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00650270
作者:[捷] 博·赫拉巴尔
页数:278页

过于喧嚣的孤独

我是在冯唐的个人网站上看到的这篇小说的蜻蜓点水似的提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黄集伟写的,说是冯唐的万物生长有这本书的影子。当时我是平静的,只是一本书而已,不至于让我癫狂,就在前天晚上在新浪爱问下载了这本书,今天下午,用了两三个小时把这篇中篇小说翻了一遍,老实说,很久没有一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咯,读完过后,深深的庆幸!文字曼妙,当时我就很惊讶,是作者的牛逼,还是译者的精巧?一直以来都对翻译作品有偏见,有代沟,读过之后,我发现,凡是写孤独的,挣扎的,往往翻译的很好,比如月亮和六便士,凡是文辞犀利,黄赌毒的翻译的都很差劲比如亨利米勒的南北回归线,一度把我搞得十分崩溃,几乎熄了再度外文小说的念头,这本书,很好,在我马上就放弃的时候给我了一颗糖。意象灵动,赫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种十分复杂而动人的感觉诉诸形象,还十分清晰,常常让你拍案而起,惊为天人。印象最深的是写舅舅的那一小段,只用了寥寥一段话,就将其痴念趣味失落寂寥,款款而来,相比那些用了几千字来写一篇散文还往往词不达意的所谓的文化人,赫老足有自傲的本钱。画面感强,他的作品可以直接拍成电影而趣味不减,文本也不需要大刀阔斧去增删,画面感极强。印象最深的是他由粉碎机的搅拌沉浸到对青年女友的怀念,特别是舞会时女友的旋转,很好的镜头切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单纯的以文字意象取胜确实很难。难得有机缘,碰到一本好书,这个下午,虽然没有去爬山,也赚。

书摘

我也开始像他那样痴呆地傻笑着。每个工作日的污水都各有特点,因此可以绘制一张污水流量图,根据避孕药的流量确定布拉格哪些市区性关系多,哪些市区少一些。P20

不断心碎

那本书太吵你写完它的时候一定累到懒的去死于是又拖了一天拖了两天拖着身躯爬出废纸压力机跑到布拉格钟楼下晒太阳拖了一天拖了两天找一些虚弱的理由,编一个虚弱的结尾老汉嘉没有死他只是有点任性大白天就喝酒睡着了我们的LOVE STORY头顶悬挂的剑和书地下室里交战的老鼠牛奶毒药和苍蝇蛋糕我们的LOVE STORY这世界有爱因为天道不仁慈这世界有爱正因为天道不仁慈我们不断心碎这是生存的意义那是个周四下午我坐在挤满人和湿气的公车上瞥见你80岁时疯狂的样子瞥见你的小幸福瞥见你那么微小的甜蜜,辛酸的安慰又真实又闪光我们在不断心碎————————————————————————————————————————————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倔老头写了一本温暖的书,书里讲了一个倔老头一直在做一份温暖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在地下室里处理废纸,然后这个老头就在这里捡到很多书,他变的很高尚、很复杂、很痛苦、很孤独。他一直只和自己和书说话,他变的那么与众不同,直到被年轻人和新机器挤掉了工作,失去了与苍蝇污水为伴的小快乐。故事里的老头想象了一下自杀,而写书的老头则从医院的窗户跳了出去,那时他的关节炎刚好,我猜他在忍受了 些疼痛之发现自己已失去了爱那些爱写进了这个故事里,书里充满了爱,在黑暗的小角落,苦痛的迷茫,杂乱的叫嚣声里,充满了爱。温热的爱,认真的,笨拙的,无处不在的,贯穿地底的深刻的爱。这个故事叫过于喧嚣的孤独,死掉的老头叫博·赫拉巴尔

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

读完了,我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非常喜欢。但不喜欢《底层的珍珠》,因为文笔没什么特色。我这个人有点疯,所以我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里那有些疯狂的语言、意象。主人公似乎永远与啤酒相伴,但也永远与书相伴,酒精能带给他陶醉而放松的感觉,书也一样,让他觉得工作的那个脏乎乎的地下室宛如天堂。无论描写肮脏的事物还是美好的人或事,那语言永远带着诗意的美感,这很难,但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我读到了,读完我也有种晕乎乎的感觉,写的太痛快了,文笔太棒了。我觉得只这一篇中篇,赫拉巴尔就可以称为大师了,完全可以了。但大师不等于篇篇文章都经典,我觉得只要在一个人的文学创作生涯里能创作出一篇类似不朽的经典,他就够格叫大师了。所以,赫拉巴尔是大师,因为他创造出了《过于喧嚣的孤独》,但他的《底层的珍珠》从创作手法来说却是没有多少闪光点。苍白而平淡。所以读这本合集,我有些遗憾,因为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分开出版,我是不会选《底层的珍珠》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想也好,通过《过于喧嚣的孤独》和短篇合集《底层的珍珠》的对比,我们可以更好的明白大师不是一天炼成的。赫拉巴尔也曾有过如此青涩的时光。这也会使得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人们能给自己多些自信和希望。而我觉得自信和希望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更坦然的入睡和面对明天的第一缕阳光……

老人与垃圾场资源

海明威写过《老人与海》。我想借用一下这个题目,因为赫拉巴尔就是在底层的工厂做事,在成堆的垃圾中搜寻文学,编辑文字,将地下室的肮脏变成一个人的想象战场,挥斥方求中写尽自己的感悟,聆听同样来自地层的声音语言,特别的身份所产生的语言,非常贴切有活性,诱使赫拉巴尔倾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在他从事的环境中有取之不尽的人文资源和有趣的人生,充满了意义。我感到,一个静默的老人,坐在常去的酒吧角落里,慢慢品着杯中的酒,细细咂摸着人们不经意的口中传出的故事,他只是静静的做一个听众,多末惬意啊,免费听了那样多的民间故事。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胡同中的老人,也是静默的观察着过往的行人、活像一个景物雕塑,瞩目一切,他在吸纳着精华,当各种有趣的故事充满魔力的灌输进其心中时,他又会加工整理这些素材,当一个个词汇跃出,变成打字机针尖的旋律时,我们也跟着看到了一段段人生苦难、趣事,共享孤独的喧嚣。其实,说不上这是一部小说,不如叫作自言自语更为贴切,因为他喜欢独享沉默,必然要有心中的喧嚣,那就是写作。另一方面,赫拉巴尔也是来自地层民间的文化使者,负责收集段子的珍珠,因为他的转述,民间的语言闪耀着光辉,象一颗珍珠闪亮。

最浪漫的家伙

你是我觉得最浪漫的人就象我爸爸我爸爸会在路灯下读一夜的牛虻还泪流满面比起那些听着爵士乐和调好的鸡尾酒嘴里不断冒出奇怪名称,领口干净的人们你浪漫的多,就象我爸爸他会在放映厅里睡着还梦到刘德华会在新年里满街炮竹的时候拉着我去拜佛我们走在四面埋伏的大街上,提防着楼上落下的火球和脚底炸开的巨响象战场上奔逃的幸存者那样你是我觉得最浪漫的人会给茈冈的小女孩做风筝不嫌弃她衣领上的肉汤你在地下室里拯救书籍,不在乎老鼠苍蝇为了一点点美丽的书页愿意和臭水为伍35年更不知道薰香是什么你还很幽默在赠送教授美学评论的时候不断的装成年轻人和老人你是个天才,戏剧专家,行善者,天使你会在看足球榜单之前含蓄的望好一会景色你是那么文雅,腼腆的闪光你是我见过的最浪漫的人使我不断想起那些爱引用书名,喜欢罗列外国名字,热爱制造氛围的家伙们没想起一次,就激起我对你的热爱有些人背再多的诗剧,游览在多的地方,谈再多的恋爱,都不会获得一次浪漫而你,在一个地下室里和废纸相处了35年我却觉得,你就是为浪漫而生的吧

天道不仁慈,大概如此

阴冷天气,总算走到尽头。春天,刚刚恢复一贯的温存。夏日,就要逼近。前些天,窗外的樱花和桃花不可一世地笑傲枝头,从绿茵地里探出头来的紫色花瓣却略带羞涩。满园的春色,全然提不起我的观赏兴趣。告别在作文课上被逼着写春色和秋景的中学时代,我不在文字里提及外界景物已经很久了。然而,午后的暖暖阳光,在雪白墙面上留下大片的斑驳锈迹,瞬间调动出我沉默许久的观感与嗅觉。它像一片宁静的海,扑倒在脚下,并不张扬。你可以从翻滚的波涛里闻出些许咸味,它却并不试图向你诉说每滴水的来头。如同恋人对视,脉脉含情。彼此心事,全然逃不过对方的眼睛。我喜欢这种眉目之间的浪漫,旁人分不去半点甜蜜。回想起两年前的一段日子,我孤身一人起早睡晚,沉默不语地看书写字,孤独地咀嚼一日三餐。"心有灵犀的默契,一定会有人与我分享。"梦醒时分,望着天花板,我常常这么想。如今,我投身喧嚣的周遭,只为避开孤独。在深夜的宿舍卧谈会上,兴致浓厚的与人八卦,借此治疗偶尔的轻度失眠。桌旁的行李葙和两个手提袋,像懒洋洋的猫咪,顺从地趴着,被射进窗的阳光涂满一身暖黄。里面装满了我四年来的专业书籍。在楼下废纸收购处,那位阿姨用一杆吝啬的称称量过,然后抽出几张钞票递给我。我接过,离开,没有告别。他们将被送往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样的人?再生成什么模样,转世到哪个人家?想到这些的时候,我正窝在这片暖黄里读《过于喧嚣的孤独》,作者博·赫拉巴尔。惆怅万千的文字,如同一只强有力的手,来自百年以前,将无数人从寂寞的深井里成功打捞。混战在下水道和阴沟深处的鼠族,浪迹于废纸丛林里的哲人和圣贤,沾满血污的双手,佑护耗子的袖管,布满绿头苍蝇的额头,一再沾染耻辱的甜蜜时刻,轰隆运转的巨型压力机,潜藏在灰烬下面的深切悲痛,镶嵌在纸张上面的稠密思想,书籍堆成的摇摇欲坠的苍穹,世俗嘲弄的卑微天道……在时光狭长的轨道上,他们列队行礼,接受检阅,树立成孤独人生的微缩景观。现代社会犹如一架机器,个人只能充当微乎其微的零件,在时代引擎的带动下高速运转。某种意义上,我们只能是安守本分的傀儡。“功成名就”或“庸庸碌碌”的印记,也许早已被命运之神烙在各自的脊背上,我们却还在争抢,嫉妒,厮杀,炫耀;奋斗,拼搏,思考,创造。哈,好像我们真能做得了主似的。天道不仁慈,大概如此。于时间的无涯荒野中,不是早一步就是晚一步,我们才遇到对的人。巨型压力机,轰轰隆隆,就这样斩碎千万魂灵,披着文明外衣的种种应运而生。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剧场里肆无忌惮的黄段子,广播里虚假做作的爆笑声,小说里的承转启合,影视剧里的高潮迭起,霓虹下的灯红酒绿,歌曲中的靡靡之音……既然心灵的庇护,遍寻不着。那么转向喧嚣的凡世浮华,总可以驱走一身孤寒,求得片刻温存吧。可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不过是幻境中的黄梁美梦,而喧嚣之中的孤独更加噬骨。天道不仁慈,大概如此。原来,这些喧嚣,只为孤独而生。天道不仁慈,大概如此。

珍珠的孤独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有二:一是,译序比小说本身故事性更强,由于初识博·赫拉巴尔,他的生平更像是饶有趣味的小说——啤酒厂的养父,美丽酷爱戏剧的母亲,法学博士,服兵役,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人,打包工……第二,惯用长句,越是引我入胜的句子,越是读着气短,有的多达四十四个逗号。用任何语言来修饰这本书都是徒劳的,赫拉巴尔用一串串的珍珠把打包工汉嘉的肖像勾画出来。曾经,我认为感官性最强的作家是福楼拜,但是就像赫拉巴尔所说,“我成了一只盛满活水与死水的坛子,稍微侧一侧,许多蛮不错的想法便会流淌出来”,读着他的书,能够感到他的珍珠一颗一颗的在眼前跳跃,点缀成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就像蒙太奇那样活生生。汉嘉是个三十五年工龄的打包工,他嘴里残留着啤酒香,反复念叨着上天的不仁慈,心系着耶稣和老子,手里触动的是有着十五辈人阅读经验的捷克,这个世界抛弃的书籍,周遭环绕的是同样靠着这些书籍维生的老鼠,脊背上顶着两吨重的他工作时挑拣出的书构成的天穹。就像火葬场的工人剔取他母亲的遗骨,他剔取巨人的思想,并且为此忍受了终其一生的孤独,不过,最后他还是被主任和那个时代摈弃,被巨型压力机远远的甩在后面。像有点久远的年代,那样的时候,人们从事工作是因为相信别人和社会需要,并且从劳动中取得满钵的满足感。就如我们的祖辈,一样的社会主义初期,一样的辛勤劳作,一样的知足常乐。赫拉巴尔笔下典型的带有崇高知识分子特点的劳动人民,就是他自己。在今天的中国看来,这个形象也渐行渐远,因为我们也深深的深深的陷入了与他一样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比他还要孤独,因为我们没有他富足。“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它推迟了我的死亡。”这本书出版后的二十年,1997年,赫拉巴尔在即将迎来84岁生日之际,从五楼坠楼身亡,我想他不想在带着这一辈子的孤单到下个世纪了。

生生不已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示过,其实看小说是一个高危职业。因为其实写小说的人——特别是写出足以打动你内心某一处缺憾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不正常。你看吧,杰克伦敦是自杀的,海明威是自杀的,写出这本《过于喧嚣的孤独》的老头博·赫拉巴尔也疑似是自杀的。  我曾经考虑过,为什么这些生活如此波澜壮阔思维如此活跃敏感的同志们最后却要绝望的自寻死路呢。后来我觉得自己的思考太过草率,因为不一定每个自寻死路的人前提都是绝望。也许他们只是单纯地“我只是想去一个地方,去一个没有人可以准确描述给我听的地方”而已。但就我这样普通的读者来说,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我不得不被作家的生活(哪怕是虚拟的)所打动所颤抖所思考所坐立不安,在看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保持着很高的代入感,而这个代入让我不得不吸收了作家也许是不经意间流露的骚动不安。  或者也许是我自己骚动不安也说不定……有光就有影,有平静就有骚动,有希望就有失望,有追求就有乱欲,这些矛盾的性格经常很容易在我身体里体现出来。当然在大部分实际生活中,我可以隐藏或者假装忘却这些因素,但在平静地读小说的几个小时里,我不得不经常与自己的思维能力商量一下问问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东西。  过于喧嚣的孤独,这个名字在第一眼就打动了我。字认的越多,我就越会被一种孤独感所困饶。这个孤独感,正如蔡康永所说的,不是谈一个恋爱可以解决的,不是生一个娃娃可以解决的,这个孤独感是你知道自己终于要被时间打败,要衰老,要死亡;而且你身边没有战友,你终身苦苦战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挣扎——但最后仍然被拖下泥沼。每一个活着的人无法读懂你临死前的恐惧,而每一个死后的人又无法告诉仍然存活着的你任何信息。我与死亡之间隔着一块玻璃板,我看的到他嘴唇的形状但是我听不到他的声音。他安静看我徒劳无功行走世间,也许内心充满嘲笑。  但是有的人却打败了他,有的人可以让他们说的话比死亡这样的行为更令人激动,折服,赞叹。他们写下犹如神仙降临一样的文字,这个世界灼灼生光,我们欢声笑语。大家相爱,赞叹,甚至争斗,但都充满着似乎无穷的生命力和幸福。一个人当然打不过死亡,但是人类文明却让死神也要惊叹一下。如何,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有趣故事,你也想参与其中么?对不起死神伯伯,我们现在还不带你玩。你且安静欣赏我们在尘世的表演,也许我总有一天终要来到你面前,你却不得不赞我一句演的好。  而这个感觉,就是我喜欢这本《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原因,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废纸打包工,痴迷在人类文明中无法自拔。文明真是一个奇怪的词语,他在现实里毫无作用,他无法让这个老打包工功成名就,也无法让他获得爱情,他甚至无法在他失去工作的时候鼓励他。但最后他却能让他淡淡,沉沉睡去。我们是世俗而且渺小的,也许死神看我们,就好象我们看耗子,但我们仍然会生生不已,我们在物质面前温暖肉体,我们在文明面前释放灵魂……这样的收放自如,也许就是生命的幸运。

七天喧嚣的孤独

一三十二年前的这个时候,赫拉巴尔开始写作他一生中最好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我不知道他是在一天里的什么时候,写下了第一句话。我总是想知道,那些我喜欢的小说的作者,是怎样开始了他们用文字编织的奇异的旅程。那第一句话,就象一个少年第一次对喜欢的女孩说,我爱你。赫拉巴尔是这么说的:“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他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正是五月,就要消逝的布拉格的春天。二五一的七天假期,对我来说,以孤独始,以孤独终,那是喧嚣的孤独,丰盛的孤独,享受的孤独,让人无比留恋。第一天, 鸟叫声把我吵醒了,那时侯太阳还没有出来,我睁开眼睛,忽然想到今天不必清醒,我又睡过去了直到阳光打在脸上。我把窗打开一点,凉丝丝的风拂过皮肤,但并不觉得冷,风带着即将凋落的樱花和迎春花的味道,开的正盛的丁香的味道,刚刚发出新芽的杨树的气息,刚刚长出嫩叶的柳树的气息,还有青草,梧桐,椴树和槐树的气息。我深深呼吸着阳光和植物,不想起来。我拿过床头的一本书,《过于喧嚣的孤独》。那是冬天买的书,干净的封面上,赫拉巴尔——一位鬓发已苍的老人,手拄着太阳穴,不知在看着前边的什么,他眉骨高耸,目光锐利,额头上有三条又深又长的皱纹,还有皱纹刻在脸上,仿佛是暴雨留在大地上的痕迹。三三十五年了,老汉嘉一个人待在废纸回收站的地下室里,每天,他开动压力机,把大卡车送来的堆积如山的书籍压碎,打包,再由卡车送往火车站,用火车送往造纸厂。地下室里,有吱吱叫的耗子,胡乱飞舞的苍蝇,为了找到足够的力量从事这项神圣的劳动,三十五年他喝下的啤酒能灌满一个五十米长的游泳池。与此同时,在布拉格地下所有的地下道和阴沟中,两个有组织的灰鼠团体正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争。《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只有老汉嘉孤独的自言自语。他在无意中有了学问,“现在我确知我的大脑是一堆被压力机挤压的严严实实的思想,一大包观念,我掉光了头发的脑袋是灰姑娘的核桃。”他挑出喜欢的书,带回自己的家。他在打的每一个包中放入一本名著,《浮士德》,《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然后用大师们的绘画复制品裹上,用《格尔尼卡》,《向日葵》,《早上好,高更先生》……这是他为人类精神建立的墓园和纪念碑,这是他的祭奠。每天他工作到深夜,只是偶尔休息片刻,那是去到通风井,从五层高的烟囱底下仰望一小片星空,象年轻的康德那样,然后去打啤酒,回到地下室,在电灯光下面的小桌子上放着一本康德的《天国论》——“压板随着我按下的红色或者绿色按钮或前或后地运动,在此间隙我喝着啤酒,读康德的《天国论》,读到怎样在寂静中,在万籁无声的深夜,当意识悄然入睡时,不朽的神灵便用无名的语言谈论那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事物……每次只读一句,含咳嗽糖似的含在嘴里,这样我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注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我喷溅……”四这个假期,我象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老汉嘉一样生活。一个人,喝啤酒,读书,看碟。我的无人打扰的地下室是一间小屋,有一张床,电视和DVD,两个纸箱里装满了碟,另外几个是书。外面有的时候阴天,还下起了小雨,大部分时候阳光明媚。大部分时候,阳光在外面,我在屋里。除了《过于喧嚣的孤独》,我还重读了雷马克的《凯旋门》,看完了江国香织的《蔷薇树、柠檬树、枇杷树》,村上春树的《斯普特尼克恋人》——“……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咽着,直到那词句象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我在晴朗或者阴郁的上午读书,在下午和晚上看碟。天渐渐暗下去了,而我一无所知,屏幕上的天空和大地笼罩我的小屋,那些故事变成了我的记忆,从遥远的黑暗深处,宛如花朵般一瓣瓣漂浮上来。五失去了工作的老汉嘉躺到了压力机里,手中紧紧攥着诺瓦利斯的作品,手指按在向来使他激动不已的那一句上……每一件心爱的物品都是天堂里百花园的中心,“我仿佛注定要在自己制造的刑具上认识最后的真理,压板象一把儿童折刀在朝我合拢”,他看到了他的茨冈小姑娘,穿青绿色裙子和红裙子的茨冈女人。六赫拉巴尔获得过法学博士学位,但他做过的十多个工作却和这没什么关系,仓库管理员,火车调度员,推销员,钢铁厂工人,舞台布景工,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1949年,他离开了宁城的大房子,来到了布拉格利本尼区堤坝巷24号,一座由车间改成的大杂院,这里肮脏,破败,污水遍地。这里住着许多豪放的茨冈人,还有许多通宵营业的小酒家。他一住二十年。他说,“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是我在钢铁厂和其他工作地点认识的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他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自己的死亡。”1997年春天,赫拉巴尔因病住院,快要病愈出院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一切……那么,我还待在这干嘛呢?”两天后,他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落身亡。没有人知道是自杀还是失足。那一年,他84岁。那一年,布拉格一家名为“想象”的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集共19卷。他有9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获得过柏林电影节金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法国骑士勋章。七5月5号那一天是立夏,太阳到达黄经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礼记月令》篇说:“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此时,万物繁茂,花朵盛开。

天道不仁慈,要记得还有同情和爱。

这本书是本月购进的三本书中的一本。封面是一个老者,两鬓斑白,左手很自然的抵着额头,成思索状。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嵌着一双深陷的眼睛正凝视着远方。这个老者便是赫拉巴尔。从了解了这个人物直到买了他的作品,我一直都处于亢奋时期。也正是这样一张苍老的面容将我吸引,三本书中便先拿起了这本来读。 利用两个下午的闲暇时间读完了第一部《过于喧嚣的孤独》,第二部还没有开始阅读便急着想要写下点什么。通篇的独白不如说是通篇的自嘲,丰富的幽默感却也将疯刺推敲到极致,严峻的迹象将其沉重的体现,确切地说有些残忍。当他三次易稿最后这部忧伤的叙事曲出现时他自己几乎被感动得落泪,我想其中也不乏缺少这一点。天道不仁慈,书中反复出现了八次,出现一次我便会用笔作一次标记。“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或许我还不能够准备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然而在读完整部作品,我却也体会了赫拉巴尔反复讲这句话的用意及心思。总的说来这部作品不愧是酝酿了二十年著成的大作,它是我今年读过的书中较好的一部,也是最喜欢的一本。赫拉巴尔:“我之所以活着,就为了写这本书。”“我为《过》而活着,并为它而推迟了我的死亡。”当他从五楼病房跳下时,想着他今生已不再存有什么遗憾。“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也并非什么坏事情,也许只有什么都忘记了,才可以这样决然的离开。难道你的自寻短见不是在教诲后人?倘若是这样,你和你的《过》也已善始善终。那么,感谢你老者。看完结局,将其书放下,心情复杂,看了眼左手边放着的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我想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去阅读了。

喧嚣城市里的孤独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书城》里的一篇梁文道的《喧嚣城市里的孤独》,这篇文章是用来纪念一位被书压死的书店老板罗志华的。 因为一本书,他延迟了死亡,因为一本书,我爱上了他。他的语言是专属的,他的故事是最真实。非常短小的一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 总感觉自己像是黑夜里独自醒着的精灵,没有人会发觉,更没有人会来靠近自己。那样的孤独,是安静的。而我,享受于这样的孤独。也感觉自己像是喧闹人群中隐形的独自行走的人,无人察觉自己的存在,而我,却能看到你们的不断张合的嘴巴吐出的唾沫,能看到那一张张被歪曲的嘴脸。很害怕,很害怕。但是,你们看不到我,我害怕什么?于是,我就这样看着你们,一个人,孤独地看这个世界…… 一个人,就一个人走向自己的孤独…… 从此,也就不会再有喧嚣了吧? 吾同树在生命的最后说了一句:“我太需要安静了!” 从此,你能安静吗?亲爱的赫拉巴尔…… 从此,我只能在喧嚣中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安静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

赫拉巴尔,捷克人。死于自杀,从医院五楼坠下。他的死倒像是这本书的一个注脚。这是一本让人沉痛得不忍再读的书。写的是一个打包工人每天在废纸堆里拣出各种书籍,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使用它们。然而庞大的工业社会终于来临,流水线作业开始,没有人再愿意读书……书里写道,我第一次看到成箱成箱的书变成废纸被运走时,我哭着找到警察局,让他们逮捕我,因为我犯了人道主义罪过……书里写道,我从工作的地方拿走了很多书,两吨的书放在我的天花隔板上,是我自己悬挂的达摩克利特之剑……书里写道,当我看到流水线工人喝着牛奶,以一种纯工业方式处理一本本煌煌著作时,我整个崩溃了……我没有办法述说完整的故事,也许根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整本书渗透着悲凉的关怀,像是黄昏时那个茨冈小女孩身上的光圈。很干净,带着血迹的干净,带着呼吸的污浊之气的干净。你没有办法述说出完整的故事,但是只要看一遍,你就一辈子都忘不了书上的细节,就连那两个茨冈女人怎样撩起裙子都会记得清清楚楚。心死,是人世最大的悲哀。所谓心死并不是停止奋斗,而是所有人都被工具主宰,所有人都只剩下工具人格。所有人都很有知识,但不会再有人读书。不会有人知道康德,不会有人看梵高。我们在一次次进步中退化着。最终变成工业社会中的原始人。书的最后那一系列场景犹如对噩梦的描写,恍恍惚惚,简直让人疯掉了。只觉得这个世界活不得活不得了,我们自己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特之剑终于不堪重负割断我们的喉咙,让我们和最底层的康德尼采梵高烂死在那里,和无数的老鼠和绿头苍蝇烂死在一起。让整个世界烂死在这里,在此刻。如果没有人觉得销毁书是人道主义罪过。

唯獨太陽有權利身上帶著斑點

2007年的上半,我看了這本書。馬上就有了想為它寫點什麼的衝動,卻一直都把這件事擱著,只是把它放在書架邊緣一堆剛買回來的新書中。每次我進出房間,這本薄薄的書總會悄然出現在視線的角落,也因此得以安靜地據守著我意識的一隅,不至被日常事揚起的塵埃淹沒。兩星期間,我看完了另外幾本書,然而孤獨沒有離開過,繼續無聲地喧囂著,我沒有刻意去思考它,只是由得感覺漸次沉澱,也許我是在效法漢嘉,想要像他一樣「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唯有這樣,才算對得起這部獨特的作品和這位獨特的作者。形式上,這部小說是通篇的獨白,這對我來說是新鮮的。一個老漢的喃喃自語,讀起來居然不覺沉悶,雖然赫氏有意對小說形式作出新嘗試,但難得讀來敍事還是相當流暢,一點不覺彆扭,難怪昆德拉稱赫氏為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此外,我初看這部小說時,以為情節發展的空間不大,大概就離不開老漢述說他的工作和過去,看到最後也不過是漢嘉在壓力機旁終老吧,想不到高潮在最後才來到;因為故事一直平實,結局就更出人意表,如此安靜的囈語,衝擊力卻驚人。Too Loud a Solitude,英文譯名和中文意思相同,但讀起來更有詩意。初見這名字時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想像不到它標誌的是怎樣的故事。當我翻開書,逐頁看下去,漸漸就明白了;漢嘉從事廢紙打包工作,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裡獨自操控著壓力機,經年累月,在機器轟隆轟隆的背景音樂下,他只有書和耗子為伴,這就是只屬於他的,過於喧囂的孤獨。這孤獨不但喧囂,而且深不見底,然而他早習以為常了,孤獨本身就是他最好的夥伴;只有孤獨才能給予機會,讓他的想像力自由地馳騁,讓他依照自己獨特的美學觀,在斗室裡完成一件又一件的藝術品。是的,雖然他衣衫襤褸,骯髒得叫旁人爭相避開,但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真誠地對待生命,沒有半點虛偽;也是一個哲人,因為他懂得那些已經逝去的哲學大家,他以最純淨的心捧讀他們的著作,這是對他們致以最高的敬意,比那些坐在空調辦公室裡,利用逝者響亮的名字沽名釣譽之徒高尚得多。漢嘉們就是印證Yves Klein藝術理論的絕佳例子:藝術家的存在本身就是藝術,而藝術品不過是這種藝術性存在燃燒後的殘餘物;漢嘉和他的親友愛人,他們的生命本身就是詩篇,就是藝術。其實相比漢嘉,舅舅和曼倩卡都算不上是身處社會底層,舅舅退休前是鐵路職員,退休後似乎還小有積蓄,但他們都有一共通點,就是他們命定要承受的屈辱。曼倩卡兩次因為惡臭的糞便遭到訕笑,甚至擔上了「甩糞便的曼倩卡」之名;而舅舅和吉卜賽女孩,則以無尊嚴的方式死去。最令人震撼的是舅舅,描寫他生活的段落是多麼的美麗:「我再次回顧,我看見號誌燈和小屋的明亮燈光照出退休老人和孩子們忙錄的身影,聽到機車鳴笛和行駛在歪歪斜斜的橢圓形軌道上發出的噹啷噹啷響聲,仿佛有一把手搖風琴在這兒反覆演奏著一支樂曲,一支如此動人的樂曲,讓你聽過之後一輩子再也不想聽其它曲子了」,看了描寫他的幾頁,我的腦裡就浮現了他在後園裡肅然打著訊號的模樣,是工作也好遊戲也好,因為老人們給自身的動作傾注了許多感情,所以他們做的事在人世間顯得莊嚴。其實以尋常的目光看,他的工作說得上單調沉悶,不過日復一日地按規矩打訊號,然而他的眼睛看得見美好,所以他熱愛這樣的工作,讓它成為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舅舅的詩意存在的灰燼當然還有他那些像蝴蝶標本,又像五彩糖果包裝紙的小金屬片,他是那麼熱愛工作和生命,以至連灰燼也是那麼七彩繽紛,美麗耀目。但他卻如此死不得其所,他的屍身被發現時已爬滿了蛆蟲和蒼蠅,像融化了的乳酪似的在地板上淌水,連遺骸也只餘一點點。這是一種大悲哀。這些人物,還有那個在書末出現的過路人,那個拿刀脅持漢嘉,只是為了讓人聽聽他的詩作的男人,他們深深地觸動了我,儘管他們的故事如此悲哀,但同時卻又高貴,叫人輕易不敢憐憫,只怕褻瀆了他們。小說開首引用了歌德的詩句,「唯獨太陽有權利身上帶著斑點」,於是這些在現實中帶著斑點和各樣污漬的人,只能如耗子般活著,因為天道不仁慈,他們最後也如耗子般被無情地壓碎,但他們有如聖經裡的橄欖,唯有被粉碎時才能釋放出精華,他們的肉身被壓碎了,釋放了他們的靈魂,在半空裡微笑地看著自己詩意存在的痕跡。

天地不仁,但我爱你 ——《过于喧嚣的孤独》之无厘头再叙事

天地不仁,但我爱你——《过于喧嚣的孤独》之无厘头再叙事长长的按:这部小说只分了八个段落,从头到尾都是铺天盖地、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的喃喃自 语。小说情节非常简单,讲述的是废纸收购站打包工人汉嘉三十五年在肮脏的废纸堆中生活、阅读、妄想、神游的故事——一个被他本人称之为“Love story”的故事。有趣的是,赫拉巴尔对老子极为推崇,小说中数次引用“天地不仁”字句,且拿老子与耶稣对比,认为耶稣一直在努力爬山,而老子一出现就 已经在山顶了。好,上正文:这是一幅八段锦,八个段落,八部华章。其实,这个故事也可以叫做:这个杀手不太冷。汉嘉是一名职业杀手,孤独的杀手,奉命碾杀交与其手中的所有书籍。我们多情的男主人公却在耳鬓厮磨中爱上了这些书,并且发现,她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神奇。天下之美,于兹为最。由此,开启了汉嘉与书三十五年缠绵悱恻的love story。汉嘉对这些书的爱怜使其执行任务的效率变得极低,生存环境于是变得愈发恶劣。整日污垢里来泥浆里去,血腥更加风雨,苍蝇不曾离身,老鼠钻进怀里。汉嘉至死不渝。他穷尽一切可能去拯救她们。在不得已必须把她们交还给上帝时,他会为每一个打成的包套上一副精美绝伦的油画,就像为她们穿上一袭嫁衣,他会在每一个包里放上一本不朽的著作,并翻至其中最精妙的篇章或语句,仿佛在为他们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让她们在最美丽的时刻死去,并且安息。后来,客户找到了效率更高的杀手和威力更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多情的职业杀手终于被放逐,被抛弃。汉嘉知道,这意味着,她的所爱必将被冷酷无情、毫不怜惜地碾毙。这本就污浊到处的人间将成为悲剧遍地盛开的所在。群芳扑地,万艳同悲。汉嘉想到了结束自己:如果不能保护你,又有什么资格去爱你。一个无视并屠杀美的世界,便不再是迷人的所在。汉嘉用陪了自己三十多载的武器手刃了自己。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为圣洁的方式。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或许是,他忘了告诉她们:天地不仁,但我爱你。这是一曲忧伤的挽歌,歌哭那正在日渐消逝的美好。

此刻存在,即是永恒

一天,我在重读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突然之间,我意识到自己是永恒的。就以手头的这本书为例子来说吧,它出自某个印刷厂的工人之手,而他们用的纸浆来自某个森林的某棵树,某只鸟曾在那颗树上短暂停留过,而那只鸟一定飞过了很多地方,很多人见过那只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都以不同程度影响着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这本书的最终写成,而在这本书写成之后,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它以中译本的形成呈现在我眼前,影响着我的世界观。而我的世界观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人的世界观。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这本书流过了许多了地方,经过我,它将流向更远的地方,遇见更多的人……就这样,我处于无限之中某一个点上,这个属于我的点影响着无限的最终模样。只要意识到这一个点的存在,我便觉得,此刻存在,即是永恒。

亲切

对于童年经常泡垃圾堆拣东西卖的我来说,书里的人物很亲切。对于如今正当喜欢读书的我来说,书里的人物也很亲切。对于喜欢胡乱买书,家里办公室堆得太多书的我来说,尤其亲切。

过于喧嚣的孤独

时断时续地终于翻完了这本书。封面上的博·赫拉巴尔,看起来已经很老了。当然,还没有老到他自杀时的年龄。 他是83岁时离开的。他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它,指的便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有点熟悉的风格,流畅而恣意的独白,确实很漂亮,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更喜欢的,反倒是题目这几个字的组合。那是常常会袭来的感觉——高楼逼仄,车来人往,尘世间的一切仿佛和你全无关系。赫拉巴尔为自己构建的一生很值得玩味。法学博士,服过兵役、当过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炬钢工、废品回收站的打包工、舞台布景工……49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 一个49岁的从事着糙活儿的男人在中国会怎样?如果他恰好读过书,就会是社会新闻版上卖猪肉的北大才子或者是最高学历的乞丐。所以,我们没有赫拉巴尔。

一个人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垃圾堆里赞美人性

1在Lens杂志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文章,图片很多,感觉这个作家很有意思,生活有些传奇,自己有法学博士的学历,却偏要去做各种社会底层的杂工,最终却因为写作而成了名闻天下的大作家。2今天才知道有这么一位作家,实在是孤陋寡闻了。一直以为捷克只有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的昆德拉,对捷克这个国家非常缺乏了解,在看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国家跟我们不一样,只是具体细节不甚了了。3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坑。薄薄的小册子,居然有一半是作者的生活照!这事情有些过了,出版商为了增加厚度,将一个中篇小说做成一本可以卖出价钱的书,不得不增加这些边角料。4而且,文风也让我觉得有些不太能接受。作为阅读微信朋友圈文章已经有几年历史的我,已经比较适应那些标题党的搞鬼了,你要是不那么取个标题,不那么一惊一乍地行文,觉得仿佛胡辣汤里少了胡椒,味道有些不足。没办法,这年头,阅读口味就是这样被带坏的。5匆匆翻过前面的那些图片,读了前两章之后,觉得这个主人公(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的影子吧)有意思,太有意思了。作为一个垃圾站的工人,天天跟那些废纸,那些被当做垃圾处理的书本,那些以书为食物的地下室的耗子打交道,会有怎样的心情呢?6 他居然在废旧图书里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居然在压制这些废旧图书在压力机上打包之后,将名画的复制品裹上,想想一下这样的垃圾是什么样子呢?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心情才会给垃圾做这样的包装,让垃圾也能有个体面好看的外观?一个人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垃圾堆里赞美人性?!你看,这句话,多么标题党的味道呀。7 如此浪漫的有文化的垃圾站老汉汉嘉同志,在参观了一个更先进的垃圾处理机器之后,心情绝望了。在新的垃圾站里,工人们穿戴整洁,食物干净,效率很高,还谈论着定期安排的国外度假,但是工人们对自己要处理的东西无动于衷,没有什么感觉,不像他还能在其中找到各种名著拿回家研读,还能够给垃圾裹上名画的复制品。8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套用流行的词汇,这是“工匠精神”的缺失呀!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被手机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打断,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记者,在看过了有人断言报纸的记者将会有更多人失业之后,他为自己曾经的新闻理想而发愁。9 与垃圾回收工人汉嘉相比,这是一种多么相似的感觉。新的垃圾回收设备出现了,汉嘉老汉失业了,同时消失的是他对垃圾中那些他认为的精神宝贝的牵挂;网络替代了报纸,原来的记者们要失业了,同样的消失的还有曾经的新闻理想。10这么短短的一本小书,本来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但是因为在碎片化时代,即使那么短小的书,也被碎片了好几次。不过这是一本有着很多隐喻的书,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为之深思。

差点被遗忘的孤独

如果不会偶然在网上看到书评,我真的把这本好书给遗忘了。大学毕业后,看书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生活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心是不踏实的。在社会上晃悠这两三年,见了不少的人,但心里却是孤独的。这种心境倒和书名吻合。书的具体内容有些模糊了,记得主人公是在垃圾场工作,工作是把废纸彻底地变成垃圾。可那个可爱的老头,在这个工作的同时捡了好多的书。孤独但不寂寞。在那本书里,作家总是在重复一句,那个也许就直指主题。内容忘得差不多了,很似乎还有什么另我心动。简单朴实的文字,令人震撼的主题。

一生的作品

“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是喜欢我这样的人。”我相信每个小说家都有一部一生中不得不写的小说——带有某种宿命味道的情结,不可抗拒的诉说的欲望,将自我完全隐藏其中的小说。这一部就是这样的作品。

【讀書筆記】《過於喧囂的孤獨》——天道不仁慈

【讀書筆記】《過於喧囂的孤獨》——天道不仁慈[捷]博 赫爾巴克/著 楊樂云/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連續讀了兩遍《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正如這本書的名字:「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完后有著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沉重淒涼感,正如作者本人所說的,這是一本連他自己看了都要「感動得落淚」的「憂傷敘事曲」,並且,作者這樣說過「我為些這本書而活著,并未寫它而推遲了死亡」。全本書通過一個老打包工人漢嘉的獨白,用平靜的語言敘述了種種「天道不仁慈」與「破壞、不幸之美」。他稱他這三十五年的生活為「Love Story」,就如這本書劉星燦的序中所說「這本書你即使讀過數遍,雖然很受震動,使你久久不能平靜,有些畫面、有些思想反復地在你腦子里迴響,課你怎麼也記不住、理不清它的前後次序。因為它幾乎沒有情節,即使有,也甚至是條條河流歸大海,用來反復加強、充實、豐富著一作品的中心主題,即通過一位廢紙打包工的通篇獨白表達出對那些摧殘、踐踏甚至毀滅人類文化的愚蠢暴行的無比憤恨與血淚般的控訴。」「仁慈的大自然創造了一種恐怖,在這種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毀滅,它比痛苦更為強烈,在真理出現的時刻籠罩著你。對此我曾感到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心頭一亮,覺得自己在變得美好起來,因為在經歷了所有這一切——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看到的一切,身體和靈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後我還有足夠的勇氣使自己沒有瘋狂,我逐漸驚異地意識到我的工作吧我拋進了一個廣大無垠、威力無邊的領域。」書中的老漢嘉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用壓力機將廢紙打包。但他卻在這份工作中獲得了無比的歡樂。他從廢紙堆中找出閃耀著光芒的好書,閱讀它們并帶回家中。正如他所說「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滿了文字,儼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在此期間我用壓力機處理掉的這類辭典無疑已有三噸重,我成了一隻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罎子,稍稍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我的學識是在無意中獲得的,實際上我很難分辨哪些思想屬於我本人,來自我自己的大腦,哪些來自書本,因此三十五年來我同自己、同周圍的世界相處和諧,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語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里,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他會將他每個打的包中放入一本珍貴的書籍,再將每個包裝飾一番,讓每個包帶著他的個性,他的畫押。在這個世界上,唯有他自己知道哪個包里躺著歌德,哪個躺著席勒,哪個是荷爾德林,哪個是尼采。并在這個過程中自詡為藝術家與創造家。他用各個名畫作品包裝他所打的包,他企圖讓人看到那滿車《早上好,高更先生》時會感到高興。老漢嘉說,通過讀書他認識到天道不仁慈,一個由頭腦的人因而也不仁慈,並非他不想仁慈,而是這樣做違背常情。他說書教會了他領略破壞的樂趣。他說他一次又一次地目睹整輛貨車載著一堆又一堆精美的藏書駛往瑞士、奧地利,一公斤售價一外匯克朗。第一次目睹這個場景時,下著滂沱大雨,他的淚水與雨水一起流淌。然而現在他只是微笑著,望著漸漸遠去的車尾,因為那時他已經開始懂得目睹破壞和不幸的景象有多麼美,就像達芬奇呆望著法國兵怎樣把他的一尊騎士像當做練習射擊的靶子,一節一節地摧毀一樣,達芬奇也是用心地、滿意地看著,因為他也認識到天道不仁慈。老漢嘉說,他母親去世時他也沒有落淚,只是站在那兒呆呆地看著他的母親被放在手推磨里磨碎,就跟看著裝滿精美圖書駛往瑞士和奧地利的或者漸漸遠去一樣。他說他之後在壓碎圖書時,都仿佛聽到人骨被碾碎的聲音,仿佛在壓碎猶太教法典中的詞句:我們猶如橄欖,惟有被粉碎時,才釋放出我們的精華。這本書中處處都有隱喻。地下的工作室中除了廢紙還有老鼠,他們有時也被粉碎在機器中。漢嘉還得知了鼠族在地下水道的戰爭,就如同人類的戰爭一樣,老鼠的每一次戰爭結束「看起來像煞是最後戰爭,它將以一片歡呼告終,然而一旦找到什麼論據,一切便將從頭開始。」得出老鼠的天國也不仁慈。他還描述了那群發了瘋似的綠頭蒼蠅,那些蒼蠅將隨著一個個箱子倒進濃酸和濃堿的溶液中,因為「發了瘋的驢頭蒼蠅不可能放棄他們的觀念:哪兒的生活能比在這賞心悅目的臭烘烘的腐敗血漿里更美好?」而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提到了他的初戀茨岡小姑娘,那個從來沒有歡呼過、一無所求的小姑娘,那個同他一起放風箏怕被風帶入藍天的小姑娘,就這樣被納粹帶走,再也沒有歸來。他提到了他的情人曼倩卡,用十分詼諧的語句敘述了她是如何兩次被糞便失去榮譽與名利:第一次她的緞帶浸濕了糞池,在舞池中飛甩著糞水,被眾人唾棄;第二次她從廁所回來的滑雪板上帶來了一堆糞便……然而就在分別了多年以後,曼倩卡成為了一個她從來不曾夢想過的人,跟著「天使的吩咐」得到了一間林中小屋,爬到了漢嘉一生中未見有人達到的高度。他這樣描述「我不斷地讀書,從書本中尋找預兆,可是書本卻聯合起來同我作對,我一次也沒有得到上天的啟示,曼倩卡憎惡書,她卻成了現在這樣的人,成了人們紛紛描寫的人物……」文章的轉折發生在那個「巨型壓力機」的出現,這個機器的出現不僅僅改變的是人類的工作方式,更是思維方式。當他看見年輕的工人們帶著手套,穿著整齊光鮮地處理成批成批新書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他的夢想完結了。他曾經希望帶著他的壓力機一起退休,在舅舅的花園裡,每天只打一個屬於自己的包。然而現在巨型壓力機出現了。年輕人們戴著手套毫無感情地取出嶄新的書本,面不改色地撕去封面和封底,誰都沒有願望享受摸摸紙張的樂趣,那種無與倫比的魅力。這裡的工作如同捕鯨船一樣毫無人性,他們不知羞恥地喝著牛奶,享受著去希臘度假的待遇。老漢嘉如此說道「去希臘度假這事使我不勝震驚,我自己只是通過讀赫爾德和黑格爾的著作才神遊了古希臘,讀了尼采才對世界採取了狄俄尼索斯的觀點,實際上我從未度過假,我的假期幾乎統統用來補償我欠下的工作日了……」他看到女教師帶著一隊兒童讓他們學會怎麼講書撕開,聯想到家禽飼養場的年輕女工嬉笑著像揪下書的內臟一樣揪出掛在傳送帶上的活雞內臟。成千包的書就這樣堆積在那裡,如同那些還沒有機會一顯身手的飼養場的雞,剛剛開始它們周而複始的命運,卻不得不過早地死亡。當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主任看到那堆積如山的書,罵他是蠢貨。他開始了自嘲「布勃內的巨型壓力機、社會主義突擊隊同我是道德上的對立面,那麼我是蠢貨,我比這台小壓力機更不值錢,突擊隊隊員夏天去希臘,而我是蠢貨。」緊接著他開始瘋狂的工作,強忍著不去看閃耀著的書籍一眼,當一名圖書管理員將一筐哲學著作傾倒下來時,「我把這些書鏟進槽里,只瞥了一眼:《道德形而上學》,我的心快要碎了,但我舉叉把它叉進槽里,猶如叉掉電線杆上掛著的鐵皮箱里的垃圾,我一個勁兒地干著干著,打成一個個包,沒有裹上古代或現代繪畫大師的複製品,只是一包一包完成我的任務,我領工資就是為這個,什麽藝術、創造美,只是幹活而已,我開始明白,我倘若這個樣子的幹活,我一個人就可以成立一個社會主義突擊隊,自己立下保證書提高生產率百分之五十。為此我不僅肯定能去工廠療養所,而且能去美麗的希臘度假,在哪裡我將穿著長內褲繞著奧林匹克競技場跑一圈,去亞裏士多德的故鄉斯塔基如斯朝聖……」然而他并沒有能去工廠療養所,更沒有能去美麗的希臘度假。他的主人將他調去了捆綁白紙。然而他卻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對永恆的追求——像塞內加一樣,像蘇格拉底一樣,他選擇了倒在他的壓力機里,他的地下室里,按下綠色按鈕,將自己與真理,共同粉碎。「我有幸身處孤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狂妄,我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份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P.S1、書中的老漢嘉選擇了結束他的生命,而現實中的作者——博 赫拉巴爾也是如此。1997年春天,朋友們張羅慶祝他八十四歲生日的時候,他說:「我都想死了,還慶祝什麽生日?」他因病住了十幾天醫院,正當快要出院的時候他說:「我已經做了我所該做的一切……那麼,我還呆在這裡幹嗎呢……如今一切都無所謂了……」兩天后的1997年2月3日,他從醫院五樓的窗口墜下。一顆巨星就這樣隕落了。2、這本書(書名叫《過於喧囂的孤獨 底層的珍珠》)原本是由兩本書構成,我只寫了《過於喧囂的孤獨》的讀書筆記,《底層的珍珠》是一本短篇小說合集,在《底層的珍珠》中,作者用最口語化的語言展示了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遭遇、喜怒哀樂、性格習慣、對顯示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在他們身上發現了人性的美麗與一些矛盾的性格。多年來他和這些人生活在一起,他通過記錄與剪輯這些人與人間對話展現一個個故事幾人物,自稱「事實的記錄者,對話的剪輯者」。可能是翻譯不是很喜歡或者本身對這種文體不感冒,或者對那個國家和那時的社會背景并不瞭解,或者那時沒有靜下心來讀,所以沒有很大的感觸,就沒有做讀書筆記。

这个版本让我很失望,看不下去了

我很怀疑自己是否不小心买到了翻版书,翻译得有点乱,不像之前我看过的赫拉巴尔的作品。然后书页用的纸很薄,很多页是有歪斜,不工整的。这个版本让我很失望,看不下去了。以后宁愿多花点钱,买港台版的书更好。这种不好的版本会让不熟悉赫拉巴尔的读者以为作者或翻译者太烂,而错过好的作品。

其实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僧.

扫地只是我的表面工作,其实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僧....... 收垃圾的周星星严肃地说. 时光缓缓流过布拉格的每个大街小巷,就这样,汉嘉凝忘着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已经三十五年,所有的世事变幻所有的历史进程,都和地下室的老鼠和苍蝇纠结在一起,成为这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注释。其实他的真实身份,也应该是一个研究生。年复一年,他都在地下室打包垃圾,偶尔观看着地下两个老鼠集团的战争,偶尔观看苍蝇飞舞...........他操作着机器,将一堆堆被人丢弃的书捣碎打包,其间夹杂着老鼠和苍蝇的尸体,还有康德尼采萨特的巨著........三十五年来,他都这样过,注目着神圣和低贱同时被自己屠杀。空闲时,汉嘉从垃圾堆里淘出自己所爱,混着啤酒慢慢品读,直到自己所住的房间重叠着两吨多的旧书。三十五年来,垃圾工人汉嘉只需轻轻摇动溢满知识和灵感的容器,好的语言、无名的思想都会飞溅而出........我无意识的跟踪着赫拉巴尔的文字,跟着垃圾打包工汉嘉陷入信马由疆式的回忆,恋爱,亲人,政治,啤酒.........平缓而抒情,并非世事洞明之后的豁达,而是所有不可改变的命运都凝聚成了诗意和幽默,20世纪捷克的所有沉重和不幸的记忆,都成了杰出的小说家的背景幕。米兰.昆德拉残酷的拷问了知识分子和诗人,所有沉重都仿佛都可能化为虚无,一切灵魂都成了掏空的躯壳..........而半生混迹在底层的赫拉巴尔,做过垃圾打包工、舞台布景员、铁路工人的伟大作家........ 却用那些被历史宏大叙述无法击垮的日常生活,再现了生命可以承受之重。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生,封面上忧郁而专注的赫拉巴尔的眼神告诉我,一个研究生命和底层灵魂的人。看完后书,关门离开,楼道里空无一人,楼外的天空依然是康德和汉嘉仰望过的夜空,空旷辽阔。 我想,我即将改变对孤独这个词语的认识——我原以为,孤独仅仅是漫长的人类装b史的用语。

过于喧嚣的孤独

记得林少华这样说过,这个世界上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人很少很少(大致是这个意思),我想书中的主人公应该算一个吧.然而有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

全世界的孤独

35年、阴郁的地下室、冰冷的打包机、无数的老鼠和那些等待他去阅读的书,这就是他的世界、他生活的全部。在喧嚣中选择了孤独来作为你的生活,那从此你的世界中只有孤独。每天在阴暗中面对冰冷的机器,不知是麻木还是习惯,他的世界中渐渐的只剩下他自己。酒精和书是他唯一的伙伴,那些所有在他眼前一闪而过的人乃至在下水道里拼杀的老鼠都好像是虚幻的影像。在他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的外表下你找不到任何的温暖的情感,但正是因为他目睹了太多的天道不仁慈,那内心的温暖和坚持的力量才会像一个无限和永恒的小盒子,被孤独包裹着,放在他世界的中心,这个小盒子就是孤独!我一直在想,赫拉巴尔为什么能把一个人的孤独描写的如此生动,总好像那个汉嘉就我自己,总是想象到我就置身于那阴暗的地下室。可能是我们的生活都一样,无论是那是的他,现在的我,将来的任何一个人,现实展现出了太多的天道不仁慈,我们都需要一个能够包裹那唯一一点温暖的小盒子,那个孤独的小盒子。过于喧嚣的孤独,其实不只是书中的汉嘉,赫拉巴尔、你、我,都在其中!就像那句话写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是喜欢我这样的人。”其实是你选择了孤独,你选择了自己的世界,那么你的孤独就是全世界的孤独!

首先是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

马克思说:改变世界.兰波说:改变生活.马拉美说:改变语言.站在时代垃圾堆里的人们无力改变一切,除了承受还是承受.我们可以敏感地捕捉周围一切的偏见,狭隘和恐惧...我们生活在无时不刻的战栗中,只要轻轻一击我们就将丧失一切的尊严.然而这就是生活,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境遇里我们才有资格发言,哪怕是在昏暗的墙角自言自语...你是记录者,你是时代的吟咏诗人...所以请允许我发出微弱的声音:我不怕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哪怕是地狱.

某些毁灭的特质

某些毁灭的特质...在新版大部头的书背面赫然写着“谁谁谁谁,站在时代垃圾堆上最伟大的作家”这样的话。吓得我都不知道要不要读了。不知道这里的时代是不是可以顺延到现在,可是作为当今时代下一坨非典型垃圾,我读了会怎样呢?会升华为一坨营养的化肥还是救赎不成反倒毁灭?不知道啊。所以,第一天读的时候我只是先读了一个序。这本书真的能杀人!这是珍珠还没有开始看而孤独也只是看了一半时的想法。不想看了,看不下去了,想换本温暖的看看,哪怕是那种没什么实在内容但就是用词美的一塌糊涂的也行或者说更好。貌似温顺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如此彻底的毁灭,让人与一个个幻想共舞之后又变得如此清醒理性。为什么不能正常一点地活着呢?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我还是废寝忘食地把孤独给看完了。尽管知道汉嘉的命运,可是我还是想亲眼看到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命运的。正如书中所说,“天道不仁慈,我也不仁慈。”只是,太多相似的特质总是不免联想到类似的结局。于是,反复地听lady bird的啥啥is painless。按说珍珠应该是描写底层人民的坚韧乐观的,可是我不想看了,我要找本热闹温暖的以后有了热量再看。

孤独引我哭泣

过于喧嚣的孤独引我哭泣。从图书馆俄国文学专柜的最底层找到了这本书,大概是捷克小说图书馆所藏不多之故。我有一种身在宝山而不自知的感觉,后悔没有早看到这份孤独。这份哭泣压抑在最终未到结尾的绝望之中。“我睁开眼睛,看到荒凉的大平原中立着一个大得吓人的包,一个立方体,边长五百米,也许还要长一些。我看到整个布拉格连同我自己,我所有的思想,我读过的所有的书,我整个的一生都压在这个包里,不比一个小耗子更有价值的一生,在我的地下室同废纸一起被社会主义突击队压碎的小耗子……”我仿佛看到汉嘉那双茫然而绝望的眼,在一片虚无的荒原上渐渐消失了光彩,让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无奈。所有的思想,所有曾有过的质疑算什么呢?最终只能化为清风,你甚至不能证明它们曾经来过,而那些曾让你的心欣喜跳动不止的思考就渐渐消失在时代的更替之中了。汉嘉跪下祈求,祈求一个奇迹,而上天不仁,从来也不会有什么奇迹。如果有,那些淹没在历史血腥的长河之中的璀璨思想就不会湮灭。书简,手札,笔记,算什么呢?在人类的暴行和无知面前脆弱的甚至不比一片秋日的落叶坚强。猛然想起了《1984》里的话:“谁能控制过去,谁就能控制现在,谁能控制现在,谁就能控制过去。”在权力的争斗之中,思想的毁灭几乎是每一场战斗之后必备的胜利品。赢家书写历史,然后掩盖了书写本身,没有人分得清真假,甚至到了最后,已经没有了真假的概念,你只能看到当局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可是,这世上还是会有人在不断的抗争,不是吗?人生本就苦难重重,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与苦难的斗争。争斗之中方显示出来自己本身璀璨夺目的价值。苦难越深,生命的意义因而越深……在这样文化遭到荼毒的时代里,总是有人在不断的抗争,为了连他也说不清的原因。例如汉嘉,例如拜托汉嘉帮忙找书的神父。他们都在抗争,都想要再喧嚣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宁静,或者是为这个世界保留最后的一寸净土。我甚至已经想不起来我当时哭泣的原因,是为了汉嘉无法挽回的悲剧命运吗?还是为了无数被摧残的书籍,还是为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无可奈何而哭泣呢?说不清,道不明。这本没有情节的书里,无数个小片段就一滴一滴的融在心里,汇成河流奔腾不止。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博·赫拉巴尔的照片。一手撑额,额上布满了皱纹,是岁月的沟壑。头发已经花白了,双唇紧抿,想说的话都已经写在书中,或者是无法言说。那双眼睛看着远方,如此清冷,背后是一片虚无。汉嘉的命运,是否是博·赫拉巴尔为自己写下的预言?最终的结局一如汉嘉,也许他早已明白自己生死为何。他曾说,这本书延后了他的死亡,也许,结局在他的潜意识之中,早已注定。对于文化的荼毒,不仅仅是在捷克,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你似乎都可以找到端倪。那些惨遭损毁的珍品在无声的哀鸣,等待着一个像是汉嘉一样的人来发现它自身的价值。也许,我们读书,读好书,发现好书,思考真理,找到光。这就是对作者本人最大的安慰了吧。最后的最后,我看到的画面是无数典籍被堆成小塔,一个人坐于其上,手中抱着诺瓦利斯的作品,口中吟诵着《夜颂》的篇章,在火中与书燃为灰烬,消失在风里。虽然知道,这位看透了生命的老人是从高处一跃而下,可是,那焚尸的熊熊大火却似乎就在眼前,萦绕不去……

幸福

我不认为《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一本不忍再读的书,疼痛到连微小的片段都将成为心中挥之不去伤痕,我偏偏认为汉嘉着实有着他人少有的幸福生活。汉嘉用独立的精神隔离并不理想的世界,反之因前人的闪耀思想而拥有整个充斥着迷人思想者的宇宙。我不在意这个世界的文化走向,我不在意这个世界更好,也无所谓这个世界更坏,倘若我有着汉嘉那般获得书本和阅读的机会,这个世界便只呈现汲取和思考后的幸福,所有那些书本后的人们都将成为我幸福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强有力的支柱。我是那样地幸福,在这个拥有艺术与思想的世界。而如果,如果这份私人的感受能力真有一天被完全剥夺,我情愿如汉嘉那样将自己放入通往压纸机的移动槽,并手捧最爱的书怀着莫大的幸福感。

天道不仁,我们也不。

书的封面上,印着赫拉巴尔饱经沧桑的脸,就神情来说是一张典型的作家的脸;就质地来说,也更是一个废纸打包工的脸。汉嘉做了三十五年废纸打包工,也在人们恣意扔弃的废纸垃圾中偷得知识与智慧,不知不觉间,这个邋遢的、孤独的、与油腻血污的弃物为伍的老单身汉成了一个纯净的、深刻的、富足的“文化人”。他在每一个废纸包里藏一件珍贵的东西:他阅读的一本书、或者是枯萎的花朵、碎锡纸角;他要么为书铺一张小床,要么为废纸包穿一件“衣裳”——《夜巡》、《屠杀婴儿》又或者《格尔尼卡》。如此的装饰,使一个废纸包也带上无人所知的个性,印上仿佛徒劳的花押。这个看似少场景、缺画面、无情节、乏人物的故事却有着多个场景令人内心战栗、刻骨铭心。我不知道赫拉巴尔是在哪一部分几乎落泪的,我的个人体验最强烈的在这里:汉嘉为舅舅的棺材里洒满如勋章般的小铁片,回到地下室他毁了耗子的城市,“今天,梵高的《向日葵》尽管金碧煌煌的圆盘和盘心光彩夺目,却只是增添我内心的悲剧感。我干着活儿,装点耗子墓,不时跑出去,读着《天国论》,每次只读一句,含咳嗽糖似的含在嘴里,这样我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注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我喷溅,上面有通风井口的一方小星空,脚下两个鼠族在首都布拉格的所有下水道和阴沟里激战,二十个包排列的整整齐齐,犹如一辆有二十节车厢的列车,正朝着升降梯驶去,每个包冲我的那面都点燃着一盏向日葵的明灯……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刻笼罩着你。”(P44-45)读罢此处,你还会觉得此书缺乏画面感吗?不,当然不!全书每章都不分段,流水般的叙事,舒缓悠长。这是作家酝酿二十年之久的作品,三易其稿,只是为了寻找更合适的一种语言:散文的、口语的还是书面语呢?最终是后者。我以为,写作中的琢磨不仅在语言,也在结构。全书8章,从第5章舅舅死去开始,舒缓中多了波澜,第6章更是急转直下,在这一章他见到了传说中那个巨大的压力机,他顿然明白他的世界要进入一个新纪元;他也去最后一次拜访了老情人曼倩卡:她憎恶书,却成了人人描写的对象,她无意中成为了自己从为梦想过的人物:一位老艺术家为她塑一尊石像,那是一个天使。黑夜里,汉嘉感到石像的大翅膀带着往昔飞翔起来,却把他和一段故事远远抛在了后面。我们知道,他不会再被见容于这个世界了。过去仅留的那个地下室也不会再属于他。在那个地下室里,他曾独自一人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在无限与永恒之间凸显他的狂妄;却在地上的世界,喧嚣中倍感孤独,现实中祈求宽恕。汉嘉的优雅与美好自有方式,不过绝非真实世界中所共识的方式,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他是个被碾碎者:面对主任,他时刻记得自己无能所带来的沮丧;而很多次面对女人的曼妙芬芳又总是被排泄物所毁;即使他决意要在地下室尽享这份富足时,这一愿望也因巨型机的出现而粉碎——新的、巨大的、不可抗拒的一种力量呼啸着把这个人、这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个人的肉体和精神赖以存在的方式毫不留情地甩出历史之外。本书承载了太多的意图、太多的哲思。他让一个垃圾处理工读《许佩里翁》、看《愚人颂》、说《试观其人》、品《道德的形而上学》、 谈《道德经》……。好心人不妨试着列举下小说所谈到的画作和书名,这一定是一个宏大的书单。这既使人产生反复阅读的欲望,也令人倍感疲乏。一种过度的沉重。汉嘉多次提起耶稣和老子,但是从境界上说,这本赫拉巴尔的最心仪之作,还仍然是耶稣式的,因为 “耶稣在不停地登山,而老子却早已高高站在山顶。”(P29)汉嘉死了吗?一定死了,他必须死。也只有死才能让生者感到耻辱,让“强者”感到被弃绝,把高高在上的踩到脚下,令庸俗者倍感庸俗……他在巨大的压板中静候那感受:人如橄榄,只有压碎了,才绽放精华……在心中决绝的选择这个结局的时候,我的唇间咀嚼着书里常用的一句话:“天道不仁”,我们也不,真的!——这不是一个宣言,而是一个遗憾的判断。

赫拉巴尔缘何伟大?

理解赫拉巴尔没有难点。他的疑惑或许更主要是在于,一个法学博士,十指弯曲,默默无闻地在老鼠阴沟里挥汗如雨,赚最低等的蓝领工资,并且如此过了一辈子。人们把这个当作一种非凡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很有点比如陶渊明去邻居家乞讨的意味。可我一点都不相信他。不是不相信他们的真实,无论是废纸站的工人汉嘉,还是赫拉巴尔本人,正因为我知道并理解同情这些真实,我对赫拉巴尔的失望也油然而生。他是一个绝好的历史记录者,一个优秀的电影布景家,一个忠实的历史编剧。他书中所描写的一切,不用任何修改,即可搬上银幕,成为那个时代历史人物生活的全版再现。人们向他致敬,是向一段悲惨的历史下小人物们的生活致敬,来源于对所有灭绝人性的空气的憎恨和人类生存意志的赞美。然而是否真的在向文学家赫拉巴尔致敬?我甚至不愿意承认他是个文学家,小说家。他任凭他的生活流于毁灭,流于腐臭,他在废纸站只工作了一年,但是却花了数倍于这样的时间重新生活于这样的世界,留恋那里的气味,留恋满头落下的苍蝇,一遍遍重复压碎的老鼠尸体,撰写这本毫无意义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并且声称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他迷恋这样的生活。或许他的伟大正在于此。他的伟大在于:没有丝毫的创造力,没有任何的想象力,对创造一种想象的生活毫无欲望。他的想象是对他现实生活的有一次拷贝和模仿。对他来说,此生此世是足够的,他甚至要把此生此世重过1000遍。我不相信他。我不相信他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屈从于一种伟大的信念。他深深地接受并且深刻认识到他只能过这样一种生活。关于这一点,他谁也没告诉。如果他不是一个法学博士,他是沧海一粟中的文艺青年,他甚至不会象流星划过。我过于残忍,对一个不幸的人。可他的确不是陶渊明,陶渊明是有自我的, 有自己的完整的世界。我不愿意拿赫拉巴尔和卡夫卡或佩索阿比较。那是残忍的。我相信,赫拉巴尔的伟大在于,他忠实地记录过一段历史,然后被这些历史完全毁灭了。

你一定讨厌吃糖

这是人类的恶习不喜欢别人不喜欢看我们写的故事不喜欢别人不喜欢听我们唱的歌不喜欢别人不喜欢吃我们的赠予不喜欢“不喜欢看别人写的故事”不喜欢“不喜欢听别人唱的歌”不喜欢“不喜欢吃别人的赠予”有太多的不喜欢,生活就不能快乐了,有太多的不喜欢你可能会活不下去。你要喜欢上天,因为它仁慈,你喜欢水,因为它凉,你要喜欢姑娘,喜欢艺术,喜欢蔬菜,喜欢香气……所以我们就做了很多糖我找到一块淌水的腐肉,裹上很多糖送给你,爱它吧爱它吧爱它吧多甜哪,你才会坏肚子。我写了一个有毒的故事,裹上很多糖送给你,爱它吧爱它吧爱它吧多甜哪,你才愿意死亡。赫拉巴尔老头,一定不喜欢糖,一定鄙夷的指着糖块骂他们小骗子,赫拉巴尔老头赌气的反着来,他絮絮叨叨把糖敲碎,把腐肉和毒药拽出来包饺子,再从烂口袋里拿一棵种子塞进,下锅,装盘,端上来,气味四溢,一片狼籍的惨烈。你看就是这个,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会长成大树的种子全煮熟了,包饺子的都是尸体,鲜花沾着粪便,老子和苍蝇一起唠叨,上帝根本不可靠,而且没有糖,怎么会有糖呢?没有糖。你一定讨厌吃糖,你说这是人类的恶习你根本是否定有糖的,因为天道不仁慈,没有糖的幻觉,我们也在活着赫拉巴尔老头,坚毅的铲除着糖块,他讲了一个道理,他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最后讲清楚这个道理。他用老拳打碎你的牙齿,用黑黑的鞋底把掉出来的糖块碾碎,再吐上一口痰。“这下你不能吃了”他舒了一口气,之后,象小孩一样哭起来。

过于喧嚣的孤独____没有再合适的命题了

一向是不大喜欢看小说的,兴许是之前看多了,巅峰的阅读体验越来越求之不得,看别人讲故事已开始缺少耐心,久而久之,已是多日不大捧着厚厚的小说夜读了,与其看小说不如读史读传奇看旁门左道看奇门遁甲之书来得顺手。这本就像是一口气写完的书,我一口气读完。事实上,我用了两三个小时读的文字,作者写它们用了22年,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一直要写点什么给赫老,迟迟没下笔是因为对自己笔力的重新认识。我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把枯燥、繁重、无聊而且——低贱的废纸打包工的世界装点成万花筒的天才作家,把充满污浊、压抑、阴湿、霉变、谩骂、羞辱的老汉嘉的人生写得如此扣人心弦。有人说汉嘉就是赫老自己,是赫老写的自传之一,因为赫老自己就干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工作,他的作品总是取材于他的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个老汉嘉更像是那个时代捷克知识分子潦倒境遇的代言人。汉嘉所爱是他们所爱汉嘉所厌是他们所厌,汉嘉所思是他们所思,充盈感和无力感同时出现在这个热爱文明同时终日为文明世界打包的生活中,连怀疑和愤怒都显得多余。也许,选择最后的抗争方式——化身为文明之泥,他多少是快乐着的。对捷克文学总是存着些特别的好感,这个曾经孕育出哈谢克的国度,有着布拉格精神的国度,总是给我带来特别的阅读感受。有着高尚心灵的哈谢克们,却恰恰腾挪自如地把所谓的高尚、敬畏、严谨等体面的词汇都抛得远远,取而代之,用一种类似于粗鲁的、戏谑的、口语化的行文风格,赋主人公往往以滑稽甚至是看似愚蠢的举止言行,却声传意会,显示出深入的洞察力,这倒是需要更大的智慧。可知由浅入深易,反之则难。

一个人的精彩

真是很热门啊,好多人都看了。只看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心思看下去了。过于喧嚣的孤独真的很精彩流行也好,流行也俗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场景过于唠叨的叙述却忍不住让你一直看下去一气呵成被这个简单的故事打动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呼应自己心灵的声音

当生活失去了开放的可能性

读这本书,像听着一个灵魂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在书中,在开始的部分体验着汉嘉的生活,听着他讲述自己对于哲学对于知识的认识和心得,听着他娓娓道来地叙述着他的过去,讲他心爱的姑娘,讲他经历的事情。不由得和他一起想象着几年后的退休生活...但是在社会主义突击队的青年人们出来之后,在老板的不满被一次次的提及之后,我隐隐的不安,感觉到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却无法阻止。果然,汉嘉被开除了。他离开了他的压纸机,也离开了他的生活,对于他来说的一切。读着描述失业后的汉嘉的文字,我却心不在焉,我却一直在想着他的结局,这结局隐隐的有些沉重,我一边想着结局,一边期望着他的生活中奇迹般地发生一些戏剧性的转折,让他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当然,如果有奇迹的发生,那么也会降低了主题的深度,毕竟这里不需要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当汉嘉缩在自己的压纸机里,按下绿色的按钮时,我知道,他解脱了。对于他来说,生活已经在被赶走的那一天完全地彻底的结束了。把书放下的第二天,我却是满脑子书中的情景。我想象着汉嘉在压纸机中那最后的表情,这让我联想到了在电影The Wrestler中Randy最后在摔跤台上飞跃着使出招牌动作前脸上的那个笑容...The Wrestler的剧情就不必赘述了,这两者的主人公的孤独,有相同却也有不同之前看到一句说,说生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面向所有可能性开放的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你无法预料到自己的生活在明天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这种戏剧性,增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笔色彩。对于汉嘉,他三十多年的压纸生活在外表上看来是单调乏味之极的,但他自己在这种生活中却自得其乐,因为每天在废纸中可以寻获的书籍是他所无法预料的,每次的获得,对于他来说,但是一种未知的可能性,所以每本书都会让他乐不思蜀。因而对于汉嘉来说,生活的这种不确定性只集中在了他每天能获得的各种不同的书籍中。当他失去了这份工作,生活也就失去了开放的可能性,同时,他也就推动了生活。在失去了这一切之后,他也发现了,自己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中——即使脚下的下水道中也充满了战争——却是如此孤独。对于彼时的汉嘉,除了书中的结局,的确也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就像Wrestler中的Randy,在无法参加摔跤的时候,他才现自己old and alone,没有人会在意他,也没有了再能属于他的生活。在那个时候,他宁愿让生命结束在摔跤台上。看到这些,不由得会想,在面对着这充满着一切可能性的生活,能不能让自己永远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呢?无论生活怎么改变,永远都是自己呢?也许这样的人,会永远生活着,无论外在环境怎样改变。

一首给孤独着并爱书的人的诗

  外国的作家常能敏感到孤独的气味,而且把它勾勒出形来,张牙舞爪似欲将人吞噬。如写《心是孤独的猎手》的麦卡勒斯,于荒野的孤独行者凯鲁亚克,还有捷克写《过于喧嚣的孤独》的赫拉巴尔。       不忍一口气读完的中篇,却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完,如他所描述的读书体会:“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生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而里面大段大段关于读书的微妙心理愉悦感的精确描写则于我心有戚戚。       主角汉嘉是工作了35年的压书工人。他每天在地下室处理废纸和书籍,由此发现很多好书,把他们带回家,家里到处都是书,以致他驼背而身高缩了8厘米;在他的床以上随时坍塌的书,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他,令他不敢轻易动弹。汉嘉因读书而改变,成为了文化人。他的梦想就是退休后把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压书机买回家放在院子,每天只压一包书,并且按照自己意愿决定卖不卖,而不是眼下的任由书籍变废纸,装上一列列火车运出国外换克朗。       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爱的曼倩卡。年轻时先后两次约会,曼倩卡都因为屎粘在发辫和滑雪板上而在众人面前出糗,受辱的她不得不离开。最后一次两人相遇。她与一老头开展一段柏拉图式恋爱,成为他的缪斯,老头以曼倩卡为模特雕成天使塑像。另一个是从不说话的茨冈女人。她每天等他回家,往壁炉添点自带的柴火,煮一锅马肉火腿,和汉嘉躺在床上。突然消失了,就这么一个要求不高的女人,良久才得知她在纳粹的集中营焚烧而死。她的名字?经历了汉嘉由不知到知道后又忘掉。永不出现。       小说前后三次反讽书的“无用”,导火索是新来的布勃内巨型压书机的使用,和社会主义突击队员取代了汉嘉的岗位。无论是机器还是人都在提高工作效率,而迫使他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岗位,连把好书带回家的仅有福利都被剥夺。       第一次是汉嘉去参观布勃内巨型压书机的运作,压书工人无暇理会书本的精华,上班悠然喝牛奶,并且工资足够亲历希腊;而汉嘉只能通过读书神游希腊。       第二次是憎恶书、从不读书的曼倩卡,居然成了人们纷纷描写之人;而自己不断欲从书中得到启示却一无所获。       第三次是汉嘉如此热爱的岗位不保,他所信赖的书籍却无动于衷。       汉嘉怀疑,怀疑书籍的作用。如《月亮和六便士》所经典无误传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理想的坚持和现实的阻挠之间如何搏斗。总有某个遭受现实打击的时刻,令你质疑自己的理想,在其中拉扯。             而事实上汉嘉所反映的作者内心却是无可置疑地嗜书如命。他不仅面对书籍当废纸卖到国外换克朗会落泪,而且无法接受好书当前竟无视之、泰然自若喝牛奶的新型压书工,他们把压书当职业,无法发现书籍的闪光处。如原文所述,“令我恐惧的并非这个,我感到恐惧不安是因为我突然准确无误地看出来,这台巨型机将是对所有小压力机的致命打击,我突然明白了,我看到的这一切意味着我这个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些人已经与我不同,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工作着。我意识到小废纸收购站的那种微小的欢乐结束了,那是当我们发现有些书被错误地当做废纸扔掉的时候,在这里我看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了,因为即使每个工人可以从每种出版物中拿一本带回家去作为福利,即使他也可能阅读,但是对于所有我的打包工同伙来说,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已结束,我们这些老打包工都是在无意中获得学识的,不知不觉中家里都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书库,这些书都是我们在废纸中发现的,我们阅读它们,感到幸福,希望有一天我们读的书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有质的改变。”一种时代变迁而使人思维方式变迁的无奈,想挽救书,以此挽救人类自身,却不知所措。             小说反复提到的有:“天道不仁慈”,并且说道“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会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常情是“天道不仁慈”,在不仁慈的现实生活里仁慈容易使人陷于不利的境遇。因此有头脑的人,本来想行仁慈,也不得不妥协于“常情”。       永远不消停的布拉格下水道和阴沟里的老鼠大战。前者后者讽刺的应该是纳粹所施行的丑劣行径,及扩大到整个人类不灭的战争。       以书作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巍巍可及的紧张状态迫使汉嘉常处于提防、警惕情绪。即使他的要求并不高,把老鼠乱窜的地下室当作天堂,但是依然被剥夺生命所爱。             汉嘉以外的孤独者形象:       某次汉嘉掉了一只紫袜套和凉鞋,他留着没扔剩下的。二十年后在异地的跳蚤市场,偶遇小摊上竟然摆着正是他掉的那只右脚的紫袜套和凉鞋,因为摊贩固执地坚持,总会“有个独脚人只有一条右腿,脚的尺码为四十一,为了给自己增添几分魅力,这个残疾人怀抱着希望会远道上斯杰金来购买一只凉鞋和一只袜子。”再次联想到《等待戈多》,生命的孤独和生活的孤单使人不得不为自己设定一个幻想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每天都在等,只要盼头还在,新的一天还是值得期盼,没好好地活到最后一秒,无法预知目的最终能否实现。       还有一个大汉,推开临街店铺的门,发狂般乱扔桌椅,把店内惊慌失措的顾客驱赶到一个角落,而此时大汉竟放声唱起抒情歌曲。汉嘉觉得他也许就是一年前在夜里用芬兰刀顶着他,把他逼到一个角落,掏出一张纸来为他朗读一首咏农村美丽风格的小诗,“读完之后他向我道歉,说眼下他找不到别的办法让别人听听他的诗。孤独的大汉只能通过暴力屈服他人聆听自己的声音。欲表达而无处可泄,其孤独可见一斑。             小说中,想象和思绪恣意驰骋,在过去与现在时空飘荡,而现实却是汉嘉始终屈居于逼仄恶劣的地下室。未来和本源,耶稣和老子的同时出现的地下室,就是孤独人的天堂。

喧嚣来临之前

“过于喧嚣的孤独”,会让以阅读为至爱的人,心中泛起涟漪。之所以是涟漪而不是波浪,并非为了把话说得漂亮,而是因为像汉嘉那样的书迷来说,内心因为不断的汲取而深邃广袤。我忍不住以我拙劣的文笔大发滥情——谁叫赫拉巴尔这本书写得那么打动人心扉?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什么技巧、什么文风、什么主题,而是贪婪地吞咽着他的文字。我爱他写道他要“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他“走在书的云雾中”、“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把字句“含咳嗽糖似的含在嘴里”;我爱他在小说第一页,借汉嘉之口道出的由衷的爱书之情:“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没跟血管的末梢”……汉嘉生活中的对立面使他的幸福令我羡慕。汉嘉35年来都在废纸收购站的地下室与鼠为伴,干着打压旧书成废纸的工作。这是份辛劳廉价的工作,他本人也是个邋遢穷酸的老光棍。但因为他35年来与书打交道,他在“无意中”获得了很多学识,并因此狂热地爱着这疲惫的工作。他随意应付身体这皮囊,平常举止粗鄙,安身之所也是猪圈一般,最大嗜好除了阅读便是灌啤酒。然而他的心思如此绵密,有随时满溢而出的想法。他观察现实的眼光是博大而又细致入微的。他对世界怀有一种真挚,虽然在视思想为灾难的现实中,这种爱往往是没有“价值”。也许因为书籍让人仁慈,让人懂得欣赏小小的美。尽管它们揭示残酷与丑恶,戳破世间种种谎言。书本的世界不需要有显赫的身份作为通行证,阶级、利益、斗争、伤害不复存在了。只有爱与不爱。置身其中犹如身处“梦境中,在一个美丽的世界,在真理的中心”。这并非乌托邦,而是一种美好的精神状态。犹如瑜伽中由冥想进入一个“太虚”境界,阅读也是潜入心中那个喧嚣自有己知道的境界,为重归现实提供力量。因此,我努力地记下我在那个世界中获得的喜悦。有时候这种喜悦是疲惫的,内心挤着各种想法,文字却如浮饰般无力表达。但我还是继续我的拙劣,我要留下每个阶段的思想棱角,在拙木上留下斧痕。每阅读过一本书,犹如在厚软的夜幕上嵌一颗宝石。每颗星遥远而孤独地发着光,但内心就这样被温暖。“在我心里有一盏小小的羯磨灯,瓦斯冷却器中的小火苗,一盏永恒的小油灯,每天我把思想的油注入这盏灯…”

如果羡慕也可以是躲避的代名词

过于喧嚣的孤独,或离奇的服务生——最近很喜欢的赫拉巴尔于是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工作之余每天阅读一本好书,字字句句都得到时间被手持铲子的老工人充分咀嚼。但这份工作是如此底层如此肮脏,汉嘉的手指总是被暗藏在废物堆的刮胡刀片划伤,遇到从屠宰场上运来的血肉模糊的废纸,还会被成群的苍蝇围绕,以至于他去啤酒店要一杯酒水,服务生都会厌恶地远离他,他的额头上留存着拍死的苍蝇,袖筒里窜出小老鼠来。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为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更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精美藏书因成为战利品而将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深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人生的回忆就在这些和废品发生的时刻被挖掘出来。母亲的骨灰、舅舅腐烂的尸首;总是因沾染粪便而备受歧视和嘲笑的姑娘曼倩卡;只需要升起炉火做一锅土豆墩香肠、偶尔也想放放风筝的无名姑娘后来死于集中营;辛苦生活的茨冈女人,总坚信会有漂亮的照片给她们……和岁月有关的爱和悲凉的片断,在这个老鼠遍地的地下室里悠扬地浮现。耶稣和老子也会浮现在卑微的地下室里,被汉嘉看出两厢对比后的奥秘。知识、想法、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对人类文明的珍惜,如此便有新一种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外层包裹名画复制品,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死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象的,一个人关上嘴巴,却在心底变得无边无际的时候,会有此等喧嚣。到了最后,他亲眼看到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年轻人和孩子们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看都不看一眼,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处理废纸变成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以便让位给这些机械工作、高效率的年轻人接替他的岗位和他的水压打包机。他便将失去一切。你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便是无以延续的死结。他在微微的醉态中看到整个布拉格从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点,全部被挤压,打成一个巨大的废物包裹。这究竟算不算发自卑微个人的对世界极至的无望呢。也许是这样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绝望,他真的将自己送往三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压力机器。他最终将自己也打成了包。作为他钟爱并熟悉的终结方式,安静迎接不仁慈的命运,把自己等同于哲学和名画,隐喻于最终的命运。天道不仁慈。原本应该神圣的书本,本该人性的人,都会改变各种形式以证明天地人间的无法仁慈。虚伪、狂热、粗鲁、战争乃至现代化,都会将人变成被抛弃的对象。总有人被以不同的理由处死、耻笑、遗忘。而在此,这个在地下室与老鼠为伍的老汉嘉即便饱学经书又能奈何。这个故事骇人听闻的结局,在老汉嘉称述了一生之后,变得那么合情合理。便是极大的苍凉。悲悯之心如此强烈,亦是作者一生的合情合理的结局。我也读过赫拉巴尔的《我曾服侍过英国国王》,一本关于小个子饭店服务生的人生故事,纠结在二战的背景中,这个捷克服务生由卑微到富有,却以某种丧失民族立场的背叛为前提,他的人生准则简单而强大,只是想拥有一间属于他自己的著名的饭店,成为百万富翁。离奇之处在于,因几张德国妻子留下的邮票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他,却宁可坐监狱,也要首先被承认为百万富翁。贫富阶层历来互相歧视,但到了他这一步,已成讽刺,却让人为之悲悯。人生为何而存在呢,单纯的普通人若有一个坚定的理想,是伟大还是更可怜。赫拉巴尔的这两部小说都精简短小,却充沛着悲悯的良知。纠缠在战争、政变等等重大人类社会变革背景中的微小主人公,都以其特有的智慧、坚忍和幽默感让人心痛。和他的短篇小说截然不同的是,《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服侍过英国国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自白叙述,几乎没有分段的习惯,一气呵成,回忆和感想、描写和幻想全部流水一般,让人感到不是一般的流畅,而是迫不及待和万般熟稔。因而,在这两部风格独特的小说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涩。对于任何一个读者来说,这样精彩、乃至离奇的人物命运都会引发一气呵成地阅读。若确定这是一种现实主义,我们却不得不格外重视其中的超现实笔法。在某些残酷的方面,他的自白叙述不亚于“百年孤独”式的拉丁魔幻主义,出其不意的对比,出乎知识分子常识之外的细节,都将令满足于温饱城市生活的人产生前所未有的联想能力(或是,无法实现的能力)。这样滔滔不绝地倾诉,能有多少人做到?同时是精辟的、文化的、悲悯地滔滔不绝,还能及时打住,巧妙转场。这部小说的开头让人莫名其妙艳羡了一瞬间,仿佛知识地获得的确是那般享受的吸收过程。之后在他的层层披露中才恍然大悟,这个特殊课堂的脏乱差可谓到达极点。回想起曾经多少目睹过的废品回收站的场景。我记得在高三的一个夏日,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堆高教科书、参考书和各种模拟试卷,怀着几乎悲愤的心情亲自驱车去临近的废品回收站,看着一个外乡人粗糙的手指随意翻开一叠参考书,带着某种不可言说地隐秘讽刺的笑容,对我说,都不要了吗?但也仅此而已,这部了不起的小说所能勾起的我的回忆仅此而已。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写满数字和文字的高中文化知识对那个收废品的外乡人是否有意义。不过我的确从另一个角度想过,那就是,日记和信件,坚决不能卖。至今为止,我都将写有姓名地址的信封撕成碎片,日记和信件内容宁可成年累月封存在老家的旧书架里散发出潮湿霉味,也不会成捆地卖掉。现在我突然意识到,我是过分看重隐私的人。其实一无所有。这个名叫汉嘉的废纸打包工人让我觉得心灵可以无边无际,罪恶感和仁慈的默许在共同考验人的良心,罪孽,有时源自自己内心的背叛,束手无策地面对现实,默许罪名并不成立的事实罪行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也许你会说,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那样死去的舅舅、那样失踪并死于集中营的姑娘;甚至即便我们是废品工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名画复制品可以让我们包裹出二十一朵金灿灿的凡高向日葵的废品方包。这太离奇了。简直是一个有艺术想象力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幻想。但归根结底,我得说我们看小说不是为了看到“真实”,而是“某种被指出的真实”,为了这个目的,作家才能发挥想象力,以便让我们痴迷,乃至从满是苍蝇和老鼠尸体的废品地下室中获得对人生的悲悯感知力。看透了这“某种真实”的,既是作者,也是老汉嘉,但只有赋予给老汉嘉,这种敏锐而苍凉的感悟才显得越发感动人心。我们只能在极少极少的时刻感受这种人性中最善良的悲悯。甚至当世界众多角落里上演着比小说更失真的杀人放火、战争和叛变的时候,我们在报纸电视的前面,充当一个似乎什么都知道的白痴。个人命运在城市生活的温饱舒适中已经被片面地改写了,人们兢兢业业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跟随主流的幸福和平安,因而在没有战事的和平岁月里,有最多数量的凡人只能在个人生活的悲喜交集中体味一下世间苍凉,大多是自怜。好日子的副作用便是让人丧失感知力、尤其对他人。也许这便是这位捷克作家赫拉巴尔一生从事底层工种的原因。多变的捷克,象牙塔本来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不如,正面迎接生活的真相。而能在获得法学博士后做了一辈子的苦工,49岁才出版第一部作品的知识分子又能有几个。赫拉巴尔的一生是该让我们羡慕的,如果羡慕也可以是躲避的代名词的话。他本人是法学博士,大学毕业后却坚持从事最底层的劳动生活,从事过废纸回收站、炼钢工、仓库管理员、推销员、舞台布景工等等职业,也当过兵。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49岁才问世的。其经历,因有文学创作的成果作证,成为“艺术来自生活”的典型范例。没有真实的劳动和生活,他便不可能写得出这样的小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正因为他是一个自觉的、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所以才会如此选择,并完成艺术的总结。其吃苦耐劳的品质绝对让人钦佩,而最打动人心的,却是他作为自觉知识分子对人性、对民族国家历史的关怀和耐心。有一些东西,的确需要如汉嘉那样“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咀嚼、磨和蹭、在巨大的反差中才能获得。萨义德在论述知识分子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概念,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我流放的觉悟。显然赫拉巴尔不仅早早觉悟了,还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些鲜活有力的劳动生活。他笔下的服务生逗趣而偏执、打包工认真而天真、炼钢工人热情得生气勃勃。这些差不多都是禁于斗室的清高知识分子恰好欠缺的生命力。

重生的火焰燃彻山谷

赫拉巴尔不仅仅给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可能的门,更为我指向一种文学的可能性的想象中,品尝了一丝甜腻的苦楚。在接触科塔萨尔之前,我就读过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到现在我还能清晰的记得那时候刚读完时的凝重和痛楚,就像是张撕裂成无数块的风中的纸屑。我直到现在还在回味那种孤寂与无奈。另外一本让我心中一震的书,是《刺猬的优雅》。书中的女茶房就像是一只含苞待放酝酿几十年的纯纯的玫瑰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淡然的香气。当这个世界慢慢被各种碎片化、浮夸的杂碎般的人情和凌乱的节奏打碎成一地的时候,有些人还在静静的等待着自己开花的那一天,那将是一次盛大的狂欢节,在每一次的欢呼中,那个静静等待的灵魂已经慢慢变成了一杯醇酒,飘散在那里穿越了千年等待着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与其慢慢语。如果说作者一直在等待一次对话的出现,那么读者便是那个孤独的灵魂最本真的慰藉。也许,在每一个灵魂心中都有主的身影,他静静的看着那个痛苦的灵魂在慢慢的升华。当一车车的书走向自己的终点的时刻,虚无,作为人类最为本真的虚无便慢慢浮出了自己的面庞。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那个吞噬一切的无脸男就像一只吞噬一切的虚无。然而,虚无也不是没有尽头,正如死亡不会是一个终点。那里灵魂和他的符号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融合在每一个读者的生命中。这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在根本的意义上,转世就是一个思想注入到另一个思想中,一个灵魂占据了另一个灵魂。当生命有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时,还有什么比更加灿烂的度过更有意义。或许这不是一篇称职的书评,却是一道重生的苦酒酿出的最美的诗篇。在诗歌作为一种文体衰微之后,诗的精神便由小说撑起了大旗,在此,那些酿造出人性最美诗篇的小说便是小说的歌者,因为,那里你能感受到同样悸动的生命在为每一次的震颤高歌。

孤独不可耻

——天道不仁慈,在我的上面和在我的下面,生活也不仁慈,我心里也不。(达·尔文)——唯独太阳有权利身上带着斑点。(歌德)《过于喧嚣的孤独》兴许成为近期内少有的一本让我泪流满面的书。高三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捷克文学了。没想到再次涉猎,找到的,便是在市面上很难唾手可得的赫拉巴尔,还要是题目已经吸引我好久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开篇我就已经可以感受到赫拉巴尔的文字的深邃和温煦。虽然《过》的定位是“忧伤叙事曲”,但它却包含了希望、美和心灵的涨满。据作者自己说,他的写作都是模仿和抄袭,但无可否认,他所用之处都恰如其分,精准融合,这无疑也是一种能力。书中作者多次引用经典。当中最耐人寻味的意象和引用应该是耶稣和老子。将《圣经》和《道德经》的结合,构成了他的完整哲学。一个浪漫主义一个古典主义,一涨一退,一寒一热,一尊一卑,一有一无的互融,让赫拉巴尔跨越了生和虚无界线。主人公是“三十五年来用水压机处理废纸”的废品回收站打包工。他的日子过得不温不火,孑然一身。在打包废止的同时,他打包回忆,压缩思想和形象。回忆是如此的喧嚣,喧嚣地让人觉得孤独。生活是如此的充盛,充盛地让人觉得空虚。每个人都有他要做的事,而这种责任感是如此的无力。两个茨冈的女人,街角的酒鬼,忘记名字的茨冈小姑娘,废品站主任,美丽却困窘的曼倩卡……各色的人物互相交杂,互相补充对方的生活。两个人互相依存,可以毫无感情,也可以不靠感觉。什么也不用说,“我们一无所求,只希望永远永远这样生活下去,仿佛要说的一切彼此早就说过了,仿佛我们俩一起出生来到人间,从来没有分开过”。然而,他们终须一别。还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孑然一身。赫拉巴尔本来是法学博士,但他没有按照生活按常安排的那样,他选择来到底层人民中间生活。他描写的也是底层人们的生活和心态。《过》里有一个章节,重点写了废品站的耗子。继而写到布拉格下水沟的耗子大战。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的思哲,那么传神。那些绿头苍蝇,那些沾满血迹的废书稿,那些脏衣料,那些压坏他身子的两吨重的书,那些寻欢作乐不思进取的邻居,都成了他人生中的“love story”。这个乐观自嘲的打包工。拉丁文progressus ad originem(向着本源前进),regressus ad futurum(朝着未来后退),是赫拉巴尔反复描述的生活状态。他也不停提起达·尔文的“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仁慈,并非他不想人次,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但我心里还是深信,他是仁慈的。他意识流中的意象美好异常:“我掉光头发的脑袋是灰姑娘的核桃”,“天使的头发”,“一口没有盖的儿童小棺材”,“裹冰棍和冰激淋的纸”……还有,那些死亡的人手里攒着的书。他连死亡后火化都写出了守望:“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我喜欢他内涵的捷克风情,对布拉格境况的玩味,他不自觉流露的波希米亚精神。这是我如此喜欢捷克的缘由之一。捷克的文学是个充满惊喜的世界。读过卡夫卡,读过米兰·昆德拉,现在读现代的赫拉巴尔。这个捷克人居然对中国的道家如此钟爱。他是我所爱靠近的善良的人。康德、黑格尔、塞内加、尼采等等的文字能让他落泪和感动,我想,眼浅的人就有这样一种人性的亲近感。最后,引用他的话:“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是自己没有疯狂,我逐渐惊异的意识到我的工作把我抛进了一个广大无垠、威力无边的领域”。是的,对我如此,对他更是如此。因为,他还说过“我为《过》而活,并为它推迟了我的死亡”。最后的最后,在他住院即将痊愈出院的时候,他从医院五楼窗口坠落身亡。这成了一个谜。而他的死亡,成为了我们生存的指引。

看了作者的前言,我就想看完整本书,没有评论,因为是多余的,好书只要看就行了

摘自前言~干这些事,我只是为了同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滚在一起,偶尔体验下震撼人心的事情,观察人们心灵深处的颗颗珍珠。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爱着那些人,同他们息息相通,与他们逗乐开心。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我所爱的人们,宁可做粗犷豪放的汉子和逗笑的小丑,而不情愿以一种腼腆而端庄的姿态去表达他们的感情。可我就是心甘情愿同这样的人一道劳动和生活!他们当中有些人,为了瞬息的意念或对事件的看法,会突然撕开衬衣,把他们的心胸袒露在我面前。在他们的心上,我看到了用钻石镌刻的哲学家们所思考的东西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过于喧嚣的孤独》真的很棒,透过细腻的文字仿佛你就站在时光之外,目睹作者奇妙的人生旅程。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不尽相同。社会阶层一向分得很清楚,但你依旧无法根据你看到的表象来判断他者的生活是卑微或伟大。一个人到底是活在世俗的眼光里还是活出了自己,这才是关键。惊叹于作者追随内心直觉的勇气。相信只有在经历了丰裕的精神生活和残酷的物质生活两个极端之后,才会有如此真实的感悟和疯狂的幻想。在过于喧嚣的孤独里,他自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我只能写出这个

《过于喧嚣的孤独》并不好读,可是读完后,只能评论如下:我心疼的没法说话《底层的珍珠》并不是一串如珍珠般散发光芒的小故事,尽管表面上是这个样子。四十九年的孤独重量就沉在字海最深处的碎片中。

因为过于喧嚣,所以无法忍受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一本可以给人以阅读乐趣的书。其原因我想主要是那种潜在而一致的隐喻。读者阅读着那几乎没有多少故事情节的故事,听男主人公以第一人称讲述着他近似于独白的生活。他每天在地下室将废弃的旧书打包,以便于造纸厂重新回收利用。每天与他相伴的是啤酒、肮脏、恶臭、老鼠、苍蝇。他时而停下手上的活儿,拣起一本本珍贵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头脑,住处的书堆放得俨然是一个图书馆,让他生怕哪一天,因为自己35年不停地将书了结而被书报复一般地砸死。当他被告知,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的机器,都将被更年轻的人和更先进的机器所替代时,最终他选择了像那些书一样,被打包机挤压而死。最后被人发现,终止了他的行为,故事至此结束。这样一个热爱哲学、热爱书籍的孤独者,作者为他设定的物理位置是地下室,这样一个环境本身即很恶劣,与他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地下室脱离开外面的世界,那个世界不断地扔掉书籍,数量把院子堆满,堆到了天花板的高度,几乎要将他埋葬。上面的世界,对书籍的弃置和不屑一顾,与他对书籍的热爱再次形成鲜明对比(他甚至对警察说逮捕他吧,因为他扼杀了无数书籍)。关于爱情。他年轻时曾经极为钟爱的一个女人,背着辱名离开了人群。三十多年后,当他再次见到那个女人,她已经行将作古了。她靠着与每一个工匠睡觉的方式,给自己建好了下葬需要的一切。他的爱情,随着一个清纯女子无能为力的放荡而被性所葬送。另外一个“茨冈小姑娘”,有一天跟着他这个陌生人回到他的住处。从此每天傍晚在门前,他一开门,她便钻进屋中,总会生起火,做些饭。他们没有爱情,甚至没有性爱,却完全是地上的世界所定义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后来又是纳粹的迫害,小姑娘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家门口等他。于是他就这样孤独着。他曾决定要融合到那个世界中去,却一再因为主任对他的否定,调离他去捆白报纸。代替他的是两个年轻的社会主义突击队队员,处理起旧书来效率很高,却对书没有任何感情,那是他们换得面包的工具。现代社会复杂社会分工下,人对所做之事的冷漠,人作为机器的延伸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又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因为陷于孤独,所以会研究起孤独来。而这本《过于喧嚣的孤独》,着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心灵相通而会心一笑之感。也许是有类似的境遇,所以觉得可以理解。只是,作者给主人公的安排,随没有死去,却也不再有下文,何去何从,仍然是一个未知。这篇短短一百多页的小说,所带给人的阅读快乐,在我所读过的书中,仅次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译文语言流畅而自然。真的很希望能再次出版,在市面上买到、收藏。

我没读完。

在爱枣报上看了介绍,然后满心欢喜的看到了这位大叔的那些名人名言。。。。然后就满心欢喜的去电驴下了pdf,然后就满心欢喜的开始读了。先是不可避免的前言,大概看了看。然后到《过于喧嚣的孤独》了。。看了几页。。觉得有些啰嗦,一般般,无心继续看下去,我的目的是底层的孤独嘛,人老了难免啰嗦点,这个好像是他老年写的吧?所以跳过这个,直奔底层的珍珠。然后看完第一篇,我就瞬间石化了。。。。脑海中只蹦出来三个字:流水账。然后我就继续看第二篇,然后看了一点就放弃了。。。。哎。。。你。搞。搞。搞毛啊。写的都是什么。枉费我那么大的希望。最后附带一个名人名言,哎。言多必失啊,名人名言说的多好,一到小说就不行了。。。。这是一种尝试,看看小说能否以另一种形式来写,用我以往不曾使用过的形式。写出从形式到内容都一反传统的作品,这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是一种如履薄冰的实验。——赫拉巴尔

没看懂

看完了。没看懂。很喜欢。合上书,我久久的注视着书皮,天哪,真是太丑了,尴尬的大小,混乱的字体,腐烂的颜色,僵死的表格,最让人不能容忍的,“珠”字居然出了边框。这本书用它的装帧完美的配合了他的主题。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看《金刚经》,书中的每一段话我都明白,100%的明白,但是我没看懂,100%的没看懂。为了这种久违的感受,我要为它写点什么。没看懂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我用20年的时间写一本书,20年,不是使它变得越来越长,而是越来越短,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声称自己读了几个小时就读懂了,我会给她一个无言的微笑。发现自己没看懂,证明我至少在真正懂得的漫漫征途上迈出了第一步,前途的风光无比优美,让人心动不已。过于喧嚣的孤独,过于,在汉语中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Too loud a solitude,too, 在英语中也是个带有贬义的词语,不知道书的捷克语题目到底是什么,如果真如汉语和英语译文所表达的,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这种喧嚣的孤独是如此美好,和贬义毫无关联。走在城市的街道中,目光象X光一样穿透地面,看到地下的老鼠王国正在进行着史诗般的战役;打开地下水管道的入口,倾听着污水诉说自己的故事,甚至可以通过污水中避孕药的含量得知城市的哪一个区域里发生了更多的性行为,仔细聆听,还有战斗中的小鼠留下的隐秘讯号;每一包废纸的核心都藏这一本人类精神的结晶,外表覆盖着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品,而这一切都是我的杰作;老子和耶稣们会不时光顾我的地下室;家中存放着两吨重的各种书籍,甚至可能在午夜轰然倒塌,将我压在书的五指山下。这一切是如此美好,无论如何与过于没有任何联系。让我想到在快餐店打工的日子。我做过对外汉语教师,我的学生不乏500强企业中国区总负责人级别的,我做过设计师,穿梭在星巴克,写字楼和印刷厂之间,现在我是一个大学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张张或木讷或崇拜的面孔,但是在所有的工作经历中,我最喜欢的是快餐店服务员。每当我骑着外买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时,所有的道路和建筑不再是我生活中的背景,而是活生生角色,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单元,每一部电梯,每一个过道,每一扇门都变得如此鲜活,我穿梭于城市当中,像一个国王巡视着自己的国土,这是我的城市,我的。我不紧不慢的骑着外买车,想象着下一个打开门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和我说些什么,我还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见到他。我想象着每一次相遇可能带给我的离奇经历,也许我会爱上他们中的某一个,也许有人会劫持我,让我利用送外卖的身份潜入别人的家中,也许我会在一扇敞开的门里发现一桩离奇的谋杀案。我就这样来来回回的走着,骑车,锁车,上楼,下楼,这些平日里毫无意义的动作都变得如此享受。那段时间正是毕业设计最紧张的时候,当我在电脑前工作了几个小时,压力,无助,虚无,当高贵的脑力劳动所带给我的这一切在我身上逐渐沸腾的时候,我骑上我的外买车,感到他们像水蒸汽一样离我而去,我回过头去,甚至能看到我身后留下的袅袅余烟。当我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时,我感觉自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纯洁,愉悦,充满了力量。森林中的铁路,退休后的包裹艺术馆,粪便曼倩卡,天使曼倩卡,烧火的茨冈小姑娘,信纸触碰风筝的瞬间,没有交卷的相机,地下室里的耶稣和老子,紫色长袜和凉拖鞋,美学家与老少组合,书籍占领的房间(让我想到铁凝的被棉被塞满的房间),还有太多太多的神来之笔,但我却无法将他们组装到一起。我听到了小说中长长的叹息,但对于叹息以外的一切,过于喧嚣,毫无头绪。

废弃的记忆

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乔治•奥威尔我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对思想对语言文字的记忆。特别是当我在读到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时,迅速陷入了一种令人炫晕的折服。博•赫拉巴尔比任何人都更好地捕捉到象征着人类知识的精美书籍和辞典只是些徒劳地制造出的概念,这些不断更新的文明表皮终将被压成一团废弃,令人忧伤和恐惧。博•赫拉巴尔自己也说他是为写这本书而活着的,这本书令他品尝到巨大的恐惧。“我被这部作品吓着了,然而一部正经像样的作品会引起作者担心和紧张的。我常想,我在写完这类书之后便会死去。可我没有死,于是我就不得不痛快地品尝这巨大的恐惧……”书中隐喻的哲思,隐藏在孤独优雅的叙述里。“当我开动机器处理那些美丽的图书,当机器哐啷作响,最后以二十大气压的巨力把图书压碎时,我仿佛听到了人骨被碾碎的声音,古典名著在机器中压碎恰似头颅骨和骨骼在手推磨中碾磨一样,我仿佛在压碎犹太教法典中的词句:我们有如橄榄,惟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有人说,世间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可是,他们似乎忘了人类就是最大的垃圾。一个清醒的读者应该知道,认真读书,首先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脑袋成为语言、文字和记忆的分类回收站。思维的记忆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只照亮舞台的一部分而将剩下的部分留在黑暗中。要是它将舞台全部照亮,人们也就不会再使用它们了。思维的目的就是选择记忆排除无序的点滴。博尔赫斯在一篇小说中借主人公之口抱怨说:“我的记忆,先生,就像一个垃圾堆。”米兰•昆德拉也有一段话像是接下去说的:“如果有人能将他所经历的所有事都留存在记忆中,如果他能在任何时候回忆起任何过去的点滴,那么他已经不是人类;他的爱、友谊、愤怒,以及他宽恕和报复的行为都将与我们不同。”其实,选择才能记忆,选择才能获得知识。知识的工厂是不完整的,知识之光呈现的是周围黑暗的谦恭。没有无知就没有知识,没有废弃就没有记忆。知识的获得得益于人们不感兴趣的盲点,记忆的获得得益于人们粉碎知识释放出的精华。http://blog.tianya.cn/newblog/post_show.asp?idWriter=8164369&Key=669222777&PostID=8609703&BlogID=644447

惊鸿世间喧嚣 全然只剩孤独

抵挡地住的是喧闹,无法躲避的是孤独。孤独而不寂寞。寂寞而非寂寥。能有几个人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即便身上刻着最图腾的符号?难道十字架就是人道主义?难道双手合一就不是伪教徒的洗礼?底层的珍珠向来被轻视,轻的如若灌输其重要性也不得已为之。我们的民族有着太多忽略自身而崇尚精神的教化,无所谓政治的愚民,这就该是最大的遗憾。弱小的生物是可悲的;然而不知道自己具备强大力量的生物更为可悲。惨淡经营着祖辈的信仰,去找种种借口避免生活本来面目的还原。多些稳定,少些怀疑。继续沉寂在最底层,永远被含在蚌壳的泥沙里。难道这才是归宿?

叶沙与赫拉巴尔

很早以前,大概是2003的夏天,午夜从叶沙的电波当中传出此书的介绍。因为文章不是很长,当时在节目当中差不多就全部被叶沙读完,莫名的感觉,至今未能全部拜读。那个燥热的夏天,和妈妈两人独自在上海郊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在SARS的喧嚣当中,对于这座喧嚣的城市,某医院发热专诊室人人口罩下面那面无表情的脸,我的孤独,还是所有人的孤独?面熟而又冷漠的亲戚,高考前半年之久在荒无人烟的城市,简直就像末日审判。每每在酷热的午夜惊醒,吮吸着叶沙的声音。。。怎么也想不通,边疆18年的成长,为何要让我和这座该死的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年的北方半岛生活,短暂的大学时光无情的将我撕扯撕扯至裸体。。。潮热江南,回到这座城市,让我慢慢的麻木,脱水,以至于渴死在苏州河边。是谁的孤独,是这座城市?还是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人?

Living Alone In The Dense Thought

“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思想充满了空间,我们看不见,却离不开,我们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密不透风的思想之间深味活着的气息,在思想的屏风后面时断时续地逃避终点带给我的忧伤和终点之前的孤独。

“这是我的love story”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爱着一个死人,这是我的love story。早些时候我住在城市近郊,每天都穿过旷野坐电车上班,但上班从来不是我的兴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况且有点想不起来了,甚至提不起要想起来的兴致。总之我每天都这样去工作,傍晚的时候再回来。五月的第一天,她闯入了我的生活。直至今日我仍记得那天的日落,记得春日的微风,记得身旁的一草一木,我记得一切,唯独记不得她的样子,她站在齐腰的长草中,温柔而略带羞涩地望向我,求我把她带回我的住处去,我说不行,我的家又小又破,容不下别人,于是她便默默地离开了,第二天她还在那里等我,问我相同的问题,我摇摇头,说不行,于是她像受了伤的猫一般走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仍是五月的一天,我下了班,从电车站穿过旷野回家,等到了我的小木屋门口我才发现,她正在门前台阶上等我,侧着头冲我微笑,在五月的这一天,她曾在我的破旧的小屋前,一言不发地俘获了我,俘获了我的心,只不过等她死后我才意识到。我开了门,她便像猫一般闪身进来。这个我不知道名字的女子似乎对我的屋子甚为熟悉,她从橱柜深处翻出米,翻出木材,用嘴将灶台上的尘土吹下地去,再用抹布将每个角落细细拂拭干净,那样子让我想起我母亲,她也曾经如此照顾幼年的我,幼年的我仍然相信上帝,还有卡农,因为我曾经有过那样一张唱片,后来卖了,换了二十几块钱,他们说的对,我不该拥有那种东西。我倚在门边,一面注视着她向米饭上整齐地铺了一层削成片的胡萝卜,一面遥想着赤色电车,赤色的银河铁道电车,就是从大城市一直驶向远方的那种,在晚上它便从远方驶向月球,而她则沿着真空中那隐形的、坚实的铁道一直走下去或者走上去,走到月球上,走到她的家。这场景久已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是什么时候,五年,十年,二十年,总之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饭做好后我便用碗盛出来,她吃的不多,但吃的时候总是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那神情让我想起小巷里晒太阳的猫,猫是她的本性,她是猫的化身,反过来说也可以,虽然我们只能吃米饭,还有削成片的胡萝卜。每天我们在日落之前都去散步,有时走一个小时,也有时直走到月至中天,但是没人在乎,这是我的生活,我想一直这样和她活下去,我们一前一后地走,她总是走在我的前面,大声地笑着,叫嚷着,对我讲她的古怪念头,讲她的梦,她具体做了什么梦我不知道,反正我没在听,也不关心,我只是微笑着望着她,她在我面前十米远的地方笑着,叫嚷着,一路蹦蹦跳跳地旋转着穿过苜蓿和荒草,她冲我张开双臂,仿佛是要我走向她的怀抱,然而我没有那么做,我只是微笑着,安静地和她保持着十米远的距离,望着她被银色的月华包裹着,显得无比纯洁神圣而光辉照人,好像背上有一对翅膀,广袤的草原被暮夏的夜风吹拂着,卷起一个个带着阴影的浪花,勾起我的哲学情怀,上帝和银河在我们的头上凝视着我们,那是几千亿亿亿亿吨星辰,但是我却没感觉有多沉重,只是每当这时我突然会产生一种直觉,觉得她会离我而去,等到我们回到家时她就会永远地离我而去,而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晚,想到这里,刹那间我浑身一阵颤抖,猛然明白了她就是天使,是我在上帝面前见过的人,也就是我自己,是我的另一半本性是猫的灵魂……我眼中充满了泪水,我想对她说些什么,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别人,恰恰是为了我自己,这什么就是:我爱你。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一切早已对她说过,之前的日子都是白活,之后的日子也不必再过,也因为上帝在凝视着我,正因如此我的眼中充满泪水,这也许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青春。时至今日,我已不再年轻,青春离我十几个光年,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她,还是会为那场景热泪盈眶,为了我曾经爱过而感动无已,我和她早已对彼此把心中的感情倾吐殆尽,我和她都对彼此保持沉默,当然这两件事在事实上并无区别,她死之后我的生命也已随之结束,死和生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死包含于生,生是死的一部分,诚如村上春树所言,总之我们像艺术电影一样散步,像艺术电影一样牵着手缓缓回去,假如一天真的要把这故事拍成艺术电影,配乐一定要选Bill Evans的《Porgy(I Loves You,Porgy)》,至于为什么是loves而不是love,我百思不得其解。她从一开始就从未在我的小木屋里过夜,再晚也不曾和我睡在一起,她总是说要回家了,到月球上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不得不和她分别。冬天到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不过生活本来也不是用来享受的,她仍每天在我回家的路上默默等我,吃完饭也一起去散步,那时我们已经不能每天吃胡萝卜了,她瘦了很多,但变得越发温柔地待我,后来冬天过去了,五月再一次到来,然而她没有一起回来,像猫一样一去不返,后来我听说她饿死在了草原的边上,但我不信,我在草原上大声呼唤着她,然而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我呼唤不了她,于是我彻夜彻夜地哭泣,为了爱,为了我自己,她只是一个吃不上饭的女子,除了活下去别无它求,待我唯有真心,但她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我,我希望她是真的回到月球上去了,为此我向上帝祈祷,我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只是跪在那里,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和悲哀,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上帝并不仁慈,当然我也不,所有人都不,上帝只是一个观察者,根本不关心我的爱恋和她的痛苦,随着时间缓缓逝去,她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梦中,但无论如何我也想不起她的面容,甚至我开始怀疑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她,她也许只是多年来我的幻想,一个凄迷幻漫的梦,真心为你,I Loves You,Porgy。

天道不仁慈

天道不仁慈,因而一个有头脑的人也不会仁慈.天道不仁慈,但那时我还很仁慈.天道不仁慈,但也许还有比天道更为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同情和爱.但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他絮絮叨叨的说,说得我的眼泪一次次的流下来.人类其实就如一只只耗子,为争夺下水道的废物和排泄物,你死我活.在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总会猝不及防的发现,狗屎.

茨冈小姑娘

我寻找她,但是永远见不到她了,一个孩子般的茨冈小姑娘,除却点炉子生火之外一无所求,那些木材是她背来的,从瓦砾废墟的1944年找来的,她背上的木材,大的像十字架。她除了做一锅土豆炖马肉外,除了给炉火添木材,秋天放风筝外别无他求。1945年她被盖世太保带走,在马伊达或者奥斯维辛焚尸炉被烧死。战争结束后,我在院子里把风筝、风筝绳,以及茨冈小姑娘用纸鸽做的那个尾巴一块儿烧掉,今天,我已忘记了她的名字。50年代,我狠狠将成吨成吨纳粹小册子宣传品扔进压力机。天道其实邪恶,但也许有比之更可贵的。我已忘记,忘记了。与赫拉巴尔相比,爆炸文学的干将们,只能是二流的,高超的叙述技巧,其实不如历史中的个人命运有力---简单却致命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

  捷克真是个既小又大的国度,小指面积,但在世界文学史上可真不小,前有《帅克》,后有昆德拉。而在群星中,赫拉巴尔算是相当明亮地一颗巨星了。  此书由《过于喧嚣的孤独》和《底层的珍珠》构成;  《过于喧嚣的孤独》:主人公完全可以与秦始皇与希特勒相媲美了,前两者凭借着权力烧书,而主人公靠着自己的双手坚持了三十五年毁灭旧书。两者可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呀!  主人公是一个废纸打包工,其主要的工作便是把废纸压制成包然后送到造纸厂,当然主要的废纸便是旧书了。看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发酸。我也曾想过死后我的书该怎么办,被人卖掉,零星四散,可是这种命运还算是好的,恐怕最后也到造纸厂去吧。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第二次死亡了。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  短短几十页的作品,内涵相当丰富。有个人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传统生活与手工业的悲剧,知识的悲剧以及隐隐的体制的悲剧。作者真可谓大家手笔。  在一个孤单的人短短时间内的流水似的回忆中,捷克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荒诞孤苦以及命运都呈现在眼前。  《底层的珍珠》:这个标题真太出色了。一篇篇短小的故事,表现出那一幅幅平常人的平凡但又不平常生活。活生生一粒粒美丽的珍珠呈现于我们眼前。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是最美的,他们才是民族与社会的支柱。当全社会被日益商品化主流之后,那平淡生活正如同珍珠一般被蒙尘了。赫拉巴尔用其自身的经历以及那杰出的眼与手使那珍珠又呈现于人们眼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捷克民族的美。那父亲的摩托车,那钢铁工人们的生活,还有吹牛大王的行为。文章以白描形式为主,基本没什么自然环境描写以及抒情感叹等。基本是对话以及少量的行为。在那普通人的言语和那言语中人物的言语,都传达着那非主流但又是各具特色的平凡生活。我想过,不管生活是酸甜苦辣,那能够深藏在心中的经历待到日后回忆起来都是甜蜜无比的。而此书则完全印证了这点。仿佛一列人生的火车,片断式表现了几个优美的景色。可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人生,平凡普通而不平淡枯燥的人生。一个伟大民族的普通人民的生活。

一个酝酿20年的故事--过于喧嚣的孤独

一个干了35年的打包工工作的老头的喃喃自语一种无形的悲哀侵袭着我作者这本书来源于作者工作过4年的废纸回收站,先后成稿三次。第一次是长诗一样的风格第二次比较口语,但作者认为缺少讽刺味道于是第三次终于成稿从一九五四年在废纸回收站工作到一九七六年成稿,作者酝酿的那种忧伤的叙事曲般的情感直到和作者浑然一体之前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思考和回忆。这书有种某名的悲痛在里面,是我2006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

过于喧嚣的孤独

首先我想说,《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不是天道不仁慈,而是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也就是不偏爱。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之于万物都像对待祭祀用的草狗同样看待,他从来不偏爱谁。赫拉巴尔喜欢老子,但是他读到的老子译本可能不大高明。所以我每次在书中看到“天道不仁慈,我们也不”时,都觉得十分尴尬。翻译可不谨慎不!其次我要说,我太爱《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叙述腔调了。有时满不在乎,有时冷酷,有时又充满深情,难得的是这些腔调不但不让小说显得支离破碎,反而像钻石的多个光面,更显得那颗钻石的耀目了。据我观察,作者叙述的腔调是因人物而转移的。每当写到“我”的时候,作者就显得漫不经心,但是那绝不是作者在那里随便乱写,而是像杜甫晚年“老去诗篇漫浑与”那样的大手笔。他似乎是心不在焉地写着,三十五年来我一直从事着将废纸打成包的工作,给废纸包安上一颗书的心,在他们的四壁贴上伦勃朗、莫奈、塞尚;我一杯一杯地喝着啤酒,每天仰面躺在书的天幕之下。因为“我”的日子就是这样漫不经心地过着的,所以那漫不经心的笔调之于人物何其相宜。写到曼倩卡时,作者的腔调则显得非常冷酷。曼倩卡的美丽无与伦比,但是作者对于她却没有丝毫怜惜。舞会和滑雪,本来是她生命中华彩的两章,最后竟都因为大粪而滑稽仓促地收场。最后一次提到曼倩卡时,作者写道,“掘土工给她挖了地基,同她在帐篷里过夜,后来她把掘土工打发走了,找来一个砌砖匠给她砌了所有的墙,晚上同她在帐篷里过夜,之后曼倩卡找来一个木匠……曼倩卡就这么靠着她的床和一个明确的目标盖起了这座房子。不仅如此,她还找来一个艺术家,柏拉图式地爱着她,给她雕刻一座天使形状的曼倩卡像。”这个时候再回头看那座天使像,就知道那之于曼倩卡不是让她“在生命的旅程将要结束时赢得了圣洁”的丰碑,而是她永远也甩不脱的一坨大粪了。但是,写到茨冈小姑娘时,作者又是那样深情,让我想流泪了。这种深情此前对“我的舅舅”曾经有过一次,就是舅舅和朋友们在园子里铺上轨道开小火车的那一次,我读书时也注意到了,但是那远没有像对茨冈小姑娘这样强烈而深沉。作者仿佛是担心“我”白天与垃圾打成一片的生活会亵渎到茨冈小姑娘,特意让我在半睡半醒之间引导她出场。作者写“朦胧中一个茨冈小姑娘银河一般”地走过来。想想银河的安静、遥远、温柔和浩淼,就大约知道作者的情该有多重了。有了茨冈小姑娘,我的一切仿佛都变得富有诗意了。因为有了所爱的人,就连普普通通地走在房间里去拿啤酒罐,也不妨如同走在水中和月光下那么美了。虽然互相之间一无所知,也几乎从不互相倾诉,但是却不缺少信任和理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多少情侣穷毕生追求的,我与茨冈小姑娘却在偶然中获得了。所以“我们一无所求,只希望永远永远这样生活下去,仿佛要说的一切彼此早已说过,仿佛我俩一起出生来到人间,从来没有分开过。”读完《过于喧嚣的孤独》我乃有感于捷克真是个盛产艺术家的好地方。书中有一个大汉“用芬兰刀顶着我,把我逼到一个角落,掏出一张纸来给我朗读了一首咏西强内农村美丽风光的小诗,读完之后他向我致歉,说眼下他找不到别的办法让别人听一听他的诗。”想想伴我长大的《鼹鼠的故事》,让我一听就会流泪的《伏尔塔瓦河》和《自新大陆》,如今再加上《过于喧嚣的孤独》,我对捷克的爱又要再增几分了。

习惯了喧嚣,习惯了孤独

35年来,我习惯了机器单调的嗓音,习惯了自我反省,以及地下室潮湿腐败的气息,以及书籍的哀悼。但是我热爱这份工作,虽然卑微,却使我在无意中获得学识,甚至是思想的力量,我在废纸中发现书,收藏起来阅读,寄望于有天能带来新生。比如在悲伤的时候,我一边打包废纸一边翻读康德的书,从地下室爬上来望望夏夜的星空,重又感到幸福的存在。我寄望于工作中的就是这种精神上的乐趣。我的舅舅是看守信号塔的工人,在他退休以后,在园子里铺设了弯弯曲曲的铁轨,每到周末就让小孩子来开铁皮车,而他坐在废旧的塔上,重又享受当年工作的喜悦。有一年夏天,他的朋友很久都没来探望他,他孤独地死在塔上,我在他的旁边翻开那段文字:夏天的晚上,当满天的繁星在抖动的光亮中闪烁,一轮明月高悬时,我便渐渐陷入一种对友情倍加敏感,对世界和永恒不屑一顾的心态之中。你看到我的外表是这么粗俗,衣衫褴褛,你而今只能在这里看到我内心充满爱与同情。我曾经对着被雨淋湿的书自觉犯了罪,我曾经害怕在夜里书会报复把我压死,再后来整车整车的书低廉地运到国外,“我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能目睹不幸而淡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情感,那个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你知道在这个不仁慈的世界里,我能挽救什么?哪怕是一本书也不能。在我的一生中似乎只有过两个女人,曼倩卡,她象征着世俗和虚荣,但是她曾给我的欢乐,她也得到了我未曾有过的满足。我忘记那个茨冈小姑娘的名字了,她是纯净的,在这个时候我仍然感到惆怅,也许我从未有过愤怒,也许我该对天道抱以愤怒,但她已然死去,纵使她是那么一无所求。我想起她放风筝的快乐和单薄,那么单薄的生命。我能渴求的是让我在这份沉重的工作中得到一点乐趣,让我在痛苦中得以坚守。然而新时候已经到来,巨大的机器代替了我身边这部小小的打压机,它用更巨大的喧嚣掩盖了文字的沉思,那些工人嬉笑着完成了工作,而我,我曾经精心地用油画复制品打包废纸,当做对书的凭吊,我不曾试想可以这样轻松地毁灭。我失去了我的工作,也许是失去了我的理想、我的仅有的场所和生活、我无限的爱和忧郁。我觉得自己正是那散落的纸页,应该飘落在我的给我过喧嚣的机器上面。这个故事我无法讲得太长,35年来,我与现实进行的那场艰难而不被觉察的抗争,纵使你觉得可笑,却是我孤独人生中的支撑。机械时候的冷漠击碎了这地下室仅有的安慰,连同我心底最不堪言的温情。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welcome to my paper:单向意识

地下室里的天堂

地下室里的天堂——关于博•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和一本好书的相遇常常很偶然。它夹在许多书脊组成的杂乱的色块中,单靠它的名字就吸引了我。黑底白字。“过于喧嚣的孤独”。然后是封面——作者,博•赫拉巴尔,一个捷克老人。额前三道皱纹,极深。头发半秃,嘴唇紧抿,酷似米兰•昆德拉。而他的眼神又像极了卡夫卡,映出清澈的焦虑和“不合时宜”。——他们都有着捷克人的灵魂。这个故事并不长,情节简单得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废纸收购站的老打包工的独白。没有千回百转的剧情,只是一个老人从容不迫地叙述了他的一生。也许是作者的恶作剧,要好好考验一下他的读者们的耐性,这本书没有分段,只是吝啬的用八个阿拉伯数字,把这八万字的作品分成八份。作品内在的逻辑也近乎于零,只是随心所欲地向人们展开他那杂乱不堪的生存场。他的思维浸透了新的体悟和惊喜,散落在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和循环往复的生活轨迹中,时间和空间仿佛被取消了。从虚幻到现实,从过去到现在,一切都交错在一起,我们只是跟着他的叙述,身不由己的坠入那个由他精心构建出来的亦真亦幻的世界中去。——是的,亦真亦幻。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触,却总让我们有梦境之感,仿佛这是一则童话,被埋在一座荒唐的城市底下,化作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堂。这个故事,作者“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成书过程非同一般。第一稿作者自称“是一部阿波利奈尔式的诗稿”,因为他“把整个故事看成仅仅是抒情的了”;第二稿改成了散文,用的是布拉格口语,可他觉得缺少嘲讽味,认为书中的主人公用口语独白不合适。于是又改用“一丝不苟的严谨语言,捷克书面语”写出第三稿。这一稿,终于令他自己也感动得要流泪。这叙述如一部“忧伤的叙事曲”,诗一般的语言缓缓流淌,抒情而优美,又时而闪烁出睿智的哲思之光和深远的理趣。同时,作者自己的经历也在这其中悄然呈现。无怪乎有人评价:“它构成了一个诗歌,哲学,自传的三角形。”而作者自己的话则更具震撼力——“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它推迟了我的死亡。”他让它成为了一本很耐读的书。几乎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咀嚼。这个故事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这吸引力首先来自那些令人心醉的矛盾。老打包工汉嘉,在那潮湿阴冷的地下室里,从事他所热爱的工作——操作机器,打包废纸。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废纸,而是在二战前后那个荒谬的年代里被下令销毁的一批又一批精美书籍。他与四处乱飞的绿头苍蝇为伍,他与下水道里成群的老鼠为伍,他与那堆废纸腐烂发酵后的恶臭为伍。而同时,通过那些书籍,他又与凡高为伴,与叔本华为伴,黑格尔、谢林、老子和耶稣都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这是怎样令人唏嘘又引人羡慕的生活。这是多么卑微而又多么高贵的快乐。他曾经是一个天真的保护者,试图保存大量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的藏书。看着图书被残酷对待的情景,他泪流满面,走到警察面前央求给自己戴上手铐,因为自己犯了“反人道主义的罪行”。然而几年以后,他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开始“微笑着,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尾,列车把这些精美的书籍运往瑞士、奥地利,每工斤售价一外汇克朗。”他已经“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这样的渐变,与其说是他的麻木,不如说是一种对书的重新认识。起初,他把书作为保护和崇拜的对象,抱着珍惜和敬仰的态度。而现在,他已把书籍融入自己的生命,与书籍不分彼此,相依为命。书中的思想点燃了他的灵魂——“在我心里有一盏小小的羯磨灯,瓦斯冷却器中的小火苗,一盏永恒的小油灯,每天我把思想的油注入这盏灯,是我劳动时不由自主地从书籍中,就是我装在皮包里带回家去的书籍中读到的思想。”可见,只要思想之火不息,其外在形态——书籍,被毁灭了也不足可惜。但他对于这些思想的外壳还是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尊重——他把打包当作一件艺术来完成,每个包都要精心修饰一番,他甚至把读过的书又放回包里去,并且自豪地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我知道每一包的中心还藏着一本名著,这个包里是翻开的《浮士德》,那包里是《唐•卡洛斯》……”在那荒唐的时代,精美的书籍和画册被无情的抛弃,沦为废纸收购站中腐朽发臭的一堆。汉嘉把书籍拯救出来,却又把它们推入无边的毁灭中去。也许他找到了书之永生的另一种方式,恰似佛教中的涅磐。他的工作环境里有三重世界。头顶上是外部的主流世界,车来人往,熙熙攘攘。脚下是下水道里阴暗的世界,耗子族群激战不休。而他自己置身于这两者的夹缝中,一个狭小的地下室里。这三个世界有着神奇的联系。耗子部落与人类社会极为相似,总是不断激战,胜者“获得了下水道里全部废物和排泄物的统治权”,然而内部又会“合乎辩证法地分裂为两个阵营”,继续激战,“使生命通过斗争向前发展……因此从整体上看,世界一秒钟也不曾跛了一条腿。”这恰是头顶上那个貌似光明而主流的世界的写照。他仿佛站在上帝的视角俯视人间,对那个世界报以蔑视和漠然——“一个永无休止的构筑着的世界令人沮丧。”而夹在中间的小小地下室,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他向内探求的精神领域才是最珍贵的。这里有他的书籍陪伴着他。是他真正愿意守护和安住的天堂。但天堂也并非绝对的完美。因为它无法摆脱与上下两端世界的维系。“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他漠然地把一堆堆书和上面噬咬纸张的老鼠们一起送进压力机里去,听到打包时老鼠们吱吱哇哇的惨叫,这样对自己说。书籍承载着思想,耗子身上有人类的影子,而这两样东西都被一台巨大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机器呼隆隆的吞进去,变成一个又一个看不出原有形态的大包。这瞬间的幻灭和变异,证明了机器的残酷。他能从这样的残酷中,感到自己如同耗子和书籍一样,置身于“天道”——一台更大更残酷的机器——的夹缝中。他的生命、情感和思想,也如这耗子和书籍一样,脆弱,无奈,不值一提。这“天道”,便是不断变化和斗争中的世界。认识到这一点,他反而坦然起来。他再也不把自己的生命与书籍分隔开了。他对书籍的残酷,恰是对自己生命的残酷。他给自己磨出一颗坚硬的心,并为此感到自豪:“有一天我忽然心头一亮,觉得自己在变得美好起来,因为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过于喧嚣的孤独”,是对他那在压力机的隆隆声中沉淀下来的冷静思考的描述。此外,是不是还可以有更深一层的解释呢?这本书有明显的自传成分,蕴含了大量的隐喻。也许我们可以从作者的一生中找到答案。他的前半生,是有意识地把自己投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的。他在啤酒厂听工人们交谈,他与仓库管理员成了忘年交,他读过法学,服过兵役,当过火车调度员、炼钢工、推销员,还在布拉格贫民区与茨冈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在这样大杂烩式的生活经历中,他获得了丰富的题材。“只有理解他人,才可能理解自己。生活,在任何地方都要不惜任何代价参与生活。”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倾听,观察,交往,把自己置入他人的生存场,是一段“喧嚣”的岁月。而从1952年开始,38岁的作者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向——他在钢铁厂受了重伤,不能再干重活,于是进入废纸回收站工作。这个职业不同于他以往的任何一种,他的工作伙伴由一群谈笑风生的鲜活的脸孔,变成了一台滞重的机器——幸好,还有那在废纸堆里闪光的书籍们。他当然不是第一次与书籍对话,但这一次是意义非凡的。他用于充实自己的养料,终于从外部世界真正转向了内部,通过书籍的启发,与自我的领悟,来点燃自己的思想之火。他从喧嚣中脱离,进入孤独之中。孤独的思考,孤独的回忆,在朝拜式的阅读之中,将书籍纳入自己的生命,获得心灵的宁静——“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是喜欢我这样的人。”借老汉嘉之口说出的,也许是他最感到舒适的生活状态吧。但同时,作者又不忍舍弃他先前的那一段人生。正因为那“喧嚣”的存在,才使他成为现在的自己。于是他让老汉嘉常常沉浸在回忆之中。当那段岁月不在场之时,其本质才得以更清晰的显现。他的茨冈小姑娘,也许是他幻想出来的一个精神伴侣,他在其中寄寓了他的“巴比代尔”的情结,虽然不是“神侃”族,但那“身处极度灰暗中又能透过钻石孔眼看到美”的特质却是非她莫属。还有曼倩卡,之前我很不能理解老汉嘉为什么如此恶毒、不厌其烦地描写美丽的曼倩卡两次遭遇羞辱和尴尬,直到看到后面写到曼倩卡的雕像,“我亲自看到了,这个一向害怕读书,一生中除却为了催眠从未读完一本正经书的人,如今在生命的旅程将要结束时赢得了圣洁。”我才恍然大悟,曼倩卡的存在,无形中否定了他的生命信仰。而他的回忆乃是对这否定的一个全力的反扑。既然是反扑,自然带着些许疯狂和恶毒,但却是苍白无力的。此外还有他的舅舅,一个和他一样与自己的职业相依为命的人。还有两个茨冈女人,美学教授,弗朗基克•史都尔姆……作者充满感情地描写着这一群人,他在这孤独的状态下疏离人间而又审视人间,对自己的同类人——弱势群体,怀有悲悯之心。而他最厌斥的,恰是一些主流而强势的被符号化了的人们,比如他的顶头上司,又比如那一群戴着蓝手套黄手套的社会主义突击队队员们。这些人背后,是残酷而麻木的“天道”的支持,最终无情的碾碎了他苦心经营的小小世界。这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说。(在此之后他还写了三本自传,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精神上的探索已走到尽头。)可以说是他的“天鹅之舞”(天鹅在临死前会有一段绝美的舞蹈),一份充满诗意的遗书。他把那截然不同却又都深深令他着迷的两种生命状态——喧嚣的、入世的、倾听的生命状态,与孤独的,超然的,哲思的生命状态——都纳入这一场耗尽心力的叙述当中。任何一段,他都不忍舍弃。这也就是作品为什么可以呈现出这样的多元,丰富,深刻而不可解,充满无数令人心醉的矛盾。他为自己精心规划了一种他看来最理想的人生状态,(老鼠、苍蝇、阴暗的地下室、狭窄的生活空间恰恰是丰富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对自己的整个人生做一个交待,在人间的夹缝中为自己亲手绘制了一个天堂。这是一个并不完满的天堂,却是作者最愿意生存其中的。在他的不无自得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到他内心的富足感。我们与他一起享受那纯粹的心灵的富足。在这样从容不迫的讲述中,仿佛时间被无限的拉长,仿佛这样的生活可以没完没了的持续下去,和那些腐烂的书中蕴藏的思想一样永恒。也许老汉嘉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我们却都滑进了那个不可逆转的轨道。其实在开篇之时,就有了一个暗示:老汉嘉的住所里堆满了书,他总感到书籍在密谋着报复他,因为他杀了太多的耗子毁了太多的书。“只要我的膝盖稍稍碰一下,或者只要我痛苦地大喊一声,头上的一切便会雪崩似的倒坍,珍贵的书籍便会像丰饶角一样从天上散落下来,落在我的身上,把我像虱子似的压扁。”他一本正经的说着自己的担忧,语气却毫无畏惧。他似乎并不讨厌这种死法。这个情节暗示了老汉嘉命运的走向。他虽然知道天道不仁慈,却对人生有着长远的期待。他希望退休时能把自己的机器买下来,放在家中的花园里,继续他的打包生活。这样的展望越是天真美好,就越是隐藏了作者恶毒的企图——他在处心积虑的把文章的主人公——同时也是自己——往悲剧的轨道推下去。老汉嘉终于因为工作效率低被撤销了处理废纸的职务,被派去整理白报纸。白报纸——一个可怕的隐喻。那是思想的荒芜,灵感的死亡。代替他的,是两个只会麻木不仁地把书往机器里填的青年。而他的机器也即将被效率更高的大机器所代替。他与书籍对话的权利被剥夺了,那些原本精美的书籍也不再受到珍视。这是致命的打击。于是我们也不得不走出老汉嘉的伊甸园,走出那直观感性的生存场,去思考一下有关“机器大工业社会对人类价值的否定”“社会改革和社会运动对弱势群体的消极影响”“意识形态对独立精神的压迫”等等残酷而略显乏味的问题。事情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那背后控制一切的,不是作者,而是汉嘉所言“天道”,是那“不停构筑着的世界”,是造物主的反复无常,是人生的不可控制。作者对这一切也无能为力,他在自己丰富的一生中体会到了这一点。因而他不可能让汉嘉的天堂长久存在下去,而要让它在现实的社会中被销毁——同时,成为灵魂内部的居所,在精神世界中永恒。于是老汉嘉在全书的最后,选择了死亡。他和他的书,那些渗透了他的生命的书一样,躺进了压力机,把自己打包——以这样的方式来真正达到他的天堂。这是他自己的涅磐,是对“天道”的最后的反抗。对那不断变化、没有操守的造物主,他是彻底不妥协。那么在博•赫拉巴尔自己的生命中,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1997年春天,他因病住了十几天医院,正当快出院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一切……那么,我还呆在这里干嘛呢……”两天后,他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下。——这样,他就永远能活在那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