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德语课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807410232
作者:(德)西格弗里德·伦茨
页数:410页

章节摘录

  有人在使用门上的窥孔。我马上就感觉到了,而且后背上来回窜动着针刺般的疼痛。我知道,在我不停写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人刺探,我要说的是有冷冰冰的刺探的眼光透过窥孔在偷看我。我第一次察觉被人偷看是我写到画家和我父亲对饮的时候。从那一刻起,射到后脖子上那一道道长长的烦人的目光就没有再断过,像细沙子痒痒地撒在皮肤上。此外,我还听到囚室门外有轻微的脚步声、警告声以及压低的只发出一半音量的欢呼声。我猜想在宽敞的走廊里至少站着二百二十位心理学家,他们急切地想从我身上和我罚写的作文中得到启迪。  通过窥孔被他们看到的我的那副模样想必使他们十分激动,其中几位忍不住了,当场叫出了“布尔策尔征兆”或“客观性并发限”的字眼。要是我不采用强硬手段结束这场秀的话,天知道呐,没准这条一字长蛇阵现在还在窥孔前挪动呢。我受不了脖颈的骚扰和后背的针刺,就把电灯光聚到小镜子上,出其不意地反射到窥孔里。这一束光把窥孔清理得一千二净。只听到外面有支离破碎的喊声、半半拉拉的警告声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这队人马乱糟糟闹哄哄地离去了。我的后背轻松了,疼痛感也消失了。我满意地抚摩一下作文本,在桌子边活动了几下身子。这时有一把钥匙插进锁眼,门打开了,约斯威希还是那么郁闷,一声不响地进了门,伸手就向我要作文,要德语课的定礼。这是希姆佩尔或考尔布荣,多半是希姆佩尔所长叫他来要的。我装出又惊又怕的样子,心想这下免不了会遇到他那责备的眼光。可是我们喜欢的看守员只是叫我注意易北河上的拂晓景象。他说:快把东西拿来,你就可以出去了。说着他抓起我的作文本,窝起来,用大拇指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确信我并不是什么都没干。  他接着说道:嗯,西吉,该做的事哪怕是一篇作文,总能做成。我觉得他的声音里含着慈父般的满意心情。他赞许地把手搭在我肩上,微笑地点了点头。他明确地说,我写了整整一夜,所长准会表扬我。他感动地看着我,自告奋勇地提出把作文本送到办公楼去。他刚打算朝门口走,我叫住了他,问他要回作文本。这位我们喜欢的看守员一脸茫然,他甚至不相信似地看着我,紧紧地握着卷起来的作文本,并高高举起,说:西吉,交了它,处罚也就完了!  我摇了摇头说:这个处罚才刚刚开头,我目前只是在为写《尽职的快乐》做准备,别的什么都还没写呢。作文才开了个头。  卡尔·约斯威希翻看了一下我的开篇,数了数页数,他根本不相信,问道:你写了整整一夜还没有写完?我说:我刚写了快乐的产生。他有点生气,接着说:真要这么长的时间吗?我说:这种快乐保持的时间很长。我接着问他:对处罚该不该认真接受?他说,该。如果处罚有效果,那么改造也有效果。我说:有道理。他说:你知道我对你有什么期望。我说:我知道。他说:那你还欠我一篇好作文,所以你得继续待在这间囚室里,一直到写完为止。你自己吃,自己睡,什么时候回到我们中间来,也由你自己决定。  然后,他提醒我别忘了希姆佩尔所长给我交代的任务,重申罚写这篇作文不限时间等等。最后他把作文本还给我,再给我去取早点。临走时他充满爱怜地问我:他们用什么来折磨你的,很糟糕吗?  我说,尽职的快乐。  他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西吉,我感到遗憾,很遗憾。他不由自主地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两支皱巴巴的烟和一包火柴,迅速塞到床垫下面,面无表情地说:室内禁止吸烟。我说:知道。  他走了。吃过早饭,我一直站在钉着铁栅栏的窗户后观看易北河上的拂晓,观看这条被寒冰覆盖的河流,观看大马力的拖船和“埃米·古斯佩尔”破冰船如何剪裁冰块,而这些冰块要不多久又变成了别的模样。在浮冰的碰击下,浮标被撞歪了。在库克斯港方向,天空浮现出一块土黄色的透明层,透明层旁边正在形成一片孕育着大雪的云。在越刮越猛的大风中,炼油厂上空的点点火苗弯下了腰。越来越凶猛的大风把造船厂铆钉锤的叮当声送到我的耳边。  在小岛图书馆,制作手提包的老手奥勒·普吕茨暂时接替了我的工作;在我们的车间,大家早就动手干活了。我现在不想回到朋友身边去,连夏利耶·弗里德伦德我也没去想。夏利耶什么都会模仿,不管是谁的声音或是动作,比如他能把考尔布荣的声音和希姆佩尔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现在我就想留在这儿,一个人独自留在这间囚室里。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我觉得这间囚室就像一块晃动的跳台跳板,我必须跳下去,潜下去,反复地跳,反复地潜下去,直到我把一切往事,换句话说,把记忆的多米诺骨牌全部捞上来,放到桌子上,一块一块搭起来。  又有一条油轮往易北河下游驶去,这已经是早饭之后的第六条油轮了。这条船叫“基舒·马鲁”,也许叫“库施·马鲁”,管它叫什么呢,反正它会像“克莱·贝·拿帕希斯”号和“贝蒂·奥特克”号一样,抵达自己的目的地。这些油轮高矗在水面上,螺旋桨在空中拍击,搅起了一河冰水汤。油轮驶过格吕克施达德,驶过库克斯港,我想等它们驶到那些海岛地平纬度时——我们岛的纬度也与此相差无几——就必须沿着一条固定路线向西行驶了。  不过我可不想搭乘这些船只到德里兰或加拉加斯上岸,我可不能让潮流和情绪来改变自己的航向,因为我必须走我自己的航线,而这也是一条固定路线,它通向茹格布尔,通向那个一切堆放整齐一切准备就绪的记忆码头。我的货物在茹格布尔。茹格布尔,至少葛吕塞鲁普,是指定的码头。因此不能放任自流。  现在,在缆绳抛下去的地方,往事如潮,不断地涌来,十分逼真地再现在我面前:我铺开一片平原,在上面剪出几道水沟和昏暗的水渠,水渠上安上荷兰水闸,在人工堆成的土丘上放上五个风磨,这些风磨我站在我家工具棚就能看到,其中包括我最钟爱的那个断了叶片的风磨。我还在风磨和刷成白色和锈红色的房屋四周围起一条大坝,大坝像一条弯曲的胳膊在护卫着它们。在西边,我还竖起一座红顶灯塔,叫北海去冲击防波堤。而在那儿,正是画家从自家的木屋观察北海惊涛拍岸、卷起白沫把一切洗涤干净的地方。现在我只要沿着狭窄的砖石小路走下去,茹格布尔便出现在我眼前了。也就是说我会先看到“茹格布尔警所”这块牌子。当年,我经常站在这块牌子下等候我的父亲,有时等候我的外祖父,不过很少等候我的姐姐希尔克。  一切都老老实实地听我摆布:大地、刺人的阳光、砖石小路、泥炭塘和那块钉在褪色木桩上的牌子;一切都不声不响地从海底幽幽深处漂浮上来:各种各样的脸、弯着身子的大树、大风停歇后的下午;往事历历在目,我光着脚又站在警所牌子下望着画家,或者望着画家的大衣在大坝上随风歪斜地飘动,吃力地向半岛走去。这是我们北德的春天,空气带着咸味,风也很冷。我又藏在一辆破旧的、没有轮子、车杠朝天的棚车上等着我的姐姐希尔克和她的未婚夫,他们过会儿要到半岛去捡海鸥蛋。我苦苦哀求他们带我一起去半岛,但希尔克就是不愿意,希尔克说出话来就算数:这不是你做的事。所以我蜷伏在棚车的碎车板上等他们动身,再偷偷跟在后面,尽量不让他们发现。父亲正坐在家里他那间从来不让我们进去的又窄又小的办公室里,用他的圆体字写报告。母亲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在这个倒霉的春天,她常常这样自闭。也就在这个倒霉的春天,希尔克头一回把自己的未婚夫带回家,他叫阿达尔贝特·斯科符罗纳克,她称他“阿迪”。这时,我听到他俩走出家门,从板缝中我看见他们经过工具棚准备上路。走在前面的是希尔克,她喜欢发号施令,摆出一副总是有理的样子,而他呢,总是步履僵硬,落下一步在后面跟着。  他俩向砖石小路走去。雨衣綷绦作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大坝。他俩没有互相勾手,也没有手臂交叉彼此搂住对方的腰,也不捏一下对方示意要交谈。他们就这样走着,好像知道身后有人盯着自己似的,显得很拘束。两个人的许多动作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想方设法装出一副不干别的只是去捡海鸥蛋的样子。他们不自在地直挺着背,脚步沉重,鞋子里像灌满了铅,互相连手指都不碰一下,这全是因为家里卧室的窗帘老是有动静,时而掀起,时而放下,时而又急促地拉开。  我知道得一清二楚,她就站在窗后。我知道,她正在从那儿朝下张望,一脸不赞成地在独自生气。她傲慢地抿紧双唇,有些发红的面孔铁板着。是个吉卜赛人呐,她不知所措地对父亲轻声说。当时她刚听说阿迪·斯科符罗纳克是个乐师,拉手风琴的,在汉堡太平洋饭店工作,而希尔克就在那儿当女招待。我母亲古德隆·耶普森是我生命的支柱,自从她说出“吉卜赛人”这个词以后,就把自己关进了卧室。  我继续蜷伏在棚车上,不吱一声,太阳穴紧贴车板,一个膝盖弯曲着,一面张望着窗帘,一面倾听着脚步声。脚步声向着大坝和大海方向渐渐远去。我一直等到见不到卧室窗帘后的动静也听不到脚步声时,才撑起身子,跳下棚车,一下窜到路旁水沟边,侧着身子沿着沟坡追踪他们。  ……

内容概要

1926年3月17日出生的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法西斯统治下度过童年时代,1943年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纳粹军队溃败时逃往丹麦。战后,他入海德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1951年起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汉堡。 
伦茨主要作品有小说《空中之鹰》、《与影子的决斗》、《激流中的人》、《面包和运动》、《灯船》、《满城风雨》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2种文字,获得多种奖项。
伦茨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伯尔和格拉斯齐名,他们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德语课》在1968年出版,这部对过去战争反思并昭示出德意志民族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小说使伦茨一举成名,成为战后德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一  罚写作文二  禁止作画三  海鸥四  生日五  藏身之地六  第二视觉七  中断八  肖像九  回家十  期盼十一  看不见的画十二  聚光镜下十三  生物课十四  观看十五  继续十六  恐惧十七  疾病十八  参观十九  海岛二十  分别译后记

作者简介

少年教养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囚室,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他回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恪守职责,一丝不苟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监视当地的一位画家,不让他作画,还没收他的作品。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原是警察一家的老朋友,还曾经救过警察的命。小西吉出于同情,帮画家藏过画。战后,冥顽不化的乡村警察还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藏画,西吉为此得了恐惧症。他生怕画作被毁,继续偷藏画家的画,被发现后当作少年犯送进劳动教养所…… 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小说以传统的叙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 ”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这不仅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由于其所含的哲理具全球性,值得世人三思。

图书封面


 德语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其实,我一直想的一个词是:尊敬。对别人,对自己。每一年,我们所在的国家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向一个东洋岛国表达“一衣带水”的友好之情,尽管人家从来都是在表面上对你客套一下,然后再用不同的方式伤害你一下。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因为回顾所谓的几千年文明,杀人放火从未因为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人性的弱点一直在历史遗落下来的片片枯叶之中若隐若现,像个幽灵。但是,我的确无法对这个岛国的所做所为找到任何一个与鄙视相反意义的字或词出来。所以,当我看到德国的总理可以跪下黄金之膝时,我当然只能用尊敬这个词来表达我的感受了。同样,当格拉斯去年终于承认自己曾经在纳粹中服务过时,为还是要为他的勇气鼓掌,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可以因为天赋、勤奋或者运气而获得,直面自身阴暗的过去则需要道德和勇气。也所以,当与伯尔和格拉斯齐名的伦茨用他独特的方式直面本民族不堪的历史时,我们同样要用尊敬来向他致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伦茨,绝对不能像我们所受的教育那样,只顾其作品的政治意义,而对其文学价值有任何的菲薄与妄意。他的《德语课》,远胜于我们所熟悉的教材中都德的《最后一课》,而他选择的,只是让主人公在监狱生涯中完成一篇作文《尽职的快乐》,将德国民族从来都引以为荣的严禁与忠诚狠狠地洗刷了一番。智慧与幽默、现实与荒诞出奇地糅合在一起,同样的一个命题,却比格拉斯来得更为轻快与诙谐,同样的大慈悲,伦茨则更加地宽容与平和。而出版的那一年,1968,不仅中国一片疯狂的红潮,法兰西经历燃烧的五月,东西方之间也是冷站正酣,因此伦茨的作品显然是在痛挽过去的同时向全世界敲响的一声警钟,所以,很快被译成二十四种文字在全球出版,更于1971年被搬上了荧屏。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钟声中清醒过来,比如美国,直到现在仍然四处侵略,危害之大丝毫不逊当年的法西斯与纳粹。我常常想,如果用酒做比喻,法语文学是葡萄酒,香醇甜美,那么俄罗斯文学一定是伏特加,厚重浓烈,而德语文学则如同啤酒,爽洌醉人。比如,伦茨的文字与句式,层层迭迭,如同瀑布一样,又像盛大的交响乐,让人想起另外一位德语文学大师穆齐尔。据说,伦茨的剑法叫做“嵌套结构句”,整齐、完美,浑然是建筑般的美学形式,却在文字中建立起了高楼大厦,庄严而恢宏。所以,你要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伦茨的作品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教材。这一堂课,你就好好上吧,即使你无意在文学中发展,而只是想发现人类灵魂中那些尚未泯灭的光辉侧面。2007年5月7日
  •     这本书抻的时间太长了,最后竟然是在火车上看完了最后一页,当我终于看完,抱着书坐在那想要认真的回忆一番,我的脑子里只有一团浆糊。不知道这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它的评价。上一本看的德国人的书是《朗读者》,《朗读者》让《德语课》一开始就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每一个民族的作家都有那么点儿相似,或许他们的相似从语言就已经开始。我一点儿也不会德语,所以不知道这两本书给我带来的类似感受有多少是来自于此。记得《朗读者》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它的严肃,《德语课》又是这样。虽然作者采用了,被前言中称为“框式结构”的文章结构——我倒是觉得,前面有人在评论里说的“圆环套圆环”更加确切,因为我始终在找那种方形的感觉,最终才恍然并不是这个意思……——以及不时的在回忆与现实之间跳跃一下,which我直到差不多快看完了才算熟稔的接受,之类的灵活的方式,可是我还是觉得作者很严肃。这给我印象,认为德国人都是这样,不苟言笑,忠诚到死。另一点便是,我觉得自己要被那么多的描写给淹没了。这本来是一本不错的书,被我给看糟蹋了,我现在啊,太浮躁了,太浮躁了,真不好。另外是我搞错了,本书的翻译并不是钱定平。
  •     这是一本有些难读的小说。一方面是它“圆环套圆环”的故事结构。一方面是它跳跃的时间镜头。还有一方面,是它的句子和词语。最重要的是,俺们不是德国人,有文化差异。其间的关键词是“尽职的快乐”,这话怎么读怎么别扭,可怎么换一种说法呢,我也想不出来。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人性、不认人情,不理什么仁义道德,只要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就要按这个规矩来办事,并且从中感到快乐。可是在俺们中国,许多情况下,“尽职”还是个奢望,过度的扭曲的尽职,显然属于另外一个level的问题。为了让我们理解“尽职的快乐”,作者说了一个冗长、残酷的发生在纳粹德国时期的故事。“我”,一个少年郎,的老爹是纳粹政府的警察。在“我”的家乡,有个名画家,画家是老爹的发小,还救过他的命。但是,纳粹政府下了指令,要警察禁止画家画画、没收画家的画。警察同志就坚决按指示办事,千方百计监督着画家。画家当然千方百计的反监督着警察。“我”作为一名有着很高审美能力并崇拜画家的少年,一方面是得到警察的指示,去监督画家,另一方面,同情画家,千方百计抢救他的作品。生活在夹缝中。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精彩的情节。更何况里面还夹杂着其他的故事。和有趣的人物。战争结束了。指令作废了。警察还是自发自觉地焚毁画家的画。焚毁了“我”好不容易抢救下来的画。于是,“我”害怕了。看到每一幅画都觉得是警察的猎物,不能让它们毁灭,就自发自觉地抢救出来。但无论我走到哪里,后面都是警察的眼睛。自发自觉的抢救,用人类所谓的法律来衡量,就是“偷窃”了。于是,“我”当然蹲了监。而这个故事,就是从我蹲监以后某次德语课上写主题为“尽职的快乐”作文而开始的。当然,蹲监这码子事,也是一个曲折的故事。这里就不说了。看完故事我再看“序”,果然明白了,“尽职的快乐”是对德国人“纪律”、“科学”、“忠诚”等民族性格的一个反讽。所以,其实,这个故事,它并不仅仅是个故事。而序也告诉我,书中冗长复杂但是满优美的语言,是因为原文采用了“圆环套圆环”的“花朵式”镶嵌法的长句子。简单的说,就是往往一大段话,只是一个句子而已。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当然体会不到,只能从断句中来推理。不过,如果真翻译成那样,不定更有趣是不?我满喜欢这本书的。因为我和少年一样,喜欢看画。书里有好多写画和画画的片断。对胃口。另外,这种表现手法,的确有一种特别的画面感。里面零零散散的小讽刺,就和沙滩上洁白的小贝壳一样,让人有种意外的愉悦。至于其中的哲理,基本上是超过我的脑容量了。但是,尽职这玩意,偏执起来,倒的确让人满敬而远之的。有些“职”,不去尽,对大家都好一点。可是,那不是许多人都要没事做,进而没饭吃?那个,我好像想太多了。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流着泪看完
  •     表示没读完,有空再读!
  •     灰色的沉重感,大量生动而又冷峻的细节
  •     沉静平和
  •     思考身处国家机器中个人的责任履行;结尾不如预期;文章结构与一些描述文字有受福克纳影响的痕迹;作家对于景象的过分严谨的刻画与画家对创作题材的坚持,茹格布尔警察对责任的执著,以及“我”对“南森”的画作、对“命题作文”的自我强迫,无不带有一种严苛而小心翼翼的黑色幽默……
  •     尽职的快乐
  •     很精彩·灰常精彩··比喻都很美
  •     沉重。
  •     “你們一談什麽職責就叫我噁心。你們一談職責,被人就得作好精神準備來對付你們”
  •     没空读只能还
  •     看到好多人对此书的评价都很高,我看完后唯一的感觉是,真没多好。
  •     序言中一个小学生用“开满花朵一样的句子”来形容伦茨的文笔,看过之后才知道一点不为过。小西吉通过很多件小事来描写父亲的尽职,情节发展不是很快,所以造成我的阅读速度也快不了,慢慢的阅读,空闲时候翻开书,细细去品位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
  •     没看懂。。
  •     残酷得轻描淡写
  •     从省图借到这本书,基本就放不下了,甚至阅读的时候迫使自己小心翼翼,不要那么快去读完,生恐读完没有好书可读了。这种美好的阅读体验,要追溯到几年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了。书籍浩瀚,要找到对胃口的书何其之难,就像人生漫长,要找到知己又何其容易?感谢弋舟的推荐,让我邂逅到伦茨,我敢断言,此书不比《铁皮鼓》逊色——想当年,《铁皮鼓》让我震撼了好几年。
  •     这本书一直是我最心爱书目中排名靠前的。虽然并不能体味出开了花的句子出来,也许只有看德文版才能感觉出来?但是我们能很容易感觉出作者的真诚、反省。
  •     读得很慢,最后西吉在画展看到无数假面的幻象,让我震撼与沉醉,一个时代酿筑的近似偏执狂的坚持。 一本关于那个时代对于职责不同理解与坚持的记录,病态,或者独我,或者疯狂。。。。。。
  •     2014年我看的最好的小说,圆了我高三以来一直的愿望。小说反应的东西很深刻很现实,对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尽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认为过度尽职其实是一种病态。作者在其中提到,许多年轻人并没有错,他们的错误其实是一些有错误的老人们造成的,真正应该劳教的应该是那些老人,而不是那些年轻人。家庭的不合,家长制威严的泛滥,对父亲母亲做法的极度失望导致了主人公病态的心理。
  •     【閱讀日期 — 2008 上海】
  •     Remind me alot .
  •     一味忠诚地盲目履行所被赋予的职责,而不去依靠自身思考分辨是非对错(特别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竟以这种盲从的忠贞为最高荣誉品质),国家危矣,世界危矣,人类危矣。
  •     确实是本好小说,内容很荒谬,但能让人反省
  •     形容词太多,我觉得是属于华丽的小说类,获奖作品都这样吧?
    比如看见一座桥,能用四五行字来形容
    反正不适合我
  •     就是这本~~~十分好~~~虽然感觉有点荒谬~~~但是那个年代嘛~~~实在是很好的一本书~~~~主人公很可爱哦
  •     耐人寻味。全程精彩。
  •     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因为原文本身就是那么无聊,作家在这本书的环境描写实在太多,冗长无趣,到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啦~~~
  •     感觉翻译得太直白了。。。有点读不明白。。
  •     这个翻译版本比较好。二战罪责问题的东西读了这么多还是隔一层,反而是对家乡民风和环境的描写看的很佩服。
  •     希望下次发货的时候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     先在“光合作用”买到这个版的,谁知回家后发现中间不知被谁撕掉两页,影响了阅读兴致。其后约两年,在通州“北国风”看到塑封的新版,又买了一本。
  •     讨厌它的推荐语。
  •     读者思维太过于发散了。。别这样。。
  •     06.10-07.08
  •     这个德语课要讨论一下敬业的乐趣,到底是他老爸这个警察够敬业,还是那个画家够坚持,还是这个小孩也够执着呢,人人都在敬业人人都在敬业中尽显本性。
  •     原谅我读不下去
  •     语言相当的有疏离感和雕琢感。喜欢。
  •     我并没有读懂,只是看了故事情节。这个书是3年前读过的,剩下对这本书的印象就是关于画家画画 ,关于警察烧了他的画,自我意志和社会意志的相悖。会让人感慨,但是我没有感慨那么深。还是没看很懂吧,关注故事情节去了。
  •     独裁下的不合理只能是愤怒不已与无可奈何
  •     假装看完了。
  •     不知道参与过文革时期的人看到这本书会有什么想法呢?多少年以后,那些“保皇”派的人是不是也会想过“有思想的尽职和责任感才是我们所希望和所需要的。”呢?
  •     完全能够理解为何《德语课》在战后会引发如此强大的共鸣。伦茨等于是在控诉,为何新共和国的年轻人要替父辈的罪责受过。因此文至结尾,当职责已圆满尽完,"我"得以忽而以至深的情感转而面向未来。这部骨子里很传统的小说故而是德国战后文学无可争议的一颗明珠。译文亦颇为流畅——考虑到伦茨语句的冗长和繁复。
  •     很好滴一本书长沙都没得买~~
  •     压抑
  •     看了一百页了,感觉还不错,很有画面感,也很有生活与人生的味道。待读完再做评论。
  •     你能逃到哪去呢
  •     这令人恐慌。
  •     伦茨最棒的一本.
  •     二战时期的德国风土人情....伦茨绝对是个不错的冷笑话专家
  •     看书的时候会想到差不多同时期日军占领东北,学生都得学日语。书很不错,不算长,但很丰富
  •     很闷的故事
  •     很精彩·灰常精彩··比喻都很美
  •     高一。好想念这本书!
  •     膜一下翻译 文从字顺 这么多风景描写竟翻的很有味道
  •     德语课的文字很漂亮,在德语文学中很难得呀
  •     两年前读的时候不太能get到那些大篇幅的场景描写的意义。有机会要重新读一遍。
  •     .因为时间不够 都是挤出时间来看的 看中文译本都看了这么长时间 可以想见译者的辛苦和强大 西吉的父亲是个愚忠的人 被所谓的"责任"所左右 一生为此而活 当他焚烧画家的画作时 我跟西吉一样燃起了仇恨的火
  •     德国
  •     德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反思,深刻而严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