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武德自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柯林武德自传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301085745
作者:(英)柯林武德
页数:162页

柯林武德式的思考

最早听说柯林武德这个人,是在读书时上的一门“西方史学史”课上,当时老师提到他的观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后来在很多场合,随便问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都会这么一句。这就让我越来越羞愧,为啥同样学历史的,我就不知道呢?或者何时我也能有那么一句标签式的短句让世人铭记。但对他的那本《历史的观念》,我是从来没有翻过,看到那么大的部头和里面有点艰深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我对柯氏的学问敬而远之。幸好有这么一本简短又易读的小书出现,才让我有机会了解这会在历史哲学领域作出过关键性贡献的伟大哲人及其思想。从《自传》一书开头,我就被柯氏那份强烈的自信和精彩人生所吸引,从小的机灵聪颖、天资过人与在Rugby 公学中被老师所压制的生活及其在Oxford U获得的极大自由的读书空间,再到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和哲学思考方式,以及一直提倡的在哲学研究中要重视历史与考古的材料而非那种纯粹的哲学思辩语言的交流;最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写了这本小书,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尽管他只生活了短短的54岁,但是成就之大绝不会少于那些长寿者。整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一要掌握好一两门外语,并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当中,扩展自己的研究空间;二是要有良好的思维逻辑和优美的文笔,这会扩大你的读者群并提高知名度;三是要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的理论方法和论证模式;四要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和一颗专注的心以及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愿为他的改变而思考、奋斗,穷尽一生。早上六点四十分,在天际变得明亮,太阳自西向东而升,宁静园子开始动起来时,我合上了本书,前后近半日的阅读,换来的是柯氏一生的思想,虽然还不能完全消化,但这一部浓缩作者一生的小书,给人留下的思考空间和所要继续探索并解答的问题还有很多。想想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哲学学科进入的一个瓶颈时期。虽然我们能接触到的材料在增多,信息在扩大,交流更便捷,但有柯氏那种对当时热门知识和学派的研究的不迷信及其进行长时间的辩驳与思考,并且为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而孤独奋斗的人,我想,恐怕并不多。而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些“不合时宜”天才的出现,可是,纵观身边的环境和学人们的研究,我在担心,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吗?我们等待给我们带来shock的时候会远吗?亨佩尔-波普尔提出的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律模型(the covering law model),及继承柯氏的重演论(the theory of re-enactment)和在德雷等人进一步发展的逻辑关联论证(logical connection argument)的分析历史哲学,随之兴起的叙事主义历史哲学这一有着浓厚后现代后彩的历史哲学。历史与哲学的结合,历史与文学的结合,都让我们看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出的理论上的神奇效果;由今视昔,他们的共同结果都在于在两种主要学科的结合之后,用何种方式将理论表达出来的困惑,是telling a story?还是creating a theory?这种困扰就前两种理论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一个较深的叙事范式;但就现今而言,对于“创新”,理论的创新和学科的生存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又会有哪一些(位)“盖世英雄”来拯救这个不冷不热,欲还生而不能的历史哲学领域呢?希望我们的等待不会太久!

柯林伍德给哲学系的药

对于一个思想史家的尊敬,起码应体现在我们能否用他所告诫的方法来理解他自己。换言之,柯林伍德自然不是以功成名就的心态写一本小册子向世人标榜他自己,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史家为后人留下直接理解他的一份思想史材料。
在全书的开篇的第一句话,柯林伍德已告诉读者,他为什么写这本书。
“一个以思想为毕生事业的人,他的自传应当记叙的是他思想的历程。”
很显然,柯林伍德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研究思想的学者。这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柯林伍德思想的历程,他是从哲学转入历史的,换而言之,他是基于对哲学系那种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深恶痛疾之下,继而将史学引入到哲学研究中来。在他眼中,他绝不是像今日的学者,将自己定位为哲学或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因为特有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意味着狭隘的学术分科限制,由此衍伸出的无疑是研究视角的狭隘。他所直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了解古人的思想?或者更浅白的说,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古人的思想?
这种问题根源于历史学在当时的地位。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理解柯林伍德论述的意图。在第八章的末尾,他很清晰的告诉了我们:
“近三四十年以来,历史观念的发展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它的进展速度和视界的扩大足以与自然科学在17世纪初所达到的水平相媲美。据此,我几乎可以预言,历史观念之和重要性的不断上升已成为19世纪的一个显著特征,在20世纪,这种重要性的上升速度还还会大大加快;我们很可能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入口处,史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像自然科学在17-19世纪所起的作用一样重要。”
可见在当时,历史学或历史观念,绝非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真理。在17世纪以来建立的自然科学手法,使得一切学术领域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规律化的、实证论的、实在性的,或是说抛离偶然性与情感性的一种研究。哲学最先建立起这样的学科规范,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将不同时代的思想理解成为对“永恒问题”的一种解答。等而下之者,则是将曾经出现的思想家高高供奉起,无视这些思想者本身所欲解决的问题,仅以自己的视角予以平章。因此,柯林伍德指出问题所在:
一方面,在哲学界进行那种自以为能建立道德,但是实际屁用都没有的学术象牙塔研究时,可惜历史学也没有承接这个任务。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过去是死掉的过去,了解过去不过是指弄清权威人士对过去说些什么。这样的知识对于指导行动是毫无用处的。”(p94)
另一方面,接着上面那点,如果说过去与现在互不相干,关于过去的知识对解答现在的问题不会有多大用处。那么我们自然不用去研究。但柯林伍德说还是还有一种可能,即“如果设想过去在眼下仍然活着,设想它凝缩在现时之中,仍在活生生地发挥作用,那么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揭露那些不太明显的东西,看清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
由此,问题就转化为一个明确的答案,如何理解古人的思想。柯林伍德的回答,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情境性
换言之,那些实在论者(也就是那些头脑僵化的哲学系学者),对问题的思考从来都是将其隔空,做成为一个个隔绝了时间、空间与具体语境的问题探讨。对此,柯林伍德则通过对怀特海的讨论说出一句关键的话:
“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每一个构成要素都与这一情境中的其他要素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共存关系,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关系。”(p47)
而“情境性”所要求的能力便是研究者所具有的“洞察力”。柯林伍德指出,在此之前1600-1900年由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术标准是要追求一种”现成的法则“。可以看到,哲学系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推论建立一种永恒问题的解决之道或道德法则,但结果,除了学者群体间耍嘴皮子意淫外并对现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如果您觉得这么说太过粗暴,那么在p99页柯林伍德有更学理性的论述。而在p56页,柯林伍德也不惮于刻画那些哲学家的丑陋面容。)
因此柯林伍德呼吁我们重新理解思想,——即要去洞察历史环境。譬如,我们与其将《论语》作为道德法则来理解,不断的进行现代人的诠释,不如“透彻了解它们的内在状况”,理解孔子当时的语境。扩大而言,就是理解历史遗迹在产生之初的制造者的意图。而这也就得出了他著名的结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思想史专业才是历史系的核心专业”,这样想显然就没理解柯林伍德的“意图”,他所针对的是自然科学影响下的哲学研究,他是要我们培养一种“历史地思想”的思维方式。如他所言: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谈到什么东西时说,“我知道制作此物(写作此书、使用此物、签署此名等等)的人在想什么”,你就是在历史地思想。”(p104)
又譬如他说:
“历史中不存在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实际上是行动,它表现了行动者的某个思想(意图、目的),因此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识别这个思想”(p120)
显然,他所针对的就是他批判的实在论的思想,或者说正是那种受自然科学研究引导的哲学思维、那种形上学本体论或终极道德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证道之后,1932年他所写的第一本书,也是他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书,即题名作An essay on philosophical method <哲学方法论>,而非“历史方法论”(p110))。
最后,我们正可以按照他自己推理出的准则来反问柯林伍德:“写作此书,写这句话的他在想什么”,我们自然不难能得到答案——这里的“历史地思想”,不是凭空或冥想所说的一句哲学家式的证悟。柯林伍德始终有着密切的论敌,他希望我们始终保持对写作者场景的观察、理解写作者的意图、察觉他的论敌,是要去重新融入话语发生的那个全系的场景中进行理解,在古人的当时的语境下理解古人与评价古人。而不要把一切话语抽离成为一种固定的,永恒性的,教条性的法则理解。这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不同于他之前历史学科单纯的文献整理与重复叙述)。而他写这本书也是要让读者知道他的意图与论敌,并通过自身作为案例,让后人明白思想史的方法。
至于具体的研究案例,他也举了一些,比如对于凯撒案例的不信任感与意图的追溯,又比如关于发现一段城墙来一步步探寻他最初修造者的用途来复原历史。(如下)
由此可见,柯林伍德的“思想史”不同于国内哲学系的“哲学史”或“观念史”,更非历史系研究的某朝代的“学术思想史”,这完全是两码事。他是在讨论一种史学理论,是在阐述一种研究的视角。绝非一个单一的狭隘的分科。这种方法自然可以适用于学术史研究中,文本研究中,也可以适用在考古学等其他实证学科中。所以,它更应被称之为“历史语境学”以避免初学者看到“思想史”而误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柯林伍德的“思想史”即等同于怀疑论,等同于要逆察任何一个历史遗迹与文本产生的意图。所谓“知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斯金纳强调历史地理解思想,其实也是讲思想史方法,而不是思想史案例。又比如王汎森、罗志田对明清民国史研究,运用各种小史料,也是怀有对问题本身的不信任与对意图的追溯。当然,他们已经是着手展开一番更具体的工作了。
作者:王晨光 武漢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

一本“思想的自传”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一样,与其把它当作一本自传,不如把它当做一本有关思想的历史学。Collinwood 开拓了历史哲学,而这本书,就我个人感觉,哲学意蕴远少于史学意蕴。 相比于一般的哲学著作,纯理论性的思辨并非本书所特意突出,而那种在历史的脉络里逐渐梳理和探求的哲学韵味才是《柯林伍德自传》的精髓所在。

問答邏輯的魅力

其實越來越覺得現在自己讀的書已經超越了我評價的能力範圍,每一本書都是教科書,對教科書的評價至多只能說是否對我的思考方式產生影響,而無疑那些經典都有這樣的功效。科林武德提出了問答邏輯,來反駁批判羅素等人提出的實在論。整本書就是他提出自身觀點,演繹并論證,修改完善的過程。越到後面越是精彩,並且回答了我一直以來關於歷史的一些疑惑,難怪老是要求第一本必讀書目就是這本。


 柯林武德自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