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08070544
作者:杨尚懂
页数:255页

章节摘录

  三、道德违约的防范及其政治主张 周朝社会注重礼法政治,或者礼法的政治化,等级森严是它的重要特征,并且因此赋予了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但是,相关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确保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和其利益最大化,因此制度本身就含有不少道德违约问题。这对人们的社会友善倾向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会使其遭到遮蔽和破坏,进而持续消解。而当时君主政治世卿化以及普遍的道德违约问题,实际上都是周朝礼法政治导致的结果。所以,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道德经》把“道”作为世间万物的法则,认为君主和帝王都要服膺于它,从而否定了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在《道德经》的论述中,道是最为尊贵的东西。虽然人有圣人、侯王、君子、百姓,有善人和不善人,有贫有富有贵,但老子并不强调贵贱之分。因为贵贱是随着政治和政府的产生而产生的观念,初民社会时人们并无贵贱之分。所以,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可谓老子道德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如何防范道德违约,维护人们的社会友善倾向,促进社会善治,《道德经》的上述思想中已经有了隐含的思考,但以下几条表述更为明确、意思更为明显。(一)法治主张 法治并不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优势,但《道德经》中多少已经有了寻求法治的思考,如:“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简言之,就是要“以正治国”(《57章》),健全社会法制,提高社会法治水平,尽量降低调整不同个体和群体利益时人治因素的影响,以减少乃至消除道德违约,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善治。上面提到“左契”,在古代中国,达成契约之后,把契约文书剖为两半,一方持左边的一半,另一方持右边的一半,作为达成契约的凭据。这样,如果执行契约时发生争执,就可以根据约定,判断谁违约,进而判断权益归属。所以,所谓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实际上就是倡导提高社会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善治。“彻”是周朝井田制安排公田的方法,原则上每块井田900亩,另行安排公田100亩,由耕作井田的农户耕作,作为耕种井田的地租。问题是,耕地是官方主导划分的,实际执行起来,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间,况且还存在土地质量不等等问题。所以,道德与法治相结合,对于维护人们的社会友善倾向、促进社会善治有着独特的作用。(二)反对政治过度扩张 既然认为国家是社会公器,老子反对政治过度扩张,也就不难理解了。老子要求统治者“去甚,去奢,去泰”(《29章》),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反对政府和政治过度扩张,限制统治者和政府的权力,反对奢侈浪费、过度作为或者胡乱作为。政治过度扩张有着显而易见的弊病,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章》)。由于国家规模庞大,统治者又有患其“有身”(《13章》)的自利性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结果就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社会善治,并不是说政府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好。政府虽然有政治行动力与执行力优势,但受自身经济价值特征的制约,在缺乏社会绩效时,只会适得其反。因此,老子主张限制统治者和政府的政治过度扩张,对于降低政治上的道德违约,提高社会善治水平,自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在老子看来,所谓政治,就是“善有果而已”(《30章》)。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要把是否有较好的社会绩效作为政府行为和活动的根本依据,否则就难免陷入道德违约的困境。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信仰
第一节《道德经》的道德主义思想
第二节 孔孟儒家的道德主义思想
第三节 道德违约的类型
小 结
第二章 天道文化及其政治作用
第一节 天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天道文化的道德违约与早期社会的政治变迁
第三节 天道文化对中国古代早期社会的整合
第三章 古代早期的主要政治形态
第一节 律法政治、王权政治和礼法政治
第二节 食货政治
第三节 贤人政治、世卿政治和士人政治
第四节 道德主义政治
第四章 夏朝社会及其政治变迁
第一节 夏朝社会的宏观政治结构
第二节 夏朝的王权思想与王权赓续
第三节 夏后氏政权的道德违约及其政治变迁
第五章 商朝社会及其政治变迁
第一节 商汤的道德主义政治思想
第二节 商朝的社会政治生态
第三节 商朝社会的宏观政治结构
第四节 殷商政权的道德违约及其覆灭
第六章 周朝社会及其政治变迁
第一节 周朝建政时的政治道德违约
第二节 周朝的道德主义政治思想
第三节 周朝的宗法政治
第四节 周朝社会的宏观政治结构
第五节 周朝统治者的道德违约与君主政治世卿化
第六节 郡县制的兴起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迁的理性争鸣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革命
第二节 君主思想
第三节 管仲主义
第八章 秦朝社会及赢氏政权的覆灭
第一节 战国时的士人政治与秦国的政治变革
第二节 秦朝的帝制政治
第三节 秦朝社会的宏观政治结构
第四节 赢氏政权的道德违约及其覆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以道德违约作为基本的变量,考察中国先秦社会及其政治变迁,探索社会历史发展之谜,对中国先秦社会及其政治制度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以此阐述了社会友善性以及社会公共性的均衡,对促进社会善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封面


 道德违约与先秦社会的政治变迁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