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807616344
作者:余秋雨
页数:316页

感受悠悠中华文化

这本书和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一样,首先在台湾出版,广为台湾民众欢迎,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好评,然后才由内地引进出版。依然是秋雨先生一贯的风格,把很多可以寻常理解的道理,放到很大的时空中去,赋予它博大的生命,这种风格有时确实令人感到无比旷远,给人强烈的冲击。但有时用在某些大家都有共鸣的体验上,就有点煞有其事、多此一举了。也许这就是学者和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了。蒋勋的风格是属于诗人型的,他会把学术的概念转化为我们共同的感受,可以如诗、如画、如音乐,可以令人亲身去爱、去恨、去体验。前者是概念化的,极度提纯的,后者是形象化的,将大道化为和风与细雨,润物于无声,当然我更喜欢蒋勋。不过不能否认,这两种风格都是必须有的,特别是讲中华文化这么大的课题,不提纲挈领的归纳分类,贯串以时空的大场景,实在是不容易讲下去。这本书看到最后,渐渐的明白,文化如果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就只能渐渐停滞,变成可有可无的修饰,然后呢,就是整个民族都受困其间的麻木和混沌。中国的文化从商周到宋朝,基本都保持了其活力,因为它是独立自由的,文化人常常作为社会主流出现,当权者对文化也心存敬畏,极权之上还有大家都公认的一些公道人心。从明朝开始,朱元璋由于自身文化的匮乏,视文化为洪水猛兽,大兴文阀,因为一首诗,或是几个仿若影射的字,就会导致株连全族被杀,这种对文化的大规模屠杀,使文化从那时起,就不再具有独立的道德和良知,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它只能表达官方的意愿,否则的话,就没有生存的土地,中华文化就在这样的禁言噤声中渐渐衰落。我们的盛唐给予了人极大的自由,从言到行,可以接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善于学习和更新,诗人可以公开发表质问朝政的诗歌,甚至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算揭竿而起讨伐当朝主上,发布檄文称女皇"入门见嫉, 蛾眉不肯让人; 掩袖工谗, 狐媚偏能惑主." 被骂的女皇读完全篇,还是会由衷感叹:“真是一篇好文,没有启用这样的人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外国人通过考试,一样可以在朝上为官,国家任用贤能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公众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整个国家不仅仅大家都爱诗歌、爱艺术、爱文化,而且无论老幼妇孺皆爱骏马、爱骑射,整个民族从内心到体魄都是那样健美。只要是美的、好的,无论来自何处,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喜爱,都非常乐于接受,我们的唐朝就是这样的强大。看看我们的近代,当某种极权可以堂而皇之的超越一切时,它就不可能不落后,它就不可能不挨打。这样的制度会扼杀进步、扼杀创新,扼杀通向文明的道路,甚至扼杀民众对国家的信心,前几天看到一篇正规杂志上的文章,清末八国联军攻打江浙时,实际的情况是老百姓远远的看着清军被洋人打下马来,没有反抗也没有起义,而是在一旁齐声喝彩,因为清朝的官府没有把百姓当做过人,只把他们当做可以任意驱使的骡马,可以想抓就抓,想杀就杀。那么这样的国家也不是百姓的国家,它的生与死、亡与存与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到了普通民众这里剩下的就只有麻木。一种体制如果只为皇权服务,完全无视普通大众的存亡,不允许人们说真话,不进行有效的革新,自身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它就必然衰亡,中华文化这样悠久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条规律。我们的国家啊,离昌明盛世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

不要被余秋雨的情怀给劫持了

我真的很怕看余秋雨的文章,一看就不知道给拐到什么地方去了。结果没小心,有买了一本他的书,真是丧气。唯一的惊喜是王牧笛,财经郎眼的主持人,原来在北大的时候就这么有想法,有才气。作为粉丝的我,算是挖了点小八卦,自我得意一番。对于余大师,这个从我知道他名字时,就是中国文化大师的人,依旧把文化课搞的非常有诗意,至于他的一些观点,那是在正统不过,我们历史书上怎么写得,他就是怎么说的,只不过他的表达更具诗意,散文性,以及更加正规的表达。对于这本书,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虽然文笔写得好,同学们问题踢得好,总结的好,但是看过一遍,你的内心波澜不惊,历史是这么的美好,这么具有大国情怀,历史民族的挣扎,斗争,一页一页都是史诗篇章。我觉得余老师去写本中国史诗,你是河马在世,但丁转身。

相对余本人,更喜欢他的文章

印象,开头,涉及到一些文革时候的概念,不喜欢。感觉余有宣传自己意味。涉及到文化时,不得不感慨中国文化的美丽。诸子百家的框架结构和无可超越。屈原的洁净和高昂。竹林七贤的洒脱和自性。到陶渊明的远遁和平和。到陶渊明我感觉那种自然的与天相合的文学高度结束了。以后的几乎都和政治相关。中国文化的顶点是这些,而不是唐宋的繁荣。唐宋的繁荣,却少了点人性。多少文章也比不过道德经的五千言。多少诗歌也不如屈原的离骚。和朋友聊天,问为什么少了韵味。后来想,连李白都会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还能有对之后的文化有什么奢求呢朋友说,今后的文化再高,也多是软骨头。当然,有颜真卿,有文天祥,可是,这些英烈更多的是历史上的气度。在文化坐标上,我们多希望看到是另一种色彩。

守住自己的沉香

一余秋雨先生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是一本好书。这个好,是相比同时代同类作品而言。关于梳理中华五千年文化脉络的书,除去教材,以我有限的阅读经历,只读过两本,一本是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另一本就是这本。从这种层面上来讲,这本书的一出世,几乎就能算是不寻常的存在。《美的历程》这本书我们多少听说过,是哲学家李泽厚的代表作,在学界影响很大。但是真正去读了《美的历程》并且读懂了的人并不多。叫好不卖座的原因很简单,李泽厚的学科背景主要是哲学,《美的历程》又是一部美学论著,其内容包含很强的思辨色彩。就比如他比较阮籍嵇康与苏东坡的文化心态时,即得出前者的不合时宜是由于对时局的失望,而后者则是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忧患,所以前者死后者生,并且后者的文化意义大于前者。理解这段话的前提是对文化生态有比较深层的感悟。而余秋雨的这本书则不同,从书名中就可以看出,它是课堂讲稿,对象是北大台大的学生。为什么针对高材生的讲稿可以做成一部面向大众的畅销书,大众的接受能力是否与北大台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距离?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并不妨害大众阅读并且理解这本书。这就要引出这本书的第一个好处,那就是深入浅出。雅者不觉其俗,俗者不嫌其雅,这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说它通俗,是因为他里面的提到的人物,几乎都是读书人耳熟能详的,老子、孔子、司马迁、曹操、诸葛亮、李白、杜甫……这些名字中学生都知道。说它高雅,是因为书中涉及了许多宏观而重要的命题,文化是什么,历史是什么,审美是什么,文化审美的标准是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从小处讲,关乎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高度与厚度,从大处讲,关乎整个文化生态。文化是什么,教材上的定义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成果,其中积极的成果就是文明,也就是说,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个定义很笼统,似乎就是文化包含了所有东西,但是什么东西都是文化也同样意味着文化什么都不是。余秋雨的解释是: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余先生的落脚点是集体人格,什么是集体人格,用西方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话讲是集体无意识,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国民性。举个例子,同样是龙,在中国人眼中,是图腾,值得崇拜,而在西方人眼中,是怪兽,令人恐惧。这种崇拜与恐惧的心理状态,就是集体人格的产物。集体人格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价值判断的不同,就拿绘画来说,中国人重视的写意,西方重视的是写实,所以中国的水墨画为文人所爱,但是西方人却很难对其产生认同。余秋雨的这种“集体人格说”,不仅说了文化是什么,更重要地是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这是他的创见,令人耳目一新、恍然大悟。历史是什么,历史到底是客观的历史还是人们心中的历史,因为任何一件事,一旦过去,就无法还原,就想余先生书中所写的,对于同一次聚会,三天后,不同的人对于这次聚会的记忆是不同的,很难说他们的记忆不是真实的,也很难说都是真实的,N年后,这种记忆的真实度又会是多少。从这个层次上讲,历史只能被接近,而不能零距离地到达。余秋雨认为历史是一篇大散文,有情节但不完整,有诗意但不押韵,有感叹但无结论的散文。也是基于这种理解,余先生对于一些不完整的情节进行的创造或者说发挥。这些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例如很多历史人物在某一段时期的经历是一片空白,但是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构成了这个人,那么他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就非常有必要让人知道。当然,前提是,这种发挥必须有迹可循。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创造了一个情节,即是范仲淹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九月天登上岳阳楼,从而写下了《岳阳楼记》。但是作为学者、编审的金文明先生却考证出范仲淹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于是,余先生闹出了一个笑话。但是我并不打算否定余先生的这种发挥。很多东西,原本只是个模糊的影子,经过发挥,顿时明晰起来,这对于大众的文化记忆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对于墨子仅有的认知是来自历史教科书上,关于墨子的记忆只有六个字和一个情节。六个字是“兼爱、非攻、尚贤”,一个情节是他劝阻楚国讨伐宋国。但是在余秋雨的笔下,墨子的形象丰满许多。余发挥想象力,详细描述了墨子去楚国的经过。说他孤身一人,靠着一双脚,走了十天十夜,其中还遇到了大雨,墨子想到城门下躲雨,但是被宋国人拒绝了,然后墨子有了一句心灵独白。这个情节,不知道出自哪里,但是很有画面感,墨子的侠客形象很容易地就烘托出了。既然我们看到了这个蛋,又何必去找那个下这只蛋的鸡呢。总之,在余秋雨笔下,墨子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人。二关于写人,余秋雨另有几笔写得相当精彩。第一笔是老子与孔子。书中老子和孔子接连写成的,先写老子,接着就写孔子,并且其中有相互比照。中国人自古至今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子的,在新式学校建立之前,学童进私塾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拜孔子像。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及其身后的儒家文化就一直被强化再强化,最后就浸染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其核心观念“忠孝节义”几乎成为民族的负担。以致“五四”时期一度有“打倒孔家店”的狂潮,虽偏激了些,但是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余秋雨并不认为塑成雕像的孔子是真的孔子,孔子的形象被形式化、单一化了。其实孔子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就比如说孔子对于“忠”的定义,并非愚忠。《论语》中有两段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可见孔子对于事二主的管仲的态度基本还是肯定的。认为管仲不以兵车之力统一诸侯,对文明的进程是有推动作用的。余秋雨在书中重新发现了孔子,但是他对孔子的评价远没有对老子的那么高。尽管老子知名度比不上孔子。余先生说老子是一个清道夫,是一个安静的慈祥的清道夫。说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是一种无奈,文字能够传达的意义都不是终极意义,终极意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不言传,人们就很难抵达意会的入山口。所以,在传与不传间,有一个度。于是老子就留下了简约、宏伟、神秘的五千言。正因为这位伟大的智者前辈只留了五千言在那里,后世不敢赘语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华文化的臃肿。余秋雨进而又说,后世滔滔不绝的作者已属二流,因滔滔不绝而沾沾自喜的,则只能算是三流。老子是个哲学家,孔子却只是个格言家。这个结论并非由余秋雨得出,但是他在这里提到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的看法。孔子的关于社会管理、道德伦理的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制度层面的,是形而下的,而老子哲学则超越了这种制度文明的局囿,学究天人,是形而上的,是道的道。然而我们受儒家文明影响至深,老子的哲学反而式微,这在对曹操与诸葛亮评价上就可以看出来,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等诗歌的着眼的是宇宙人生,而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讲的是君臣之礼,诸葛亮的名声却远比曹操好很多,这就是儒家文化跟我们铸就的集体人格的体现。第二笔是司马迁。司马迁的《史记》中《鸿门宴》、《陈胜吴广起义》以及他的书信《报任安书》都被选作中学课文,因而我们也拥有对司马迁的集体记忆。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司马迁在年轻的时候游历过很多地方,但是他的路线到底是怎样的,始终很模糊,但是余秋雨连同他的学生为我们梳理了这条路线。然后这条线上闪现了文明的遗迹。余秋雨着重讲了司马氏的叙事手法,进而引出老舍语:写文章要尽量少用成语和形容词。成语是死的,缺乏独特的表现力,形容词呢,则太过,反而是种拘束。倒是动词的生命力长久。司马迁就是用动词的高手,例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狡兔死,走狗烹”、“图穷而匕见”,其间的动词几乎叫人过目不忘。同理,历代的词论家都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好,王国维就在《人间词话》里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则意境全出。”余先生说老舍的这种主张与学校老师的主张几乎是对立的,所以我们渐渐成了语言贫乏的民族,这里面不可谓没有历史深处的忧虑。第三笔是颜真卿。写到颜真卿的时候,书中用的标题是“多记住一个名字”。我们并不是不知道颜真卿这个名字,但是这名字的内涵只有三个字“书法家”。但是余秋雨给我们展示的颜真卿还是个将军,是个匡扶社稷的勇士。“千古文人侠客梦”,但是颜真卿是真正走上了战场,并且七十多岁时还担起调和安史之乱后皇族内部矛盾的重任,然而这位勇士的结局是悲惨的,他以身殉国,唐朝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在余秋雨的笔下,颜真卿不再是那个墨迹里满是盛唐气象的书法家,他的人生轨迹,也有属于中唐的肃杀。实际上,该多记的名字,远不止颜真卿一个,数通西域的张骞,修治水利的李冰、郦道元,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这些名字都该被记住。当然,这些名字并不都是我补充的,而是余先生的课堂上他的学生提到的。这就要引出这本书的另一大两点,由于是本书是整理课堂讲稿而成,既然是课堂的产物,自然少不了学生的意见,所谓集思广益,也不过如此。学生提到的人名虽然未必一一展开讨论,但是提到了总比没提更好。三前面提过,余秋雨的这本书与《美的历程》有得一比。但是余秋雨的文化历程里跳过了许多东西,尽管对文化的筛选是必须的,但是他还是忽略了一些东西。比如讲唐朝,他讲到了“李杜”和“小李杜”,也讲到了王维。余秋雨和他的学生们甚至给唐代诗人排了一个顺序。我们且不说这种排序是否必要,但是很明显地,这份名单里少了一些名字,“初唐四杰”在哪里,张若虚在哪里,岑参和高适又在哪里?“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闻一多先生评价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独步全唐,边塞诗与田园诗是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儒家讲究“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功在立言之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马背上吟成的边塞诗更能代表盛唐气象,那么为什么排行榜上独独少了这两个“边塞诗”的代表。关于排序,书中另外还有两次,一是明清两代的文化成果,一是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事件。当然,这个排序很大程度上只是代表余秋雨与他那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意见,在普遍意义上还值得商榷,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上榜的那些人事,确实有独特的文化贡献。关于余先生的个见,也有两处我十分不赞同的,一处是他认为青年学生应该多背宋词,甚至背宋词的数量要超过唐诗,理由是宋词更能体现中华语文的音乐节奏,收纵张弛,别有千秋。宋词固然有它音乐节奏,唐诗未必没有,据我所知李白的就有不少诗歌都是可以唱的,如《将进酒》、《静夜思》,惜通古音的几近绝踪。音乐节奏倒是其次,关键是唐诗的气度与宋词不同。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少慕唐音,老趋宋调。青年人的心胸应当是开放的,那偏重内省自问的宋词留待中年以后再读不迟。再者,宋词过于琐碎些,多做闺阁语,远不如唐诗蓬勃热情。时下青春文学大行其道,做呻吟语的实在太多,此风不可长。第二处我不认同的是昆曲的地位。余先生将昆曲的地位与诗歌、书法并列,却不知是什么来理。与书法并列的还有绘画,无论是唐诗的人物画,还是宋代的花鸟画,都可圈可点。即使真要将列入一种戏剧,为什么不是京剧?我辈并非有考据癖,却也看到余先生的几处疏漏,一处是提到屈原时,他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实际上端午节在屈原投江前已经存在,原是个时令节日,如果硬要说是纪念谁,首先纪念的也应该是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另一处是讲到“魏晋名士”时,说阮籍嵇康等人“踌躇满志”,“踌躇满志”这个词是个误用,他原要说这两人期待能实现志向,但是这个词的意思是“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显然,阮籍等人对现状充满忧愤,也未能取得什么成绩。纵使有些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整体上我还是喜爱这本书的。这种喜爱最关键还是由于这本书是对中华文化的普及与发发扬有积极意义。有一个小故事是说,有一户人家十分穷苦,衣食无着,最后将房子的顶梁柱也拆下来烧了取暖,烧了之后,闻得一阵异香,才知道那柱子原来是沉香木,若是磨成粉拿去卖,就是指甲缝里的那点粉末也能换来好些珠宝,也就是说,他们烧掉的是无价之宝。我们中华文化便是这样的沉香木。沉香木就在这里,是焚毁还是深加工,取决于我们。还好,有余秋雨这样的学者与我们一起守住自己的沉香。

余秋雨老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很深呀

历时三年读完了这本书,最终也没有买。其实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三年前在尔雅书店初读,两个多小时没有感觉就过完了;两年前在理工大学图书馆又看到,读到屈原;昨天,还是在尔雅书店看完全书。依稀记着每次阅读此书,都会不知不觉的流泪。有同情、有感动、有激动、有说不出的感觉。这种课堂氛围让我依稀见到稷下学宫的影子,但要有这种课堂,也只能是北大台达这样一流学府基础知识一定扎实的学生。纵贯中国文化史,那些当仁不让的思想先师,那些拯救中华文明于危难之中的前辈。都让我深深的对他们作揖。读此书,才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这句话被我们的课本说烂了,但是真正理解了,却又是那样的充满敬意。曾经的辉煌,战乱,百家争鸣。那些被忽略被重视的历史创造者,才构成了我们的今天。儒墨道法、屈原、曹操、李杜、白刘、岳飞、陆秀夫、朱熹、王阳明、曹雪芹……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在用艺术构建这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中华文明无疑是优秀的,虽不完美。但却是我之爱

中国文化没死,你们别把它杀死就好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中国思维的一大弊病,就是喜欢凭着局部印象作情绪化的判断,自始至终缺少理智判断,而理性控制的前提是宏观比较。这本书很好也很可观的总结和阐述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余秋雨真的是一位心存大爱而又十分可爱的文化大师。他的那些谆谆教导,真的让我这个叛逆的摇滚少年听了,都会产生那种发自内心的震颤,与共鸣。这本书阐述的观点并不深,深入浅出,却又浅显易懂。真的十分值得年轻人看一看,不为别的,也真不是装B的说一句话,就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即使你的国家现在变得再操蛋!再怎么不让你待见,也改变不了你是一个中国人的本质。所以,真的,塌下心来,好好读读书吧..(这话是说给我自己的) 。中国文化没死,你们别把它杀死就好。最后,总结几句我认为对我教育意义很深的句子,来做结尾1:很多傲慢,都来自于无知--------论我们闭关锁国,自认为天朝上国时的论述-2:地域有界,学问无疆。政治如山,文化如云,云气自由飘落,不要硬编排哪几片云属于哪座山-----论文化和政治孰重孰轻及其关系时的叙述3:独立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论述现今年轻人的一些浮躁无价值的物质追求时的叙述4:历史像一片原野,有很多水脉灌溉着它。后来,逐渐有一些水脉中断了,枯竭了,但我们不能说,最好的水,就是最后的水,更不能说,消失的水就是不存在的水。在精神领域,不能那么势力-------论一些古代文化优劣性问题 5:过于强调某个概念。某种学说,都只能说明大事已经不妙--------这话用在现在的时局,大家是不是会联想到更多?好了,还有太多太多的精彩与深思,都留给大家,和这本书吧。

从商朝开始讨论的。。。

既然是课堂,那么内容就是师生之间的讨论。余秋雨,自不必说了,跟他讨论的几个国内的学生,都是硕士、博士或者研究生之类的,不论男女,大都才貌双全。书首有照片和介绍。而与其讨论文化课题的台湾的几名高材生,却仅仅有几行简短的介绍,照片也无的。书还没看完,只看了前四章。从 讨论商朝开始,到老子、孔子,后面的还没看到。感觉,余教授和几名北大清华的高材生们,看历史的角度,依然如绝大多数人一样:脱不开 进化论的影响。99.99%的人会认为,越是以前的,越不如现在。而越是现在的,越不如将来。在这种观点下,他们的那些讨论,依然落入俗套和空讲。他们讨论的倒是蛮精彩的。尤其那些高材生,讲的很深奥。可惜,只是讲到了 文化,甚至联系到了科学。但是,贯穿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唯一的一条线索:道德,却丁点未现书中。每个朝代的灭亡,肯定是因为道德的问题。每一个文明的湮灭,肯定是因为道德。我们今天看到的文明废墟,都是那个文明发展到了最末端时留下来的。一个朝代的最末端,会腐烂成什么样子?看看清末的史料就知道了。神圣的造物,透过厚厚的云层,看了看地上一群群的人,轻蔑的微笑、无奈的叹息。

也谈两句我的感想

作者对中华古代文化轻重缓急的划分很合我意,仅凭这一点就很喜欢这部讲稿。顺着作者的提领,我也跟着说几句。众多先秦思想家中我最喜欢孔子,尤其是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务实态度,只谈当下谈做人,“不语怪力乱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构建的人伦关系后来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平民不再有“礼不下庶人”的自由,恐怕这并非孔夫子本意。老子更偏向于一个艺术家,他的《道德经》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我认为是把问题的根本推向神秘主义,这种思维连带影响后世的人们放弃严谨的思辨,追求通向未知的神秘,而这正是艺术所需要的。《战国策》是我很喜欢的书,很遗憾作者没讲到,该书中的记叙已经有了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甚至用生动的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使得故事有了情节起伏,基本可以当做历史题材小说来读。盛唐时空前的民族文化交流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巅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于李白和杜甫的排序则高下难分。本来李白的自由洒脱与浑然天成很让我向往,后来读了苦水先生的评论受教于他的观点,杜甫诗歌忧国忧民,怀有对天下的悲悯,一落笔诗格先就高了一等。当然苦水先生所处年代动荡甚于安史之乱,更容易产生共鸣,不过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便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其于独善其身一比,高下似有定论。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