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年3月
ISBN:SH2001-296
作者:李泽厚
页数:326页页

内容概要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

书籍目录

1.内容提要
7.孔子再评价
52.墨家初探本
77.孙老韩合说
106.荀易庸记要
135.秦汉思想简议
177.庄玄禅漫述
220.宋明理学片论
267.经世观念随笔
295.试谈中国的智慧
323.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不能简单地把李泽厚看成是一个学者,他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写这本书,他并没有满足于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梳理和考证,就像这本书的题目一样,本书的重点是在论,李泽厚不过借助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素材,浇注起自己的块垒。对待中国的古代思想确实需要他那样的沉着、理智。李泽厚可能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总是能够辩证积极地看问题,并且时刻保持着历史前进的史学观。因而无论是对待孔子还是庄子,不但书写他们的历史价值,也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在他的行文中,不但能看到许多思想上的闪光点,更能看到由他本身所修建起来的扎实的理论大厦。下文就简单论述一下李泽厚建立起来的理论大厦。诚如他自己在书中所阐述的那样,他希望整理和探讨的是我们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他觉得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跟这个充满包容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同样他觉得彻底认清这样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他的这座“文化心理结构”的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儒学”之上的,因而它把《孔子再评价》放在了第一章,并着重探讨了他用来架构自己理论的“儒学”的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一)血缘基础,(二)心理基础,(三)人道主义,(四)个体人格。以及他的整体特征(五)实践理性。他对孔子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做了有意义的探讨,从而得出孔子思想烙印着深刻的时代思想的印记的结论。孔子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早期的氏族奴隶制逐渐瓦解,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奴隶制,他们摧毁了早期的氏族贵族式的民主,肯定赤裸裸的压迫剥削,孔子哀叹的是古代那个温情脉脉的黄金国的逝去,因而它的思想既有历史局限性,同样也有合理性。孔子强调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内部大家相互仁爱的精神,进一步他以“仁来释礼”,比如他对“孝丧”之礼的解释,服“孝丧”之礼不仅是外在的礼仪要求,更是我们子女对于父母的亲子之爱。因而孔子的礼,是一种破神为人的礼,他将本来是一种外在的服从于神的社会准则的礼,转变成服从人,服从于自己的内在的心理追求。因为建立在这种情感性的心理原则上,“仁学”的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而内在方面突出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p31)。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崇拜……,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p32)。对于以后各章的探讨,基本上沿着这样的一个思路下来,比如他对于荀子和孟子的探讨,这可以认为是对儒学体系中人道和人格的延续发展。而对于“兵墨法道”各家的阐述,则可以解释为儒学体系之外的补充发展,最后他们的许多东西被儒家这个极具包容性的结构所吸收,从而演变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外王内圣”的社会之道,而“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泽厚先生的书,之前很受李泽厚乐感文化的启发,而且在小枫著作中也可以看出小枫对于李泽厚先生的批评与继承。
  •     不错
  •     虽然李泽厚对于老庄孔孟的理解已经落后于更现代学者的观点和考据,但是他对中国思想史的整体发展脉络还是有些独到的视角和见解,虽然不认同对于法家和宋理学的观点,但仍值得一读.
  •     重构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范式。
  •     没看懂⋯⋯还得再看第二遍。
  •     李泽厚的代表作
  •     对中国思想的梳理大胆又宏伟。
  •     因为读过《论语》所以对先秦时的原始儒家部分读的比较流畅。像秦汉之后的儒家思想都太抽象了,宋明更甚。总之,读这本书,痛苦并快乐着,读完之后长叹一口气,觉得自己装逼无比。也许许久之后我会再读一遍,但那必须是在读完原著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