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806779903
作者:罗斯
页数:247页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罗斯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致谢词作者序第一章 关于死亡恐惧第二章 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第三章 第一阶段:否认与隔绝第四章 第二阶段:愤怒第五章 第三阶段:交涉第六章 第四阶段:抑郁第七章 第五阶段:接受第八章 希望第九章 病人的家属第十章 晚期患者访谈录第十一章 对“死亡与濒临死亡”研讨会的反应第十二章 对晚期病人的治疗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是一部拓荒性的作品,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心理分析一生,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她说,临死之际的病人“常常被人回避,没有人对他们诚心诚意。”她主张坐在病人身边,倾听病人诉说他们的心里话。她说,“我的目的是要打破职业偏见,让病人说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该书把死亡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她的观点虽然现在已被广为接受,甚至变成了常识,但在该书出版之际确实革命性的。

图书封面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普通人眼中的死亡活着的人大多幻想着自己的日子永远不要到头,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活在幸福的伊甸园里,而是每个人都早已习惯了自己的社会角色,或幸运,或苦难,或万人之上,或形影相吊。人们总是那么害怕改变,因为突然的变故会一下子扼杀那些多年培养出来的习惯。活着的人大多数也不愿谈论死亡,他们总下意识地认为死亡是一件神圣的,不能去触碰的事,即使这事实上却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话题,也是或迟或早必须要去经历的过程。谈论死亡,在一些人眼里,会坏了平静的生活,会冥冥之中让自己离那个还没准备好的状态更进一步,会带来恐慌,会损害心情。然而,与我们的希望相悖的是,在我们的生活小圈子里,我们总会听说那些触目惊心的关于死亡的小故事,往往是谁谁谁得了绝症,然后接着是一个时间,一个期限。我们总是会先松一口气,还好不是我,然后为那个人感到惋惜,再无其他的感想了。谁想和死亡沾上边呢,还好要死的那个人不是我。事实上,越怕死的人在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越不知所措。恐惧,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一种对死亡的理解黑洞。我们不愿意,也没用一个人完全理解死亡,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离死亡最近的绝症病人,我们又普遍不会去和他们交流。医患关系好像天经地义地,医生的职责是救人,而评价一个医生的好与坏也只是他延长了一个绝症患者多久的生命。这样的想法错逻辑上也许一点都没有错,但从道德上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病人的感受。医生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他做的所有事也应当是以病人自身的利益为重,而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父权思想,以为接受治疗便是病人所有想要的。很遗憾地,在现今的医学先进程度下,医生的医学学术水平已经渐渐成为评价一个医生的好坏的唯一标准了,在医学院里的学业成绩也作为继续深造的通行证,而却缺少一点点关于伦理道德的教育。而恰恰是这一点缺少的教育,却是医生在每天工作中最需要的。医生面对的应该是一个大活人,一个有自己感受,懂得自己在说什么,也有能力为自己做主的人。医生在对它进行专业上的帮助以外,也需要明白病人自己需要什么,他在治疗时有没有意愿主动配合等等。如果医生对病人不尽到应有的人情味的话,医生的工作和一个机器修理师就没有任何差别了,医生也就会变成一个专长是延长人类生命的精密修理师了。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情以及康复的几率,一个不懂得病人的,总是背着病人意愿做事的医生,只会把事情弄得很糟。医生应该是专业的服务者,遵从病人的意愿,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关心并尊重他,而不是把他当做是难攻克的病的载体,冷冰冰地对待,使他脸面扫地。绝症患者本书记载了对一些绝症患者的访谈录。在作者看来,一个绝症患者事实上也应该是一个自然人,他拥有所有人都拥有的东西,家庭,朋友,爱人。他被提前告知生命的长度,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被逼着开始思考生命,而不像有些发生意外的人,从没做好准备。我认为绝症患者应该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虽然最初的惊讶和否认会影响心情或者病情,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病人便会慢慢接受,试着和家人朋友告别,回到自己的普通状态,平静地接受死亡,珍惜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他不喜欢病情将自己的生活打乱,他不喜欢医生屈辱地对待自己,他不喜欢家人朋友的惋惜表情。到了最后一刻,也许他便懂了每个人都将会死,差别只在早晚了罢。绝症病人作为自然人,很希望自己能够在最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也许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治疗,让自己有尊严,平常地死去。也许这与我们平时被教导的理论相悖,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有机会,救人应该是第一位的。后来我倒也被说服,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有权利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的方式,以及死的方式。苟延残喘却尊严全无,为何如此值得去追求呢?作为自然人,我们应该懂得,身边的所有人也都是自然人,他们有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而我们,只被允许管好我们自己。人人平等,说的也许就是这个。不管年长或年幼,不管患病或健康,不管南方或北方,不管中国或外国,不管基督教或无神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爱,去恨,去选择。
  •     Bertrand Russel (伯兰特·罗素)在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西方哲学史》)中写到:“凡是人办得到的事情没有一件会使人长生不死,所以我们为必不免一死而恐惧、而悲叹,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徒劳无益。”的确,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条通往永生的康庄大道,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与这条大道的距离还相去甚远。面对死亡这一无法回避的命运,我们因为无助而恐惧悲叹,皆是本能反应。可是,要就此推出“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徒劳无益”的结论,就显得过于突兀。哲学家这样的论断,必定是经过思想中复杂的探索与推理得来的,可是忽略了思考的过程,这样直接的结论就变得毫无意义。每个正常人,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究其一生,或多或少都要在意识或下意识里与死亡这一问题纠缠不清。一方面,常识与经验告诉我们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而另一方面,如Elizabeth Kübler-Ross(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On Death And Dying(《论死亡与濒临死亡》)里提到的那样: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涉及自身的死亡永远都是不可能的。在我们的本能里,无法想象一个自身不复存在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哲学家冷静理性的思考,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坐下来专心考虑关于死亡的问题——“想知道我对死亡的看法,嗯?我不知道,我一直忙于活下去,所以没有时间来考虑死亡。”(《塞缪尔·T·约翰逊的遗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只考虑现世的人生态度,倒是与 Russel的结论异曲同工,也暗合了中国传统儒学“未知生,焉知死”的世界观。只可惜,也不是人人能够这样忙于生活而置死亡于不理的。大部分人,都处在忘不了、参不透的尴尬境地。对这些智不足以超脱、勇不足以直面的懵懂中的大多数来说,只剩下逃避一途。逃避与扭曲,是我们避免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的本能。关于这种人类本能,Freud (弗洛伊德)的解释也与死亡有关,他说,这些“局部的本能,它们的作用是保证有机体沿自己的道路走向死亡,而避开一切可能出现的非有机体本身所固有的回复无生命状态之路。”只可惜,逃避与扭曲丝毫也不能改变死亡这一终将来临的事实。相反地,它倒更可能让我们在面临死神时丧失原本不足的勇气。到了避无可避的尽头再硬着头皮去面对,当然会匆促忙乱无所适从了。既然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待死神到来,为什么不能在他走上来敲门之前,先稍稍做些准备呢?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非不可能,而是有很多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的。否则,古今中外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慷慨赴死的壮士呢?Wagner(瓦格纳)在谈论他的Der Ring des Nibelungen (《尼伯龙根的指环》时)这样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死亡,就是完完全全字面意义的死亡,都对死亡的恐惧是一切不爱的源头,而只有当爱已经枯竭,这种感情才会产生。死亡对一切生物来说带来了最高的幸福,而人类究竟是如何如此地丧失了这种幸福感,以至于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从事和建立的一切,都完全出于对这个目的的惧怕?……”在他看来,爱便是摆脱对死亡恐惧的途径之一。在哲学大师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那里,能让我们不畏死亡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他说:“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伴侣,帮助人克服对死的恐怖——仇忾之心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细想之下,的确如此,士兵奋勇作战,慷慨赴死,靠得是仇忾之心;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则是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士可杀不可辱”指的是荣誉感;“痛不欲生”则指的是哀痛之心。Bacon以其锐利与机智概括出的四种情况,基本上涵括了战胜对死亡恐惧的种种状况。然而,无论Bacon如何聪慧,他亦不能超越时代,指出在当时并不存在的道路;来。直到三个世纪之后,匈牙利诗人Petőfi Sándor (裴多菲·山陀尔,一译彼得斐)才指出另一条新的无惧死亡的道路——自由。几百年来,他的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成了无数为自由献身的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不自由,毋宁死”,为了夺取我们这本应与生俱来的权利,有多少人,为之慷慨赴死。这样的精神,恐怕连死神也要为之震撼吧。我们可以坦然地学习“如何面对死亡这门课程”,可是,只有到课程真正结束的那一刻,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及不及格,而这门课程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虽然我们知道这门课一定会结束,但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可能你已经做足了功课,而他却迟迟不来,但这样的情况显然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下,他都如一个突然点名的老师般,让每个与这份死亡有关的人都猝不及防。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死神才树立起自己可怖的形象。倘若每份死亡都是可预知的,我们是否会稍稍轻松一些呢?很可惜,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关于这种可预知的死亡,Elizabeth Kübler-Ross曾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而她的那本On Death And Dying,则被看作是死亡学的开山之作。迄今为止,这本书依然是死亡学领域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同时,它也是BOOK杂志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在研究死亡的路上,Elizabeth Kübler-Ross比所有哲学家都走的更远,她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只停留在思想中,而是走进病房,与濒死的人们交谈,听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声音,了解他们对死亡的种种认识与感情。在On Death And Dying中,Elizabeth Kübler-Ross把人们面对死亡的过程分为Denial(否认)、Anger(愤怒)、Bargaining(妥协)、Depression(沮丧)以及Acceptance(接受)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做了进行了详实的描述与剖析。而正是经过她的这样一番奠基工作,死亡也才第一次作为一种独立学科被分离出来。有了Elizabeth Kübler-Ross的研究,人们才逐渐明白,当死神在外面轻轻叩门的时候,普通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而,死亡学的意义决不止理解人们的濒死的体验这么简单。Elizabeth Kübler-Ross真正探讨的实际是如何对待临终者的问题,而了解临终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只是为了使照顾他们的过程更人性化、更符合他们的真正需求。例如,避而不谈即将来临的死亡,这种态度其实并不可取,当家人与绝症患者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却不能开诚布公的谈一谈的状态对双方都很痛苦,医生也不应用所谓善意的谎言来隐瞒病人的知情权。然而,当医生与绝症患者讨论死神的问题时,一口否定他们求生的希望也是错误的。毕竟,医生不是上帝,谁也不知道奇迹什么时候会发生。更何况,怀着求生的希望继续生活,面对死神时或许才能更坦然一些。On Death And Dying这样的书,作为随时都有可能与死神打交道的医生当然最应该读一读,但医生之外的普通人,读一下也不无裨益,毕竟,每个人都要与死神打交道的。我们很可能要面对一个与死神面对面的病患,终有一天,我们自己也要与死神本人相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一本平实的书,胜过所有深邃的哲理,身为医生的Elizabeth Kübler-Ross,也胜过所有哲人。当死神来敲门时,你准备好了吗?(本文来自汀上沙屋,地址 http://www.sandcabin.com/archives/627)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建议最好医学院的学生和医生们能读读,善莫大焉。
  •     读翻译过来的文本总比我们习惯的中文叙事要别扭一些,但这篇经典文本透露的价值却令人深思。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和“判了死刑”的人们坦白地交流?更何况,他们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亲情与病情之间,每个人总有难以释怀的纠结。
  •     人们说,悲伤分成五个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直到接受。我早已不畏惧死,也要学着不去害怕接受这悲伤过后的生。
  •     翻开封面,封面首页已部分脱胶;把书合上,侧边尽是点点换色的霉斑。这样的书,amazon就直接给我寄??!!!
  •     讲清了面对死亡的主要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接受(整个过程一直伴随着希望),但大部分是访谈的原始材料,提升、挖掘得不够
  •     先是否认与隔绝,然后是愤怒,与上帝的交涉与自己打赌,然后接受,最后是临终前带着一丝残破希望的抑郁。
  •     这本属于哲学范围的书,就死亡这个话题我买了很多本,可以比较学习下。
  •     挺好的,对人生思考的书本
  •     2011:07:21
  •     卓越终于有货,速度入手~
  •     心理学书,不背的话是会忘记的= =
  •     妙趣横生。用绝症病人的心路历程论证了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     在医院陪护的这几天,这本书帮助了我许多
  •     “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对死亡的理性认知,有助于活人坚定对生的认识。在面对其他困难时,也更能泰然。
  •     没什么意思,太学究了一点
  •     刚刚经历了一个新人的死亡,可能是二十几年没有见面的缘故吧,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到现场去,可是我理解生命在短时间溃败消亡的过程,人类内心的无限挣扎
  •     医务人员必读,怎么对待死亡的必修课。
  •     人生两大考:出生和死亡。
  •     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     对你的思想有冲击
  •     还是有些看不进这类科学论文般的文章,很艰难的读下去,当然书是好书。中国的哲学讲究未知生,焉知死。如果放到外国哲学里,估计会变成未知死,焉知生。不了解死亡,以及死亡的不可逆转,如何能更好的面对死亡,帮助死亡,以及如何更好的珍惜现有的生命,过好自己的生活呢?
  •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的经典著作,这个简体中译本找得很辛苦。因为译名的缘故。
  •     死亡五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我这本书跑哪去了?
  •     还没看完,内容很不错,很吸引人
  •     理论的源头(?)
  •     很好的一本书,但是有一些病人的记录,有的人可能不喜欢这种类型,不过我觉得很好
  •     何为生,何为死,何为救,何为害
  •     我看的是90年版的,译作《死亡心理奥秘》,对部分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论述也进行了删节,05版应该没有了吧。死亡经历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五个阶段,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懂得,再加上现代的医疗,医生将病人当成一个医治的物件,想方设法去延长病人的生命,却很少给病人以人的关怀,现代人的生活更是将死亡还给了个人,让个人去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越来越重要,不过,好像现在的我们关注生多于死
  •     好歹也是花钱买的新书 麻烦给崭新干净的啊 亚马逊不要店大欺人!至于书的内容 很喜欢 作者是死亡学的倡导人, 看了后 对濒死者的状态有所了解 也更激起了我对死亡问题的好奇。我把英文原版的也买了 再看一遍。
  •     没了很久都没时间看。。。。
  •     很棒的书。
  •     信仰。所有做好准备迎接死亡并且能够心平气和的人,都必然有信仰。
  •     典型的国内外作者科研和写作风格的差异。别扭。
  •     绝症病人首先应当还是一个人。如果真的是你,你会害怕吗?
  •     我死时会是什么感觉呢
  •     书看起来还不算太累,不过身边像作者那样想的医生实在太少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