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尼亚加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3648142X
作者:[美] 迈克·雷斯尼克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迈克·雷斯尼克(194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从1989年至今,他获得过5次“雨果奖”(提名37次)、1次“星云奖”(提名11次)。此外,他还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班牙、克罗地亚和波兰获得了共64个科幻奖项。1993年,他获得科幻小说终身成就奖“云雀奖”。他的作品被译成25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雷斯尼克创作有64部长篇小说,250多个短篇故事,2部剧本。他不仅是多产的作家,也是杰出的编辑,曾担任过40多本科幻选集的主编,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科幻作家,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书籍目录

1 遇见胡狼的完美早晨
2 基里尼亚加
3 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
4 大师
5 玛娜穆吉
6 枯河之歌
7 莲花与长矛
8 一点知识
9 当旧神皆逝
10 伊甸之东

作者简介

二十二世纪,非洲肯尼亚的基里尼亚加圣山下,一座座现代文明城市污染严重,成群的野生动物已成了遥远的记忆,广阔的热带草原上住满了来自欧洲的移民。
基库尤人后裔柯里巴决意在一个类地星球上建立属于本民族的“乌托邦”——基里尼亚加。他是基里尼亚加的巫医,是整个族群中天神恩迦的唯一代言人。柯里巴通过电脑与该星球的维护部联系,有呼风唤雨的通天神力。他讲了一个又一个让孩子们为之着迷的寓言故事,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但也给自己的权威带来了麻烦。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柯里巴能否坚守古老的民族传统呢?


 基里尼亚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16年四月刊】一、没有未来感的未来不够未来?只要没有走向沙文主义,很多概念其实都有极大的讨论余地。在科幻领域,因为未来感的似是而非,讨论就变得更加宽泛而难以定论。其中,社会科学系科幻的核心常常被论及:在未来世界,人类的身份究竟该如何界定。现在是过去的未来。如今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民族属性。尽管在人类学界定中,民族属性究竟该如何厘清是极为细致和专业的问题,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被归类被暗示被形塑为一种民族类型,我们懂得,“我们”是有别于“他们”的。这样的“我们”,实际上是很难彻底跳出自己的身份去审视地球上全体族群的。初读《基里尼亚加》时,可能会因为它时间线的近切而感觉“不过瘾”:为什么没有电光火石的新技术,为什么没有天花乱坠的自创名词?故事设定在大约一百年后,难道一百年间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就没有突飞猛进吗?或许许多野心勃勃渴望展现宏大图景的科幻作品热衷于上帝视角,尽可能以无政府主义式的透明人状态去考虑全局。毕竟,这些东西听上去就血脉贲张,好似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主角设定为路人都能拯救全局。可怜,恰巧是这样的膨胀才可悲,盲目追求热烈场面的科幻和为了票房硬是要卖3D版本的烂片一样阴损。它们都在丢失科幻之为科幻的根本,读者想知道的,是基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未来,乐观或悲观甚至都暂时没所谓,重要的是,何为我们,我们何为。如果我们脚踏大地,头顶银河,生而为人,却仅仰望而非自省,那真是对一具三维空间躯壳的浪费。假使我们没有忘记那个失败了的“生态圈二号”试验,就不该奢想人类移民异星球时会是完全崭新的存在模式。迈克·雷斯尼克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这类沉思,细想来,从远古的图腾、神鬼、偶像,到今日存在的A.I.,人与物之间,我们所制造的,哪怕无限趋近可与我们自身较劲,也还是带着人类自身的烙印。可想而知,最真实切近的太空移民,就应该是对现世的复制。科幻世界生造的新大陆,从来不是由零开始的。只要有建立者,就附着着建立者的一切设计背景。有些设计,是和地球时期的运作相似的,但实际的运转,尽可以逃逸出原有社会制度的引力范围,在茫茫宇宙中,创造出精神黑洞。二、神还是蛇:噬咬与反噬咬。万物造人,人造万物。彼此互相倚赖的关系是现实世界,更是科幻世界里有进步亦有敬畏的原因。在宗教寓言里,引领人类去探索自我意识的那条伊甸园之蛇,或许比上帝更教我们认识到一些普遍真理。被噬咬后的开悟,会走向两种道路。一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谨小慎微,全力规避再次被咬的可能性;另一种则会从噬咬中理解周遭究竟存在哪些危险与机遇,从而有舍有得,甚至会勇猛到开始具备反噬咬的能力。从伊甸园到乌托邦,没有理想居所真能放得下全部的甜美。存在者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价值与生存可能,就要充分认识过去为何溃败。从飞船抵达新大陆,从封闭舱形成小社会,一切闪亮的开始都值得警惕,过度乐观只是一时的止疼剂。《基里尼亚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姑娘卡玛莉就是一个喊出“疼”的人。她聪敏、善思,有着年轻人的韧劲,还有着惊人的创造力。这就使得她不满足世界的解释只能由蒙杜木古(巫医)决定。纵然蒙杜木古设定新世界为纯粹的原始部族社会,依旧有许多规则缝隙会被发现。破绽一旦显现,再木然的人也会开始怀疑,就渐渐成为会思想的苇草。一整片新鲜的苇草在彼此的共鸣中开始摇摆,一场风暴就要来临。时空是承载人的容器,诞生在新世界里的,似乎就是为着打破旧秩序而生,年轻人日渐滋长的怀疑松动着这个权威体系:那些确凿的、唯一的、坚固的,是不是绝对自洽和完美?或许那些未曾谋面的部分,更接近世界的真相?迈克用这本小说进行了一场实验。我们跟随他置身其中。究竟是保有族群的差异化特,还是积极融入整个新世界?我们是否应该把传统交给少数人去封存,而将“进步”与全球化继续融合?你要当心,别忘了这堆问题前应该先问一道哲学问题:十年前的你,是不是现在的你?三、新世界在山的那边学者阿姆斯特朗认为,文化惧外主义往往是社会自文化强势转为衰败之后续,这种主动的隔绝是一种堡垒心态。从信奉“理性”(logos)转至信奉“神话”(mythos):理性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心态;神话则是一种保守主义,总是回头找寻基本教义信仰的引导,并引以为世界观。其实恐惧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可堡垒或基本教义心态不仅将自我隔离于外界发生的动态影响之外,还有一项副作用:停止对外在世界产生影响。在这运转恒常的宇宙中,假如一颗星星拒绝转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迈克在书里设计了一种脱离此地的方式,但离开就是正确的么?其实回过头来看整个故事,巧妙之处在于这其中没有绝对反面的角色,只是将不同人放置到不同层面与情境中时,一切行为是那样合理又不可控地推进着情节发展。要记得,优秀小说的特点是文本会渐渐变得不可控制,甚至渐渐比作者高明。基里尼亚加,这个含义为光之山,或曰“圣山”的所在,已经在两重空间里变得丰富起来:既回不去,又到不了,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像全宇宙最后的解药。我总是很同情柯里巴(蒙杜木古)——不是在悲悯的意义上,而是在理解的语境里。其实,他的固执是政治正确的,是很人性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将,证明人类存在的一定是文明,因而每种文明都要努力存活与延续。这个道理没人比他更懂得,面对越是迷茫的未来,为了防止精神彻底陷入虚无,必须抓紧什么来证明自己。只是,科幻文本不得不陷入某种纠结。微观层面上,每个个体的意义都需要用标记与分类的钉子牢牢钉住,但宏观层面,那要命的生存法则又会说:存在本身凌驾于一切标签。如此一来,个体层面上完全没错的事,但一旦推广就有阻碍族群倒退的嫌疑。这种生存定位得焦虑不仅在空间上普遍存在,在时间上也是如影随形的东西。可焦虑归焦虑,留心简单评判进步与倒退又会落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捕鼠器里,在小说叙事里掺加绝对化评判从来都是不智的事情。科幻本就是表现未竟之事,试图盖棺定论反会降低层次。因而,如何看待《基里尼亚加》所呈现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寓言,成为了一组开放式命题。这样的科幻留有余味和呼吸,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初读时,或者我们会取笑柯里巴絮絮叨叨说着得寓言童话,可千万记得,人类最早期的文本,就是这样充满故事和哲理的张力。这本小说是文明逻辑层面的复刻与延续。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虽然是乌托邦小说,但是我却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像是老舍先生的《断魂枪》或者《茶馆》,柯里巴也许就是一个有能力改变现实的沙子龙,躲入旧时辉煌之中度日……柯里巴这个形象本身就是不死的,虽然过时,但永不死去,正如旧时的文明。
  •     一个关于乌托邦的寓言,一个命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基库尤人』
  •     最喜欢《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科幻只是个背景,主要探讨的还是乌托邦是否真的能存在。
  •     《狮王争霸》最后,或许变革正在眼前,黄麒英粲然一笑:旧的狮头,是该扔了。
  •     原作四星,翻译加一星。
  •     随手一翻,很是失望。感觉是一本专为非洲人而写的科幻,也许是文化隔阂太大,看了不但没任何感触,也很难继续下去。
  •     政治意涵大于科幻属性。
  •     已读过的结构最严密的短篇集,同时也是最新颖的反乌托邦故事集。
  •     相较于为什么乌托邦会毁灭,这样一个乌托邦是如何创建起来的更具探讨性,基本上,作者是将一个个故事简化成【出现问题-解决-影响】这样简单的模型,一步步的积累最终导致乌托邦的幻灭,说教意味略浓
  •     这本书很怪。剑走偏锋地选了一个不易引起任何当代读者共情的人物视角,是以刻意冒犯的态度来谈论甚或挑战读者的价值观,很少见的做法。但非常遗憾,作者并不能真正给这种原教旨主义的保守价值观以完备自洽的合理性,以至于柯里巴一直都是失败的。我想保守或传统并不是封闭求知。而这本书终究还是一个假装自己理解基库尤人的美国人写的罢了,最后他给出的答案和视角仍然是西方的。但不得不说,这种尝试很了不起,所以得那么多奖,也并不是所谓贩售exotic。如果可能的话,倒是很想看看在序里说到的寄来感谢信的肯尼亚人怎么说。
  •     本来就不算得上乌托邦,所以毁了也没啥可惜的。但是这样的实验有何意义,科幻小说应为我们提供的可能性又在哪里呢。
  •     讨论文化冲突的科幻作品,几乎不带科幻
  •     保守主义真的注定失败么,作者还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创新
  •     先看的短篇《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瞬间被小说所描绘的乌托邦世界迷住。不过可惜的是其他篇目没有这篇耐读。
  •     在啃《人类简史》的进程中看这本小说十分有意思,科幻只是故事架设的背景,说的是一个肯尼亚巫医要彻底割裂殖民对文化的污染,在另外一个行星建立起复原纯粹古老部落文化的乌托邦的努力过程。可是信仰和宗教跟他编造的寓言一样无非是将智人团结在一起的虚幻故事,智人相信故事,智人也很容易怀疑故事,虽然蒙杜木古竭力在自己的乌托邦和欧洲文明间铸起高墙,防患觉醒并美其名曰“人民没有能力辨别好坏明辨是非”(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网络长城和“开门揖盗”理论),但理想乌托邦终究只存在于一瞬间,当科学的种子浸染,当怀疑的力量萌生,古老的寓言不再显得睿智,权威的做法看起来不再优雅,社会不能抗拒流动和发展,那短暂的一秒过后,旧神皆逝,旧秩序崩塌。神的力量终归来源于他的信众。接下来,要么接受众人的叛离,要么固守一个人的城池
  •     2015年读过的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强烈推荐。本书基于文明发展与延续传统的探讨,在两者间构筑了难以调和的冲突。科幻背景虽弱,却增强了文化认同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张力,致使读者即便不能认同角色的价值观念,也会为其情感深深动容。雷斯尼克用看似平淡却环环相扣的叙述,将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缀成此书。
  •     狭义来说是每一个文明在自己的生命周期中必将面对的问题;广义的来讲,一切都终将走向死亡。这个是真理,不管祂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     虽然说是科幻,但更多是文化冲击的故事,有些问题挺有普遍性的,但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法。主角也并不见得就是传统概念上的正义或者正确的一方啦
  •     让我想起来本科时候思修老师关于西藏的看法,不过这本书也只是给出一个故事,而不是一种思考
  •     一个聪明的巫医的故事,他把他所有的经验都融入他的寓言之中,渴望以此启发孩子们去思考人类的未来,传统的文化霸权被推翻,新的政治经济霸权又建立起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本地、本民族的主体性,文化,传统,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在何方。
  •     16-03-05 科幻元素低得令人发指;然而异域感和作者讲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
  •     确实是西方人写的书,并没有解释清楚主角顽固保守的动机,只言片语描述现代社会的污染等等不如村民逐渐失去原始信仰的心理变化有说服力,果然还是只能写自己了解的东西吗……(还没社会新闻科幻呢)
  •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么? 文明相对于野蛮,哪个更接近神之希望? 历史和真相是有怎样的区别? 以前我们提问,答案要自己去寻找。 现在我们提问,答案都在网上。
  •     总体来说很普通,设定加一星吧。有个短评说得很不错,作者并未达到其目的,对柯里巴的塑造不算太成功,还是有种美国人自以为了解一切的自大感。
  •     很有教益
  •     沉稳的讲述一个波澜壮阔的小事
  •     科幻元素少得可怜。男主真是个奇葩。《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很不错,其他几篇没有十分特别。总之是披着科幻的皮讲故事的典型。
  •     在一个没有未来的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很喜欢里面的几个故事。但我还是想说这算科幻嘛
  •     "乌托邦只能维持在建立他的那一代人" I712.45/1647 普通 参考4月还
  •     收获:逼迫别人屈从自己的乌托邦理想是不现实的,更好的做法是追求自己的乌托邦。问题:柯里巴在前七节不惜一切代价树立自己作为乌托邦守护者的权威,在最后两节却突然撒手,仅仅是因为最后一次的危机导致了整个民族子民对神的不信任吗?雷斯尼克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告诉我们统一的乌托邦不再可能,当今的世界只能是多元主义的吗?最喜欢:寓言式的文体加之以浅显的对话,让我想起了理想国,想起了会讲寓言的希腊人苏格拉底,以至于最后蒙杜木古离开基里尼亚加的时候,我并不觉得他是像作者所说的"在逃离",而是如苏格拉底的死一样,在朝圣。最成功:让我在一个之前特别虚无缥缈的词语--乌托邦里生活了一段,这是让我感到作者伟大的地方。 总之,我相信每个人读完,都会有一种冲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自己的基里尼亚加。
  •     一位守旧,没有变革,就会落后,不改变也就不能进步,活好自己,多一分改变进步,人生儿不平等
  •     近几年给我最多启发的科幻小说。
  •     很有深度
  •     绝对好书,视野宽宏又御繁就简,剑走偏锋却招招中的。
  •     作者巧妙的设计乌托邦的经典冲突,不过我想问,这也算科幻?....另外作者是真自恋啊....后记专门罗列奖项就算了...没获奖的还要插一句xxx奖初选提名,顺便写一句:那一年我还写了xx,它横扫xxx奖。
  •     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克隆技术日新月异,作为科幻,这里不聊时空,却是个精致的寓言
  •     读完感觉挺怪的,科幻太软
  •     科幻元素并不多,第二篇还不错。
  •     没看完,无法评价。看单独的短篇还不错,整本连贯看三观受不了虽然知道是为了讽刺?
  •     尽管雷斯尼克想要创造一个非洲乌托邦,但是对于乌托邦的讨论我没有共鸣,但是对于“传统”的讨论让我思考良多。什么是传统?又如何维护传统?怎样的变革是合理的?怎样的保守又是可取的?这是文化冲突之际人们需要思考的深刻问题。我相信一点,每个人都应该自己选择,无论其他人觉得传统和乌托邦有多美好,每个人都有权决定留下或者离开。但是,我们至少得为人们保留选项。所以,倒不如说,我更支持那个想出乌托邦小行星主意的委员会,即便他们不是恩加,他们也足够伟大了。
  •     个人很喜欢这本书,尤其是《我已触碰过天空》,机会的话,想推荐给我爸读一读。我们的乌托邦也是这样了。
  •     入选最讨厌男主。看完了只觉得可悲
  •     视角很有意思,基里尼亚加发生的一切本质上是乌托邦社会实验,反思和探讨真诚中肯而且完全没有海因莱茵式的自以为是,很难得了
  •     不能改变的也就不能保守
  •     哪有永恒的乌托邦呢?
  •     一本充满智慧的作品。坚持的传统遇见了现代的文明,谁能坚守到最后。智慧是一样好东西,但是拥有智慧同时也要承受智慧所带来的后果。很喜欢这本书,会不断拿出来翻看吧。
  •     看了第一篇故事,恶心得想吐。翻了结尾,发现主角没有被五马分尸嘴里塞屎屁眼灌蛆,立刻不想看了。评论里还有好多人说这部小说的作者“仍然带着欧美人的傲慢”,卧槽那种原始畜生在故事里没有直接被当作哥布林杀光而是会说话就已经白左到让人无法容忍了好吗
  •      没有不进步的传统,没有不毁灭的进步。不破不立
  •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宁愿选择苦修和殉道,“我”才会永垂不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