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针行动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229101913
作者:安妮·雅各布森
页数:464页

内容概要

安妮·雅各布森(Annie Jacobsen)《洛杉矶时报》特约编辑 全球知名的调查记者 全美最畅销图书《51区》作者1989 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希腊语专业,女子冰球队队长。在大学期间,曾与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以及保罗·奥斯特合著出书。
她曾为《国民评论》和《达拉斯晨报》工作,在洛杉矶时报网站上开设“幕后故事”专栏。在《纽约时报》《外交政策》《每日电讯报》《上海日报》上都刊登有关于她的报道。她参与ABC、CNN 等在内的广播、电视节目,多达600 余个。

书籍目录

插 图
主要人物
权威推荐
推荐序Ⅰ 回形针行动——纳粹科学家助美赢冷战
推荐序Ⅱ 回形针行动——美国科技崛起的终极力量
前 言 与魔鬼交易——美国政府的纳粹科学家招安计划
第一部分 战争与武器
1944 年末,第三帝国大势已去。即将面临的是死亡,还是不见天日的牢狱之灾?身为纳粹帮凶的德国科学家们为未知的命运惶恐不安,但事情居然出现了转机——美国盯上了这些科学家罪犯们掌握的超前技术。
第1 章 隐秘的战争
“阿尔索斯行动”
“奇迹武器”:V-2 火箭
帝国大势已去
第2 章 销毁罪证 18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
魔鬼的礼物——塔崩
藏匿V-2 机密
第3 章 科技掠夺战
“战利品行动”
奥森伯格名单
格陵兰岛出逃计划
第4 章 纳粹科学家
风洞技术
比芥子气更恐怖的毒剂
逃离柏林
第5 章 从高官到囚徒
冯·布劳恩:“火箭之父”投诚
奥托·安布罗斯:元首最狡诈的化学家
死亡医生布洛梅
希姆莱之死
第二部分 科技与道德
对日大决战展开在即,如何才能掌有必胜筹码?再者,战后,美苏谁主天下?由此,美苏相当默契地展开了纳粹科学、技术人才的追逐战。随着行动的开展,化学家、火箭专家、生物学家、医学家一一被美国控制……在这场科技人才的角逐战中,显然是美国占了上风。
第6 章 火箭专家
缴获15 吨火箭文献
雇用火箭专家?
第7 章 死亡医学实验
“5 号实验牢区”的秘密
人体冷冻试验
安乐死计划
雇用死亡医生?
第8 章 战犯审讯
追捕纳粹高官
战犯赫尔曼·戈林
第9 章 生化武器
9/91 号蒸熏剂
缔造奥斯维辛的男人
鼠疫、牛瘟武器化
第10 章 受雇还是受死?
命运分水岭
“多云行动”
奥托·安布罗斯的罪证
第三部分 冷 战
“二战”硝烟散去后,阻止苏联称霸世界的任务似乎紧迫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在技术、经济、实力压制苏联渐渐成为某些美国决策人士的意志,所以扭曲审判、释放战犯、洗白魔鬼,然后直接聘用战犯渐次展开。那些悲惨的历史,无辜丧命的士兵平民,就这样无情地被遗忘。
第11 章 洗白魔鬼
苏联谋求世界霸权?
亨利·华莱士的背书
航空医学狂人
第12 章 “苏联威胁”
“回形针行动”出炉
纽伦堡“纳粹医生大审判”
第13 章 科学至上
1 000 名纳粹科学家将赴美
乔格·里克希:战犯脱罪模式
爱因斯坦的诘问
第14 章 扭曲的审判
揭秘人体海水实验
戏剧化的审判
第四部分 脱缰野马
“二战”留给人类的创伤太过深刻,是否有褫夺人类行动能力又不伤及性命的武器?是否有令敌方间谍尽吐真言的审讯类药物?是否存在令敌方心甘情愿为我所用的洗脑武器?在将纳粹科学家纳入囊中之后,美国有了肯定的答案。纳粹集中营的种种残酷人体试验,如今竟在美国的实验基地一一上演。
第15 章 美版生化计划
最佳拍档:科学家战犯&CIA
塔崩人体实验
鼠疫病菌实验
第16 章 从囚徒到座上宾
致幻剂武器化
该担心的是苏联,而非纳粹
反苏导盲犬:盖伦组织
第17 章 释放战犯
施莱伯:纳粹、苏联、美国三重间谍?
“回形针加速计划”
战犯复出
第18 章 惊天丑闻
“美国空军内部有一名前纳粹高官!”
逃亡阿根廷
第19 章 人脑控制计划
揭秘“洋蓟计划”
吐真剂试验
第五部分 自我毁灭
冷战战场上充斥着各种巧言令色的欺人之谈,虚假伪装、歪曲真相、阴谋诡计充斥于现实世界……在这片谎言的荒野中,美国不计其数的尖端武器出炉,芥子气、沙林、塔崩、维埃克斯毒气弹,落叶剂,致幻毒剂,鼠疫、牛瘟病毒,太空核战……人类已经掌握了太多自我毁灭的种子,而“回形针行动”,正是这场自我毁灭的始作俑者。
第20 章 最可怖的遗产
囤积毒气弹
毒药暗杀项目
霍夫曼落叶剂项目
致命病毒武器
第21 章 太空核战推手
多恩伯格:从杀伤性武器到太空武器
冯·布劳恩:从毁灭工程师到登月功臣
斯特拉格霍尔德:从活体实验到“航天医学之父”
第22 章 奥斯维辛审判
德国的清算
揭发安布罗斯
布洛梅:背负3.5 万波兰人命的富翁
施佩尔:从军备部长到成功作家
第23 章 真相的记录
“人皆有报”
沙利度胺与海豹胎惨剧
何为正义?
后 记
致 谢
主要访谈人物

作者简介

首度披露大量机密信息揭开“二战”后期美国大举招揽纳粹科学家的黑暗内幕 V-2 火箭、沙林、芥子气等令盟军闻风丧胆的纳粹武器竟是无数人体试验的成果?纳粹科学家们搞过多少令人骇然的人体试验?
为争夺第三帝国的科技遗产,美苏进行过怎样的明争暗斗?为何俘获更多科技情报的苏联最后却输掉了冷战?
“阿波罗计划”成功登月的最大功臣竟是纳粹战犯?后者在美国的航天科技、生化武器、火箭与导弹等武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
冷战是纳粹科学家恶意引导的结果?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是否与纳粹思想的渗透有关?
美军是怎样将纳粹战犯转移至美国,并将其洗白成美国超级英雄的?
“二战”后期的混乱岁月中,美国临诸多艰难抉择,包括如何处理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正是昔日纳粹无坚不摧的战争武器背后的智囊团。一项长达数十年、旨在将希特勒麾下1600 多名科学家转移至美国的秘密计划就此展开,这就是“回形针行动”。
这些科学家大多被指控犯有战争罪,为美国效力后却在火箭技术、医疗以及太空科技领域取得令人尖叫的巨大成就!通过对数十位“回形针行动”参与者的亲属、同事以及前情报人员进行独家专访,并参阅大量政府最新解密文件,作者梳理出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完整的人生轨迹。由此,一个被美国军方小心翼翼地守护了70 年的邪恶计划就此曝光!


 回形针行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我在读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的时候,总是有点迷惑不解:这个故事开始于最激烈的战斗结束之时,一开头魔王就挂了。这等于是说,这部电影是从战斗的结束开始,那精彩之处还有哪些啊?打扫战场,分割战利品,接着就该打出演职员表了,有必要洋洋洒洒写了那样三部大部头的著作么?偏偏老外还挺捧场,托尔金的著作甚至有人专门进行研究。但是读完《回形针行动》这本书,我突然明白托尔金的这套《魔戒》厉害在什么地方了。《回形针行动》是美国女作家安妮。雅各布森的一部力作,主要内容是叙述在二战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在与苏联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中占取上风,不惜敢冒民众谴责和违背道德的风险,大肆招募希特勒政府中的科学家进行武器研究的历史。作家的文章都是取材于最近解密的政府档案,真实可信,不仅没有为那些纳粹科学家做任何遮掩,就连相关的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和官员都直接写出原名,直斥其非!背后的道德勇气令人钦佩,我们东方也有勇敢的人,但是这么一部真实的“不为尊者讳”的作品,在中国还是极少见的。在二战后,甚至二战还没有结束,美国政府就派出大量人员去搜罗纳粹的精英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一边攻克德国的国土,一边在硝烟未平的德国搜罗德国科学家。前后共有1600名左右为纳粹工作过的顶尖科学家被美国招募,为美国的冷战和武器研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美国招募的人才主要是火箭人才、化学品人才以及病毒病菌研究方面的人才。全书也主要沿着这三条线路,按照时间推进,忠实再现了美国是如何招募这些科学家,如何为这些人洗白,又最终如何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危险。平心而论,德国纳粹政府虽然失败了,但是它遗留下来的绝不仅仅是满目疮痍,纳粹在武器方面投入巨大,得到的和快要得到的成果都是下金蛋的母鸡。纳粹在原子弹方面的研究由于希特勒的疏忽功亏一篑,但是坚持下去了呢?岂非威力、价值巨大?而当时纳粹距离成功其实不远了。纳粹的V2火箭是真真实实的成果,当时整个欧洲都为之变色。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示,一败涂地大多是我们内心放弃,只要内心不放弃,表面上的失败并不能打垮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一个经济学教授教育破产的土包子老板:破产清算很重要,仔细搜罗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清出东山再起的成本;而一旦内心放弃了,那就真的输的只剩内裤了。那些纳粹科学家里我还是挺佩服那些搞V2火箭的一帮子人的,他们居然在纳粹失败前就整理好所有资料,在矿洞藏好,并将几乎整个研究团队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阿尔卑斯的山顶。面对美国大兵,多森伯格作为领头人也进退有度,可以称得上有勇有谋,根本不像是个讨生活的战败者,而是胸有成竹的议价者。相比之下,搞化学神经毒剂的那一帮在各个方面都比这帮人差一筹,一盘散沙。不仅销毁证据工作很烂,还彼此互相狗咬狗,结果这帮人除了少数真正的精英被美国雇佣,很多人并没有留在美国,与搞火箭的整个团队被美国挖走成了鲜明对比。《庄子》有关于“有用无用”的辩论,看这两个团队的遭遇,真是令人感慨。不过,整体来看,德国人比日本鬼子的素质强的不止一个档次,这些科学家几乎没有跟着希特勒上西天的,反倒是一个个为了自己的前途算盘打得很精到。对比日本,天皇活得好好的,连根寒毛都没有碰掉,反而是很多无知的军民剖腹自杀。社会的整体素质一对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希特勒就是自杀了,百姓也不上当:SB才自杀呢,雅利安人种高贵那不是有利可图时的鬼话吗。而日本人的洗脑就很成功,天皇舒舒服服地活着,大批脑残的百姓和大兵先剖腹去了。本文的道德立场一直很坚定,并不因为这些纳粹科学家的个人魅力或者美国官员的所谓“爱国”精神而有所改变。本书的后半部显示了美国漠视道德的后果:冷战以及极端恐怖主义的盛行。日本麻原彰晃邪教制造的地铁惨案,使用的就是沙林毒气,而这种毒气正是美国政府从纳粹科学家那里搜罗到的技术,来源是纳粹德国,途径是美国。记得以前读过一篇文章,美国对日本也干过这种事情。日本在中国也做了很多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包括化学毒气和病毒对人体的作用。而战后美国对日本极其宽大,幕后的交易就是这些数据落入了美国政府的手中。钓鱼岛争端的起源肇因于此,甚至现在的冲绳曾经的琉球本也存在领土争议,而中国政府被迫放手,难说不是这种背后的肮脏交易所致。我是在这本书看到后半部的时候,突然明白了《魔戒》三部曲:魔王虽然已死,但是毁灭世界的魔戒依然存在;战胜的各方个个心怀鬼胎,都想利用魔戒称霸世界,大家谁都不信任别人,所以将魔戒交给一个最弱的小精灵去天炉销毁,而互不信任的各方派人一路护送。事实上,这是比战胜魔王更艰难的一项工作,因为要战胜的是心魔。那个矮人精灵佛洛多最终被同伴尊称为“大人”,并非他有过人的武力和智慧,而是他能抗拒诱惑,在最困难的关头也没有将魔戒据为己有。对照这本《回形针行动》,魔戒的隐喻不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吗?只不过,幻想小说毕竟是幻想,现实世界根本没有佛洛多,只有一群心怀鬼胎互相防备的鬼域之徒。
  •     关于二战,我所经历过的最大纪念活动来自于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15年9月3号举行的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个人的感受是国家与人民对历史的热切祭奠以及对和平不易的更多思考和期许。二次世界大战让整儿陷入世界混乱,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落入生活窘境,甚至牺牲个人和整个家族的生命。那样灿烈的经历我们谁也不想再经历,但我们也非常有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纪念形式去警醒我们自己:和平不易,且行且珍惜。关于二战最疼痛和最难以忍受的感觉是我读完维克多·弗兰克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之后才有了一点可怜的认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理解当别人问你“你为什么不选择去死?”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在“大难不死”之后对人的心里的种种研究上苦下功夫开创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意义治疗法。中国人对集体痛苦的一代人的疼痛记录最详细的文字之一来自于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一个人在最无拘无束的环境里的人性被如此扭曲,自己的师长、同学、同伴、父母、兄弟姐妹都可以成为被举报的对象,为的是得到某些子虚乌有的虚荣和权力,人性的拷问在《牛棚杂记》中用“喷气式”等类似这样的笑语让大家开怀了,但一代人的疼和痛,谁又能忘记得了?这本《回形针行动》本质上不完全是讲述二战军事故事的书,更多的是以美国今天科技发展的伟大成绩的“道德”性论证为主要论点,深度挖掘自二战以来,美帝联盟从全世界吸收和“坑蒙拐骗”过许多有识之士来为美国理想服务的故事。回形针行动准确来说美国政府采取的最简单的“废物利用”的过程,想要表达的是:把那些对人类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国人、日本人以及各种反人类的高智商、思虑深邃、卓尔不群的有识之士聚拢起来,完成美国今天的世界科技霸主、军事霸主、航天航空霸主地位的“司马懿之心”!老实讲,美国的这种招募顶级科学家的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并没有那么恶心,至少在解决人类重大疾病、推动科学发展、鼓捣“Project Apollo”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上,给人类带来更多美好的期望。我们在《钱学森》的电影和书籍中看到中国当时自主研制“中国两弹一星”的种种艰辛过程,如果那时候有一些高精尖的日本“二战罪犯”能帮助我们解决棘手的科学、思路和工程问题,我们是否也会采取和美国一样的“回形针行动”呢?历史的长河中被反复的证明,我们也采取了类似“回形针行动”的计划,只不过我们招募到的并非技术尖端、知识广博、材质超群、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士,而更多的是依靠举全国、全军之力鼎力支持钱学森的国家科学研究。《回形针行动》中给我解密了许多二战中许多德国裔的伟大的科学家,当然,他们在人类身上犯下的错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原谅。他们的聪明才智、远见卓识被美国当局看重并加以利用,各种残害人类同胞的技术和思维被运用在科学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我们看到美国战后的迅速崛起和霸主帝国的建立,这一群科学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书作者带有强烈道德感的评论中,我不敢苟同。作为敌人的军师、操手和指挥家,也许在敌人的方面会给我们造成致命的打击;但站在和平年代的当时,对科学的渴求,以及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迅速重建二战以来的百废待兴的现实问题面前,美国选择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道德问题值得拷问。给他们一颗子弹太容易了,但重建一个伟大的美国并不那么容易。回形针行动帮助美国迅速崛起,用一些制度性的、无比优越的政策和方法对知识、科学的不懈追求,促使美国产生了巨大的知识吸附能力。中国专门建立一所国家级顶尖大学为美国输送一流的人才,庚子赔款奖学金的设计就是为有识之士提供更好的美国土壤,让更聪明的脑袋连接在一起,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科学效果。我们需要从“回形针行动”中找到某些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以人为本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北京推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未招募到太多的世界级科学家,反而是把曾经从中国飞出去的华人华侨吸引回家了。当然,这并非说华人华侨不如别人,更多的是没有从“回形针行动”中学到一些有价值和能解决问题方法。这本书不仅从国家层面帮助我开拓思路,更是从公司管理角度帮我拓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制度限制上的认识。公司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设计以及业务方向管理,需要更多的“回形针行动”来让一切看起来毫不费力,但之前,你必须十二分的努力去做好一切问题的铺垫工作,并充分吸收本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本质:对知识、人才和科学的不懈追求。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科技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但我们已然知道的现在的不完美。我们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从“回形针行动”中去钻研和学习,如果你的追去也是美好的明天。
  •     “二战”的硝烟散去,阻止苏联称霸世界的任务似乎紧迫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在技术、经济、实力压制苏联渐渐成为某些美国决策人士的意志,所以扭曲审判、释放战犯、洗白魔鬼,然后直接雇佣战犯渐次展开。那些悲惨的历史,无辜丧命的士兵平民,就这样无情地被遗忘。——书内摘无论是历史还是纪实类的书,如果真的想要追求深度和真实性,大多需要独自皓首穷经个十几年或者一个不小的团队协力的才能写成。最近我读的这两部书,恰好一个是前者,一个是后者。前者自然是“二战”解放三部曲的作者里克·阿特金森,而后者即是这位揭露了美国收拢前纳粹犯罪科学家搞军事研究的绝密计划“回形针行动”内幕的安妮·雅各布森女士,凑巧的是,两位作者不仅都是美国人,两书的内容从时间线方面也正好一脉相承。在前者亲访那些参与“回形针行动”的纳粹科学家的后人期间,曾遇到过一位可敬的老人,此前他对自己父亲的过往缄口不提,但他对作者知无不言,……最后,我问格茨·布洛梅博士,为什么在沉默数十年后,他才同意接受采访。“或许,我这一生就是在等待你的出现。”他说。(真的,读到此处特别令人动容!)坦白讲,品德这种东西,跟学识真没多大关系。这个世界太有原则的人是玩不转的。就我所知的高尚体面的人,通常就不如那些无所顾忌的人活得好,大抵是前者心中总有所坚持,而后者,只要有人还要用他们,他们就不会活得太差的缘故。大概,这才是“英雄不得好死,奴才总得善终”的根本性原因!武器之所以是武器,并不是因为它是被创造出来杀人的,而是因为它的威力太大。就像火箭技术最初的诞生绝非为了什么探索星辰大海,而是作为二战起德国为了对方同盟国的杀伤性武器出现在世人面前。而特斯拉线圈也不外如是。别看这玩意视觉效果很魔幻,可那是电能,咱们身边多常见的东西,现代人从小到大都是被各种电器包围着长大的,结果冷不丁的加大了功率来这一下子,活人分分钟就成了焦炭的效果,……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呀〒▽〒美国,一个商业极度自由发达的国度,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度!这是从建国之初就确立好的道路,在这样的国家里似乎一切都可以转换为利益交换,……包括良知、道德,也概莫能挡。“对狂热的纳粹分子进行招安无疑是一种史无前例、道德沦丧、玩火自焚的做法,正如美国战争部副部长罗伯特·帕特森在就是否应当批准‘回形针行动’展开辩论时所指出的那样,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人是我们的敌人’,还因为这一做法与美国的民主理想背道而驰。”(P.11)至于当时的那些高级将领们究竟是出于对某些官员的尊重和钦敬才“无不随声附和”的,还是因为他们久经战场的屠戮本身道德意识就比较淡薄的缘故,就更不得为人所知了。应该说美国才是彻头彻尾的官僚国家吧,毕竟,“即使身为美国总统,也无法获悉全部内情”。官员们提出各种有益于自己派系的计划来,哄骗着总统签字放行,但是通过之后的事再就与总统无关了,等他们自行发展之后,可能连继任的总统都要为了自己根本不知其所然的事情,负上本不应由其承担的责任。许多时候就连总统本人都不知道下属机构的行动计划发展成什么个什么样;更别提外面无权无势的民众,还必须先行提出查询,才能够得到资料,就这样还不一定看得着,说不定就给你来个年深日久已经丢失或者时至如今还未能解密,尼妹的~试想一下,在不知其事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是能那么凑巧地准确提出应该查询的相应文件为何物啊?!整个官僚集体的运作机制,总是强大于一二领导人的力量。在中国,“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你以为美国又能好到哪里去?又不是那种袖珍小国,多架几个大喇叭就能解决问题了。说白了,民主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统治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而已。这个以自由女神为标志物的国家,上层阶级一边把“民主”和“自由”这两杆大旗捧得高高在上,但另一边却也对这种情况感觉到了极大的厌倦,甚至认为两者对国家的发展一种极大的阻碍,因而想法设法的通过绕过或隐瞒、欺骗侵犯民众应有的知情权。大概在这些上位者来看,民众从来都是只可使之,而不可知之的。真的要是给了“民主”太多的“自由”,而普通民众是没有足够的见识能够掌控好自己所拥有的这份权利的,他们总是会被煽动,会盲从,会因为从众心理,给政策走向带来很大的阻挠。而那些别有目的者很容易通过舆论,来煽动他们,然后当一群蠢货把持了民意,而政客们为了选票,会去讨好他们时,我们的国家还谈何发展壮大呢?自然,许多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因素固然值得深思,但绝不是我们举步不前的理由。科技在发展,无论你愿不愿意,只能一路被推搡着跌跌撞撞向前行。希望增强自己国家的科技实力固然没错,问题是,传播根本不会受任何控制。就像现在的专利技术和山寨手段,除非你做不出来,否则做出来了,就能被破译并且山寨掉。诚然,很多时候很多选择不是正确的,却是必要做的。那么现在我们不禁要问了,这样的选择真的那么有必要吗?“但问题是,即使有人对某个国家或民族做出了贡献,对于他昔日犯下的罪行,是否能够一笔勾销?美国政府是否也犯下过同样的错误并一手造就了有关‘回形针行动’中关于纳粹科学家的谎言,怂恿粉饰自己的过去,以便利用他们的科学头脑为美国从事战争武器研究?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何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正当目的,这个国家便可以不择手段?”怎么说呢,像二战时中国被日本侵略没有进入僵持阶段的时候,作为反抗的一方,眼看着动辄便要亡国灭种的情况下,无论是大屠杀还是反人类都顾不得许多了,的确是有使用这种手段的迫不得已的必要使然。然而往往到了这种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可是冷战时候的美国呢,当然,你也可以说美国对苏联这种“先下手为强”的想法是一种严重病态的“被害者心理”,但是拳头大的人才能和人讲道理啊。否则就算在看不上国家的决策,作为一个小民除了发出软弱的呼喊,又能如何。说起来,这次的“回形针行动”,何尝不是跟万年小学生里的谋杀案一样?不管杀人凶手有多苦比、多凄惨、多么不得已的犯罪动机,他最多就是说出来让大家知道一下什么叫“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然后就被警.察叔叔带走了。所以,每个人,最终都要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所做过的事,负上责任。看到书上的那位西奥多·本津格医生对集中营囚犯做冰冻实验甚至把人活活冻死,但是在他通过“回形针行动”来到美国为美军工作后,竟然在自己身上做了类似的冰冻实验,这实在不得不令人深思。与其说,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设身处地的忏悔啥的,我倒是更宁愿相信这位先生是个疯狂博士,为实验结果可以罔顾一切,……被求知欲所驱使,不独是不惜别人的性命安康,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以毫不顾忌的。大概我的想法总是和旁人不同。在我来看,相比较某些能够因为政治或者种族因素而对心目中的敌方人群毫无顾忌的科学家,还不如那些干脆就是为了科研而走火入魔丧失人性的科学家来得可敬一些。至少在后者的眼里,所有的除了他之外的人都不是人,而在前者的眼里,除了和他站一边的都不是人才对。坦白讲,两相比较还是后者想法更让人作呕,哪怕作为这种人眼里的自己人不会遭受到不好的待遇,也没什么可以为之自豪的不是么!突然想到曾在某本小说上读到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的大部分医生都不能称之为天才,他们把‘医生’当成了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只有两种医生会成为天才,一种他的心里充满了爱,他心疼每一个病人,所以他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时刻寻求突破;一种他的心里充满了真理,在他眼里,生命是廉价的,只有真理是永恒的,他是疯子,但疯子往往能创造奇迹……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开篇就是一堆照片的剧透。重点是生化武器相关的纳粹医生与科学家。翻译极好。
  •     “二战”后期的混乱岁月中,美国临诸多艰难抉择,包括如何处理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正是昔日纳粹无坚不摧的战争武器背后的智囊团。一项长达数十年、旨在将希特勒麾下1600 多名科学家转移至美国的秘密计划就此展开,这就是“回形针行动”。
  •     还可以吧。揭露“二战”后期美国是怎么招募这些纳粹科学家的细节。也提到了苏联,但是苏联当时真是太笨了,光抢设备,不抢人才。秘密挺多的,包括钱学森,都曾参与过这个行动。如果喜欢漫威宇宙的《神盾局特工》和《美国队长》,可以看看这个书,感觉那些故事的背景与这个书的一些细节对得上。
  •     原来,我所了解的美国招揽犹太人才的信息,还只是冰山一角。此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强烈推荐。
  •     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并攫取全球霸权,美国真可谓不惜一切代价:扭曲审判、释放战俘、洗白魔鬼……
  •     科技无关道德?
  •     有点失望。以为有很多料。其实真心不多,深度也不够感觉。我是有点失望
  •     这本书还不错吧,作者撸了许多纳粹科学家在二战后期被美国招揽的内幕。书的写作结构有些乱,不过挺有看点,语言也很平实,但是作者缺乏全局观,比如朝鲜战争对冯布劳恩在美国的工作、登月计划等有何影响,她都没提过。还有钱学森也参加了回形针行动,这本书里还是只言片语都没有。不知道作者为何选择性忽略了这段历史,如果稍微提下钱学森,那这本书会更有看点。
  •     二战冷战交叉点,九头蛇
  •     纸质太差了
  •     愚蠢透顶的二战史观
  •     关于美国招募二战德国科学家的道德评判我不表达任何意见,但对科学的尊重、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望,让科学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和用一颗子弹杀死他们相比,我们比从恨中收获到的是更多的今天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和幸福的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