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章节试读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807616344
作者:余秋雨
页数:316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让人平静的一本书(读后感一) - 让人平静的一本书(读后感一)

这本书才读了开头,觉得很有动力读下去。
首先,一问一答的形式更容易令读者深入思考和多个角度思考,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在探讨文化大课题,让人仰慕,羡慕,作为国人也十分自豪,同时也觉得自己过得些许苍白,上班,吃喝,家庭,上班,吃喝,家庭式的循环,已经让生活轨迹变得浅薄,麻木,与这群学生相较之自愧不如,这本书唤起了我通过读书探索感受这个世界的欲望。
其次,作者对中国文化现状的理解,寄予的厚望,让我倍感宽慰,在人人在各个方面都向往国外的环境下,他说中国人似白纸一般的纯白自然天性,经过大浪淘沙式的荡涤,一定能找到并建立起我们的集体人格。平时看新闻看微博微信,我经常为大地为国家感到疼痛,而倍感迷茫与无助,今天读到这本书,我竟然理解了那些疼痛,宽容了这个荡涤的过程,这让人看到希望。
再次,本书一直带着回归,天然,平静,善良友好的基调,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甚至我能感受到太阳穴的松弛,感受到胃里在顺利而愉快的消化刚刚吃下去的米酒板薯,感受到竟然在进行腹式呼吸,我想这本书确实能让我放松,喜欢这状态,所以会继续读下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6页

中国思维的一大弊病,就是喜欢凭着局部印象作情绪化的判断,自始至终缺少理智判断,而理性控制的前提是宏观比较。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摘录(五)元 明 清 近代中国 - 摘录(五)元 明 清 近代中国

·把这次世界历史的大转折梳理一下,发现决定性关键就是钓鱼城下蒙哥的死亡。⋯⋯蒙古帝国由此产生重大分裂,征服世界的宏图再也无法实现。这一来,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特别是伊斯兰文明、欧洲文明和埃及文明,免遭根本性破坏。
·中国的戏剧姗姗来迟⋯⋯到了元代,我们却终于拥有了它,而且拥有的非常富足。原因之一,是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多数还难于阅读汉文化的多种典籍,因此舞台演出大为兴盛;原因之二,儒家文化并不提倡戏剧扮演,而元代少数民族的统治冲破了这种规范;原因之三,元朝建立后曾一度废止科举制度,使一批文人不知何去何从,便进入民间娱乐场所从事创作,这使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马致远等优秀剧作家大批涌现。
·⋯⋯我们现在自由的享用着很多古代文化,并且还要传给后代,看起来是正常和必然的事情,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一切文化要向后代传递,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灾祸,例如焚毁、割裂、假冒、错判、误鉴等等。而且,越有价值的文化越会这样,价值和毁灭全在一线之间。因此,永远需要有一批人,成为文化的抢救者、寻访者、守护者,忠心耿耿,甚至如痴如醉。
·《红楼梦》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其他几部小说,还没有摆脱黑格尔在《美学》里说的“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而《红楼梦》摆脱了,直接探询着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
·中国在二十世纪前期所做成的两件文化大事——推广白话文、破读甲骨文,证明中国文化并没有失去生命,甚至也没有失去高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摘录(三) 屈原 《诗经》《史记》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 摘录(三) 屈原 《诗经》《史记》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诗人的生活不能过于从容和安逸,因为这会磨损他的生命力度⋯⋯诗人的作品是跟生命高度统一的,不像小说家的创作那样可以虚构⋯⋯屈原最后的自沉,他所练就的对生命的体验,和他的作品最后达到的力度、高度是统一的。
·“生活在别处”,是指主动的分裂方法获得的一种精神释放。但是这种精神释放不像我们寻常理解的那样批判什么、冲破什么、排除什么、征服什么,而是从整体上把自己抽离出来,放逐到陌生之地,面对另一个世界。这等于造就另一个天地,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与原来的自我距离很远,有可能产生冲突,却很少有可能和解。⋯⋯从深刻的意义上说,平衡的痛苦更难以忍受。如果他渐渐适应了,那也就由平衡走向平庸了。
·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也就是连西方现代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诗意的栖居”。
·在诗意上,人类有一种共同的失落。几个伟大的文明的开端都有一个史诗阶段,都以诗的语言来奠基一个民族的基础话语。遗憾的是,就像法国哲学界狄德罗所说的,大家越到后来越没有诗意了。中国与其他古文明的史诗传统有一点差别,那就是中国的《诗经》主要是散篇抒情诗,特别在乎脚下的现实悲欢,在乎散散落落的亮点,而不太在乎虚实的整体结构。在我看来,西方民族诗情的宏伟性和整体性也许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生态方式有关,而中国的农耕文明则决定了诗情的真切、简短、随性。
·《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历史被拟人化,变成了一个生命,似乎能看到一切、裁判一切、奖惩一切。这个历史,就有了“亚宗教”的人格力量。⋯⋯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侠客游士、文人骚客,他们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脑袋后面有一支巨大的史笔。这支史笔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历史,也传达了一种有关人间正义的基本界限。
·史料漫无边际,而且永远可能被发掘。⋯⋯所谓“客观”的历史几乎无从谈起。这一点,二十世纪的法国新史学已经尖锐地指了出来,他们到后来只相信“心中的历史”,或者说,只相信历史在集体心理中的个别投影。这就是说,过去大量看起来“确证无疑”的历史,其实都有明确的主观立场,只不过在西方现代,都被科学主义的客观形式掩盖了。⋯⋯因此,司马迁的史学是一种“文学化的史学”,而不是“科学化的史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无论是成语还是成型的形容词,都是经过太多人手的“语言硬块”,如果作家们不想放弃由自己直接来描写对象的权利和责任,就一定躲避。
·三国两晋南北朝:阮籍、嵇康、刘伶(“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谢灵运(山水诗派)、王羲之、郦道元(水经注)、刘义庆(世说新语)、陶渊明。
·蔡文姬(177?-239?)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气。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清谈是源于汉代的清议,就是品评人物,其实是为了选拔官吏。县里面品评一下,觉得这个人好,就推荐上去当官。后来,品评的权利集中到了名士手里,名士如果说这个人很牛,那这个人就爆的大名。这种品评最早是针对道德,后来慢慢发展为评价一个人的风度仪态如何,后来有慢慢发展到了谈玄。⋯⋯不在乎内容和目的,恰恰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不是学术争论,也不是主题研讨,更多的是一种智力游戏和社交活动。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知,无复独多虑”。陶渊明的朴素,是对一切色彩的洗涤,因此也是中华文明在当时的一种最佳归宿。⋯⋯他皈依了一种纯粹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美,因循自然,欣赏自然,服从自然,投向自然。他本人,也因为自然而进化了自我,领悟了生命。
·田园是陶渊明的“此岸理想”,桃花源则是他的“彼岸理想”。田园很容易被实际生活的艰难所摧毁,因此他要建造一个永恒的世界。这个世界对现实社会具有一种宁静的批判性,批判改朝换代的历史,批判战乱不断的天地,批判刻意营造的规矩,批判所有违背自然的社会形态。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50页 - 文明的胎记

商朝代表性器物,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中的酒器、祭器(司母戊大方鼎)。甲骨。艺术水准、制造水平。商朝在天象、铸造、农业、医学、教育等较为发达,艺术、美学成果是无法被超越的。饕餮纹,青铜器上的图案,从凶猛、贪婪的野兽头部提炼出来的保留着威猛、狰狞的线条。饕餮纹让商代从伟大走向美丽。甲骨文,文字比较成熟的形态,半坡遗址和洪山遗址的象形符号是原始的。美的概念,羊人为美,模仿动物的舞蹈,舞者就是巫。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同时期,敦煌藏经洞被发现,经书被运至国外。
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是甲骨文。王懿荣-儿子王崇焕-刘鹗1903《铁云藏龟》殷朝-亲家罗振玉河南安阳发现殷墟,商王朝存在,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符号-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李济、梁思永等文化的发现伴随着被战争影响的动荡的社会,此时文化如何自处?如何传承?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把《汉书》挂牛角;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黑格尔《美学》最深刻的悲剧发生在两个各有充分理由的片面之间,两个片面谁也不能说服谁。亳-商丘,商朝建立。殷-国都稳定。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6页

这些年,中国广大民众在抗震救灾,守护生命,倾情民生,拯救环境等方面的空前实践,成国显著,本来很可以由此重建文化在精神价值,人生信仰,生命意义上的主导地位,但是非常遗憾,复古主义和民粹注意这两个文化伪坐标一时高扬,使文化话语大规模地滑向了保守和低俗两端。对此,官方传媒和文化机构都难辞其咎,理应快速纠正。
P: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结合就等于“国家社会主义”,等于纳粹。感觉大背景下人民的民族情绪是很易被煽动的,民粹主义抬头已经过高了。我们缺乏一个自己的思想,太爱套模式,太爱对号入座。非常同意回邓小平的观点就是:摸着石头过路。没有必要去讲谁谁谁,什么主义神马的,我们自己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路可走,我们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应该往哪走”。
PP:审慎的乐观。有空可翻翻李泽厚先生的书。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摘录(二)孔子 庄子 墨子 屈原 - 摘录(二)孔子 庄子 墨子 屈原

·孔子在年岁以高的时候花费十四年时间游历各国,充分显示了他强大的生命力。生命力不仅仅是指身体,更是指他全身心面对不同空间、不同事物时的一种能力,一种敏感,一种兴趣,一种试探,一种回应。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命存在的真实性。⋯⋯他们在旅途中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完成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不行走时就不能思考。
·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家庭的血缘伦理是自然的,难以动摇的;由此扩大,政治也渐渐变成了一种“自然伦理”。⋯⋯聚族而居就要讲究伦理结构,有了这种结构才能完成生产的程序和财务的分配,才能协调彼此的关系。孔子找到了这个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他的逻辑结构是从修身开始来齐家,然后是治国平天下。
·如果说君子之道属于人格论,那么中庸之道便属于方法论。中庸之道,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
·因为这些人越要吸引观瞻,就要把对立面看得越大、越强,结果把自己脚下可踩踏的地方越逼越小。⋯⋯天下的活动空间很大,人类的生存方式很多,何必玩这种极端?
·⋯⋯墨家的毛病出在极端化和权力化这两个方面。极端化的弊端⋯⋯墨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过度地追求清教徒式的思想和行为,活生生地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很小的地盘上,成了“悬崖上的悲壮英雄”,失去了回旋的余地。⋯⋯权力化的弊端,正是由团队的组织产生⋯⋯使得一个学派无法再在学理上创新发展。又由于权力,引起朝廷的警惕。
·墨子的辛苦,在于眼见周围的人都在苟且偷安、袖手旁观,但他还要埋头努力。《墨子》里有一段话,说家里有十个孩子,九个人都不劳而获,只有一个人在奋斗,这个人只能更勤劳,才能支撑这个家庭。
·对庄子来说,不存在“真的快乐”、“真的痛苦”,甚至,也没有你所说的“孤独感”、“寂寞感”。尽管在我们看来,他必然是孤独和寂寞的,但他对此已无所“感”。对于自由与不自由,肮脏与干净,在他看来也是相对的。对于盔甲的坚硬和内心的柔软,他也会有另一种看法。
·庄子的诗化情调和文学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想象力,二是寓言化。而且,他在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
·⋯⋯河神觉得自己以前认定的重要东西,现在却显得非常不重要。海神就告诉他,你能够走出那么小的空间来到更大的地方,很好,但你也要明白我的局限:海和天相比,那又太小太小了。⋯⋯庄子认为,要获得这种眼界很困难。但是,我们如果要用自己的眼界强加给他们,又是不自然的事。他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理想者的内心必然会有自大的成分,“不自大”的理想者,只是把“不自大”当做一个实现理想的亲民策略罢了。但是,屈原没有这种策略。
·诸子百家的流浪是一种主动选择,而屈原的流浪却是一种被迫无奈。这又构成了另一个起点:自屈原以后,中国知识分子主动流浪的人越来越少,被迫流浪的人却越来越多,最终组成数量庞大的贬官文化。屈原就是贬官文化的起点。
·许多年以后,西方一些诗人和哲学家也都选择了和屈原一样的归宿。海德格尔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人对自己的出身、处境、病衰都没有控制力,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对屈原之死的理解,也应该提升到更高层面。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37页 - 童年的歌声、文明的咒语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同时期,敦煌藏经洞被发现,经书被运至国外。
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是甲骨文。王懿荣-儿子王崇焕-刘鹗1903《铁云藏龟》殷朝-亲家罗振玉河南安阳发现殷墟,商王朝存在,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符号-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李济、梁思永等文化的发现伴随着被战争影响的动荡的社会,此时文化如何自处?如何传承?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把《汉书》挂牛角;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黑格尔《美学》最深刻的悲剧发生在两个各有充分理由的片面之间,两个片面谁也不能说服谁。亳-商丘,商朝建立。殷-国都稳定。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8页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机会让生命高贵吗?有,就在似乎失去高贵的时候。
只有遭受最密集的诽谤才能实现最完整的修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22页

自然>文化>经济>政治
政治和经济是在争取生命的强大和自尊,而美,则是在争取生命的品质和等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5页

我希望你们不要成为被教科书控制一辈子而放弃自我感觉的人,更不要成为思想僵滞却动辄“暴怒”的一群。
P:在学习了这么多年,影响最深的却是“包容”。我们应该做的,是容忍后人做出各种类型的判断,而不是强化每人的思想,非要扭转价值观不可。
又想起了训练营中提到的“中庸”。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我来说。太多的喜欢不喜欢,太多的等待,构成了我生命的拖延及荒芜。练习,练习。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北大的闪问 - 北大的闪问

各个文化派别对大道的理解并不相同,但它们都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使人们活的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552页 - 第十三课 关于下一项记忆的争论

农耕文明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游牧文明来说,马背是家,帐篷是家,只要远方有水草,那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海洋文明,则永远在向往彼岸。彼岸在何方,可能永远不知道,因此也可能永远不能回来。中国的农耕文明是“精耕细作”的文明,从春耕到秋收有好多程序,非常复杂。它延续的前提就是聚族而居,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3页 - 北大的闪问

文化,不同人群的概念是差别的。考古学家最大,官员心中最小,民众最杂。文化:是一种由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共同构造的集体人格。如鲁迅——国民性。精神价值: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儒家——君子;佛家——觉者;道家——至人,接受度较小;三者的共通点就是“大道”文化的常态比较驳杂,像一个大染缸,五颜六色。而大道是寂寞的,只有那些具有良知的人才能达到。艺术是构建民众的经验与大道人心、集体人格的一座桥梁。艺术把天空与大地联结在一起,把高深学理传达到普通大众。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格的完成拿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中国人活出了诸子百家,活出了秦汉帝国,活出了盛唐大宋。爱国主义不应该变成专制主义。历史证明,失控的爱国主义加上专制主义,也就是法西斯主义。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是甲骨文。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38页

不要在整体上鄙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庞大的人群。许多傲慢来源于无知,终究是文化的毒药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34页

下决心找一个懂得天下大爱又可以生死相依的终身伴侣。一时找不到就虔诚地等待让我一时有了等待戈多的迷惘,同时又得到了一种平静!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页 - 1

1、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2、“君子”、“觉者”、“至人”,这些人格理想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道。各个文
化对大道的理解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天地间有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使人们活得
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
3、正因为很多文化教育削减了人们的赤子之心,所以就需要有另外一种文化来抗衡,让
人在更高意义上恢复本真。有人在堆积障碍,有人在排除障碍。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前一
种人比后一种人更风光,更得意,更受人追捧。
4、从古至今,中国民众对于抽象学理缺少消费欲望。因为,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
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灌输,不喜喂食,有
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
5、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重心归向,有的归于宗教,有的归于征战,有点归于科学,有
的归向于政治,有的归向于自然,而中国文化,则归向于艺术。
6、“礼乐”是比较隆重的仪式,而在日常生态中,中国文人习惯用诗书来“怡养性情”
,也就是用艺术标准来塑造情感模式。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艺、诗、乐等美学行为,成了
情感的终点、人格的终点、社会的终点、精神的终点。
7、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应该取缔,但是,楚辞,汉赋,唐诗好像也不符合英语语法。
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就是靠中医佑护下来的。天下最让人生气的事情是,拿着别人的
眼光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8、地域有界,学问无疆。或者换种比喻,政治如山,文化如云,云气自由飘荡,不要硬
去编排哪几片云属于哪座山。
9、爱过主义不应该变成专制主义。历史证明,失控的爱国主义加上专制主义,也就是法
西斯主义。
10、如果打学者、大科学家也变得像影视、体育明星那样广受媒体关注,世界也就犯病了
。请记住,受媒体关注是一种牺牲。只有章子怡、刘翔他们的牺牲,才有大学者、大科学
家们的安静。
11、世界上一切处于上升势头的行业都不热衷于评奖。评奖最起劲的,往往是一些陷入困
境的角落。
12、君子重名节,小人重名号。
13、真正有魅力的人,总是穿得简洁穿得素雅。如果服装上加了很多花哨的东西,那一定
是想掩饰些什么。名片也是这样。
14、只要遭受最密集的诽谤,才能实现最完整的修养。
15、在我看来,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经济上的富裕、发达,只有符合了仁爱、理性和美
,才算达到了文化境界和美学境界。
16、美,不是外在点缀,而是人性、人情的精选形式。
17、歌德说:人类靠聪明分割出很多疆界,最后又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
18、文化的优劣,无关新旧。
19、中华文化几千年,最普及最不与其他文化重复的精神价值是:君子之道,礼仪之道,
中庸之道。
20、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最缺少:公共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
21、中华文化最大的隐忧是,在“民意”旗号下的民粹主义泛滥。民粹主义的恶果又会带
来暴民得势的局面,然后变成舆论,吞噬文明。
22、独立地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
23、安静地走向灭迹,是一种最有尊严的福分。
24、离开校门之后,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下决心找一个懂得天下大爱,又可以生死相依的终
身伴侣。一时找不到就虔诚地等待。
25、《出关》这篇虚构小说表达了鲁迅对孔子的看法,鲁迅让老子告诉孔子,人需要用一
种柔软的态度来面对现实。老子张开嘴,跟徒弟说:你看我牙齿在吗?徒弟说没了。老子
又问:你看我舌头在吗?徒弟说在。于是老子用混浊的目光看着徒弟说:坚硬的东西一定
失败,柔软的东西反而长存。
26、当人类刻意去追求美、追求善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变得不自然了。一旦不自然,
就开始滋生丑和恶。
27、以无为当做行为,以无事来做事情,以无味当做好味。不要刻意作为。做事做人都如
此,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水不香,至味无甜,高人永远不会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2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9、孔子多次提到:吾生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出身贫贱,所以对于各种鄙事,我都能
忍受,都会做。
30、三十而立,所谓“立”,必须具备三点,即明确的主张、社会的信任、专业的特长。
如果具备了,一生可以真正开始了。
31、康德认为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可以靠自己的
理性和勇气进入公共空间,改变公共空间,并创造主流意识形态。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3页

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一切文化的最后成果都是人格。如果这样,那么当下传统人格的缺失,是否为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页

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一些社会改革家最后都提出要“改造国民性”,努力把人们引向正面的集体人格。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佛家的人格理想是“觉者”,道家的人格理想是“至人”。各个文化派别对大道的理解并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使人们活得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有爱。
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就是一位伟大的清道夫,他的文化遗嘱就是永远做减法,走向极简。由他领头,诸子百家中没有一家是复杂的。这个起点,造成了中国文化早期的“轻装”。后来越来越臃肿,因此也越来越迟钝,再要找“清道夫”就很难了。幸好,中国文化的体量巨大,由此产生了一种自我荡涤的作用。这就像大海,算起来每天有多少垃圾倾注在里边,却因为大,日夜翻卷、移动而自我净化,构成了一切小逻辑都解释不了的“体量逻辑”。
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灌输,不喜喂食有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天下长寿之人,大多简食薄饮。中华老矣,回收渺茫生平,得寿的原因之一,是不很喜欢精神文化上的浓脂厚味、巍楼巨厦。
请记住,受媒体关注是一种牺牲。只有章子怡、刘翔他们的牺牲,才有大学者、大科学家们的安静。
每个人都可以对医生谈自己的身体感受,但不能冒充医生。我们期待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是能够发现社会疾病、治疗社会疾病的“名医”。只可惜,大家都误认为七嘴八舌、众声喧哗就是药方。更严重的是,很多号称“名医”的人,恰恰是传染病之源。
民众从他们(公共知识分子)身上获取的,主要是立场、态度、语句,而不是精神高度和思维方式。
如果过于意识形态化,就是“冷战思维”。在我的排列中,经济大于政治,文化大于经济,自然大于文化。
我们年轻一代,不要在整体上傲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庞大的人群。很多傲慢,都来自于无知,终究是文化毒药。
谈论富士康自杀事件:找不到任何意义的生命飘若游丝、轻如烟雾,产生了一种滑落于悬崖绝壁般的失重感。这是群体生命的当代困境,集中呈现于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动的时空中。
文人最无聊的事,是为了讲课和论文,硬行切割出很多界限,再研究这些界限之间的关系。其实你只要低头看看自己,万物皆备,百学可通,哪有什么界限?歌德说的好:人类靠着聪明分割出很多疆界,最后又用爱把它们推倒。文学不是在界限的夹缝里寻找定位的可怜角色,而是只有的精灵,无处不在。
中华文化几千年,最普及又最不与其他文化重复的精神价值是: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最缺少的是公共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
近30年来中国大陆在精神文化上最大的成果是普及了“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观念,最大的隐忧是在“民意”旗号下的民粹主义泛滥。其恶果是暴民得势,变成舆论,吞噬文明。
网上可以方便地占有个这种资讯,但那些资讯百分之99对你毫无用处,却把你占有了,你的“强大”是一种错觉。
人最不应该做的事情是以批判之名来伤害他人。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334页 - 第九课 寻找真实的孔子

孔子三十而立,所谓“立”,必须具备三点,即明确的主张、社会的信任、专业的特长。如果具备了,一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摘录(一)文化 孔子 老子 - 摘录(一)文化 孔子 老子

·⋯⋯那么,就请你听我给文化下一个最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孔子说,每个人只要挖掘自己,就能找到仁,所以他说“为仁由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说“天良发现”、“天地良心”等等。这些说法表明,人心中有很多与生俱来的道德起点,与天地大道相呼应。这也是中国哲学对人本性的信心。
·从古至今,中国民众对于抽象学理缺少消费欲望。几千年来他们只记住不多的几句圣人教言,自在度日。背的多一点,是为科举。那些评古论道、咬文嚼字的人,不多,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关系不深。⋯⋯总之,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灌输,不喜喂食,有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是不很喜欢精神文化上的浓脂厚味、巍楼巨厦。
·⋯⋯在日常生态中,中国文人习惯用诗书琴画来“怡情养性”,也就是用艺术标准来塑造情感模式。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艺、诗、乐等等美学行为,成了情感的终点、人格的终点、社会的终点、精神的终点。
·真正有魅力的人,总是穿的简洁素雅。如果服装上加了很多花哨的东西,那一定是想掩盖一些什么。名片也是这样。
·问:中华文化几千年,最普及又最不与其他文化重复的精神价值是什么?
答: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
·问:我们离开校门之后,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下决心找一个懂的天下大爱又可以生死相依的终生伴侣。一时找不到就虔诚地等待。
·⋯⋯每一种文化的灭亡都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偶然的。灭亡有多种等级。土地的失去、庙宇的毁坏,还不是最高级的灭亡。最高等级的灭亡是记忆的消失,而记忆消失的最直接原因,是文字的灭亡。
·科学和文化的区别就是这样:文化一直保持着自己庄严的神秘性;科学呢,则要努力地去说明它。但是必然有一些最重要的东西永远也说明不了。⋯⋯当文化的神秘性完全被解释清楚的时候,文化的宏大感、朦胧感、苍凉感就没有了。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最深刻的悲剧发生在两个各有充分理由的片面之间,两个片面谁也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历史像一片原野,有很多水脉灌溉着它。后来,逐渐有一些水脉中断了,枯竭了。但我们不能说,最好的水就是最后的水,更不能说,消失的水就是不存在的水。在精神领域,不能那么势力。
·当你试图用概念、名号去定义时,用的是过去产生的类别划分。类别划分已经取5消了事物本身的独特本质,更何况是过去的。⋯⋯遗憾的是,本来为了方便而叫出来的名,却替代了事物的本性,人们还特别容易为了名而争斗。在老子看来,这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一旦你提出一个概念,对立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有正就必然有反。⋯⋯美是这样,善也是这样,一切正面的人文观念都是这样,讲多了,立即走向反面。
·颜回的回答恰恰碰撞到了孔子哲学的核心——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不被接受”和“设法接受”这两者之间嵌入的一种追求。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62页 - 人类文明的早期分工

我倾向于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整体向前发展,出现质变。各大文明因其自身的特点,发展成了不同的文明,其实他们只是本质文明的不同侧面。就像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中的星球物质千差万别,但终究起始于一点。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11页 - 具体问题

失控的爱国主义加上专制主义,就是法西斯主义。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第55页 -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轴心时代-文明分工

诸子百家的多元化思维,拥有无限可能。汉朝初年,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后来汉武帝继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君臣伦理观念就比较符合政治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其中齐国都城稷下(齐国都城城门名)学宫聚集了一批学者,代表人物孟子、荀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雅典学院》反映古典时期学派林立、相互切磋的景象。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现代社会千家媒体的区别在哪首先,稷下学宫的学者都是高级的学者,政府提供福利,并且给予较高社会地位,针对时政的褒贬,政府一概不予追究。类似于行业高峰学术论坛,发言的都是大咖。现在的媒体说话的太多,良莠不齐。假热闹。最后,稷下学宫学者的发言都是理论创建者,开山立派的宗师,自成体系,自有理论。现在的媒体大都人云亦云,赚眼球,跟时髦。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同时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东方的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的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建立在这几种基础之上。这段时期是为轴心时代。古希腊考虑人与自然、印度文明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中华文明考虑人与人的关系。这种侧重,影响了各个文明今后的路径。人类至今还附着于轴心时代。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的笔记-摘录(四)北魏 盛唐 晚唐 宋 - 摘录(四)北魏 盛唐 晚唐 宋


·北魏王朝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创立的。鲜卑族通过两三百年的努力,从原始的游牧部落变成一个强大政权⋯⋯以军事征服者的身份,恭恭敬敬的做汉文化的学生。⋯⋯而汉文化,则因为有了游牧民族强劲生命力的加入,也顿时一改斯文衰朽之气,快速变得生气勃勃。

·北魏的孝文帝功劳最大,⋯⋯实际掌权后仅仅七八年,他便迈出了“汉化”的重要步伐。⋯⋯寂然可以汲取汉文化,当然也可以汲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西域文化、中亚文化。以佛教为中心的印度文化中又包含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所产生的犍陀罗文化。这样一来,从北魏到隋唐,世界几大文明都融合在一起了。云冈石窟,就是这种融合的最高呈现。盛唐,就是这种融合的最高呈现。
·建立间接性是对文化的促进。一般人也许认为,越直接、越贴近,才是进步。其实,人类从裸露到穿衣,从群居到分居,都由间接性而走向文明。
·凉州大体位于现在的甘肃省西部以武威为中心的黄河西边,正处于丝绸之路的关键路段。北魏征服凉州之后,曾把其间的三万户人家俘虏到平城(大同)⋯⋯正是这批人早就了云冈石窟⋯⋯因此,云冈石窟就出现了典型的“凉州风范”。
·在唐代,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也可以随时改变。大家尊重各种思想,却又不迷信它们,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站在这条分界线前面的,是李白。安史之乱之后他还写诗,但最重要的诗作已经完成。而杜甫的光彩,则主要展现在安史之乱以后。一个是充满欢乐的高歌挺进,一个是饱含诚恳的沉郁苍凉。这两番神情,正是历史的分野。
·晚唐的诗,不要求共鸣。⋯⋯读他们的诗,我们似乎在偷窥远窗的身影,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又风姿无限。有的诗句也能让我们产生自身联想,而不是整体共鸣。
·唐代文化像一道壮丽的瀑布,而宋代文化则是承接这个瀑布的深渊。一切艺术门类到了宋代都臻于极致。
·那些令人垂泪的豪迈诗人,直到生命终点还想从军事和政治上挽救一个王朝,但是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奔命呼号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文学王朝已经被建立起来了。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