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大师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被忽略的大师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1667021
作者:陈远
页数:214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学术界与政治界没什么差异,政治界中先踞有地盘者,后来之人即使学识才能超出其上,也无从取而代之。学术界中古之孔孟程朱诸之更不用说。今天梁启超、章太炎等辈,也取有相当的地位。我一个无名的小卒,岂敢与之相抗衡?虽有发明,谁能注意?!                                          ——李宗吾    厚黑二字,人人心中有之,只有人人笔下不便写出。经李先生道破,恐厚黑者,益将无忌惮,而厚黑牺牲品亦必加多矣。虽然,吾快吾意,亦管不了许多也。李先生目光锐利,读书奇博,《心理与力学》实为最惊奇之发明,尤其前半部,真万古不灭之论。                                       ——吴稚晖    厚黑教主一生的冷笑,每每使人毛骨悚然,恐惧不安,好像听见猫头鹰的叫与笔一样,所以说,他不仅是一致乌鸦,更是一只猫头鹰!                                       ——张默生    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对人绝了种,怪事也!然则近代之新圣人,其唯发布厚黑学之李宗吾乎!    狂狷之士,自从楚狂接舆以来,何时无之?只是在文化交替时,世间没有了规范约束,更多狂生狷士。李宗吾居狂狷之间,狂不足以挑战,狷不足以自隐,于是嘲世,洁身有所不为。                                                     ——许倬云·序

内容概要

青年学者,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等题目。文章散见于《随笔》、《温故》、《南方周末》,并数次被《新华文摘》转载。编著有《逝去的大学》、《斯人不在》。著有《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传》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部 成长
一 愧对子由
二 启蒙
三 私塾时代培养出来的八股专家
四 思想上的渊源
五 李宗吾的早期交往
六 思想独立:不宗对人宗自己
第二部 厚黑教主的厚黑思想
七 发表厚黑学 自称厚黑教主
八 《厚黑学》发表的时代背景
九 重新认识厚黑学
一0 我对圣人之怀疑:现代疑古的先驱
一一 《我对圣人之怀疑》的时代背景
第三部 李宗吾的教育经历及思想
一二 涉身教育,李宗吾思想转变的关键点
一三 涉身教育之吊打校长的奇案
一四 涉身教育之李宗吾挨打
一五 李宗吾的教育思想
一六 大隐于市,广开厚黑庙门
第四部 李宗吾在二十纪世思想史中的位置
一七 《心理与力学》的思想史脉络
1.科玄论战的在民间的延续
2.不同俗流,批评达尔文主义和克鲁泡特金学说
一八 启蒙和救亡双层变奏之下的李宗吾
1.《社会制度之商榷》:李宗吾的社会制度设计
2.厚黑救国,在启蒙和救亡的双层变奏之下
第五部 李宗吾的晚年
一九 张默生其人
二0 李宗吾的佯狂
二一 嬉笑怒骂的“怕婆经”
二二 厚黑教主征启六十寿文
二三 李宗吾的晚年交往
二四 佯狂的外表,自卑的内心
二五 知已相逢,和而不同
二六 教主归冥府

附录 李宗吾遗作
附录一 廖绪初步
附录二 王俭恒事略
附录三 谢缓青事略
附录四 杨泽溥事略

编辑推荐

  狂狷之士,自从楚狂接舆以来,何时无之?只是在文化交替时,世间没有了规范约束,更多狂生狷士。李宗吾居狂狷之间,狂不足以挑战,狷不足以自隐,于是嘲世,洁身有所不为。   ——许倬云·序

作者简介

厚黑之学,万古流传,做得说不得;厚黑教主,千秋寂寥,笑得骂不得。 李宗吾,生在军阀割据时代,心怀悬壶济世之志,上世纪30年代以一本《厚黑学》盛行民间,李宗吾及其厚黑理论从此毁誉参半,其人与厚黑学都被蒙上神秘面纱。本书将民间思想史上第一人——李宗吾放到宏大历史背景下,以时间为经,以李宗吾思想的萌芽、确立以及巩固和发展为纬,结合具体的历史节点,对李宗吾为人处世、做官办学、退隐著述等人生历程做出了梳理和分析。
他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生于同年,比名重一时的大学者吴稚晖要小14岁,比大名鼎鼎的胡适则要大上10岁。后面这些人,都曾经在近现代思想史上留下浓重的痕迹,虽然在1949年之后他们一度被主流话语遗弃,但是在学术界和思想界中,他们所留下的资源依然占有主流地位,而且在这之前,他们曾经一度是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主流意识的创造者。与这些人物不同,本书的主人公虽然也处于那个伟大的时代,但是却从来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并且在以后的学术史和思想史中,他的名字依然是名不见经传。他就是李宗吾。但是如果你去问人“李宗吾”这个名字,或进一步询问他的事迹,大概十有八九会一无所获。20世纪众多知识分子,没有人能像李宗吾一样,在民间产生如此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也没有人像他一样,在知识界如此长地被忽略与误解。 他外表自傲,骨子里却有些自卑。他的思想,让某些人成为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但却正是这些人,提起他来常常嗤之以鼻,而他却要凭借这些使他的思想流传,这是他的悲哀所在;那些了解他的人,无论是在他生前身后,他大概都不会视之为“同道”,这是他的寂寞所在。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思想到底怎样?这些,都会陆续展现在这本小书当中。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李宗吾的“厚黑学”,并将李宗吾的一生经历融入其中。该书作者、青年学者陈远表示,广泛流传的“脸厚心黑”是误读,李宗吾《厚黑学》的核心其实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是后来的学术界直到现在还时常挂在嘴边的八个字。

图书封面


 被忽略的大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皮如果厚,心未必黑邵 建青岛新闻网 日期: 2007-01-20 来源: 青岛日报   知道李宗吾时就知道了厚黑,知道厚黑时也就知道了李宗吾,两者于我是同步的,也是不甚了了的。自己从未打算给予阅读的垂青,要读的东西别太多。现在不然,这是年轻朋友写的书,朋友年轻倒也罢了,但很有野心,要以李氏为开端,打造出20世纪的另外一种思想史。而我看到,除了该书名字《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外,封面上亦不吝对他做这样的定位:“民间思想史上第一人”。  至于本书的传主更是当仁不让,张口就没遮拦:“我的思想,可说是建筑在厚黑史观上。”又说:“我发明厚黑史观。用厚黑史观去读二十四史,则成败兴衰,了如指掌,用厚黑史观去考察社会,则如牛渚燃犀,百怪毕现。”  一鱼三吃,陈远的《李宗吾新传》至少可以一书两看。它同时打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传主个人的奇情异迹,另一个层面则是思想史上的探点挖掘。作传人虽然志在后者,但笔锋亦不稍让其前。在阅读中,我的思绪游走于两个层面之间,浅浅深深,逶迤而行。待其卷终,前者,奋我以奇;后者,启我以新。  所谓新,是一种新的努力,亦即在思想史的耙梳上另辟蹊径。20世纪思想史的脉络其实早已分明。1934年,就有了郭湛波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该书当属此领域的草创之作,它拎出来的线条是从康梁开始,一路往下,陈独秀、胡适之等新文化中人亦在其中。陈远的志意,是从民间思想的角度,考古出另一条被遮蔽的思想史理路。即以李宗吾而论,以厚黑破门,见不输于陈胡而名不列于经传,岂非思想史的一种缺失?这里的民间,是相对于学术体制而言,身在京城或北大的陈独秀胡适之们,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很自然就成为学术中心。远在“巴山蜀水凄凉地”的李宗吾,无同朋相互援引,以弃置之身,发旷古高论,虽流行一时,却拒载正史,历史原来这么世故。李宗吾当年论及梁启超等,长发浩叹:“我辈无名小卒,敢与抗衡哉。”不意他作别人间几十载,却有一个后生,要以他为龙头,画出思想史的另一副面目。此公地下有知,亦当掀髯而笑,尽管图像上他瘦而无须。  不过,新,未必就是价值。这个人的文字,从思想史角度,能提供一个什么样的阐释空间,而且水有多深,这才是应引起注意的。该著写作虽然主以客观呈现,让人物自己唱念做打,但并不回避著者自己的解读。比如厚黑,在李氏那里,不过皮厚心黑,到著者这里,却兀地有了一个价值转换,厚即“隐忍”,黑则“坚毅”。于是,厚黑学是那个时代“个性独立”的个人主义之先声。这样的解释,从材料的铺垫,到点睛时的着墨,就阅读感觉,觉得陡了些。但细绎之下,厚黑中的个人主义因子,又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于是,殊途同归,处学术江湖之远的李宗吾便和北方的新文化中心遥相呼应。其所不同,胡适之的个人主义源自西方,而李宗吾的思想资源却基因于自身的古老传统。从传统中剖石现玉地展示个人主义在思想史上的延伸,哪怕是断续的,也正是作传人于此书背后的文化心愿。  思想史,多累人的一面。好在该书可看性强,它在叙述层面上,能把传主“奇”的一面有效勾勒。李宗吾本身就是个奇人,甚至狂人。自谓“厚黑教主”,声称于儒道释之外,别创厚黑一教。如此自擂,皮不可谓不厚,心却不黑。传主一生,特立独行。即使是死,都别有他样。宗吾一生嗜酒,据其孙女回忆,临死之前,并无迹象。不过从书桌边站起,转身去倒茶。一手提壶,一手持杯,壶嘴往杯子倾斜时,不料杯子跟着倾斜,人也倾斜了下去。待被扶起,意识已经模糊。宗吾的妻子不禁抱怨:“你就是喝酒太多了。”不料,模糊中的李宗吾拼其余力,回上一句:“我就是喝酒喝少了。”然后,永远地“醉”了过去。   如此死,很传奇。微斯人,其谁欤!
  •     ◎乃鼎斋无机客既然本传记的传主是一位“疑古”的大师,读这本书的人自然应该奉着“思想独立”的宗旨,也对本书“疑”上一回。本书的副标题为:李宗吾新传,而就我看来,这个“新”字着实还有点勉强,幸好本书的作者有自知之明,自承“这本十万余字的小书,在我自己看来,无疑是粗糙的”,“在这本书里,我尽量少说话,要让李宗吾自己尽量多说话”。由于原始素材的匮乏,作者的引文出处无非是那几种,令人难免萌生单调之感。李宗吾的厚黑学,实在是个人自有见解,“面厚心黑”也好,“思想独立”也好,但有一点需要明晰:李宗吾说的话,与他的本性、与他的心中所想,未必一致,也不可能一致。要认识他的理论,首先要复原他的性格,这点作者还是做得较好的。李宗吾是狂狷之士么?作者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狂狷只是外面,内里的李宗吾更是藏着一股自卑。宗吾,宗吾,一切以吾为宗,正所谓表面的强势预示着骨子里的弱势,李宗吾的成长环境,所处的时代,所获得的际遇,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令年轻时候的李宗吾就断然不是一个愿意安分守己,躲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人。无法想像李宗吾会做起训诂、考据的学问,而摒却这条捷径,李宗吾要进入学术圈的机会是很渺茫的。那么他会不会进入政界呢?他的同学,有不少是同盟会的老会员、一时的革命领袖,而书生性格、做人宽厚的李宗吾对当时的革命实在是难以认同。他不愿逆革命之势,也就只能归隐山居了。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如此的李宗吾,走上厚黑教主之路倒是具有了最大的可能性。传记中记载的李宗吾的一系列教育观,是“最为正常”、最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而他那道明了中国3000年社会中不可忽略的现状的“厚黑学”,屡屡被人误读。人的本性,且不去论它,但“面厚心黑”在李宗吾发论之前,到底存不存在呢?李宗吾无非是把他人不敢说的话给说了出来,归纳总结,提炼升华。而为何“厚黑学”为很多人不能接受呢?假道学之灾?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遥不可及的圣人之道来约束社会成员,还是实事求是地采纳更为可行的方针与标准。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多少士大夫为了保持自己所谓的“孔孟之道”而过分地压抑自己?人之欲,不可过分抑。人之欲,过分抑不得。由此,在道貌岸然的假象背后,掩藏着与假象差之甚远的现实。“厚黑学”自然是业已存在的现实中的一种,只不过伪君子们从不曾公然传授此道,只能暗自揣摩,始终暗藏地下之中。李宗吾做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自然要让很多人忌恨在心了。李宗吾的社会架构观,传记中的第十八章简要地做了介绍。在当时那个年代,李宗吾对于“主义之争”的一番言论实在是妙极赞极。本人对此倒是最为欣赏。本书忘记了是摩罗小亦还是呱啦啦推荐的,特此注一笔。PS:在第62页上,作者陈远与读者幽上了一默:“吴稚晖 清末明初无政府主义思想家”。 :)
  •     朱正(学者)  如果说“厚”和“黑”真是一门“学问”,那么,深入钻研并且身体力行这门“学问”的只是官场上的这一部分人物。李宗吾本人正是因为厌恶这些,痛恨这些,他才能够毫 无顾忌淋漓尽致地把这些揭露出来。他戏称自己为“厚黑教主”,只不过是说他发现了论证了面厚心黑在谋取私利方面的种种妙用。假如有谁误以为他是在提倡面厚心黑以应世,这一位读者就还不具备阅读讽刺作品的条件。  读陈远的《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引起了我少年时候的回忆。那时我在念中学,怀着很大的兴趣读了李宗吾著的《厚黑学》。不记得是因为同学的推荐呢,还是自己在书店里发现的。薄薄一小册,中学生也买得起的。这几乎是六十年前的事了,想起来那封面还如在目前,书的内容也约略还能记得。  这本书名叫做《厚黑学》的小册子,就是拿“厚”和“黑”这两个字来解释历史上一些人物所以成所以败的原因。所谓“厚”,指的是脸皮厚,不知耻,不识羞,不要脸,不怕旁人的议论,不怕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揭露出来。  所谓“黑”,指的是心地黑,残忍,毒辣,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敢做,肆无忌惮。一个人能够不要脸面,不讲良心,他受到的约束就少,就容易取得成功。  《厚黑学》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三国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弑皇后,粮罄而杀主者,昼寝而杀幸姬,他如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完辈,无不一一屠戮,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次于操者为刘备,备依曹操、依吕布、依袁绍、依刘表、依孙权,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稗史所记生平善哭之状,尚不计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又次则为孙权,权杀关羽,其心黑矣,而旋即讲和;权臣曹还,其面厚矣,而旋即与绝,则犹有未尽黑未尽厚者在也。总而言之,曹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之三子,皆英雄也,各出所学,争为雄长,天下于是乎三分。  整本书,都是一些诸如此类的议论。那时,我是多么喜欢这些论辩呀。我自己读,还推荐给同窗好友读。  陈远的书里引证了我的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里面的一个材料:1948年友人何金铭兄给我的信,信中说:“这位李宗吾先生虽是愤世嫉俗,有所感而作书,但我觉得未免过火了。泼辣的讥讽是不好的,因为这近乎骂街……”陈远在引证了金铭兄的这信之后接着写道:“朱正在书中没有说到自己当时对于《厚黑学》的看法,大概跟他的这个笔友的看法类似。”这个推论是不确的。  李宗吾把他的厚黑学称为“厚黑史观”,自许甚高。其实不过是有人评论过的那样,只是《东莱博议》一类的文章,是一种思辩的游戏。远不足以号称一种“史观”。假如说,历史上的成败只是取决于面厚心黑的比赛,面最厚心最黑者获胜,而讲操守讲道义的人,也就是面不厚心不黑者失败。那么请问:蔡锷在云南起义打破了袁世凯称帝的计划,是不是因为蔡锷比袁世凯面更厚心更黑呢?一个历史人物的个性乃至癖好、道德面貌,往往给历史进程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唯物史观也是承认这一点的。一个不讲原则不择手段的活动家也往往有更多获胜的机会。但是想只用面厚心黑这一个条件来解释全部历史,是绝对办不到的。  正如金铭兄说的,这是一本愤世嫉俗的书。从陈远写的这本传记中,我了解到了这位“厚黑教主”的生平经历。他是看到了官场上那些卑鄙无耻、趋炎附势、居心险恶、手段毒辣的人,十分痛恨,又没有办法去对付他们,只好写出这么一部书来揭露他们的老底,指出他们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所凭仗的不过是“厚”、“黑”二字而已。所以,这是一本谴责的书,一本讽刺的书。它谴责、讽刺腐败的官场,谴责、讽刺那些不要脸的没良心的却在官场上吃得开的人物。  陈远的这本书中,还征引了李宗吾的《迂老自述》、《厚黑丛话》等著作,以及张默生的《厚黑教主李宗吾传》等书,使我对李宗吾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他在《厚黑丛话》中说:凡人在社会上做事,总须人己两利,乃能通过行碍。孔孟的学说,正是此等主张。……叫儒家损人利己,固然绝对不做,就叫他损己利人,他也认为不对。  观于孔子答宰我“井有人焉”之问……就可把儒家真精神看出来。此等主张,最为平正通达。李宗吾所举的例证,见于《论语·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就是说,有人掉到井里了,孔子认为应该去设法救他,可是不赞成跟着跳下去。李宗吾认为这是“最为平正通达”的主张。我想起鲁迅在《我之节烈观》里说的一句话:“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陈远认为,李宗吾这一见解是“表达了个人主义的声音。与诸多借助于西方语境的个人主义声音不同的是,李宗吾再一次把老祖宗的思想资源作为自己论证的材料,虽然他没有明白地提出个人主义这一个词”。  从这样的一种看法出发,陈远把厚黑学在思想史上作了这样的定位:如果把李宗吾的厚黑学中的“厚”视为“隐忍”,“黑”视为“坚毅”,厚黑学未尝不能视为要求个人独立的先声,何尝不是在个性萎靡的时代发出的启蒙之光?只不过,李宗吾的厚黑学的缺陷在于缺少一个合理的限制,那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在“法”的框架之内,不过用法律的眼光去评判先人显然是超越了历史的语境,当时没有多少人具备法律眼光。  这当然是一种新的视角,可以供大家思考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好书
  •     写的还不错,但错别字太多,怀疑是盗版
  •     陈远的书一般不错,这本也不例外
  •     sosososososososososo.没看过就别看了
  •     我很葱白滴青年学者陈远!
  •     厚黑学是传歪了。拜其厚黑教的门徒,众多却不知其教主的本意,以及他倡导的:思想独立。民国年间文化运动一拨又一茬,教主虽慢一拍,可总能给出“厚黑学”基础上的解释,对时事切中要点。
  •     4颗星吧,比我想象的差一些。作者试图让打通传主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又力图让传主自己说话,这固然是一种追求,但问题是,这样一来,作者自己的各种结论,来得也就有点勉强了,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与内在的肌理。 当然,作者时有新见,是令人欣赏的,尤为令人欣赏的是,作者认为李宗吾与胡适之间,颇有类似,这一点,也正是我的看法所在。
  •     成了资料集了。
  •     林达的书影响了无数中国人,不读太可惜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