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光荣与梦想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800805967
作者:博克
页数:300页

前言

此书本来打算于1914年开始写作,当时我觉得自己会有空去写,因为我打算从在职编辑的职位退下来。但不久战争爆发了,我要担当起一些新的责任,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写作了,于是这一计划只好搁浅。. 不过,此后我还是确定了书名和写作风格。如果从书名的角度考虑,我特别认为应该用第三人称来写。我总是觉得,撰写一本自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这种手法,将作者与书的主题从精神上分离开来,以便作者眼界更开阔些。而且在如何讲述爱德华·博克这位编辑和政论家的经历时,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这一手法。因为从多方面讲,我试图在本书中描述的博克,过去而且一直以来,都具有与我本人不一样的个性。

内容概要

爱德华·博克,1863年生于荷兰,年仅6岁便随父母前往美国,开始其美国梦的追寻历程。他从一句英语都不懂的穷苦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时代的舆论领袖和语言大师,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向布鲁克林有轨电车乘客销售水和柠檬汁;后又干过周收入仅50美分的面包坊伙计活儿;一套传记式百科全书使他产生向当时的名人索取签名的灵感,他的这一举动使他得到了加菲尔德和海斯总统、格兰特和谢尔曼将军、林肯夫人的回信,并与文坛大师霍姆斯、朗费罗建立了友谊;在出版商亨利·霍尔特手下工作,使他在出版界大显身手,先是向全国各地的报纸出售每周专栏,继之在多家报纸创办“女性专版”;1889年担任《妇女家庭杂志》主编,通过这份杂志提高女性的格调和品质,使该杂志的发行达到100万份的里程碑数字,在他为该杂志工作30年后退休时,其销售量已达200万份,被评为“全世界最具价值的杂志产业”。博克的经历是移民取得成功的经典范例。本书是作者以第三人称写的一本自传,曾获普利策传记文学奖。它围绕移民经历以及一个新国家对一个人的塑造展开反思,尝试探寻是什么因素使他成为成功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初到美国第2章 第一份工作:每周50美分第3章 对自我教育的渴望第4章 总统的朋友和波士顿的“参拜者”第5章 和朗费罗去看戏第6章 布鲁克斯的图书和爱默生的含混思维第7章 进军华尔街第8章 创立报业辛迪加第9章 结交亨利·沃德·比彻第10章 最早的“女性专栏”、“文学页面”,加入斯克里布纳出版社第11章 成功的可能性第12章 经受评击的考验第13章 出版界的趣闻轶事第14章 在纽约的最后几年第15章 成功的编辑生涯第16章 担任女性杂志编辑的最初岁月第17章 尤金·菲尔德假戏真唱的玩笑第18章 为杂志打牢基础第19章 特色信件第20章 一两次碰壁第21章 涉及家庭住宅的一段重要经历第22章 一段涉足公益事业和私人艺术的传奇第23章 西奥多·罗斯福的影响第24章 西奥多·罗斯福的匿名编辑作品第25章 总统与男孩第26章 文学“后门”第27章 女子俱乐部与妇女投票权第28章 和吉卜林一同回家、成为演讲家第29章 对女人天性的短暂感悟第30章 反对专利药品和其他恶行第31章 为居民服务的一段传奇第32章 茫然的博克第33章 如何突破100万订户第34章 为战争服务的杂志及其活动第35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第36章 30年编辑生涯的终结第37章 第三时期第38章 美国在哪些方面辜负了我第39章 我感激美国什么附录 爱德华·威廉·博克年表

编辑推荐

《光荣与梦想》与《富兰克林自传》行一书起被列入“50本自助经典”之一。

作者简介

《光荣与梦想》是美国《妇女家庭杂志》创办人爱德华·德克以第三人称与的一本自传。它记载了一个一无所有、接受教育极其有限的荷兰小男孩在来到美国后,如何从不被别人理解,甚至无法懂得别人在说什么,经过多年的努力,打破宿命,创办有史以来最大期刊发行量杂志的历程。所有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这个必须克服每个因难的小男孩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其中隐含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它是爱德华·博克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当下每个人的光荣与梦想!

图书封面


 光荣与梦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美国梦”,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引领着全世界无数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只为踏上美利坚土地的那一刻。“美国梦”,正因为太过于熟悉,所以我们总忘了思考,什么是美国梦,没什么会有美国梦。作为一个同样做着美国梦的中国年轻人,出于对“美国梦”的好奇,找到了这么一本美国梦的传记。书的封面上,有好几个中文标题,最上方印着“普利策传记奖作品”,最大的那个标题即本书的中文名,“光荣与梦想”,副标题是“我的人生,我的美国梦”,另一个小标题是“媒体帝王爱德华•博克自传”,封面上的导语是这么写的,“一个一无所有、接受教育极其有限的荷兰男孩是怎样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其中隐含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它是爱德华•博克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当下每个人的光荣与梦想。”唯一的英文标题,是书的原名:The Americanization of Edward Bok如果说,要以小见大,那仅从标题的翻译上就可见一斑。封面上的中文洋溢的是一种煽动力,立意拔得很高,充满了励志,充满了鼓舞。而英文名的直译,不过是“爱德华•博克的美国化历程”。完全不见感情色彩。前者,是急切的;后者,是淡然的。受书的简介影响,我曾将这本书定位为励志书。而正是这样一种错误的期许,使我在读本书前半段的时候很是失望,因为,这甚至完全比不上一位普通新东方老师的血泪奋斗史的诉说。中断了一个多月后,因前些天外出办事,有大量的地铁时光需要打发,所以才让我重拾此书。这一次,不再希冀励志力量注入我心,书的后半部分,竟让我深深折服。当再一次细读封面,我忽然明白,这,就是Americanization。“美国梦”的实现,不在于“梦”,而在于“美国”这片土壤。美国的土壤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尤其是在教育上。每每看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美籍华裔登上自然科学界的巅峰,我们就会沉痛地感叹,中美教育、学术界的差距该有多大啊。比如刚刚过去的2009,美籍华人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的经历尤为令人关注。1948年,解放前夕,高教授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后移居香港,1997年,回归前夕,高教授离开香港前往美国。这只是巧合,还是一位有远见的科学家对学术环境有目的性的选择?看看我们自己,成立六十余载,有望染指诺奖的似乎只有个和平奖,靠的是什么?也是土壤,我们神奇的土壤。曾有DL获奖,今又双人角逐。2010,值得期待。本书的作者,爱德华•博克,1863年生于荷兰,6岁随父母前往美国,开始了美国梦的追寻历程。那时的小博克,很羞涩,听不懂一句英语,生活得很穷困。最后呢,他成为时代的舆论领袖和语言大师。博克的人生历程,无疑是一段典型的美国梦历程,充满梦想,毫无资历,更无背景,却能在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成就自己。13岁那年,博克退学上班,成为一名勤杂员,开始了养家糊口。但是,他在工作中的进取心以及自我的后续教育和学习造就了他的一生,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多少是能给人浮躁的当代人以启迪的。“别人玩的时候他在工作,因为他坚信会先苦后甜;别人偷懒的时候他在工作;别人落伍的时候,他却在大步流星地前进;别人对身边一切漠不关心的时候,他却在耐心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珍藏起来,留为将来备用。他并没有将自己打造为一个苦行僧;他能从所干的工作中得到乐趣,当这些工作对别人是负担的时候,他却能将其变成一种休闲。”博克在阅读当代名人传记的过程中,出于好奇,为了验证传记的描述是否准确,他尝试着给作者,正在竞选总统过程中的加菲尔德将军写去了求证信,对方自然很乐意收到一位以求证信息为目的的男孩写来的热情来信,加菲尔德将军友善而详尽地回了信。这,进一步促发了小博克的一个想法:他要搜集名人亲笔信。正是这一奇特的搜集名人亲笔信的过程,让年幼的他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机会,他不但接触到了文学界的前辈们,甚至与当时的总统都建立了良好的友情。一封封名人亲笔信,大致就构成了博克事业开端的全部。1889年,26岁的博克成为了《妇女家庭杂志》的编辑。所谓编辑,与电影的导演一职相当,起着决定性的引领作用。作为一家女性杂志的编辑,确实让很多人颇为不解,但正是这样一份杂志,在博克时代,创造了订阅量、普及度等多方面的骄人业绩。由于其杂志的巨大影响力,所以,在多次公众事件中,博克的表态及杂志所采用的立场都对时政产生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书的最后,博克回顾自己的美国化历程,谈了“美国在哪些方面辜负了我”,提到了“奢侈浪费”、“重量不重质”、“法律通过却未被强制执行”等,也谈到了“我感激美国什么”,提到了“美国提供了无限的机遇,这是任何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他想去哪就去哪,没有任何陈规陋习束缚手脚;除了他自身存在的局限,也没有任何外界因素限制他”、“真正的美国人玩的是诚实的游戏,而且他还坚持你也应该遵守游戏规则”。读完此书,所能引起我强烈感触的,当然不是奋斗的过程和励志的画面,这些实在是很稀松平常的场景。看到博克在最后对美国的感激中提到的那几点,我还是颇有几分遗憾的,或许,100年前的作者已然把美国精神中的那些精髓,平等、自由、民主这类理念以为理所当然了。援引书中两个小事件,我们就会明白,百年的时间过去了,美利坚更趋完善,祖国大陆仍需启蒙。而这,或许也就是我们中华儿女依然热情地追随“美国梦”的缘故吧。事件一:博克注意到许多市政当局都允许在商业中心区、最美丽的居民区近旁存在一些难看而肮脏的场所,而且这些场所往往与最重要的机关建筑和公园比肩而立。他们决定挑选十多个城市,找出最让人无法容忍的场所作为例子,从市政角度看,这些场所不仅让人刺目和丢脸,而且有损健康。于是,一批批“肮脏城市”的照片出现在了杂志的专栏里。故事说到此,且停,我们先思考一下,如果这事发生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国家,结果会是怎样?大概结果是这样吧:先要假设杂志奇迹般成功发行,于是乎,所有已发行杂志被勒令召回,编辑的位子必然不保,杂志停业整顿。那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情况是怎样呢?是,我们也看到了“市政当局威胁要将该杂志送上法庭”,但在事实面前,他们最终的选择是“其结果是不仅刊登的那些‘肮脏场所’全部清除,而且连市政当局成员也走出门四处检查城市里的其他场所”。这才是有包容心,有错能改的人民政府。事件二:建在尼亚加拉瀑布的电力公司开始从其上游的加拿大瀑布引来大量的水,以至于引起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猜测,就是美国最大的景点为什么会那么快成为一块煤堆,仅有一条细细的水流沿着其宽阔的悬崖蜿蜒而下呢。这些电力公司已经获得法律许可,可以利用整个水流的1/4,而且还有一些电力公司正在跟随其后也申请许可证。于是,当局允许电力公司使用整个水流量的40%。故事说到这里,又该停一下了,我们再思考一下,这事如果发生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国家,结果会怎样?大概的结果是这样吧:绝大部分居民无动于衷,认为事不关己。部分环保意识较强群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书写材料递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视若无睹,部分群众前去质问,有关部门推诿并表示自己不知情,继续向上反应并利用网络力量。网上相关消息被和谐,部分群众受到威胁,及软禁,极个别接受了境外媒体采访,于是成为煽动颠覆份子。(想知道更详细故事流程,可参见TZR事件。2月9日马上就要到了,敬请关注。)电力公司大量使用水流,当局获得好处,整个水流量的80%被使用。2年内水流枯竭。那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情况是怎样呢?美国民政协会会长提请博克注意这一问题,并敦促他通过杂志将这一问题提上桌面,以便推动限制性法规的制定。博克前往华盛顿,和罗斯福总统进行协商,发现总统对这个问题早就掌握得一清二楚。总统说,“我无能为力,除非激起某种民愤,强迫有关方面采取行动。只要你能制造这种民愤,我就能在下次提交给国会的国情咨文中提到这个问题,或者给当地发一封特种电报。如果让我看到美国人民希望保护他们的瀑布,余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但是,你必须让我看到民众对这件事的反应。”于是在后一期的杂志上一组描绘加拿大瀑布目前情况,以及如果允许电力公司再引走更多的水这些瀑布会怎样的图片。那会是一块荒凉的煤堆,一条细长的溪流从悬崖缘淌下。这位编辑问:美国人民同意他们这样做吗?如果不同意,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拿起钢笔,美国人可以给总统写信,加拿大人可以给时任加拿大总督写信。杂志到达订户手上之后不久,许多信件便寄到了白宫。正如总统的秘书给博克的信中写的那样,这些信不是几十封,而是数百封,后来甚至数千封。“有没有办法将这根‘水龙头’塞住?我们真的被淹没了”,总统秘书如是说。那总统是什么反应呢?总统说,“很好,我就想要看到这个。你已经向我证明存在一种民愤。”最后的结局是:1906年6月29日,总统签署了伯顿法,限制使用尼亚加拉瀑布的水。这样的总统,这样的体制,这样的资本主义,你们痛恨吗?写到这里,该收笔了,只是又想到一个人,韩寒。昨天在人人上转载了一篇文章:沮丧的韩寒,寂静的《独唱团》。同样是做杂志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不是编辑的差距,是土壤的差距。我们总是在“尺度问题”的死循环里走不出来,我们总在考虑这是不是敏感,那是不是和谐,当我们还没有接受民主启蒙的时候,别人在100年前就在不断地完善民主之路。我们依稀记得当年《对话》节目反衬韩寒的全才黄思路,哈佛女孩刘亦婷,她们都曾被誉为中国教育的典范,如今她们都在美国,都在追寻她们的美国梦,这,是怎样的讽刺。美国梦的历久弥新是必然,我们逆向行驶的结局,亦将是必然。
  •     博克的经历,再一次证明了: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做传媒做编辑,虽然一路坎坷,但博克每一步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走。他是幸运的,有这样的父亲和母亲;而他对于传媒界的某种天性,更显得他的幸运。索取名人签名,与名人见面,自荐打工,适时地学速记,坚持学习,写文章,他所做的是线性的,又好像是同时展开的。这就像他后来成为《妇女家庭杂志》所做的一样,他仍然在寻找名人,开发新栏目新话题。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经营好他的杂志。他在满足妇女们的需要,也从一个商人的角度在开发着妇女们的需要。他在关注着妇女们的一举一动,或者鞭笞(妇女热衷羽毛服装,而这会导致很多动物的死亡),或者引导(女子俱乐部)。当社会发生某种大变故的时候,他仍然在他的立场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战争中的女青年会等。博克的一生,是在追寻他的美国梦。美国,实现了他一个荷兰少年的梦,他成为了典型的美国人,充满自行充满活力永远在行动中。但是,他也坦承地指出,美国在教育他成为一个节俭的人、自由受教育的人方面,是辜负了他的。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我的光荣与梦想在哪里呢?
  •     七年前读过这本书,久违了。那些和大人物见面的过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同时你又能从中发现作者后来成功的必然性。
  •     怀着“多读读关于梦想的书--总是好的”的想法购买了这本书,总的来说,还不错,对荷兰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勤奋,节俭。作者自身的坚持不懈的勤奋和努力很让你我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去铭记和学习一辈子。我老公本来不是位爱读书的人,在他不经意读到这本书后,他说"嗯,这本书很不错”,他说他要读完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是震动。所以,我由衷地感谢这本书。
  •     本来要买另一本《光荣与梦想》的,结果买了这个。不过也不错,传记可以激励人嘛。
  •     很不错的一本书,有一看就停不下来的感觉,想要知道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     读到的不是光荣与梦想,读到的是民主与自由
  •     从价格上来看,也很值
  •     是一本传记,我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摘录的一段,感觉很好就找到此书买了下来,现在还在读,很有力量的一本书。
  •     内容是鼓励大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可惜年代据现在有点远,不能仿效
  •     成功人士总是有着自己的成功之路。小时候看过很多“伟人的童年”之类的小杂书,父母买这些书的目的无疑是希望孩子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现在看了光荣与梦想才知道真正值得吸取经验的应该是这种名人自传。如何成功?每一次选择背后的心态如何?书中描述得甚为明确。只是可惜本人现在奔三了,成功人士的性格难以培养,这样的书中很多道理在生活中已经领悟,除了不懈的努力也没有其他很多值得借鉴,将来给孩子看这样的书倒是相当不错。
  •     成功的人为什么能成功,道理你懂。
  •     带着好奇开始读。读到第10章的时候果断决定放弃。读书和看电影一样,就算是呼声再高的书和电影,如果你自己觉得不喜欢,就要独立选择放弃。但并不表示对博客的否定。
  •     故事性不是很强,文学角度上来讲,写的一般。但本书是从纪实角度写的,总体感觉值得一看。
  •     看这本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书始终不能吸引你,那麽果断放弃吧,看书也是讲缘分的。我在第120多页的时候才做出了这个决定。读书哪能煎熬成负担,和博克先生无缘啊无缘。
  •     成功人士的故事总能激励人,还能学习到外国传媒
  •     此书很不错供大家参考
  •     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阅读此书的快乐。
  •     爱德华教导我们说:成功之路是宽阔的,竞争无关紧要。争夺并不存在。事实上,走在这条路上有些孤单。我们的同路人是极好的旅伴,但人数太少了!前往其他人无法前往或不愿前往的地方,至少是他们尚未前往的地方——这带有最新鲜的冒险意味。成功的道路如此平坦,事实上,逃避它甚至比踏上它都难,而逃避成功之路却招致了那么多争论,解释和商讨。一个人只需尽己所能去做事,比别人让你做、期... 阅读更多
  •     该书内容还算健康,很满意
  •     从事营销的人尤其应该读,爱德华博克不仅是营销和传播的天才,更是一个实干家。
  •     现在动不动就有什么小学生给主席爷爷、总理爷爷的一封信,看的听得多了,觉得很倒胃口,很肉麻!不过毕竟是本好书,我们的小学生需要学的不是贸然给大人物写信这种形式,就算主人公以这个起家,也多少有些太理想化。还是主要学学人家那种自信、大胆、成熟、不畏挫折的劲头吧!
  •     是的,成功的必然
  •     很赞的一个人 做事业,做人品。
  •     /(ㄒoㄒ)/~~这本买错了,不过好歹磨磨蹭蹭读完了。博克是个令人尊敬的好编辑,但是我不喜欢他。另外自传用第三人称表述给我感觉就是刻意隐藏情感,不够真诚,读起来别别扭扭。在我心里同《我与兰登书屋》没法比啊~~
  •     人生需要梦想,人生需要奋斗。
  •     这本书里的故事很难相信是事实(事实上,我也不确定),有点太像励志传奇故事了,但是概括起来的一句话:有梦想,够努力,才能走向光荣
  •     传媒大亨的人生经历
  •     一本成功的鸡汤,我感觉我应该是买错书了,要买的应该是讲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
  •     总是落魄时看
  •     没看完,觉得还行吧!
  •     不好看 不要浪费时间
  •     这本书有点像流水账,但是读完它我发现爱德华博克这个人相当有吸引力。
  •     做传媒少不了美国精神,可我是中国先生,凉拌
  •     媒体人的人生哇
  •     不是一路
  •     没人走的路不通,成功的方法不能照搬
  •     配货配了十几天,到现在货还没有到,不知道又是几十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