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源-牛津通识读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4729710
作者:约翰•H.阿诺德 (Arnold J.H.)
页数:13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不仅把兰克当作我们的起点,而且把他当作我们的目标。有充分的理由(如我们即将看到的那样)对兰克“现代历史编纂之父”的资格提出质疑。也有充分的理由(如我即将论述的那样)想要逃避他仍然具有的某些父亲般的影响。可是,兰克——一位回忆和重新想象着自己显赫一生的老人,始终追求有证据支持的真相——成了一个有用的界标。他对“客观”历史的信仰,使他与我们在上一章遇到的作者们相比,无疑显得更加“现代”。为了实现这篇简短叙述的目标,我们将把兰克作为现代历史编纂的开端,并在以下的主题章节中阐明兰克之后的历史思想。 接下来,本章将要叙述16世纪到20世纪之间历史编纂的某些发展。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我们将遇到许多也许不会把自己看作“历史学家”的学者,但他们仍为我们今天所称的“历史”贡献了特定的要素。所以,为了简化任务,让我们采用某些特定主题作为堆石界标来指引我们的路线:真相的问题,如何利用历史文献的问题,以及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区别”问题。在随后的章节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其中的每一个主题。至于现在,它们将为我们的路线做上标记。 上一章的结尾处提到,“历史”在16世纪遭到了怀疑主义者(“皮浪主义者”)的围攻,他们认为历史是不准确的和无用的。他们所谴责的“历史”大部分是运用了修辞技巧的历史,这种历史由文学创作的古典准则所引导,由既要提供精练的叙述,又要从过去的政治事件中提出惩戒性“教训”的双重期望所驱动。让·博丹为历史所做的辩护是哲学性的和理论性的。但还有另一些历史的捍卫者采用了很不相同的路线,他们的方法和目标在很多方面预示了兰克对文献准确性的渴望。

前言

序言葛剑雄大概知道我曾写过一本名为《历史学是什么》的小册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给我送来了即将出版的《历史之源》。翻阅一过,我就产生了兴趣,并且乐意将它介绍给读者。看到书名,读者或许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的确,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本书的观点也符合学术研究的结果,称得上学术性,但作者却更着眼于学术普及,所以不仅轻松可读,而且容易为非专业的读者所理解。本书共七章,每一章都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开始,引出相应的理论、概念或方法。尽管对不熟悉西方历史背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陌生,但作者生动的讲述仍能引人入胜。如第一章就是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的——“1301年,吉扬•德•罗兹从比利牛斯山的塔拉斯孔村匆忙赶往法国南部的帕米耶镇。他是去拜访他的哥哥雷蒙,当地多明我会修道院的一位修道士。……不过他此行的原因很紧急:他的兄弟送来一封信,警告说他们两人都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随之展开的是多明我会为捉拿两名纯洁派异教徒,而一位居士反而被异教徒所杀的扑朔迷离的故事。但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却引出了一个历史学的重大问题:本书将要表明,书写历史的过程(“历史编纂”)疑问丛生。……在许多方面,历史始于问题也终于问题;也就是说,历史永远不会真正地结束,历史是一个过程。在进一步分析了这个故事涉及的史料来源、这些史料的形成过程,解释了这些史料的不确定性后,作者重申了他的观点:“历史是一个过程、一种论辩,是由关于过去的真实故事所构成的。”并进而引导读者思考:“想想历史(像我们正在做的那样)带给我们的机会和危险。它使我们有机会反思自己与过去之间的关系,审视我们挑出来讲述的过去故事的种类、我们回想起那些故事的方式以及讲述那些故事的效果。当过去重新进入现在,它就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所在。思考‘历史’,部分是要思考历史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要开始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回顾过去、尝试理解在过去‘历史’是什么将会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各章中,作者也都是从具体的史实出发,来阐述历史学某方面的原理。如第二章《从海豚之尾到政治之塔》就是通过巴比伦国王那波尼德斯寻找太阳神庙、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探究希腊与波斯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基督教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的编纂模式和修辞,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历史服务于一个目的:给人们以认同感。在这个意义上,它就像记忆一样。但它是谁的记忆?有哪些事情要记忆?”又如第四章《声音与沉默》是这样开始的:1994年8月1日,在诺福克和诺里奇档案馆工作的一位管理人员打开一盏灯,建筑物随之爆炸了。开关里微小的电火星点燃了泄漏的煤气。工人被炸倒,但是活了下来。档案馆却没有。消防队员努力控制火势,工作人员设法挽救保存在那里的文献。当火最终扑灭的时候,三十五万册图书和一些历史记录已被烧毁,建筑物内部也已毁损。为什么从这里开始呢?这一章和接下来的两章,旨在阐明历史学家怎样展开研究历史的工作。我们将利用原始证据,从历史中探索出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从未被讲述的故事。读者一定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花费本书一半的篇幅来讲述历史研究中的“原始证据”。稍有历史学常识的人也会与作者有同样的关注:“历史学家常常提到,被研究的事件发生之时或稍后形成的历史文献是‘原始’证据(就像犯罪行为的‘第一证人’)。‘二手’资料指的是其他晚一些的作家的著作。不过,这只是一种有用的简单说法,并非严格哲学意义上的区分,因为二者之间的界限可能很难划分,而且‘二手’资料也是它们自己时代的‘原始’证据。”本书的第七章也是最后一章《说出真相》是从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索杰纳•特鲁斯于1851年5月28日的一次演讲的两种不同记载开始讨论的,作者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学家能否理解和接近过去的生活?他们写下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故事’?历史的意义会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也是读到这里的读者所渴望了解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最后对“为何要研究历史,历史何以重要”提出的三个理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它们是:第一,首先仅仅是“乐趣”。研究过去时有一种愉悦,就像研究音乐、艺术、电影、植物学或天文学一样。第二,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的工具。研究历史必定意味着将自己带出当前的环境,探寻一个不同的世界。第三,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断我们人类作为个体是如何“产生”的,也是为了认识到以不同方式行事的可能性。此书是200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在2001年与周筱赟合作撰写《历史学是什么》时尚未见到。使我感到宽慰的是,我们之间的大多数看法是相同的。如果说本书有什么不足的话,从我的阅读习惯出发,总觉得条理还不够清晰,这或许是我阅读西方著作不多的缘故。

名人推荐

本书由一些关于过去的闪光碎片连缀而成——中世纪的一场凶杀案,17世纪的弃妇获得的一笔赡养费,黑人妇女的一番反奴宣言——向读者展示了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展示了历史不是什么。作者文笔清晰、知识广博、情感真挚、兴致高涨,他对于历史的细致分析几乎让人怀疑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说。——新闻工作者尼尔•阿舍森

内容概要

约翰•H. 阿诺德 东安格利亚大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世纪史和历史哲学。

书籍目录

前言和致谢
1 关于谋杀和历史的问题
2 从海豚之尾到政治之塔
3 “事实是怎样的”:真相、档案和对旧事物的热爱
4 声音与沉默
5 千里之行
6 杀猫;或,过去是异邦吗?
7 说出真相
索引
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作序推荐。《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以英汉双语形式呈现,方便对照阅读。《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中附有英汉对照索引,方便随时查阅。

作者简介

《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内容简介:历史学家是在重建真相,还是在讲述故事?从古希腊历史学家的奇闻逸事到现代历史学家的各种研究方法,《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向我们阐述了我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如何演变的。通过一系列史例,作者阿诺德为我们揭示了研究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方法。我们读完后定会无比兴奋,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发掘过去,还能发掘自己。


 历史之源-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历史不可能完全重现过去。因此,问题是:1、历史应当挑选哪些过去的事件进行研究?2、被挑选的事件是否有证据支撑,不需要主观的解释?3、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否准确?4、谁来挑选事件?5、以何种标准挑选事件?或者说,哪些事件会被写进历史书中?6、谁阅读这些历史?7、我们眼前的历史是可信的吗?如果不,则从历史中推演出来的规律或者原则是否缺乏基础?8、历史的作用是什么?提供记忆?提供预测未来的工具?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真的就像书名一样,只是作者对自己的历史治学观念的一个介绍罢了。但是,行文挺流畅,章节的衔接也很不错,引用的历史典故虽然不太熟悉,却介绍的重点突出易于理解,但就一本小册子(估计也就是一篇论文的长度)就能写成这样,已经比国内很多“学术”论文的质量要高出不知多少了。
  •     关于“为什么研究历史”的结论并不新奇,精彩处在于作者通过一系列史例分析,展示从古至今的历史学家是怎么干活的,同时历史的范畴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2015.3.4) 被历史哲学魅惑之后最近重读了这本小书,清心朗目,更加感到高品质通识写作的可贵。(2016.11.16)
  •     值得一读再读
  •     本来想只给三颗星,但那或许确实有些太过苛刻了,毕竟这本书写得相当有趣,读来偶有收获,且要将“历史学”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放在这样篇幅的小册子里无疑有些强人所难,况且作者在写作时的真诚态度无需质疑。不过令人不安的是,两千年来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几乎被视作是史学家们致力于挣脱修昔底德传统的曲折过程(作者宽慰地表示,这一过程终于在近三十年取得了决定性和突破性的进展),而任何想从历史中获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的努力则被轻而易举地贬抑为徒劳,这未免有些轻率。在去政治史学化的同时,现代历史学是不是也流露出某种走向琐碎化的倾向呢?当人们在对宏大叙事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又是不是也在试图掩盖自己无力直面宏大叙事时的迷茫呢?
  •     历史方法论
  •     “但这也是真的:故事能够拯救我们。”
  •     没大看懂 但知道历史是什么
  •     赞同
  •     实在太好看了,历史研究的方法通过事例说明得如此清楚。
  •     原文比译文好看太多~~由具体例子引入对历史学基本方法、理论的讨论,通俗易懂非常有趣(顺带学习英语写作的文笔)~~
  •     灾难性的翻译,但书的内容还是值得用心揣摩的。
  •     印刷不错,中英文的,学习英语用也不错
  •     有趣,有用
  •     读这本书的时候差不多是状态不太好的阶段,不太有什么很深的感受,会找时间重读
  •     以一本好书结束2016年的阅读。探索历史的意义及与其他社会学科的结合,兼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     翻译的很不好,自动翻译软件都不见的会翻译的更差好在有英文版
  •     学习了~
  •     不能说无用,但读来并不精彩,或是翻译的问题?前言里“doing history”翻成“干历史”……怪不得弄个中英对照。第一本牛津通识啊,以后都要慎入了。
  •     一年之前还看不懂,现在再看,稍微懂了一点
  •     这套牛津通史读本读过10多本吧,这本能算得上前四
  •     [档案必须被烧毁(象征意义上),历史才能得以发生。][如果追求一种唯一的、整体的真相, 我们就会使另一些可能的声音即不同的历史限于沉默。][造访过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造访一个异邦:他们做着某些相同的事情和某些不同的事情,但他们首先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称为“家乡”的地方。]
  •     里面的内容深入浅出,很有启发性。
  •     除了非常好看,竟然想不到其他的词来。用简短的一本小书将历史学的脉络穿起来,这才真的见功力啊
  •     这本书读过不见了...
  •     一本介绍历史的历史之书~有点儿晦涩~不过提出的问题是极好的~书后面关于为什么读历史的解答也让人眼前一亮
  •     最后一章颇有见地。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
  •     历史,真实的故事。
  •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已经看了2本,《历史之源》是第二本。... 阅读更多
  •     比推理小说好看
  •     But it's truth,stories can save us.
  •     历史学不能预测未来,用于回顾过去以审视现在,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方式,借以思考自我,思考自己未来的行为。 历史允许我们提出异议,允许我们指出存在许多行为过程 许多存在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
  •      小小一本书,读得很慢,但我太喜欢这种治史的态度了...。
  •     不得不惊叹于学者缜密的思维和强大的探索欲,并且可以无比耐心的去研究,这样的思维,不仅是历史,经济,心理,各个方面同样试用,也许这就是知识的魅力吧
  •     序言写得简直多余,根本就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吧。
  •     开头不太吸引人,越到后边越好
  •     2017年09:是历史,也是故事。
  •     历史其实就是历史学家们编纂的故事,信不信由你。
  •     其实还蛮符合(文淆意义上的)新历史主义的思路的
  •     其实看得我老走神。我果然感兴趣的只是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部分
  •     他们没有什么重要的故事要讲,只有强烈的热爱要表达。
  •     适合携带,而且难度不高,中英文对照,翻译水平介于好与不好之间,有译者的个人发挥在内。
  •     看过最好的历史方法理论,没有之一
  •      在一本小册子里覆盖了许多内容,作为导论值得看一看
  •     入门作品,不怎么好读。 从古代,到中世纪,到现代。 历史学的发展脉络,从一开始的各种假,到后面追求真实客观。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兰克(现代历史编纂) 历史不是由于某个人的因素,而是要结合社会经济等各种背景 历史的无意性 历史是动态的辩论,要思考。
  •     书对历史作为真实的故事,在想象与叙述,历史与现在,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整体历史与分类专业史,时间的起点终点与延续性,历史的意义与意义的局限诸多关系之间讨论迷人的张力,是本很好的入门历史理论书。
  •     从具体案例出发以小见大,是简要而有趣的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简介。有个别错译(比如“左翼”的里根政府the right-wing Reagan administration),如果是中英文奇偶数页对照就更好了……
  •     扫过的,读完不怎么懂,讲了什么。比较深奥,作者带我们在远处看了一眼历史学的全貌
  •     历史是真相还是故事?我觉得,真相不止一种,世界就是故事
  •     简短精到地回答了以下问题:历史究竟指的是什么?不同时期的历史学家是怎样编纂历史的?如何分析文献和材料?历史和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历史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推荐给喜欢历史的童鞋。
  •     通俗晓畅。
  •     很棒的小书,尤其喜欢从城市议会记事簿的一条记录开始,按图索骥推出乔治·伯德特曲折一生的故事——历史学家是如何像侦探和律师一样工作的
  •     还是有读西方著作的那种感受,看完之后有所共鸣,却感触不多。
  •     我在路上读的这本书,原本为了不丢下英语,碰到不会的词还可以求助于中文(翻译很准确),小故事排遣拥堵,不必正襟危坐,可随时随地进入自己的小视界。Arnold的短书微言大义,他关心的与其说历史故事,还不如说是历史的可能性。故事和历史是两回事,历史是世界观,是方法,也在历史中演迁。历史没有历史哲学,不过是庞杂末节的过往故事。... 阅读更多
  •     文笔优美
  •     这个系列满不错的。双语版。当学习英语用也很好。读完英文版后,犹豫着要不要翻一下中译版……
  •     历史,这是读者;读者,这是历史。没有单一或绝对的历史,只有你我所理解和接受的历史。
  •     #t# 作者是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每章从一个历史事件开始,挖掘、引申,探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有趣味,有教益。 #kindle #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