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苏格拉底的申辩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508041896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柏拉图的《申辩》由三次演说组成,即正式的申辩辞、提出刑罚的演说、判死刑之后的演说。有些研究者径直按照这三部分划分结构,但很多研究者更喜欢按照主题和内容划分。我们在翻译和义疏中,将会基于这三次演说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主题阐释。对于更详细的结构、内容,及其含义,读者应该在全文的翻译和后面的义疏中来体会。我们在此先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使读者在阅读《申辩》的诠释与研究史时不至于摸不清线索。由于《申辩》是苏格拉底针对莫勒图斯等人的控诉所做的辩护,其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与城邦政治之间的关系。在“义疏”中,我们会把这个问题总结为哲学与政治的冲突。无论哲学还是政治,在当时雅典文明的语境下,其目的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对美好生活的思考,政治是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但因为哲学和政治各有各的逻辑,两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会非常不同。而在历代对《申辩》的诠释中,人们对这对矛盾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我们会看到,罗马的道德楷模老加图站在政治秩序和道德风尚的角度,就认为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对政治秩序的一种破坏。作为罗马历史中备受尊重的人物,老加图竟然对苏格拉底提出这样的控诉,这至少提示我们,莫勒图斯等人对苏格拉底的控诉并不是简单的意气之争或泄私愤,而是体现了一种更严肃的对立与冲突。再比如,当自由民主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意识形态之后,有些人也会批评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反对。这一控诉无疑继承了伯利克拉底的批评。当然,反过来也会有人认为,苏格拉底面对政治的不屈服,表明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和对暴政的蔑视,甚至是现代的公民不服从传统的先驱。……

内容概要

也译为帕拉图  拼音:Bó lā tú  英译:Plato   希腊语:Πλ?των   (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简介】  名字的由来: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1]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书籍目录

引言
苏格拉底的申辩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

作者简介

《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图书封面


 苏格拉底的申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中构建出一个为真理而践行死亡的苏格拉底形象。具体故事还原了多少苏格拉底的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苏格拉底的选择我深信不疑。 哲学一度被认为是一门贵族学科。现今社会,已经发展到另一种阶段,可是仍有大部分人居于贫困。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并不是因为贫困而无法学习,而是大多数人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之于愿意学习之人的距离大概在于它晦涩难懂的语言和长篇巨幅的文字。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大部分哲学书结构严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度。而且文字越长,则越容易理解。更何况学习哲学的途径并不仅仅在于研读哲学著作。哲学本意是热爱智慧。最初的哲学诞生之始,并没有前人的著作,难道就无法研习哲学了么?苏格拉底让希腊人从“认识你自己”开始自己的哲学之旅。这是一个从无知到无知之知的过程。因为苏格拉底说,我们无法知道所有的事情,只能尽可能多的知道事情。而了解事情的最好途径就是怀疑它。 哲学并不神秘,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智者只是因为他在论战中常常居于上风。而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甚至并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智者。因为智者往往会被自己的认为是的知识所局限,而不能达到无知之知。苏格拉底批评了三种人——政治家、诗人、匠人。他说这些人并不热爱智慧,或者他们只是以为自己热爱智慧。苏格拉底的讨厌之处和伟大之处都在此——他绝不是给你一记温床让你安枕入眠的善辈,而是一只时时刻刻叮咬着你让你无法入眠的牛虻。中国古谚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苏格拉底这剂良药,最终让他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之所以被人铭记,与他的死可说不无关联。谭嗣同说 ,革命是要流血的,请从我开始。这不可不说有些苏格拉底的身影。然而苏格拉底的”革命“注定是一个无可调和的矛盾,明知不可而为之。苏格拉底的苦心并不仅仅在于为了坚守真理的无上地位,而也在于对雅典民众普遍深陷无知的无奈反抗。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描绘了西西弗荒谬的形象,他在荒谬中反抗着这个世界,而反抗即使不能达到什么也会比不反抗有意义的多。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智慧纵使无法被穷尽,不断获得智慧也比无知有意义的多。哲学家最大的矛盾就在其知其生有涯而欲穷无尽。
  •     哲学是什么呢?我是真搞不清,无意中看见,就拿来读了。全书以对话的型式进行申辩的阐述过程。后人称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虽然书名是《苏格拉底的申辩》,但是书并不是苏格拉底自己写的。苏格拉底没有写过任何著作,现在所存留下来的文字都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行为和学说记录下来的。苏格拉底申辩的起因是迈雷托士等人起诉苏格拉底,”凡天上地下的一切无不钻研,辩才且能强词夺理,还能把这些技俩传授他人”,教他们不信国教,崇奉新神。而苏格拉底,最敬重的是神,他永远把神的差事放在首要地位。他觉得自己是神的使者,是真神赐于雅典的礼物,是用来刺激马懒惰迟钝的马虻。他在到处巡游,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谈道德、伦理、人生,席不暇暖,突不暇黔。他访问政客,政客们以不知为知,他以不知为不知。访政客们以后,访了诗人,诗人们因其会作诗,其他方面便自以为智在人人之上。最后去访手工艺人,好艺人竟和诗人犯同样错误,因有一技之长,个个自以为一切都通,在其他绝大事业并居上智。他指出了人们的全知全能是多么荒谬,结果结怨于许多人。这让我想起了2014年山东招远麦当劳杀人案,犯案者原系“全能神”教徒。全能神,称全知全能,但是他们的神,是人。他认为,唯有神真有智慧。没有人能比得过神,没有人可以把自己当神。几乎所有的人们都不爱大实话,也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无知,若有人指出,那指出的那个人便是应当要死的。《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说出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话之后,结局是什么?安徒生没有给出,但是结局是猜得出来的。苏格拉底申辩结束后,最终被宣告有罪,处以死刑。宣判之前原告告诉他,只要他答应不再搞学说,不去大街上和人谈话,就可以被释放。可是他认为每日讨论道德与其他问题,省察自己和别人,是于人最有益的事。不愿意妥协,也不啼泣哀求。“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是我要服从神过于服从你们,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爱智学……”就是这样,他甘愿死去。他甚至觉得死,也不是个坏的去处。“死的境界二者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者,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死者若无知觉,如睡眠无梦,死之所得不亦妙哉!”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的境界。“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如果大家喜欢,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读书go】吧!我养起马群,期待你们寻路而来……
  •     对于来自于权力阶层的控诉,我们已经看苏格拉底已经进行了回应。而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苏格拉底的死,更多源于后期的控诉,也就是耳熟能详的:苏格拉底有罪,他腐蚀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我们知道西方的神权社会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都存在,因此无神论对于西方社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而将苏格拉底的罪名定为不信神,或者腐蚀青年,按照原教旨的思维方式,这两者根本就是一回事。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知道神灵是不曾发言的,代神灵发言的都是教士阶层,因而大体是人为神灵代言。他们这些人指出,苏格拉底不相信神明,而且带着年轻人不再相信神明,这就构成了苏格拉底的第二条罪名!公诉人还是梅勒托同志,他紧接着用这个诉讼词向苏格拉底进行审判,而苏格拉底对此进行申辩,这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第二部分的主要结构。在这部分里,苏格拉底的申辩不妨更像是反诘,追问梅勒托如何教育青年?换句话说,苏格拉底试图证明,青年人在受到其教育之前,就道德问题就已经开始败坏了。苏格拉底反诘的第一步,就是追问,谁在教育青年,并将其引向正途?梅勒托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油滑的人,他立刻将马屁拍向了审判团,也就是在座的各位法官,认为是这些法官将青年教导的彬彬有礼。然后,苏格拉底进一步追问,那么公民大会的委员,是不是也起到了教导青年的作用?梅勒托的回答是肯定的。因而,苏格拉底就推导出,似乎整个雅典城邦内,只有苏格拉底一人败坏了青年,而其他人都是在为青年人好。在这个回答一结束,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问题了。而苏格拉底并未就此结束,而是适时地形象地用驯马的故事来说明,大多数人是无法对马匹进行训练的,他们只会使用马匹,从而对马匹造成伤害,而只有驯马师才能对马匹进行培训,从而促进马匹的成长。话锋一转,苏格拉底就此指出梅勒托将教育的责任推向社会,是对于教育的无知,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对青年人进行教导,从而培养出道德优美的青年人。这里,苏格拉底暗自将自己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他用故事暗示,肉食者才应该为青年人的堕落负责,而不是问责那些对年轻人进行教导的教师。下一步,苏格拉底通过常识,对自己进行辩护。他追问梅勒托,有没有人愿意自我伤害,或者说愿意与坏人交往,而不是与好人交往。对这个问题,梅勒托无法反驳。这就暗示了,年轻人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并非是受到腐蚀,而是接受了他关于美德的教育。那进一步推论就是非常有意思的,苏格拉底紧接着追问,青年人受到他教育而道德败坏,自己是否是有意的?梅勒托这时候走投无路,必须肯定回答,说苏格拉底是有意主动腐蚀青年。那么苏格拉底就从容地说,如果说我腐蚀青年的话,就意味着我需要承受来自于青年人的冒犯,我苏格拉底有这么傻吗?而如果,青年人收到了坏的影响,那也不是我主观想要这么做。而你梅勒托就因为此事,将我告上了法庭,人们都说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你这样将我不自觉的结果,将我在大庭广众下进行控诉,你这是缺德。我们从上文看到梅勒托本身是为诗人,而因为苏格拉底的反诘,所以恼羞成怒,以前后两项罪名起诉苏格拉底。这里,我们看到后一条罪名,至少在腐蚀青年上,根本不成立,这就暗示了梅勒托这是借机打击报复,而不是出于公共的道德。这也是,苏格拉底暗示梅勒托缺德的重要原因。其实,柏拉图这么叙述后期的诉讼词,是非常奇怪的。因为,按照常规来看,苏格拉底相信信神,所以才会腐蚀青年,但是苏格拉底是先从腐蚀青年开始辩护的。而将引入新神放到后面进行辩护。对于信仰的辩护,苏格拉底采取的策略是诱敌深入,先问梅勒托,自己是否有信仰——对任何神明拥有信仰!梅勒托斩钉截铁地说,苏格拉底你毫无任何信仰!苏格拉底随手抛出一个观点,太阳和月亮不过是两块石头。梅勒托立刻就说,看他又开始贩卖无神论了。苏格拉底嘴角一扬,无知之徒,你刚才控诉的不是我,而是阿那克萨戈拉,我不过转述了他的观点。难道因为我转述了别人的观点,就能证明我不信神明吗?苏格拉底继续追问,这个时候了,难道你还要认为我不相信神明吗?梅勒托就像吃了秤砣,还坚持宣称苏格拉底你是一个非圣枉法之徒,一位神明都不信。苏格拉底被梅勒托的态度激怒了,你这样一个人除了否定别人外,这根本就是泼妇,不讲道理。我们必须看到,对于后期的控诉,是说苏格拉底引入新神,而梅勒托根本就是在否定苏格拉底具有信仰!因此,苏格拉底在忍无可忍之后,指出梅勒托的控诉是前后矛盾的,然后开始自我表述自己的信仰,这还是从一系列的类比开始,有没有人不相信马的存在,而相信马的活动,不相信乐师,而相信音乐,不相信天道,而相信四季变化的存在呢?当梅勒托没办法,只好回答说: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就立刻推论,如果他自己相信天道,并引诱年轻人也信仰天道,那么天道无论是不是神明,但苏格拉底就非是无神论,或者没有信仰!而这个信仰的天道,也许与诸神不同,但是这样你梅勒托就不能说我苏格拉底没有信仰!而至于天道是诸神或者诸神与那些仙女的私生子,这就与无神论无关了。梅勒托你以引入信神为名控诉我,而在法庭上却否定苏格拉底没有信仰!在这里,我们发现苏格拉底确实将梅勒托在现场的控诉驳倒了,苏格拉底证明了自己拥有信仰!而他却没能驳倒控诉书中,关于引入新神的问题。他只是草率地将自己的信仰,归纳入诸神不知名的私生子名下,而这却是他论证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上述的陈述,更像是苏格拉底对于梅勒托现场控诉的反诘,虽然他极力论证了腐蚀青年和信仰新神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事实上苏格拉底已经放弃了旧神信仰,这实在是他的阿基里斯之踵。在下文中,他同样引用了荷马关于阿基里斯的故事。这对于全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暗示,一方面,他承认自己存在着如阿喀琉斯之踵,另一方面,他也暗示了自己像阿喀琉斯一样,不会因为死亡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步入法庭,已经有了面对死亡的勇气。但是,他还是正言道,自己非常明白为什么会走上法庭,不是因为上述早期和后期控诉中的罪名,而是因为他在对早期控诉辩驳中所提到的,是因为自己的反诘,使这些高高在上的政治、文化和学术精英坐立不安,因而才会想方设法置苏格拉底于死地。在这里,苏格拉底所说的众人,其实是指当时被苏格拉底扒掉了皇帝新衣的腐败了的精英。换句话说,现代知识分子称自己是牛虻,是苏格拉底精神的继承者,其实是相当无耻的谎言。他们可曾真正扮演过牛虻,真正促进过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可曾将青年人教导得更加具有道德品质?苏格拉底的反诘,之所以有效,不妨看作是苏格拉底在后期申辩中,对于青年人教导责任的追问。到底是谁败坏了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是大多数人,还是苏格拉底一人?从驯马这个寓言中,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苏格拉底这里所使用的“大众”之所以具有的反讽意味!梅勒托所代表的诗人、阿尼图斯所代表的政客和吕孔所代表的纵横家,才是败坏青年人的罪魁祸首,他们在控诉苏格拉底这件事上,颠倒黑白,覆雨翻云。而他们自己还宣称自己是教导青年人走上正轨的导师,这不能不令苏格拉底齿冷。所以,采用了驯马这一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事实上,无论是前期的控诉,认为苏格拉底口若悬河,颠倒黑白,还是后期的控诉,不信仰城邦的神明,都是无法阻止的陷害,其目的是为了让苏格拉底不能再“败坏”青年人,不能让太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从而才能维持住这样一个由“可鄙的肉食者”所组成的城邦!城邦不是由真正具备美德的人所掌握,那么他们就会颠倒黑白,诬陷贤良,那么这样的城邦必然是一个糟糕腐败的地方。苏格拉底为了拯救这样的城邦,不断地教导着年轻人,使他们能够获得理性,能够获得美德。而着恰恰成为了肉食者们眼中的毒刺——美德的年轻人越多,越显得肉食者越可鄙!到这里,苏格拉底与其说是对自己的罪责进行了申辩,不如说是对于城邦中的肉食者进行了成功的审判!通过言辞,逼的这些魑魅魍魉现出了原形,而苏格拉底已经通过梅勒托无厘头的否定,看到了这是一场有来无回的鸿门宴,就像是伊索寓言中狼与小羊的故事,无论小羊如何申辩,狼总是要吃羊的!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但是卓越这一系列的书都没好好保存,有点脏旧
  •     宗教学导论的教授精心编译~~
  •     这本书读了两遍。虽然六七年就读过英文版的几篇柏拉图对话,包括最先读的《申辩》,但谈不上什么理解。这次重读,始终将儒家理念与之对比,又在吴飞先生的指引下思考“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感觉有了些收获。该书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翻译后面细致的义疏部分,但很见功力、对我有很大帮助的倒是引言第六、七部分对苏格拉底研究史的清晰疏理。《引言》第47页中吴飞先生对施派的评价我很赞成,并想援引一下:对中国学界来说,他们(指施派)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细读经典思考哲学问题,即“为往圣继绝学”的思考取向,一个是深入探讨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即“为万世开太平”的研究进路。《申辩》当然体现了哲学与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及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但这并不意味着,施氏给出的是唯一解决方式(哈哈,此处意指儒学吧?)
  •     苏格拉底之死,为谁申辩。
  •     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     分析的深度略显不足,但较为全面,以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入手来看待苏格拉底的受审与申辩,是值得肯定的。
  •     十分詳細地解釋到《申辯》的歷史背景和對後來哲學上的影響。翻譯上參考到多個版本和細明的註解,能更有效直接感覺到《申辯》的推進和演變
  •     引言部分很有帮助。注释部分读起来有种”六经注我“的感觉。
  •     很学术的一本书
  •     我不会改变,即使要死很多遍。(严群翻译看着很难受,译本都该更新换代了)
  •     苏格拉底:我选择死亡
  •     这是国内最经典的一本了(或称作“学院派”)
  •     斗转星移山河崩裂 政治没变 哲思没变 人没变
  •     在四星和五星之间吧,总体感觉还是蛮震撼的,可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明显偏向斯特劳斯派,总好像有点偏颇和单薄。给自己鼓个掌,电子版看起来哈吃力。
  •     补,大概上学期看的 读的时候没什么太大反应,倒是有点像石子入水之后,波澜无尽
  •     比商务的好,好在有西人的详注。读柏拉图如同读《论语》、《孟子》,离开前人的注释,光靠自己瞎想,那真可能读得神魔乱舞、想落天外了,结果还是不知道西方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     申辩集注
  •     苏格拉底之死将是政治哲学永久问题之一→_→
  •     苏格拉底为自己保留了一种法律,也为克力同等人示范了一种对城邦法律的理性而高贵的服从。至于“苏格拉底是否应该得到宽容”,柏拉图并没有给出论证与答案。
  •     具有中国特色做哲学的“义疏”
  •     无知即罪恶 人们不知道死亡是幸福还是不幸就畏惧它 这种无知本身比死亡还可怖 现在我要死了 你们去活 谁更幸福 只有神知道
  •     买书的时候只是想看苏格拉底或柏拉图说的或记录的,拿到书了发现前言和后面都是作者写的,这两部分都略过去不看了,苏格拉底的申辩部分还是很精彩的。书的厚度和重量不成正比,很轻的
  •     书还是不错的,只是不太符合我的口味,前面引言太多了,后面又都是注解
  •     隐约是怀着装B的心情去读的英文版,当然是因为原版的读不懂。。。
  •     一个人撑起整个人类的智慧
  •     译可,疏不济
  •     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一些学术上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原文加注释,第三部分是义疏,我直接先看了原文,感觉原文浅显易懂,苏格拉底在雅典城邦算是一个很另类的另类,到处和人交流来完成自己的哲学使命,否定伪知识,警示人们关注灵魂,人类的认知有着天然的缺陷,与真正的神有着巨大的距离,“不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不仅省察自己的人生而且通过谈话去省察别人,保持未知保持一直的思考可能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哲学生活比较通俗的解释,富兰克林有提到苏格拉底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论辩技术非常高超,说他有学习苏格拉底的技巧,苏格拉底作为哲学王和别人的交流当然值得学习,我也会读其他柏拉图的作品,来好好学习苏格拉底的说话之道。
  •     非常喜欢这本书,译者吴飞文笔隽永,贴近原意,希望卓越赶紧进货!
  •     非常好的翻译版本。各本注疏之间的对比极尽详细。后面的文章有社会学和哲学两重风格
  •     新图书馆开张第一天去借到这本~
  •      道出作为哲学与政治的现实性的矛盾,苏的第一句话即宣判了自己的死刑,直至最后也没有用言辞去逢迎,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践行自己的真理。 然而意志是人的主体,不是全部。委屈求全而避免消亡,以期获得更多思考省察的时间,以期教导迷茫的世人,以期传达智慧之莲的清香,会不会也是不错的选择? 真正明白"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以此将苏格拉底奉为永远的老师。
  •     被无限放大的ddl
  •     内容详实
  •     高中的绝唱
  •     “我们一起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     之前聊公将商鞅之死与苏格拉底之死相比,当时我想的是,商鞅不信任他的法律,所以他是失败的,对于雅典的法陪审团的判决,苏却以之为信仰。今天我要更正自己的想法,苏格拉底是从心而已,死亡的结果只是附加,与法律无关。人们把他的死看得太重,实际上死在苏心里,算得上什么呢? 哎,愿伟大的哲人或无知无觉的长眠或走进天堂吧!后来怎么样,只有神知道了。
  •     是城邦的牛虻,更是走出洞穴、见过天日的哲人王。
  •     初读理想国时对苏格拉底毫无好感,申辩令我对苏开始抱有一份同情。注疏很详细,不过通读一遍再看注释比较好吧,不然只会迷失于茫茫细节中。吴飞的一些论述也颇值得商榷
  •     这书本内容不多光是前言就占了四分之一,需要静下心来看的。否则就会被里面的注释给烦死了。
  •     其实读的不是这本,在网络上download的电子版。只能用来做标记了
  •     细致
  •     收到的时候就脏兮兮的,估计是压箱底压了好几年了的吧?好在内容还不错,弥补了卓越书保存的糟糕不过下回还是不会再在这里买了
  •     《申辩》本身读起来其实没有Socrates别的对话趣味性大,另外译疏者是很用心,但疏的部分跟《游叙弗伦》里刘易斯的疏比起来,还是看出差距了。
  •      柏拉图的文笔太美了。。。冷不丁给你来点神来之笔,简直美的没人性。
  •     清晰明快!
  •     翻译和注疏都是吴飞老师完成的,感觉读注疏本要么是纸质书要么两本电子书对照看,否则很容易跟不上
  •     苏格拉底向我展现了爱智慧的幸福。
  •     把很复杂的哲学问题通俗的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苏格拉底的超人智慧.对于哲学,也更加着迷了!
  •     申辩理由讲的太简单
  •     临别告白的一部分最动人。关于逃避死亡的讨论很有意思。
  •     吴飞老师在疏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儒家式的理解,很多细微处与西人解释有所不同,值得留意。
  •     澄清了窝许多误解。
  •     2016.11.8读完。引言部分对于初学者极有用,注的部分很有启发性,疏的部分稍微有点罗嗦。本书偏政治哲学,不过还是觉得纯哲学思辨更吸引人,至于史实考证、文本分疏,虽然都有用,但终归只能作为辅助。
  •     放在理想国前阅读其实更好,能整体把握核心理论。但理想国形式(语言、结构)上更浅,更容易让人理解核心理论。
  •     不知为什么就是读不下去, 也许是时代太久远了? 还是并未真正领悟到其真谛。
  •     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     不要关心“自己的”,而要先关心自己。
  •     非常棒的译本,著疏详尽,材料翔实。哲学与政治的根本冲突伴随着启示与理性之间的张力延续千年至今未休。读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后读此书获益匪浅。
  •     Yale的政治哲学课推荐书目 What is a regime? Why are we living in it? How to make it better?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