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危险的移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535430151
作者:陈行之
页数:415页

章节摘录

  十年以后,在一次由他做东的同学聚会上,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常务副主任金超优雅地喝了一口高脚酒杯里的法国干邑白兰地,嘲笑说:  "陆明……是……是个尿,他要是没有那个当官的老子,他……就是个尿!"  已经成为他妻子的纪小佩和几个研究生同学到甘肃考察去了,没有在场,金超说话没有了顾忌。  当时没有人知道陆明在哪里,在做什么,金超只听说他在搞什么公司。金超以为陆明不过是千千万万下海做生意的人中的一个,而在这些人中,真正的成功者凤毛麟角,他暂时还不知道陆明是不是真正的成功者。  他后来才从苗丽那里知道他嘲笑过的这个"尿"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坂神国际贸易总公司总裁,手下有几千万元的资产。  在那次同学聚会上,他嘲笑的并不是陆明本人,他试图向同学证明,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上,权力并不是一切成功者的基础。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怎样在完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他第一次详细说到他的家乡,说到金家凹村村长金秋明的耀武扬威,说到他那瑟缩在权力皮鞭下的家庭,说到就连住在金家凹村头破窑里那个从四川流浪来的老光棍刘拐子都敢朝父亲吐唾沫……越是这样说越能够说明金超成功的价值。他嘲笑的是那些依仗权势的成功者,嘲笑的是有权有势也不能成功的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的命运都是在移动中完成的,个体命运对欲望的追逐造成移动,某种强力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也会造成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命运既是自己的选择,又是非我力量的强制规定。  当权力——或者说服力——成为无法反抗的生活主宰的时候,人类怎样生存?我观察到尊严被伤害的痛楚、欲望被抑制的焦虑以及不被人和环境认可的孤独……这种状态的普遍性让我感到吃惊。  我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一份病理报告,留下一份档案,不管关于人的还是关于社会的。  我要对每一个购买和阅读本书的人表示感谢。在时尚侵入文化,越来越多的文字已经不再承载精神意义的今天,经济并不宽裕的读者花钱购买和阅读这样厚的一本书,是一种值得敬重的高尚行为。如果你被本书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发现这本书和你的精神生活发生着某种对应和联系;如果你认为写这本书的人说了真话并且是负责任的,那么,我为本书付出的一切辛劳就都得到了报偿……我理应感谢付给我这种珍贵报偿的人。  ——陈行之  著名作家陈忠实作序推荐,认为这部作品“触目惊心却无法捕捉,感知到灼痛却只能哑口”。  《危险的移动》,在天亮分手的一夜情和下半身写作的矫情浮靡中拨开一方天空,坚守着关注现实生活的使命。  这是一部在深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展示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来自偏远地区的青年金超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单位工作,由此开始了复杂微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人生之旅。在金超和他的同事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又不可抗拒的强大外力,时刻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人生,将他们置于不易察觉的危险境地,更可怕的是,这种力量从根本上又来源人的自身……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读完《危险的移动》后,精辟地将小说中揭示的这一现实存在归结为“人把天赋的智慧用到事业上的比例极小,而把智慧里最精彩的部分发挥到扭曲别人的功能上去了”。  小说涉写人物众多、关系庞杂,其笔锋所及,囊括了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由表及里,直达纷繁世相下的人性本质;作者毅然放弃了以大起大落的大事件大情节吸引读者眼球的通常做法,而是秉持沉静的姿态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以非凡的思想力量洞穿潜藏在其中的世态人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细腻传神的笔触,生动描述了各色人等的心灵历程,深刻地揭示出处于无所不在的权力笼罩下的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当代社会生活的“第二种现实”,其强烈的真实感贯穿始终,灼痛人心!  这部小说已经根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它不写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基本不涉及腐败问题,没有落于俗套地将故事表述为改革深化过程中的艰难和阵痛,也没有醉心于描写和总结厚黑哲学及技巧,而是本着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良知,以深挚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立场深入事件与人物,精细刻画出一幅权力与人性交互作用的惊心动魄的画卷。逼真鲜活地揭示出了人物心灵的各个层面。  在书中,人性与权力的紧张关系清晰地显现为:个体虽在权力结构之中,但对于个体而言,权力根本上外在于他,不能被他真正认识,不因他而转移,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左右乃至决定着他的命运,当自以为充满智慧和信心的个体之间围绕权力展开一场场博弈、争夺之时,冥冥之中其实质却是博弈双方都处在权力本身无所不在且不可捉摸的操控之下,随时面临灭顶之灾,更可怕的是,他们自己根本就察觉不到!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写道:“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通过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生活轨迹所呈现的波动起伏的心理脉象,就已经常常使作为读者的我忍不住吁出一口气来,惊叹这脉象正暗合着生活深层无形无序却得意地运行着的潜流的征候,触目惊心却无法捕捉,感知到灼痛却只能哑口。”“尽管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大事件大情节,却使我心灵深处感受到惊心动魄,后脊发凉,含混着难以化解的灼痛。”  作者陈行之也强调这部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尽管它也涉及权力和位置,但更多关注的是权力阴影下知识分子的心灵扭曲、尊严被伤害的痛楚、欲望被抑制的焦虑以及不被人和环境认可的孤独。而之所以取名为《危险的移动》,作者认为人的命运都是在移动中完成的,个体命运对欲望的追逐造成移动,某种强力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也会造成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命运既是自己的选择,又是非我力量的强制规定。  而这种危险较之于显见的权力金钱交易的危险可能更具破坏力,它游走在法律和公共道德评价之外,不露声色,构成亵渎和蔑视社会公正和社会道德的极其危险的破坏力,以至于使整个社会健康健全的运行机制空转。

书籍目录

序言:难以化解的灼痛 陈忠实第一章你从哪里来第二章跳舞的人第三章刚栽下的树有多大荫凉?第四章岁月之尘第五章天道者无常第六章有欢乐必定有忧愁第七章正义在飘摇第八章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第九章最后的推动第十章一种选择,一种结果第十一章迷乱第十二章胜利者的胜利第十三章永恒的法则第十四章冬天无雪,夏天必定多雨第十五章是结束,也是开始后 记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在深邃的时空背景上展示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
  来自偏远山区的青年金超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单位工作,由此开始了复杂、微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人生之旅。在金超和他的同事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又不可抗拒的强大外力,时刻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人生,将他们置于不易察觉的危险境地……
  这部小说已经根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它不写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基本不涉及腐败问题,没有落于俗套地将故事表述为改革深化过程中的艰难和阵痛,也没有醉心于描写和总结厚黑哲学及技巧,而是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以深挚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立场深入事件与人物,精细刻画出一幅权力与人性交互作用的惊心动魄的画卷。
危险其实不是来自于移动,而是来自于人本身。该书试图说明:人的命运都是在移动中完成的,人的命运既是自己选择,又是非我力量的强制规定。来自偏远地区的青年金超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单位工作,由此开始了复杂微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人生之旅。在金超和他的同事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又不可抗拒的强大外力,时刻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人生,将他们置于不易察觉的危险境地,更可怕的是,这种力量从根本上又来源于人的自身。“我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一份病理报告,留下一份档案,不管关于人的还是关于社会的”。也许这正是作者花费前后五六年的时间和心血创作《危险的移动》的动机所在。
本书文笔流畅,构思精巧,意象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小说佳作。

图书封面


 危险的移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陈行之用霍布斯的一句话作为整篇小说的幕篇:获得认可的欲望不是人类自由的起点,而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又是因为一句话我选择了这本书。我一直认为,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其中的我们是有义务了解这个社会的,通过任何方式知道它本来的面目,而这本书从某些方面正是尽了这样的职责。我热爱传播真相,只讲事实的书。而这个事实和教训是我们的渴求,这本书免去了我们获得真相而要付出的亲身经历之苦。允许我用作者后续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读这本书的感受: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帮助人看清生活的质地和流向,使人能够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安妥的地方。
  •     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很平静,只是有一种久违的全身心投入之感,所以连续两天读到深夜——工作以后,这样的读书经历已经很少见了。全部读完以后,我开始查找资料,准备写一个书评。然而在掩卷后的第三天,在一个不期而至的时刻,忽然有一种强烈的灼痛蔓延了整个身心。我把这本书贴在胸口,闭上眼睛静静默想了近十分钟,才平息下来。这种感觉,我读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时有过,读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时有过,却很少在阅读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时出现。这很不正常——我是指屡被远隔时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打动,却对近在身边的声响无动于衷。毕竟,种族文化地缘历史宗教信仰,各方面的差异注定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造成一定的距离和隔膜,那些岁月中远隔重洋的伟大心灵植根于异邦的国土,对于理解世界和自身,他们能够提供充分的人性角度,却无法提供足够充分的社会角度。然而中国文坛的疲软,决定了我们只能从遥远的方向汲取心灵的养料。陈行之的出现,弥补这个遗憾。路遥说过这样一段话:“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一再说过,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陈行之与路遥这一对挚友,在创作上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危险的移动》敏锐而又平静地展示了我们的生存处境。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这个作家设定的情境中,看似平静的生活外观下潜藏着巨大的心流。作者建构的是微观世界里的个体命运:以一个小小单位中某一个权力点为中心,辐射到上下四周所有相关的人物,条分缕析地展现出权力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每一个人在这种处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它带我们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却使你相信,这其中的每一个人你都能轻易在身边找到,甚至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是你某个时刻心流的一部分,你的欲望,你的奋争,你的妥协,你的茫然和无奈,你在利益当口的算计,你的得到与失去……在这部小说中,陈行之塑造了众多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就有50多人。这些人看似各过各的生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被编织在“权力”这张大网内,彼此发生着微妙的联系。众多人物的塑造,有的着墨较多,有的只是寥寥数笔,却无不丰满立体,有血肉心灵。这得益于作家对生活敏锐的捕捉力、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物语言情态的生动刻画。每一句对白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每一种细微的表情我们都曾在生活中照面。小说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重新唤起普通人模糊细碎的生活经验,把它们编织、汇集到一个完整的情节中,就像黑夜中忽然出现的一束强光,照亮了晦暗的一切,让人清晰地看见那只命运背后“看不见的手”,在怎样迅速而又无声地运作。在《危险的移动》“后记”中,陈行之这样归纳这部作品:“为一部长篇小说归纳主题是很不聪明的做法。就像一部音乐作品,你不能够简单地认为它表达的仅仅是某一种主题。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读者这本书写了什么,那么我选择:社会与人生,权力与位置。前者宏观深远一些,构成背景;后者则是被具体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关注的是权力资源分配者、乞讨者和谋求者的心灵状态。在现行体制下,人事变动每天都在发生,推而广之,人在生活中位置的变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本书描写的是不在其中的人很少了解的内情。这里所说的内情,一方面是导致人事变动的内在因素——权力资源分配者依据潜规则分配权力时的利益谋求和心理流程,另一方面,是权力资源乞讨者、谋求者在这个过程中的精神动荡,它们经常交织在一起。文学需要极端的东西,极端的东西既是必要的戏剧性因素,又是人的境遇的极致展现,无论技术上还是精神上,文学都需要这种东西。生活中,参与权力游戏的人远比我在小说中表现的更加令人眼花缭乱,权力斗争把人性中残存的善良演化为赤裸裸的卑鄙,甚至残酷到杀人和被杀的程度,我们总应当想一想: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社会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我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一份病理报告,留下一份档案,不管关于人的还是关于社会的。”我想,陈行之做了他想做的。然而,他做到的还不仅仅止于此。一位伟大的作家,不能仅止步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恶,还应当以深刻的思想去探寻一切的成因,并且对人类无法超越的苦难和人性之脆弱胸怀深沉的悲悯。在“极权主义微观生活谈片”系列文章中,陈行之曾经引用米德的一句话:“对社会心理学来说,整体先于个体而存在,而不是部分先于整体而存在;而且部分要根据整体来作说明,而不是整体要根据这个部分或某些部分来作说明。”通俗一点说,也可以理解为: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采取这样的方式生存,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社会整体环境中去寻求。只要你尚在生存,你就无法绕开这个命定的处境。因此,陈行之批判的力量更多地用于剖析社会的“病灶”,而并不对他笔下的人物作任何道德评判,在这个层面上,他只是力求客观地还原生活的真相,写出他所看到的事实。他甚至这样说:“当社会正义缺席的时候,权力会成为世界上最野蛮的东西。它屠杀的是人的心灵。而正义的缺席不仅仅是因为制度,这里还有更深刻的人性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于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充满了同情——写作的时候,我常常情不自禁地问我的人物,你们为什么非要这样?”这段表白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福楼拜的典故:一位友人拜访福楼拜,见他坐在门口痛哭流涕,赶忙询问。福楼拜回答说:“包法利夫人死了!”友人忍俊不禁:“你不让她死不就行了么?”福楼拜激动地说:“包法利夫人不能不死,非死不可,我也救不了她!”或许伟大的作家都是一样:他们观察生活,却决不为任何私利驱使对它进行粉饰;他们深怀悲悯之情,甚至为笔下的人物深深痛惜,却不会更改人物应有的命运——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才使他们深味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才使他们的作品因客观、公允、真实而更加动人。负责任的文学家会让他们笔下的人物符合人性的、社会的、历史的规律。因为生活的真实就是这样,这个社会的真实就是这样,于是那些被纳入了小说家轨道的人物的命运就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优秀的文学家笔下人物的命运轨迹,就是我们的命运轨迹。我们每个人,实际都在按照同样的“潜规则”在同样的情境下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陈行之小说的确是一份珍贵的社会病理学“典型”报告。亚历山大·蒲柏有这样一首诗:“茫茫苍海夜,万物匿其行。天公降牛顿,处处皆光明。”其实对于客观性的探索和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人作为主体渴望了解的对象,也并非仅仅是客体的世界,更包括了主体自身。生活是如此瞬息万变,我们都生活在某种程度的被动与混沌之中,很难反观自身以及彼此理解。所以苏格拉底才会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我想,现实主义小说的功用之一,就是让读者得到一个视角,从虚构的“客观”世界中去观照、揣摩和思索,并发出与作者同样的疑问:“你们为什么非要这样?”或者——我们为什么非要这样?于是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善是一种洞察的能力,由感同身受的理解所唤起的道德感,远远大于说教。好的小说帮助人理解世界、洞悉人性、获得宽容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生活。由此可以认为,从某种角度看,优秀的文学家(至少是部分现实主义的文学家)所构建“客观”世界的努力,也是一种科学,它同样需要大量的观测和调查、严谨治学的态度、独立的思考以及实践的检验。陈行之在《危险的移动》中进行的描绘和探讨,已经很接近一份具体而微的关于中国“人性”的研究报告。相对于揭露社会的阴暗而言,对人性的深刻刻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敏锐的眼光,还有宽广的心灵;不仅仅是面对丑陋世界的义愤,更有一份“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作者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作品的价值观,并最终决定后者的价值。然而我们目力所及之处,往往工具主导价值,手段压倒目的。挥才华之手易,捧悲悯之心难,并非每位作家都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幸运的是,在中国当代作家集体沉默的今天,我们还有陈行之。对于文学家的功用,陈行之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有过自嘲,他说:“文人其实推动不了什么,他们只是装作自己在推动什么。”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永远无法放弃要做点什么的念头。或许这亦是西西弗斯的命运。而我也相信,人正因为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显得如此伟大。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2008.8.7,大理苍山缆车。比起《沧浪之水》差上那么一点儿,但还是很喜欢很喜欢。
  •     其实阴暗的东西还是少看点好
  •       陈行之用霍布斯的一句话作为整篇小说的幕篇:获得认可的欲望不是人类自由的起点,而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又是因为一句话我选择了这本书。我一直认为,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其中的我们是有义务了解这个社会的,通过任何方式知道它本来的面目,而这本书从某些方面正是尽了这样的职责。我热爱传播真相,只讲事实的书。而这个事实和教训是我们的渴求,这本书免去了我们获得真相而要付出的亲身经历之苦。允许我用作者后续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读这本书的感受: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帮助人看清生活的质地和流向,使人能够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安妥的地方。
  •     浮浮沉沉、、、
  •     读了个开头。
  •     内容很现实,“社会与人生,权利与位置”,但对人性的探求并不深刻 普通之作
  •     作者对现实的认识十分深刻,作者本身也不是局外人,书中的苏北身上大概有作者的影子。 最早是因为看了作者分析评论春晚小品的博客文章才关注起来的的。本书写于2004年,不知最近又有新作没有?
  •       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很平静,只是有一种久违的全身心投入之感,所以连续两天读到深夜——工作以后,这样的读书经历已经很少见了。全部读完以后,我开始查找资料,准备写一个书评。然而在掩卷后的第三天,在一个不期而至的时刻,忽然有一种强烈的灼痛蔓延了整个身心。我把这本书贴在胸口,闭上眼睛静静默想了近十分钟,才平息下来。这种感觉,我读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时有过,读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时有过,却很少在阅读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时出现。
      
      这很不正常——我是指屡被远隔时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打动,却对近在身边的声响无动于衷。毕竟,种族文化地缘历史宗教信仰,各方面的差异注定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造成一定的距离和隔膜,那些岁月中远隔重洋的伟大心灵植根于异邦的国土,对于理解世界和自身,他们能够提供充分的人性角度,却无法提供足够充分的社会角度。然而中国文坛的疲软,决定了我们只能从遥远的方向汲取心灵的养料。
      
      陈行之的出现,弥补这个遗憾。
      
      路遥说过这样一段话:“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一再说过,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陈行之与路遥这一对挚友,在创作上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危险的移动》敏锐而又平静地展示了我们的生存处境。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这个作家设定的情境中,看似平静的生活外观下潜藏着巨大的心流。作者建构的是微观世界里的个体命运:以一个小小单位中某一个权力点为中心,辐射到上下四周所有相关的人物,条分缕析地展现出权力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每一个人在这种处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它带我们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却使你相信,这其中的每一个人你都能轻易在身边找到,甚至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是你某个时刻心流的一部分,你的欲望,你的奋争,你的妥协,你的茫然和无奈,你在利益当口的算计,你的得到与失去……
      
      在这部小说中,陈行之塑造了众多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就有50多人。这些人看似各过各的生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被编织在“权力”这张大网内,彼此发生着微妙的联系。众多人物的塑造,有的着墨较多,有的只是寥寥数笔,却无不丰满立体,有血肉心灵。这得益于作家对生活敏锐的捕捉力、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物语言情态的生动刻画。每一句对白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每一种细微的表情我们都曾在生活中照面。小说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重新唤起普通人模糊细碎的生活经验,把它们编织、汇集到一个完整的情节中,就像黑夜中忽然出现的一束强光,照亮了晦暗的一切,让人清晰地看见那只命运背后“看不见的手”,在怎样迅速而又无声地运作。
      
      在《危险的移动》“后记”中,陈行之这样归纳这部作品:
      
      “为一部长篇小说归纳主题是很不聪明的做法。就像一部音乐作品,你不能够简单地认为它表达的仅仅是某一种主题。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读者这本书写了什么,那么我选择:社会与人生,权力与位置。前者宏观深远一些,构成背景;后者则是被具体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关注的是权力资源分配者、乞讨者和谋求者的心灵状态。在现行体制下,人事变动每天都在发生,推而广之,人在生活中位置的变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本书描写的是不在其中的人很少了解的内情。这里所说的内情,一方面是导致人事变动的内在因素——权力资源分配者依据潜规则分配权力时的利益谋求和心理流程,另一方面,是权力资源乞讨者、谋求者在这个过程中的精神动荡,它们经常交织在一起。文学需要极端的东西,极端的东西既是必要的戏剧性因素,又是人的境遇的极致展现,无论技术上还是精神上,文学都需要这种东西。生活中,参与权力游戏的人远比我在小说中表现的更加令人眼花缭乱,权力斗争把人性中残存的善良演化为赤裸裸的卑鄙,甚至残酷到杀人和被杀的程度,我们总应当想一想: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社会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我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一份病理报告,留下一份档案,不管关于人的还是关于社会的。”
      
      我想,陈行之做了他想做的。然而,他做到的还不仅仅止于此。
      
      一位伟大的作家,不能仅止步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恶,还应当以深刻的思想去探寻一切的成因,并且对人类无法超越的苦难和人性之脆弱胸怀深沉的悲悯。
      
      在“极权主义微观生活谈片”系列文章中,陈行之曾经引用米德的一句话:“对社会心理学来说,整体先于个体而存在,而不是部分先于整体而存在;而且部分要根据整体来作说明,而不是整体要根据这个部分或某些部分来作说明。”通俗一点说,也可以理解为: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采取这样的方式生存,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社会整体环境中去寻求。只要你尚在生存,你就无法绕开这个命定的处境。因此,陈行之批判的力量更多地用于剖析社会的“病灶”,而并不对他笔下的人物作任何道德评判,在这个层面上,他只是力求客观地还原生活的真相,写出他所看到的事实。他甚至这样说:
      
      “当社会正义缺席的时候,权力会成为世界上最野蛮的东西。它屠杀的是人的心灵。而正义的缺席不仅仅是因为制度,这里还有更深刻的人性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于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充满了同情——写作的时候,我常常情不自禁地问我的人物,你们为什么非要这样?”
      
      这段表白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福楼拜的典故:一位友人拜访福楼拜,见他坐在门口痛哭流涕,赶忙询问。福楼拜回答说:“包法利夫人死了!”友人忍俊不禁:“你不让她死不就行了么?”福楼拜激动地说:“包法利夫人不能不死,非死不可,我也救不了她!”
      
      或许伟大的作家都是一样:他们观察生活,却决不为任何私利驱使对它进行粉饰;他们深怀悲悯之情,甚至为笔下的人物深深痛惜,却不会更改人物应有的命运——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才使他们深味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才使他们的作品因客观、公允、真实而更加动人。
      
      负责任的文学家会让他们笔下的人物符合人性的、社会的、历史的规律。因为生活的真实就是这样,这个社会的真实就是这样,于是那些被纳入了小说家轨道的人物的命运就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优秀的文学家笔下人物的命运轨迹,就是我们的命运轨迹。我们每个人,实际都在按照同样的“潜规则”在同样的情境下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陈行之小说的确是一份珍贵的社会病理学“典型”报告。
      
      亚历山大·蒲柏有这样一首诗:“茫茫苍海夜,万物匿其行。天公降牛顿,处处皆光明。”其实对于客观性的探索和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人作为主体渴望了解的对象,也并非仅仅是客体的世界,更包括了主体自身。生活是如此瞬息万变,我们都生活在某种程度的被动与混沌之中,很难反观自身以及彼此理解。所以苏格拉底才会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我想,现实主义小说的功用之一,就是让读者得到一个视角,从虚构的“客观”世界中去观照、揣摩和思索,并发出与作者同样的疑问:“你们为什么非要这样?”或者——我们为什么非要这样?于是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善是一种洞察的能力,由感同身受的理解所唤起的道德感,远远大于说教。好的小说帮助人理解世界、洞悉人性、获得宽容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生活。
      
      由此可以认为,从某种角度看,优秀的文学家(至少是部分现实主义的文学家)所构建“客观”世界的努力,也是一种科学,它同样需要大量的观测和调查、严谨治学的态度、独立的思考以及实践的检验。
      
      陈行之在《危险的移动》中进行的描绘和探讨,已经很接近一份具体而微的关于中国“人性”的研究报告。相对于揭露社会的阴暗而言,对人性的深刻刻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敏锐的眼光,还有宽广的心灵;不仅仅是面对丑陋世界的义愤,更有一份“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
      
      作者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作品的价值观,并最终决定后者的价值。然而我们目力所及之处,往往工具主导价值,手段压倒目的。挥才华之手易,捧悲悯之心难,并非每位作家都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幸运的是,在中国当代作家集体沉默的今天,我们还有陈行之。对于文学家的功用,陈行之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有过自嘲,他说:“文人其实推动不了什么,他们只是装作自己在推动什么。”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永远无法放弃要做点什么的念头。或许这亦是西西弗斯的命运。而我也相信,人正因为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显得如此伟大。
  •     真好的书
  •     说教太多,故事单薄,作为小说是不合格的。
  •     陈行之用霍布斯的一句话作为整篇小说的幕篇:获得认可的欲望不是人类自由的起点,而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又是因为一句话我选择了这本书。我一直认为,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其中的我们是有义务了解这个社会的,通过任何方式知道它本来的面目,而这本书从某些方面正是尽了这样的职责。我热爱传播真相,只讲事实的书。而这个事实和教训是我们的渴求,这本书免去了我们获得真相而要付出的亲身经历之苦。允许我用作者后续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读这本书的感受: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帮助人看清生活的质地和流向,使人能够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安妥的地方。
  •     历史与怪兽
  •     人的这一辈子啊!是这个社会和自己共同完成的一个作品。社会和个人共同推动了“人”的向前移动。而前方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