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06577196
作者:纳博科夫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曾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18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讲授文学。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
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葬于Clarens。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等大量作品,但他主要是以小说闻名于世,如《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作者简介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被誉为少数几位靠天赋写作的作家之一。本书叙述了旅居德国的俄国年轻诗人费奥多尔·戈杜诺夫·切尔登采夫为写出像《天赋》本身一样的书而奋斗的历程。作者尽展在语言和诗歌方面的深厚造诣,写客居他乡的俄罗斯文人的心境,写普希金和果戈理时代的俄罗斯文学。
本书是作者惟一一部用俄语创作的叙事风格小说,书中无处不折射作者本人的影子。了解纳博科夫其人其文,《天赋》不可错过。


 天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又一个3点。一周以来,每天都立志早睡,却又总熬到灯火阑珊,静听得铜壶滴漏,夜月微残。但这又有什么呢?想想博伊德在公交车上度过的那两个月。早晨7点挣扎着起床,在经历巨蟒坠落的惊悚之梦以后。原计划早晨就把论文打印好,谁料,红楼复印社(都说那儿的质量最好)的机器不够干净,造成了页面的瑕疵。我试图寻找更好的地方,但各有各的问题,不是纸张太软,就是不够白,或者,机器的油墨不足。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我无望地奔走于各个复印社。耗费了一个上午。有点懊恼。好在总算找到了令人满意的地方。也许是自己太较真儿了。可谁让我非常在乎这件事呢?就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我无意中哼出一句歌词“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忽然之间,我感受到灵感的轻轻一撞。原来果真如此,——如老纳伯伯所说,虽然生活中有很多跌撞和错误,但生活内在的本质却还是灵感与精致。和费奥多尔一样,我在遭遇了小小沮丧之后,还是收获了随之而来的礼物。那是萌生一首诗的灵感。或许我将把这首诗化为论文后记(私藏版)。  《礼物》别问我是否有傲人的天赋,我只想送你一份精致的礼物。遵循你的原则,立足文本,忠于艺术。将最细微的特征传达给读者;连最小的的地方都标明出处。我说,这原非学术论文, 只是一封写给你的情书。或许,我可以模仿老纳伯伯回忆录的附录和《微暗的火》,试着给自己的文字添加评注:1.第一诗节的“天赋”和“礼物”,即是作者论文所研究的小说名字。(Дар,它有两个意思)2.“精致的礼物”中,“精致”暗指论文研究的主题,即小说的细节。3.第二诗节暗含作者论文的观察对象与撰写原则。4.最后一个诗节,直抒胸臆,化虫点睛。5.整首诗押"u”韵,是作者对纳博科夫(fu)的深情献礼。 6.笔者怀疑原诗的第三诗节已遗失,它应该大致勾勒了作者论文的轮廓,并与第二诗节形成对称。此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哦,这些用意要让作者亲自说出,实在是难为情。不过作者也只是担心,读者大概只匆匆扫一眼就过去了,他们将完全漠视作者的用心。就像亨伯特对待卡思边的理发师。哦,又是老纳伯伯说的,“残酷”。
  •     比诗还要优美华丽的语言,无数恰当的比喻类比,奇妙的联想和回忆;对心理感觉的深入发掘和扩展,五官+心脑的全方位感知力的展现;叙事反而成为了描写和抒情的附带,思想和笔触大胆地向意识深处伸展。全书共五章380页,只看完第一章80页便不敢再读下去。一是自己没有了大一大二时安宁的心境,很少能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心情来继续阅读;二是要使自己的思维契合作者天马行空的描写,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当然这也是作者文字的魔力之所在)实在是有那么点累;最后,当然又是我这小男人狭隘的自尊心在作祟,我不能容忍有人可以写出这么好的文字,并告诉自己“让那些文学花痴去流着口水边读书边想象作者的性感的模样吧”。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我在《追风筝的人》的书评里放了个引子,说到有很多俄罗斯作家在流亡时期写下过巨量的回忆他们祖国的作品。 而这些作家里弗拉迪米尔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其中的典型。十月革命后流亡美国。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洛丽塔>.英文。 天赋 是他唯一一部俄语创作的作品。 为什么要放引子,然后还把自己的MSN也改成Gift,其实都是在给我自己鼓劲。因为我不能连续几本书都看不懂! 但,可是,居然,不过,也许,还是,真的没看懂。 看不懂的书真的很多,但连续看不懂真的是灾难。我好几天捧着这本硬壳书,酣睡在8p.m.的电台声波里,紧接着就大失眠或大早醒。 不过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在这本书的缝隙里还是随处可见,因为主体框架看不懂,也只能咀嚼这些细节了。 -----------------------读后习作-------------------------- 在大雨的城市里,层叠的乌云从地平线一直漫延到天空的顶端。车窗外的建筑物站在雨里互相交换玻璃的外衣,灰色的道路从它们中间尖叫着冲过去。太阳放射出的黑色光芒,正被雨水洗成半透明的光线。城市正在膨胀。种子发芽前的肿胀。 哈哈哈,这就是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的风格。我学得象吗?
  •     VN在这本书里放纵自己的诗情【一如既往的风格不必提,但是太恣肆就导致文路涣散文本私人化(VN本来就有这种特点),缺乏共感,包括黑车尔尼雪夫斯基那一大篇
  •     两星是打给两位译者的,或者还包括写序的大叔,如果给纳博科夫,会很复杂。。。他写得太任性了。
  •     我校的。
  •     看得好艰难啊,还是给四星吧
  •     流放的俄罗斯贵族的回忆
  •     我想买想买
  •     要分经典的高数。
  •     gift
  •     “过后我时常梦见它们,那些并不存在的理发推子,呈现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形状———群山,码头,棺材,手摇风琴———只是我以一个做梦者的直觉知道它们是理发推子。”这段永远戳泪点。
  •     不好读。
  •     天授之才非人力所能及。
  •     生命很美。爱和诗歌也是如此。
  •     其实真没读完。。。
  •     翻译太差啦,不打分。有一些地方非常喜欢,不过总的来说,可能未免太巧妙华丽了一点。而语言上的巧妙华丽,经过翻译又很难分辨了。
  •     毫不脸红地承认这是读得最吃力的纳叔的小说。比看论文还累。#一定不是翻译的原因#
  •     纳博科夫毕竟是纳博科夫。
  •     纳博科夫不缺乏天赋,但他总是无法打动我
  •     好难读 > <
  •     是小说,也是散文、诗歌。叹为观止。
  •     我觉着比《说吧,记忆》更好看一些。
  •     繁复的语言
  •     意识游离,天人合一;比诗还要华丽优美的语言
  •     纳博科夫之作,必属佳品!
  •     也读不下去。。。
  •     最痛苦的阅读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