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遐想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漫步遐想录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530207567
作者:(法)卢梭
页数:153页

内容概要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同时激怒了当局和百科派,卢梭避难逃至瑞士等地,最后回到法国仍不得安宁。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1778年,卢梭死在一个侯爵的庄园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徐继曾(1921-1989),出生于江苏宜兴。1950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言文学系,在该系新建法国语言文学专业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充译有拉斐德《活着的人们》(1953)、斯梯《巴黎和我们在一起》(1956)、柏格森《笑》(1980)、埃梅《别人的脑袋》(1983)、卢梭《漫步遐想录》(1986)等。

书籍目录

1 漫步之一
2 漫步之二
3 漫步之三
4 漫步之四
5 漫步之五
6 漫步之六
7 漫步之七
8 漫步之八
9 漫步之九
10 漫步之十

作者简介

卢梭的文学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被公认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录》中表现得比在他的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在这部作品中的卢梭是处于最纯真状态中的卢梭。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一册小书,凝聚人类智慧,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我们和世界沟通心扉。

图书封面


 漫步遐想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简单的记录卢梭晚年的生活状态,以及一些人生感悟,反映卢梭自由的哲学思维。如果你想更深一步了解大师的思想,那就请读吧。建议看完《忏悔录》后,再看此书。
  •     谢世于卢梭诞生前半个世纪的帕斯卡尔说过:“当我考虑到我这短暂的生命将被前前后后的永恒所吞没,甚至我看得见我所占据的这块小小的空间将被无限巨大的空间所席卷而互不相知,我就害怕,我对自己是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以及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当时非常震惊。” 他所描绘的是我们的世界,现代的世界,我们和他一样无家可归。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在本世纪,人的所有努力都在使灵魂的活动物质化,并从人的情感中夺走一切精神性的东西。” 如何寻求心灵的安栖之所?命运女神把一个时代的精神使命悄然落在这个并不强壮甚至有些女子气的男人肩头。读这人的最后一本著作,我仿佛看到他垂下的手所指示的方向。一、 竞技者—→观众—→自己“人生犹如一场奥林匹亚竞技,在这里,有一种人在参加竞赛,赢得光荣;有一种人在做生意,获取财物;而第三种人只在观看,所谓哲人。”——毕达哥拉斯不知有心无意,卢梭在《漫步遐想录》的形象正是从竞技者到观众。从漫步三“我们在呱呱落地的时候就已进入一个竞技场,直到身死时才能离开。” 到漫步六“他们(指他的敌人)仿佛成了我在舞台上见到的那些角色了。” 再到漫步九“我只消从旁观看,就能和别人一起同享,而在这么多欢快的面孔中,我确信没有哪一个人的心能比我的更加欢畅。” 哲人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于纠纷之外,而常人则无时无刻处于冗芜琐碎的纷扰之中。只有先落坐观众席,才有可能开始关乎生命本身的思虑。慧者自知,哲者自制,卢梭二者兼具。“我在有生之年所要致力的正是这种对自己的认识。” 世上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敢于对自己做出如此无情的剖析。“如果说对人要公道,那么于已也要真实。” 对人公道不易,于已真实则更难。沈从文写《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卢梭写自传想来亦有“寻自”之意。将自传取名“忏悔”当然是受奥古斯丁影响,改作他解也并非不可。对“忏悔”的解释最好莫过《坛经》,“忏其前愆,悔其后过”。卢梭反复说到年轻时候那次撒谎的悔恨使他终身未再犯过同样的错,就是这个意思。要做到这八个字,实在很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卢梭对认识本身之有限的认识。苏格拉底之所以是最智慧的人,因为他自知其无知;对自己充分自信而又有所保留,这正是卢梭可贵之处。漫步之八他发现发自己不能平静的缘由出于自负之心。“这个发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得到,因为一个受迫害的无辜者总是长期把他那小我的骄傲看成对正义的热爱。” 发现已实属不易,更难的是坦然承认并将之道出。漫步六中,鉴于隐身之术可能使自己盲目滋生邪念,误入歧途,“左思右想,我想还是趁没有干出傻事来之前就把魔环扔掉的好。” “如果我自夸还不至于被这种法术所蛊惑,或者说什么我的理智足以使我迷途知返,那就是对人性和对我自己认识的不足。” 尼采曾经发现人类天性中的魔鬼,就是阴暗部分,而且他十分正确地认识到那是每一个人所难以避免的一个侧面。他是读懂卢梭的人。卢梭对自己认识得十分清楚,所以他才能洞悉他人。佛家所谓“一解则一切解。”他看清自己与别人,见到真相;而诸人囿于已见,仅生活在意见中。譬诸柏拉图洞喻,卢梭是离洞的哲人。传说德尔斐有两道最著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卢梭一向做得很好,而对于“Nothing too much”(过犹不及),在写《遐想录》之前的卢梭一直有所欠缺,从《忏悔录》到《对话录:卢梭批判让-雅克》,卢梭终究意难平,迫害狂症使他怀疑所有人。写于1776年6至7月的《近作纪事》,可窥卢梭的内心风暴汹涌澎湃,把手稿寄存在圣母院的想法破灭,使他近乎崩溃,在待头散发呼呈书,却被几乎所有人拒绝。读到这一段时我心里非常灰暗,沉重极了,可以想象当时的卢梭多么绝望。但隐约可见他逐渐趋于平静,自然过渡到了《遐想录》开头,“我在人间就这样……”像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在《遐想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渐渐平静下来的卢梭,一个中庸而平凡的人。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超脱于蜩与学鸠的纷扰之上,但仍未逍遥,尚有待于六月之息。 “人类悟性受感官的限制,不可能掌握全部永恒真理。因此,我就决定局限于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不稍逾越。”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卢梭花甲之年已至。二、社会人—→自然人—→自然人结成社会“我是一个野蛮人。”——《论科学与艺术》题词《爱弥儿》第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卢梭一生所做的努力,可以说就是探索如何让变坏的人回复原初之好。《对话录》中卢梭自称“自然之子”,教育对他的改造微乎甚微。他自告奋勇担此重任,《论不平等》是要从社会人身上找出自然状态的本性的一种尝试。《爱弥儿》则试图在社会中塑造自然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来描绘自我,来给我们展示原始人的模样。” 于是我们得以看到自传三部曲并为之震撼。什么是自然人?在《对话录》中,卢梭给自然人加上三个形容词:善良、自由、幸福。这也是十篇漫步的关键词。首先说善良,在社会语境下善良与道德相关。漫步之六里卢梭区分了两种行为方式,一种是“尽义务”,即按道德行事;另一种是“任感情”,即凭天性行事。 “当我的义务和我的感情发生矛盾时,前者很少能战胜后者。” 恰得《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之旨。而就人的自然性而言,卢梭相信人性本善,且认为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更善良。敢说这样的话和他的信仰不无关系,《信仰自白——一个萨瓦省的牧师述》认为我们在道德判断中的独立性来自上帝赋予我们的主导性良知。因为分享神性,所以我们足够好。再说自由,“只有当人们相互依赖,即人们的朴素需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形成奴役关系。不先让一个人落入离了别人不能生活的处境,就不可能使他沦为奴隶。” 自足方能自由。卢梭的自由观和幸福观一样消极。“我从来就认为人的自由并不在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而在于可以不做他不想做的事。” 说到“幸福”,不可不提《爱弥儿》里的几段话。“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有消极的看待,衡量的标准是: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距离就没有那样遥远。” 爱弥儿是真正的自由而幸福的人,“欲其所能为,能为其所欲。”世人大多自欺,安于表面的幸福,实则没有哪一种感情可经起思考的考验。这样当然也不坏,然而能够走出假想的幻境寻找真正桃源的人才当得起“少数幸福的人”。卢梭在著作中反复讨论“自然”(nature)与“礼俗”(moral)的问题。这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主要区别。这其间是一个人从理性到感觉,从道德到天性,从自尊到自爱的回归过程。漫步八的末尾卢梭把自己的行为全归于其“反复无常的气质”,而“几乎没有理性的什么份”,他在《对话录》中也说,“感性的人是自然之子” 。正如存在主义者的别名,“非理性的人”。托尔斯泰反复说到,他所追求的真理不只是由理智获得的,而且是用整个生命获得的。托尔斯泰在自述中年时期个人精神危机的故事中告诉我们,自己怎样克服感受到死亡后的荒谬和虚幻,因其最终发现,生命的就是在那些普通百姓身上。尼采说对生活思考得最少的人,他的生活是最美好的。不管生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重要的是,它不是理性的。 《对话录》说让-雅克与东方人诸多相似,可见卢梭也看出自己身上具有东方人的特质。尤其像魏晋时代的人。隐退,爱好遐想(魏晋人谓之“玄想”),特立独行,衷情于自然,对人性有充分的自觉。魏晋玄学盛行时,有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崇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则,亦即从道德回归天性。卢梭一直强调要从自负到自尊再到自爱,前二者产生于社会,后者则是天生的。《论不平等》附注十五:“不应把自尊心和自爱心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和产生的效果上都有很大差别。自爱心是一种本能的意识,驱使每个动物去关心自我保护,而在人身上,这种意识受到理发的控制,并受怜悯的节制,产生人道和美德。自尊心是一种相对的人为的意识,产生于社会。这种意识驱使每个社会个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一些人都重要,驱使人们去损人利己。” 针对狄德罗“只有坏人才单身独处”,卢梭提出“自给自足之人皆无害人之意” ,于人无害,因其自爱;有我可以,我执不必。要从自尊心回归自爱心,找回自身内在的价值,这正是卢梭在《遐想录》中教给我们的。卢梭与朋友写信时感叹,“当一个人对人类再无所期待的时候,他是多么有力量,多么强大啊!” “若离于爱者,不忧亦不惧”。卢梭未悟佛理而溺于所爱,这正是他伟大之处,即便饱经苦楚,仍道“我爱他们所有的人”。他在罗贝拉田庄山间幽谷漫步,自以为发现一个旷古未知的世外桃源,却忽然发现二十步远的峡谷里就有一座织袜厂。“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高兴,为在刚才自以为是孑然一身的地方重见人迹而高兴;今晚还是这个反应却消失得比闪电还快,马上就让位于难以摆脱的痛苦之感。” 这个细节让我许久不能平静,他下意识的反应是“高兴”,这说明仍向往与人交往,而仅是被迫害压抑住了伸向人类的双臂。即便在屡遭迫害绝望于人时,他仍常被“发自内心的的温情” 打动。忽然抱住他膝盖的小男孩温柔的眼光、卖苹果的小姑娘和周围小伙子愉快的神情、分糕饼的修女和小姑娘们欢喜的面容,无不让他深深感动,珍视永久。温步九末尾,卢梭在讲述和残废老军人同船的经历之后说到,“我利用这个隐姓埋名的身份,和一个‘人’谈了一阵。” 他为此孩子气的纵情大哭。因为“我是人,受到人的接待。” “人的眼泪是大自然的赠品,它表明人类有一颗最仁爱的心。”这是卢梭引过尤维纳尔的诗句,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卢梭并不拒绝社会,只是他希望的是“人”的社会而非“物质”的社会。他试图对自然人何以过渡到社会人这一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作出解答:人先成为自然人再结成社会。《爱弥儿》所讨论的正是这个问题,爱弥儿和索菲,自食其力,不需要任何人给予帮助,有教养,无偏见,自由而善良。但卢梭对此仍是悲观的,在他为《爱弥尔》写的续集中,爱弥儿和苏菲失去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于是举家移居巴黎,爱弥儿纠缠在社会事务中,有了情人因偷情而怀孕,爱弥儿被迫自我流放,离开了苏菲和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些不幸听起来多么耳熟,因为它们正是生活中常有的。c'est la vie。  漫步之九让我看到查拉图斯特拉离开离群索居的山巅的影像,宣布他要下到人间去,“再次成为一个人”。三、忏悔—→评判—→遐想“噢,妈妈,这真是幸福和纯洁的隹所啊。我们要是在这里找不到幸福和纯洁,那就别到其他地方去找了。”——《忏悔录》自传三部曲的基调,从标题就能得到充分表现——“忏悔”、“评判”、“遐想”,很像人生的三个阶段。“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用在这里,但愿不会太不合适。《忏悔录》充斥着严格的自我解剖和对社会的谴责控诉。《对话录》一上来便构建理想国,自然人的国度。让-雅克是是幻想国度的居民,卢梭通过接近他和他的作品,为他翻案,实则是卢梭分饰二角为自己辩白。二者与《遐想录》相比,为小乘大乘两般境界,当然,小乘亦不可小觑。“凡是跟我的需要有关的东西都能勾起我的愁肠,败坏我的思绪;我从来都只在把肉体的利益抛到九霄云外时才能体会到思维之乐的真正魅力。” 这仍是佛教的小乘境界,脱离五欲乐而体味法乐。由惊恐悲愤到宁静平和的转变之由,乃是“学会了毫无怨艾地载上必然加之于我的桎梏。” 只有逆来顺受,心境才真的坦然,颇有“寂灭为乐”的大乘气象。因为幸福是一种恒态,而人变化无常。人可以从无常中见有常,放弃“我执”,从而“心安”。“明智的人把落到他头上的一切不幸都看成是盲目的必然性给他的打击”,但这仍只是斩草而尚未除根,卢梭看到这个根在我们自己身上。悟者乐断烦恼。“烦恼即菩提”,“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卢梭达到的境界与其遭受的苦难相当。漫步二中卢梭描述了自己出生入死的一次经历,说到他从死神的黑袍下逃走,醒过来的一刹那,“天越来越黑了。我看到了天空、几颗星星以及一小片花草。这第一个感觉的一刹那真是甜蜜。我只是通过这一感觉才感到自己的在在。我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复活过来的,我仿佛觉得我所见到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我那微弱生命的在在。” 写得真美,我坚信这次经历对卢梭有着比他的描述要深远得多的影响。人从被抛到世上大多荤荤噩噩度日至死,惟有从存在的深渊边上爬回来的人才懂得生命的意义。卢梭自述爱已甚切,要把自己的生活圈子扩而至于整个宇宙,但使他真正感到幸福的是“忘我”之境。“甘美深沉的遐想吸引了他的感官,他陶醉于广漠的天地之间,感到自己已同天地融为一体。”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忘却困厄,心定神怡的状态是一种审美心态。观鱼濮上的庄子忘却了家里没织完的草鞋,沉缅于知鱼之乐。与西方传统的沉思不同,遐想更类似于东方的冥想或玄想。“湖水动荡不定,涛声不已,有时訇的一声,不断震撼我的双耳和两眼,跟我的遐想在努力平息的澎湃心潮相互应答,使我无比欢欣地感到自我的存在,而无须费神去多加思索。” 东方式的遐想多在大自然中展开,人的主观情感与自然和谐融通。与人在社会中寻获虚荣却触摸不到自身相反,在自然中人感受到自身的存在。现代人由于割断他本人同大自然的联系而割断了自己存在的根,卢梭则迫不及待地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漫步之七里卢梭说自己被放放弃思想、想象力乃至记忆。 “差不多没法思想,只有感觉。” 这很接近《庄子》里“坐忘”(或“心斋”)。“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者,外忘其身,内忘其心。老子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可笺于此,“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卢梭说自己为之心向神往的是并没有明确目标的那种幸福。有点像尼采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开篇提及的吃草的动物,它们在生死之间毫无厌烦和痛苦地生活。这让我想到《金刚经》中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相”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人相”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即寿命)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另外,卢梭说自己在众人欢聚的场合中感到的满足,“并不是出之做了什么好事的感情,而更多地是看到流露喜色的笑脸时的那种乐趣。……我这种乐趣甚至是一种忘我的乐趣,与我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无关系。”这也是“无人相,无我相”。忍不住再提《金刚经》,因为这话特别感动我,“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说得福德多。”这比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恩情关系何止高明若干恒河沙数倍。但卢梭毕竟不是佛,“我这个人生来就不适合生活在这一社会之中,我在这里永远也达不到我的心所祈求的境界。我那热烈的想象力不再在人间寻找我感到无法在那里找到的幸福,它超越了我那刚开始不久的生命,飞向一个陌生的领域,在那里定居下来,安享宁静。”这是抱持彼岸观念的西方人的贯有思维,也是现代人普遍感受到的无家可归,然而这一问题从未困扰过信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我国古人。天人之所以能合一,因二者皆还原为“自然”,这里的“自然”取字面本义,“本来的样子。”这境界卢梭也达到过。他去掉思考、摆脱困境的束缚,因为“我的感官对我的感情的支配是造成我一生中苦难的唯一原因” ;他眼中的自然界则完全剥落掉药物学的功利成分。二者遂泯然为一。“只有当我处于忘我的境界时,我的沉思、我的遐想才最为甜美。当我跟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当我跟整个自然打成一片时,我感到心醉神迷,欣喜若狂,非言语所能形容。” “天何言哉?四行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一直认为,整个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东方人则接受了在对西方的理性精神是没有意义的天地万物中的在在,并一直同这种无意义性共处。” 无论“无太初有言”或“太初有为”,西方传统一直拘泥于“有”;而中国则好在有个“无”,“有生于无”。神奇的是一个现代西方人竟以一个古代中国人的方式在世间找到了自己的“家”。卢梭描绘了一种幸福的境界,“心灵无需瞻前顾后”,因时间已全然泯灭,人心中无苦无乐,不惧不求,“只感到自己的在在”。“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仅仅是从我们自身的存在”获得乐趣,“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我们就和上帝一样能够自足。”有人说过,幸福是无限的自由,而自由源于自足。回归本心,当下即是。《遐想录》结束于对华伦夫人的回忆,这是卢梭第二次生命的开始,是他“真正生活过的唯一而短暂的时期” 。“做我愿做的事,愿做的人”,白纸的心灵第一次滋生了“孤寂沉思”和“易于外露的感情”,这两个秉性伴其终生。他和华伦夫子隐居的山坡上的小房子,就是亚当夏娃生活过的伊甸,同样幸福的幸福,同样痛苦的放遂。人都说“漫步”没写完,我只觉这是天意,还能有比这更好的结尾吗?卢梭回到了伊甸,他的夏娃身边。注释[美]威谦•巴雷特著,杨明照、艾平译,《非理性的人》,P116,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版[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广西师大出版社,P107,2002年7月版[法]让-雅克•卢梭,《漫步遐想录》,徐继曾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P26,2005年1月版同上,P91同上,P144同上,P98同上,P95同上,P123同上,P94同上,P91同上,P40[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P5,1978年6月版[法]让-雅克•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译林出版社, P227,2006年1月版同3,P85同2,P85同3,P95同12,P74-75同13,P203同12,P171同13,P199同13,P172同3,P112同3,P137同3,P148 同3,P149同3,P102同3,P120同3,P16同3,P99同3,P74同3,P105同3,P128同3,P99同1,P55同3,P76同3,P150-153参考文献[美]威谦•巴雷特著,杨明照、艾平译,《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版[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2年7月版[法]让-雅克•卢梭,《漫步遐想录》,徐继曾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版[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6月版[法]让-雅克•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译林出版社, 2006年1月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版[美]萨利•肖尔茨著,《卢梭》,李中译、贾安伦译,中华书局,2002年5月版 2007年6月26日凌晨
  •     《漫步遐想录》让·雅克·卢梭。看了这书以后才知道,原来卢梭不姓卢,是姓让的。知道卢梭姓让了,这么一来也就记住卢梭是法国人了,因为法国男人姓让的还很多,比如说相当知名的让·雷诺、让·皮埃尔·热内。让·雷诺一般大家都知道,内鼻子看起来叫一个结实,比刘德华的好看多了。但让·皮埃尔·热内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不过说个电影你就知道了,《天使爱美丽》这个知道吧,让·皮埃尔·热内是编剧<s>奸<s/>兼导演。其实法国还有很多人姓让,最有名的就是因为奥运会发起的法国让·中国人·鄙视。看了这书以后还知道,原来卢梭和伏尔泰是一对,额,敌人。不是我想象中的战友朋友或者伴侣之类的,记得中学的历史书上应该是把他们放在了一起,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罗伯斯皮尔、斯皮尔伯格什么的。所以才一度以为他们俩是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那么密切。等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关系就像牛顿和马克、鲁迅和胡适、韩寒和白烨、谢霆锋和陈冠希的关系一样,这下大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了吧。因为我考虑到我这个要给不同类型的人看,所以多举了几个不同的例子,常言道,例多人不怪嘛。之所以举那么例子,是照顾大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的对战程度,以及大家本身的关注重心和知识层面,不知道牛顿总知道鲁迅吧,不知道鲁迅总知道韩寒吧,不知道韩寒总知道陈冠希吧。不知道陈冠希,那你去死吧。卢梭和伏尔泰的关系就像谢霆锋和陈冠希的关系,就是恨不得对方马上死。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印刷的不错,首先还没看,比较喜欢卢梭的东西,应该还可以吧。
  •     谢谢你让我学到很多
  •     盧梭的晚年隨筆 在孤獨的遊走中產生的點滴思緒彙集的十篇長短不一的文字。敵意與迫害的氛圍 一半來自真實冷酷的社會 一半來自內心敏感催生的幻想。很喜歡盧梭 因他一如既往的深邃與謙卑 更因他在困境之中不變的真誠與善良。
  •     无感
  •     多出一星给翻译
  •     孤独散步者的遐思
  •     很可惜写毕业论文最终没能用上。。。
  •     当忏悔录续集吧
  •     已有。
  •     心满意足,苦大仇深
  •     如此这般剖析自己,不疯才怪。每次只能读几小段,要能一口气读完我也疯了。
  •     书小巧,很喜欢卢梭的作品,以前有一本,弄丢了,在当当上买了本一样的,感觉很亲切
  •     盧梭很孤獨,但在孤獨中他找到了屬於他的幸福!
  •     这一本上大学时自己花钱买的,又被一同学翻到硬是借走了没还我。。- -
  •     于跳蚤市场1元购得
  •     很不错的书,是卢梭后期写的,很有哲理
  •     卢梭的那种雄健的叩问自己我的勇气值得人饮佩。我看到《漫步卷二》时,几乎是心惊肉跳的。如果没有愚公移山一般的坚持和细致缜密的思维,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那种精神力量。思维我们会有,但是用“刀”把自己割开、对第一条神经条分缕析的强悍我还没有。要用力啊人类!
  •     这个时候重温这种书,只能用“这样不好,真的不好”来形容OTL
  •     有点不知所云。
  •     “我们可以说有两条脱离开自然状态的道路,而它们永远不会重合在一起,一条通向公民社会,另一条通向像卢梭那样的人的状况。一条期待着将来和人的转变,而另一条充满激情地渴望着回归自然”——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
  •     中二病加自恋狂什么的真是受不了
  •     卢梭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他像个心理学家,读他的《忏悔录》就在其中看到了自己...
  •     高中经常被引用写作文,推荐各位中学生,写作文的好素材。。。
  •     真心不喜歡歐洲人的心理描寫。
  •     个人喜爱度三星。艺术成就四星。卢梭自传缩小版。
  •     虽然他在书里老是自夸,但这是真实的卢梭。
  •     我的性格是和卢梭一抹一样的,他身上的品质与信仰,也是我全都有的。在书店看完这本书后,我决定了一些东西。嗯。
  •     特别好看,很受启发,值得珍藏!
  •     卢梭是最赤诚的人。
  •     真正的写作。
  •     因为卢梭
  •     *迫害妄想症*
  •     这是一种易感的心理类型 应该说心理学早在卢梭而不是迟至尼采就发源了
  •     揣着温情在遐想中漫步,手捧自由。
  •      几乎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写照,有点担心自己的精神状态。2008、4、16
  •     抑郁黑气质。笔者那种孤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遐想境界,孤芳自赏又心醉神迷。他把这种持续的状态持续了那么多年,充实着自己矛盾的幸福感。以对逃亡苦难的自我补偿。没有受过那种猛烈的攻击,所以理解不了那个没有未来的脱离社会的自我幸福感。我觉得孤独总比寂寞要好很多。
  •     叔叔你想太多了!
  •     220813【然而这种谨小慎微却与我是如此格格不入,我感到我是如此难以实行,以致如果以它作为向导,就等于是在风雨交加的大海上,驾着一只既没有舵也没有罗盘的小船向几乎无法接近的灯塔驶去,而这灯塔又不会把我领向任何港口。】【为自己的好处而说谎是欺诈,为别人的好处而说谎是蒙骗,怀有害人之意而说谎是中伤:这是最坏的谎言。既无利己之心又无害人害己之意而说谎,那就不是说谎,而是虚构。】
  •     一个敏感脆弱而又善良的人祈求自己最后心灵的安宁 不孤愤 不急躁 不去辩解什么 只是想让人 或者是让自己看到自己的样子 人生总是矛盾的 看清了现实之后怎样取舍 这种问题卢梭也没有答案 我又何必凄惨的追问自己呢
  •     20161129。
  •     没有什么不可以用脑袋思考,只要有一颗思考的心。
  •     郑州。人人都是被害狂。
  •     被迫害妄想(?)的卢小梭。
  •     低落的时候,愈发低落了。
  •     虽满含激情 却让人平静
  •     实在读不下去。。尤其那种自我标榜的文字,自恋症患者,不够开阔与大气。不喜欢
  •     卢梭很牛逼。
  •     连摔跤都可爱
  •     本書語言優美宛若天成,實則運思深湛,盧梭在這本最後的著作中探討的是最深刻的政治哲學問題,那就是——以追求真理(或曰“正義”)自任的哲學家如何實現自己幸福生活的目的。僅就譯文來看,與商務版有較大文字及文意上的出入,蓋《盧梭全集》版本繁多,除了譯筆有別,可能更多還是所依據底本原文不同之故。
  •     抛弃物质束缚,追求精神独立自由。
  •     补刀
  •     孤岛和植物学的两章最喜欢。人生到尽头充满了幻觉和被害妄想,无法思考只能遐想,也仍然坚信善良,略悲凉略感动。
  •     《漫步遐想录》是卢梭在晚年的作品,在一生中饱受迫害的卢梭,晚年回想自己以前的时光,回顾过往的岁月,顿生释然之意,是迫害后的释怀,也是临终前的最后感悟。书中既有卢梭对以前生活的评价,也有对现在身居其外,对大自然的赞叹。整个书小开本,也比较薄,由于涉及作者以往的生活,对卢梭比较了解的人阅读会比较容易理解。
  •     果然可以用来自我反省...真是矫情的玩意...
  •     喜欢的书
  •     卧槽 这本书竟然是9岁买的
  •      卢梭在《漫步遐想录》里感受文字的快感。或许很多话只能说给自己听,也只有无求于他人,才能得到自我的绝对自由——我不再依附任何东西,而仅仅依靠我自己。 在一定程度上,卢梭该是感谢那些“仇人”的。正是因为他们,正因为寻求万千依托而一个个落空后,他才能只去求自己,恢复自我的常态。这是我最爱的状态。我愿我不对人有所祈求。这不是悲观,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释然,是忽而得之的愉悦,猝然失之的平静。 想起大先生所谓的“爱”。很多的爱是束缚人前进的,也是易让人失去自我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