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自流的时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放任自流的时光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20
ISBN:9787511216663
作者:Suze Rotolo/苏西·罗托洛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河滨教堂的斜阳在民权运动达到高潮时,鲍勃写了不少抗议歌曲,《海蒂·卡罗尔的寂寞之死》(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11)、《提尔之死》(The Death of Emmett Ti11)、《艾弗斯之歌》(The Ba11ad of Medgar Evers)等等,当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成为“抗议国歌”的《答案在风中飘》。鲍勃远不只是把报纸上的新闻押韵地唱出来而已。他用诗歌的形式把人文关怀、社会意识融入到了自己的音乐当中,正因为这一点,它们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1961年7月29日,我在曼哈顿河滨教堂举办的一个民谣音乐节上邂逅了鲍勃o迪伦,记忆中那天很炎热。年初,纽约刚成立了一家民谣音乐电台,这个持续一天的音乐节就是它主办的。格林威治村音乐圈的大多数音乐家都参加了这次音乐节的演出,其中包括戴夫o范o朗克、“格林布瑞尔男孩”(The Greenbriar Boys)、汤姆·帕克斯顿(Tom Paxton)、辛西娅·古丁,还有鲍勃·迪伦。皮特·卡尔曼用他的车载着我们几个人前来观看。那天,“漫游者”杰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11iot)也上台表演了。杰克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谣诗人,在迪伦横空出世之前,他被认为真正继承了伍迪·格思里的衣钵,所以他有“伍迪·格思里之子”之称。由于当时鲍勃与杰克走得相当近,还有朋友戏称鲍勃为“杰克之子”。杰克不仅是个出色的乐手,还是个讲段子的高手。那天他兴致很高,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他在美国和欧洲各地游历时碰到的奇闻轶事。那是一个美丽的夏日,我的穿着很合时宜——我穿着一条样式简单的宽松直筒连衣裙,衩几乎开到大腿根部,那是我自己改的。杰克看了看四周,宣布道,他的梦想是死后能变成一条人行道,任由女人们从他身上踩着走过。他说他已经习惯于被女人踩着过日子了。不管我站在哪里,只要我环顾四周,总能看到鲍勃就在不远处。他看起来有些“复古”,有一种不修边幅的魅力。他的牛仔裤和衬衫全是皱巴巴的,即使天气如此炎热,他还是舍不得摘下那顶黑色灯芯绒帽子。他不禁让我想到喜剧组合马克思兄弟中的老二哈珀·马克思(Harpo Marx),虽然顽皮、随和,但举手投足间散发出强烈的气场,让人想不注意都难。我曾在“格迪斯”看过鲍勃与马克·斯波尔斯特拉表演吉他二重唱,不过吉他弹唱时的他并没有太引起我的注意。我真正留意到他是看到他为其他乐手伴奏口琴。此后我开始关注他,不过并没有往其他方面想。我们相谈甚欢,内心都感觉有种情愫在暗自涌动。在河滨教堂,从早晨开始,我们就这么热切地聊着,直到晚霞烧红了天际,一抹斜阳暖暖地映在了我们脸上。他风趣、迷人、严肃、强烈、执着。这些词完全可以概括我们俩在一起时他给我的感觉,只是词的先后顺序会随着心情或环境而变。如果要我为鲍勃画一幅肖像画,我会用抽象的艺术手法把这些词融入画中。他的思维方式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式的,并且跳得很诡异,此外,他非常乐于接受新的东西。情窦初开毫无恋爱经验的我被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初次相遇,我们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入地了解对方。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如马拉松般的冗长音乐会结束后,疲倦的音乐家们收拾着自己乐器,准备打道回府,但很快有消息传开来,说河滨教堂不远处某个民谣歌手的公寓里正在举行派对。所有人瞬间就恢复了活力,全都往那里赶去。这个时候,我和鲍勃已经黏得分不开了。我们急需一个不被打搅的二人世界,在那里只有我和他,还有他的吉他。就在不经意间,一个私密的小世界已开始成形。至于那个民谣音乐电台,我不知道它最终的命运如何。1960年代初,民谣正在复兴,听众群日益扩大,可之前纽约的电台只有奥斯卡·布兰德和辛西娅·古丁主持的两个民谣节目。对任何雄心勃勃的民谣歌手来说,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上这两个节目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很短的时间内,鲍勃o迪伦先后成为了这两个节目的嘉宾。以爱之名·说谎家鲍勃·非法同居我们从相遇、相识,到渐渐相知。开始的时候,我毕竟有些矜持,每次他问我下次在哪儿见面时,我都是支支吾吾的,不愿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很快就形影不离了。晚上,我们通常会在“格迪斯”或村里的其他俱乐部见面。下午的时候,只要我不工作,我们就会一起出去东逛西逛。我们之间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我带他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看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其他一些我深爱的画作,之后我们坐在馆中的雕塑园里,认真地聊了许多许多:诗歌、哲学、艺术,还有这个世界的不公与恐怖。他的风趣幽默不亚于我,我们总能把对方逗得乐不可支。和他在一起让我感到很温暖,即使他只是在房间的另一边远远地注视着我。我很喜欢看他忽然沉浸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这时万籁俱寂,一切皆空,他听到的只有脑海中的音乐,看到的只有心中一闪而过的灵感——仿佛中了魔咒一样,他的魂灵儿顿时消失无踪。我很钦佩他的才华,他的自信,还有他的执着——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任何他想做,或是觉得有必要做的事情。脱离现实一会儿后,他就会回到现实。我常常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的思绪飘远又飘近。我理解也尊重他跟我在一起时的这种游离状态。他并非故意如此,因此我也从未感到被冷落。我们发现我们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点,包括我们都需要一个宁静的港湾来躲避当前动荡的生活。很快,我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港湾。然而,对于他自己的情况,他总是习惯性地说谎,这也让问题慢慢滋生出来。事实上,他的逃避回答和隐瞒真相最终在我们之间埋下了一道裂痕。我们确实非常亲密,但因为此,我无法信任他,也感到没有安全感。比如对于自己的家庭,他一直都含糊以对,但对于吸引他的新鲜事物,他又会滔滔不绝;还有说到他自己的过去时,他总是编织着传说,虚构着故事。考虑到当时那种波西米亚氛围,再加上我涉世未深,我对他的传奇经历曾经深信不疑。不过,故事编得多了,往往就难以自圆其说了。他曾这样告诉我: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抛弃在新墨西哥州,之后他就随马戏团一起浪迹天涯。这和他之前说的出生成长于明尼苏达州杜鲁司市对不上号了。天哪,下一个版本会是什么呢由于“迪伦”是典型的威尔士人的名字,有人曾怀疑这不是他的真名。当他在村里打响名头后,采访者和唱片业人士期待他能就自己的家世给出一些诚实、前后连贯的回答。对此,他表现得非常警惕,并且一如既往的偏执。在他看来,谁想曝光他的隐私,谁就是他的敌人。当我们住在西四街时,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前来。我们刚认识那会,居无定所的他常常在不同的朋友那里蹭沙发睡;我那时住在韦弗利宫街,帮姐姐一个去了英格兰的朋友看房子,不过他们就要回来了,我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我俩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九月底,《纽约时报》上一篇对他充满赞誉的乐评文章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开始有了更多演出的机会。同一个月,歌手卡罗琳·赫斯特(Carolyn Hester)邀请鲍勃为自己的唱片做口琴伴奏,在录音棚里,鲍勃的才华引起了这张唱片的制作人约翰·哈蒙德(John Hammond)的注意。十月,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下了他。终于,他有钱自己租房子住了。在看了几处房子后,他决定租下西四街的一套公寓。西四街161号是一个四层公寓楼,它位于第六大道以西,一楼是一个家具店。著名的琴行“音乐客栈”(Music Inn)就在这条街上,它里面有你想要的一切乐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公寓楼离麦克道格街伊兹·杨的“民谣中心”很近,仅几个街区之遥。鲍勃租住的公寓在这栋无电梯大楼的顶层。房子很小,除了一张床、一把扶手椅、几个搁物架以外什么都没有了,然而女房东还是象征性地收了一点家具使用费。厨房小得几乎只能站下一个人,一副竹帘从天花板直垂而下,能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她留下了一些盘子、几个玻璃杯,也许还有一两个锅。这些鲍勃也付了钱。主房间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卧室,卧室门的左侧有一个壁橱,正对着浴室。地板是硬木的,上面涂了一层灰色的甲板漆——旧屋的房东和租客喜欢涂这种漆,因为它会使破旧的木地板看起来更美观一些。房间里阳光充足,一年四季都有温暖的阳光洒进屋中,美中不足的是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从公寓的窗户低头望去,映入眼底的是邻楼底层匹萨店后面的荒芜花园。拜这个比萨店所赐,我们能常年闻到一股烧糊了的番茄酱味道。卧室实在是太小了,单是一张床就占满了整个房间,根本就转不过身来,因此鲍勃把床搬到了主房间,而把别人送他的那个“沙发”放在了卧室。那个所谓的“沙发”其实不过是一个铺着泡沫垫,放了几个抱枕的木框架而已。搬进西四街后不久,他买了一个录音机,一个收音机,还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那台电视机是连电视机柜一起买回来的。不幸的是,那台电视机就没能正常播放过,于是鲍勃把它取了出来,然后自己动手把那电视机柜大卸八块,经过一番敲敲打打后,他竟就地取材,拨弄出了一个相当美观的茶几和几个搁板。记得一次鲍勃旅行归来,带回了一个只比烟盒略大些的便携式时钟收音机。在当时它可是个新鲜货,有次我到五金店里为它找合适的电池,店里的人们看到后争相传递,无不啧啧称奇。这一年,舅舅介绍了一位婚姻正濒临破裂的人文教授给母亲认识。他们很快就如胶似漆,开始谈婚论嫁了。他叫弗雷德,是和很绅士的男人。弗雷德带母亲去剧院看演出,到高档餐厅用餐,用餐前,他会帮母亲点烟、接大衣,拖椅子让她坐下,这一切无不让母亲感到受宠若惊。他们同居了,租住在“谢里登广场一号”公寓楼,而无处可去的我当时也住在那里。巧合的是,鲍勃那阵子经常蹭睡的公寓就在我们公寓的几层楼下。母亲和弗雷德之间的交往有些偷偷摸摸见不得人,原因是弗雷德是我舅舅未婚妻的父亲,这听上去多少显得有些乱伦。尽管舅舅多年来一直在乱搞女人,母亲和他的关系却非常亲近。考虑到母亲和舅舅前妻的关系也不错,说句实话,这种境况令她们每个人都有些尴尬。弗雷德的婚还没离掉。他不愿意同母亲“姘居”在他任教大学的寓所里,所以他们暂时先“姘居”在了谢里登,等待离婚程序结束。虚伪的、道貌岸然的弗雷德,成了我和姐姐私下聊天时的笑柄;我们也会私下开母亲的玩笑,说她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共产党员,从我们记事起就口口声声声讨“姘居”这种“资产阶级堕落行为”,现在她自己呢?恋爱后不久,我和鲍勃开始商量要一起住。不过从法律上讲我还不能搬进西四街。戴夫·范·朗克和特莉夫妇严肃地对我说,我是未成年人,而鲍勃不是,所以他可能会被指控与未成年人这样那样什么的。特莉的建议是,为了安全起见,等11月底你的18岁生日过了再说。在那个道貌岸然的时代,未婚同居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行为。女孩如果未婚生子,那么生下来的孩子会被看成是“野种”;如果未婚先孕,她们往往就得“奉子完婚”,或把孩子生下来送给别人,因为做单亲妈妈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此外,堕胎在那时候是非法的,当然它也很危险,很多女人因此命丧黄泉。从这些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女人根本没有权利可言。选择住在格林威治村,你得到的不仅仅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其意义更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道德”的情侣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同居;不同种族的情侣也能活得旁若无人;还有同性恋,尽管会被村外的人称为“屁精”或“拉子”,可是村里没有人会对他们的生活横加干涉。经过我们一代青年漫长的抗争,美国各州开始放宽堕胎的法律规定,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终于承认妇女的“堕胎权”。而女权运动、“同志骄傲运动”等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也使得妇女、同性恋逐渐享有更多的权利。1961年底,我搬进了西四街,无婚姻之名的我们开始偷食禁果。在鲍勃住进西四街之前,他不时跑到米奇o艾萨克森那儿蹭住。米奇家和我家都在“谢里登广场一号”,她家在楼下几层。关于米奇,我只知道她是个很乐观、热情的人——桃丽丝o黛(Doris Day)那型的——其他我就一无所知了。她家简直就是民谣歌手的收容站,而她就像是他们的女训导。睡过她家地板的人中不少后来都大红大紫,其中包括杰克o艾略特、让·雷德帕思(Jean Redpath)、“彼得、保罗和玛丽”三重唱组合成员彼得o亚罗(Peter Yarrow),当然还有鲍勃。米奇家就像是长年在开睡衣派对,派对完了每个人都和衣而睡。鲍勃在米奇家的时候,我总是在那里呆到不得不离开为止。回到楼上自己家的时候,我会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让母亲知道我已经回家了——我并没有彻夜不归。他的避难所和我家就几层之隔,他和我的母亲终于不可避免的认识了。母亲和姐姐的眼光很高,她们很不喜欢这个居无定所的流浪歌手。不过鲍勃没有义务要为了她们改变自己。母亲的直觉很快就告诉她,鲍勃讲的关于他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名字,都是虚构的。1961年,来到纽约后不久的鲍勃想得到一张演出证,以实现他在“格迪斯”的第一场演出,迈克·坡科帮他搞到了,证上填的名字是鲍勃·迪伦。演出证是警方颁发的,只有拿到这个证,艺人才能在酒吧俱乐部之类的场所演出。如果他们有了吸毒等原因导致的被捕记录,演出证就会被吊销。许多天才艺人因此丢了饭碗,其中就包括爵士钢琴大师赛罗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传奇歌手比莉·荷莉戴和喜剧演员理查德·巴克利(Richard “Lord” Buckley)。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演出证制度终于被废除了。鲍勃·迪伦的真姓是齐默曼(译者注:齐默曼源自德语,意为木匠)的传言渐渐开始浮出水面。我以为他迟早会对我说出真相,所以在我们恋爱之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但是,当我们的感情日益升温,直至开始同居之后,这件事对我而言就变得重要起来。我出生的时候,父亲给我取了个很美国化的名字——苏珊(Suan),母亲则给姐姐取了个很意大利的名字——卡拉(Carla),并且还是按卡尔·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对于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女孩来说,苏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名字,这让我很纠结。它是父亲所赐,我不会舍弃它,所以我决定在它的昵称和不同拼写版本中,认真找一个最适合我,最能代表我,或者至少是能区别于那一大堆苏珊的名字。是该叫Susans, Susies, Sues, Soozie, 还是Sooze呢?我犹豫不决。20世纪60年代初的某一天,我在翻一本毕加索的画册时,一幅他的画作《玻璃与苏西酒瓶》(Glass and Bottle of Suze)引起了我的注意。“苏西”是一种法国利口酒的名称。它既可以是双音节词又可以是单音节词,就像贝蒂(Bette)一样。太完美了,就是它了。几年后,我在法国喝到了这种口感相当不错的利口酒。它呈金黄色,味道微苦,带着淡淡的香橼味。鲍勃改名的动机是不是与我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本身已经影响了世界。他实际上并没有改自己的名字,因为鲍勃是罗伯特的变体;他改变的是他的姓氏,而他的姓氏——迪伦——在威尔士是人名,而不是姓氏。这真是一项创举。当我无意中看到他的征兵卡时,我终于确定他的真名叫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之前从未告诉过我,这一点着实让我感到沮丧。在正式搬进西四街之前,我有时会在那儿过夜。有一次,我们在外面玩到很晚。在回家的路上,当醉醺醺的鲍勃笨拙地从口袋里中掏出钱包时,有东西掉在了地上。之前我们还一直在大声说笑,但当我捡起他的征兵卡那一瞬间,我的心情顿时跌入谷底。所以,齐默曼才是你的真名?是吗?那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发现他的真实姓名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并不介意他一直对别人保守秘密。我的成长经历使我习惯了麦卡锡主义下的生活,那个时代也确实有必要对外人保持警惕。但他竟然从未对我敞开过心扉,这个事实让我难受极了。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谎话连篇了,而他也见识到了我也是会保守秘密的。慢慢的,我的伤害被抚平了,但我对他的言行总免不了要怀疑。我要求他再也不要对我说谎。第二年夏天我在意大利的时候,他写信给我,终于向我和盘托出了他和他家庭的真实情况。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他都没说老实话,那次他突然坦言相告确实让我颇感意外。我时常叫他拉兹(RAZ),这是他真名的三个开头字母,我这样叫他只是为了激怒他。后来,在我们看了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后,我开始叫他布·拉德力,这是片中一个古怪又神秘的角色,由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11)扮演。这一次,他没有郁闷,而是笑了。

前言

1961年,我邂逅了鲍勃·迪伦,当时的我年仅l7岁,他也不过20岁而已。这本书是我的回忆录,它记录下了我们曾经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缠,还有那个深深影响了我们各自生命的大时代。    对于一九六零年代和鲍勃·迪伦,我曾一直不愿谈论与追忆,这恰恰是因为我曾离他太近,而他又是定义并塑造了那个时代文化的人。与此同时,他受到的狂热追捧和密切关注也令我对这类话题感到局促不安。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我人生中“房间里的大象”①。事实上,我生性内敛,总是本能地去保护自己的隐私,对他的隐私也曾不愿透露。    我的职业是艺术家,但在我们相遇之前,我就一直在写诗歌、小故事、短评等等,和他在一起后,我依然笔耕不辍。对哦而言,写作和画画一样,都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记忆    宝贝,那不是你,是我和我的幽灵    和你那神圣的魂灵    有人说一个人的过去会赶上他们    我的不仅如此,它还超越了现在    所以,在未来属于我们时    我会同超现实主义者一起,在幕后安坐,静静地看着你    虽然再也无法忆起是什么触发了我在1963年1月写下这段诗歌,但在今天读来,我却为自己当时的先见感到惶恐。从很多方面来说,我和鲍勃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从未离我远去,它们一直与我的生活交织着,不管我身在何方,所遇何人,在做何事。    迪伦是文化偶像,他_的歌迷和追随者们用自己的想象塑造着他,把他解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仅仅是迪伦这个名字就已让人感到神秘,同时也会引出无数的追寻,追寻他所说、所写、所唱的每一个字眼的涵义。    随着鲍勃·迪伦的声名日益显赫,我更觉得有必要保守住我们之间的秘密。关于我们的事,我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始终缄口不语,最后却没有从看守这些秘密当中得到乐趣。时光流转,秘密也越来越无足轻重。关于鲍勃·迪伦的文章无处不在,关于他的传记大量出版,但它们同我所知道的真相相去甚远。这些文章和传记不仅平淡无味,而且充斥着作者的主观臆断。我会在本书中告诉大家很多秘密,但我只能尽力而为,因为记忆是一头无常的“野兽”,它们进进出出我的脑海,有些留下了痕迹,有些已无踪可寻。    还有些秘密没有在这本回忆录中透露,它们埋藏在更深的地方,而且出于对我、对迪伦的尊重,它们将永远被埋藏。关于这本书,我唯一需要阐明的是,它或许不是真理,但却绝对真实。    多年来,每当看到鲍勃·迪伦的作品、生平以及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们出现在纪录片中、大银幕上、展览馆里以及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中时,我都会强烈地感觉到:我还有另外一个自己。看到自己的形象被搬上屏幕,放进橱窗,并一再写入书中,就那么永远地躺在迪伦的神龛旁受人供奉,那种感觉真是有些怪异。    当我翻看照片,聆听歌曲时,我会再次看到、听到它们背后的故事。一帧家庭录像中的图像,几行简陋纸张上的潦草笔迹,都会唤醒昔日的场景——在房间里,在大街上——我仿佛又听到了笑声,从某处飘来……。    在橱窗里的我们与真实的我们之间,永远都有差异的缝隙,那是灵魂的安息之所,没有人能把它放进橱窗。我用了很多年才让橱窗内外的自己交汇在一起。而我眼中的他和那个橱窗里的“神”自然很不同,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能渐渐适应人们对他的膜拜之态。    无论是一首歌、一句诗、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场展出,都无非是对某个时代、某处地点及某个人的描绘。我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同时,这本书也权当是我的一次怀旧。人们总是会向前看,所以怀旧也许很廉价,不过它终究是奢侈的。    在我看来,历史是一个用来盛放、展示旧物以启发人们思索的“圣物匣”。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随着那个年代渐行渐远,当年的那些故事就愈发显得神秘。它的真相和事实常被扭曲,真实性和准确性亦不断成为“罗生门”。即使是由大时代的亲历者自述,也难免会因有所侧重而产生分歧。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旧物”也放入“圣物匣”。回忆毕竟是事后诸葛,在书写那些陈年往事时,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让那些私人故事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总的来说,我讲述的是自己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我在那个大时代居住在格林威治村,那段经历塑造了后来的我,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就需要提到一些相关背景:我的家族历史,我的家人情况,以及其他与我有关的零星碎片……    自打我在纽约市的皇后区出生,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异乡客,也从未想过要去寻找我自己。直到来到格林威治村,我才有了这样的强烈感觉:那里有与我一样知晓自己的灵魂并不属于故乡的人们;那里有吸引我的波西米亚历史;那里有我喜爱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他们或在此居留,或曾匆匆路过。他们的精神引领着方向,为我开辟了道路,也定义了格林威治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个令人惊叹的时代,一个充满了抗议和反叛的多事之秋。整整一代人在18岁时被允许酗酒、被送到战场上杀人,却要等到21岁才能拥有选举权。动乱在所难免。动荡的时代让伟大的音乐得以诞生,而这样的音乐又鼓舞着我们走上街头,要民权、反核弹、反越战。与此同时,一九五零年代保守僵化的道德观也在一九六零年代黯然退场。“垮掉的一代”已经让这种道德观的外表出现裂痕,而他们的下一代——我们,将它彻底摧毁。    我们与印刻在身体内的过去同行,我们做好了准备迈进未来。如今,一九六零年代已经被许多人用私人故事、歌曲和报道塑造成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时代。在每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美国人生命中,都有那个大时代的“圣物匣”。这本书便是我呈现给大家思索的“圣物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艺术家苏西·罗托洛给予那个革命时代崇高的敬意。    ——VOGUE本书堪称描写一九六零年代格林威治村最好的几本书之一了……那帧封套图片完美展现了那个大时代充满浪漫色彩的青年文化——不羁,脆弱,漂泊不定却目标坚定……因为苏西,迪伦迷上了威廉·布莱克、布莱希特和兰波的作品;同样重要的是,苏西的左翼政治意识,尤其是她对民权运动的热衷拓展了迪伦的思维,并将他的创作之笔引向了这些议题。  ——《纽约时报》 安东尼·迪科蒂斯  “如果有什么能让她摆脱'迪伦吉他上的一根琴弦'的评价的话,这本鲜活、平和并容纳了20世纪60年代格林威治村民谣歌手们的生活的书就是了……罗托洛对迪伦永远是宽宏大量的,不管是在赞美他的天赋还是在为他的不忠而悲伤上都是如此,但迪伦却从未为她做过同样的自我牺牲。”  ——《TIME OUT》尼娜·卡普兰这是一本来的正是时候的书,它与那些汗牛充栋的描述迪伦和20世纪60年代这一民谣时代的图书有很大区别:它由一个处于那一时代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女性亲历者所撰写。  ——托德·海因斯(迪伦传记电影《摇滚启示录》导演)“迪伦粉丝们的圣物?罗托洛是《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这张专辑封面上挽着迪伦手臂的女人。这本让人期待已久的回忆录栩栩如生,它主要叙述了格林威治村的往事,对于那段让人尴尬的关系的透露只占很少的篇幅。”  ——《观察家报》 尼尔·斯宾塞“显然,《放任自流的时光》会被迪伦膜拜者们说三道四——最近罗托洛和迪伦为此有一些公开的争执——这本书叙述更多的是她的故事,而非迪伦。可喜地是,整本书里她没有丝毫的怨念,字里行间全都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纽约所具有的理想主义和创造力上。对于让格林威治村成为摇滚反抗文化的发源地的人物、地点以及个中翘楚,没有比这本介绍得更好的了。”  ——星期日泰晤士报 罗伯特·桑德尔

后记

真相隐藏在真实的情感、对事件的洞察里。在写这本书时,我力求抓住最真实的情感,给出最私人的洞察,而不仅仅是复述事件本身。    那些走过的地方,遇见的人,在记忆的万花筒中一一浮现。我像只蜻蜓一样,轻盈地点在一个地方、或是一个人身上,静立片刻,便又起身飞往另一处。    犹记得,在当年的格林威治村,我们将画作挂于墙上、登台歌唱、发表演讲;我们让每个夜晚都充满了爱的火焰;我们离经叛道、洞若观火,我们追求着真理、燃烧着激情,我们向世界宣告着理想、在现实的残酷中怒吼;当然,我们的生活还充满诗歌、文学和音乐。除了我在书中提到的人物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身处历史舞台背后,他们也亲眼见证、亲耳聆听、亲口评论乃至亲自参与推动了这段历史。它看似一朝铸就,实则有太多人在后面推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自豪。我想,当年我义无反顾地从皇后区登上的,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    总的来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向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致敬。青年时代的我们充满了热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我们也许真的“酷”或“嬉皮”,也许只是自我感觉如此,不过,我们真心相信不破不立,并认为为改变旧世界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961年1月,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讲上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那时候的我们对这样的话全都感同身受。有趣的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几乎拐了个弯。    今天,“国家能给我什么,别人能为我做什么”是人们最常提出的问题。也许人们应该多问问:“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让别人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怎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一九五零年代的政治风气过于压抑,社会文化过于沉闷,进入1960年代后,青年们对现实非常不满,发动了各种社会运动,再加上知识分子等阶层推波助澜,最终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进程。驱动他们的是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而并非商业利益;他们想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改变;他们为别人享有权利和自由而奋斗,而不是为自己有名有利。    时代在变。

内容概要

苏西·罗托洛(Suze Rotolo,1943.11~2011.2)
美国艺术家,鲍勃·迪伦一九六零年代格林威治村成长期的女友。在《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封套上,她和迪伦相拥走在冰天雪地的琼斯街头的那帧温暖图像,已然成为那个大时代的图腾符号之一。热爱诗歌、戏剧,少年时代即积极投身民权运动的苏西远不止是封套女孩那么简单。她是迪伦一些最伟大情歌背后的“缪斯女神”,亦深远地影响了迪伦的创作方式,更被西方乐评界普遍认为在迪伦蜕变为“时代代言人”的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在与迪伦分手后,苏西专注于艺术创作。今年年初,她因肺癌病逝于纽约。
译者简介
陈震,1976年出生于江苏靖江。踢过足球,玩过摇滚,做过医生,现为自由译者。已发表译著近百万字,内容涉及摇滚乐、足球、艺术等。曾因独立策划加拿大传奇民谣乐队Cowboy Junkies制作中国概念唱片《Renmin Park》,被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等北美媒体采访报道。翻译有《穆里尼奥传:葡萄牙制造》、《埃里克•克莱普顿自传:天堂十字路口》、《弗雷迪•莫库里传》等书籍。

书籍目录

“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译序)
圣物匣(自序)
第一章
鲍比画像
格迪斯民歌城往事
红色家庭
父亲之死
红尿布婴儿
迷惘
民权运动少女
美国往事
逃过了死神,逃不掉那爱
争取种族平等大会
河滨教堂的斜阳
以爱之名·说谎家鲍勃·非法同居
珍贵时光
鲍勃的托洛茨基主义者导师
旭日之屋
布里克街的灯火
格林威治村村民
采集火种的人
他不是剽窃者
密友
LSD初体验
酗酒的男人·蹭书的女人
几乎成名·四人行·苏珍玩意
你想要的是什么?
处女唱片·我将大红大紫
南方之旅
第二章
答案在风中飘
天各一方
鲍勃的信
毕加索启示录
伊特鲁里亚拱门
大雨将至
久别重逢
艺术·戏剧·电影
时代在变
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
罢唱艾德·沙利文秀
哈蒙德的蠢货
温暖的日子
甩鞭者鲍勃
山雨欲来
布莱希特
白色恐怖
民谣的叛徒
一切不过是命运
罗伯特·齐默曼
女人的烦恼
被遗忘的时光
左翼的希望
余晖未尽
盛名之下
她们恨他
曲终人散
重返61号公路
再回首
尽在歌中
烟瘾·鲍勃的记性

第三章
从头再来
红色之旅
卡斯特罗与格瓦拉
大麻之夜
剑桥大学
远离新左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贫民窟女神
霹雳飞猫
超短裙姐妹
离开这里,离开你
1960年代·格林威治村·影响
波西米亚首都沦陷
后记

编辑推荐

《放任自流的时光:1960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我与鲍勃·迪伦》是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苏西·罗托洛是鲍勃·迪伦到纽约后的第一位真爱,一九六零年代前期,她和迪伦一起居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她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她和迪伦的爱情,以及她所亲历的以格林威治村为基地的民谣复兴运动。
这本书不仅仅关于民谣、迪伦、嬉皮文化、垮掉的一代和格林威治村,作为出生在意大利裔美国共 产党家庭的“红尿布”婴儿,苏西成长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因此有着无比艰难的童年和青春期。
热衷政治运动的苏西17岁已是美国最重要的民权组织之一“争取种族平等大会”(CORE)成员,并亲历过多个里程碑式的民权运动事件。作为一位曾身处一九六零年代反抗政治中心的女性,她在这本回忆录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那个激荡年代的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
总的来说,这本书试图还原的是她和迪伦一起走过的美国一九六零年代。

图书封面


 放任自流的时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放任自流的五月----和苏西·罗托洛《放任自流的时光》在一起手中的这本---由陈震翻译的《放任自流的时光》,2011年11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二次印刷。半个月里,“放任自流”地阅读,“放任自流”地在书上做着笔记,记下所思所想,心情如同在度“罗马假日”,也象去了一趟格林威治村,和鲍勃、苏西一起过了一段有着“波西米亚”情怀的日子。 ----题记                            ● 给心情放个假才下过雨,格兰的小路干干净净的,清晨的风儿微微流动,我步履轻盈,好象行在云天。园林里的泥土湿润,草叶葳蕤,树木葱郁,五月的生气蓬蓬勃勃。天意,人心,自在。如果你来了这里,就给你的心情放个假--享受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吧。见到《放任自流的时光》书名,禁不住的欢喜涌了出来。“放任自流”,多么写意的生命状态。象行驶在大海的船儿,勇敢地追波逐浪;象大山里的孩子,尽兴地顽皮嘻戏奔跑;象置身在广阔草原,任思维“脱僵”驰骋千万里。从阅读苏西的自序开始,我的心灵脉博就与苏西、鲍勃的情感脉博和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脉博一起跳动起来。爱不释手,相见恨晚……,有的词语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当中的意味。我甚至在公司“培训班”上课时,玩起了学生时代的花样:桌上放着“ISO国际标准”,手上拿的是“格林威治村的鲍勃·迪伦们”。课间休息,已经熟识的老师走到面前,拿起我的书,无声翻阅时流露着柔和的表情....,见老师没有批评,我便无所顾忌了,“也让我放任自流一回...。”这是苏西的一本回忆录,如苏西在自序中所言,她和迪伦的事“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始终缄口不语....”,还有些秘密,它们依然“埋藏在更深的地方,..它们将永远被埋藏...”改变初衷,也是不得已。有些秘密随着时光流逝变得无足轻重起来,而且,随着迪伦的名声越来越大,有关他的、与真相相去盛远的传记和文章,无处不在,大量出版。鲍勃是诗人、叛徒、摇滾明星、流浪儿、冒牌货、牛仔、避世者.....,众说纷芸。苏西写下了她的回忆,“还原了一个她眼中的迪伦,一个走下了神坛的真实迪伦,一个有着不诚实一面的迪伦,一个和传记作家们凭空臆测的迪伦不一样的迪伦”。五月读完,再看那些圈点和涂鸦,我的思绪已被苏西“放任自流”的文字浸染成银丝彩线,又被细心地织成珍贵的心情锦缎,作为假期的礼物,送给自己。精美且私密。● 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符号书的封面这桢照片来源于鲍勃·迪伦第二张音乐专辑《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的封套,那是1963年2月的一天,“纽约城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那几天,之前还连下了好一阵的雪”,苏西写道,“我们当时都快冻僵了,尤其是穿着单薄夹克的鲍勃。”当两人相互依偎、哆嗦地走在积满雪的琼斯街头时,美好瞬间被摄影师定格了,定格成1960年代的一个图腾符号——日后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符号---迪伦冻得缩着肩膀,苏西紧挽着他的手臂,一脸的幸福洋溢——甜美的爱情仿佛瞬间融化了那个寒冷的大时代。艰难、甜蜜、漂泊,目标坚定。《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于1963年5月发行,22岁的鲍勃·迪伦一夜成名。很多人把苏西誉为缪斯女神,鲍勃也说如果没有邂逅苏西就不可能写出那些成名歌曲,他们彼此在生命中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迹,他们的灵魂曾经那样密切地交汇一起,在一起放任的时光里,他们用真爱描绘的文化符号流传到世界各地、富有的传奇色彩的民摇乐吸引到了世人目光。苏西有着左翼政治意识,她热衷民权运动,喜欢威廉·布莱克、布莱希特和兰波的作品,她的思想言行,影响了鲍勃,并诗意地拓展了迪伦的思维,他的创作之笔在政治范畴里挥洒灵动起来。听着“放任自流”的专辑,感受着鲍勃沙哑声音中浓郁的文学气息和流畅的民谣风格,敲打着我的文字。六十年代的美国,战争、导弹危机和政府不听从民意的现状让年轻人陷入不解、恐慌和不满之中。鲍勃的反战歌曲《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大雨将至)和《Masters of War》(战争的主人)表明了他的反战思想和抗议精神,成为一代青年的代言人,迪伦用他的歌声宣告一个新时代正在迷惘、愤怒和抗争中诞生。随着苏西笔触的深入,我读到了一个具有天才兰波气质的迪伦,听到了鲍勃音乐中诗人兰波的反叛之声。极有音乐天赋的鲍勃,在民摇和之后的摇滾中将天赋发挥到极致,人们顶礼膜拜,前呼后拥,鲍勃成功引领了美国的民谣乐,成了民谣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成了一个时代反叛青年的偶象。有人称鲍勃·迪伦的名曲《像一块滚石》“仿佛在瞬间为心灵打开了一扇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会上,鲍勃的吉它插上了电,演奏唱起了摇滚乐,颠覆了惯有的演奏形式,当然,鲍勃从未放弃过民摇的根...。有人说,不一样的人生会是一本不一样的书。我看苏西的人生,随处可见精彩之笔,而最能打动我的章节恐怕也是她与鲍勃在一起的时光了,俩人精神契合,思想交融,一股神奇的力量将他们的生命连在一起,犹如冥冥中的相呼相应。苏西的文字,读起来轻松又韵味无穷,文笔优美还心意相投,好象我的知性女友说着她丰富的内心,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说着。于我而言,有些是陌生的,有些似曾相识,有些就是卧睡在我内心的思想精灵,文笔轻点,共鸣之音在空旷的心灵山谷响起,回声四起。● 难忘的情感经历苏西和鲍勃爱在青涩的年纪。和很多年轻人不一样,他们的恋情里有信念、理想为基石,他们与时代共同命运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我们的交往也是爱恨交织的。(苏西语)”鲍勃是位语言大师。迪伦自传中对苏西的感情有这样的文字描述,“...丘比特之箭曾经在我耳畔呼啸而过,但是这一次它射中了我的心脏。遇见她就象是走进了一千零一夜,...她就象罗丹的雕塑被赋予了生命。”他深沉又细腻的情书,定然也会触动你我内心最为柔软的一角:“没有大事发生,一切还保持着原样——鲍勃•谢尔顿在等着他的珍,狗在等着出门,贼在等着老妇人,孩子们在等着上学,条子们在等着揍人,一身虱子的流浪汉在等着施舍者,葛洛夫街在等着贝尔福德街,贝尔福德街在等着被清洁,每个人都在等着天气转凉——而我,在等着你。”象在读一个有着民谣节奏的故事,其中滋味无穷无尽,情感世界本就可以这样丰富多彩。“我做了一个你的复活节彩蛋人偶,和你真像呢……我很快就把她做好了,但是绑得有些紧…,不过我已把她和你都有装进了心里,我没有把她寄给你,因为我太孤独了,所以她现在静静地坐在我的书架上陪伴着我。”......这是1964年4月鲍勃的来信,此时的苏西虽已经搬离西四街,此番相思之情还会融进苏西的生命里。《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音乐专辑发行后,他们的感情世界出现了裂痕。苏西先是知道了迪伦和琼·贝兹工作之外的秘密恋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迪伦希望苏西成为自己的附庸品,自己“吉他上的一根琴弦”。贝兹有着华丽圆润的女高音;鲍勃的声音粗犷沧桑;两种声音是如此的不相同、如此的不和谐,而这不和谐却有如激流碰撞石涯的瀑布,巨大落差产生的美感令听众们心情澎湃,歌迷们为音乐舞台上的最佳搭档欢呼又雀跃。贝兹对鲍勃的事业推波助澜,鲍伦对贝兹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热爱政治的贝兹与一个抗议歌手的合作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演出,给予了大时代不满青年们的心灵归属。只是,贝兹和鲍勃因为合作中的默契和亲密,不免擦出爱的火花,也难免流言四起,仅仅流言也就算了,可偏偏又被证明是事实。“山雨欲来”这一节,苏西用平和的文字说着“树欲静”的心情,苏西对迪伦永远是宽宏大量的,“不管是赞美他的天赋还是在为他的不忠而悲伤上都是如此……”。在“毕加索启示录”里,苏西说鲍勃的个性和毕加索有着惊人的相似,18岁时的她并不能理解吉洛的回忆录《和毕加索在一起的日子》中所写:“和天才艺术家在一起,就意味着一个女人要默默付出,能够为了他的事业而舍弃她的爱好”的意义,但是,在她那么小的年龄段,在她所在那个时代 就能用心实践男女间应该“平等相待,共同提高”的理念是难能可贵的,她思想的前卫和进步与现代女性独立、自爱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她仍然具有女性的弱点,痛苦悲伤,又放不下,在崩溃边缘上作着挣扎,。。。苏西是一位独立女性,女权主义者。她本就不想成为他吉他上的一根琴弦,也不想跟在后面捡起他扔在地上的糖果纸,更不想生活在他的光环下,成为他的保姆。“不错,鲍勃才是焦点,但我未必就该围着他转。”有着苏西经历的女人不多,有着苏西相同感悟的女人大概不会少。● “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在《别想太多,一切都好》这首歌中,鲍勃为苏西写下了令人暇想的名句:“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假如真有灵魂,那么灵魂会是什么样?会象天上的运星---没有运行轨迹的运星,来无影子去无踪迹,飘忽不定难以寻觅;假如真有灵魂,那么一个灵魂在飘忽中就有可能遇见另一个灵魂---可遇,但不可求吧。一九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是一个可以发生奇迹的地方,是一个灵魂可能遇见另一个灵魂的神秘之地。鲍勃和苏西的灵魂相遇在那一个时代,相遇在波西米亚圣地,冥冥之中定是有着某种注定的了。宝贝,那不是你,是我和你的幽灵和你那神圣的魂灵有人说一个人的过去会赶上他们我的不仅如此,它还超越了现在所以,在未来属于我们时,我会同超现实主义一起,在幕后安定,静静地看着你这是苏西在1963年1月写下的诗歌。苏西说,“今天读来,我却为当时的先见感到惶恐...我和鲍勃一起走过的日子从未离我远去,它们一直与我的生活交织着....”而我只能唯心地说,一旦有过灵魂的相遇,相遇的双方永远无法离弃。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村民们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坚定地为边缘人、弱势群体发着声音,鲍勃·迪伦以他游吟词曲家的目光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敏锐地捕捉到一切可以反映他人和自己的情绪,并让这种情绪自然而有张力地从他的歌唱中喷薄而出,正如苏西所言,为自己的思想、理想和信仰而活!苏西于2011年年初去世,《Free wheelin Time》给世人留下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手中的这本---由陈震翻译的《放任自流的时光》,2011年11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二次印刷。半个月里,我“放任自流”地阅读,“放任自流”地在书上做着笔记,记下所思所想,心情如同在度“罗马假日”,也象去了一趟格林威治村,和鲍勃、苏西一起过了一段有着“波西米亚”情怀的日子。“假日”归来,我收获了一份真爱--真爱的诠释:在对思想、艺术价值的共同追求中,只要放任自流心中的热爱、天份、执着、纯粹,那么一定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文 / 兰草
  •     文/ 黎戈鲍勃.迪伦,六十年代的民谣歌手,行吟诗人,打出这几个词,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对此人保持缄默。因为我对民谣实在是概念模糊,约莫知道是一种叙事性歌曲,不比纯粹的情歌那样扁平和干瘪,仅此而已。对诗我则是百分百的诗盲。而我相信,一个歌手的浓烈精神指数,一定是溶解在他的歌曲里的,就象一个演员的肢体语言,一定大于千言万语一样。前一阵子看乌兰诺蛙传记,有一张照片是她肃立在雪意沉沉的窗口前的背影。后来看传记里写这个女人身上有股子安静的力量,她从不与任何人发生情绪上的对抗,受到羞辱的时候,也只是默默的转过身去,等她再转过脸的时候,表情如旧,你一个情绪的接缝口都看不到。能用沉默来表达愤怒的人,她骨子里承重的优雅,全溶解在那张背影的照片里了。画传一般都是垃圾信息的杂烩,但是看演员的资料一定要看画传,就象赫本的一张笑到智齿,毫无杂质的照片,比一万句“上帝给你两张手,是为了让你腾出一只来照顾别人”都更加直指人心。呵呵,迪伦的照片,倒是看过的,太文青了,眼睛里有湿漉漉的诗情。声音也听过,奇异的向上浮的声音,好象要背弃时代似的。看他的传记,倒让我安心不少。眼睛里的那水,全给挤出了,行文非常的干爽。我想激起我兴趣值的,也许是这个人附着的年代?他出生在1941年,二战正在欧洲战场上打的如火如荼,混乱象拳头一样把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击打的粉碎。好象星座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样,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一辈子都活在新旧时代的接逢处,被吞吐着。51年他上小学,和数学语文并列的课程是防空,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在听到警报的时候躲在桌子下面。苏联空军随时会从天而降,怀着嗜血的杀性割段他们的小脖子。六十年代搞学运,在街上筑起石头碉堡,爆炸的街道,燃烧的怒火,催泪瓦斯,无拘束性爱,反金钱运动,原始公社,学生试图控制国立大学,反战,等等等等。呵呵,最好玩的是,这些元素在他们的中国兄弟身上,都能找到。五十年代对西方世界的被迫害妄想症,全民备战,六十年代的金水桥宣誓,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毛主席语录,格瓦拉手册,卡斯特罗传记,连斗争工具都是一样的。更好玩的是,鲍勃本身作为一个浸润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却是个边缘清晰的自我主义者。一个人在青春和热血之中,最大角度的切入时代,又在被压缩成一个文化符号之后,重新把自己撕扯下来,在这本十七万字的传记中,温文克己的鲍勃只说了一句脏话“我操他”,就是在被别人称做“六十年代人的良心”的时候。他算是个政治性敏感,阅世心活跃,与时共振的人,他连写歌都是在报纸上找题材。他并不是个对时事冷淡的人。可是他时时与之保持距离."等找到真相后,我就一屁股坐在上面,把它压垮".。《像一块滚石》之后,国内又引进了《放任自流的时光》,苏西罗托洛写的,苏西是鲍勃20岁时的女友,在17岁的她眼中,鲍勃已经是魅力四射的“不管我站在哪里,环顾四周,总能看到鲍勃就在不远处。虽然顽皮、随和,但举手投足间散发出强烈的气场,让人想不注意都难。”苏西本人也是个艺术家,但是和《尼金斯基手记》那种思路跳接过多的书相比,这本书线索清晰,信息落点准确,不蔓不枝,不偏不倚,淡定沉着。苏西的回忆录,让我想起塞林格女友那本,看似事关名人的八卦书,其实涵盖面不止。塞女友那本是个犹太少女的心灵成长史,而鲍勃女友的可以远观格林威治村成为摇滚基地的发展史,以及六十年代的美苏冷战氛围。看书时要深呼吸,两个叛逆年轻人恋爱中荷尔蒙满溢的青春体味,以及狂飙的时代气息。苏西是个安静爱思考的女孩,鲍勃则活跃多变,他们最后的分手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女方更喜欢沉浸于独自工作的喜悦之中,而男方天生就是做明星的料子,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角色。女方会被尖叫的粉丝吓坏,而男方则很清楚怎么在追捧中划出边界,得到支持又不失自我。他更喜欢做回他自己,他是个顽强的自我主义者,呵呵,这就是我爱迪伦的地方,也只有一个自我主义者,才会这样行文,我喜欢他文字中那种不软不硬的交流欲。他既不是站在理论和道德至高点上,带着真理在握的悍然表情,硬要撬开别人的小脑袋,把道理塞进去的那种粗暴,也不是象《亨利与琼》那样一味喃喃自语,完全不顾读者阅读节奏的自私写法,也不是步步煽情,意在渗透,他就是淡淡的表达他自己,简笔画似的,解释是件太无聊的事,我才不屑把自己交代的那么清楚。你懂多少,那是你的事,反正我就这么大耐心了。他让我想起契呵夫,后者是地摊杂志作者出身,彼时地摊杂志约稿时都要规定行数,一百二十行,一百行,也就是说,在动笔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倒记数,这种倒计时训练,练就了契呵夫的短时爆发力,让他可以在十句话里处理完一个人的全貌。而迪伦呢?可能是他长期写民谣的缘故,所以他的文字压缩力很强,能在几句话之内就交代完一件事,“这是一个书的洞穴,而到目前为止我都是在另外一个文化谱系里成长:白兰度,迪恩,梦露……而这些名字在这些书面前都成了笑话”。只有三个层次,却把一个小镇孩子,到了纽约,初见压顶书海的骇人阵势时,所受到的震撼描述的非常到位。非常漂亮的跳接动作,文字连接缝口都找不到,让我想起说故事时的费里尼。也只有一个自我顽强的人,才会尊重和懂得爱护另外一个同质地的人,他和他妻子出去吃饭,让妻子点菜,后者拿过菜单径直就点,“她不是那种认为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的人,她懂得自己内在的快乐,这是我一直喜欢她的地方”。也只有这样的太太,才会在迪伦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第一就看出来,默默准备好和他一起离开。他让我觉得是那种带着内心地图的人,怎么说呢?就是懂得在两点之间划出直线的人,所以,十八岁时,他就离开家,离开那个中西部小镇,离开冬天零下二十度的苦寒,夏天隔着靴子都能咬人的大花脚蚊子,离开看一场电影都要全家盛大出动的困窘,离开所有人际关系都平面铺展在目下的小镇交际网,奔向大城市,大声音,大动静,他背着吉他,推开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馆大门,径直寻找与他相象的人。存够了钱他就去纽约,小酒馆里,酒气,恶臭的体味,帽子传来传去接小费的生活不过是过渡,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外界喧嚣的声音模糊不了他的视线,他腿脚利落的奔向下一个目标,那是他在唱片上见到过的名字,一个,两个,三个,“你愿意为我的酒吧做看门人么”其中的一个问他,“不,不过我可以为你演奏”二十岁时,他签约哥伦比亚唱片,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原文链接 http://t.cn/S5aGlR
  •     今年的2月25日,是苏西•罗托洛逝世一周年的忌日。鲍勃•迪伦应该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苏西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是他人生初期的精神启蒙导师,是他创作的那些伟大情歌背后的“缪斯女神”。去年4月,鲍勃•迪伦历史性的访华表演曾经轰动一时,当他站在北京工体的壮观舞台上时,不知有多少人留意到,在这趟重访60年代的激动之旅缺了苏西同行。所幸,《放任自流的时光》的中文版去年11月在国内出版了,那刚巧是苏西诞辰68周年纪念日。       “我像只蜻蜓一样,轻盈地点在一个地方、或是一个人身上,静立片刻,便又起身飞往另一处。”(苏西自述)       苏西是谁?她就是迪伦1963年经典专辑《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封面上,和迪伦紧紧搂着穿过纽约寒冬街道的那个穿绿色大衣的幸福女子。就因为这个封面,苏西一个表姐的军人丈夫因为“政审”不合格而没有晋升。《放任自流的时光》,是苏西生前完成的一本书。在这不到300页的文字里,她深情地回忆了她和一个跨世纪伟人并肩经历的一段美好岁月,这段岁月定格在了1960年代。在纽约一个叫格林威治村的传奇之地,苏西、迪伦和一大群民谣音乐人一起照亮过一个波西米亚舞台。“他们亲眼见证、亲耳聆听、亲口评论乃至亲自参与推动了这段历史。”在197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同志骄傲运动”风起云涌之前,格林尼治村其实已将“自由”二字实战演习了十年之久。令中国歌迷意外的是,苏西是一个来自美国共产主义家庭的“红尿布”婴儿,听着普契尼、威尔第意大利歌剧长大。在麦卡锡时代,她和无数个具有相同背景的西方红二代家庭经受了FBI“无微不至”的关怀洗礼。在父母的熏陶下,苏西从小就自然地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文艺青年和民权运动参与者。她甚至高中还没毕业就已经是美国民权组织“争取种族平等大会”和反核战组织“原子能法稳健政策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在遇到比她大2岁半的鲍勃•迪伦之后,苏西却像一个细心的姐姐一样,把她对时代的想法、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青春的判断,全部与迪伦一起分享,那位未来的民谣王子就像贪婪的婴儿吮吸乳汁一样,采集着他生命里的第一道火种,之后叩响了他大红大紫的名人堂大门。      这本书是平静、含蓄的,没有夹杂一个怨恨的词语,我们至今可以感同身受到主人公对那个时代、那场生活投入的热忱,而那些激烈的火花并没有存在于苏西和迪伦的爱恨情愁中,而是长久闪烁在改变了那个时代的舞台上。哪怕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也一样生动不已。苏西和迪伦的爱情同样是平静的,在他们的交往中,苏西一直很冷静,相反迪伦却将抒情进行到底。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在一封迪伦寄给远在意大利的苏西的情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迪伦呈现出他在抗议民谣唱片中截然不同的抒情男本色。“如果那天晚上世界注定要毁灭,彼时彼刻,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远在天边。这更让我感到无比绝望……”其实无论是和迪伦生活在一起还是最终选择离他而去,苏西始终不曾绝望过。苏西是一位比迪伦有着更多爱好视野的艺术家,她知道生活无论到了哪个关口,都得艺术地活下去。她并非是摇滚乐野史里那些兴高采烈和明星们上床、哭哭啼啼下床的一夜之果儿,和迪伦分手后,她继续轻装上路,尽情拥抱着她所信任的那场生活。       “真相隐藏在真实的情感、对事件的观察里。”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遇刺时,苏西刚过20岁生日,她亲眼见证迪伦如何写下了那首划时代的《他们改变的那个时代》。正当迪伦在美国摇滚乐与社会运动中达到双赢并化作一颗巨星时,他们在那个时代一起温暖过的爱情也改变了。17岁,苏西和迪伦同居;19岁,苏西为迪伦堕胎,但迪伦继续从容不迫地灌溉着那片女粉丝开垦出的秘密后院。1964年春天,当迪伦和民谣皇后琼•贝茨(当时她比迪伦知名度更高)秘密交往、同居了几个月后,苏西毅然彻底地离开迪伦。1964年夏天,她还和一群酷爱冒险的美国大学生一起挑战了一次美国国务院的某项禁令,接受古巴大学生联合会的邀请,去古巴旅游,哪怕付出吊销护照的代价。同年8月,鲍勃•迪伦发表了一张名为《鲍勃•迪伦的另一面》的专辑。那么鲍勃•迪伦生命的另一面是什么样的呢?       “我相信他是天才,也相信他是个杰出的词曲作者。但我并不觉得他是一个体面的人。”1964年,苏西在她的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对于一对共同经历1960年代的革命情侣来说,迪伦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做出了成就。而作为一个渴望真挚爱情的女人,苏西也耳闻目睹了男主角不那么体面的一面。在《放任自流的时光》中,我们吃惊地发现,苏西与迪伦的爱情故事其实仅仅发生在1961年7月到1964年3月的短短两年半间(这其中的1962年他们还曾分开8个月),而这对于一个时代的拐弯来说,却充满了悬念和生机。苏西在书中回忆到,从一开始,她的母亲和姐姐就坚决地反对她和迪伦在一起。她们凭直觉认定迪伦是一个非常善于把所有人变成一种资源供其使用的人,她们担忧苏西也会成为他使用过的一个工具。令我们对苏西这位女性深深肃然起敬的是,她一直活在她艺术性的世界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料理那些世俗的琐碎,她也不 想 一 辈 子 活 在 怨 恨 和 沮 丧里。所以她自始至终没有指责或攻击过迪伦。      “我选择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在《放任》一书里,苏西生动记录了迪伦如何从一个无名小子奋斗为了一个成功人士的过程,贯穿在1960年代形形色色的事件与人物中。她是一个线条明快、用色准确的杰出画家,画出了那个至今仍让人激动的时代的剪影。迪伦无疑是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人,在他的奋斗中,无数的名人、同行、民间艺人和无名小卒帮助过他,这其中,包括格瑟里、布莱希特、兰波、迪伦的托洛斯基主义者导师戴夫•范•朗克、卢马克斯父子、伊兹•杨、约翰•哈蒙德、阿尔伯特•格罗斯曼,琼•贝茨、艾伦•金斯堡……当然,苏西是最低调也最关键的一个。她曾经深情地隐于迪伦的身后,督促他不停地向前。“他能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努力地把他们化为己有。最后,当他吸收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后,就会继续前行、越走越远,把他们抛在了身后。”       “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这是迪伦在《放任自流的迪伦》专辑中《别想太多,一切都好》的歌词,它定格的是1962年下半年迪伦对远在意大利的苏西的思念。不过苏西说她最爱的迪伦歌曲之一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半世纪过后,对我们来说,这首歌是不是他们在一起时迪伦写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通过一首歌来了解我们自己。通过和鲍勃•迪伦两年左右在一起的生活与创作,苏西了解了自己,她相信迪伦在半世纪的音乐里也藉此了解了自己。放任自流,说时简单,做时难。一个人该怎样放下自己,从一场场漩涡中抽离而出,让内心归复到起点?苏西•罗托洛这位独立的女性,面对她深爱过的一个男子,至少做到了以下这些:她没有成为他吉他上的一根琴弦,她没有活在他的光环之下,她没有让自己成为他的保姆,她不曾“走在他身后,捡起他扔在地上的糖果纸”。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地成长,每个人都该穷尽一生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自豪。我想,当年我义无反顾从皇后区登上的,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   文/ 邱大立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大爱鲍勃迪伦 精神偶像
  •     觉得翻译不怎么样……
  •     时代的产物
  •     Bob Dylan.
  •     时代造就一代,60年代充满人情和史诗意味的有趣生活是多少人的向往,然而时代在变,正如结尾所说:一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往往要等到过去之后才能被人发现,格林威治村是一个符号,身处各地的我们一直在寻找,在创造。
  •     「這兒什麼也沒發生,狗在等著出門,賊在等著老婦人,孩子們在等著上學,條子們在等著揍人,每個人都在等著更涼快的天氣,而我只是在等你」———鲍勃.迪伦 to 苏西
  •     16-1。dear suez, rip.
  •     总有人生活在某处而灵魂属于另一处 本是因鲍勃迪伦而读此书却爱上了苏西和她的浪漫的大时代
  •     苏西并非迪伦最有名的女友,但她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活跃值得称赞。
  •     本来是来看迪伦的,却对这位缪斯女神着了迷。十七岁的波西米亚少女苏西,披着一头金发,穿着自己做的裙子,被一群载入历史的美国民谣歌手环绕,一边听着黑胶唱片一边读着兰波的诗,民权运动,反古巴旅游禁令,浪漫,反叛,自由的精神一点都不缺。美好的六十年代,属于垮掉一代的格林威治村。
  •     那時候他們都满怀理想,渴望改變世界。
  •     大商城,包邮,还送积分
  •     物似人非
  •     ……好多书忘记标记是怎么回事!
  •     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写法,迪伦不过是她冰山的一角。
  •     放任自流的時光
  •     每个人都在等着天气转凉——而我,在等着你。
  •     比起迪伦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来读起来流畅和爽快多了,以一个亲密旁观者的身份看迪伦,还能看到本人的内心世界,同时所在年代又是让人有所向往的,感觉很好!
  •     买了好多年,知道Dylan拿了诺奖才翻出来看。虽然Dylan的内容不多,但是Suze的内容和相关内容也挺好看。居然她也去了佩鲁贾...描述的地方和街道还挺熟悉。
  •     那年冬天 才子佳人
  •     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以专辑封面作封面的粉丝书,但是这本虽然不能说完全跳出粉丝书的范畴,但是因为其特有的历史感,的确具有更高的参考意义,书中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是60年代美国的一个注脚。
  •     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
  •     the amazing freewheelin time!!and Suze such a warm and brilliant woman!
  •     挺有启发的,美好的时光。
  •     挺好
  •     身处格林威治村民谣艺术复兴的中心,苏西的这个“圈外人”身份为像我这样的局外人提供了一个最亲和、最舒服的切入观察六零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视角,再加上她本身对政治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在艺术上又有着非凡的鉴赏力,已经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回忆录范畴。总之,写得动人,译得流畅。苏西的确不只是迪伦唱片上的封套女孩,她聪明、独立、敏感、正义,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女性之一。
  •     go
  •     实在是对民谣歌手所知甚少,前半段读起来云里雾里。如果对这里领域有所涉及,看真本书会是很好的历史参展吧
  •     我给了她我的心,但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
  •     and i am just waiting for u,
  •     在那個年代,我們為自己的思想而活,為自己的理想而活,為自己的信仰而活—那時一九六零年代獨有的生活方式。我們活的深刻,我們絕不膚淺。
  •     一个经历过那个美好年代的女孩的自传。冲着某伟大人物来看这本书的,请回吧
  •     再见啦,格林威治村~ 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音乐类英文翻译请认准泰州老乡→_→
  •     领域是广阔的,逻辑是混乱的。还是帕蒂·史密斯写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写的棒。但是,who cares?
  •     读完本书,作者记叙了自己在60年代的生活经历,与鲍勃迪伦情感的起伏贯穿本书大部分,作为独立自主的女性,作者笔锋真实,对于迪伦作者的评论亦十分中肯。时代在变,但愿每个亲历者都尽心记录。
  •     我又想起了这本书
  •     dream of Greenwich
  •     《放任自流的时光》远不止迪伦女友自传啊,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迪伦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现在精品译文太少,这样的书不会被遗忘的。
  •     了解那个真实一点的迪伦,以及格林尼治村的民谣发迹史
  •     这本书涉及艺术 民谣 政治 民权运动 还提到了六十年代美国经历的历史性时刻 包括肯尼迪总统遇刺 马德 路德 金的著名演讲等等 那一代的年轻人充满激情 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 努力去改变旧世界 我想能置身于那个时代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吧 这本书提醒着我 不要忘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永远不要迷失自我
  •     很好的一本书
  •     这本、鲍勃迪伦编年史、沿着公路直行这三本传记配合着看会很好,因为是三个视角(前女友、自己、研究者)
  •     整书属于零星记忆的拼凑,总感觉有点杂和散,并且叙述是简单的平铺直叙。但是从这些零零碎碎的琐事中还原了一个切实摸得着的60年代美国文化社会。并且作者的个性很好,对鲍勃的宽容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     鲍勃迪伦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 听过鲍老爷子的民谣 看过画展,吉吉给我推荐他的自传。如今老鲍还拿了文学奖。 心疼村上春树
  •     女人本身,难道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诗和歌
  •     妹子,你真的是被涤纶骗了
  •     5月20日开始,今天才读完。真是太久了。
  •     “我给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灵魂”。觉得Suze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女艺术家,而不仅仅活在涤纶的光环下,这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喜欢这本书客观的叙述方式,把涤纶身为正常人的所有细节甚至缺点都展现出来了。卧槽涤纶还认识艾伦金斯堡啊啊斯派克李的父亲比尔李竟然是贝斯手啊啊啊感觉被科普了好多原来不知道的事实!
  •     鲍勃迪伦拿诺奖,我反而想起在北京万圣书园淘书的日子..
  •     我双目单纯似孩童,却时常蹙眉如老人。事实上,我只是信笔涂鸦,将平时絮絮叨叨的话跃然纸上罢了。
  •     当时没看懂,回家再看一遍
  •     60年代的美国青年,他们为自己的思想而活,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而且他们真的做到了。这本书是属于那一代人的“致青春”
  •     党妹回忆录
  •     放任自流的时光,波澜壮阔的时代。当事人讲述下的1960,格林威治。苏西的思想很有前瞻性,“不愿成为吉他上的一根琴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