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5-8-1
ISBN:9787101047165
作者:(日)西原大辅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西原大辅,196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毕业于筑波大学比较文化学院。1992-1993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助教,1996年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院博士课程毕业。曾任日本骏河台大学法学系副教授,现任广岛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学术博士。主要著作有《解读》、《谷崎润一郎必携》;论文有《近代日本画的亚洲表象》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译者序序章 一 如何解读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趣” 二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 三 东方主义的定义第一章 “中国情趣”的诞生 一 源自一本杂志的新名词 二 中国游流行伊始 三 异国情趣的连琐第二章 走上文坛之前 一 偕乐园的中国佳肴 二 沉迷于中国古典诗文的少年 三 初期作品中的中国第三章 东方主义的洗礼 一 作为“东方”的中国 二 永井荷风的影子 三 荷风的东方主义第四章 解读“印度情趣”与“中国情趣” 一 “梦幻之国”印度 二 东方主义话语 三 东方学与谷崎作品 四 “梦幻之国”中国 五 东方主义的主体第五章 首次中国之旅 一 启程之前 二 穿越朝鲜半岛 三 赴奉天会木下圶太郎 四 美丽的天津租界 五 在北京看京剧 六 去南方 七 苏州水上游  八 快乐的上海、美丽的杭州 九 归国前后第六章 重访中国第七章 与中国文学家的交流终章 后记 附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于1918年和1926年两次踏上中国大陆,并创作了十几篇带有强烈“支那情趣”的游记、小说和随笔作品。但1926年后,他却完全停止了这一类型的创作。到底少年时代浸淫在“中华料理”中的体验给谷崎润一郎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到底1926年的上海之行使他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怎样戏剧性的转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西原大辅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借用了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概念,分析了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追求异国情调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由于充分地运用中日两方面的资料,该书显得非常扎实。虽然作者的思想不很深刻,但他展示了一幅相当可信的日本文人倾慕中国文化的图景。

图书封面


 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对于谷崎的中国体验,如今最流行的解释莫过于“东方主义说”。自然,这个东方主义,是来源于广为人知的萨伊德先生,指的是外国人将自己的想象力强加于本国人之上,从而虚构出一种具有“先入之见”=偏见的文化想象。而谷崎的中国体验所依托的,据说是他从以往的汉诗中所提炼出的带有异国情调的中国,以及他对于早已毁于近代化进程的故乡的乡愁。又据说,依照这个想象中的中国形象,谷崎有意识地屏蔽掉了现实中中国作为一个没落帝国的形象,并通过一个文人的虚构能力,重构起了一个浪漫、古雅、宁静的“水乡”中国。按照这个说法,在中国的二个月中,谷崎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他“想看到”的中国,而谷崎所记录下的,也不过是他带有极强主观臆断的东方主义式想象。他不像之后来到中国的芥川,敢于直面现实中的中国,敢于将中国的丑与恶原原本本的暴露出来,敢于作出一个所谓的“近代人“的选择。然而,一个人在观察一件事物时,带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又有什么不对的呢。一轮落日,在坠入爱情深海之人看来,想必是极尽浪漫的符号,而在失恋人的眼中,却可能是惨烈并绝望的血色。一片秋日的落叶,无心之人将脚踩在上面,不会有丝毫的感觉,而另一个人却可能察觉到莫名的惆怅。难道我们能说他们的感受到的世界是虚假的吗。世界的真实绝不是断定的一元化真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而他人无法进入的真实世界。这个世界在别人看来也许是荒唐无稽,但对于他自己却很重要吧。又或者说,如果看待世界的目光失去了它各自的目的意识,套用胡塞尔的话来说,如果人的精神没有了意指的方向性,那世界恐怕便成了照相机下千篇一律的单调画面。况且,我们都知道,即便是照相机下保存下来的世界表象,随着摄影师的不同,反映出来的画面也是不同的。而当一个人作为旅行者行走于陌生的天地中,当他旅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寻世界中难以被人发觉的事物时,“先入之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吧。如果没有那些先人留下的诗作散文游行小记,也许我们从来就不会注意到泰山朝日的伟岸,黄山绝顶的飘渺,天山临池边的神秘,长江的静谧,黄河的奔腾,等等。我们门前有一棵树,我们天天从那树前走过,却从来没有留意过那树的丰饶。直到有一天,我们读到某位有心人的文字,这才第一次发现树的非凡与不同。达芬奇说,艺术家的职责在于传授诗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而作为一个旅行者,他所持有的“先入之见”,无非是从先人前辈们那里借来的眼光罢了吧。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目光来看世界,那自然是不差的。然而世界的美不但在于它作为自然本身的美,还包含了人类的精神作用,这就是人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吧。当人的精神开始作用于世界时,自然就不再是它原有的模样了。帕斯卡说,人是世界中弱小的芦苇,但却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宇宙虽然浩淼,却没有思考过一分一秒。人的思考作用于自然,便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文化。如果将人的先入之见过分的排斥,又或是过分的强调一种自然主义式的客观的话,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精神力量,又到哪里去找寻呢?谷崎从中国古诗中找到了一种”目光“,这目光带领着他来到中国,去找寻深藏于茫茫水乡中的中国文化。无论那是西施的传说,还是六朝名妓苏小小的往事,难道不都是铭刻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记忆吗?也许谷崎在他的目光中,的确是加入了许多的幻想,许多的非真实,但粗暴地将其贬低为一种作为”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想必九泉之下的谷崎先生,也是要伤心的吧。旧中国是丑陋的吗?也许是,也许不完全是,谁知道呢。
  •     前几个礼拜就读完了这本《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说实话书还是写得不错的,作为一本博士论文来说可读性非常强。书中多次提到谷崎润一郎到了中国之后去各种花街柳巷——从北京到南京到苏州,一直在逛。还提到他很赞美南京某妓院的床,说是床上的帐子四角都挂着个铃铛,“渐入佳境”的时候铃铛就响个不停,他说日本怎么就没这么趣致的东西。昨天老师上课,让我们翻到130页,指着上面第一段说:这里,说谷崎润一郎准备来中国的时候,避开老婆和筹措旅费,后面译者少译了一段!我们都很惊奇,译者是老师的师妹赵怡女士,据说她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不可能是忘记或者疏漏之类的原因。老师拿出了日文原版的书,翻到那里指给我们看,确定是少了一段,然后让我们猜少了什么。我们面面相觑,还真猜不出来。继而老师得意非凡地把那段的大致意思给我们讲了一下,啊,石破天惊!那段是说,谷崎润一郎的好友回忆起谷崎润一郎要出国了,就去探望他,问他准备好没,谷崎打开了他的英国牌子的大箱子,他的好友发现里面塞了一百筒一百支装的香烟,香烟的筒子是圆形的,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箱子里,而它们的空隙里就塞满了套套!谷崎的朋友很吃惊,谷崎则说:肯定要去中国寻花问柳的嘛!话说,很多日本人都对中国的少女有很多幻想,记得上面提到某作家的诗就说想去上海买一个少女,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之类的。中国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种作为“享乐,不上进”的“人间天堂”存在着的。这也是殖民文化的特征。说到这里,有同学说谷崎有点“风流而不下流”的感觉,我觉得根本不是,他就是怕得病嘛。至于老师说那时候才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就有安全套了那么先进,我想说,中国古代就有了,妓院的人都会被要求使用,但是那时没有橡胶,据我所知是用缎子做的。至于为什么赵怡女士没有翻译那一段,老师推测是因为她不想败坏谷崎润一郎的名声,但其实看后面他不断地夜不归宿寻花问柳也能感觉到他确实挺热爱女色的,没必要的说……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作者西原老师是我03年去日本骏河台大学留学时认识的一位老师。也是这本书付梓的那年。那时对日本文学并不感兴趣,所以没买日文版。可是当了研究生要决定方向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谷崎润一郎。因为我见过这个作家的名字。哈哈!!不怕大家笑话,我真的没啥文学修养。这本书虽说是讲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和我想写的内容不太一样。但我还是买了中文版。日文版我已经拜托在京都大学留学的男友买了。
    西原老师的学历毋庸置疑,因为在日本竞争激烈的高学历社会,没有真本事是得不到博士学位,更不用说当大学老师了。最让我钦佩的是他敢于说真话的品质。我学修了他的东洋史,每堂课都发给学生自己写的感想,内容要么是评论时事,要么是劝大家好好学习,珍惜时光。在大学里还有一个在您耳边“叨叨”的人,真是难能可贵,尤其在人情冷淡的日本。
    除此之外,老师还每个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捐送到奖学金处。因为靠奖学金完成学业的他,想以此回报社会。虽然老师重病缠身也需要不少的支出。
    04年,我回国的那年,老师就掉到国立大学广岛大学教育系了。自从一别久未问候。在此祝老师一切顺利~~
  •     一般般。。
  •     著者和译者都是曾经的同学,治学非常严谨。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也值得借鉴。
  •     至少可以看到田汉和谷崎之间的那啥嘛,就不要太挑剔了
  •     #2015039#B43/1744
  •     挺好玩的。没想到谷崎润一郎还来过中国……
  •     视角还是有新意的。不过日本本身也难免成为东方主义的对象,比如皮埃尔·洛蒂什么的。
  •     通俗评论而已,不过东方主义这个词在谷崎身上的解释还是挺到位的,至于之后的那个划分有点霸王硬上弓的味道。
  •     又买到博士论文了...谷崎一生大致转圜:西洋崇拜,中国情调,回归日本。
  •     本来是想获得点灵感,不过内容让人有点小小失望。
  •     日本人做学术就这种风格吗?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可是仔细一点读的话会发现非常恐怖。居然连列车时刻表,大正时期的旅行指南这样的材料都挖出来了。
  •     幻想中的东方是再也不复存在
  •     史料有点价值
  •     可读性很强,并有很多趣闻。
  •     作者为广岛大学教授。一个作家,到底对什么样的题材最有把握呢?应该是那些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东西。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趣”就是这样的东西。但是,当他真正走入中国,融入中国的时候,这些东西就会因为太过熟悉,而难以成为合宜的文学素材。这就是文学微妙的地方。
  •     不错的一本书,对于谷崎的一些以中国和印度为题材的作品进行了剖析,而这些作品往往是被忽略的。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了解他的角度。不只是谷崎,这一时期其他作家的东方主义作品以及日本人游记都是有关大正日本人对华心态研究很好的资料。(从谷崎的经典作品、长篇、早期作品和随笔看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形象,也是厉害。)
  •     何必翻得捉襟见肘......
  •     挺好的论文
  •     读起来很轻松
  •     没想到还有这本书
  •     确凿的史实论证,富有条理的分析,令人信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