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00650270
作者:[捷] 博·赫拉巴尔
页数:278页

章节摘录

书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那个秋天,我买了一些蓝色包装纸,一轴线,一团细麻绳和一些浆糊,星期天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坐在地上糊风筝,茨冈小姑娘为我跑去打来啤酒,我用细线把风筝的骨架绑得很匀称,好让它稳稳地飞上蓝天,接着我们俩一起动手做了一条长长的风筝尾巴,茨冈小姑娘在我的指导下把一只只纸鸽系在绳子上,然后我们一同到奥克罗乌赫利克去放风筝。我把风筝抛向天空,松开风筝绳,随后拉紧,抽了几下,风筝挺立起来,一动不动地在天空稳住了,惟有那条长尾巴随风飘拂,扭成一个S形,茨冈小姑娘两手紧捂着脸颊,手指上方露出一双睁得大大的惊喜的眼睛……后来我们坐下来,我把风筝绳递给她,让她拽着天空的风筝,不料她大声叫喊起来,说风筝要把她拉上天去了,说她觉着自己像圣母马利亚一样在升天,我双手按在她的肩上,说要那样咱们俩就一块儿飞上天去,可是她把风筝绳还给了我,我们俩坐在那儿,她的头靠在我肩上,后来,我忽然转念想送一封信给风筝,便把绳子交到她手里,让她拉着,可是她又一次惊慌起来,说风筝将把她拉上天去,她就永远见不着我了,我无奈只得把绕麻绳的小木棍插进地里,我从笔记本中撕下一张纸,扯开一个口子套在麻绳上,当我再次拿起那团麻绳时,茨冈小姑娘却高举双臂叫嚷着去捉那张顺着绳子痉挛地一抽一抽升高的纸片,天空每刮过一阵风,我的手上便有风筝拽紧的感觉,这种感觉从手指传遍我的全身上下,当那纸条升到高处碰着了风筝时,我觉出了它们的接触,我不禁浑身一阵哆嗦,突然间我觉得那风筝就是上帝,我是圣子,那绳子是使人得以同上帝沟通、得以同上帝对话的圣灵。    三十五年来我用水压机处理废纸,三十五年来我一直认为除了像我这样处理废纸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如今我却听说在布勃内有了一种巨型压力机,其功效比我现在用的这台要大上二十倍。目睹过这种机器的人对我说,它打出的包,每个有三四百斤重,都用铲车送到火车上。我心里说,你得去见识见识,汉嘉,你得亲自去瞧瞧,作一次礼节性访问吧。我去了布勃内,当我看到那个惊人的玻璃结构,大得跟威尔逊小火车站似的,听到它轰隆轰隆地运转时,我不由得浑身战栗,不敢再看它了.有一刻儿工夫我站在那里目光转向别处,然后俯身去系鞋带,无法正视这台机器。我这人从来就是这样,当我在一堆废纸中瞥见一本珍贵书籍的书脊或封面时,我不是马上走去把它取来,而是找块钢丝绒擦拭机器的滚筒,过了一会儿我才凝目注视那堆废纸,心里还暗自琢磨不知自己有没有这份力量去把书拿起来,翻开它,惟有在确信有了把握之后,我才伸手把书捡起来,那书在我手基就跟圣坛前新娘手中的花束一样瑟瑟颤抖。很久以前我就是这样了,那时我代表村俱乐部踢足球,我明明知道球队成员的名单要星期四才会在多尔尼小饭馆的橱窗里张贴出来,可是我星期三就揣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赶去了,我跨着自行车站在那儿,从不敢马上朝橱窗望一眼,却仔细端详橱窗上的那把锁,端详橱窗的框架,然后花好长时间读我们俱乐部的名称,最后才看一眼那张成员名单,然而,星期三那上面的名单还是上周的,于是我离开了那里,星期四我又去了,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仔仔细细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了又看,惟独不看那张成员表,直到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时,我才一点一点仔细读那张名单,先读第一队,然后预备队,最后少年队,直至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替补队员中时,我才喜不自胜。现在,我以同样的心情站在布勃内巨型压力机前,当我的震惊稍稍平静下来之后,我鼓起勇气举目观看,这台机器巍然耸立,直顶到了大厅的天花板,宛如布拉格小城区圣米古拉教堂里的那座又高又大的祭坛。这台机器比我预想的还要大,传送带那样宽,那样长,就跟霍莱肖维采发电厂缓缓把煤块送到炉栅下面的传送带一样,但这里缓缓传送的是白色的纸和书籍,一些年轻的男工和女工把这些书籍放在上面,他们的服装同我和其他废纸打包工劳动时穿在身上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手上戴着桔红色或天蓝色的手套,黄颜色的美式有檐小帽,工装裤吊得齐胸高,两条背带搭过肩膀交叉在背上,露出里面色彩鲜艳的毛衣和高领绒衣,在这里我看不到一盏电灯,光线和阳光透过四壁和玻璃顶棚照射进来,顶棚上装着通风设备,那些彩色手套使我格外感到自卑,因为我一向都是光着手干活的,可以享受摸摸纸张的乐趣,可是在这里谁也没有那种愿望去体验一下废纸给予感官的无与伦比的魅力,传送带载着书籍和切割下来的零碎白纸条往上移动,正像瓦茨拉夫广场的自动楼梯把行人送到上面街道那样,把这些书和纸直接送进那只大得跟斯米霍夫啤酒酿造厂的大锅一样的机槽,槽里装满了时,传动带便自动停止运行,垂直的螺旋桨从顶上降落,它以骇人的巨力把纸张压碎,然后美滋滋地喷着气升高,回到顶棚上,传送带再次运行,书本和纸张颠动着,直接落进那只椭圆形的槽里,它大得犹如查理广场的喷水池。现在我已相当平静,我注意到这台压力机处理的是成批成批的新书,透过玻璃墙我看见卡车在运来一包包的书,堆得都高过挂斗车的围板了,成批成批的新书直接送去纸浆厂,没有一页弄脏过人的眼睛、大脑和心灵。直到这会儿我才发现,传送带的一端有一些工人在拆包,取出崭新的书本,撕去封面和封底,只把干净的书瓤抛到传送带上,书落下来时书页翻开着,没有人看它一眼,事实上要看也不可能,因为传送带上必须装满,不允许停顿,不像我那样可以在机器旁边停下来,这儿,在布勃内,这份工作没有人性,活像一艘捕鲸船,一网鱼拉上船尾,船员们分拣出大鱼和小鱼,把它们抛上不同的传送带,直接送进船舱里的罐头加工装置,一条接一条的鱼,一本接一本的书。我鼓起勇气踏着阶梯登上围绕着椭圆形机槽的平台,走在这上面确实有到了斯米霍夫啤酒厂的酿造车间绕着大锅走的感觉,在这种锅里,一次可酿造五十万公升的啤酒,我倚着栏杆站在那里,仿佛站在两层楼高的脚手架上俯视下面,只见操纵台上几十个电钮闪着五颜六色的亮光,犹如发电厂似的,螺旋桨在运转,碾碎槽里的书本,力量如此巨大,犹翔一个人心不在焉地在指间捻碎一张车票,我惊惶地举目四顾,又看看下面正在劳动的男女工人们,阳光透过玻璃墙面照在他们身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毛衣、帽子,看着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工人五彩缤纷,仿佛是一群来自异域的鸟儿,像翠鸟、挪威的红腹灰雀、鹦鹉,但令我恐惧的并非这个,我感到恐惧不安是因为我突然准确无误地看出了,这台巨型机将是对所有小压力机的致命打击,我突然明白了,我看到的这一切意味着我这个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些人已经与我不同,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工作着。我意识到小废纸收购站的那种微小的欢乐结束了,那是当我们发现有砦书被错误地当做废纸扔掉的时候,在这里我看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了,因为即使每个工人可以从每种出版物中拿一本带回家去作为福利,即使他也可能阅读,但是对于所有我的打包工同伙来说,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已结束,我们这些老打包工都是在无意中获得学识的,不知不觉中家里都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书库,这些书是我们在废纸中发现的,我们阅读它们,感到幸福,希望有一天我们读的书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有质的改变。然而,给予我的最大打击莫过于看到这些年轻工人竞不知羞耻地喝着牛奶和软饮料,他们两腿岔开,一只手架在腰上,嘴巴直接对着瓶口津津有味地喝着,于是我知道以往那个时代确实结束了,在那个时代,工人们跪在地上干活,光着两只手,打架似的对付那些废纸,因此每个旧式工人都累得半死,浑身污浊,干活时得把身子滚进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后记这部短篇小说集《底层的珍珠》,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奇特的作品,是在1963年,作者年近五旬的时候出版的处女作。他的小说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而复杂的反响,在国外也受到了广泛的注意,被译成了二十多种文字。    赫拉巴尔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人公大都是一些普通平凡的人。有钢铁厂工人、废纸回收站职工、剧院布景工、保险公司职员、教堂看门人、还有退休职工等。用作者的话来说,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属于“不受人重视的第四等级”。小说充分表现了他们坎坷的生活遭遇、喜怒哀乐、性格习惯、对现实的看法和未来的憧憬。作者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的美,找到了“心底的珍珠”。作者常年同他们一起生活,熟悉他们的一切,深深地爱着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作者说,他同钢铁工人一起干了四年活,使他本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块废钢铁炼成了特种钢,也就是普通的钢、普通的人。他愿长期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不打领带,不穿礼服,过着平凡朴实的生活。从小说中我们看到,作者笔下的众多人物都有着普通人的一颗善良的心。埃曼尼克,尽管爱同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妇调情,可他在战争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用小车将一位受迫害的犹太姑娘从德国纳粹集中营拖到捷克,救了她一条命。钢铁厂的工人们,平日彼此之间打趣斗嘴甚至彼此嘲讽,搞些小动作恶作剧,但在X-厂发生重大事故的紧急时刻,都心急如焚、奋不顾身爬进注槽里去寻找他们“可爱的小伙子”。他们平时的言谈行动之中,时时表现出聪明睿智、幽默机警,不时流露出富于哲理的思想和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但作者笔下的人物既有美的一面,又有丑的一面,美与丑,善与恶,希望与恐怖,温柔与残忍,往往交织在一起,有时达到极端的程度,处于尖锐矛盾之中,使人看了感到揪心。小说中有位平时表现温和且乐于助人的司机,竟是个残忍的偷猎者!他像冷血动物一样,心安理得、不动声色地杀害了一只小鹿。作者叙述时显得似乎很平静,但可以感觉到,他是噙着泪水写出来的,这比谴责、批判更深刻,更牵动人心。    书中的这些普通人,正因为作者非常熟悉他们,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才这样深深地爱着他们,以他们之忧为忧,以他们之乐为乐,从而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劣行深感忧虑。在我们欣赏这些人物美好、善良、朴实、仁爱的品性时,有时不免会感到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一丝忧愁,这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艺术手法上,小说堪称一奇。赫拉巴尔自称他不过是“事实的记录者、对话的剪裁者”,他说他记录了成千上万人的对话。他小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话、独自,也就是所谓叙家常、聊天,但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家、叙事者。他的作品,构思新颖、结构奇特。现在和过去、事实与幻想、真理与荒诞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似熟悉、又生疏;既明白、又晦涩;有的人物事件,仿佛就在眼前,但忽而又游移不定,可望而不可及,让人难以捉摸,产生一种神秘感。他笔下的有些人物,仿佛带有几分奇离怪诞。其实,这正是国内外评论家一致公认的赫拉巴尔的一个突出的独特之点:他把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形象“Pabitel”①奉献到了读者面前:他们爱滔滔不绝地神侃,喜欢联想和夸大;他们的言语与行动有时像疯人、像小丑,但却闪烁着智慧和美的光芒,这都让人联想起捷克著名幽默大师、文学巨匠哈谢克和他的好兵帅克。……

内容概要

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BOHTUMIL HRABAL,1914-1997),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重新建构的一生是这样的:服过兵役、当过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后来又做废品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49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的国内、国际奖项多达30多个,很多作品被改编电影和戏剧,并获柏林电影节金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赫拉巴尔的生命是这样结束的;1997年2月3日,人们发现原来即将病愈出院的这位作家从医院五楼穿口坠落身亡……

书籍目录

过于喧嚣的孤独译后记(杨乐云)底层的珍珠(短篇小说集)    作者前言    晚间培训    可爱的小伙子    已逝的金色年华    单调无聊的下午    巴蒂斯贝克先生之死    埃曼尼克    天使般的眼睛    骗子手    吹牛大王    1947年洗礼碧树酒家芸芸众生译后记(万世荣)

编辑推荐

《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作者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BOHTUMIL HRABAL,1914-1997),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重新建构的一生是这样的:服过兵役、当过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后来又做废品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49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的国内、国际奖项多达30多个,很多作品被改编电影和戏剧,并获柏林电影节金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赫拉巴尔的生命是这样结束的;1997年2月3日,人们发现原来即将病愈出院的这位作家从医院五楼穿口坠落身亡…… 陆续推出的这套“赫拉巴尔精品集”,系中国青年出版社完整购进版权,著名翻译家由捷文直接译出。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本书第二部分《底层的珍珠》是作者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陆续推出的这套“赫拉巴尔精品集”,系中国青年出版社完整购进版权,著名翻译家由捷文直接译出。

图书封面


 过于喧嚣的孤独 底层的珍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9条)

  •     我是在冯唐的个人网站上看到的这篇小说的蜻蜓点水似的提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黄集伟写的,说是冯唐的万物生长有这本书的影子。当时我是平静的,只是一本书而已,不至于让我癫狂,就在前天晚上在新浪爱问下载了这本书,今天下午,用了两三个小时把这篇中篇小说翻了一遍,老实说,很久没有一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咯,读完过后,深深的庆幸!文字曼妙,当时我就很惊讶,是作者的牛逼,还是译者的精巧?一直以来都对翻译作品有偏见,有代沟,读过之后,我发现,凡是写孤独的,挣扎的,往往翻译的很好,比如月亮和六便士,凡是文辞犀利,黄赌毒的翻译的都很差劲比如亨利米勒的南北回归线,一度把我搞得十分崩溃,几乎熄了再度外文小说的念头,这本书,很好,在我马上就放弃的时候给我了一颗糖。意象灵动,赫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种十分复杂而动人的感觉诉诸形象,还十分清晰,常常让你拍案而起,惊为天人。印象最深的是写舅舅的那一小段,只用了寥寥一段话,就将其痴念趣味失落寂寥,款款而来,相比那些用了几千字来写一篇散文还往往词不达意的所谓的文化人,赫老足有自傲的本钱。画面感强,他的作品可以直接拍成电影而趣味不减,文本也不需要大刀阔斧去增删,画面感极强。印象最深的是他由粉碎机的搅拌沉浸到对青年女友的怀念,特别是舞会时女友的旋转,很好的镜头切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单纯的以文字意象取胜确实很难。难得有机缘,碰到一本好书,这个下午,虽然没有去爬山,也赚。
  •     我也开始像他那样痴呆地傻笑着。每个工作日的污水都各有特点,因此可以绘制一张污水流量图,根据避孕药的流量确定布拉格哪些市区性关系多,哪些市区少一些。P20
  •     那本书太吵你写完它的时候一定累到懒的去死于是又拖了一天拖了两天拖着身躯爬出废纸压力机跑到布拉格钟楼下晒太阳拖了一天拖了两天找一些虚弱的理由,编一个虚弱的结尾老汉嘉没有死他只是有点任性大白天就喝酒睡着了我们的LOVE STORY头顶悬挂的剑和书地下室里交战的老鼠牛奶毒药和苍蝇蛋糕我们的LOVE STORY这世界有爱因为天道不仁慈这世界有爱正因为天道不仁慈我们不断心碎这是生存的意义那是个周四下午我坐在挤满人和湿气的公车上瞥见你80岁时疯狂的样子瞥见你的小幸福瞥见你那么微小的甜蜜,辛酸的安慰又真实又闪光我们在不断心碎————————————————————————————————————————————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倔老头写了一本温暖的书,书里讲了一个倔老头一直在做一份温暖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在地下室里处理废纸,然后这个老头就在这里捡到很多书,他变的很高尚、很复杂、很痛苦、很孤独。他一直只和自己和书说话,他变的那么与众不同,直到被年轻人和新机器挤掉了工作,失去了与苍蝇污水为伴的小快乐。故事里的老头想象了一下自杀,而写书的老头则从医院的窗户跳了出去,那时他的关节炎刚好,我猜他在忍受了 些疼痛之发现自己已失去了爱那些爱写进了这个故事里,书里充满了爱,在黑暗的小角落,苦痛的迷茫,杂乱的叫嚣声里,充满了爱。温热的爱,认真的,笨拙的,无处不在的,贯穿地底的深刻的爱。这个故事叫过于喧嚣的孤独,死掉的老头叫博·赫拉巴尔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没法享受阅读乐趣。
  •       在爱枣报上看了介绍,然后满心欢喜的看到了这位大叔的那些名人名言。。。。然后就满心欢喜的去电驴下了pdf,然后就满心欢喜的开始读了。
      
      先是不可避免的前言,大概看了看。然后到《过于喧嚣的孤独》了。。
      看了几页。。觉得有些啰嗦,一般般,无心继续看下去,我的目的是底层的孤独嘛,人老了难免啰嗦点,这个好像是他老年写的吧?所以跳过这个,直奔底层的珍珠。
      
      然后看完第一篇,我就瞬间石化了。。。。
      脑海中只蹦出来三个字:流水账。
      
      然后我就继续看第二篇,然后看了一点就放弃了。。。。哎。。。你。搞。搞。搞毛啊。写的都是什么。枉费我那么大的希望。
      
      最后附带一个名人名言,哎。言多必失啊,名人名言说的多好,一到小说就不行了。。。。
      
      这是一种尝试,看看小说能否以另一种形式来写,用我以往不曾使用过的形式。写出从形式到内容都一反传统的作品,这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是一种如履薄冰的实验。
      ——赫拉巴尔
      
      
  •     过于喧嚣的孤独5星,底层的珍珠3星
  •     读不懂的孤独……
  •     我的吉普赛小姑娘
  •     《过于喧嚣的孤独》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底层的珍珠》收录12个短篇小说,描写赫拉巴尔底层生活的经验,主人翁包括钢铁厂工人、废纸回收站职工、剧院布景工、保险公司职员、教堂看门人等。
  •       读这本书,像听着一个灵魂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在书中,在开始的部分体验着汉嘉的生活,听着他讲述自己对于哲学对于知识的认识和心得,听着他娓娓道来地叙述着他的过去,讲他心爱的姑娘,讲他经历的事情。不由得和他一起想象着几年后的退休生活...
      
      但是在社会主义突击队的青年人们出来之后,在老板的不满被一次次的提及之后,我隐隐的不安,感觉到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却无法阻止。果然,汉嘉被开除了。他离开了他的压纸机,也离开了他的生活,对于他来说的一切。读着描述失业后的汉嘉的文字,我却心不在焉,我却一直在想着他的结局,这结局隐隐的有些沉重,我一边想着结局,一边期望着他的生活中奇迹般地发生一些戏剧性的转折,让他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当然,如果有奇迹的发生,那么也会降低了主题的深度,毕竟这里不需要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当汉嘉缩在自己的压纸机里,按下绿色的按钮时,我知道,他解脱了。对于他来说,生活已经在被赶走的那一天完全地彻底的结束了。
      
      把书放下的第二天,我却是满脑子书中的情景。我想象着汉嘉在压纸机中那最后的表情,这让我联想到了在电影The Wrestler中Randy最后在摔跤台上飞跃着使出招牌动作前脸上的那个笑容...The Wrestler的剧情就不必赘述了,这两者的主人公的孤独,有相同却也有不同
      
      之前看到一句说,说生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面向所有可能性开放的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你无法预料到自己的生活在明天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这种戏剧性,增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笔色彩。对于汉嘉,他三十多年的压纸生活在外表上看来是单调乏味之极的,但他自己在这种生活中却自得其乐,因为每天在废纸中可以寻获的书籍是他所无法预料的,每次的获得,对于他来说,但是一种未知的可能性,所以每本书都会让他乐不思蜀。因而对于汉嘉来说,生活的这种不确定性只集中在了他每天能获得的各种不同的书籍中。当他失去了这份工作,生活也就失去了开放的可能性,同时,他也就推动了生活。在失去了这一切之后,他也发现了,自己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中——即使脚下的下水道中也充满了战争——却是如此孤独。对于彼时的汉嘉,除了书中的结局,的确也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就像Wrestler中的Randy,在无法参加摔跤的时候,他才现自己old and alone,没有人会在意他,也没有了再能属于他的生活。在那个时候,他宁愿让生命结束在摔跤台上。
      
      看到这些,不由得会想,在面对着这充满着一切可能性的生活,能不能让自己永远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呢?无论生活怎么改变,永远都是自己呢?也许这样的人,会永远生活着,无论外在环境怎样改变。
  •     反反复复的读 反反复复的睡着 但这次居然看完了
  •     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天道不仁慈,我心里也不。
  •     摘:读书像含在嘴里的糖不忍心吃完
  •     已逝的金色年华/单调无聊的下午/碧树酒家|想不到赫拉巴尔的短篇和过于喧嚣的孤独差距这么大,完全读不出来风格。按译后记的说法,赫拉巴尔是“对话的剪裁者”,但读起来就是觉得对话一股浓烈的塑料味,多得让人气闷。翻译的锅?
  •     觉得赫拉巴尔不及昆德拉广为人知可能是输在书名上了……
  •     现代人的浮躁刚好需要的一剂良药。初衷实在令人动容,另辟蹊径的文风却未能震撼我,七嘴八舌不会破坏了美感嘛…
  •     毫无疑问,赫拉巴尔是具有文豪素质的作家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把垃圾堆里抢救出来的文字当作喧嚣,把阅读的孤独感和写作者的孤独感同时并列给读者。小说主人公的孤独,就是作者的孤独。作者个人的孤独,就是所有作家的孤独。当然,中国的很多作家并不孤独。随便写点东西,把自己炒作成明星,就是一团烂泥,照样当珍珠来卖。可悲复可叹。还有的比如易中天之类的,不光要把烂泥当珍珠来卖,还希望改变很多人的审美,要让人认同,泥土就是珍珠。那样看来,写作者不孤独,是有点喧嚣。这套小开本的书,看起来眼睛并不累。可惜封皮太硬,偶尔把自己的手会割破,也不知道,做书的,是打算给人血的记忆,还是怕薄了就不是经典?大家应该记得老版本的《1984》,它并不厚重,但无碍于它的经典。
  •     翻译差口气?
  •     是不是要以一种很孤独的心境才能看得很投入。可能逼格还不够高,看得我想睡觉:) 只能说作者分分钟甩出n个书名人名,确实是境界很高。。。不过虽然我没有感同身受,但主人公35年在地下室中与废纸为伴,在废纸堆中寻觅书籍,那种孤独不是虚无的,是充实的。
  •       【讀書筆記】《過於喧囂的孤獨》——天道不仁慈
      
      [捷]博 赫爾巴克/著 楊樂云/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連續讀了兩遍《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正如這本書的名字:「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完后有著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沉重淒涼感,正如作者本人所說的,這是一本連他自己看了都要「感動得落淚」的「憂傷敘事曲」,並且,作者這樣說過「我為些這本書而活著,并未寫它而推遲了死亡」。全本書通過一個老打包工人漢嘉的獨白,用平靜的語言敘述了種種「天道不仁慈」與「破壞、不幸之美」。他稱他這三十五年的生活為「Love Story」,就如這本書劉星燦的序中所說「這本書你即使讀過數遍,雖然很受震動,使你久久不能平靜,有些畫面、有些思想反復地在你腦子里迴響,課你怎麼也記不住、理不清它的前後次序。因為它幾乎沒有情節,即使有,也甚至是條條河流歸大海,用來反復加強、充實、豐富著一作品的中心主題,即通過一位廢紙打包工的通篇獨白表達出對那些摧殘、踐踏甚至毀滅人類文化的愚蠢暴行的無比憤恨與血淚般的控訴。」
      
      「仁慈的大自然創造了一種恐怖,在這種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毀滅,它比痛苦更為強烈,在真理出現的時刻籠罩著你。對此我曾感到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心頭一亮,覺得自己在變得美好起來,因為在經歷了所有這一切——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看到的一切,身體和靈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後我還有足夠的勇氣使自己沒有瘋狂,我逐漸驚異地意識到我的工作吧我拋進了一個廣大無垠、威力無邊的領域。」
      
      書中的老漢嘉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用壓力機將廢紙打包。但他卻在這份工作中獲得了無比的歡樂。他從廢紙堆中找出閃耀著光芒的好書,閱讀它們并帶回家中。正如他所說「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滿了文字,儼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在此期間我用壓力機處理掉的這類辭典無疑已有三噸重,我成了一隻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罎子,稍稍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我的學識是在無意中獲得的,實際上我很難分辨哪些思想屬於我本人,來自我自己的大腦,哪些來自書本,因此三十五年來我同自己、同周圍的世界相處和諧,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語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里,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他會將他每個打的包中放入一本珍貴的書籍,再將每個包裝飾一番,讓每個包帶著他的個性,他的畫押。在這個世界上,唯有他自己知道哪個包里躺著歌德,哪個躺著席勒,哪個是荷爾德林,哪個是尼采。并在這個過程中自詡為藝術家與創造家。他用各個名畫作品包裝他所打的包,他企圖讓人看到那滿車《早上好,高更先生》時會感到高興。
      
      老漢嘉說,通過讀書他認識到天道不仁慈,一個由頭腦的人因而也不仁慈,並非他不想仁慈,而是這樣做違背常情。他說書教會了他領略破壞的樂趣。他說他一次又一次地目睹整輛貨車載著一堆又一堆精美的藏書駛往瑞士、奧地利,一公斤售價一外匯克朗。第一次目睹這個場景時,下著滂沱大雨,他的淚水與雨水一起流淌。然而現在他只是微笑著,望著漸漸遠去的車尾,因為那時他已經開始懂得目睹破壞和不幸的景象有多麼美,就像達芬奇呆望著法國兵怎樣把他的一尊騎士像當做練習射擊的靶子,一節一節地摧毀一樣,達芬奇也是用心地、滿意地看著,因為他也認識到天道不仁慈。老漢嘉說,他母親去世時他也沒有落淚,只是站在那兒呆呆地看著他的母親被放在手推磨里磨碎,就跟看著裝滿精美圖書駛往瑞士和奧地利的或者漸漸遠去一樣。他說他之後在壓碎圖書時,都仿佛聽到人骨被碾碎的聲音,仿佛在壓碎猶太教法典中的詞句:我們猶如橄欖,惟有被粉碎時,才釋放出我們的精華。
      
      這本書中處處都有隱喻。地下的工作室中除了廢紙還有老鼠,他們有時也被粉碎在機器中。漢嘉還得知了鼠族在地下水道的戰爭,就如同人類的戰爭一樣,老鼠的每一次戰爭結束「看起來像煞是最後戰爭,它將以一片歡呼告終,然而一旦找到什麼論據,一切便將從頭開始。」得出老鼠的天國也不仁慈。他還描述了那群發了瘋似的綠頭蒼蠅,那些蒼蠅將隨著一個個箱子倒進濃酸和濃堿的溶液中,因為「發了瘋的驢頭蒼蠅不可能放棄他們的觀念:哪兒的生活能比在這賞心悅目的臭烘烘的腐敗血漿里更美好?」而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他提到了他的初戀茨岡小姑娘,那個從來沒有歡呼過、一無所求的小姑娘,那個同他一起放風箏怕被風帶入藍天的小姑娘,就這樣被納粹帶走,再也沒有歸來。他提到了他的情人曼倩卡,用十分詼諧的語句敘述了她是如何兩次被糞便失去榮譽與名利:第一次她的緞帶浸濕了糞池,在舞池中飛甩著糞水,被眾人唾棄;第二次她從廁所回來的滑雪板上帶來了一堆糞便……然而就在分別了多年以後,曼倩卡成為了一個她從來不曾夢想過的人,跟著「天使的吩咐」得到了一間林中小屋,爬到了漢嘉一生中未見有人達到的高度。他這樣描述「我不斷地讀書,從書本中尋找預兆,可是書本卻聯合起來同我作對,我一次也沒有得到上天的啟示,曼倩卡憎惡書,她卻成了現在這樣的人,成了人們紛紛描寫的人物……」
      
      文章的轉折發生在那個「巨型壓力機」的出現,這個機器的出現不僅僅改變的是人類的工作方式,更是思維方式。當他看見年輕的工人們帶著手套,穿著整齊光鮮地處理成批成批新書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他的夢想完結了。他曾經希望帶著他的壓力機一起退休,在舅舅的花園裡,每天只打一個屬於自己的包。然而現在巨型壓力機出現了。年輕人們戴著手套毫無感情地取出嶄新的書本,面不改色地撕去封面和封底,誰都沒有願望享受摸摸紙張的樂趣,那種無與倫比的魅力。這裡的工作如同捕鯨船一樣毫無人性,他們不知羞恥地喝著牛奶,享受著去希臘度假的待遇。老漢嘉如此說道「去希臘度假這事使我不勝震驚,我自己只是通過讀赫爾德和黑格爾的著作才神遊了古希臘,讀了尼采才對世界採取了狄俄尼索斯的觀點,實際上我從未度過假,我的假期幾乎統統用來補償我欠下的工作日了……」他看到女教師帶著一隊兒童讓他們學會怎麼講書撕開,聯想到家禽飼養場的年輕女工嬉笑著像揪下書的內臟一樣揪出掛在傳送帶上的活雞內臟。成千包的書就這樣堆積在那裡,如同那些還沒有機會一顯身手的飼養場的雞,剛剛開始它們周而複始的命運,卻不得不過早地死亡。
      
      當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主任看到那堆積如山的書,罵他是蠢貨。他開始了自嘲「布勃內的巨型壓力機、社會主義突擊隊同我是道德上的對立面,那麼我是蠢貨,我比這台小壓力機更不值錢,突擊隊隊員夏天去希臘,而我是蠢貨。」緊接著他開始瘋狂的工作,強忍著不去看閃耀著的書籍一眼,當一名圖書管理員將一筐哲學著作傾倒下來時,「我把這些書鏟進槽里,只瞥了一眼:《道德形而上學》,我的心快要碎了,但我舉叉把它叉進槽里,猶如叉掉電線杆上掛著的鐵皮箱里的垃圾,我一個勁兒地干著干著,打成一個個包,沒有裹上古代或現代繪畫大師的複製品,只是一包一包完成我的任務,我領工資就是為這個,什麽藝術、創造美,只是幹活而已,我開始明白,我倘若這個樣子的幹活,我一個人就可以成立一個社會主義突擊隊,自己立下保證書提高生產率百分之五十。為此我不僅肯定能去工廠療養所,而且能去美麗的希臘度假,在哪裡我將穿著長內褲繞著奧林匹克競技場跑一圈,去亞裏士多德的故鄉斯塔基如斯朝聖……」
      
      然而他并沒有能去工廠療養所,更沒有能去美麗的希臘度假。他的主人將他調去了捆綁白紙。然而他卻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對永恆的追求——像塞內加一樣,像蘇格拉底一樣,他選擇了倒在他的壓力機里,他的地下室里,按下綠色按鈕,將自己與真理,共同粉碎。
      
      「我有幸身處孤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狂妄,我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份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
      
      
      
      
      
      P.S
      
      1、
      
      書中的老漢嘉選擇了結束他的生命,而現實中的作者——博 赫拉巴爾也是如此。
      
      1997年春天,朋友們張羅慶祝他八十四歲生日的時候,他說:「我都想死了,還慶祝什麽生日?」他因病住了十幾天醫院,正當快要出院的時候他說:「我已經做了我所該做的一切……那麼,我還呆在這裡幹嗎呢……如今一切都無所謂了……」兩天后的1997年2月3日,他從醫院五樓的窗口墜下。
      
      一顆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2、
      
      這本書(書名叫《過於喧囂的孤獨 底層的珍珠》)原本是由兩本書構成,我只寫了《過於喧囂的孤獨》的讀書筆記,《底層的珍珠》是一本短篇小說合集,在《底層的珍珠》中,作者用最口語化的語言展示了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遭遇、喜怒哀樂、性格習慣、對顯示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在他們身上發現了人性的美麗與一些矛盾的性格。多年來他和這些人生活在一起,他通過記錄與剪輯這些人與人間對話展現一個個故事幾人物,自稱「事實的記錄者,對話的剪輯者」。可能是翻譯不是很喜歡或者本身對這種文體不感冒,或者對那個國家和那時的社會背景并不瞭解,或者那時沒有靜下心來讀,所以沒有很大的感觸,就沒有做讀書筆記。
      
  •     “稠密的思想”
  •     这是我最近几年看的小说里面,最喜欢的一本,虽然很短,但却很耐得住咀嚼,耐得住回味。赫拉巴尔营造了一个地下世界,虽然很小很单调,但却是与书为伴,想象的空间无限大。赫拉巴尔是个作家,也是爱书人,在废纸收购站工作的几年里,他的内心肯定要经常性地承受着开篇语中所写的那种罪过感,那种罪过感会慢慢地发酵,慢慢地吞噬人的内心,在喧嚣中变成一种内心的孤独。对于赫拉巴尔这种作家来说,孤独并不迷人。
  •     天道不仁慈
  •       《过于喧嚣的孤独》真的很棒,透过细腻的文字仿佛你就站在时光之外,目睹作者奇妙的人生旅程。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不尽相同。社会阶层一向分得很清楚,但你依旧无法根据你看到的表象来判断他者的生活是卑微或伟大。一个人到底是活在世俗的眼光里还是活出了自己,这才是关键。
      惊叹于作者追随内心直觉的勇气。相信只有在经历了丰裕的精神生活和残酷的物质生活两个极端之后,才会有如此真实的感悟和疯狂的幻想。
      
      在过于喧嚣的孤独里,他自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     “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 又一个自杀的……
  •     经常从杂志社长那里听到一些有趣的作者跟书,他阅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东欧时期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 》就是其中一种。这本书使人联想起遍布小县城的废品收购站,那里面有堆积如山的废书被论斤卖过来,如果你跟老板有亲戚关系,那就很爽了,从小看到大,每次去收购站就像过节,可以从用纸质书垃圾堆里找到各种各样的书,《三言二拍》《古希腊雕像》等,正如赫拉巴尔可以从压书机作坊淘到康德或黑格尔的集子,县城的旧书堆也有马克思中国化的著作给爱好形而上学思考的少年提供一个曲折的路径。《底层的珍珠》明显不如《过于喧嚣的孤独 》好看,虽然后者充满了呓语,但却有种强烈的意图,生命回忆的冲动。
  •     年初与年中二刷,还在不断地被影响着,这样的经历与选择,这样的冲击,使我越来越关注甚至迷恋那些当初被我们忽略乃至鄙夷的人们
  •       真是很热门啊,好多人都看了。
      只看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心思看下去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真的很精彩
      流行也好,流行也俗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场景过于唠叨的叙述
      却忍不住让你一直看下去
      一气呵成
      被这个简单的故事打动
      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呼应自己心灵的声音
  •       我很怀疑自己是否不小心买到了翻版书,翻译得有点乱,不像之前我看过的赫拉巴尔的作品。然后书页用的纸很薄,很多页是有歪斜,不工整的。这个版本让我很失望,看不下去了。以后宁愿多花点钱,买港台版的书更好。这种不好的版本会让不熟悉赫拉巴尔的读者以为作者或翻译者太烂,而错过好的作品。
  •     文学作品,文笔当然很好,繁复的描述中有很深的悲悯,总觉得作家是个会结束自己的人,看完一看生平,果然。过于喧嚣的孤独,内心太强烈,以致于肉身无法容纳。
  •     不至于吧,我读起来觉得很顺畅,至少过于喧嚣的孤独这篇,翻译得不错
  •     每看到"三十五年来我怎样怎样"心里就软一下.书不必要则不分段,通篇的叙述啊神聊啊是自己的抒情诗,他爱并留恋那些岁月吧!到末尾连续的我怎样我怎样我怎样的时候让人看的想哭,那么多"我"字出现可一点也不觉得是作者太自我.我是指过于喧嚣的孤独很好,底层倒觉得一般.
  •        首先我想说,《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不是天道不仁慈,而是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也就是不偏爱。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之于万物都像对待祭祀用的草狗同样看待,他从来不偏爱谁。赫拉巴尔喜欢老子,但是他读到的老子译本可能不大高明。所以我每次在书中看到“天道不仁慈,我们也不”时,都觉得十分尴尬。翻译可不谨慎不!
       其次我要说,我太爱《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叙述腔调了。有时满不在乎,有时冷酷,有时又充满深情,难得的是这些腔调不但不让小说显得支离破碎,反而像钻石的多个光面,更显得那颗钻石的耀目了。
       据我观察,作者叙述的腔调是因人物而转移的。每当写到“我”的时候,作者就显得漫不经心,但是那绝不是作者在那里随便乱写,而是像杜甫晚年“老去诗篇漫浑与”那样的大手笔。他似乎是心不在焉地写着,三十五年来我一直从事着将废纸打成包的工作,给废纸包安上一颗书的心,在他们的四壁贴上伦勃朗、莫奈、塞尚;我一杯一杯地喝着啤酒,每天仰面躺在书的天幕之下。因为“我”的日子就是这样漫不经心地过着的,所以那漫不经心的笔调之于人物何其相宜。
      写到曼倩卡时,作者的腔调则显得非常冷酷。曼倩卡的美丽无与伦比,但是作者对于她却没有丝毫怜惜。舞会和滑雪,本来是她生命中华彩的两章,最后竟都因为大粪而滑稽仓促地收场。最后一次提到曼倩卡时,作者写道,“掘土工给她挖了地基,同她在帐篷里过夜,后来她把掘土工打发走了,找来一个砌砖匠给她砌了所有的墙,晚上同她在帐篷里过夜,之后曼倩卡找来一个木匠……曼倩卡就这么靠着她的床和一个明确的目标盖起了这座房子。不仅如此,她还找来一个艺术家,柏拉图式地爱着她,给她雕刻一座天使形状的曼倩卡像。”这个时候再回头看那座天使像,就知道那之于曼倩卡不是让她“在生命的旅程将要结束时赢得了圣洁”的丰碑,而是她永远也甩不脱的一坨大粪了。
       但是,写到茨冈小姑娘时,作者又是那样深情,让我想流泪了。这种深情此前对“我的舅舅”曾经有过一次,就是舅舅和朋友们在园子里铺上轨道开小火车的那一次,我读书时也注意到了,但是那远没有像对茨冈小姑娘这样强烈而深沉。作者仿佛是担心“我”白天与垃圾打成一片的生活会亵渎到茨冈小姑娘,特意让我在半睡半醒之间引导她出场。作者写“朦胧中一个茨冈小姑娘银河一般”地走过来。想想银河的安静、遥远、温柔和浩淼,就大约知道作者的情该有多重了。有了茨冈小姑娘,我的一切仿佛都变得富有诗意了。因为有了所爱的人,就连普普通通地走在房间里去拿啤酒罐,也不妨如同走在水中和月光下那么美了。虽然互相之间一无所知,也几乎从不互相倾诉,但是却不缺少信任和理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多少情侣穷毕生追求的,我与茨冈小姑娘却在偶然中获得了。所以“我们一无所求,只希望永远永远这样生活下去,仿佛要说的一切彼此早已说过,仿佛我俩一起出生来到人间,从来没有分开过。”
       读完《过于喧嚣的孤独》我乃有感于捷克真是个盛产艺术家的好地方。书中有一个大汉“用芬兰刀顶着我,把我逼到一个角落,掏出一张纸来给我朗读了一首咏西强内农村美丽风光的小诗,读完之后他向我致歉,说眼下他找不到别的办法让别人听一听他的诗。”想想伴我长大的《鼹鼠的故事》,让我一听就会流泪的《伏尔塔瓦河》和《自新大陆》,如今再加上《过于喧嚣的孤独》,我对捷克的爱又要再增几分了。
      
  •     “天道不仁慈”非常好的小说。浸透悲哀。满怀深情。
  •     看完过于喧嚣的孤独,后面几页看不下去了。
  •     看完莫名烦躁,唠唠叨叨。翻译十分糟糕
  •     过于平和的压抑,过于悲悯的触动。
  •     看到这个名字就被吸引了——过于喧嚣的孤独。
    读过他的文字就深深爱上了,那些文字是有灵魂的故事,那样的细致。
    还记得他描写爆破工爆破的场面,他仿佛已经不是个小说家,而是一个导演,他展现的已经超越了书本,而是生活!
  •     看不懂。。。。。。。
  •        过于喧嚣的孤独引我哭泣。
       从图书馆俄国文学专柜的最底层找到了这本书,大概是捷克小说图书馆所藏不多之故。我有一种身在宝山而不自知的感觉,后悔没有早看到这份孤独。
       这份哭泣压抑在最终未到结尾的绝望之中。
       “我睁开眼睛,看到荒凉的大平原中立着一个大得吓人的包,一个立方体,边长五百米,也许还要长一些。我看到整个布拉格连同我自己,我所有的思想,我读过的所有的书,我整个的一生都压在这个包里,不比一个小耗子更有价值的一生,在我的地下室同废纸一起被社会主义突击队压碎的小耗子……”
       我仿佛看到汉嘉那双茫然而绝望的眼,在一片虚无的荒原上渐渐消失了光彩,让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无奈。所有的思想,所有曾有过的质疑算什么呢?最终只能化为清风,你甚至不能证明它们曾经来过,而那些曾让你的心欣喜跳动不止的思考就渐渐消失在时代的更替之中了。
       汉嘉跪下祈求,祈求一个奇迹,而上天不仁,从来也不会有什么奇迹。如果有,那些淹没在历史血腥的长河之中的璀璨思想就不会湮灭。书简,手札,笔记,算什么呢?在人类的暴行和无知面前脆弱的甚至不比一片秋日的落叶坚强。
       猛然想起了《1984》里的话:“谁能控制过去,谁就能控制现在,谁能控制现在,谁就能控制过去。”在权力的争斗之中,思想的毁灭几乎是每一场战斗之后必备的胜利品。赢家书写历史,然后掩盖了书写本身,没有人分得清真假,甚至到了最后,已经没有了真假的概念,你只能看到当局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可是,这世上还是会有人在不断的抗争,不是吗?人生本就苦难重重,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与苦难的斗争。争斗之中方显示出来自己本身璀璨夺目的价值。苦难越深,生命的意义因而越深……
       在这样文化遭到荼毒的时代里,总是有人在不断的抗争,为了连他也说不清的原因。例如汉嘉,例如拜托汉嘉帮忙找书的神父。他们都在抗争,都想要再喧嚣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宁静,或者是为这个世界保留最后的一寸净土。
       我甚至已经想不起来我当时哭泣的原因,是为了汉嘉无法挽回的悲剧命运吗?还是为了无数被摧残的书籍,还是为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无可奈何而哭泣呢?
       说不清,道不明。这本没有情节的书里,无数个小片段就一滴一滴的融在心里,汇成河流奔腾不止。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博·赫拉巴尔的照片。一手撑额,额上布满了皱纹,是岁月的沟壑。头发已经花白了,双唇紧抿,想说的话都已经写在书中,或者是无法言说。那双眼睛看着远方,如此清冷,背后是一片虚无。
       汉嘉的命运,是否是博·赫拉巴尔为自己写下的预言?最终的结局一如汉嘉,也许他早已明白自己生死为何。他曾说,这本书延后了他的死亡,也许,结局在他的潜意识之中,早已注定。
       对于文化的荼毒,不仅仅是在捷克,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你似乎都可以找到端倪。那些惨遭损毁的珍品在无声的哀鸣,等待着一个像是汉嘉一样的人来发现它自身的价值。
       也许,我们读书,读好书,发现好书,思考真理,找到光。这就是对作者本人最大的安慰了吧。
       最后的最后,我看到的画面是无数典籍被堆成小塔,一个人坐于其上,手中抱着诺瓦利斯的作品,口中吟诵着《夜颂》的篇章,在火中与书燃为灰烬,消失在风里。
       虽然知道,这位看透了生命的老人是从高处一跃而下,可是,那焚尸的熊熊大火却似乎就在眼前,萦绕不去……
  •     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
  •        我是在冯唐的个人网站上看到的这篇小说的蜻蜓点水似的提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黄集伟写的,说是冯唐的万物生长有这本书的影子。当时我是平静的,只是一本书而已,不至于让我癫狂,就在前天晚上在新浪爱问下载了这本书,今天下午,用了两三个小时把这篇中篇小说翻了一遍,老实说,很久没有一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咯,读完过后,深深的庆幸!
       文字曼妙,当时我就很惊讶,是作者的牛逼,还是译者的精巧?一直以来都对翻译作品有偏见,有代沟,读过之后,我发现,凡是写孤独的,挣扎的,往往翻译的很好,比如月亮和六便士,凡是文辞犀利,黄赌毒的翻译的都很差劲比如亨利米勒的南北回归线,一度把我搞得十分崩溃,几乎熄了再度外文小说的念头,这本书,很好,在我马上就放弃的时候给我了一颗糖。
       意象灵动,赫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种十分复杂而动人的感觉诉诸形象,还十分清晰,常常让你拍案而起,惊为天人。印象最深的是写舅舅的那一小段,只用了寥寥一段话,就将其痴念趣味失落寂寥,款款而来,相比那些用了几千字来写一篇散文还往往词不达意的所谓的文化人,赫老足有自傲的本钱。
       画面感强,他的作品可以直接拍成电影而趣味不减,文本也不需要大刀阔斧去增删,画面感极强。印象最深的是他由粉碎机的搅拌沉浸到对青年女友的怀念,特别是舞会时女友的旋转,很好的镜头切换,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单纯的以文字意象取胜确实很难。
       难得有机缘,碰到一本好书,这个下午,虽然没有去爬山,也赚。
  •     TT
  •     好想看
  •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爱着一个死人,这是我的love story。早些时候我住在城市近郊,每天都穿过旷野坐电车上班,但上班从来不是我的兴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况且有点想不起来了,甚至提不起要想起来的兴致。总之我每天都这样去工作,傍晚的时候再回来。五月的第一天,她闯入了我的生活。直至今日我仍记得那天的日落,记得春日的微风,记得身旁的一草一木,我记得一切,唯独记不得她的样子,她站在齐腰的长草中,温柔而略带羞涩地望向我,求我把她带回我的住处去,我说不行,我的家又小又破,容不下别人,于是她便默默地离开了,第二天她还在那里等我,问我相同的问题,我摇摇头,说不行,于是她像受了伤的猫一般走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仍是五月的一天,我下了班,从电车站穿过旷野回家,等到了我的小木屋门口我才发现,她正在门前台阶上等我,侧着头冲我微笑,在五月的这一天,她曾在我的破旧的小屋前,一言不发地俘获了我,俘获了我的心,只不过等她死后我才意识到。我开了门,她便像猫一般闪身进来。这个我不知道名字的女子似乎对我的屋子甚为熟悉,她从橱柜深处翻出米,翻出木材,用嘴将灶台上的尘土吹下地去,再用抹布将每个角落细细拂拭干净,那样子让我想起我母亲,她也曾经如此照顾幼年的我,幼年的我仍然相信上帝,还有卡农,因为我曾经有过那样一张唱片,后来卖了,换了二十几块钱,他们说的对,我不该拥有那种东西。我倚在门边,一面注视着她向米饭上整齐地铺了一层削成片的胡萝卜,一面遥想着赤色电车,赤色的银河铁道电车,就是从大城市一直驶向远方的那种,在晚上它便从远方驶向月球,而她则沿着真空中那隐形的、坚实的铁道一直走下去或者走上去,走到月球上,走到她的家。这场景久已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是什么时候,五年,十年,二十年,总之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饭做好后我便用碗盛出来,她吃的不多,但吃的时候总是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那神情让我想起小巷里晒太阳的猫,猫是她的本性,她是猫的化身,反过来说也可以,虽然我们只能吃米饭,还有削成片的胡萝卜。每天我们在日落之前都去散步,有时走一个小时,也有时直走到月至中天,但是没人在乎,这是我的生活,我想一直这样和她活下去,我们一前一后地走,她总是走在我的前面,大声地笑着,叫嚷着,对我讲她的古怪念头,讲她的梦,她具体做了什么梦我不知道,反正我没在听,也不关心,我只是微笑着望着她,她在我面前十米远的地方笑着,叫嚷着,一路蹦蹦跳跳地旋转着穿过苜蓿和荒草,她冲我张开双臂,仿佛是要我走向她的怀抱,然而我没有那么做,我只是微笑着,安静地和她保持着十米远的距离,望着她被银色的月华包裹着,显得无比纯洁神圣而光辉照人,好像背上有一对翅膀,广袤的草原被暮夏的夜风吹拂着,卷起一个个带着阴影的浪花,勾起我的哲学情怀,上帝和银河在我们的头上凝视着我们,那是几千亿亿亿亿吨星辰,但是我却没感觉有多沉重,只是每当这时我突然会产生一种直觉,觉得她会离我而去,等到我们回到家时她就会永远地离我而去,而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晚,想到这里,刹那间我浑身一阵颤抖,猛然明白了她就是天使,是我在上帝面前见过的人,也就是我自己,是我的另一半本性是猫的灵魂……我眼中充满了泪水,我想对她说些什么,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别人,恰恰是为了我自己,这什么就是:我爱你。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一切早已对她说过,之前的日子都是白活,之后的日子也不必再过,也因为上帝在凝视着我,正因如此我的眼中充满泪水,这也许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青春。时至今日,我已不再年轻,青春离我十几个光年,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她,还是会为那场景热泪盈眶,为了我曾经爱过而感动无已,我和她早已对彼此把心中的感情倾吐殆尽,我和她都对彼此保持沉默,当然这两件事在事实上并无区别,她死之后我的生命也已随之结束,死和生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死包含于生,生是死的一部分,诚如村上春树所言,总之我们像艺术电影一样散步,像艺术电影一样牵着手缓缓回去,假如一天真的要把这故事拍成艺术电影,配乐一定要选Bill Evans的《Porgy(I Loves You,Porgy)》,至于为什么是loves而不是love,我百思不得其解。她从一开始就从未在我的小木屋里过夜,再晚也不曾和我睡在一起,她总是说要回家了,到月球上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不得不和她分别。冬天到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不过生活本来也不是用来享受的,她仍每天在我回家的路上默默等我,吃完饭也一起去散步,那时我们已经不能每天吃胡萝卜了,她瘦了很多,但变得越发温柔地待我,后来冬天过去了,五月再一次到来,然而她没有一起回来,像猫一样一去不返,后来我听说她饿死在了草原的边上,但我不信,我在草原上大声呼唤着她,然而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我呼唤不了她,于是我彻夜彻夜地哭泣,为了爱,为了我自己,她只是一个吃不上饭的女子,除了活下去别无它求,待我唯有真心,但她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我,我希望她是真的回到月球上去了,为此我向上帝祈祷,我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只是跪在那里,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和悲哀,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上帝并不仁慈,当然我也不,所有人都不,上帝只是一个观察者,根本不关心我的爱恋和她的痛苦,随着时间缓缓逝去,她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梦中,但无论如何我也想不起她的面容,甚至我开始怀疑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她,她也许只是多年来我的幻想,一个凄迷幻漫的梦,真心为你,I Loves You,Porgy。
  •     没有孤独的心境就不要看这种书
  •        一天,我在重读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突然之间,我意识到自己是永恒的。就以手头的这本书为例子来说吧,它出自某个印刷厂的工人之手,而他们用的纸浆来自某个森林的某棵树,某只鸟曾在那颗树上短暂停留过,而那只鸟一定飞过了很多地方,很多人见过那只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都以不同程度影响着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这本书的最终写成,而在这本书写成之后,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它以中译本的形成呈现在我眼前,影响着我的世界观。而我的世界观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人的世界观。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这本书流过了许多了地方,经过我,它将流向更远的地方,遇见更多的人……就这样,我处于无限之中某一个点上,这个属于我的点影响着无限的最终模样。只要意识到这一个点的存在,我便觉得,此刻存在,即是永恒。
  •     最重要的代表作。2016-3-1
  •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书城》里的一篇梁文道的《喧嚣城市里的孤独》,这篇文章是用来纪念一位被书压死的书店老板罗志华的。
       因为一本书,他延迟了死亡,因为一本书,我爱上了他。他的语言是专属的,他的故事是最真实。非常短小的一部小说,却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
       总感觉自己像是黑夜里独自醒着的精灵,没有人会发觉,更没有人会来靠近自己。那样的孤独,是安静的。而我,享受于这样的孤独。
       也感觉自己像是喧闹人群中隐形的独自行走的人,无人察觉自己的存在,而我,却能看到你们的不断张合的嘴巴吐出的唾沫,能看到那一张张被歪曲的嘴脸。很害怕,很害怕。但是,你们看不到我,我害怕什么?于是,我就这样看着你们,一个人,孤独地看这个世界……
       一个人,就一个人走向自己的孤独……
       从此,也就不会再有喧嚣了吧?
       吾同树在生命的最后说了一句:“我太需要安静了!”
       从此,你能安静吗?亲爱的赫拉巴尔……
       从此,我只能在喧嚣中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安静了……
      
  •     永远买不到。
  •        天地不仁,但我爱你
       ——《过于喧嚣的孤独》之无厘头再叙事
      长长的按:
      这部小说只分了八个段落,从头到尾都是铺天盖地、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的喃喃自 语。小说情节非常简单,讲述的是废纸收购站打包工人汉嘉三十五年在肮脏的废纸堆中生活、阅读、妄想、神游的故事——一个被他本人称之为“Love story”的故事。有趣的是,赫拉巴尔对老子极为推崇,小说中数次引用“天地不仁”字句,且拿老子与耶稣对比,认为耶稣一直在努力爬山,而老子一出现就 已经在山顶了。好,上正文:
      
      这是一幅八段锦,八个段落,八部华章。
      其实,这个故事也可以叫做:这个杀手不太冷。
      汉嘉是一名职业杀手,孤独的杀手,奉命碾杀交与其手中的所有书籍。
      我们多情的男主人公却在耳鬓厮磨中爱上了这些书,并且发现,她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神奇。天下之美,于兹为最。
      由此,开启了汉嘉与书三十五年缠绵悱恻的love story。
      
      汉嘉对这些书的爱怜使其执行任务的效率变得极低,生存环境于是变得愈发恶劣。整日污垢里来泥浆里去,血腥更加风雨,苍蝇不曾离身,老鼠钻进怀里。
      汉嘉至死不渝。他穷尽一切可能去拯救她们。
      
      在不得已必须把她们交还给上帝时,他会为每一个打成的包套上一副精美绝伦的油画,就像为她们穿上一袭嫁衣,他会在每一个包里放上一本不朽的著作,并翻至其中最精妙的篇章或语句,仿佛在为他们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
      让她们在最美丽的时刻死去,并且安息。
      
      后来,客户找到了效率更高的杀手和威力更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多情的职业杀手终于被放逐,被抛弃。
      汉嘉知道,这意味着,她的所爱必将被冷酷无情、毫不怜惜地碾毙。
      这本就污浊到处的人间将成为悲剧遍地盛开的所在。群芳扑地,万艳同悲。
      汉嘉想到了结束自己:
      如果不能保护你,又有什么资格去爱你。
      
      一个无视并屠杀美的世界,便不再是迷人的所在。
      汉嘉用陪了自己三十多载的武器手刃了自己。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为圣洁的方式。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或许是,他忘了告诉她们:
      天地不仁,但我爱你。
      
      这是一曲忧伤的挽歌,歌哭那正在日渐消逝的美好。
      
      
  •     看完过于喧嚣的孤独,并不算完全看懂,没有共鸣的感觉。没有读底层的珍珠,不太对味口
  •     天道不仁慈。一本爱书人的呓语……
  •     引人入胜
  •     只读了过于喧嚣的孤独和底层的珍珠的第一个故事。前者大爱。不喜后者。
  •     他的小说写得还是很有独到的视角的,就是这本书的装帧不太好,硬壳封面容易弯折。
  •     我不认为《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一本不忍再读的书,疼痛到连微小的片段都将成为心中挥之不去伤痕,我偏偏认为汉嘉着实有着他人少有的幸福生活。... 阅读更多
  •     文体极有特色
  •     不懂。
  •     这是赫拉巴尔培养的一种痛苦,信息量很低,大部分是一厢情愿地雕琢用词勾画所谓细腻表达
  •     过于喧嚣的孤独都看好几遍了,底层的珍珠还是一直看不下去……最近又开始看吧
  •     沉默的爱
  •         捷克真是个既小又大的国度,小指面积,但在世界文学史上可真不小,前有《帅克》,后有昆德拉。而在群星中,赫拉巴尔算是相当明亮地一颗巨星了。
        此书由《过于喧嚣的孤独》和《底层的珍珠》构成;
        《过于喧嚣的孤独》:主人公完全可以与秦始皇与希特勒相媲美了,前两者凭借着权力烧书,而主人公靠着自己的双手坚持了三十五年毁灭旧书。两者可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呀!
        主人公是一个废纸打包工,其主要的工作便是把废纸压制成包然后送到造纸厂,当然主要的废纸便是旧书了。看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发酸。我也曾想过死后我的书该怎么办,被人卖掉,零星四散,可是这种命运还算是好的,恐怕最后也到造纸厂去吧。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第二次死亡了。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
        短短几十页的作品,内涵相当丰富。有个人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传统生活与手工业的悲剧,知识的悲剧以及隐隐的体制的悲剧。作者真可谓大家手笔。
        在一个孤单的人短短时间内的流水似的回忆中,捷克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荒诞孤苦以及命运都呈现在眼前。
        《底层的珍珠》:这个标题真太出色了。一篇篇短小的故事,表现出那一幅幅平常人的平凡但又不平常生活。活生生一粒粒美丽的珍珠呈现于我们眼前。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是最美的,他们才是民族与社会的支柱。当全社会被日益商品化主流之后,那平淡生活正如同珍珠一般被蒙尘了。赫拉巴尔用其自身的经历以及那杰出的眼与手使那珍珠又呈现于人们眼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捷克民族的美。那父亲的摩托车,那钢铁工人们的生活,还有吹牛大王的行为。文章以白描形式为主,基本没什么自然环境描写以及抒情感叹等。基本是对话以及少量的行为。在那普通人的言语和那言语中人物的言语,都传达着那非主流但又是各具特色的平凡生活。我想过,不管生活是酸甜苦辣,那能够深藏在心中的经历待到日后回忆起来都是甜蜜无比的。而此书则完全印证了这点。仿佛一列人生的火车,片断式表现了几个优美的景色。可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人生,平凡普通而不平淡枯燥的人生。一个伟大民族的普通人民的生活。
  •     非常想要这本书,虽然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书了。希望能尽快进货。
  •     《过于喧嚣的孤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题目很棒,很有感觉;又,老子,《道德经》,自己果然对中国文学···所知甚少,羞愧不已。 《底层的珍珠》:赫拉巴尔第一本出版小说集,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用平淡的方式,讲述(编)着底层人民的故事。嗯,这部分没看完,弃了。
  •        扫地只是我的表面工作,其实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僧.......
       收垃圾的周星星严肃地说.
      
       时光缓缓流过布拉格的每个大街小巷,就这样,汉嘉凝忘着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已经三十五年,所有的世事变幻所有的历史进程,都和地下室的老鼠和苍蝇纠结在一起,成为这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注释。
      
       其实他的真实身份,也应该是一个研究生。年复一年,他都在地下室打包垃圾,偶尔观看着地下两个老鼠集团的战争,偶尔观看苍蝇飞舞...........他操作着机器,将一堆堆被人丢弃的书捣碎打包,其间夹杂着老鼠和苍蝇的尸体,还有康德尼采萨特的巨著........三十五年来,他都这样过,注目着神圣和低贱同时被自己屠杀。空闲时,汉嘉从垃圾堆里淘出自己所爱,混着啤酒慢慢品读,直到自己所住的房间重叠着两吨多的旧书。三十五年来,垃圾工人汉嘉只需轻轻摇动溢满知识和灵感的容器,好的语言、无名的思想都会飞溅而出........
      
       我无意识的跟踪着赫拉巴尔的文字,跟着垃圾打包工汉嘉陷入信马由疆式的回忆,恋爱,亲人,政治,啤酒.........平缓而抒情,并非世事洞明之后的豁达,而是所有不可改变的命运都凝聚成了诗意和幽默,
      
       20世纪捷克的所有沉重和不幸的记忆,都成了杰出的小说家的背景幕。米兰.昆德拉残酷的拷问了知识分子和诗人,所有沉重都仿佛都可能化为虚无,一切灵魂都成了掏空的躯壳..........而半生混迹在底层的赫拉巴尔,做过垃圾打包工、舞台布景员、铁路工人的伟大作家........ 却用那些被历史宏大叙述无法击垮的日常生活,再现了生命可以承受之重。
      
       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生,封面上忧郁而专注的赫拉巴尔的眼神告诉我,一个研究生命和底层灵魂的人。
       看完后书,关门离开,楼道里空无一人,楼外的天空依然是康德和汉嘉仰望过的夜空,空旷辽阔。
       我想,我即将改变对孤独这个词语的认识——我原以为,孤独仅仅是漫长的人类装b史的用语。
      
  •     天才之作,除此之外其他修饰都是多余。
  •       我寻找她,但是永远见不到她了,一个孩子般的茨冈小姑娘,除却点炉子生火之外一无所求,那些木材是她背来的,从瓦砾废墟的1944年找来的,她背上的木材,大的像十字架。她除了做一锅土豆炖马肉外,除了给炉火添木材,秋天放风筝外别无他求。
      
      1945年她被盖世太保带走,在马伊达或者奥斯维辛焚尸炉被烧死。战争结束后,我在院子里把风筝、风筝绳,以及茨冈小姑娘用纸鸽做的那个尾巴一块儿烧掉,今天,我已忘记了她的名字。50年代,我狠狠将成吨成吨纳粹小册子宣传品扔进压力机。天道其实邪恶,但也许有比之更可贵的。我已忘记,忘记了。
      
      与赫拉巴尔相比,爆炸文学的干将们,只能是二流的,高超的叙述技巧,其实不如历史中的个人命运有力---简单却致命
  •     这个书,不是很满意,只是不喜欢书好哈!
  •     找时间看下。
  •       赫拉巴尔不仅仅给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可能的门,更为我指向一种文学的可能性的想象中,品尝了一丝甜腻的苦楚。
      
      在接触科塔萨尔之前,我就读过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到现在我还能清晰的记得那时候刚读完时的凝重和痛楚,就像是张撕裂成无数块的风中的纸屑。我直到现在还在回味那种孤寂与无奈。
      
      另外一本让我心中一震的书,是《刺猬的优雅》。书中的女茶房就像是一只含苞待放酝酿几十年的纯纯的玫瑰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淡然的香气。当这个世界慢慢被各种碎片化、浮夸的杂碎般的人情和凌乱的节奏打碎成一地的时候,有些人还在静静的等待着自己开花的那一天,那将是一次盛大的狂欢节,在每一次的欢呼中,那个静静等待的灵魂已经慢慢变成了一杯醇酒,飘散在那里穿越了千年等待着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与其慢慢语。如果说作者一直在等待一次对话的出现,那么读者便是那个孤独的灵魂最本真的慰藉。也许,在每一个灵魂心中都有主的身影,他静静的看着那个痛苦的灵魂在慢慢的升华。
      
      当一车车的书走向自己的终点的时刻,虚无,作为人类最为本真的虚无便慢慢浮出了自己的面庞。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那个吞噬一切的无脸男就像一只吞噬一切的虚无。然而,虚无也不是没有尽头,正如死亡不会是一个终点。那里灵魂和他的符号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融合在每一个读者的生命中。这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在根本的意义上,转世就是一个思想注入到另一个思想中,一个灵魂占据了另一个灵魂。当生命有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时,还有什么比更加灿烂的度过更有意义。
      
      或许这不是一篇称职的书评,却是一道重生的苦酒酿出的最美的诗篇。在诗歌作为一种文体衰微之后,诗的精神便由小说撑起了大旗,在此,那些酿造出人性最美诗篇的小说便是小说的歌者,因为,那里你能感受到同样悸动的生命在为每一次的震颤高歌。
  •     读完之后很想再看一本他的书。
  •       《过于喧嚣的孤独》并不好读,可是读完后,只能评论如下:
      
      我
      心
      疼
      的
      没
      法
      说
      话
      
      《底层的珍珠》并不是一串如珍珠般散发光芒的小故事,尽管表面上是这个样子。
      四十九年的孤独重量就沉在字海最深处的碎片中。
      
  •     最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读第一遍时没特别深的感觉,实在没书看时拿出读第二遍时,虽然只是挑选其中的一些片断,但某些东西很清晰的浮现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另一个人的心灵,你感知到的那些,仿佛并非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给你的,而是心灵与心灵直接的对话与感知。但我买的这个版本(中青社的)装帧设计不够好,纸张和印刷都不尽如人意,为这本书减分不少。
  •     文学的价值,从来都是文学本身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甚至头破血流换来的。人生的命运亦是如此。唯有将高贵落下象牙塔,才能走进真实的大众世界,唯有将大众的悲欢离合加以提炼,便是不朽伟大的高贵金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亦如此。
  •     《过于喧嚣的孤独》言尽了小知识分子的悲哀。
  •       摘自前言~干这些事,我只是为了同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滚在一起,偶尔体验下震撼人心的事情,观察人们心灵深处的颗颗珍珠。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爱着那些人,同他们息息相通,与他们逗乐开心。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我所爱的人们,宁可做粗犷豪放的汉子和逗笑的小丑,而不情愿以一种腼腆而端庄的姿态去表达他们的感情。
      
       可我就是心甘情愿同这样的人一道劳动和生活!他们当中有些人,为了瞬息的意念或对事件的看法,会突然撕开衬衣,把他们的心胸袒露在我面前。
      
       在他们的心上,我看到了用钻石镌刻的哲学家们所思考的东西
      
  •     一直想经历这场孤独,因为不想看屏幕那冰冷的字,只想抚摸柔软的白纸,细闻墨香,而又几度找寻该书,终未如愿。
  •     怀旧
  •         外国的作家常能敏感到孤独的气味,而且把它勾勒出形来,张牙舞爪似欲将人吞噬。如写《心是孤独的猎手》的麦卡勒斯,于荒野的孤独行者凯鲁亚克,还有捷克写《过于喧嚣的孤独》的赫拉巴尔。
        
         不忍一口气读完的中篇,却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完,如他所描述的读书体会:“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生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而里面大段大段关于读书的微妙心理愉悦感的精确描写则于我心有戚戚。
        
         主角汉嘉是工作了35年的压书工人。他每天在地下室处理废纸和书籍,由此发现很多好书,把他们带回家,家里到处都是书,以致他驼背而身高缩了8厘米;在他的床以上随时坍塌的书,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他,令他不敢轻易动弹。汉嘉因读书而改变,成为了文化人。他的梦想就是退休后把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压书机买回家放在院子,每天只压一包书,并且按照自己意愿决定卖不卖,而不是眼下的任由书籍变废纸,装上一列列火车运出国外换克朗。
        
         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爱的曼倩卡。年轻时先后两次约会,曼倩卡都因为屎粘在发辫和滑雪板上而在众人面前出糗,受辱的她不得不离开。最后一次两人相遇。她与一老头开展一段柏拉图式恋爱,成为他的缪斯,老头以曼倩卡为模特雕成天使塑像。另一个是从不说话的茨冈女人。她每天等他回家,往壁炉添点自带的柴火,煮一锅马肉火腿,和汉嘉躺在床上。突然消失了,就这么一个要求不高的女人,良久才得知她在纳粹的集中营焚烧而死。她的名字?经历了汉嘉由不知到知道后又忘掉。永不出现。
        
         小说前后三次反讽书的“无用”,导火索是新来的布勃内巨型压书机的使用,和社会主义突击队员取代了汉嘉的岗位。无论是机器还是人都在提高工作效率,而迫使他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岗位,连把好书带回家的仅有福利都被剥夺。
        
         第一次是汉嘉去参观布勃内巨型压书机的运作,压书工人无暇理会书本的精华,上班悠然喝牛奶,并且工资足够亲历希腊;而汉嘉只能通过读书神游希腊。
        
         第二次是憎恶书、从不读书的曼倩卡,居然成了人们纷纷描写之人;而自己不断欲从书中得到启示却一无所获。
        
         第三次是汉嘉如此热爱的岗位不保,他所信赖的书籍却无动于衷。
        
         汉嘉怀疑,怀疑书籍的作用。如《月亮和六便士》所经典无误传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理想的坚持和现实的阻挠之间如何搏斗。总有某个遭受现实打击的时刻,令你质疑自己的理想,在其中拉扯。
        
        
        
         而事实上汉嘉所反映的作者内心却是无可置疑地嗜书如命。他不仅面对书籍当废纸卖到国外换克朗会落泪,而且无法接受好书当前竟无视之、泰然自若喝牛奶的新型压书工,他们把压书当职业,无法发现书籍的闪光处。如原文所述,“令我恐惧的并非这个,我感到恐惧不安是因为我突然准确无误地看出来,这台巨型机将是对所有小压力机的致命打击,我突然明白了,我看到的这一切意味着我这个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些人已经与我不同,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工作着。我意识到小废纸收购站的那种微小的欢乐结束了,那是当我们发现有些书被错误地当做废纸扔掉的时候,在这里我看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了,因为即使每个工人可以从每种出版物中拿一本带回家去作为福利,即使他也可能阅读,但是对于所有我的打包工同伙来说,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已结束,我们这些老打包工都是在无意中获得学识的,不知不觉中家里都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书库,这些书都是我们在废纸中发现的,我们阅读它们,感到幸福,希望有一天我们读的书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有质的改变。”一种时代变迁而使人思维方式变迁的无奈,想挽救书,以此挽救人类自身,却不知所措。
        
        
        
         小说反复提到的有:“天道不仁慈”,并且说道“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会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常情是“天道不仁慈”,在不仁慈的现实生活里仁慈容易使人陷于不利的境遇。因此有头脑的人,本来想行仁慈,也不得不妥协于“常情”。
        
         永远不消停的布拉格下水道和阴沟里的老鼠大战。前者后者讽刺的应该是纳粹所施行的丑劣行径,及扩大到整个人类不灭的战争。
        
         以书作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巍巍可及的紧张状态迫使汉嘉常处于提防、警惕情绪。即使他的要求并不高,把老鼠乱窜的地下室当作天堂,但是依然被剥夺生命所爱。
        
        
        
         汉嘉以外的孤独者形象:
        
         某次汉嘉掉了一只紫袜套和凉鞋,他留着没扔剩下的。二十年后在异地的跳蚤市场,偶遇小摊上竟然摆着正是他掉的那只右脚的紫袜套和凉鞋,因为摊贩固执地坚持,总会“有个独脚人只有一条右腿,脚的尺码为四十一,为了给自己增添几分魅力,这个残疾人怀抱着希望会远道上斯杰金来购买一只凉鞋和一只袜子。”再次联想到《等待戈多》,生命的孤独和生活的孤单使人不得不为自己设定一个幻想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每天都在等,只要盼头还在,新的一天还是值得期盼,没好好地活到最后一秒,无法预知目的最终能否实现。
        
         还有一个大汉,推开临街店铺的门,发狂般乱扔桌椅,把店内惊慌失措的顾客驱赶到一个角落,而此时大汉竟放声唱起抒情歌曲。汉嘉觉得他也许就是一年前在夜里用芬兰刀顶着他,把他逼到一个角落,掏出一张纸来为他朗读一首咏农村美丽风格的小诗,“读完之后他向我道歉,说眼下他找不到别的办法让别人听听他的诗。孤独的大汉只能通过暴力屈服他人聆听自己的声音。欲表达而无处可泄,其孤独可见一斑。
        
        
        
         小说中,想象和思绪恣意驰骋,在过去与现在时空飘荡,而现实却是汉嘉始终屈居于逼仄恶劣的地下室。未来和本源,耶稣和老子的同时出现的地下室,就是孤独人的天堂。
      
      
      
      
  •     补记
  •     有些没看懂(U・x・U)
  •     质量特别好小故事很有风格
  •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一本可以给人以阅读乐趣的书。其原因我想主要是那种潜在而一致的隐喻。读者阅读着那几乎没有多少故事情节的故事,听男主人公以第一人称讲述着他近似于独白的生活。他每天在地下室将废弃的旧书打包,以便于造纸厂重新回收利用。每天与他相伴的是啤酒、肮脏、恶臭、老鼠、苍蝇。他时而停下手上的活儿,拣起一本本珍贵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头脑,住处的书堆放得俨然是一个图书馆,让他生怕哪一天,因为自己35年不停地将书了结而被书报复一般地砸死。当他被告知,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的机器,都将被更年轻的人和更先进的机器所替代时,最终他选择了像那些书一样,被打包机挤压而死。最后被人发现,终止了他的行为,故事至此结束。
      
      这样一个热爱哲学、热爱书籍的孤独者,作者为他设定的物理位置是地下室,这样一个环境本身即很恶劣,与他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地下室脱离开外面的世界,那个世界不断地扔掉书籍,数量把院子堆满,堆到了天花板的高度,几乎要将他埋葬。上面的世界,对书籍的弃置和不屑一顾,与他对书籍的热爱再次形成鲜明对比(他甚至对警察说逮捕他吧,因为他扼杀了无数书籍)。
      
      关于爱情。他年轻时曾经极为钟爱的一个女人,背着辱名离开了人群。三十多年后,当他再次见到那个女人,她已经行将作古了。她靠着与每一个工匠睡觉的方式,给自己建好了下葬需要的一切。他的爱情,随着一个清纯女子无能为力的放荡而被性所葬送。另外一个“茨冈小姑娘”,有一天跟着他这个陌生人回到他的住处。从此每天傍晚在门前,他一开门,她便钻进屋中,总会生起火,做些饭。他们没有爱情,甚至没有性爱,却完全是地上的世界所定义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后来又是纳粹的迫害,小姑娘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家门口等他。
      
      于是他就这样孤独着。他曾决定要融合到那个世界中去,却一再因为主任对他的否定,调离他去捆白报纸。代替他的是两个年轻的社会主义突击队队员,处理起旧书来效率很高,却对书没有任何感情,那是他们换得面包的工具。现代社会复杂社会分工下,人对所做之事的冷漠,人作为机器的延伸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又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因为陷于孤独,所以会研究起孤独来。而这本《过于喧嚣的孤独》,着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心灵相通而会心一笑之感。也许是有类似的境遇,所以觉得可以理解。只是,作者给主人公的安排,随没有死去,却也不再有下文,何去何从,仍然是一个未知。
      
      这篇短短一百多页的小说,所带给人的阅读快乐,在我所读过的书中,仅次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译文语言流畅而自然。真的很希望能再次出版,在市面上买到、收藏。
      
  •       某些毁灭的特质...
      
      在新版大部头的书背面赫然写着“谁谁谁谁,站在时代垃圾堆上最伟大的作家”这样的话。吓得我都不知道要不要读了。不知道这里的时代是不是可以顺延到现在,可是作为当今时代下一坨非典型垃圾,我读了会怎样呢?会升华为一坨营养的化肥还是救赎不成反倒毁灭?不知道啊。所以,第一天读的时候我只是先读了一个序。
      
      这本书真的能杀人!
      这是珍珠还没有开始看而孤独也只是看了一半时的想法。不想看了,看不下去了,想换本温暖的看看,哪怕是那种没什么实在内容但就是用词美的一塌糊涂的也行或者说更好。
      貌似温顺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如此彻底的毁灭,让人与一个个幻想共舞之后又变得如此清醒理性。为什么不能正常一点地活着呢?为什么为什么?
      
      到底我还是废寝忘食地把孤独给看完了。
      尽管知道汉嘉的命运,可是我还是想亲眼看到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命运的。正如书中所说,“天道不仁慈,我也不仁慈。”
      只是,太多相似的特质总是不免联想到类似的结局。于是,反复地听lady bird的啥啥is painless。
      按说珍珠应该是描写底层人民的坚韧乐观的,可是我不想看了,我要找本热闹温暖的以后有了热量再看。
  •       翻译特别呆板,恨不得原作者的每一个词汇都要有对应的中文,结果有些啰嗦,也有些别扭,  太忠于原文导致一段有六七页之多,看着没被憋死。(不过作者似乎就是一个段落即一个小节地写的)  再看译后记,确实是中国人写的,比正文通畅多了。  举个例子:“在这个地下室里我知道了第四种人如何数量在下降”21页第5行昨天晚上刚看的,这种小毛病太多了,严重的已经影响阅读了
  •     看过于喧嚣的孤独,刚买时没看下去,现在重新翻起,很有感触
  •     感谢翻译家们的辛勤工作,你们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享受!
  •     【2016.3.29~4.1】(20.2万字,278页)《底层的珍珠》,短篇小说集,作者处女作,一战成名,写捷克社会底层人物。没有弦外之音,一个个人物的日常生活,就是作者将其写成作品的意义。上学时第一次读《过于喧嚣的孤独》,就是这个版本,当时并不喜欢,如今不然。四星是给《底层的珍珠》。
  •     那个待在废纸回收站的地下室里,每天开动压力机,把大卡车送来的堆积如山的书籍压碎,打包,再由卡车送往火车站,用火车送往造纸厂的故事,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     看了孤独 再过五年我退休了 我要带着我的压力机一起退休 而那五年还没到我要被赶走了 我要死在我的压力机上 几乎一口气看完 昨晚 和早晨 老师在播香港电影史 而我更喜欢上节课的台湾一点
  •        书的封面上,印着赫拉巴尔饱经沧桑的脸,就神情来说是一张典型的作家的脸;就质地来说,也更是一个废纸打包工的脸。
       汉嘉做了三十五年废纸打包工,也在人们恣意扔弃的废纸垃圾中偷得知识与智慧,不知不觉间,这个邋遢的、孤独的、与油腻血污的弃物为伍的老单身汉成了一个纯净的、深刻的、富足的“文化人”。他在每一个废纸包里藏一件珍贵的东西:他阅读的一本书、或者是枯萎的花朵、碎锡纸角;他要么为书铺一张小床,要么为废纸包穿一件“衣裳”——《夜巡》、《屠杀婴儿》又或者《格尔尼卡》。如此的装饰,使一个废纸包也带上无人所知的个性,印上仿佛徒劳的花押。
       这个看似少场景、缺画面、无情节、乏人物的故事却有着多个场景令人内心战栗、刻骨铭心。我不知道赫拉巴尔是在哪一部分几乎落泪的,我的个人体验最强烈的在这里:汉嘉为舅舅的棺材里洒满如勋章般的小铁片,回到地下室他毁了耗子的城市,“今天,梵高的《向日葵》尽管金碧煌煌的圆盘和盘心光彩夺目,却只是增添我内心的悲剧感。我干着活儿,装点耗子墓,不时跑出去,读着《天国论》,每次只读一句,含咳嗽糖似的含在嘴里,这样我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注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我喷溅,上面有通风井口的一方小星空,脚下两个鼠族在首都布拉格的所有下水道和阴沟里激战,二十个包排列的整整齐齐,犹如一辆有二十节车厢的列车,正朝着升降梯驶去,每个包冲我的那面都点燃着一盏向日葵的明灯……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刻笼罩着你。”(P44-45)读罢此处,你还会觉得此书缺乏画面感吗?不,当然不!
       全书每章都不分段,流水般的叙事,舒缓悠长。这是作家酝酿二十年之久的作品,三易其稿,只是为了寻找更合适的一种语言:散文的、口语的还是书面语呢?最终是后者。我以为,写作中的琢磨不仅在语言,也在结构。全书8章,从第5章舅舅死去开始,舒缓中多了波澜,第6章更是急转直下,在这一章他见到了传说中那个巨大的压力机,他顿然明白他的世界要进入一个新纪元;他也去最后一次拜访了老情人曼倩卡:她憎恶书,却成了人人描写的对象,她无意中成为了自己从为梦想过的人物:一位老艺术家为她塑一尊石像,那是一个天使。黑夜里,汉嘉感到石像的大翅膀带着往昔飞翔起来,却把他和一段故事远远抛在了后面。
       我们知道,他不会再被见容于这个世界了。过去仅留的那个地下室也不会再属于他。在那个地下室里,他曾独自一人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在无限与永恒之间凸显他的狂妄;却在地上的世界,喧嚣中倍感孤独,现实中祈求宽恕。汉嘉的优雅与美好自有方式,不过绝非真实世界中所共识的方式,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他是个被碾碎者:面对主任,他时刻记得自己无能所带来的沮丧;而很多次面对女人的曼妙芬芳又总是被排泄物所毁;即使他决意要在地下室尽享这份富足时,这一愿望也因巨型机的出现而粉碎——新的、巨大的、不可抗拒的一种力量呼啸着把这个人、这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个人的肉体和精神赖以存在的方式毫不留情地甩出历史之外。
       本书承载了太多的意图、太多的哲思。他让一个垃圾处理工读《许佩里翁》、看《愚人颂》、说《试观其人》、品《道德的形而上学》、 谈《道德经》……。好心人不妨试着列举下小说所谈到的画作和书名,这一定是一个宏大的书单。这既使人产生反复阅读的欲望,也令人倍感疲乏。一种过度的沉重。汉嘉多次提起耶稣和老子,但是从境界上说,这本赫拉巴尔的最心仪之作,还仍然是耶稣式的,因为 “耶稣在不停地登山,而老子却早已高高站在山顶。”(P29)
       汉嘉死了吗?一定死了,他必须死。也只有死才能让生者感到耻辱,让“强者”感到被弃绝,把高高在上的踩到脚下,令庸俗者倍感庸俗……
       他在巨大的压板中静候那感受:人如橄榄,只有压碎了,才绽放精华……
       在心中决绝的选择这个结局的时候,我的唇间咀嚼着书里常用的一句话:“天道不仁”,我们也不,真的!——这不是一个宣言,而是一个遗憾的判断。
      
  •     12年读,16年标记,拆书烧书,现在的我越发不适合读这样的文体了吧
  •     一个人走会孤独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but会让人安静下来..
  •     人如橄榄,只有压碎了,才绽放精华。而活着的时候呢?庸庸碌碌。虽然略枯燥,但是还是读完了。很值得很触动,也更加的想要捍卫书籍的小小地位。
  •     很多年前买的,这两天把其中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看完。我觉得很普通,文字不迷人,风格不独特。怎么觉得和看完雷蒙德卡特的感觉是一样的,可能我不喜欢这类风格。
  •     让你思考的多了,就缺失了书的连贯性,有空翻翻还好。
  •     我高中时从同学的姐姐那借的。去年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这套,因为是2003年的绝版,比原定价还贵。读了好多遍,每次都痛哭流涕。最喜欢他对老子和耶稣的解读。
  •       读完了,我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非常喜欢。但不喜欢《底层的珍珠》,因为文笔没什么特色。
      
      我这个人有点疯,所以我喜欢《过于喧嚣的孤独》里那有些疯狂的语言、意象。主人公似乎永远与啤酒相伴,但也永远与书相伴,酒精能带给他陶醉而放松的感觉,书也一样,让他觉得工作的那个脏乎乎的地下室宛如天堂。
      
      无论描写肮脏的事物还是美好的人或事,那语言永远带着诗意的美感,这很难,但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我读到了,读完我也有种晕乎乎的感觉,写的太痛快了,文笔太棒了。我觉得只这一篇中篇,赫拉巴尔就可以称为大师了,完全可以了。
      
      但大师不等于篇篇文章都经典,我觉得只要在一个人的文学创作生涯里能创作出一篇类似不朽的经典,他就够格叫大师了。
      
      所以,赫拉巴尔是大师,因为他创造出了《过于喧嚣的孤独》,但他的《底层的珍珠》从创作手法来说却是没有多少闪光点。苍白而平淡。
      
      所以读这本合集,我有些遗憾,因为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分开出版,我是不会选《底层的珍珠》的。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想也好,通过《过于喧嚣的孤独》和短篇合集《底层的珍珠》的对比,我们可以更好的明白大师不是一天炼成的。赫拉巴尔也曾有过如此青涩的时光。这也会使得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人们能给自己多些自信和希望。
      
      而我觉得自信和希望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更坦然的入睡和面对明天的第一缕阳光……
  •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试试读这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62169/ 对比一下。
    而且对于我来说,书的印刷质量对阅读感受影响挺大的。
  •     
  •     应该再看看啊!
  •     当年没读懂。等我翻出来再理一翻
  •       我也开始像他那样痴呆地傻笑着。
      每个工作日的污水都各有特点,因此可以绘制一张污水流量图,根据避孕药的流量确定布拉格哪些市区性关系多,哪些市区少一些。P20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