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庄子哲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
ISBN:9787301066164
作者:王博
页数:240页

庄教练,都让您给说准了。。

没读过《庄子》,只读过这本书,是十年前旁听王博的课时的事。记得当年阶梯教室里,前前后后挤满了人,我这个迟到大王,每次都尽量提前到场,也只能抢到讲台两侧席地而坐。那时候,与其说是庄子吸引我,不如说是王博。在一个盛产岳不群的环境中,王博肯定太抓我的眼了。至于庄子呢,呵呵,对我来说就跟其它n个我主动或被动读过的哲人一样,不过我对他的印象还真不错。。(好歹我也是那个学校出来的,总得装装样子吧。。)后来毕业工作了若干年,又翻起这本书,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学出来的,更不是读出来了,得先活出来才行。(哈哈,今天再看到豆瓣上的某些评论中争论读没读过原作之类的,都觉得挺好笑的。人家庄子都说了“不言”,你看人家自己都不在乎什么原作不原作的。。)其实,我写这段话的目的是想说:庄子真是一位心直口快又平易近人的先知、人生教练、知心大姐姐之类的。我们大多数人,不要说在中国的,就是连在“外国”的孩子也一样,人生之路上,有几人能放下该放下的东西呢?就包括读过庄子的人,又有几人能像莫大先生一样甘心去卖混沌呢?呵呵,但是我很想感谢庄教练。您曾经说过: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但是我想和您说,现在这一世,还凑合了,好一些了,虽然也可能是更加糟糕了。反正,有些东西可以更好地派上用场了。真的非常感谢!

庄子名言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   4.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5.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9.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13.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1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16.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7.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1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通于一而万事毕。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爱人利物之谓仁。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一种合理的还原:读《庄子哲学》

一种合理的还原:读《庄子哲学》前几日读完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的论著《庄子哲学》。这书不像西方的书难读,应该说还是很有阅读快感的,宗白华老先生的话说“还是中国的东西来得亲切”。有一点感触是:他给我们构造了一个特别人间化的庄子,把庄子还原成生活在人间世的一个无奈的为了全生尽年而在“心之逍遥”和“形之委蛇”中彷徨的智者。著者认为《庄子》内篇七篇以《人间世》为中心形成一个环,一方面是“心之逍遥”,另一方面是“形之委蛇”。“人间世”成了对庄子哲学的一个还原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对庄子思想的阐释和重构具有了最大的可信性和合理性,把过去仰之弥高的玄秘之思情理化,更具实践的可能性,更切近人的现实生命,当然,也不再散乱而呈现一种逻辑上的体系性去年春天把陈鼓应、杨柳桥、郭象、郭庆藩等人的注本对照着读,读了内篇,发现许多问题,姑且不论义理上的牵强粗疏,考证上也是颇多瑕疵。例如《人间世》开头一句“死者量乎泽,若蕉”,其中“蕉”字的注释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多闭门造车、妄以臆度,没有切中肯綮的。我们的训诂考证的传统何其发达,虽然子书不如经书细致,但也应该相当可观,想不到如庄子者竟然注的如此粗疏不堪,可叹,后来想写一篇关于此字的考证文章,终觉意义寥寥,作罢。可以说,《庄子》一书,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注本。国内还有诸多学者,动辄把老、庄和西哲尤其海德格尔相比附,有的甚至洋洋数十万言,笔者在这一问题上跟踪、思考多年,终觉相异远甚于同,强行比附不仅是对西哲的生吞,也是对老庄的活剥。所以,对庄子的阐释需要还原到一个语境中,而《庄子哲学》一书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且相当可信,应该说可以掩盖我们对文字考证方面的失望。

庄子:中庸之道的拉锯者

庄子:中庸之道的拉锯者 庄子不管是他的文字还是他的思想,从战国中期至今,不知曾迷倒了多少文人雅士。我喜欢读庄子,但是说实在,不易读懂。因此,只有借助解庄的书,就注释来说,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是当今极有学术水准的书,当然,这个也是见仁见智的事,历史上著名的解庄者如向秀、郭象不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的吗?庄子的思想,基本上可以说是和儒家对着干,如果说儒家是建构的,那么庄子就是解构,两者一立一破,构成了中国思想史的两极,可以说孔孟和老庄共同塑造了华族的性格和民族心理。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并且后世有专著《中庸》。儒家提倡积极的入世、秉持崇高的道德标准,可以用一个字形容之,那就是“热”,像一团火,温暖了整个中华民族。可是我们知道,当温度太高了时,人就会失去理智,失去正常的思维能力。儒家虽然一直提倡中庸,却在救世的时候用力太猛,将道德价值提高到无与伦比的高度,甚至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其后思想的僵化和教条令人难以容忍。而老庄的道家思想,却是另一个极端,“冷”,这个冷并非是对生命的不热爱,而是对世事的洞察,知其不可为就不为的冷静。老庄读多了,会令人充满严重的虚无感,容易导致取消一切生命的意义。儒家和道家就像是翘翘板的二端,一冷一热的推拉中,正是中庸的至理。很多古文人往往在出世入世间转换自如,正是深受了儒道的影响啊。其实西方的历史也一样,当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也埋下了直觉主义复苏的种子。当宗教情感太过炽盛的时候,就要文艺复兴,引导理性精神,回归世俗生活。但当人们相信理性可以解决一切的时候,叔本华、尼采就诞生了,要重估价值,积极倡导非理性的价值。当宗教开始没落的时候,基尔克果、陀斯妥耶夫斯基指出“相信”的价值,替上帝代言信仰的力量。这世道就是这么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看看法国的二个知识分子阿隆和萨特这二个“小同学”的一生,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当萨特如日中天时,根本没人想起阿隆的自由主义主张,当社群主义渐渐消退,给世界带来了诸多痛苦和灾难后,阿隆的光芒简直让萨特的思想似乎充满了谬误。现今的自由市场似乎也有些失灵,经济危机蔓延让人们恐慌不已。然而回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历史恍如重演。我相信这决不是自由市场失灵,而是自由走过了头,需要有所约束。大海无限,它的尽头却是陆地。陆地广袤,它的边缘岂不正是水么?这世界就是诸多方向的力量同时存在才能保持平衡。《三国演义》开篇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岂不正是中国文化伟大的直觉么?这是有哲学根据的呢!书店里解庄的书很多,但我很挑剔,不敢轻易买,怕受到误导,但读原著也够累的。不过手头的这本《庄子哲学》,作者王博,北京大学教授。书本的装帧很淡雅,记不得从哪里买来了。只记得当时在书店翻阅了一下,感觉很不错。这本书只解了庄子的内七篇,而没有涉及外篇和杂篇这二个部分。作者的出发点是只讨论庄子的哲学,而不是讨论《庄子》,因为他认为《庄子》只有内七篇是可以肯定为庄子本人所撰,而另外二部分为庄子后学和弟子的续作。并且本书并不按照从《逍遥游》到《应帝王》这个原书顺序解读,而是从《从间世》开始,接着是《养生主》、《德充符》、《齐物论》、《大宗师》、《逍遥游》、《应帝王》这样重新排列。作者认为这样能够勾勒出庄子哲学的一条清晰的思线。作者无异对庄子是非常推崇的,对庄子的哲学解读还是挺有见地。不过庄子本身具有洞察万物的直觉力和纵横奔放的想像力,写庄子的文字很难写得漂亮,本书有些沦为平实,这是我的观感。《庄子》充沛的文气和丰盛的灵感、恣肆汪洋的文字,有时候宁愿只读他的原文,而不愿意读将他分解得支离破碎的分析文字。读完这本《庄子哲学》后,给我的感受就是庄子是中庸之道的拉锯者的其中一方。这是给我最大的启迪。2008-11-25

Tim找王博老师要的签名书,一定要好好读啊。

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命的问题。庄子思考的主要是生命在乱世中的安顿。他不是不关心秩序,可是觉得这问题并非他所能关怀,活着是有在安顿生命之后才能关怀,于是就选择放弃,或者说暂时的放弃。这种放弃的态度使他可以不必殚精竭虑地进入这个世界,从而可以与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一个没有戒心没有我的人,已经不是人,而是变成了天。只有人的身体,里面藏的却是天心。天心就是无心。所有的区别都随着戒心一起消失了,整个世界变得没有任何的缝隙。“天地与我齐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政治意义上,帝王只有一个。但是在生命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帝王。后一种意义上的帝王就是让自己成为生命和世界的主宰,而不是奴役。其实它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命令,它只是回到自己最初的状态,也就是混沌素朴的状态。


 庄子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