和整洁的人的一个标志。这些人的另一个标志,则是对一切秘密的酷爱:一个备受布里奥妮珍视的上了清漆的小橱柜里,有一个秘密抽屉。要想打开它,必须要找到一个巧妙地折弯的榫头,在它上面的一个小按钮上按一下。在这个秘密的抽屉里,藏着一本上了扣锁的日记簿和一个笔记本,本子里的内容是用布里奥妮自己发明的一种神秘符号写成的。一个需要用六位数密码开启的玩具保险箱里,藏着信件和明信片。一个古老的锡制小钱箱被藏在床下一块可移动的地板下面,里面装有保存了四年之久的宝贝,也就是说,从她九岁生日时开始收藏起,它们就在那里了:一个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双生橡果,一块黄铁矿,一个用来唤雨的符咒(它是在一个露天游乐场购得的)和一块轻如树叶的松鼠头盖骨。  但无论是秘密抽屉、上锁的日记簿,还是由神秘符号写成的笔记,都不能掩盖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布里奥妮根本没有秘密。她对于和谐而有秩序的世界的向往使她不可能做出任何鲁莽的错事。故意伤害和恣意破坏都太无秩序,不符合她的口味,而她的本性里又根本没有冷酷的成分。再者,塔利斯庄园相对与世隔绝,而布里奥妮又是家里惟一的一个未成年孩子,这使她不可能——至少在漫长的暑期——大撒孩子气,与朋友密谋勾结。布里奥妮的生活缺乏乐趣,也没有一点可耻的事,她根本没有秘密可藏。没有人知道她床底下有松鼠头盖骨,压根儿也没有人想要知道。这一切都没什么可特别苦恼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在事后回顾时,在问题一旦得到解决时,也许才会如此。  十一岁时,她写了她的第一个故事。那是个模仿了半打民间传说而写成的可笑的恋爱故事,由于作者缺乏对世道的洞察而未能得到读者的尊重——这一点,布里奥妮是后来才意识到的。但这第一次笨拙的尝试就让她明白了,想象力本身就是秘密的一大源泉:她一旦开始写故事,就谁也不能透露。用文字假托思想,这太没把握,太不堪一击,太令人难堪了,所以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甚至于在写“她说道”或“那么”的时候,她脸部的肌肉禁不住就要抽搐,觉得自己太愚蠢,竟然表现得好像知道一个想象出来的人物的心思一样。当她揭示了某个人物的弱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也就肯定把自己的缺点给暴露了;读者一定会以为她在写自己呢,因为她对别人的事哪来如此的发言权呢?只有故事写完之后,只有所有人物的命运全有了结局,只有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得到了交待,这样它就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已完成的故事一样——至少在这一点上——布里奥妮才会觉得自己有了免疫力,才会开始在稿纸边缘的空白上打上孔,用线带把各章节装订好,在封面上画上画,然后,把完成了的作品拿去给妈妈或爸爸(如果他在家的话)看。  她的努力得到了鼓励。其实,当塔利斯的家人逐渐认识到家中这位最小的孩子有个古灵精怪的头脑,并在文字方面颇有天赋时,他们还大加欢迎呢。一个个漫长的下午,她常常是在翻看各种辞典和同义词与反义词词典,于是得以造出了许多荒谬而又让人无法忘怀的句式:一个恶棍藏在口袋里的硬币成了“秘传的”;一个偷车时被逮住的小流氓“不知羞耻、自我辩白”地哭着;一位骑在纯良种马上的女豪杰作了一次“仓促”夜旅;国王皱纹深深的额头成了生气的“象形文字”。家里人鼓励布里奥妮在藏书室里朗读她的故事。她在朗读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很勇敢,用空着的那只手做一些大幅度的手势,在抑扬顿挫间弓起眉毛。在朗读的过程中,她会低头看一下书页,然后迅速抬起头,将眼光一一定格在每个人的脸上,毫无歉疚地要求家人在她施展叙事魔力时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而她的父母和姐姐对这个平时文静的女孩此刻的表现感到惊讶。  即使没有家人的关注和激赏,布里奥妮也不可能放弃写作。与许多前辈作家一样,她渐渐意识到并非所有的赞誉都对她有所裨益。比如,姐姐塞西莉娅的热情似乎就有点夸张,也许带点恩赐的意味,而且咄咄逼人。她要布里奥妮把每一个装订好的故事编入目录,陈列到藏书室的书架上去,把它们放在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和昆吐斯·德尔图良作品之间。也许塞西莉娅只是说着玩的,布里奥妮根本就没当回事。她已踏上正途,而且在其他层面上获得了满足。写故事不仅要与秘密打交道,而且还能把世界变成一个缩小的模型,这当然能给她很多乐趣。短短五页稿纸就能造就一个世界,这比缩小的农场模型可有趣得多。半页稿纸里就能包含一个被宠坏了的王子的童年,一个节奏强劲的句子就可以表达在月夜穿过沉睡的村子的情景,简简单单一个词——眼眸一瞥——就能表明主人公已坠入了爱河。布里奥妮最近完成的一个故事,是如此充满生命力,拿在手中的稿纸仿佛都鲜活得在颤动。同时,她对于条理的喜爱也得到了满足,因为一个无序的世界完全可以在写作中条理化。比如,女主人公人生中的一大危机可以和冰雹、狂风和雷电相伴相生,而婚礼喜庆时则往往风和日丽。布里奥妮对秩序的喜好也催生了公正原则,死亡和婚姻成了家政的主动力:死亡是道德欠佳者的专利,而婚姻是一份报答,直到最后一页才奉上。  布里奥妮为利昂回家而写的剧本是她向戏剧迈出的第一步,她觉得这一过渡并不艰难。在剧本里不用再写“她说”这样的词句,也不用描写天气、春天的来临或女主人公的脸蛋,这对布里奥妮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她发现,美只是一条窄窄的光谱带,而丑却形态万象。把一个广阔的世界压缩成言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整理,而经过整理的世界几乎颜色尽失,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点,每一个句子都极富感情,为此,感叹号是不可或缺的。《阿拉贝拉的磨难》也许是一个情节剧,不过它的作者当时还没听说过这一术语呢。这个剧本并不是要博人一笑,而是旨在引起读者的惊骇,随之让他们如释重负,最后给他们以教益。布里奥妮为此剧所作出的天真而巨大的努力——海报、戏票、售票亭——使她特别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她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阿拉贝拉的磨难》写成另一个故事,而不是一部剧本,来欢迎利昂,但表姐表弟们要从北方来的消息促使她跃入了一种新的创作形式。  十五岁的罗拉和九岁的双胞胎杰克逊和皮埃罗被一场苦涩的家庭内战造就成了“难民”。这事本该对布里奥妮有更大的心理影响。她曾听到妈妈指责自己的妹妹埃尔米奥娜冲动行事,慨叹这三个孩子的处境,并谴责妹夫塞西尔的过分温顺和逃避行为——为了能得到安宁,他逃到牛津的万灵学院去了。布里奥妮曾听妈妈和姐姐分析过这场“内战”最新的种种曲折和伤害,进攻和反攻,并知道表姐弟们来她们家住,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可能长达一个学期。她也听说家里的房子多住三个孩子是绰绰有余的,昆西家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但是如果他们的父母同时来探望孩子,必须保证不把他们的争吵带到塔利斯家来。布里奥妮的卧室旁边的两间房间已经打扫干净,换上了新的窗帘,家具也从别的房间搬了进来。本来,布里奥妮也要参加准备工作的,但正赶上她写作热情高涨的那两天,她还得忙布置“剧场”入口那一通事,所以就没有参加。她只是隐隐约约知道,离婚是种灾难,但她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合适的写作主题,对这事也没多加考虑。对她来说,这是一种世俗的解散,是无可逆转的,所以并没有为讲故事的人留下多少发挥的空间:它属于无序的领域。结婚——更确切地说是婚礼——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它循规蹈矩,井然有序,是对美德的一种回报,而且有着盛大的仪式和宴会,还有令人陶醉的白头偕老的诺言。美妙的婚礼还暗示着性极乐,这对布里奥妮来说还无法想象。在乡村小教堂和城市大教堂的走道上,在亲人好友的见证称许下,她的男女主人公天真地抵达了他们人生的顶峰,再也不需要继续向上走了。  如果离婚代表了婚礼的令人不齿的对立面,那么,它可以被轻易地抛到天平的另一个秤盘里,与背叛、邪恶、偷窃、攻击和谎言为伍。然而,它却展示了永无休止的争吵和乏味复杂生活的不光彩的面目,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被布里奥妮考虑为写作主题,就像她不会去考虑“重整军备”、“阿比西尼亚问题”或“种花技巧”一样。当经历了整个星期六上午的漫长等待,布里奥妮终于听到车轮碾过卧室窗下细石子路时,她一把抓起剧本,冲下楼去,穿过大厅,闯进正午明亮炫目的阳光里,向车子里守着行李抱成一团的小客人们喊道:“你们的角色我全都写好了!明天首演,五分钟后排练!”小客人们被她的话惊呆了,而布里奥妮这样做倒并不是因为她不顾别人,而是高度集中的艺术志向使然。  很快,她的母亲和姐姐来给小客人们作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安排。三个赤黄色头发,脸上有雀斑的小孩被带去看了他们的房间,哈德曼的儿子丹尼把他们的行李提上了楼。接着,他们被安排去厨房喝香料甜酒,参观整个房子,在游泳池里游泳,然后在南花园葡萄藤下享用午餐。在这整个过程当中,艾米莉和塞西莉娅一直喋喋不休,这使客人本应有的轻松感荡然无存。布里奥妮知道,如果她行了两百里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宅邸,那么,精明的问题和滑稽的悄悄话,以及用一百种不同的方式告诉她可以自由选择,定会让她深感压抑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独处。不过,昆西家的孩子使出浑身解数,假装很开心,假装很自在。这对于《阿拉贝拉的磨难》来说,倒是个好兆头:如果他们三个明显有假装的本领,那么,尽管与将要扮演的角色毫无相似之处,也定能演好戏。午饭前,布里奥妮一个人溜进了空荡荡的彩排室——原来的婴儿室——在着了漆的地板上踱来踱去,考虑着各个角色的人选。  显而易见,像布里奥妮一样有着一头黑发的阿拉贝拉,她的父母是不可能有雀斑的,她不会和一个有雀斑的外国伯爵私奔,不会向一个有雀斑的酒馆老板租一间阁楼房,不会爱上一个有雀斑的王子,更不会在一群有雀斑的人面前由一个有雀斑的牧师主婚。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凑合一下了。她表姐表弟的头发颜色太鲜亮了,简直像是荧光色,藏都藏不住。布里奥妮只能这样想了:阿拉贝拉没有雀斑,这是一个“象征”——要布里奥妮写起来,可能又要变成“象形文字”了——象征着她的不凡。尽管她穿行于一个污点斑斑的世界,她纯净的精神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此外,陌生人无法区分开来的两个孪生兄弟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邪恶的伯爵和英俊的王子能长得如此相像吗?而且……他们俩能和阿拉贝拉的父亲和主婚的牧师长得像一个人一样吗?假如叫罗拉演王子行吗? 杰克逊和皮埃罗这两个小家伙,看上去急不可耐。他们倒是那种你怎么说就会怎么做的小男孩。可他们的姐姐肯扮演一个男人吗?她有着一双绿眼睛,一张很骨感的脸;她面颊消瘦,沉默里有一种冷漠,透出一股倔强的意志和暴躁的脾气。也许,只要向罗拉一提起演男角的可能性,就会引发一场危机。再说,杰克逊在吟诵祝福词的时候,布里奥妮真的能在圣坛前与罗拉执手相望吗?  直到下午五点钟,她才能把演员聚集在婴儿室里。她把三条长凳排成一行,自己则挤进一张婴儿吃饭用的旧高脚椅——这个属于艺术家的不羁举动使她有了网球裁判员那样的高度优势。双胞胎兄弟在游泳池里闹了整整三个小时之后,终于不太情愿地来了。他们光着脚,上身穿了背心,游泳裤上的水不停地往地板上滴着。水还从他们乱蓬蓬的头发里流到脖子处,两个人都冷得发抖,正哆嗦着膝盖来保暖。长时间泡在水里使他们的皮肤发白起皱,在婴儿室相对较弱的光线里,他们的雀斑看起来黑黑的。他们的姐姐坐在他俩中间,左腿架在右膝盖上,看上去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她洒了很多香水,换了一件绿格子的棉布裙子,以弥补皮肤的颜色。她脚上穿着凉鞋,戴着一条脚链,脚趾上涂着朱红的趾甲油。一看到这些脚趾甲,布里奥妮不由得倒抽一口气。她马上认定,决不能叫罗拉来扮演王子。  每个人都坐好了,剧作家准备发表一个小小的讲话,概括性地介绍一下这个戏的情节,并指出,明天晚上,他们将在藏书室里对大人献演,以唤起演员们的激情,但她还没开口,就让皮埃罗抢了先。  “我讨厌戏剧,讨厌这种玩意儿。”  “我也讨厌,我不喜欢化妆。”杰克逊也说。  吃午饭的时候,大家知道了区别双胞胎的办法:皮埃罗的左耳垂少了三角形的一块。据说这是他三岁的时候惹怒了一条狗后留下的结果。  罗拉的眼睛瞥向别处。布里奥妮理论道:“你们怎么可以讨厌戏剧呢?”  “纯粹是卖弄而已。”皮埃罗在陈述这不言而喻的真理时耸了耸肩膀。  布里奥妮知道他说得在理。而这一点正是她自己喜欢戏剧(至少是她自己写的戏)的原因。她认为每个人都会欣赏她的才华。水从两个男孩子的椅子上往下滴着,慢慢渗进地板缝里。望着他们,布里奥妮知道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她的抱负。她原谅了他们,宽恕使她的语气温和下来。  “难道你们认为莎士比亚也是在卖弄吗?”  皮埃罗的目光掠过姐姐的膝盖,朝杰克逊看去。这个挑战性的名字带着一丝经院气息和老成持重,他感到隐隐有点熟悉。但双胞胎都在对方那里找到了勇气。  “人人都知道,他就是在卖弄。”  “就是。”  罗拉开始说话的时候,先是面朝着皮埃罗,说了一半的时候,又转向杰克逊,然后才把话说完。在布里奥妮家,塔利斯太太从来没有任何话需要同时对两个女儿讲。现在布里奥妮看到了罗拉是怎么做的。  “你们乖乖地演戏,否则就要挨打了,而且我还要去告诉爸爸妈妈呢。”  “如果你打我们,我们才要去告诉爸爸妈妈呢。”  “乖乖演戏吧,否则我就去告状。”  罗拉的威胁被两兄弟讨价还价了一番,但并没有失去它的威力。皮埃罗咬着下嘴唇说: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演呢?”这句问话里已经包含了让步的意思。罗拉试图把他粘在一起的头发揉松。  “还记得爸爸妈妈的话吗?我们是这里的客人,我们必须……我们必须怎么样做?你们说,我们必须怎么样做?”  “必须服从,”双胞胎痛苦地齐声说道。他们在说这个不平常的词的时候差点没结巴。  罗拉转向布里奥妮,微笑道:“请你告诉我们戏的内容。”  爸爸妈妈。无论这个词中锁藏着什么法理性的效力,它都将飞散瓦解,或者说已经各奔东西了;然而在眼下,这是不能承认的,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得勇敢坚强才行。布里奥妮忽然为她自私的动机感到害臊,她从没想过她的表弟们会不愿意演《阿拉贝拉的磨难》中的角色。但他们有自己的磨难,自己的苦恼,现在,作为她家的客人,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服从。更糟的是,罗拉也清楚地表示了,她出演也是出于勉强。脆弱的昆西家的人正在受到威逼。然而,布里奥妮仍竭力想弄明白一大难解的问题:罗拉是不是在恣意操纵?她是不是在利用双胞胎来表达她自己的敌意或蓄意破坏呢?布里奥妮觉得自己比罗拉小两岁,少了整整两年的锤炼,这使自己在她面前处于劣势。现在她的戏仿佛成了一件可怜的、令人为难的东西了。  她避开罗拉注视的目光。尽管剧本的愚蠢已经让她晕头转向,她还是简单地说了一下戏的主要情节。但她再也没有心思想要让她的表姐弟们在到来的第一天晚上感到兴奋了。  她一说完故事情节,皮埃罗就说:“我要当伯爵。我喜欢当坏人。”  杰克逊索性说道:“我当王子。我总是当王子的。”  她本可以把两兄弟拉过来,亲吻他们的小脸蛋,但她只是说:“那好吧。”  罗拉放下架着的腿,把裙子拉好,站了起来,像是马上要离开似的。她伤心地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我想,既然是你写的剧本,你总是要自己演阿拉贝拉的了……”  “哦,不是的,”布里奥妮说,“绝对不是的。”  她说“不”,但她的意思是“是”。她当然要演阿拉贝拉了。她说的“不”是针对罗拉话里的因果关系。她并不是因为剧本是自己写的才想要演阿拉贝拉。她之所以要演这个角色,是因为她根本没想过要让别人来演;她要让利昂看到她演阿拉贝拉,因为她“就是”阿拉贝拉。

内容概要

在当今英国文坛,写严肃小说又好又叫座的,当数伊恩·麦克尤恩,他也被认为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他的文字简洁而且优雅,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洞察和深挖使他笔下经常是“不洁”的题材具有真正的人性深度。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以来,他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最终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赎罪》同样获得2001年的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评论却给予了较之《阿姆斯特丹》更多更动听的溢美之词,认为比它更丰满,更好读,既有讨好读者的动人情节,喜剧因素,又不乏冷色调,让人爱不释手。2007年,麦克尤恩凭借《切瑟尔海滩上》再次入围英国布克奖。

书籍目录

赎罪
Atonement

编辑推荐

  2008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同名原著小说,2007年重夺英国《卫报》畅销书排行榜数月冠军。  英国当代文学大师代表作 2001年布克奖提名,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英国电影学院奖14项提名 2008年奥斯卡奖7项提名。  改编的同名电影自2007年作为威尼斯电影节揭幕电影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2008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2008奥斯卡7项提名。日前,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揭晓,英国爱情片《赎罪》捧走了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布景设计奖。目前已确定该片将于2月22日登陆全国院线。  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再次直面罗比和塞西莉娅,布里奥妮深深地忏悔,离开时,罗比和塞西莉娅手牵手走在她身后,只是,这一切都不是在现实中……

作者简介

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再次直面罗比和塞西莉娅,布里奥妮深深地忏悔,离开时,罗比和塞西莉娅手牵手走在她身后,只是,这一切都不是在现实中……

图书封面


 赎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6条)

  •     去年这时候看了电影,今年来看这本小说。电影的讲述者是一个女性,我想当然的以为作家也是一个女性。伊恩·麦克优恩是一个英国作家,他出生于1945年,并非和布里奥妮同龄。他在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救赎的故事,正如书中那个编辑写给布里奥妮《泉畔双人》的退稿信中所言的那样,“太深厚,让人感到烦腻”。这篇小说让我耳目一新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他的叙事细致而有章法,关于布里奥妮、西塞莉亚和罗比的心理活动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同时有三个主角现身讲述,将误会的根源尽显读者眼前。第二,作者一开始就试图对小布里奥妮的作家式的幻想力和偏执揶揄不已,又掺杂着不厌其烦的描述艾米丽的心态,描述昆西家族的混乱,渲染了整个大环境来给布里奥妮的行动作出辩解。作者在“不辩解,赎罪”的同时,又在解释布里奥妮在自己的位置中行为是有动因的。在这个意义上,《赎罪》是一个黑暗系列的成长小说!第三,小说第二部分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和医院救护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罗比和耐特尔三人,在自身危亡时刻还不忘救助一个皇家空军小兵。其中,罗比他们帮一个吉普赛老妪抓猪回圈的场景,颇有隐喻意义。很佩服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编剧,省去了很多的线头和铺垫,却仍然能将故事讲述的清晰明了,不失情怀。令人倍感欣慰啊!读完小说,解释了我很多的疑惑。
  •     早在初三上学期时,我就已经看了《赎罪》的电影,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和在中国的上映,应该是《赎罪》小说能够翻译出版的重要原因。同时,对电影的喜爱也是促使我阅读这本小说的原因。但是,被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的《赎罪》,其小说本身的实力相较于电影是毫不逊色的。阅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美丽的风景、悲壮的场面可以在镜头下还原,但是,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战争给人身心带来的创伤,确是镜头永远无法说尽的,只有文字,才可以将它们,真实的、完全的、赤裸裸的展示在你的面前。 小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所占篇幅最长,第二部、第三部其次,第四部最短。然而,第一部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第二、第三部的故事贯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第三部和第四部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则跨越长达五十年之久。所以,这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十分有特点,持续时间越短的,反而讲述的越细致;时间相隔越长的,却一笔带过。如果你没有看过小说,一定会觉得这不符合常理,但是究其这样构架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一天的重要性,因为这戏剧化的一天,改变了罗比的前途命运,改变了塞西莉亚的生活,更改变布里奥妮的成长轨迹。是因为这一天改变了一切,才会有第二、三、四部里罗比经历战争的洗礼以及布里奥妮漫长的忏悔和赎罪。小说以布里奥妮的视角展开,前三部以第三人称叙述,到了第四部转而以第一人称(布里奥妮)叙述,让读者有“戏中戏”的感觉。虽然那戏剧化的一天可以用“阴差阳错”来概括,但是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敏感、早熟,却是这个误会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布里奥妮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了她思想的早熟、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情感的复杂矛盾。她看到那个容易令人误会的场景后,自己便展开了联想。由于早熟,布里奥妮对男女之情是略有了解的,但是她的年龄太小,是根本无法真正明白爱情的内容。布里奥妮最致命的缺点,是她的自以为是。我觉得,早熟的孩子常会因为自己比同龄人有更成熟的思想,内心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使她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是不能被轻易否定的。因此,她会被自己对自己思想的坚信不疑所误导,产生更错误的观念。目击那个场景后,布里奥妮已经对罗比产生了偏见,而在随后接到那封含义更加直白的信后,她自然认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证实,甚至,她的内心可能受到了一丝鼓舞。随着情节戏剧化的推进,看到图书馆的一幕后,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看法已经与现实完全扭曲,这也是她后来指证罗比的重要原因。由于父亲与母亲感情的淡薄,布里奥妮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家庭的温暖,这是她内心不安全感的根源。她对罗比的偏见,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她想要保护姐姐的心情。她认为罗比占了赛西莉亚的便宜,他在欺负她。而她有责任保护她,拯救她。潜意识中,她已经把罗比当成了自己的敌人,一个孩子,当然会把敌人想象得变本加厉地坏。强奸少女这样的事只有坏人做得出。这种看似合理的想法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她对罗比的指控。最后,对于布里奥妮情感的复杂,我想说,根据书中的描写,布里奥妮其实在指控罗比的时候,心中已经产生了愧疚的情感,她总是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为自己找开脱的理由。她的想法已经不由自主地祈求起赛西莉亚的原谅。支撑她继续指控的,只是一时的强烈的愤怒。另外,从一些插叙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布里奥妮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经向罗比表达过爱慕之意,但是面对一个孩子罗比很自然地选择了拒绝。那么,布里奥妮将罗比和姐姐的事情抖落出来,会不会怀有着一丝嫉妒?如果布里奥妮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那么罗比可能不会深陷那么大的误解中,可惜,布里奥妮不仅早熟,而且情感非常复杂,她虽然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是由于一点点的私心作祟,她陷害了罗比,也让自己的一生背负上了罪恶的十字架。在第二部中,场景切换到了法德战场的交界。小说跟随着罗比的步伐,其实是以一个亲身经历战争的士兵的视角,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情景。而第三部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战场后方的医院里。这一部以布里奥妮的视角展开,通过写一个弱女子的亲眼目睹伤员惨状,思想由此发生巨大改变,从侧面展现战争的残酷与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两部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战争的残酷。有无数年轻的少年像罗比一样,放弃自己的梦想,不得已地走上战场,还没来得及体验人生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比死亡更可怕的,还有惨烈的伤口。在布里奥妮工作的地方,她看见了许多因为没有麻醉药,因为伤口太具有破坏性而疼痛不已的伤员。书里对于伤口触目惊心的描写令我几次不忍继续看下去,而描写士兵强忍伤痛的文字更令我感到畏惧而心痛。比起电影选择的强化美感,弱化残酷,小说的文字更赤裸、更真实、也更有力。布里奥妮为了惩罚自己,放弃了去牛津大学读书的机会,强迫自己每天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这种折磨,在她看来,是一种赎罪,可以让她稍稍感到心安。布里奥妮会有这种深深的愧疚,也是因为她的早熟。她早早地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且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同时她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不愿再给自己任何信心。因此她一直沉浸在那个错误中,走不出来,也不愿走出来。到了第四部,小说开始以七十七岁的布里奥妮的口吻叙述。她即将老年痴呆,一点一点失去记忆,失去自理能力。但她并没有为此痛苦,甚至述说自己的病情时还带着欣喜的口吻。也许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惩罚,是她最好的赎罪方式。也许对她来说,失去记忆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是她唯一可以摆脱自己禁锢自己的十字架,赎清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孽的方法。这是一部沉甸甸的小说。小说中从头至尾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愧疚之感。没有任何人要求布里奥妮去赎罪,没有任何人无法原谅布里奥妮。她一生都无法解脱,一生都需要赎罪,只因为,她自己无法原谅自己。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尽全力逃出其他人的牢笼,却永远无法逃出自己的牢笼。2009年暑假
  •     作者:xi在电影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历经重重劫难的恋人,赛西莉亚和罗比在一间廉价的公寓里深情拥吻,窗户开着,窗帘随风飘动。而在窗下的路上,身着白色披风的布里奥妮慢慢地走远了。那时我想,故事终于结束了,多么乏味的影片啊。但是这个念头还没有在内心消散,镜头便突然一转,切换到了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身上。老年的布里奥妮正在为自己最后一本新书接受电视采访。然后,我才知道那个圆满的结局不过是虚构的场景,是小说家布里奥妮的一种赎罪的方式。这个峰回路转让激起阅读小说《赎罪》的兴趣。凭着多年阅读小说的经验,我知道这种故事套故事、书中书的结构肯定是老奸巨滑的伊恩.麦克尤恩想出来的。 你完全可以将小说的第一部分当成一个完整的中篇来读。在将近200页的篇幅里,作者几乎是无限制地放大了布里奥妮在十三岁那年的那天发生的事情。在那一天,因为误解了自己在窗前看到一个场景而犯下了错误,从而在无意间摧毁了姐姐和罗比的未来。对此,作者不断地将时间停留在某些点上,从不同的视角来回反复地玩味,人物的意识弥漫了小说的整个空间。这其中包括罗比和塞西莉亚的爱情,他们各自对未来的设想,布里奥妮的幻想世界,她在童年和成年之间这一段过渡时间的想法,她所犯的错误……罗比和塞西莉亚之间所感受到的爱情越灼热,他们对未来的构想越美好,便越是放大了布里奥尼所放下的错误,尽管我们后来知道,造成两人生离死别的还有战争。 布里奥尼的错误在于,她身上的作家气质过分灼热了。作家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转化现实的能力。布里奥尼在这之前所写是那些凭空想象的童话故事,有着城堡、公主和邪恶的人。但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她需要面对现实世界,她需要将现实世界转化成纸上建筑的能力。这都没有错,她将所见所闻纳入到她的想象王国之中。她的错误在于,她无法在这两者之间划出一条明晰的界限。她以来自自己仍然单纯、稚嫩的想象王国中的眼光观照现实,理解远要比之复杂得多的世界时,错误就相应发生了。于是,她把爱情看成了性侵犯。 作者在处理这个“中篇”时很有大师风范,让人想到了亨利.詹姆斯。不仅在于其笔触是如此精细地深入到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作者在其中的玩的多重视角的技巧也正是亨利.詹姆斯所擅长,甚至是他开始使用的。但在另一方面,当你把它放在整个小说里看时,又会觉得第一部分显得过于庞大繁杂了。它的重量似乎使整个小说的前后之间失去了平衡,显得头重脚轻。但是且慢,在小说结束之前,不要急于下定论。你要相信麦克尤恩,尽管大作家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于是你保持耐心,读完了小说,你发现小说的结尾与电影中基本吻合,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小说的结尾,时间已经是1999年,这时布里奥妮已经七十七岁了,患了一种叫“血管原发型痴呆”的病。衰老、记忆力衰退、不久将会失去对理解任何事物的能力。她在最后一部小说中写下了这个缠绕着她一生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是,在这个小说里,她没有告诉你真相,没有告诉你罗比.特纳在1940年6月1日在布雷顿斯死于败血症,同年9月,塞西莉亚死于一次地铁车站爆炸中,而是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在她所建造的世界里,让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至此,你知道了小说“书中书”的结构了。你完全可以将前面的部分看作是布里奥妮写的,也就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赎罪》。而上文提到的“作者”——如果你注意到了我使用这个词语时的暧昧性,你既可以理解成是麦克尤恩,也可以说就是布里奥妮。这样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小说的第一部分会如此沉重,如此繁杂,为什么在那里,时间几乎是停滞的。这是因为布里奥妮是在交待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个错误彻底改变了三个人的一生。它是一个不能弥补的裂缝。因此只能不断地停留在那时那刻,不能轻易绕过去。轻易地绕过去反而显得不诚实了,忏悔也就显得不彻底了。这是一次对自身错误的艰难书写。从这一书写本身中,你看到布里奥妮的勇气和她对自我救赎所做的努力。 作者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people/137096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内心久久的难以平静。虽然也许以被原谅,但跟赎清了罪过毫无关系。
  •     but now i must sleep
  •     第一部非常精彩,将一日无限放大,当然,我们也总是在过后才发现,那一日将成为你人生的深刻。
  •     看过电影版后再看书,神秘感自然是失去了,不过假若竭力地剔除掉剧透的影响,这的确是一部很好看的作品,尤其是惊心动魄的结尾。
  •     第二章的敦刻尔克大作战和第三章护士站的工作日常,在高强度的描写下,真的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疼痛和揪心。虽说第一章是麦克尤恩所最擅长的,但更喜欢他“走出去”的 感觉,依附于主心骨之上的情节展开,虽说有所限制,但效果更佳。编辑部给布里奥妮写的建议信,似乎是写给麦克尤恩自己的。
  •     大学图书馆借来的 先看的电影
  •     从高二到现在,一直都很喜欢这个电影,于是找来小说看。
  •     请不要做一个事逼 谢谢!
  •     挺喜欢,没看过原版,但这版译本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
  •     不太明白这本书为什么火,觉得剧情好简单,伦理小剧情硬塞进战争的背景里。印象中对人物关系的心理揣摩描写比较出彩,但总的来说感觉不到赎罪心理的深度。
  •     就算如何赎罪,已经挽回不了一切了。自以为是的小孩,所谓童言无忌,却让相爱的人咫尺天涯
  •     只是不喜欢叙事风格,在情节中夹杂了太多我认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的细节描写,就感觉像珠子断了线。特别对于我这种囫囵的人来说,总是很容易错过一些关键字眼,只能跳回去又反复看
  •     由于自己的偏见冤枉一人,为了赎罪去医院当护士。但却没有勇气,没有机会去道歉。。。同样,我也好几次没有勇气说出口,但是现在却用这种自己觉得最懦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许已经太迟了 但是至少说出口了,不管结局如何,尽量别留遗憾,不要到最后连机会都没了才想到去表达。
  •     经典 青春期的狂想引发的 在错误时代难以扭转的悲剧 最后引来深深的赎罪
  •     四个视角 一场救赎
  •     要我写只会写出一个中篇。麦克尤恩还是很有耐心的,因此也显出后劲很足。不过我还是不太能确信,战争和医护场面的大量描写与第一部分相比是不是显得冗赘。不管怎么说,如作者其他小说,都很好读,文字也足够优雅。
  •     真的太喜欢麦克尤恩了,想骂人的那种
  •     我不知道哪些人说的小说比电影好,好的作品有时候就应该用影像呈现,我觉得电影里面的演员都演的非常出色,凯拉那么美,原著可能心里描写很到位,但是对照电影,演员也是尽量去用演技凸显原著的精髓。所以我能做的还是尽量把英文学好,感受一下真真的原著。
  •     Though you think the world is at your feet, it can rise up and tread on you. 尽管你认为世界在你脚下,但它也可能会颠覆你,践踏你。
  •     20160804
  •     水波粼粼
  •     英国人总是喜欢以小见大
  •     慵懒的读完这本书,喜欢这样的文风。
  •     比电影有深度。可惜电影美到极致的画面书里只是一笔,书里briony的幻想电影也没怎么提
  •     冗长的半本铺垫没爱情啥事儿,只是各自捉摸不透的心态,后版本突然干柴烈火爱情战争,小屁孩老了胡想八想赎罪的主题死沉沉压过来,还是电影处理地更好,但是那个青年布呆滞得要死
  •     源于一场嫉妒的犯罪 麦克尤恩总是最大程度的克制了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跳出来评判是非的冲动,不让作者的立场干涉读者的视觉。
  •     我觉得和电影简直一模一样,电影拍的也非常好。
  •     《赎罪》电影拍得很完整,前半部分用氤氲的镜头和音乐代替了书中大段细腻的景物和意识描写,画面很美,切换调度精巧。后半部分书中一些场景没有在电影中还原,但边看边脑补我见犹怜的詹一美,阅读体验再上升八个阶!此书已登本人心中外国爱情文学NO.1,强烈推荐!
  •     比電影好 最有魅力的是罗拉
  •     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最喜欢的一部
  •     想要去祈求原谅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好绝望
  •     细腻得让人又爱又恨
  •     文风优美,引人深思
  •     美死了。忍不住重看一遍电影。
  •     反而最后读的是成名作(?姑且这么叫吧),其实很多部分入不了脑,但是写两个人相爱又发疯折磨的那一段,可是真好。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你看。
  •     罗比和塞西莉亚表示,有这样一个妹妹真是日了狗了 = =
  •     前面有很细腻、冗长的铺垫,以短促激烈的高潮收尾,阅读时感觉平平,但后劲很足。
  •     布里奥妮只是说出了她看到的和理解的事情,重建了她想要的记忆。就像,我们相信上帝能够听到每个人的祷告并作出指引,我们只是按照上帝的指示行事。但如果,这一切都错了,该怎么办?看这样的小说让人心碎。
  •     曾被很多作家选为近现代最好的小说,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度和麦田风筝差不多,视角虽然不同高度,却能给人心灵最直接的碰撞
  •     I will come back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     现实是布理奥妮赎罪无门只能寄情于小说啊,爱不动麦克尤恩太残忍
  •     这是在我浅薄无知的人生中遇到的最美的爱情,没有之一
  •     16.10.20
  •     还是他的小视角,戏剧冲突性。但是主角的爱情略显单薄,come back呼唤,等待之类,在他们之间的情感史基础上到也可以理解。briony在忏悔,可是战争中,谁又能得到宽恕呢?
  •     原来电影版从把妹妹的发色由黑色改成银色开始就完全乱套了……
  •     嗯!看过电影才买的书,作者对场景和人物内心的描写多到不行,我几乎是强迫着自己读下去的。
  •     阅读轨迹:从最最而来
  •     结尾余音绕梁 兜兜转转发现终究逃不脱这罪名
  •     结尾的一个400度转弯,流泪了……
  •     觉得很感慨。每个人都对别人主观臆断,导致真相被掩藏。所以,真的,真的不能够对别人妄加揣测。所有你以为的“证据”,只是一厢情愿的解读而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