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44147323
作者:约翰•戈特曼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约翰•戈特曼
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情绪(emotion)”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结果,成为这一领域过去长达30多年岁月中的一个典范。美国知名电视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 ”、《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都曾多次介绍过戈特曼,充分认定了他的权威性地位。戈特曼博士开创了“情绪管理训练”这一具有惊人效果的全新教育理念,将它推广给广大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积极地向他们传授“情绪管理训练”方法,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强烈反响。这本书是继戈特曼博士的《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The Heart of Parenting》之后的又一本力作,是专门讲述情绪管理训练内容的育儿著作。相信它将改变全世界妈妈们的育儿模式!
崔成爱
她是亚洲唯一一位获得戈特曼公认医师资格的人,也是阿洛伊修斯康复中心的负责人。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心理学,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又在芝加哥大学以“专注(投入)”理论课题,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指导下获得人类发育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心理及家庭治疗医师资格,并且在戈特曼研究院获得了戈特曼公认夫妻治疗医师资格,被聘为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心理学科教授、芬兰大学和德成女子大学教授。曾参加KBS《通往一流之路》、MBC专题节目《如何去爱孩子?为你支招》、EBS《父母60分钟》、EBS Docu Prime《我的老师改变了》等电视节目,走在“寻找韩国家庭之希望”的前沿,为那些深受家庭创伤和折磨的人进行各种针对性的治疗活动。
赵碧
他被誉为是“教教授的教授”,是教学法领域里著名的权威。毕业于威斯康星州机械理工学,并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机械理工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革新中心和学习中心担任所长职务,还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员,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及首尔大学外聘教授、汉阳大学熟悉咨询教授等。在1988年到2005年的长达18年间,就任密西根理工大学教授一职,兼任环境政策学院教授、儿童领导力培养成功中心的所长及人权拥护者的职位。现任东国大学客座教授,教育科学技术部政策咨询委员及国际少年之家教育长。历年来进行了无数次形式多样的演讲和咨询活动,致力于传播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法。

书籍目录

Part 1. 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幸福
孩子,在情绪中彷徨 / 2
渐渐远逝的情绪学校 / 6
情绪越不被重视,就会越缺乏自信,经不起压力 / 8
孩子的情绪请全部包容,你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的行为划个界限 / 11
能够分享孩子的情绪,才是真正的爱 / 13
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吗 / 14
为什么要感同身受?让大脑来回答 / 16
所有选择,让情绪来决定 / 24
情绪共享,越早越好 / 26
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变得不一样了 / 29
注意力集中程度显著提高 / 30
自主学习能力出色,成就感突出 / 31
就算心情很差,也懂得自我调整 / 32
心理免疫力强 / 33
在同龄人圈子里关系融洽 / 36
对变化能够主动回应 / 38
对疾病的免疫力较高 / 41
Part 2. 培养出勇于表达情绪的孩子
能够率直表达自我情绪的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情绪 / 44
陌生的自我情绪根源——了解元情绪 / 45
情绪教室认识“我”内在的元情绪 / 51
唤醒内心的孩子 / 52
情绪游戏游戏的重要性 / 58
不要隐藏你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 60
情绪教室30秒呼吸法,让激动的心情恢复平静 / 63
和情绪亲密接触,还需要多多练习和适应 / 63
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 / 67
没什么大不了——缩小转换型家长 / 69
那可不行——压抑型家长 / 71
一切都没问题——放任型家长 / 73
一起找找为什么——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 74
只要肯敞开心扉,谁都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 / 78
没有100%完美的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 79
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让情绪管理训练变得不再困难 / 80
认可孩子的成长环境,才能和孩子心灵相通 / 85
过分的情绪刺激,只会过犹不及 / 87
耐心!再耐心!直到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 / 89
情绪游戏学会自己玩耍也很必要 / 91
父母一起努力,孩子的幸福感加倍 / 93
夫妻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孩子 / 94
离婚,将孩子推向悬崖尽头 / 97
爸爸参与情绪训练,孩子的幸福感增加 / 100
情绪游戏父母应该怎样陪孩子玩 / 103
Part 3.
让孩子敞开心扉的情绪管理训练对话法
开启孩子心扉的对话与关闭孩子心扉的对话 / 106
关闭心扉的对话 / 107
情绪教室“心灵墙壁”比讽刺孩子更恐怖 / 111
让彼此的心灵贴近——经典沟通方法 / 115
如何抚慰受伤的幼小心灵 / 118
称赞和责备孩子时,原则很重要 / 125
称赞的反效果 / 125
批评也要讲究方法 / 130
如何让“生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 132
学会先说声“对不起” / 133
情绪游戏男孩和男孩一起,女孩和女孩一起 / 135
Part 4.和孩子交流的情绪管理训练五阶段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一阶段:解读孩子的情绪 / 138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苗头时,你就应该觉察到 / 139
关注行为之中隐藏的情绪 / 140
情绪也有各种色彩 / 141
难以了解孩子的情绪,何不开口问问 / 142
情绪教室小学五年级裴忠媛的情绪天气记录表 / 145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二阶段:把情绪性的瞬间当作好机会 / 146
情绪越激动,越是好机会 / 147
捕捉细腻微小的情绪变化 / 151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三阶段:感受并倾听孩子的情绪 / 154
负面情绪与正面情绪请全部包容 / 155
孩子自身莫名的情绪,父母也应学会包容 / 157
每当情绪共享时,请做最真诚的父母 / 158
一句“为什么”,掐断情绪共享 / 160
用“是什么”或“怎么了”代替“为什么” / 161
重复孩子的话语,让你更容易走近孩子 / 164
当你愿意和孩子共同分享情绪时,孩子自然会走近你 / 167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四阶段: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 169
为情绪贴上姓名标签 / 169
帮助孩子自己表达情绪 / 170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五阶段: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 173
先共享,再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 174
确认孩子想要的目标 / 176
寻找解决方案 / 178
检验解决方案 / 180
帮助孩子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 / 181
有时,情绪管理训练也应该回避一下 / 183
Part 5.
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待孩子的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周岁之前的孩子,面对面分享情感 / 194
前3个月,和父母形成情感的纽带 / 195
情绪游戏新生儿的惊人能力 / 199
最初的3个月,进行正式的情绪交流 / 201
3~6个月,正面情绪交流非常重要 / 203
6~8个月,解读孩子的情绪 / 206
9~12个月,和孩子分享想法和情绪 / 210
情绪游戏适合0~12个月宝宝的游戏 / 216
不擅表达的幼儿,不提醒就会走偏 / 218
当孩子说“不”时,父母应读懂背后的想法 / 219
解读孩子最初的独占欲 / 221
父母以身作则,表达和控制情绪 / 223
情绪游戏适合2周岁宝宝的游戏 / 225
情绪游戏适合3周岁宝宝的游戏 / 227
学龄前儿童,朋友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 229
关注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表达 / 230
通过小伙伴,帮助孩子熟悉调整情绪的方法 / 232
问孩子意见,不如给孩子选择权 / 233
解读孩子最初的恐惧感 / 234
情绪游戏适合4周岁宝宝的游戏 / 238
情绪游戏适合5周岁宝宝的游戏 / 241
小学生,轻蔑感和羞耻心是禁物 / 243
小学一二年级:别吝惜你的鼓励和赞扬 / 244
情绪游戏适合6周岁孩子的游戏 / 247
情绪游戏适合7周岁孩子的游戏 / 250
小学三四年级:帮助孩子自行辨别是非 / 253
小学五六年级:温柔地包容孩子的不安心理 / 256
情绪游戏适合8~11岁孩子的游戏 / 258
澎湃起伏的青春期,认同最重要 / 260
青少年的莫名行为,都源于大脑 / 261
“情绪大脑”控制额叶的扩大重塑 / 263
反复无常?大可以完全包容 / 265
解读青春期睡眠 / 266
多给孩子切身体会的机会 / 268
帮助孩子多经历一些快乐的尝试 / 269
父母不要做经纪人,而是咨询师 / 270
情绪教室男孩与女孩,情绪表达方式本来就不同 / 276
附录情绪管理训练实例
※附录1:孩子装傻,发脾气时 / 278
在幼儿园里只想自己帮老师,不给别的小朋友机会(4岁,女) / 278
不顾外面下雨,吵嚷着非要出去时(5岁,女) / 280
因为大哥哥不理自己只和朋友玩而生气时(7岁,男) / 282
※附录2:当孩子感到伤心而哭泣时 / 285
好不容易做好的机器人,被哥哥弄得一塌糊涂,伤心地哭时(6岁,男) / 285
在学校挨了批评,垂头丧气地回家时(7岁,男) / 287
因为调皮的妹妹撕坏了娃娃的衣服而哭泣时(7岁,女) / 289
※附录3:当孩子感到困惑时 / 292
想要看有趣的童话书,但其他小朋友也在看时(5岁,女) / 292
因朋友不守信用而感到生气时(8岁,男) / 295
非常爱惜的东西被朋友不问自取,感到万分生气时(8岁,男) / 298
※附录4:连不满意的事情都需要理解时 / 301
孩子不学习,大人唠叨两声,孩子却发火时(11岁,女) / 301
因为没有合适的衣服,所以没买,孩子却纠缠着非要买时(8岁,女) / 303
玩掷飞镖游戏,有人耍赖引起争执时(10岁,男) / 305
※附录5:当不顺孩子的心耍脾气时 / 309
在屋子里蹦蹦跳跳,摔倒弄破嘴唇大哭时(7岁,男) / 309
马上要去幼儿园了还磨磨蹭蹭不穿衣服时(5岁,女) / 311

作者简介

情绪管理训练(Emotion Coach)的创始人戈特曼博士,曾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针对3000个家庭进行研究和调查,又针对儿童进行了十年的跟踪研究,从中摸索和总结出全新的育儿方法。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传授孩子和家长情绪指导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认同时,也比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情绪,不仅助孩子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自信心、健康、集中力等其他领域,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记录了家长必知的育儿内容,提示了向孩子传达爱的有效方法,列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全书通俗易懂,充满可读性。

图书封面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米妈书摘系列3: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推荐理由:可能因为接触儿童心理学的原因,米妈一直固执地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依附于心理的发展。而对于婴幼儿来讲,情绪是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核心。所以也是米妈有时候最困惑也是最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的作者戈特曼博士(情绪管理训练(Emotion Coach)的创始人),曾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针对3000个家庭进行研究和调查,又针对儿童进行了十年的跟踪研究。把实践的经验总结出到《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中。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认同时,也比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目录:Part 1.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幸福Part 2.培养出勇于表达情绪的孩子Part 3.让孩子敞开心扉的情绪管理训练对话法Part 4.和孩子交流的情绪管理训练五阶段第一阶段:解读孩子的情绪第二阶段:把情绪性的瞬间当作好机会第三阶段:感受并倾听孩子的情绪第四阶段: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第五阶段: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Part 5.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待孩子的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周岁前,面对面分享情感不擅长表达的幼儿,不提醒就会走偏学龄前儿童,朋友间的关系很重要小学生,轻蔑感和羞耻心是禁物澎湃起伏的青春期,认同最重要米妈书摘:Part 1.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幸福“情绪越不被重视,就会越缺乏自信,经不起压力。”米妈理解,如果孩子的情绪未能够引起他人重视,那孩子就会陷入困惑之中,“奇怪,为什么我这么难受,没有人来关心我呢?”孩子会觉得费解,为了能够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哭得更加声嘶力竭,甚至做出跺脚等激烈行为。然后大部分家长不能够理解孩子的心理,只会因为这野蛮行为而大动干戈“住嘴”“别哭了”来吓唬孩子,孩子没有得到大人的理解,反而挨了一顿训。孩子很容易认为,这些情绪不是大家共有的,而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会产生自卑敏感、我行我素。“孩子的情绪请全部包容,你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的行为划界限。”米妈理解,在孩子难过的时候,一定要有肢体接触,如拥抱或牵手,然后在批评、训斥之前,先表达,妈妈爱宝宝。然后再表达对宝宝行为的规范,如“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宝宝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妈妈知道你也不是故意要打的,你只是很难过,对吗?”Part 2.培养出勇于表达情绪的孩子米妈总结这部分的观点,父母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导师,如果要培养出勇于表达情绪的孩子,父母要善于表达情绪,而不是发泄情绪。作者在这部分总结四种类型的家长:1. 没什么大不了-缩小转换型家长2. 那可不行-压抑型家长3. 一切都没问题-放任型家长4. 一起找为什么-情绪管理型家长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家长类型的特点,对号入座:缩小转换型家长:对于孩子的情绪,不够重视,甚至取笑或轻视,不能容忍孩子出现负面情绪,一旦孩子出现倾向,就急于转移孩子注意力,认为小孩子的情绪不符合逻辑,对于情绪失控,非常恐惧。压抑型家长:认为有情绪是错误的,批评孩子,与孩子情绪相比,更看中孩子的行为,认为负面情绪来自孩子的性格,认为负面情绪必须得到控制。放任型家长:对孩子所有情绪都包容,对情绪和行为不划定界限。认为情绪一旦发泄出来,就万事大吉。情绪管理型家长:包容孩子情绪,别对行为进行明确界限划分。情绪没有好坏,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当孩子表达情绪,耐心并加以引导,重视和孩子情绪的分享。尊重孩子的自主独立性。希望我们能一起通过这本书的缘分,一起成为情绪管理型的家长。情绪管理的五个步骤,因为篇幅的原因,不再展开讲。第一阶段:解读孩子的情绪第二阶段:把情绪性的瞬间当作好机会第三阶段:感受并倾听孩子的情绪第四阶段: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第五阶段: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如果你对以上的书摘有任何的疑问,欢迎给我留言,虽然我不会一直在线,但是我以胡萝卜保证,肯定认真回复的留言。每日清晨分享一本育儿书籍的摘录,是兔丫丫的承诺。帮在忙碌生活中为爱奔波的宝爸宝妈,多了解一些育儿的观点和知识。如果你有育儿的好书籍,也可以回复书名,推荐给兔丫丫整理成书摘,再分享给大家。
  •     孩子通过情感了解世界。这种尝试,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而孩子真正接触和面对情绪,却是在出生之后。胎儿时期感受到的情感,都是将妈妈的情感状态如实转达的结果,这与孩子独立地感受情感是有差别的。脱离妈妈的身体,降临到这个世界之后,感受到的情感,无论好坏都显然更直接、更强烈。时而感到不安,时而感到安慰,孩子们正是在接触这些陌生的情绪过程中,一点点熟悉这些情绪,逐渐学习接纳和解决它们的能力,通过这种过程慢慢成长。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孩子就像中了游戏的毒一样,我恨不得砸了电脑算了,你说这孩子到底要怎样才能管得住呢?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以前在网站上经常去咨询,都得不到好的答案,看了这本书,有后悔,有自责,这完全不能赖到孩子身上,是我做大人的方法有问题,书中举的例子都是我经常遇到的,原来从小就应该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按照书中一步一步的进行,重视孩子的情绪,从现在开始吧,希望还不晚。。。。
  •     很有启发性!我们以前的教育观念可能对孩子的情绪不够关注,这容易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不管书里的方法是否全部可行,至少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关注孩子情绪并帮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
  •     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很多成人继承了父辈身上情绪,成为元情绪,不知不觉间就把这些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如果不从头管理,我们的孩子也会想我们一样,继续这种循环。本书不仅指导了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绪,更对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出方法和建议。很用的一本书。
  •     通过传授孩子和家长情绪指导方法,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认同时,也比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情绪,不仅助孩子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自信心、健康、集中力等其他领域,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示了向孩子传达爱的有效方法,列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全书通俗易懂,充满可读性。推荐阅读。
  •     不错的子女情绪管理书,也可以用于自我管理,自己内心的“小我”不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吗?
  •     读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也很迫切,此书涵盖的内容很丰富,讲的很全面,不想别的家教书举几个例子,再给点理论就罢了,这本书讲的比较深,比较细致,让我身有体会,很贴切,很多书写的吧,都好像不太符合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所有进行过多的仿效结果还是一败涂地,这本书挺好的,讲从孩子的内心和孩子的需求,从细微处观察孩子的情绪,然后如何进行训练 和培养孩子有个好的情绪,从根处出发,培养孩子有效控制愤怒和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等,刚看了一半,就觉得写的很好,大人的思维发生了变化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我会传播给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来学习学习这种训练方法,挺好,赞一个!
  •     很不错的书,买过很多类似的书,基本大同小异,到这本书比较符合我的个性,书中的各种实例既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又能理解家长的情绪。而不是像某些书一味要求家长做圣人,而是通过训练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本值得家长读的好书。
  •     挺好的, 学习学习中,越到后面写的越详细,戈特曼博士的情绪管理训练通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相信有一定的道理,内容丰富不干瘪,很适合目前很茫然的父母看,也适合孩子叛逆期的家长看,很有帮助,我推荐给了同事们,大家都很感情趣,要做一名好家长真是太不容易了!
  •     这本书是群友推荐的,的确值得一看。作为全职妈妈,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太多,放弃了很多。但我没觉得遗憾,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都在我的眼皮下经历着。我爱孩子,胜过一切。我要是早点看到此书的话,给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训练,孩子就不会这么皮了。不过现在还不算太迟,他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一年级了。我会按照书中的步骤,引导孩子学会情绪控制,同时我们大人也要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着。书中科学实践的举例和通俗易懂的内容,能让普通人更加明白育儿的关键所在。
  •     这本书写的很柔软,做为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很适合我的感觉,每次看了几页我的心情都很平和,好像也被情绪管理训练了一样,我们不必要对孩子大吼大叫,并非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一直是个温柔的妈妈,他们都说我是惯着孩子,事实上孩子很多时候的所做所为我也很生气,但是我不会去过多的责备,二是去开导,去说服,孩子也还蛮听我的话,还算是个称职的妈妈吧,一直也比较关注家教类书,新书预售中看到的这本,从内容简介和作者的介绍吸引我购买的,现在看完了,真还不错,让我对孩子的教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专家说的很有道理,我接受孩子情绪管理训练,支持一下这本好书!
  •     在出生后的头两三年里,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昵关系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同父母形成何种亲昵关系,将会为孩子与他人及社会缔结良好关系树立一种典范。如果想要形成良好的亲昵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情绪信号就应该及时作出反应。也就是说,读懂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法,孩子才不会感到不安,最终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父母应该做的太多了,看着宝宝,我很是着急啊,情绪管理训练真是越早开始越有益,抓紧现在的时间吧,书中说还不晚,一步一步来吧!
    写的很好,建议家长们都读读,越读后面越精彩!
  •     这本书主要讲了针对孩子情绪的,但是其实大人有何尝不是呢?人都有七情六欲。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读后感。
    这是一本老外写的书,美国人的调查研究,韩国人写的。一个是非常开放的过度,另一个则是有一定压抑的,里面的很多具体情况倒是恰巧能用在现在这种时代下,外部环境是开发的,但是人的内心是有压抑的。

    首先这本书讲了很多案例都是非常真切的,而且是很频繁的一些案例,有些是很敏感会引起注意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常常我们都不注意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全书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讲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其实对于这个重要性早在我选择这本书之处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否则就不会选这样一本书了,可是实际看起来还是有一定具体意义的。具体意义在于文章不仅从反面说明在碰到问题没有积极进行情绪管理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是从正面讲了通过情绪管理如何来进行补救。

    所谓什么是情绪管理,书里并没有明确的下一个定义,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进行详细的说明。“管理是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所以,以往我们所认为的管理都侧重在“管”上面,而实际上对于情绪的管理更侧重于“理”,也就是协调而非控制。就像书中讲道的,情绪没有好坏,只有有或者没有,不管什么情绪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情绪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接纳,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人所谓七情六欲,七情包含:幸福,兴趣,悲伤愤怒,轻蔑,厌恶,恐惧。如果按照好坏来分那只有两项是所谓的“好情绪”,而由此可见,人的一生中遇到“坏情绪”的几率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是正视各种情绪,而不应该一味的排斥或者选择性接受。在对待情绪方面,首先是全盘接受。尤其是对于可爱的宝宝们。他们开心快乐的情绪要接受,发怒生气的情绪也要接纳。这也就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接纳。

    这个第一步其实还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是去解读孩子的情绪,先通过他们的的表达理解他们的情绪,之后才是感受并倾听,感同身受认真倾听,并且要对孩子表达出来你是感受到了他的情绪,让他知道你懂他的。这个阶段会对彼此交流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谈话方式和内容。再这之后才是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此三层都做到了才算真正接纳了孩子的情绪。

    对应书的讲解,我感觉个人偏向于是压抑型家长。书中根据家长对待孩子情绪的态度分为了:缩小转换型家长(认为孩子面临的很多事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用成人的思维要求孩子,容易忽视孩子的情绪),压抑型家长(由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忽略对孩子情绪的关注,总是这不行那不许的),放任型家长(也就是宠溺型的),这三种都是需要改进的,而改进的目标就是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他们的核心在于:在包容了孩子所有的情绪之后,能给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行为界限(对于这个界限书中给出的是,不做对他人有害的行为,也不做对自己有害的行为)。这样就能关注并尊重孩子的情绪还能培养其独立自主性。这也就是情绪管理的第二步:帮助解决问题。作为家长可能有时候不能非得要孩子这样或者那样,而是应该给她画一个圈,给她一个范围。这就是对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然后帮助孩子确认他想要达到的目标,再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而最终选择解决方案的应该是孩子自己,大人则应该仅仅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解读——>感受&倾听——>表达——>划定界限——>寻找目标——>辅助选择解决方案

    最后书中还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孩子的情绪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一些实例,都比较有针对性。总体读下来感觉最深的应该就是,对于情绪不要去判别好坏,都先跟孩子感同身受,跟他分享,之后再去帮助他解决情绪困惑,对情绪进行管理。反过来回想,发现自己和周围很多人都这样,往往很在乎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本身,这样实际是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内涵。
  •     看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我不是位负责任的妈妈,我属于书中那种“情绪抹杀型”父母,孩子一旦不听话了,做错事了,我绝对是责备和生气,索性不管,因为我不耐心,我也希望达到书中所说的“情绪管理型”父母,对孩子的每个反应都那么耐心周到,而且能在孩子越是激动的时候陪孩子一起激动,然后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以往真的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所做所为是对与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好是坏,只要孩子被我训了后听话就行了,看来我孩子没有进入孩子的心,所谓的交心那步还真没做到,以为平时互相乐呵呵的就行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事也越来越多了,通过这本书希望能帮到我读懂孩子吧,国外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样,我个人感觉很好,大人真的要放的开去教育,书的后面部分举了很多常见的例子,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     很好的一本情绪管理书,里面从科学的角度讲明了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使人了解了日常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看完书,更容易理解孩子,可以从他的角度考虑一些事了,矛盾减少很多。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     本人认为这本《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是N多家教书中最理想的一本,包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虎妈战歌》都不能媲美,首先书的质量比那两本好多了,那两本就是卖名,纸张差的要死,内容也写的太肤浅了,找不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只是举了很多例子,结果不太适合我家孩子,这本书讲了很多理论的东西,写的比较深,怎样人家也是国际权威专家,一本书300多页,看着也很舒服,关键是里面的东西正是我所需求的,孩子的各种情绪表现做大人的都要把握好,如何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怎样按步骤来对孩子进行训练,写的很好,我非常支持这本书,做父母都可以买来看看!我绝对没说错!
  •     做好情绪管理训练,以下5点非常重要。
    第一,应留意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这是为了让孩子的细微情绪不至于发展变大或恶化。
    第二,每当孩子有情绪表达时,都能及时把握机会,因为这往往是与孩子增加亲密感,并为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好机会。
    第三,对孩子抱有一颗理解之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在意。
    第四,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好比是给各种情绪贴上了“姓名标签”,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是哪种类别的情绪。
    第五,帮助孩子培养有效控制愤怒和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
  •     讲了情绪管理方法,也讲了各年龄段孩子情绪特点,并且最后还有训练实例供我们参考。真是太棒了!
  •     1、周围人的表情、行为、情绪表达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及心理状态; 2、爱与理解对于孩子是重要的,管束与教育要有适当的方式; 3、情绪管理步骤:表示接纳,询问原因,探索解决; 4、21天形成习惯,100天巩固习惯; 5、30秒深呼吸,心情恢复平静,加之感恩记忆可快恢复情绪; 6、不可蔑视、漠视、针对孩子; 7、青春期孩子大脑重塑结构改造,要体谅并给予更多美好的刺激,使其发展更好;
  •     无意间看到了,还以为过年不发货,昨天买,今天就到了,一下午看掉好多,育儿书很多,但这本还是有些不同,让我对孩子的情绪有更多的了解,不会再在孩子吵闹不停,不开心的时候再去添油加醋,教育孩子真的要多读书,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只有不停学习,希望自己也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和的给宝宝一个未来
  •     书中有句话写的很好,“情绪越不被重视,就会越缺乏自信、经不起压力”,这本书是作者根据几十年的研究,对孩子情绪的一种总结,教会家长如何包容孩子的情绪的全部,从中给孩子划个界限,我有点后悔没有早看到这本书,孩子已经4年级了,青春期的到来,家长怎么训斥、怎么教育,孩子都会无动于衷,让我感觉经常是对牛弹琴,不但如此,孩子还经常抱怨我们不理解他,跟我们有代沟,无法沟通,有时候干脆就沉默,我经常感到很茫然,小的时候都不这样,很听话,现在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来这一切的一切,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这不能怪孩子,改变的是我们家长,孩子的情绪一直被家长强制压抑,不断的内心积累,才会在某一天如山一样的爆发,平时自我情绪未能得到他人认可的孩子,大多抱着很大的自卑感,对自我有负面的印象,而且自我情绪调整能力很差,所以情绪往往表现的更反叛,做出的行为也更极端。。。父母的情绪反应在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有绝对性的影响,出生后的头两三年,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昵关系的最佳时期,。。我错过了,书的后面篇章不过也讲了很多实例,我可以从现在做起,还来得及,加油!
  •     这本书非常适合准父母和年轻的父母看,当然也适合刚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群体看,也特别适合幼儿园以及所有的老师们看。让我们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学习了解孩子的情绪并学会照顾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稳定的情绪时,他们才会有好的行为。
  •     夫妻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孩子

    夫妻吵架时,往往会认为当事人是最痛苦的,但事实上夫妻吵架带给孩子的身心压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从小生活在父母吵架频繁家庭中的孩子,对其进行小便检测的结果显示,他们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远远超出平均值。而父母吵架越激烈,孩子小便中的压力激素就会越高。
    在父母的吵架过程中,孩子做出的反应五花八门。有些孩子努力试图为大人仲裁,而有些孩子则会全然不理,在房间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仿佛父母吵架是别人的事情。然而,别看孩子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检测他们的小便时,同样可以测出大量的压力激素。父母不和,将给孩子小小的心灵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压力。
    尤其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听着父母吵架长大的孩子,他们在今后情绪调节出现障碍、承压能力脆弱的倾向也会加大。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是形成亲昵情感的最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家长疲于吵架而疏于照顾孩子,孩子只会在情绪上变得不安起来。
    不幸的是,约有67%的夫妻会在结婚生子后的头3年关系急剧恶化。他们的生活重心由原来的以夫妻为重心,转变为以孩子为重心,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面临着许多压力。妻子由于照顾孩子手忙脚乱,筋疲力尽,开始对老公的不闻不问产生不满情绪,并与日俱增,而丈夫白天要承受来自社会和职场的压力,晚上回到家中不但没能得到妻子的安抚,眼前看到的是杂乱不堪的房间,家务堆了一大堆,于是也变得心情烦躁起来。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会引发脾气暴躁、忧郁症及亚健康等一系列的毛病,日积月累之后,一旦触碰到某个琐碎的导火线,就会立刻引发夫妻争吵,最终让夫妻关系越来越疏远。令人堪忧和不忍的是,最大受害者,其实是孩子。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表达,所以孩子对于情绪感受应该也比较迟钝。大错特错!当夫妻在孩子面前争吵时,哪怕是襁褓中熟睡的婴儿,都难逃压力的产生。出生3个月的孩子,当他的父母吵架时,孩子会显得更烦躁,哭闹厉害,血压也会上升。由此可见,孩子已经深深感受到父母吵架带来的压力。
    为了研究改善夫妻关系的课题,戈特曼博士针对两组准父母进行夫妻关系改善教育,再把接受这种教育的夫妻所生的孩子,与另一组未接受这种教育的夫妻所生的孩子进行了比较。他分别针对出生3个月和6个月的孩子进行比较后发现,接受改善教育家庭中的孩子,笑的时候更多一些,也非常安静乖巧,很快能恢复自我平静。而且,这一组孩子在语言、身体、智能和情绪发育等多项比较中,均显示出比另一组更优秀。
    在父母关系不和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很难与同龄的孩子相处,而且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有不少孩子成绩不理想。根据美国教育研究所的一项实际考察表明,导致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自我成就感缺乏、常常迟到、早退及缺课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父母不和或离婚。另一项研究也证明,其中约有20%的孩子最终沦落为社会的最底层,过着不幸的生活。也就是说,孩子的这种变化与人们一直以为的其父母的职业和经济情况等因素没有关系。
    不过,就算夫妻吵架,如果能在事后找到解决的方法,重新和解,那就没什么大的问题了。有些父母认为,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本身才是问题所在,于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恩爱无比,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孩子会很敏感地嗅到父母之间异常的氛围,于是会更焦虑不安。
    如果不可避免地争吵了,不妨坦率地对孩子讲出来。可以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和妈妈的意见不统一,所以正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戈特曼博士称,至少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的表现,学会产生意见分歧时应如何解决。重要的是,必须明确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爸爸和妈妈之所以吵架,并不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小孩子大多会有这种担心,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或离婚都是因为自己不够乖才会这样,于是无端地自责,这点极为不好。孩子由于不能客观看待爸爸妈妈吵架的事情,会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以为都怪自己,才会惹得爸爸妈妈又吵架。加上感觉到自己又没法帮助大人做些什么,显得很无助,很不安,甚至怨恨自己。
    所以说,夫妻吵架受害最深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因此,家长如果真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一些,首先应该积极改善一下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可以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获得改善。这没什么难度,哪怕接受几次,也会为二人关系带来很大的改善。不仅如此,这种良好的关系还能维持较长时间。所以,不应该盲目不负责任地轻言放弃,为了夫妻和好,为了子女健康成长,还是应该认真地把情绪管理训练进行到底。

  •     情绪管理很重要。育儿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的自我完善过程
  •     世上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所以在生活中,也是惦念孩子先于家长自己,家长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来安排。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就显得一筹莫展,很困惑迷茫。
    果真是那样吗?家长的行为一点毛病也没有,纯粹是孩子自身有问题,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单看孩子的行为,也许会片面地以为是这样吧。但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内心),只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孩子的行为上,那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理解,于是哭闹、耍赖,甚至做出更偏激的行为,希望借此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理解。然而父母往往不能敏感地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只能让孩子认为,就连自己的父母都讨厌、拒绝或漠视自己。
    要知道,孩子经常是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来逐渐认识自我存在、自我价值及学会如何应对各种情绪的方法。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倾向就能发现,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在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妨重新回顾一下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     孩子不管是情绪好还是坏,只要你关注到了他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先认同他,然后问发生什么事情了,接受他的任何情绪,然后孩子才会和你继续交流,慢慢的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你的建议,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妈妈首先要有自己的素质的提高,才能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建议大家买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收获
  •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情绪多变.这样一本书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作为父母也读一下,肯定会有所收获.引导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     儿子有了自己的情绪管理书,我也应该学习下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经过情绪管理训练之后,孩子对学过的东西就会产生如同记忆般的感觉
  •     这本书真的是很好,每个做父母的都要看看,从这书开始观注小孩的情绪,用在小孩的身上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祝愿每个妈妈都有一个棒棒的孩子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为我亲爱的宝贝情绪管理训练)感觉很棒,很吸引 人!!
  •     很期待这本书能给我点启发,目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意见和家里老人的意见大多不相同,老人过多的溺爱,造成了孩子心理的发育不良,这也正是家长们头疼的原因。为了正确引导孩子,为了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不受情绪的影响,我决定和老公先看看这本书,从中取得的经验再来正确引导孩子。
  •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国际专家就是权威,我个人感觉教育方式绝对比中国人大胆,我很接受,中国的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隐藏这个隐藏那个,总怕父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受到影响,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但是别忘了,过多的掩饰真实的想法,反而会给孩子增加负担,总觉得父母心中有什么秘密,不愿意跟他说,反之随着成长,他也不会跟父母什么都说。。贱贱疏远父母,书中有一部分讲:"不要隐藏你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比如大人可以真情流露,“妈妈现在很生气”“刚吃完饭,爸爸也想偷个懒,等会儿再刷碗”“爸爸不希望你成为胆怯懦弱的人”“爸爸现在很生气,不想说话”“你受了伤,妈妈很担心,也很害怕,觉得非常内疚”“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感到很失望”“我不小心摔碎了盘子,哎!真是上火”等等
    写的很好,大家都可以读下这本书!
  •     朋友推荐买的,写的很好,孩子的情绪,确实是个深刻的话题,轻重的拿捏,语言的拿捏,做父母的都是一点一点在学习,孩子,需要培养,思维和情绪也需要培养,从小就开始培养,确实应该抓紧了,我支持戈特曼博士的观点,学习了!
  •     看了三分之一了,觉得很好。适合做父母的人看。教会你如何应付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绪。满意
  •     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将书中情绪管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尤其是与孩子的交流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短短的几句话,让孩子对我敞开心扉,同时拉近了我和孩子的心。 以前,孩子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幼儿园,甚至早起大哭大闹,让家长很是头疼。而家长从没有去发掘真正的原因,想当然的认为是孩子适应能力差,胆小,只有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去适应环境,才能改变孩子,让孩子变得坚强。最近运用书中的方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说出在幼儿园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的心里颤抖了一下。孩子在幼儿园不愉快的遭遇在她小小的心里装了好长时间啊,而我们一直粗暴地忽视问题的存在。我轻轻揽着我的宝贝,说,“以后在幼儿园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告诉妈妈,咱们一起去想解决办法,好吗?”我的宝贝用小手搂住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从那天以后,孩子再没有为上幼儿园而闹别扭了。每天晚上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汇报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头几天都是说不高兴的事。看到孩子情绪还不错,让她也说一些高兴的事情。 这本书还在继续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的管理,增强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做一个好妈妈。
  •     现在的中国父母是真的很爱孩子,很呵护孩子,也经所能的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优质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带给孩子们内心的幸福感,所以孩子的心也往往对我们封闭,不快乐,看看此书,会让我们想想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做一个情绪管理型的父母,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     从新书预售中看到的这本书,毫不犹豫就下了订单,孩子刚上幼儿园,最近我非常困惑,孩子的很多表现我都不理解,教育她也不知道对与否,有时候哄也不是,骂也不是,有时候还和我赌气。。。小小年纪真是拿他没办法了,怎么教育才是对的呢。。。从网上经常搜索各种论坛和帖子,讲的都不是很深刻,于是拿到书就开始读,受益很深,原来我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表现我完全忽略了,很多很重要的时候应该进行教育,我却没有理睬,还有一些对话的方式和技巧完全是我以前没有做到的,真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不过现在还来得及,我得抓紧了,好好培养培养孩子的情绪,学会从问题中解决问题。。。很好的一本书,家长不用犹豫!
  •     建议有孩子的父母读这本书,毕竟现在的孩子教育需要技巧,要读懂孩子的情绪。知道孩子的内心感受,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要把你想说的话变成孩子能听进去的形式。
  •     这本书是韩国人写的,用的是gottman的理论。应该说情境很东亚,写的也挺好读。不过“干货”只有那么多,文字也不够简练(有点水分)。
  •     作为妈妈,很容易发脾气,特意买了这部书,主要是讲情绪管理的,个人感觉还行吧,有一定帮助,主要还是要自己坚持,不要每次情绪不好,对孩子发火,完了又后悔不该对孩子简单粗暴。加油!!!!!!!!!!!!
  •     真是受益非浅,一本妈妈可以反复看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平时在孩子身上疏忽了什么,什么样子才能真正帮到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也是妈妈如何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妈妈,不在乎孩子情绪的妈妈, 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     孩子的情绪管理最难也最重要。即便是大人也很难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时,会很习惯走粗线条,而不去考虑前因后果。有心的家长,一定要了解和学习情绪管理。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
  •     这是朋友推荐的,本来是要学习下如何教育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的,结果看后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大人需要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完全接纳自己的情绪,而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帮助。当然更需要无条件的接纳。情绪没有好坏,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要做的是让所有的情绪来,让他们在,再让他们走。非常好的一本书,真的受益匪浅,推荐!!
  •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喜欢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状元爸爸》一类的书作为家教圣经。而这本书告诉我一个作为妈妈一定要懂得但是我一直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教会孩子认识到无论是生气、妒忌、愤怒都是我们每个人正常的情绪反应。这是每个人都应该面对和接受的问题。、
    我们常常的告诉孩子要听话,要向上美好而忽略了其他,所以孩子在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只懂得逃避、压抑和掩饰。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教会和引导孩子去创造与拥有一个健康而坦然的人生,这是一切的基础。
  •     孩子的情绪管理,在于父母的情绪管理。
  •     儿子已经3岁多,进的是私立的蒙式幼儿园.这本书推崇的观念与蒙特梭立的观念是一致的,认同分享并引导孩子的情绪,还给孩子宁静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物欲纷飞.浮躁的世界,平静强大的内心是未来孩子最最需要的.这本书同时还给出了很多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解,非常好!值得推荐!
  •     孩子的问题一度让我和妻子很为难 妻子性格急躁 很容易就吼起来, 温柔的时候格外好 我儿子现在也表现出类似的性格, 让他等某一件事情的时候, 急躁的不行,一秒都等不得, 让我很为难, 看书上讲了,的确我以前做的也有不对的地方 对待孩子情绪要有客观的认识, 父母首先要控制住,才能对孩子有影响 学习了!感谢编者
  •     根据里面的介绍,确定了孩子属于困难型气质的,而且比较固执,哭闹起来没完没了,如果家长没有耐心,会被孩子的情绪激怒,根本不能理智地安慰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这里开始,听我的,这本书真的有帮助!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依赖于父母是如何理解并对待孩子的!
  •     情感都是通过多种经验而逐渐丰富起来的。如果想让孩子的感情获得充分发展,家长应该努力让孩子多尝试一些新事物。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机会,让孩子亲自去看、听、触摸及感受。孩子会在每次尝试中体验到新的情绪感受,随之也会拓宽眼界。除了这些方法,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接触各类优秀的人物,也是拓展情绪的有效方式。
    只是凡事过犹不及,过分的情绪刺激应尽量避免。无论何时都应该铭记,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孩子,应该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刺激体验。刺激一旦过激,孩子会感到措手不及,无法承受,甚至表现得迟钝和麻木。这就如同大哀无泣,人在过度悲伤时,往往没有眼泪。
    即使是尚不懂得语言表达的小宝宝,给他过度刺激时,也会表现出厌烦情绪。当大人对着孩子做躲猫猫(大人反复遮住脸又露出脸,逗小婴儿注意的游戏)时,一旦孩子失去兴致了,就会扭过脸去。如果妈妈未能及时发觉,一厢情愿地继续逗孩子玩,孩子恐怕会烦躁地推开妈妈的手,甚至哭闹起来。这时应该接受孩子的情绪,让他休息片刻或换个新游戏。虽然是小孩子,但对妈妈能体谅自己的情绪,孩子会心存感激,从而增加对妈妈的信任,变得更容易调节情绪。
    孩子过了两周岁后,对于过分的情绪刺激,会做出更明显的反应。或者双手搭在胸前,或者说话结巴,或者重复同样的动作,有时还会翘起眉毛、闭着眼睛或紧闭嘴唇。孩子一旦表现出这些反应,家长应该温柔地问他“是不是想休息一下了”或“你希望做什么”,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情绪本身没好与坏之分,人类拥有的情绪应该尽可能多让孩子体验一些,但如果过早给孩子一些极端的情绪体验,那只会得不偿失。只是,如今的孩子很容易暴露在过激的情绪环境之中。打开电视或观看电影,不难看到野蛮暴力或杀人的情景,而网络情况更令人堪忧,只要动动鼠标,想要多刺激的场景就能搜索到多刺激的内容。网络游戏的情节也早已大大超越了一定的危险指数,刀光剑影的暴力网络游戏早已泛滥成灾。孩子对这些画面和情节接触得多了,就会觉得暴力也没什么可怕,继而变得麻木和不在乎。
    孩子过早地暴露于极端情绪,或者因为强烈的刺激而经历过激的情绪时,会导致承压能力非常脆弱,变得容易激动。随之,情绪调节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好孩子,避免让他们暴露于恶劣的情绪环境中。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尽可能地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给予恰到好处的刺激。
  •     本书讲了好几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我敲下来跟大家分享下,对我太有用了!
    让彼此的心灵贴近——经典沟通方法
    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人暴跳如雷,一句话也能让人破涕为笑。同样一句话,随说话人的方式不同,可能会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也有可能让人如同身陷冰窟一般。拉近彼此心灵的对话方式并不高深莫测,也不需要特别精湛的技术。只需要说话者在与别人对话时,尽量不说让对方感到受伤的话,再遵守几点原则,就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基本的两点就是“倾听”和“包容”。
    “啊,原来是这样”——倾听型对话
    “你一定很难过”——包容型对话
    父母肯倾听自己的话,孩子当然会非常开心。如果父母能通情达理地悉心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就好比是给孩子插上了翅膀一样,让孩子信心倍增。当孩子生气或伤心时,问一句“你现在有些生气是吗”或“我想你一定很伤心”,以表示你已经接纳了他的情绪流露。看似简单的话语,在情绪管理训练中却能带来非同一般的效果。
    而家长在很多时候都忘了包容型对话原则,净说些让孩子禁闭心灵大门的话。例如,孩子说:“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家长完全可以用包容型对话方式回应道:“哦,我的宝贝饿了,那你想吃点什么呢?”如果换一种方式,说:“你这孩子怎么一让你学习,就说肚子饿呢?没见你老老实实坐上10分钟过。”“天天就知道吃,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这些都属于破坏关系的对话方式,只能伤害到孩子。
    当孩子的表现和家长的期望有差距时,依然宽容地接纳和包容孩子的情绪难免会有困难。孩子不肯去补习班,闹情绪时,似乎没有几个家长能心平气和地说:“哦,你现在不太情愿去补习班上课,是吗?”更多家长的反应是脾气暴躁地脱口而出:“好,你现在不想去是吧?你以为我是因为钱多得花不完才给你报的补习班吗?”
    任何时候,包容都应该放在第一位。这样才可能客观地弄清孩子为什么不肯去补习班,是不是在补习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倘若不去补习班,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以代替等。
  •     看了这本书,启发很大,庆幸现在孩子才几岁,还可以抓紧管理,书中通过讲解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遇到什么事情孩子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对话,如何处理,要是以往,我这个做妈妈的肯定忽略了,不然责备,不然就是哄哄,不然就是不管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应该怎么做了,很多小事情都能让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让他不开心,不但不听大人的话,还抵触,或者赌气再做傻事,不能再想了,很可怕,希望我自己也能慢慢的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多多学习吧!我感觉这本书还适合做孩子教育工作的、即将做父母的、做了父母的父母的看,你会有很多感动之中的收获!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改变了我以往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前一味的认为只要管教住孩子,孩子乖乖的就成功了,实际孩子的情绪是要情绪训练的,好好的引导孩子,融入到孩子的情绪中去,不是一味的管制,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的创造力。这本书写的很详细,很感谢!
  •     这本书写的挺好的,前面部分讲了情绪管理训练的每个阶段,中间部分还讲了很多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游戏,好多种生活习惯,特别有意思,涵盖了每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做些什么,或者应该开发孩子的哪些能力,还有游戏注意事项等,讲的很详细,是我看过的家教书中最有意思的一本,值得推荐1
  •     如何爱孩子,爱他的一切,包括他的情绪,而不是被他的情绪牵着走。这对父母都是一项考验。
    在乎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知到你和他在一起,也就是有效地倾听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不在情绪的怪圈里转悠着出不来。
    有很实用的步骤和方法,对情绪的解读也很到位。
    对我,对孩子都很有帮助。
  •     给人提示怎样关注孩子,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用,此外作者提出育儿过程做父母的自我完善过程。情绪管理
  •     很好。如果没有韩剧代入感就更好了
  •     这本书讲的很好,从现在起我们做家长的都要注重情绪管理,不容忽视,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情绪管理训练可达到的最重要效果是,能够拓展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渠道。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情绪,如果家长漠视不管,就无法让这些情绪消逝如春雪。而且家长的这种冷漠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误解,认为父母讨厌自己,于是伤心和难过。由于孩子误以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情绪根本不在意,所以即便是孩子内心里产生挫败感,感到很愤怒、很绝望、很害怕,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跟家长述说,而是把所有的情绪都默默地装进自己的小小内心里。看完这本书我在我儿子身上试验了一下,对话果然不再那么费劲,沟通起来也很畅通,神奇了,以前我觉得自己没做到的地方太多,很少感受孩子的感受,这本书教会我从孩子的角度来想问题,然后再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呵呵,我会慢慢的温柔了,一定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了。。
  •     gottaman的书是我看过最好的
  •     看过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情绪管理 我们不但要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其实我们作为父母也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     我平时很喜欢跟孩子做游戏,跟孩子多做游戏能拉动亲子关系,但是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孩子的问题我经常表现的很尴尬,不然就是糊弄她,这本书的游戏环节让我学到了父母如何表达才对,如何还孩子的情绪共鸣,如何控制孩子的情绪,写的非常不错,家长都不访买来看看,你会知道很多知识都是陌生的。
  •     看过很多书上也说过,一个人的EQ比IQ重要多了,确实做为我们大人,应该注重孩子EQ的培养。
    直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们深信,IQ指数高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也更高。但是不得不说,IQ指数检测的只不过是大脑无限能力值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已。实际上,在美国和欧洲国家,IQ指数与学业满意程度、社会成功率、贡献程度等方面的相关系数连10%都达不到。这项结果一公布,人们才开始不再热衷于IQ检测了。
    但是接受情绪管理训练,情绪稳定,擅于情绪调节的孩子(即EQ指数高)却要另当别论了。他们不仅学习出色,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也很出色,而且善于自我情绪调整,因此抗压能力更强。
  •     读了这本书,才恍然醒悟到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歇斯底里,原来是“元情绪”在作怪。但是这本书可贵的是,让我意识到了元情绪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看待,一定能克服。
    对待孩子,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给他舒适?给他安逸?
    孩子的内心是一颗稚嫩的种子,只要用爱和宽容来对待,他才可能枝繁叶茂。
    尽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不足,但是我至少知道了我做得如何。
    我有信心让儿子健康地成长。
    这本书可以让因外界竖起毛刺的家长们,在孩子面前褪去这些毛刺,学会倾听,学会俯身,学会成长。
  •     孩子情绪需要父母共同管理。。很重要。。我觉得有时间的父母真的有必要看这方面的书籍,多关爱孩子,并且要用正确的方式
  •     虽然我也是常常因为不太懂教育小孩子而情绪失控.但这样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好.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些微小的事情都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很推荐所有的为人父母看.另外更推荐给单亲的爸妈.或得处于婚姻破裂边缘的朋友细细品读,为了孩子,作出一个对孩子伤害最少的选择.毕竟我们都是爱孩子的.
  •     孩子的情绪我们家长应该在乎,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得到家长的认可,再诱导孩子一步一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必然不会幸福。
  •     同事推荐给我的,我们也推荐给了很多家长朋友
    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让你更好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纳他们的现状,能够帮助改善亲自关系。
  •     父母以身作则,表达和控制情绪,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训练孩子的同时,也训练到了自己!
  •     前面理论部分有些拖沓,情绪管理五阶段以及孩子和年龄阶段的情绪特征还有书后的案例都非常的值得学习,对我帮助很大,了解自己,了解孩子。
  •     这是一本情绪管理的书,注重的是家长和孩子心灵的沟通,好书,向您推荐!
  •     了解孩子,认可孩子,是妈妈应该做到的。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为我亲爱的宝贝情绪管理训练)
  •     孩子很容易亲身感受到家长的情绪的影响,那天晚上我对孩子的小舅舅发脾气了,晚上给孩子第一次讲一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故事,正好轮到这一篇了(故事盒子里谁生气谁就输的一篇,孩子很爱听)。五岁的孩子立刻告诉我:妈妈今天你就发火啦,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立刻回答说是的,妈妈没有控制好,很抱歉,我会努力改正的。然后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特别开心,一会笑老大,老二,又佩服老三真聪明。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情绪关注,引导孩子,所以这本书可以让家长梳理好教育的思绪,还是很不错的。
  •     全书表达的理念无非是,情绪没有好坏和对错,行为要有准则,家长要在接受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感受的前提下,为他们的行为划定界限,帮他们管理情绪。 整体来说,内容不错,但语言不够简洁,有时候想跳着看,性价比一般。
  •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很在乎孩子的情绪了,可自从读了《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自己还不能真正理解孩子,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为人父母的教育读本哦!
  •     看书的收获有二:
    1.接纳和处理情绪是安抚孩子的第一步
    2.如何接纳,首先要感同身受。

    这本书很适合中国家长看看,因为中国家长忽视孩子情绪,压抑孩子情绪的现象很严重,作为80后,深有体会,这也是时代造成的。
    相信我们这一代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该较前一代有很大的提升。
  •     太好看了吧!简直就是科普教育!很多孩子会出现,但是大人不理解的行为,在书里都会被普及。例如为何孩子会看你干嘛他就非要干嘛?为何说闭上眼睛不要想长颈鹿脑袋会控制不住的去想?
  •     这本书说是怎样管理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大部分多我们家长有很打的启发。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遇到的情绪,都是很有帮助的。教我们怎么安抚我们自己的情绪,怎样和孩子沟通,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这是一本可以让家长,在解读孩子情绪的过程中,安静地观察孩子同时也能安静地观察自我和解读自我的过程。很多时候,沟通的内容大多尽在情绪的层面发生,因为情绪的引导,家长和孩子之间做出的反应和决定反而与问题本身的解决没有太大的问题,从而偏离了家长和孩子的期望,向恶劣情绪的方向发展。《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给除了爸爸妈妈参照,在在乎孩子情绪的过程中,能够让爸爸妈妈去了解孩子和自己行为过程当中不恰当的反应,从而能够使得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回到内容上来。
  •     孩子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获得的效果是终身受益的。孩子能够在伤心时,自然地表露悲伤的情绪;内心有所需求时,及时向父母倾诉;生气或不开心时,也无所顾忌地告诉爸爸妈妈……这就好像是给孩子安装了一个情绪的GPS一样。这种GPS可以及时反映出孩子生气或感到沮丧的具体原因,它可以为人生起到指引方向的灯塔作用。
    我从现在就要开始训练我的女儿了,应该很有用!
  •     孩子通过情感了解世界。这种尝试,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而孩子真正接触和面对情绪,却是在出生之后。胎儿时期感受到的情感,都是将妈妈的情感状态如实转达的结果,这与孩子独立地感受情感是有差别的。脱离妈妈的身体,降临到这个世界之后,感受到的情感,无论好坏都显然更直接、更强烈。时而感到不安,时而感到安慰,孩子们正是在接触这些陌生的情绪过程中,一点点熟悉这些情绪,逐渐学习接纳和解决它们的能力,通过这种过程慢慢成长
  •     情绪管理很重要,不仅是孩子,更重要的父母
  •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书,在孩子有情绪时能够及时疏导,希望派上用场。
  •     强烈推荐,特别适合那些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父母来看,要知道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将导致孩子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而一个人的情绪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太重要了。发现这本书对我太重要了,看了书之后,很多事情我能理解了,然后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心情也平静了很多,处理问题也冷静了很多,孩子也跟着变得越来越冷静了,真好,非常感谢这本书,我推荐给了很多喜欢发脾气的孩子的家庭。
  •     如今的家长可谓用心良苦,一方面要忙于职场打拼,另一方面还要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倾尽所有,丝毫不敢放松,这本书不仅汇集了心理学和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搬入了专家长期积累的真实案例,把孩子情绪的各个方面讲的很科学,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多文化家庭背景,校园里冷落的“丑小鸭现象”,日益严重的自杀现象、现代社会正在面临的严峻现实。。。。并对家长们大多感到忧虑的问题和案例做出了最为中肯有效的解答,非常好的一本书,国内的书看了不少,感觉都没有这么深刻,国外的思维,教育孩子的理念真值得学习,值得一看!
  •     在一个亲子论坛上知道好几个妈妈读过这本书,说写的很好,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来看看,平时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看书,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看孩子,我是80后了,不学习真是不行,孩子一直由他外婆看,但是有些方式方法和习惯跟我的还有所差异,因此为了避免这些,还是买本书看看,学习学习,我从这本书上学会了很多,这一阵一旦孩子出现各种情绪,我会观察了,同时当着他外婆的面教育他,也讲了很多书中的内容和方法给他外婆听,慢慢的,他外婆也会接受的,跟着科学的方式走,总不会错的,再读一遍,希望能牢记下来,确实是本好书!
  •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以往看过好多本孩子教育的书,几乎都是国内的,买这本书是冲着国际权威专家买的,看过了这些专家对儿童的研究分析,经验确实让我对学生的教育增长了不少知识,国内的教育确实有限,应该去接受一些国外的孩子教育,大胆,开放、重在素质教育,不是每天都让家长盯着课本和考分来平价孩子,孩子的情绪总是在表达,我们要让孩子尽情的去表达各种情绪,当然,各种负面情绪也是一样,通过融入到孩子的认知世界里,你去帮他分析,感受深受的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然后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判断他多需要的结果,然后再引申该怎么做。。这本书举了很多常见的实例,让家长分析这个时候该怎么做。。中国的家长,估计都会是一阵咆哮,看看这本书吧,大家都来做新时代的父母,用这些新观念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让孩子的明天更美好!可以看的,这本书不错!
  •     只要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哪个妈妈不是情牵一丝一毫?!作为6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我的父母关心的是自己怎么进步、怎么攻克技术难关(父亲是军工厂技术员)、怎么提高运动员水平(母亲是篮球教练),所以我孩童、少年、青年时代都是懵懂的自己走过来……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妈妈,我和孩子一块儿成长,遇到他的成长问题时,我烦恼过、迷茫过,也曾发疯过、崩溃过……可是看到这本书简短的介绍,我忽然发现其实好多问题的根源有可能是当妈妈的我自身的根源或者说是情绪上的缺陷造成的,只是我以前从来没意识到……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是一名大学生,每当看到他反过来劝慰我,开导我的时候,我都由衷的对他说:对不起,宝贝,你在学习长大,我和你爸爸也在学习做家长。 现在,我们生活的条件好了,思想多元化了,不再强求孩子走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的“独木桥”,只是希望他无论以后做什么,都会是一个能够在生活中自得其乐的人,话说回原题,就是能够平衡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 这本书讲的情绪训练确实很有道理,原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忽视了这么多的问题,受益很大,因为我们父母和孩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同行,只要我们和他还一同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我还会认真的去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
  •     收到这本《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孩子的爸爸比我先看完,枕边孩子的爸爸感概万千,“是不是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都做错了。从明天起咱们要改改很多不好的习惯。。。”我当时很纳闷,接着我用很短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本书讲的很深刻,我也领悟到了很多,确实,书中说的对,比如说到 家长要用“是什么”或“怎么了”代替“为什么”,好像自从小沈阳春晚的那句“为什么呢”影响了一大批人,开口就是“为什么呢”,做为家长,对待孩子应该改改了,"为什么”是一个需要理智思考的提问,应该尽量避免,跟孩子的一些对话,换成“是什么”或“怎么了”绝对效果不一样。当孩子听到“为什么”这一提问方式,是需要认真思考后才能回答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思考,不可能有逻辑的说明哭泣的原因,一句“为什么”就能掐断情绪的共享,换种方式问,孩子会一五一十的诉说,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书中还举了很多例子,。。真的很有道理,确实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感概呀,爸爸妈妈们,都来学习学习吧!!!
  •     儿子正处在发育期,情绪很不稳定。气急之下,我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心中豁然明朗,孩子,心头肉,哪能对他情绪化教育,再说了,现在的孩子学习很紧张的,回到家----那是自由放松的快乐时光,儿童是在玩耍中学习和长大的。为此,我要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醒悟,用行动证明对孩子是充满关怀,充满关爱的。我和儿子一起学习,一起努力。
  •     我是孩子的爸爸,看了让我深有体会,以往真有好多做的不到的地方,从此改进吧!
    爸爸参与情绪训练,孩子的幸福感会增加

    新时代的爸爸和过去传统的爸爸相比,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家里一副威严家长的爸爸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爸爸愿意同妈妈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还是有非常多的爸爸,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显得落后一步。
    尽管他们有心陪伴孩子,但由于社会和职场压力,使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和孩子亲昵地玩成一团,以此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要知道,爸爸和孩子究竟沟通了多少,将与孩子的幸福感成正比。由此可见,爸爸对孩子的关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爸爸完全能够胜任情绪管理训练
    通常,解读孩子的情绪都是妈妈的事。一是因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 二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妈妈可能更擅长与孩子沟通。这都是由于过去的传统观念所致,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和表达情绪,而男性在这方面却显得迟钝许多。
    乍一看,这样的观点似乎没什么错误。的确,男性不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但不能因此就误认为男性在感受情绪方面比较迟钝。其实据科学研究表明,无论男女,他们在感受和认识情绪方面并不存在差异。男性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丝毫不亚于女性,之所以男性看起来木讷,情绪感受方面显得笨拙,是因为一直以来社会都灌输给男性不可以轻易流露情绪的极端教育所致。
    爸爸当然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情绪管理训练任务。当爸爸能够自然且平静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深藏着的情绪时,就完全可以解读孩子的情绪,并与孩子形成良好的纽带关系了。

    爸爸来解读孩子,影响深远
    当爸爸对孩子的情绪做出积极地回应,并努力去理解时,所获得的效果非同小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爸爸能让孩子在情绪上有安全感,那与其他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幸福指数会高出许多。这已经通过众多研究获得验证。
    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情绪形成方面的作用非常大。相比妈妈陪伴孩子玩耍,爸爸在陪伴孩子时,孩子能感受到更丰富、更深沉的情绪。通常妈妈在养育孩子时,更侧重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或营养问题,即使陪伴孩子玩耍时,相比通过游戏体验快乐,妈妈更倾向于如何确保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而爸爸则不同,他们陪孩子时就会玩得痛快尽致。妈妈喜欢陪孩子玩躲猫猫、拍手游戏、讲故事和搭积木等相对安静、无风险的游戏,而爸爸则更喜欢带孩子玩骑马或倒立等体力消耗较大的游戏,从而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孩子正是通过与爸爸玩这些游戏,体验到平时很少体验到的情绪波动。
    另外,如果由爸爸来解读孩子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更深远的影响。爸爸的一句鼓励、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心灵莫大鼓舞。相反,如果爸爸对孩子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加以批评、取笑,甚至恐吓,那这种负面介入的方式,相比妈妈单独培养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更加恶性的结果。
    由此可见,爸爸无论充当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将给子女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子女教育不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只要夫妻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幸福指数将明显提高,并将获得更大的成功。这点但愿每位家长都能铭记在心里。
  •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好多方式都错了,怪不得孩子整天跟我做对,哄着就行,原来我真是平时没读懂她的情绪,没有掌握好纠正他的时机,机会错过就不好办,反而更叛逆,这本书说的很有道理,情绪越激动,越是父母双方表达情绪的时候,越能让父母纠正孩子的方向,不错,很细致,值得学习!是一本好书!
  •     育儿过程,其实也是父母的自我完善过程。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为我亲爱的宝贝情绪管理训练)对于我教育孩子还是很有用的。
  •     这本书印证了我在心态平和时处理同孩子的关系与急躁或其他不良状态下处理问题得到不同效果的区别。当然,看书前是无意识的、自觉的行为;而看过这本书后,再遇到孩子的不同状况,我会有意识的运用一些书上的观点来处理,起码我能站在接受孩子情绪、理解孩子心情的前提下,再做出自己的反馈。
    建议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期就看看这本书,意义应该更大!
  •     如今,每个家庭相比过去子女少了许多,大多是独生子或两个孩子,而人们的生活与过去比较也改善了许多,因此,家长希望对孩子倾注更多的心力,不让孩子受到伤害。但是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天天都是乐呵呵的。我很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希望孩子从小不要经历那些艰难或悲伤的事情,总像小太阳一样开朗、无忧无虑且快乐幸福。但期望孩子毫发无伤地成长,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可取。
    这就像在无菌环境中养育孩子,反而更容易让孩子失去形成自然免疫力的机会,变得对细菌非常脆弱,普通感冒或很小的伤口也可能发展成肺炎或化脓,道理是相同的。没有悲伤的经历,即使有特别快乐的事情,也无法体验其中的快乐有多么强烈与真切。好比是下过雨后的泥土更加坚硬一样,孩子也应该经历一些或大或小的“受伤”,这样才能真正地慢慢成长。
    受到伤害时能够克服的能力,即为抗挫能力或心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并非只要经历过心灵伤害,就一定能形成。因被同伴取笑、被老师或家长训斥或因为成绩下降而伤心时,在感到孤独无助等负面情境中,只有能正确认识这些情绪并积极处理,才可能产生心理免疫力。如果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人能理解自己的情绪,那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反而会下降。所以,情绪管理训练是培养孩子心理免疫力的最基本方法。
    即使在相同的情景中,心理免疫力强与弱的孩子反应也会截然不同。面对同伴的取笑“你的眼睛是虾米眼,干痕歪斜虾米眼”时,心理免疫力弱的孩子就会觉得内心受到伤害。他会认为自己的眼睛小,很丢人,而且会更在意自身不够漂亮的地方,担心别人会继续取笑他,于是孩子会变得非常萎靡与胆小。相反,心理免疫力强的孩子就会对这些取笑的话满不在乎,甚至回应:“对呀,我就是虾米眼睛,那又怎么了?我可是千里眼,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呢!”
    我们家长都要重视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训练,不要忽视孩子的每个细节!
  •     太好了,教育孩子其实也是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示范给孩子看。
  •     管理孩子的情绪,同时,也是梳理家长的情绪。让我们给孩子一个爱和平等,自由的成长空间
  •     遵从儿童心理生长发育规律,能让我们给予孩子最需要的爱与自由、尊重!!我们的孩子难道我们不爱吗?但是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合儿童的心理吗?我们是合格的父母吗?这本书讲述了,情绪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的成年人很多不开心不快乐,都是因为曾经儿时来到我们身心的一些情绪来了没有走,沉淀下来导致的。小小的情绪慢慢演化成大大的问题。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好好的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吧!
    这本书,我自己买来看,我送了几本给我要好的朋友们看,她们都认为看的太晚了,其实,我觉得什么时候看都不晚,只要我们把方法用在孩子身上!
  •     这本书的关键就是讲情绪,谈谈我的看法吧,书中主要围绕“情绪”二字来讲,孩子的情绪,父母的情绪,读完了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是一位80后的妈妈,孩子1岁7个月了,正是呀呀学语和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与错分不清的时候,家里东西翻的一团糟,一天收拾十遍八遍都收拾不过来,反正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都做了,做了错事,你批评他又不懂,所以我们大人总是笑并气着,如今是一天一个样,也越来越耍脾气了,拿着东西砸电视屏幕,大人一制止他就不干了,不然就哭着嚷着要继续,不然就倒地生气,大人这时候真是气也不是,哄也不是,经常是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多的去了,看了很多本家教类书,这本书讲的算透彻的了,在控制和训练孩子情绪的同时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对孩子有个正确的引导,书中讲了很多实例来讲孩子每个状况下家长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孩子才能听,孩子的情绪从小培养非常关键,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看了这本书让我觉得马上应该开始做起,引导孩子有一个好的个性,面对所有事情要有一个好的情绪,不然性子可不好收拾,做为家长也是一样,培养孩子期间也是培养自己的性情,很好!感谢作者的育儿经验,我会把这种意识传播给身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家一起来培养好的情绪吧!

  •     一本好的家教书,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国外的教育方式感觉比国内强劲的多,无论从思维和表达的培养,还是从心理的分析,都比中国的家长大胆更细腻,国内的妈妈很柔很敏感,每件事情都是一种重复管理,这本书讲的很好,控制和训练孩子情绪的同时,如何控制好家长的情绪,我们的工作、生活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困扰,难免会对孩子动火,但是面对孩子,我们不能发火,看了这本书,相信你就不会发火了,因为你的发火会对孩子带来残忍,同时,书里还教会家长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让你的家庭更幸福。。。写的好,值得赞扬的《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     这本书的确应该好好看看。可以教会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和孩子相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