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菊与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8
ISBN:9787544717137
作者:[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页数:271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日本是个极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尊为至美而刚柔相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她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这二元性,她也领悟到了这种矛盾性。  ——三岛由纪夫  他们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势力。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可敬。  ——戴季陶

内容概要

本尼迪克特(1887—1948) 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她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她的代表作是《文化模式》(1934)和《菊与刀》(1946)。《菊与刀》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任务: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受恩于历史与社会……………………………………………………………………………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最难承担的回报………………………………………………………………………………
第八章 洗清污名………………………………………………………………………………………
第九章 人情界…………………………………………………………………………………………
第十章 德之两难………………………………………………………………………………………
第十一章 自我训练……………………………………………………………………………………
第十二章 儿童的学习…………………………………………………………………………………
第十三章 战败后的日本人……………………………………………………………………………

附录 我在暧昧的日本(大江健三郎)………………………………………………………………

作者简介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图书封面


 菊与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读这本书之前,写下的目的是:了解日本,反思现在,寻找差距所 在,寻找中国思想与国际大思潮之路。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读得很绕口,不知其他版本是不是也是这样。在读正文之前,看到其他人写的话说,大意应该是,翻译就是曲解作者原来的意思,肯定不可能将作者原来的意思表达出来,毕竟一种语言不同于另一种语言,另外,在意译的过程中,译者肯定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才能将这些话理顺,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绕口,并且很多双引号。这本原作写于50多年前,肯定会和现在有所出入,至于日本现在变化成这样了?没人给出系统的评论,或者,这就是需要我们现代人去解决和思考的。50多年前留下的这部大作,现在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可以说,真的很不简单了。对于以前的日本,当忠与义不能两全时,为了尽一方的责,完成这个责任后,就要以死来表示自己对另一方面的忠。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挺难理解,难道真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如果你完成了一方面的责任,不能完成另一方面的责任的时候,你不是应该先保留自己的生命,以完成未完的事业么?或许,各方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一些对与错,真的没那么明显的区分吧。只能说,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应该互相见谅。而中国与日本的偏见,是否在于双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国对于别人的恩,看得不一样,而日本将恩是看做对它的侮辱,这相差多远啊。不过对于日本的高度自律,真的有点望而生畏。另外,在这本书中,觉察出中国与日本还有一点还大的差距,就是日本不怕否定自己,只要他们觉得一条路走不通,就会来个360度转变,可以完全彻底地开始另一条道路,这是否又是日本在当今世界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共同语言的秘诀呢?因为他们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可以否定自己而不特别固于以前的老路与法子。所以,中国,中国人,中国的领导人,是否又应该学学呢?看完这本书,真的明白些许一些日本现在的现象吧。
  •     菊花柔美雅致,宝刀血腥征伐,一面是唯美的祥和安宁,一面是武士道的暴力忠义,正如书名所示,日本民族似乎埋藏着双重性格。他们可以从过分的浪漫突然转变为对家庭的绝对服从;他们可以在“正事的世界”里坚忍苦修、谨慎克制,也可以在“人情的世界”里沉溺声色、放纵欲望;他们崇尚艺术,园林、插画、茶艺……对美的追求堪称极致,但同时他们又崇尚武士道精神,道义、规则、阶级……一切必须有序进行;他们甚至可以拥抱异族的文化和制度,却仍能自然的保持自己的传统……这看似双重的性格里到底蕴含了何种共同的因子?本尼迪克特即是在探究扎根于这个民族深处的东西。多年过去,书中描绘的一些现象或已消失,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一个弹丸之地多次受外界文化冲击,却仍能万世一系、保留传统,足以让世人看到他们的坚忍和固执,这种执念体现在对自我名声的道义、对天皇的忠、对长辈的孝,以及对秩序、纪律的无限服从。这种执念促成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却也容易为极端思想培育温床。对于这个民族,似乎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规则的、正事的世界,一个是人情的世界。在正事的世界里,每个人在既定的等级中履行他的义务,履行其忠、道、孝等职责,他们隐藏起了自我意志,遵循这个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纪律、礼节来获取相应的尊重,像个机器一样执行社会期望他执行的事情,做出大家不会嘲笑的决定,名誉是他们永久的追求。为了名誉,他们不惜以自杀的方式“擦去污垢”,寻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结局;可是,长时间隐藏自我意志的后果只能是压抑,于是有了人情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他们可以放纵、可以呐喊,只要享乐不耽误正常世界里的职责,一切都可以被理解。从这个角度看,《菊与刀》中——菊为“掩饰起来的意志和自由”,刀为 “自我责任的态度”,似乎解释的更加切题。同为东方人,对书中展现的一些日本人的情况可以理解,可是更多的——对日本人特有的想法很难体会。他们那种坚韧的意志、极端的道义成全、对天皇永恒的忠心……放弃个人意志来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究竟源于什么呢?他们的人生观里,除了道义、规则外,却没有种下善恶的概念,他们的羞耻感源于外界的评判而非内心道德的谴责。也正因为此,这个民族有最平和的民众,他们愿意舍弃自己的意愿来保证社会的良好运转,却也隐藏最极端的可能,民族主义一旦煽起,善良的人可以为了成全某种道义而变成杀人的恶魔。
  •     1.日本人對侵略東亞的合理化可以從他們對於秩序等級文化的特殊認識的到解釋;2.日本人戰後毅然接受戰敗結果並且勵精圖治的原因也可以從他們對於恥辱的特殊認識中找到答案;3.日本人植根于恥文化,于西方的罪文化不一樣;前者要求個人作出符合名譽和社會期盼的行為,後者強調個人對信念的堅持和實踐;4.日本人沒有覺得的善惡之分,只有不同的道義之間的選擇,而值得稱頌的是兩者兼顧,犧牲自我的選擇,這種意志力正是日本人推崇的美德;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关于日本的民族性通过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了解
  •     菊与刀。。。。。。
  •     日本有限的环境让日本选择了等级制度来保证社会的有效运行。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度,又伴随生成了极其严格以耻感为基础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以道义为最高追求,所以日本人表面上极其矛盾,就像菊与刀所象征的,但其实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同一个目标,途径倒不重要了。总之,日本人的性格还是符合人类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决定文化,最适合环境的文化才会生存下来,成为主体文化。
  •     作者的考究方式让人敬佩 阅读历史至始至终不能先入为主 站在客观角度理解分析 才能体会从中的乐趣
  •     带着局外人研究的理智目光,说着矛盾实在提醒别人,这个国家不简单。
  •     在读。
  •     年代感感觉许多已经不适用了
  •     翻译的原因还是内容的原因,根本看不下去~
  •     别的倒还有限,倒是许久前听闻日本人在遇上车祸时,都不愿报警,书中从勉强他人报恩的角度倒是解释了一番。只是对于“天皇”的看法,心中存疑,总觉得这是美国人思维中为不知的事物勉强找的共性理由,到底没有亲身去过日本或与日本人打过交道,也只能存疑,他日或有机会再解今日之惑。
  •     日本是强大而陌生的近邻。历史的恩怨情仇,使得它高频出现在我们的谈资中,可是除了历史课和抗日神剧的高压灌输的“单一”印象之外,对这个民族的性情竟只有凤毛菱角的了解,傻傻分不清楚。为了不继续成为人云亦云的无脑喷子,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     不可与现代日本同日而语
  •     同根同源的文化却孕育出完全不同的结果,看《菊与刀》仿佛是看到了中华文明的镜子,文明不仅仅是传承还应该进化和完善。
  •     本书一位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在二战刚结束时写成的。对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起了很大影响。
    读完本书,我不再认为日本是一个可憎的国家,能够理性地看待它。
    日本有很多让人敬重的文化、民族精神。
    具体的看了这本书就明白了!
  •     虽然有种被理论化的西方stereotype感,但是提供了一个看日本文化的框架和角度。
  •      “风雅”与“杀伐”,是描述《菊与刀》两个比较暧昧的词。有人说无关,有人说恰到好处,一个是高雅风度如秋晨叶面上有着微颤露珠的黄花,一个是平直端正入鞘朴实无华出鞘锋芒毕露的名剑。很难说判断对错,毕竟我们不是专门学者。读这本书,或是兴趣或是偶然,只要有益就好,不必过分深究。
  •     很偏执的日本人,很矛盾的日本人。
  •     了解日本第一课。喜欢这个译本。
  •     了解日本文化必读的一本书,很经典,很有趣,一口气看完了。。。
  •     有点晦涩,并且对于现代的日本好像有点不那么契合了。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好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日本人都很偏执,一辈子活在各得其所森严的等级当中,一辈子活在还恩的压力当中。生活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界。总结一个字,那就是累。
  •     我在校图书馆看过这本书了,想买一本再仔细看。这个版本的菊与刀,对于书籍的介绍挺多的,对于看这书,挺有帮助的。收到货后,看了看,印刷质量只能说一般吧……唉……
  •     日本人的核心是矛盾
  •     人性这东西吧看影视是一种,看书又是一种方法,具体什么样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知道。这本书通过分析日本人性格的成因,让我明白他们是如何具有这样性格和菊与刀这样对立又矛盾的品质。
  •     初步了解日本文化
  •     2年前曾在校内上分享的一条说说:用7%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根本不算什么成就。看看日本,用世界1.5%的人口产出了世界90%的毛片才叫牛B。
    一提及日本,也许很多人会想到日本的AV文化,特别是大学生,在他们的硬盘里可能会特意腾出几十GB的空间来存储文艺电影,而AV女优对我们也并不陌生,如已自杀的前辈饭岛爱,近来热捧的苍井空老师,还有因日本海啸而被人称赞敬业的波多野结衣等,就连去年热映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也出现过有关这方面的镜头。
    对于我来说,提到小日本,首先浮现在脑海的就是南京大屠杀,这笔帐一直记在心里,一想起就对日本政府以及一些日本人痛恨得咬牙切齿,尤其是领导人不顾中国人民的感受和强烈反对去参拜靖国神社时,那种愤怒之情更加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真恨不得跑日本去炸掉那鬼东西,为我三十万同胞灵魂报仇雪恨。了解这段屈辱历史,当然还可以通过电视上每天都要播出的战争片,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中国军队能够取胜,而把日本士兵刻画得猥琐至极,软弱无力,容易**;尤其是小时候看过的地雷战和地道战,人民群众把日本人玩得团团转,晕头转向,结局自然是中国人赢得最后的胜利。另外一方面,日本军官或者武士一旦战败,就会自行切腹自杀,这点确实挺震撼的,这种为了自己的荣誉而自杀是令人敬佩的。还有一点就是日本足球,他们取得的成就让我一个中国球迷汗颜,想想中国国家队的表现,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们落后别人多少,不必说男足,就连曾经让我们为之骄傲的铿锵玫瑰也无法比及了。在日本女足夺得世界杯冠军之前,日本足协抛出了一句话:50年内实现女足夺冠。当我们还在为这种言论耻笑日本狂妄自大时,日本女足就在2011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击败美国队登上了世界之巅,震惊了世界,这也让嘲笑之前的言论之人闭上了嘴。
  •     这本书读的比较拖沓,等读完时对前面的内容已印象不深了。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问题,有些句子读来十分拗口,理解起来较为费劲。书中的精华之前就有所读过,包括日本人性格里的矛盾部分,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的背离(这点作为中国人则很好理解),战败后对于美军态度的大转变等等。不过对于“耻感”文化解释不多,难以解释日本人谨小慎微,待人客气,彬彬有礼的这一面,而这正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     从美国人60多年前的著作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未雨绸缪的意识,反而是中国,这个与小日本的世仇,反而未见什么研究著作。
  •     包装的很好,没质量问题,不愧是译林
  •     人类学入门第一!作者的馒头嚼的好棒。
  •     不想多说的好书
  •     通过一本书 虽不能完全能理解日本 但对于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某些行为非常有用
  •     有研究报告的感觉
  •     上学时读过,没有全部看完,现在价格适中收藏,慢慢了解日本文化
  •     不错,送货时间很快
  •     这一版的翻译还是不错的 就内容来说 日本的文化以及它的社会规范、习俗的复杂程度和中国比更甚 真的相当难以全面了解 不过看了这本书 对渡边淳一的作品为何在日本本土如此受欢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关联
  •     终于用了数月的时间囫囵吞枣般的看完。刚开始觉得此书枯燥乏味翻译的生硬,慢慢往后越来越想去了解日本的文化,这个从中国渡过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样的?性格到文化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亦有质疑的地方……
  •     只有了解日本人才能打败日本人
  •     并不太容易看进去,日本人的思维确实别具一格
  •     粗粗的看了一遍,还没有很深的感悟。对美国动用社会学家在战争中分析敌国心理很感触。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日本
  •     翻译还不错,这版的装帧设计有愧于日本人极高的审美情趣。真的很奇怪作为一本人类学学术书籍(看了第一章,就是写methodology啊),而且作者由于各种限制还没有能够做人类学看家本领ethnography, 这样写出来的一本书,竟然在民间有如此高的阅读率和讨论率。希望看完会有答案。
  •     远比我们印象中要扎实。最有感触的反而是序言,提及此书对于战后日本人民族性格重建的深远影响。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研究本体,类似的想到弗洛伊德泛性论。
  •     对日本等级制度、民族文化和忠孝道义的启蒙
  •     感觉一般,没想象中的好。主要记住了日本人矛盾的民族性格,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对恩情的极度重视。这些通过其它的影视文学艺术作品中也能了解到。
  •     很好,质量不错!!!
  •     老公很满意,书很经典!
  •     视角、条理都很好,不愧是人类学大作。翻译得也不错。
  •     对日本文化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     当成社会科学读,还是不错的
  •     翻译本身不做评价。对于日本的把握很深刻。1等级制度给予安全感,各得其所。2恩、爱与亏欠 恩与强迫 麻烦3负债不是德行,还债是美德。4道义>忠。对近亲是义务,对远亲是道义。道义随时代发展,逐渐夹杂了不情愿和怨恨。5自我维护 自尊 认为竞争是一种侵犯,失败的耻辱感
  •     日本人的心性并非一本书能够说得明白、道得清楚,但若不是这一本书,我不会知道中日文化之间有这么大差异,甚至连禅宗等本以为相同的事务,也有多种不同。《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值得一读再读。
  •     了解一下日本这个民族的一些特点,不错。
  •     书很棒,细细品读
  •     我的天呐…看十页睡十分钟绝对不夸张…每天啃一点总算啃下来了…十分深刻…但太学术…我想,了解日本民族还有更好的选择。
  •     我是学教育的,上课老师一直提到,看来不读一下不圆满。
  •     一直听说这部书是比较客观的,在此刻再读,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     这是很不错的书,很有意思
  •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一直非常有名,在我们中文系中是必看的书目。我想,这类关于一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底蕴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就如书中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手,才能明白其行为的缘由及其走向。在中日问题尘嚣日上的现在,我们更应该了解下这个典型的日本,在网上激愤地破口大骂是低层次的爱国。
    这本书我还没彻底地看完一遍,只看了一点。还是看得进的。之后会好好地看一遍,汲取养分。
    封面很有日本古典风情,很喜欢。
  •     短短二十万字不到,已经比较清晰的建构了一个日本国民性的骨架,深入浅出分析了成因、反映和影响,同样作者的研究对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影响重大。尤其是“恩”“人情”和“道义”等概念的论述对于中国人也可以发人深省。 某些观点上主观性过强。同时观点论述前后逻辑上有些混乱。
  •     作为了解日本的一个重要渠道,不错。
  •     日本人是矛盾的,但有谁不是呢?他们对天皇的服从非常单纯。但有些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想跳着看。
  •     日本核心的精神差不多都涵盖了,是很好的了解日本人的入门篇
  •     对日本这个民族的了解,发现其可 之处
  •     正文易懂,但是大江健三郎写的附录《我在暧昧的日本》没搞明白…
  •     书的质量非常好,不过不是我要的那种。。。
  •     开篇觉得是个站不住脚的论文;中期觉得案例比观点有的看;看完觉得,后来激起的讨论价值远大于这本书的价值~
  •     放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
  •     看看那个传奇国家的发展
  •     外国人的说话方式哦
  •     对日本有很独到的解释,感觉还不错
  •     强烈推荐哦,反日或者亲日,都不如好好了解我们的这个邻国
  •     深深感叹于美国学者的细致研究 多年后中国似乎应该学着更多的去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知己知彼
  •     老师推荐的,值得一看。不过具体看哪个版本我就不知道啦
  •     论述得简洁有理,翻译得很简洁简单(我还看得不吃力)
  •     一周,两遍。第一遍,读得兴起却总是头疼无法理解。诸如“诚”或“自重”这样浅显的字眼竟需要反复咀嚼,甚至使用数学的逻辑推理方法来推导。很惊叹自己怎会突然有了这样昂扬的读书兴致,竟然在一遍似是而非的通读之后立即开启第二遍的行程,并在两天内又精读一遍。先从标题开始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内在逻辑,找准每个章节的关键词涂画批注。内心的成就感和愉悦难以言表,快读完时竟上瘾似的期盼周三会员日再入手下一周的新书。对日本人的理解,核心两点: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者 极度敏感脆弱的名誉感。于人于国,倾尽所有维护自己的名誉,恪守本分谨小慎微。可是当发现做足这一切却仍不能维护时,则立即反弹,抛弃过往寻找新的方法。此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绝对善或恶的区别,只为找到目标到结果的最快捷通道。有个困惑,毕竟成书于40时,可现在的日本人呢?
  •     菊与刀并置,风雅与杀伐,构成日本文化矛盾的两极。
  •     武断,矫情,不客观 \再见\\再见\
  •     还是有好多地方百思不得其解。书中举例能否以点盖面,是普遍存在还是个别案例,抑或是人性的必然而非民族性。
  •     还没读,买之前对比了一下,感觉几版里面这个翻译的比较好吧。希望译林没让我失望~书的质量挺好的~
  •     非常全面的剖析和论述。
  •     这本书就好像日本人的说明书,不过不是日本人自己写的,是美国人剖析的,很中肯,属于科学研究资料,如果对日本有兴趣而又不了解,值得一阅:)
  •     当当的速度一直是喜欢的,很快啊
  •     除去美国作者有美化美国之嫌,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了解日本的书。
  •     耻感文化这个词传神,虽然不知道真实符合多少,联想看过的日剧,貌似日本人精神敏感,安于平定生活,而一旦歇斯底里爆发,貌似推理犯罪小说的变态,肉体享乐则从AV动漫产业管中窥豹,有待重读。
  •     美国人写的日本民族心理 对他们双重性人格进行了深入分析 剖析了等级观念 耻文化 道义 人情界 自我训练等对日本人矛盾行为的影响 但由于该作者并未真正去过日本 所以有些观点也只是从已有素材中间接提炼 难免也有失全面和精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