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元培到胡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从蔡元培到胡适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3
ISBN:9787101071597
作者:岳南
页数:310页

章节摘录

插图:当然,作为幸存者,不会真的因蔡元培这棵大树的倒掉而四散湮灭,每一个具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深知,在如此严峻的历史转折关头,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这就是咬紧牙关挺过艰难的时局,积蓄力量,与中国军民一道实现战略反攻,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使中央研究院各个系统不致因其缔造者蔡元培去世而在战火中瘫痪,院长继任人选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个时候,中央研究院还没有后来的院士制度;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初,在蔡元培、杨杏佛、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下,创立了一个评议会作为全国最高学术评审机构,这一机构除负责联络国内各研究机关,决定研究学术方针,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合作互助外,还握有推举院长候补人的权利。评议会以院长为议长,设秘书一人,负责日常事务。评议会的评议员以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长以及重量级的研究员为当然人选,另有部分知名大学教授和教育、科学界杰出人士组成——这便是中国院士制度的雏形。按既定章程,中央研究院院长产生实行“提名制”,即由该院评议会通过聘请的评议员以投票方式,选出三位候选人呈报国民政府,由政府最高决策者从三位被提名的候选人中圈定一人,有幸被圈定者,就是合法的中央研究院院长。1940年3月中旬,评议会秘书、地质学家翁文灏在与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任鸿隽,前总干事朱家骅,教育部长王世杰等人沟通后,呈报国民政府批准,召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评议员赴重庆开会,选举新一届院长。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各所所长与著名学者傅斯年、陶孟和、李济、竺可桢、李四光、丁西林,以及西南联大的蒋梦麟、周炳琳、陈寅恪等人接到通知,纷纷向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云集而来,每个评议员都渴望自己看好的对象能够当选。鉴于复杂的政治人事关系,由谁来坐中央研究院第一把交椅,评议员们皆心中无数。即使是神通广大、霸气十足,具有国民政府参政员身份的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对此次选举前景究竟如何,也是雾中看花,不甚明了。

前言

  前言  岳南的《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  因我与中央研究院有过一段缘分,岳南在写作本书时,对我进行过几次访问,对一些旧事作过探讨。现在他把这本书的校样送来,请我看后写几句话。我看过稿子,顺便写下一点文字,谈一点感受,算是对读者作一个简单推介,也借此机会,对曾经教导、关怀、帮助过我的师友们献上一份缅怀纪念吧。  大家知道,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关,原北大校长蔡元培是第一任院长。因国力有限,经费困难,开始的时候,中研院只设了与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几个研究所。以后不断发展壮大,到1937年9年间,又相继在南京、广州、上海等地设立了包括物理、化学、工程研究、历史语言在内的共十个研究所。据说按当初蔡元培先生的计划,中研院要建立十四个研究所,但随着抗战爆发,各研究所被迫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虽有筹备扩张的打算,但实际上的建制也就到此为止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除一个较完整的史语所和数学所部分图书、人员随蒋介石政权迁台外,其他的都留在了大陆,并陆续归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系统。  对于中央研究院的创立者蔡元培先生,我与他见过几次面,因辈分差异太大,说不上深交,但我心中却非常景仰这位“北大之父”、中央研究院元勋硕老。遗憾的是,抗战爆发后,蔡先生由上海乘船到香港,未能回到重庆就得病去世了,伤哉!  岳南书中提到的另外几位师友,我不但与其熟悉,还从他们身上受到了不少教益,得到了他们许多帮助,至今感念不已。  1931年暑假之后,我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读书,1935年毕业,这时期正是胡适先生在北大做教授的时候。我听过他的课,如他讲的淮南王书、禅宗和尚、神秀、慧能等等,但学到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没有学到他的史学思想和学术体系。受他影响最深的倒是《红楼梦》考证。我喜爱《红楼梦》,赞成他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等材料,考订《红楼梦》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世和自传。我没有研究红学,但我一直坚持此说。这是胡先生对我最大的影响。  在校期间,有两回事胡先生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当年北大所在的沙滩周围,住着很多不是北大学生的青年人。这些青年人中,一部分是考学落第准备明年再考的学生;一部分是北伐革命战场上退下来的青年。这些青年和北大学生一样挎起书包走进北大课堂,找个座位就坐下听课。教师不问,学校也不问。一天,胡先生上课,拿出一张纸来,说:“你们谁是偷听的,给我留下个名字。没有关系,偷听、正式听,都是我的学生,我想知道一下我的学生的名字。”胡先生的高明和胸怀使在课堂上的我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那些偷听生,都是真念书的。当时有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可见偷听生确实是用功用心想学习的青年。胡先生的话改变了偷听者的身份,偷听成了正大光明的听。胡先生是用亲身示范,教育了所有在座的青年,要做胸怀开阔的人,做纯厚、高尚的人。  另一回事是,胡先生每星期拿出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在家接见青年学生,解答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可以谈,他尽力解答。那时他住在地安门里米粮库(解放后,这座房子五十年代是画家陈半丁先生住,后来是邓小平同志住)。我到胡先生家去过一次,问什么问题已回忆不起来了,大约主要是好奇,要去看看。只见“高朋满座”,都是青年学生,有问有答,有讨论,有辩论,气氛热烈,高兴和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书育人的办法,后来我在大学教书,很想学胡先生每星期找出一个固定时间接见学生,借以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始终没有做到,现在想来仍感惭愧,也由此更加佩服胡先生的精神和毅力,了不起。  北大毕业后我到日本留学,归国后在重庆编了几年杂志,那时已是抗战时期了。1944年我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先生邀请,进入史语所陈寅恪先生主持的史学组工作。当时史语所为躲避日机轰炸,已由抗战早期的南京、长沙、昆明迁到了四川南溪县与叙府(宜宾)之间的李庄镇一个叫板栗坳的山中。这个地方确实是偏僻隐蔽,从李庄镇到板栗坳需要沿长江岸边走好几里地,再爬一个大约五百级石阶的山坡才能到达,其环境就跟《水浒》描述的我的家乡、山东西南部的水泊梁山差不多。傅斯年先生是这个山寨的“头领”,只是他多数时间在重庆,实际上在这个山头“聚义厅”中坐第一把交椅的是董作宾先生,他是代理所长。  尽管我们居住的板栗坳上下山辛苦,但避免了日机轰炸的麻烦和无谓的牺牲。关于李庄的风土人情与迁到这里后的中研院史语所,以及由陶孟和主持的社会学所、李济主持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梁思成主持的中国营造学社,外加同济大学等等情况,岳南在这部著作中已有较为详尽的披露,并且比较到位,这里就不多说了。  要说的一点是,我在史语所工作期间,由于当时一些报告、电文我没有机会看到,而事隔六十多年由岳南从多种资料、特别是从台湾史语所“傅斯年档案”中查考得来,填补了不少历史空白。许多事,我看了岳南的这部书稿后才知道。特别是当年心中已有所感觉,但事实仍模模糊糊的同事们生活间的内幕,甚至矛盾纠葛,通过“傅斯年档案”中留存的一批书信的披露,外加岳南的考证,理出了一条明显的线索,我才恍然大悟。比如傅斯年在李庄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到教育部、中研院总办事处要钱以救济病中的梁思永、林徽因的事;傅斯年与陶孟和发生矛盾,后来又握手言和的事;傅斯年为何对吴金鼎与夏鼐产生不同的看法,吴金鼎负气出走当兵的事;号称“闽东才女”的游寿与傅斯年、董作宾之间暗中较劲等等,在当时我的脑子里是模糊的。比如女才子游寿,我只知道她不是傅斯年亲自选拔的人,好像是南京一个什么官推荐的。但傅斯年先生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凡不是他亲自选拔的人,在史语所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后来游寿果然在史语所不长时间就走了,她走的真正原因我不清楚。直到这次岳南在书中有理有据地把尘封的材料摆出来,我才认识到,呵,原来是这么回事。惜哉,游寿!  如果说岳南这部著作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认为除了具有文学家文笔的优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稽考钩沉,探赜索隐,发掘探幽,将鳞爪缀成珠串,使湮没于历史泥沙中的真相层层剥出,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和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独特性格和风范的鲜活的生命,读之令人亲切感动,回味无穷。  当然,因篇幅与选材上的关系,有些我以为很好的材料,岳南并没有纳入书中。比如,当时史语所有个好制度,就是不定期的作学术报告。我印象中傅斯年、李济、董作宾,还有劳干、董同龢、逯钦立等先生都作过。傅先生讲的“性命古训”对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逯钦立那时还年轻,与我年纪仿佛,是山东菏泽地区同乡,他所作的陶渊明诗演讲,很为大家喜欢。董作宾先生说话有河南口头语“老天爷”,说不三句话就出来一个“老天爷”,或“我的老天爷!”时间久了,我们这些后生小子们背后就送给他一个“老天爷”的雅号。只要一说“老天爷”如何,大家都知道是指董先生,后来竟连年轻的家属们也跟着叫起“老天爷”来了。因了这个雅号,现在想起来,董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如在眼前,并觉得特别亲切。在艰苦的抗战条件下,史语所开创的这个学术交流活动,对每个人的研究都是个督促。后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当主任的时候,就定期让同仁作学术研究报告,一直维持了好几年,大家反映都说这办法很好。  岳南书中提到的梁思成、梁思永兄弟都是我的师辈人物,梁思永先生于李庄后期身体不好,在病床上的时候较多,但还是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特别是他一手发掘的安阳殷墟那批东西,可谓倾尽了心血。因为在李庄板栗坳山上没有娱乐活动,星期日,我们年青人有时就到社会学所去,顺便认识了陶孟和先生与梁方仲、罗尔纲等研究人员。陶先生话较少,是个老实人,也是个真正的学人,可惜解放后不太得志,也受了一些凌辱,最后抑郁而终。这一切,从岳南书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不赘。  除了社会学所,我们也到山下的中国营造学社听梁思成先生夫人林徽因师母的“训话”。当时林师母已病在床上了,看到我们去她特别高兴,“训”起话来也格外起劲。我说的“训话”完全是真诚善意的。梁、林都是我的长辈,待人热情,林夫人长得漂亮,又极健谈,和她在一起,话总是她说的多,我们这些后生小子围在她身旁,听着她的话,如沐春风中。  至于岳南书中所述及的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等年轻一辈学者,都是我的学长,说起话来就更随便一些,要讲关系的话可谓亲如兄弟姐妹。我认为,这几个人皆属于胡适、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第一代学者之后又一批天才式人物,也都是了不起的学问大家,是很值得纪念的。岳南在书中对他们的理想、事业与人生追求有不同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那段历史史实,让后人通过这些文字看到了已渐被历史风尘埋没的人与事,同时也见识了他们在事业上不懈追求努力的人格风范。所谓薪火相传,血脉不绝,中华民族的文化火种不灭等等,不是靠泛泛几句话就可以完成的。作为后世知识分子,特别是年青一代,了解一下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学术历程和业绩,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而岳南在书中所给予大家的正是这一点,我认为这也是本书赋予当今社会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抗战胜利后,流亡于西南地区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陆续复原回到南京。大约是1946年秋冬,胡适先生从北平到南京来,傅斯年先生叫我到机场接他。第二天晚上,史语所召开了一个欢迎胡先生的茶话会,家属小孩都参加了,小孩子钻来钻去,乱哄哄,场面很热闹。胡先生很高兴,会上谈了些学术教育问题,又说了一些如何“怕老婆”的笑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傅斯年先生讲话时说,适之先生是娘家人,大家不必见外等等。又说:“人说我是胡先生的打手。不对,我是胡先生的斗士!”  傅先生这个话我是第一次听说,但从抗战后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对做过汉奸的伪北大教员毫不留情地“予以扫荡之”(傅斯年语)等等棘手的事务上来看,也真称得上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关键时刻毫不含糊的“斗士”。  1948年之后,由于国共内战的原因,中央研究院的这一批学者各奔东西,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归骨于田横之岛”。政治的阻隔使得原本在一个锅里摸勺子的师友,只能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一堂,甚至父子家人都永远不能相见了。胡适、朱家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等前辈最终客死他乡,这真是人间少有的历史性悲剧。  1995年12月,我终于有了去台湾参加傅斯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和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在史语所黄宽重所长的陪同下,先后拜谒了傅斯年、胡适之、董作宾、李济之、董同龢等先生的墓,并一一鞠躬致哀。先生们远离故乡,飘零海外,魂魄而有知,一定会感到寂寞凄楚的吧。愿台湾、大陆早日统一,使先生们的学术精神薪尽火传,生生不息,续学术香火于天下。  何兹全  2009.11.22  时年九十九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著作具有文学家文笔的优美,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稽考钩沉,将鳞爪缀成珠串,使湮没于历史泥沙中的真相层层剥出,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 何兹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及其继承者,连同各所所长与专家,对青年学者的培育特别重视。后来留在大陆对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夏鼐,就是这一时期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本书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描述皆倾注了大量心血,令人感动和欣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考古学家 王世民这本书提到的胡适、傅斯年、李济诸先生是我的恩师,受他们的鼓励与提携,才有了我和台湾同行们取得的成就。对此,终身不忘。  ——台北中研院院士、人类学家 李亦园阅读岳南这部作品,令吾侪再次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梦想与光荣。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 徐贵祥我还记得,1990年春天,岳南与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宿舍中对坐无语。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正在琢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出路与方向等问题,他内心的痛苦和对民族文化前途的焦虑我一无所知。二十年之后,当我看到《陈寅恪与傅斯年》震动海峡两岸,还有这部《从蔡元培到胡适》样稿的时候,我这才知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融入他的血液并成为岳南奋进的力量与追求的目标。我为有这样的同学与朋友而庆幸。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评论家、诗人 王久辛十几年前,中国文化界一派浮华,几乎没有几位作家、学者去关注文化命运与历史音容,只有岳南还愿意坐下来谈论我们民族史上自由知识分子的血泪与呐喊,这多少让我欣慰而刮目。我告诉他,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去唤起同胞们对历史的温情、自由的信念与文化的关切!从《风雪定陵》的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到《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一纸风行,再到这部《从蔡元培到胡适》横空出世,也是苍天可鉴,功不唐捐。  ——评论家、诗人 何三坡

内容概要

岳南
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理事。自20世纪80年代始,着力对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生存状态、思想脉络、道德精神与学术成就进行调查研究,有《李庄往事》、《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作品问世,同时著有《风雪定陵》(合撰)、《复活的军团》、《天赐王国》等“考古文学系列作品”十部。已有数部作品被译为日、韩、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现居北京。
《风雪定陵》入选1996年《中国时报》开卷版十大好书
《陈寅恪与傅斯年》入选2008年《光明日报》十大好书

书籍目录

序言 大江大海,师友难忘 何兹全蔡元培生前身后事跨过时代的门槛病逝港岛群英会陪?行都灯火春寒夕最后的博弈
群星灿烂的年代山坳里的身影世间已无梁启超梁思永东北之行殷墟发掘的光芒醉别清溪阁苦难的李庄岁月傅斯年与梁家兄弟林徽因的感恩信梁思永之死花落春仍在
陶孟和的尴尬人生北大校园与毛泽东结缘自立山头的甘苦山行复悠悠吴文藻与费孝通“西南自立”“进军西北”之梦决裂一代名媛沈性仁多情最数金岳霖张家祠言和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春
考古星河中的两只“大鼎”吴金鼎的清华时代城子崖遗址横空出世夏鼐与吴金鼎的交往发掘彭山汉墓打开前蜀皇帝陵墓吴金鼎参军内幕盟军招待所的悲苦日子夏鼐的西北之行夏鼐为郭沫若斗胆进言吴金鼎之死
书剑飘零一介眉闽东才女游寿走进山门反出“忠义堂”遥知北国有姮娥
叶企孙冤案始末中央研究院总干事雾都遥念陈寅恪重返清华离奇的C.C.特务案日夕凉风至
旧业已随征战尽“抢救”学人计划傅斯年夜赴台湾在台大校长任上“归骨于田横之岛”
梦里不知身是客胡适的流亡生活身死演讲台郭沫若与董作宾的恩怨远去的甲骨学大师李济的旧梦新愁第一代考古学家乘鹤远去

编辑推荐

《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编辑推荐: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一代知识分子的恩怨情仇、家国命运。

作者简介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辉煌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开创了“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的局面。本书以中研院从组建到逃亡台湾这段历史为线索,描述了蔡元培、傅斯年、陶孟和、陈寅恪、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胡适等知识分子在乱离之世为学术的自由和进步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着重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研院人文科学研究所及相关人员,由南京到四川李庄万里流亡的苦难历程,生动再现了傅斯年、梁思永以及与之相关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一流学者,在艰难困苦中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执着于学术事业的进取精神。
同时,本书还披露了中研院在岁月流逝中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对历史进程中的人事纠葛、事件起源、学术争端等湮没日久的是非恩怨,以当代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使沉积于历史风尘中的人物与事件,再度以鲜活的形象与映像,凸现于世人眼前,令人在对前辈们敬仰感念的同时,也对他们各自的坎坷命运与悲壮人生,生出几分浩叹。
这部著作具有文学家文笔的优美,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稽考钩沉,将鳞爪缀成珠串,使湮没于历史泥沙中的真相层层剥出,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 何兹全
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及其继承者,连同各所所长与专家,对青年学者的培育特别重视。后来留在大陆对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夏鼐,就是这一时期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本书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描述皆倾注了大量心血,令人感动和欣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考古学家 王世民
这本书提到的胡适、傅斯年、李济诸先生是我的恩师,受他们的鼓励与提携,才有了我和台湾同行们取得的成就。对此,终身不忘。
--台北中研院院士、人类学家 李亦园
阅读岳南这部作品,令吾侪再次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梦想与光荣。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 徐贵祥
我还记得,1990年春天,岳南与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宿舍中对坐无语。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正在琢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出路与方向等问题,他内心的痛苦和对民族文化前途的焦虑我一无所知。二十年之后,当我看到《陈寅恪与傅斯年》震动海峡两岸,还有这部《从蔡元培到胡适》样稿的时候,我这才知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融入他的血液并成为岳南奋进的力量与追求的目标。我为有这样的同学与朋友而庆幸。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评论家、诗人 王久辛
十几年前,中国文化界一派浮华,几乎没有几位作家、学者去关注文化命运与历史音容,只有岳南还愿意坐下来谈论我们民族史上自由知识分子的血泪与呐喊,这多少让我欣慰而刮目。我告诉他,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去唤起同胞们对历史的温情、自由的信念与文化的关切!从《风雪定陵》的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到《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一纸风行,再到这部《从蔡元培到胡适》横空出世,也是苍天可鉴,功不唐捐。
--评论家、诗人 何三坡
一、本书是全国第一本关于民国年间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的学者群体传记。
二、作者岳南为著名纪实文学作家,文笔细腻,挖掘了不少著名学人的当年隐事,令人回味无穷,可读性极强,连胡适弟子、中研院当年的工作人员何兹全先生都说:“许多事,我看了岳南的这部书稿后才知道。特别是当年心中已有所感觉,但事实仍模模糊糊的同事们生活间的内幕,甚至矛盾纠葛,通过岳南的考证,理出了一条明显的线索,我才恍然大悟,呵,原来是这么回事。”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一代知识分子的恩怨情仇 家国命运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考古学家王世民、人类学家李亦园
著名作家徐贵祥、评论家王久辛、诗人何三坡       联袂推荐

图书封面


 从蔡元培到胡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一 作者对第一届中研院郭沫若为何被选入作出的判断是胡适、傅斯年等主持人由于政治原因将其选入,即若不选郭沫若,中研院院士名单只是国民党或国民党亲近中人,那么本名单若公布必是大受质疑。作者将认为郭沫若的入选是“自由知识分子传统”的人称为丝竹之辈,言语之中甚是有一种众人皆醉唯本人看透之感。我以为郭沫若的入选确为一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作风,不论是夏鼐为郭说话还是郭的最后入选,我以为确为作者所看不起的提法,即“科学民主与学术自由的胜利”或是“自由知识分子传统”二 全书都绕不开一个人物即傅斯年,此人确实是个学霸,也是史语所的教父类型的人物。其打压吴金鼎、游寿固然让人愤慨。但是史语所的成绩与其个人的独断乃至专断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硬币的两个面吧。三 胡适在听到中共广播对其的许诺后,异常平静并且微笑着的一句: “他们要我吗。”以及当吴晗劝其不要离开大陆时的一句:“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每念及此,我只有对胡适清醒头脑之敬佩,对其慨然风度之敬仰。当然,更为其庆幸,作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楷模以及领军人物的胡适如果留在了大陆,试问其或是失晚节苟且偷生或是不堪受辱自尽。恐怕今天再研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又是另一番模样了吧。四 看的出作者收集材料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尤其是从考证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葛可以看的出来。我以为本书好在打破了以前一种对于中研院的过度美化感,真正的中研院还有中研院的那些大师都不会再有了。对其无论多少的遗憾和追念都可以理解,但大可不必少谈或不谈其中的人事纠葛、门户之见、利益之争。讲了只会让我们对中研院的人和事有更多的立体感和时代感,而不是凡谈大师,必是高大全、人品才德俱佳的形象。让我们接近大师真实的一面只会让我们对其更增敬佩而不是其他。五 书的正面看的挺有感觉的,拿回去一反过来看,感觉很山寨。弄那么多推荐何必呢。我看见中研院和胡适就买了。真没兴趣的多少推荐也没用。另作者的某些用词我觉得很不妥当。幽默感没有,不严肃感倒是来了。还有一些判断也不是合理的。六 胡适是个极值得研究的人物。七 老蒋对知识分子还是很尊重的,即使他不认同自由主义那一套。在1948年如此时刻还是亲自出席中研院成立20周年讲话此举与毛的“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什么的还是高下立见
  •     1、这个题目似乎起得不是很合适,胡适既然是“既开风气又为师”,不该是“到”后面的终点,事实上书上所描述的也不是以他为某种程度的终点来讲。2、其实这本书和我07、08年前后看的《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比较,真的没什么进步,许多内容还有重复,我相信我还没看到的《南渡北归》等系列也想必如此。这大概是因为商业因素,所以内容不停地重复,却不停地换着名称来出版新书,唏嘘。3、和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一样,不知作者是否可以为了增加“可读性”“生动性”,硬是把武侠用语和水浒用语穿插其中,显得不伦不类!其实个人认为,像学术性和这种纪实性文字,就应该是比较严肃正统的用语,以烘托文字所表达的历史感,不必太花俏。像其中所讲到的知识分子的音容笑貌,其实仅仅如实描写,已是非常生动,比如傅斯年、叶企孙、陈寅恪等。4、豆瓣上还有不少把岳南骂得一文不值的人,我觉得太过了,仅作为专注研究民国知识分子的这一角度来看,其人其作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谢泳、智效民等人也有相关的研究著作,但他们的书没有登上畅销榜,这在普及的意义上来说,高下自分,虽然研究实质是另一回事。5、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叶企孙的命运。也许对于那一代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来说,死都好过像叶企孙那样的命运,发疯发癫,那么有才华的人!叶企孙也岂止一个?唐德刚说去台知识分子是自己捧自己,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是自己骂自己,在我看来,怎么都好,前者要好过后者啊……
  •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0年4月26日第C05版文化·读工场 满清末造,民国初年,西方列强挟工业革命之余威席卷全球,每个古老的文明都在风雨飘摇中,中华大地更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为救亡图存,各界精英风起云涌,殚精竭虑。方其时也,清末翰林蔡元培受北洋政府邀请回国主持北大,审时度势而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此等振聋发聩的办学理念甫一确立,中国近现代学术科研教学蹭蹬不前问题丛生的混沌局面即刻开始澄清改观。此后,蔡元培改任中研院院长,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建院始终。虽然元培先生因过度操劳不幸遽然逝去,但他所培育的学术幼苗-----中研院,却延着所奠定的基础奋力成长,在自由独立的氛围中,撑起一片人文绿荫,更在中国近现代学术长征路上刻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印痕。 蹒跚发轫 1927年6月13日,身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立志改革教育体制的蔡元培,在南京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交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案。根据《大学院组织法》,以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承国民政府之命,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宜”。当时的有识之士吴稚晖等辈与蔡元培保持了一致的观点,希望中国有几十个或更多的知识分子专心致志从事窄而深的学问,等一二十年之后,逐渐形成社会的重心,以转移社会学风,政府与学术机构因势利导,中国便可以在知识上得以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与西方学术界角逐争胜----中华民国大学院的适时成立,为实现这一理想打下了第一块基石。1927年11月9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公布,改定“中央研究院直隶于国民政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国文学、考古学、心理学、教育、社会科学、动物、植物等十四个研究所。但鉴于财力、人力和各方面条件限制,最初只设了与国计民生有直接、紧迫关系的理化实业、社会科学、地质、观象等4个研究所,其他研究所后来才陆续成立。从1928年到1937年9年间,经过蔡元培与同仁共同努力,中研院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在南京、广州、上海等地设立了包括物理、化学、工程、历史语言在内的10个研究所。 被迫西迁 正当蔡元培踌躇满志,欲一鼓作气把预定计划中的14个研究所全部建立起来时,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淞沪抗战失利,南京危急,中研院下属各所不得不打点行装,踏上关山阻隔、前途黯淡的流亡之路。未几,“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拉开了高潮大幕。危难关头,蔡元培边极富远见地派人赶赴昆明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接洽,希望把中研院在上海的三个研究所搬到昆明继续工作,边亲自指挥上海三个研究所向内地撤退。之后,撤退至香港的蔡元培精心策划组织,于1938年2月底在香港主持召开了中研院自上海、南京沦陷以来首次院务会议。总干事朱家骅,以及所属的丁西林、李四光、竺可桢、傅斯年、陶孟和等10位所长如期赴约,共商御侮图存大计。面对众人显现的慷慨悲歌之气,蔡元培颇为欣慰,精神为之大振。此次会议确定了战时院务工作的许多重大策略与生存发展方针,对未来作了前瞻性筹划,与会同仁莫不深受鼓舞。正当此关键时刻,作为中研院灵魂和中流砥柱的蔡元培强撑已久的病体不幸倒下...举行完蔡先生的葬礼后,他的同仁和学生们强忍悲痛,经过一番折冲樽俎激烈争夺,选举出了中研院第二任院长,继续其未尽的事业。此时,中研院、西南联大、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科研院所全部向四川转移。因蜀地既有千山万壑的阻隔,又有长江、岷江、金沙江、嘉陵江等支流与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相通,是一个幅员广袤、可进可守的天然避难场所与积蓄力量待机反攻的后方战场。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在大难临头之际也都逃往四川避难,比如唐代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在长安城陷之际,唐玄宗携带部分文臣武将出逃四川剑南,使李唐王朝在天崩地裂的摇晃震荡中最终稳住了阵脚并重新站了起来。西方有敦刻尔克大撤退,东方就有举国西迁。先“潜龙勿用”,再“飞龙在天”。前面的战略大转移正是为了后面的战略大反攻做准备。中研院先在宜宾下游找到了可供安置书桌的地点。之后更是把目标定在了“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李庄镇。历尽千山万水艰难跋涉,1941年1月,史语所人员携带青铜器、殷墟出土甲骨,以及孤本线装书等600多箱国之重宝,翻越山高路险的乌蒙山脉抵达李庄。不过,当时镇内镇外的庙宇宫殿,几乎全被同济大学所占,史语所只好跑到距李庄镇4公里外的板栗坳(栗峰山庄)张家大院安营扎寨。 频出成果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颠沛磨难,中研院的学者们却从没因此而荒废研究,很多极其重要的学术之花都结出累累硕果来。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就理直气壮地指出“人种的,历史的,地理的,皆足说明东北在远古即是中国之一体”,并由此发出了“东北在历史上永远与日本找不出关系也。史学家如不能名白以黑,指鹿为马,则亦不能谓东北在历史上不是中国矣”的大海潮声。《东北史纲》由李济节译为英文,分送来华的国联“李顿调查团”参阅。这份文本给日本指鹿为马的侵略者当头一棒,心虚得只好另找侵略原因,而不再说“东北历来就不是中国领土”这样的瞎话。梁思永整理发现的“昂昂溪文化”类型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打破了瑞典学者安特生将仰韶与龙山两种文化混在一起并轻率得出“粗陶器要比着色陶器早”的错误结论,进而推动了殷墟发掘中“地层学”这一先进考古技术方法的运用,使当时与后世学者认识到必须将殷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原则,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式的坐标。吴金鼎首先发现的城子崖遗址被命名为“龙山文化”,这是第一处由中国考古学者自己发现和发掘的遗址。它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文明既不是西来,也不是东来,它就起源和来自这个具有无穷创造力和光荣历史的伟大民族本身。以活生生的材料推翻了瑞典学者安特生等洋专家对彩陶-龙山-齐家文化谁先谁后的文化分期判定,让力倡“中国文化西来之说”的安特生在诸多硬证据面前哑口无言。 李庄岁月 在外面硝烟炮火的洗礼衬托下,川南小镇李庄相对成为一处静谧之地。骤然涌来的师生们让小镇顿时拥挤不已,经过一番调整,逐渐充满了学术气氛,暂时安顿下了一张张惊惶流离的书桌。梁思永曾因过度劳动后生肋膜炎,在协和治愈,但结疤不佳,身体遂弱,别人都登五百多级石阶进入史语所李庄驻地,他只好在山下呆着。梁思永哥哥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也长期感染肺病,不能多动弹。傅斯年见状,展现出山东人的侠义,数次向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写信求助,平日霸气的傅斯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侠骨热肠的汉子。信件言辞恳切,打动了朱家骅的心,于是特批款子以襄助其义举。动荡岁月,困难不止一人有,能得此款项,如雪中送炭,弥足珍贵,及时抚慰了困境中的梁家兄弟,使他们感激之至,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研究。但最终,梁思永过于严重的病情让傅斯年倾尽了史语所的医疗预算,弄得医务室“完全破产”,这让其他同仁对于傅斯年颇有微词,甚至非议也是一种必然。由此两难境地,更可见傅斯年处世之风格,用心之良苦。而这诸多的不易,只能徒令后人感慨万端,对天一叹了。 退守孤岛 抗战胜利,重见曙光。学人们本想大干一番,却未曾料到命运之巨手又重新挑燃了熊熊战火。国民党开展学人抢救计划,派遣飞机与中共争夺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同时,出于对诸多文物的保护和政治上的考虑,史语所把发掘收藏所得的最珍贵文物运到台湾去了。因为傅斯年本人的感召力,史语所基本完整迁至台湾,而中研院其他大部分院所则留在了大陆。台湾孤悬海外,胡适等学人心里也极不安定,毕竟要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培育文化种子。好在这群学术遗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抱着归骨于田横之岛的坚毅开始重新播种。虽然蒋介石对于胡适继续委以大任,但对其在小岛上依旧提倡自由主义和学术独立,仍持警惕。胡适不为所动,始终固执己见,他心中所怀抱的是蔡元培所点燃的自由独立火种,不管流落到哪,他和他的学生,他和他的中研院全体同仁都以护佑之为终生使命,即便付出再大代价亦在所不惜。 至此,岳南叙说的中研院故事暂告一段落。岳先生本身就是考古纪实文学作家出身,所经历的事和所采访的人,大都浸淫于考古界;抗战胜利后中研院选举院士,人文组基本上都是史语所的人;再加上中国文化里,存在着以历史为信仰和神明的传统,所以本书对史语所着墨尤多,也符合逻辑。岳先生以后可把视野扩展更广,将中研院科学界那些悲壮动人的故事也讲给大家听,让充满着自由光辉和独立传统的中研院精神不断薪尽火传。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0年4月26日第C05版文化·读工场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0-04/26/content_431010.htm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岳南写的很不错 一定要看看
  •     现今,牛人何在?
  •     中研院的开创、发展、高潮。一代学人精神写照。
  •     胡适梁思永梁启超傅斯年诸人,比之于南怀瑾文怀沙之徒,更让人起敬。
  •     这个也买倒了 只能放在那摆设了
  •     人和事很精彩,但这位文艺老年牢骚太盛,让人受不了。想看《中研院六院长》。
  •     内容还没有看,简介很诱人,所以买了,期待~~
  •     本本分分的叫 中科院那些人和事 就完了, 非得吸引眼球叫 从蔡元培到胡适. 这么一本只有"圈里人"才感兴趣的书 有必要吗
  •     文中特别之几处: 1、陶孟和在抗日战争时对中国抗战损失赔偿之研究文献,在四九之后被当废纸变卖,无人过问,ZF亦无此为依据向日方索赔。 2、抗日地雷战之幕后科技英雄熊大缜在根据地被诬陷为汉奸,并被某人从背后掷石致脑浆迸裂含冤而死,据传此某人在四九后馆至HB省要员。 3、两弹一星功勋、炸药奖获得者李、杨的老师、前中研院总干事叶企孙,在四九后惨遭折磨,精神失常,流落北大燕园,凄惨至极,令人涕零。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师之后无大师。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乃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学者们奋力追求的目标 在这些学者中 在建国后仍保持独立人格和处事原则的 尤为让人尊重 而所谓不能“从善如流”的 命运便开起了他们的玩笑 这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悲哀
  •     總是唏噓
  •     越到后面,越显凄凉
  •     大师的年代,大师的故事。为什么那个时代大师云集中研院?
  •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有所收获
  •     其实应该叫史语所及其他。。。
  •     看一看大家的传记,获益匪浅。
  •     当中有好多民国名人的小道消息。
  •     从蔡元培到胡适
  •     时间久了,他们的思想我们无法感知,他们的价值我们也似似而非,那些人和他们的奋斗,很有回味,也能澄清些我们对历史的了解
  •     了解学者大家的治学风范
  •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     不知是作者太主观还是我太主观。总之读得不开心!一点都不严谨!
  •     十一回家火车上读大半
  •     书还不错,浏览了一遍,应该蛮好
  •     刚开始看,不想其他的历史类书籍那样生硬,有味有趣
  •     政治对学术的侵犯和扼杀,是对知识分子最大的侮辱。
  •     文章写得别有一种角度 很喜欢 不是那么费脑 却又增长见识
  •     这部著作具有文学家文笔的优美,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稽考钩沉,将鳞爪缀成珠串,使湮没于历史泥沙中的真相层层剥出,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     很好,包装精美,送货及时
  •     本书有没有从知识分子的历史透视出中国大变迁的历史呢?还没有。但无论如何,本书值得一读,而且读起来会激荡一些思绪。
  •     岳南写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人和事,读来大爱,历史上的人和事,自己究竟了解多少呢
  •     2010-06-28 购于当当
  •     演义痕迹过重,不然就五星了
  •     很好,值得一读。。。。
  •     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读。
  •     写的挺客观的,还是很满意的,喜欢民国文人思想家们!!!
  •     那时的学者,现在的“专家”,真是天上地下....差距怎恁大呢?
  •     1、这个题目似乎起得不是很合适,胡适既然是“既开风气又为师”,不该是“到”后面的终点,事实上书上所描述的也不是以他为某种程度的终点来讲。2、其实这本书和我07、08年前后看的《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比较,真的没什么进步,许多内容还有重复,我相信我还没看到的《北渡》等系列也想必如此。3、和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一样,不知作者是否可以为了增加“可读性”“生动性”,硬是把武侠用语和水浒用语穿插其中,显得不伦不类!其实个人认为,像学术性和这种纪实性文字,就应该是比较严肃正统的用语,以烘托文字所表达的历史感,不必太花俏。4、豆瓣上还有不少把岳南骂得一文不值的人,我觉得太过了,仅作为专注研究民国知识分子的这一角度来看,其人其作的意义都非常重大。5、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叶企孙的命运。
  •     这个很喜欢看的 很不错 评论晚了 ‘’
  •     还没有看是买129送29拍下的
  •     拿到书后,翻看了部分内容,被书中的人物的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的品格及大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所感动,所折服,我崇拜他们,他们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基石和传承者。感谢作者辛勤工作,让我们后人能够近距离的领略大师的风采。
  •     一直想要了解那一代的这些大家,这本书很不错,总体看大家就是大家,可是比现在天天上电视的一些专家强了不知多少倍,升华一下自己。
  •     文笔不好,议论太多,但是故事还挺好的。我果然是不能读近代史,容易入戏,动辄动情。我还是回去弄我自己的先秦秦汉吧~
  •     也许是年龄的缘故,近来想看些文化性的东西,周围那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太多了,给自己一些安宁,多些思考吧!
  •     与南渡北归不同的是该书以每个人物为主题 每章生动描写一个人物 或一个研究院的知识分子 总结性非常值得一看 结合陈寅恪与傅斯年看 我觉得会更好 能把历史脉络更清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     此书价格贵了点,不打折不值。内容很精彩,了解明过大师。
  •     岳南先生的著述已经认真阅读过不止一部了 非常喜欢 民国时期的教育指的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认真阅读 深刻思考 岳南的书则是最好的参考!
  •     详见书评
  •     相比于南渡北归简略了一些
  •     文字轻佻,有一分材料说三分话,而且援引史料不注明出处,连参考价值都减弱不少。
  •     看看到底民国是怎么回事!
  •     一代精英,一代大师。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与梦想。
  •     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历史上,乱世出人才一点不假,我认为乱世还出大师。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但是我们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抹去的一个重要时代,不管当政者持何种态度,斯人不改。至于民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是我们华夏民族从世界最强者一步一步走向衰微致列强觊觎瓜分的境地,而炎黄子孙以徐图自强的悲壮史诗。民国文化因为其开放包容而灿若星河,民国教育因为其高度独立不受干扰而大家辈出。民国学术成就因为民族的颠沛流离却成就斐然而让后学者羞愧难当自愧不如。民国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时代,尤其是在学术造假学生不学无术的当代备尝怀念。呜呼哀哉,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     文笔啊文笔
  •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矣
  •     为熊大缜,叶企孙MARK一下,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     时代以及诸多原因决定了当下是一个大师缺失的时代,对于那个黄金岁月唯有缅怀
  •     讲述那些民国文人知识分子的,喜怒哀乐之经历
  •     为什么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在每次风起云涌之时总是最先走上祭坛的一群人呢?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政治运动,每一次知识分子总是用赢弱的身躯和炽热的鲜血尝试去唤醒铁箱中的愚民。每次看完关于民国以来我们国家科学文学艺术方面大师的命运,总是叫人唏嘘。我时常那中外历史来做类比,我常常怀疑辛亥革命之后我们的文化体制其实仍处在中世纪。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你只要认真查阅辛亥以来我们知识分子的命运,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     治学是,为官是,做人更是
    心胸决定高度
    投入决定深度
  •     这是一本好书,很值得拥有。
  •     从中可以了解为什么,当前社会出不了“大师”。
  •     这本书很有意思,也许是我的兴趣吧,民国总给人很多的向往,大师情节,呵呵,不过现在能有几任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师。
  •     简直学以致用哦!
  •     很厚重的历史著作!读起来很有趣。
  •     民国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写照,一代大师的恩怨情仇.
  •     我从南渡北归开始,一直坚持,很喜欢。
  •     本书披露的部分人物,比如叶企孙等,事件过去看不到,很真实,很震撼,关心历史和感兴趣的值得一看。《地雷战》中的地雷技术,源自吕正操在冀中的平原游击战,清华的一批爱国学生来当技术攻关,研制的地雷世界领先,但这些学生被当成了“特务”,结局很惨。
  •     对于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群体形象,南岳用力最勤。南岳所掌握的资料,还可以写不了书吧。如果把南岳这几种书都看了,是感觉有一些重复的,如《南渡北归》三部,《中研院那些人和事》,《陈寅恪与傅斯年》。
  •     介于两星到三星之间,作者文学功底一般,遣词用句有时候不到位,主观感情色彩太浓以至于损害了部分结论的权威感。只是越到最后越是唏嘘。傅斯年之死竟然看哭了。
  •     貌似很好,找时间仔细阅读。
  •     中研院对于大陆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机构,但作为中国人那是一个应该了解的机构,这个机构让中国的学术无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挺好的书,适合闲暇之余看看
  •     买了一段时间,是正货,写得很好!
  •     因为选购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所以喜欢上岳南的作品,《南渡》、《北归》、《离别》、《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非常好,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年代那些人和事之中。
  •     内容与“傅斯年与陈寅恪”、“南渡北归”几本书有重复;材料的整理归纳比较凌乱;语言不够雅致,对一些学者带有较强的个人感情色彩,不够持平。
  •     有关民国时的大师,大家都该读一读。
  •     这本书不错,比较客观值得购买
  •     大师的时代不太平,但是大师确实出现了,政治上的乱世变成是文化上相对的盛世,改良从今天看未必不是一种坏事,渐进式的东西避免了零和游戏的推倒重来!
  •     民国时期的都爱看其实还没时间看,就说说书的质量吧,硬皮书,印刷纸张都很好,关键是字体大小看起来非常舒服,感觉不错。。。
  •     看到49后,几至泫然。
  •     虽然学文,但对于这一段历史一直是糊的,作者写的很好
  •     书印的简直是擦屁股纸
  •     何兹全先生亲自作序
  •     岳南先生对这段历史和任务研究非常透,书中任务和事件故事性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了解那段历史和历史中的大师!
  •     巨星云集
  •     不太喜欢作者夹杂过多个人判断的论述方式。
  •     内容丰富,非常值得购买
  •     休憩253rd,从南渡北归跟读岳南到今日,失望多于希望,南渡北归全面而完整,导致之后的著作,从陈寅恪到傅斯年与这本都是在炒冷饭,其中人物,故事,情节重叠度极高,因此,不会再读这个人的书了,已经足够
  •     这本书是了解民国文化历史的很好的资料,值得一读.
  •     能够让我们了解许多原本不知道的趣闻乐事,集知识和乐事于一体。
  •     重複的多,似乎沒有第一本認真了……
  •     对大师的人格予以魅力呈现
  •     东东很好价格也优惠好评5分
  •     中研院的大师们人生经历如何,学术见解如何,最终归宿如何,该书都有介绍,让人感慨系之。
  •     八卦,我喜欢
  •     曾就学考古门,今身在历史所。读来即熟悉又陌生。
  •     买新书还是有好处的,还没有翻来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