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42110992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页数:164页

不错的见地·很好的读本

身边的佛教徒朋友经常向我推荐两本书。一本是之前介绍过的『正见』,一本就是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我以为,这两本书都是很好的读本,无论读者是否佛教徒,都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我个人倒不是很认同所谓『金刚乘』里面对『上师』『灌顶』的强调——可能个人的学习经验所致,我认为自己的提升必须自己独立地完成,而不能假借于他人之手。藏传密宗对于『上师』『灌顶』的坚持,我觉得更多地是进行一种组织形态的维系,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复杂了、不多言。-------------------------------------http://www.leeforce.com

书摘——映入我心的那些文字

【译者前言】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在书海中,哪一本书你会真的看进去自我的观点——当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种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或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另外一种想法呢。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以及这种观点是怎样产生的吗最重要的是,你能确定这些的确是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观点吗。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因为你的观点决定了你怎么看待事物,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正是你所有概念,感觉与行动的基础.由于你的生命完全是由自己的概念,思考,感受,行动所组成的,所以任何决定你的观点和看法的事物,对于你的生命也一定有极大的控制.【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第一节 见地】【第二节 两种见地】【第三节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自我”是对于一个或多个连续现象所做的识别标示.一般来说,佛教认为众生是由称为五蕴的五组连续现象所组成.五蕴分别是:一,色蕴,这是指肉体,各种不同的元素结合成器官和身体组织;二,受蕴,包括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三,想蕴,这是指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概念;四,行蕴,由心灵的冲动所组成,例如喜悦,快乐,决心,强迫,专注等等;五,识蕴,一般而言,包括六种感官心识.“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幻觉.“自我”永远都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存在”的信仰上都是必需的.鼓动强烈的情绪是“自我”的另一种伎俩,我们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感到很真实,在那一段时间中,我们暂时逃避了根本不安全感的内在焦虑.这一切烦恼的火焰——爱,恨,嫉妒等,都和真爱相反,而且只是“自我”对安全和真实身分的追寻.这些烦恼是“我执”的一部分,我执就是执着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为什么要了解“自我只是一种幻觉,无可执取”是这么困难呢因为我们太执着于“自我”是真实的这种观念,所以抗拒去发现它只是个幻觉;相反地,却努力捕捉一切幻觉所生的形相,甚至包括了让人非常痛苦的幻相,目的就是在维持自我实存的“信仰”.根据佛法,我们要拒绝的是“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说:“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第四节 空性】每当我们说到或想到“绝对真理”的时候,必须警觉到,我们是在相对的层次上,以概念来说或思考非概念的绝对真理.有两种绝对真理;一种是真正的绝对真理;另一种是为了沟通所建立的绝对真理模型,这种模型是相对的.我们能讲,能思考的,只有后面这种模型绝对真理,因为真正的绝对真理超越一切概念,而我们却局限于概念之中.我们标示每一种客体.“空性”的意思是,事物并不是依照你所标示的样子存在.佛法告诉我们: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透过情绪,习性和二元对立等自我的滤光镜,就像前面琥珀色太阳眼镜的例子一样,使我们看不清楚事物完整的显现,也看不清楚事物真实的本性.首先,你看不见事物的真实本性;接着,虽然你看到了显现,却不明白这种显现可能只对你而言是这样,并不通用于其他众生.我们自然倾向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别人见到的显现是错的,然后经常变得很生气,并且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益的争论,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所谓“正确的看法”,而这种正确的看法其实是我们的看法.没有图像,标签等成见而能够见到真相的人,就不会被“小永远是小”和“大永远是大”的概念束缚.超越自我观点的人,不仅不会僵化地认为他就是他的自我(与充满实存的东西的世界分离的一个实存主体),而且因为没有二元对立,所以他也了解到主体,客体都没有真实存在的本性,因此,他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年纪,性别,地点等任何固定性质的拘束.有时,在梦中,我们能瞥见没有成见的自由.梦中可能有一千头大象舒适地在我们的卧房中起舞,而房间和大象却都没有改变它们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对于时间,空间的成见,瞬间在一个地方,下个刹那就到了一千里外.为什么佛陀赞美空性是至高的见地,却又谴责对于空性的执着呢因为真正的空性超越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这四种极端,它也超越了可能产生执着的主客二元对立.在相对的层次上,佛陀教导以空性见地来对治众生相信现象实存的这种虚妄见地,因为现象本身既非真实存在,也不是它们的“不存在”就是真实存在.你误以为,空性就是你原先认为真正存在的现象不再存在时所留下的“空无所有”,然后你又执着于它们的“不存在”是真实的——这样的见解完全扭曲了空性的真谛.这种谬误远比原先执着事物实存的见地更难根治.空性的见地不会把你带到愚人的天堂,也不会以各种想像的未来苦恼和折磨来吓唬你.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第五节 四圣谛】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的真理,佛教中所谓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第三圣谛是灭谛,即痛苦的止息.灭谛并不是说我们具有天生的痛苦,然后用一些方法或依法修行,使这痛苦停止.第三圣谛是:我们的痛苦并非真实存在。佛陀教导的第三圣谛就是:病不是你,你也不是病.明白这点之后,治疗时,首先坚信痛苦并非自己本性的一部分,然后借由某些方法除掉痛苦.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因,这个教法对于停止制造病因非常有用.这当然是预防胜于治疗.基本上,痛苦分为三种:行苦,苦苦和坏苦.第四圣谛是道的真理,是佛陀所开的处方,它能让我们疾病消失.首先,你必须舍弃造成生病的原因,仔细想想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你所舍弃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第六节 佛性】虽然佛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通常人们都完全误解了它.以空性诠释实相的教法,是对治执着永恒的成见;以佛性诠释实相,则对治执着断灭的成见.执着永恒的人相信“存在”是真实存在的,而执着断灭的人却相信“不存在”是真实存在的.为了了悟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究竟实相,执着永恒的常见与执着断灭的断见都是必须摧毁的基本边见.经(佛的开示),论(经的注释)二藏都很强调佛性的存在无明消失的那种状态,就是所谓的“智慧”——基本的善良,成佛,佛性,或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佛陀等等.既然无明消失就是佛性,而我们又不是无明,所以我们必然就是佛性——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惑与不惑都不是佛性,佛性超越惑与不惑.不要忘记,不惑也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它超越了因和果【第七节 业力】“自我的幻觉”是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业力的起源.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刚开始,“自我”执着自己的存在,投射出自己和他人,然后有了互动而创造了业.由自己和他人互动中流出的业力,稳定了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更加入了“自我”在其中表演的各种贪,瞋,痴的电影,电影中交织了复杂的情节,插曲,发展等,足以使“自我”陷在里面.在这个时候,业开始创造出“自我”,“自我”也创造出业力——这种周而复始,反覆滋养它本身,而让自己一直受苦的现象,就叫做“轮回”.以最简单的字眼来说,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了解无常和变易性的特质,使我们能有意识地创造善业,减弱或摧毁恶业,不会成为我们所盲目制造的事件的受害者.佛陀并不是武断地把行为分成善行和恶行而后报偿善业,处罚恶业的神只,他所教导的是,善,恶来自于你自己对于动机的判断.所谓六道中的某道并不一定指身躯死后投生的某个地方,而是此时,此地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一天之中,一个小时之中,甚至于一分钟内,我们都能够体会六道——因为不同的道只是不同的心态而已.【第八节 转世再生】佛教中转世再生的概念,主要是和心的连续性有关,而不仅只是平常所认为的转生进入不同身体而已.每件事物都是由于特殊的因缘而出现,消失,这与佛法中出生,死亡和转世的理论完全一致.成佛是相续心识的唯一障碍和对治方法.成佛摧毁了“自我”的妄见,从根切断了心的相续;也可以说,把种子烧毁了或者关掉投影机,电影便完全消失.【第九节 轮回与涅盘】轮回是执着在幻觉上,而涅盘则是执着在幻觉的消失上.涅盘仍是二元对立的成见,因为你所认知的是幻觉消失,而不是“实相”.【 第十节 见与道】【 第二章 道】【 第一节 道的选择】道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超越迷惑,任何方法能让你证悟实相,了解正见,不论是行善,遵守道德规范还是完全疯狂的行为,都算是道.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当作道,只在于你是否聪明到能用它为道;同时,也因你入道的动机和以它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种修行之道,都可能成为证得果位的障碍.当你斟酌佛陀所有的众多修道和教法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道是为不同的人开示的,传递佛法的特定文化或方法也不那么重要,只要能帮你了解教法就好了.然而人们经常误把文化当成佛法,结果放眼看去,有些人在模仿特定文化的生活方式——他们是在修行文化,而不是修行佛法.佛曾经说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编按:《金刚经》经文〗任何能带你超越困惑的方法,都能算是正确的道,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却还要继续寻找或卷入任何的宗教,那就是浪费时间了.然而,在一开始,我们都有迷惑,要判断哪种方法带你超越困惑,哪种方法反而陷你于困惑,可能很困难;无论如何,你至少应该运用常识来选择修行之道.虽然,修行之道不须要有两千年或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如果这个法门至少上溯一代,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就比较可靠.它一定要有完整的见地,如果曾经有许多圣人,学者修行过这个法门,那就更好了.最后的这个法则特别有帮助,一位西藏大学者曾经说过:“我们都在互相模仿,因此,唯一可能的成就,便是成为最好的模仿者.”任何道上,我们都需要模范老师以及模范学生作为我们的指引和范例.为了帮助众生超越他们的希望与恐惧,证悟实相,佛陀给予教授,转动法轮.一般来说,佛陀三次转法轮,每次教授的内容,都是根据听法弟子的根器来决定的.初转法轮是在印度的鹿野苑,听法会众具有小乘的倾向.这次转的是四圣谛法轮,目的在使众生转向佛法.这次教法的直接受益者是佛陀六年苦行时的同修五位比丘——当然还有许多众生都得到利益.二转法轮是在灵鹫山,被称为“无体性法轮”,它的内容是现象无可言谕的本质.佛陀教导弟子,从色相到智慧,没有一种现象具有真实存在的特性.直接的教授是空性:根或迷惑是空性,道是迷惑,但也超越二元对立;果完全没有二元对立,非概念,无法言谕而且无法想像.这种隐密的教授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也是众生透过对于空性的逐渐了悟后所生起的品质.这是大乘众生的教法,在场有许多弟子,而主要是菩萨.三转法轮教导绝对实相.传法的地点不定,一般相信是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同样地,有许多弟子参加,但是这次教授,主要是利益那些不再回到轮回的菩萨,重点在于开示佛性.为了简化,佛的教法可分为经和释论.“经”通常是佛陀亲口所说,其中又依主题与内容的不同再分成三部(即三藏).第一部为阿毗达磨藏——论藏,这是佛教的形上学,重点集中在智慧;它的主题包括了心的起源,心的不同种类,五蕴,不同心理状态,以及去除这些状态以后不同的结果等等.第二部为毗奈耶藏——律藏,即戒律,教你如何正常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其中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居士五戒等.第三部为经藏,主要介绍三摩地,禅定和止观等等.“释论”是经的注释与说明,释论绝不可和佛陀所说的相抵触,必须完全基于佛语来作阐述,不可搀入错误与疑惑的见解.佛法接受下列四种见解,一般认为,这四点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与哲学的差异:一,所有和合者都无常(诸行无常)二,所有被二元对立染污的现象都是苦(诸受是苦)三,所有现象都没有本质(诸法无我)四,涅盘寂静,没有烦恼与二元对立(涅盘寂静)一般说来,佛法可以分为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和大乘.三乘都接受痛苦的原因是“自我”,去除我执就得到涅盘.三乘的差别在于如何处理自我以及处理自,他之间的方式.有些修行之道以非常固定且狭窄的方式处理自我,所谓狭窄,就是集中在自己达成无我.有些修行之道较为广阔,也尝试了解现象的无我.另外,有些修行之道对于众生的自我负起较大的责任,而其他修行法门的目标就可能仅仅是个人的解脱.佛陀曾说,缺乏一般善良社会的这种基础,也就是缺乏人天乘,就无法建立小乘;而缺乏小乘,就无法发展辟支佛乘;同样地,辟支佛乘又是大乘发展所必需的——如此,每一个在后面的乘,都以它前面所有的乘为基础.小乘和大乘之间有一些差别.简单地说,差别在于对正见的了解,修行方法,戒,所须舍弃的染污,以及果位的不同.在见解方面,大乘具有包含“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无我空,小乘则只了解“人无我”就可以了.在染污方面,小乘着力于除去烦恼障;大乘除了烦恼障,还要除去所知障.只要有主体“能知”和客体“所知”——也就是只要有主客分别,即使微细,都是二元分别.小乘的目标在于达到涅盘,大乘的目标则如弥勒菩萨所言:“菩萨因智慧故,不住轮回;因大悲故,不住涅盘.”许多大乘行者认为小乘是比较低级的乘,不值得注意;这是由于他们完全缺乏对佛法的了解——不同的乘并非代表精神上的阶级.虽然大乘表示伟大,小乘表示小,低劣;但是“小乘”一词是大乘某些学派所造出来的,所谓的小乘行者,称自己的派别为“上座部”.所有的乘都有一个目标:让众生了悟究竟真理.哪个法门对某人最好是很难说的,这要看个人的情况.一般说来,小乘对每一种人都适用,而某些大乘的教法则需要某类的弟子或修行人.这并不表示小乘比较不用选弟子所以比较衰弱,低劣,它只是表示小乘对任何人都适用;如果够精进的话,即使行者智慧非常微小,也能证得果位.一般说来,小乘对每一种人都适用,而某些大乘的教法则需要某类的弟子或修行人.这并不表示小乘比较不用选弟子所以比较衰弱,低劣,它只是表示小乘对任何人都适用;如果够精进的话,即使行者智慧非常微小,也能证得果位.根据历史的记载,佛陀在印度给了三类教法;根据小乘的理论,佛陀只在鹿野苑转了一次法轮,开示四圣谛.小乘和大乘之间一直有理论上的争论,小乘坚持认定佛陀从未真正给过大乘教法;而大乘还是得承认小乘是佛陀给予的教法,因为小乘是大乘的基础.以一般情况来说,小乘更合适大多数人.小乘最重视个人的解脱,因此尽管有居士戒,要成为真正认真修行的人,几乎一定要出家才行.大乘以利益众生为优先,要不要出家决定于哪一种生活方式能为众生带来最大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小乘一板一眼的修行方式就实际多了:行者只要守戒,避免某些行为即可,根本不用去担心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有没有正确的发心和大乘不同的是,小乘行者永远都可以精确地知道自己是否破戒是否走入歧途这样就很难欺骗自己为做出的事情找借口.印度的佛法理论分成四派: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和中观宗.前面两宗属于小乘,后面两宗属于大乘,每一派都有不同的系统以及分析实相的独特方式.一切佛法修行目的都在于了解心的本性,但是修行的方法则有差别:极端的苦行除非用来间接地调炼心性,否则佛教各宗派都不鼓励.除了有调炼心性的可能外,佛教不认为折磨身体或耗尽体能有任何利益.实际上,佛陀十二大行之一,就是经过六年苦行之后,摒弃了苦行——极端苦行不仅对修道没有帮助,反而妨碍证悟.在你修习菩提心和慈悲时,维持正见仍然非常重要;这些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法门有一点很重要,必须铭记在心,见地是要证悟的目标,修行是证悟这个目标的方法,但必须从一开始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有结果.佛法中的慈,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悲,就是希望一切众生脱离痛苦.要成就慈悲并不见得这两个愿望必须完全实现才行菩提心就是使一切众生成佛的热望.同样地,要有菩提心,就必须对空性有所了修行的时候,应该试着对每一个人生起悲心,这样子就能逐渐发展出平等心;如果你试着以既没有仇人也没有特别朋友地去修行,就能逐渐建立对每一个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渐消弭自他分别.“平等”是定义“空性”和“无二”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坏,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没有标示,定义,成为空性.“研读”能让你有一幅空性的心理图像,甚至有时候在心中有空性的复制品;但是光靠研读是无法真正体验到空性的,在这个阶段,我们研究的是空性模型的模型.真正的空性,离于概念,无法表达,因此无法研读,只能体验.我们只能够研究空性的模型,就好像小孩们研究宇宙的模型一样,因为他们无法研究真正的宇宙.透过智慧来研究空性,偶尔在刹那间会瞥见空性;但是,如果你不借由思惟和修行来熟悉这种状况,悟境就无法稳定,很快地,烦恼就淹没了它.仅仅以智力与分析研读佛法,不会产生多大利益;只有把理论放入修行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你所研读的“空性”和实相.【 第二节 出离与虔诚】想想看,如果你把无可取代的两,三个小时生命,不浪费在无益的闲扯淡中,可以完成多少事啊!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利人利己——厌离心能帮你不再把全部的生命用来做些根本无意义的事情佛陀曾经说过,今日末法时期的比丘,即使只能持守一条戒律,他的功德跟佛陀时代能严持所有戒律的比丘一样.这是很合逻辑的,因为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挑战,远超过从前所能想像的;更大的挑战并不表示没有希望,相反地,更多的挑战代表有更多的机会处理迷惑.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出离心如此的重要.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想想人们经常卷入的一切,你就会开始明白,并没有什么值得抓住不放的.如果你能仔细地来看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闹出来的大事.这样思惟之后,你就会开始觉得,多半的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为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心中是这么想,你并不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认为这是生命中的大事.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智巧的争论,辩论,教授和其他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执着于此生,来生或人天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仍然是执着.以这种动机来修行,显示出我们不具出离心,我们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执着与烦恼;生活依旧是件大事,而我们所谓的修行,持咒,仪轨,祈祷,都只不过是我们用来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如果这真是你要的,那么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赖物质世界来满足这些愿望,会更切合实际.对于今生来世唯一有价值的关怀,就在于是否能创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缘——生存的真正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发掘生命的真实意义.佛教典籍中经常提到信心和虔诚的必要性.在佛法中,这并不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怀疑”与“发问”是发展真正信心与虔诚的优良基础,应该培养这种基础,而不是加以抑制.【 第三节 善知识】选择上师,就像选择一位能共创家庭传承婚姻的伴侣一样,是一个敏感与个人性的决定,而且还比这个更深刻.谁是你最好的老师,这点绝大部分由你决定.如果你需要一种严格的制度帮你重获健康,那么一位严峻的医生,讲你须要听但不一定想听的忠告,可能最合适你.善知识在佛法修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他是老师,模范和参考点.有一种陷阱是:上师的外观虽然是人类,但是我们在情绪上却期望他是超人,超越大家,完美得有如天神.失败的师徒关系就和失败的婚姻一样,几乎永远都是双方的错.因此依循着一条已经发展得很完整的道路来修行,总是要比参加一人自创的宗教来得安全些佛陀曾经说过,你自己的智慧是最好的老师;寻找外在上师的时候,究竟的力量仍然应该放在内在上师,也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上.重点在于,有时候首先需要外在上师以唤起内在的智慧.这里有另外一种陷阱必须很小心:上师最重要的脚色就是粉碎并处理你的“自我”,但是你的“自我”精于窜改,可能把上师变成它的装饰品,就像说:“我是某某人的亲近弟子”.和上师相处的要诀是:在你许下任何承诺前,先分析上师,分析法门,分析所有相关的东西.和老师相处时,永远要注意:是你的“自我”在做一切的判断,不只是对上师,也对一切事物,一切人做判断.一旦你做过彻底地分析,选好了上师之后,就不要再理会以后的判断,这样子师徒关系便能继续发展最好能仔细思惟自己希望以及须要从上师那里得到什么,而不要花太多时间待在上师身旁【第四节 心的训练】心的训练,最终是要让我们成佛;但是相对上,它对于日常生活也有极大的影响.训练自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自在地使用训练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目前,你只用了心的一小部分,就连这一小部分也被各种愚钝和烦恼所削弱.如果你训练自己的心,就能让心的功用全部归你所有并自由控制,你就可以具有创造性,耐心,具有艺术天分,或任何你想要的.那么,即使你的身体老化,头秃肤皱,而你的心仍然继续成长,更有活力.你训练身体,只能利益此生;训练心,就能带到后世.人死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在此生与来生之间承受某种震撼而让人有些混乱,就像头部受到撞击会使记忆暂时丧失一样.但是,心的训练是对无形的东西作无形的训练;因此,形相的破坏,例如火葬,土葬等,并不能消灭它.让心寂静或调伏自心,是训练心的另一种描述.一般常识都告诉我们,太多的愤怒对健康不好,嫉妒只会增加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心未受训练,因此这些情绪仍然把我们变成了它的玩偶.【 第五节 禅修】禅修是训练心灵最直接,最实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不管用哪一种技巧,禅修基本上就是让自己习惯于某种特别思考方式的过程.过去伟大的修行者学者,经由他们的修行,发现了一些思考的方式与心灵行为的类型,从这些发现中,发展出创造或唤起特殊心态的技巧.如果我们能规律地修禅定,就会逐渐地习惯于这些心态或是思考方式,使这些成为自然你的身分也完全是禅修的产品.我们出生时,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被别人抱去养,由于受到完全不同的影响,现在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命名,然后和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透过语言和行动,开始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是什么样子.他们也告诉我们:我们是好是坏,是聪明还是愚笨,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可爱还是不可爱,以及其他种种.我们吸收了其他人投射出来的“我是谁,我是什么”,以别人对我们的影响作为基础来想自己,于是我们的心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形象.【 第六节 止观】佛教一切宗派的修行都包括了止观的技巧,连金刚乘也不例外.止观是一切其他禅修技巧的基础,它能产生宁静,专注与清明,这些都是使其他修行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经典,止观包含了最初到最高所有禅定的菁华.“止”使你的专注范围变窄,因此减低了心灵的造作,创造一种宁静的状态.这并不表示你的心变得狭窄了;你的心愈宁静,就愈宽广,愈柔和,这使得你想怎么用它,什么时候用它,都能随心所欲.然而,如果只有宁静,无法让你体会“空性”的见地:所以,由“观”产生的锐利洞察力,也是必要的.一旦“止”平静了你的心,“观”加大,加深并使心更清晰,更敏锐地去认识心的本性.修“止”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心得到“轻安”,它表示心受到良好的训练,使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放弃粗重的习性通常我们无法让自己的身体和心依照意愿行动,因为它们都是习性的奴隶,而习性就是在时间的过程中,那些我们经常依循的成规.当我们由这些习性中得到自由并能控制身心的时候,那就是“轻安”.例如,你可能想提早一,两个小时起床来修禅,却无法克服赖床的习惯;当你习惯修“止”之后,只要你一想到修“止”,身体就不会背叛你而会立刻起床.一般上,当你坐在蒲团上试着修习慈悲或空性的时候,常会发现心与自己意愿相反:不是在期待计划将来,就是在回忆过去的事情.当你能够阻止心这样做的时候,就是“轻安”.通常,心的“轻安”先发生,然后身体逐渐生起“轻安”.“轻安”从非常微细的层次开始,然后慢慢地进入比较粗重的层次,最后从外表也看得出来.在你开始修行“止”之前,应该先聚集顺缘或友善的环境,以便能好好修行.什么是合宜的外境,依个人情况不同.合宜的地点是需要的:大部分的人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是也有少数的人觉得,在极吵闹的环境中,“止”的功夫反而更好.修行的地点温度要宜人,同时应该整齐清洁,因为紊乱也能间接干扰到“止”的修行.通常,最有利的修行环境,就是一个能反映出你所希望成就的心理状况的地点.朋友和伴侣对于修行成败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有一位非常聒噪的朋友,让你起很多烦恼,他可能会危及你对“止”的修行;让你敬畏的朋友能帮你精进,能以言语帮助你修行的人也是修行良伴.内在的安排,或是在希望修“止”的正确心态上,不要抱持太多野心.如果你非常希望成名,努力开创致富的道路,或者迷恋一些其他的事物,这些心态必定会打扰你修“止”.要是在禅修的时候,这些野心让你很苦恼,试着把它们当成没有究竟意义,只是梦幻而已,这样应该能减轻它们对你的控制力.在座上修行的时候,你必须集中在“专注”上,而且一定要信任自己用来稳定心境的特殊方法.如上所写的,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你便能建立信心,并发展出专注的能力.在禅修的同时能守某个特殊的戒,是有帮助的.有些和你习性相左的戒律,即使是一点点,也能创造出一种有益的新模式,逐渐渗透到你的修行和整个生活中.戒律可以是任何东西,甚至节食也可以是戒律,例如不喝酒,晚上不吃东西;穿也有戒律,例如永远穿得很优雅,很恰当.或者你也可以规定,一到禅修时间,即使无法上蒲团去打坐,也不可看电视,就算有不可不看的节目也不行.刚开始,如果这样做显得很困难,那么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制造一点小干扰,例如早上打开佛堂,把几个杯子装满水,晚上把杯子里的水倒空,关闭佛堂,这一类的事情都能够帮助你的生活走上轨道.但是如果能够更直接地规范自己就会更好——这些就是利于修“止”的内在条件.除了制造利于修“止”的因缘外,你也应该学习避开干扰修“止”的五种过失;当过失生起时,立刻加以对治.这五种过失分别是:一,懈怠或对于修“止”不感到喜悦: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热忱.二,缺乏清明:有时候,即使你很精进,却因为不明白禅定技巧而缺乏清明;有时候是你忘了教法,或者是从开始就没有完全了解教法.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一再地听闻教法或开示,尽可能完全弄清楚修行的技巧.三,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技巧,有的时候心还是非常呆滞,连这些技巧也懒得用,甚至忘记自己正在修什么.对治失念的方法,就是提起专注和警觉心.你也应该记住修“止”的效果,使自己对修行产生欢喜心,让它产生难以抵挡的吸引力,把沉闷转成活泼的状态.四,掉举:有的时候你的心变得太活动,东奔西跑,而须要加以节制,以警觉心,出离心和悲伤心让这种兴奋骚动的情况冷静下来.五,没有善用对治:另一项过患,就是当心受到干扰时,没有善加对治.你必须去对治它,一旦对治法驱除不良状况后,应该立即回到“止”.误用对治法的情况有二:一是对治之后没有回到止上面;二是迷上了打击障碍这件事,反而开始期待障碍,而没能专注在真的修行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对治方法本身成为修止的障碍,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就应该试着住于不偏不移的状况.在实修上,有些人喜欢有个专注的物体在,有些人则不喜欢.最好是对于两种技巧都很熟悉,根据不同时间的需要,选择一种.根据传统,拿来做专注目标的东西有很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尊佛像,一瓶花,一朵花,甚至一片花瓣.你也可以专注在美妙的音乐上,但音乐通常有太多旋律,不太适合集中在一点上.一旦你的心非常宁静,可以使用音乐,但不推荐初学者这么做.出入息常被用来当作练习专心的对象,然而对于心像猿猴东奔西跑的初学者来说,最好是使用看得见的东西,特别是美丽的东西,例如一朵花,这样你的心便会很自然地受到它的吸引.你应该以喜悦和热忱的心开始进行禅修.开始的阶段,你可能须要捏造喜悦和热忱——这没有关系,因为你只是听到,读到有关修“止”的利益,还没有体验到这些,所以你必须思惟自己所听到,所读到的教法,建立修行热忱;直到你修“止”有一些造诣,略得“轻安”之后,自然会涌现热忱.你的禅修可能经常很枯燥,让你想找些理由逃避修行,所以你绝对需要热忱和喜悦的力量,在我们目前的修行阶段,几乎要造作一切事物——包括出离心,虔诚心,信任与专注.目前伪装成自己的这个身体和心,实际上都是由你所受的影响,烦恼和念头所创造的串习而已,这一切全是造作.你的身体是由血,肉,骨头等组成的,不过大部分都是由你对它的念头和感觉所组成.这就是前面所提过的自我形象,与真实了无交涉在开始修行之前,必须唤醒出离心.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个目.当你具足热忱,喜悦和出离心的时候,精进就几乎会立刻自然地出现.修行的开始,先集中注意力;如果你是用某种物体,那就看着它.在一座开始的时候,努力集中注意力;到了中间,可以稍为放松,但仍继续维持专注,随时都应提起正念,要有警觉心.如果心变得昏沉,就想一想让心平静下来的利益,由此产生喜悦与热忱,驱除昏沉;如果心变得掉举,就思惟出离心,让自己冷静下来.昏沉,掉举消失之后,立刻回到专注上.呼吸顺畅,把你的心和你的感觉都集中在那个物体上;这样修一阵子之后,会有五种体验生起.开始时,你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像暴流般停不下来,就像山间的瀑布一样无法控制.胆小的行者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自己无法好好修下去,由于沮丧便生起懈怠.你应该欢迎禅定的第一个体验来到,把它视为瑞兆——它就是所谓的认出概念的生起.瀑布经验被认为是禅定体验的黎明,虽然太阳尚未升起,但阳光已经出现在天际了,这表示结果已经在那里了.随后第二种体验也会发生,这时候的心境就像急流穿越峡谷一般,有时你专注得很好,有时却像急流撞到岩石,形成漩涡,然后又回归宁静——第二阶段叫做“概念休息”的境界.继续修下去,会出现第三种体验,类似河流中的水潭.干扰会产生涟漪,其他时候则平静无波——这就是所谓“概念疲惫”的体验.第四种体验可以比喻做有波浪的海洋.即使生起种种心灵构想,就算它很巨大,只要略提正念就立刻平息下来——这种经验就是收集概念,并使它井然有序.第五种体验也会来到,它类似无波浪的海洋——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海洋都维持不动.到达这种境界,你自己就成为对治法门,不再需要刻意的对治法了——这就是所谓“不收集概念”的体验.在这个阶段,身体就像羽毛一般轻,心完全能受到控制,欲界大部分的烦恼都停息下来,你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预知力和神通.根据佛教哲学,到达了这个阶段,你便具备聆听佛陀某些教法的资格.经历了修“止”的五种体验,心的造作就会愈来愈不活泼,逐渐失去对你的控制力.有些修行人能够达到外物失去力量的阶段,这是由于行者极专注于自心,使得外物不再具有吸引或反击的力量.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色,声,香,味,触任何的五尘上修“止”的这些阶段或成就,可以在修行的时候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有时候,你会体验到许多感觉或情绪都停下来的境界修“止”修得很好的行者,能够达到轮回的顶端,获得天道喜乐的体验——这是许多宗教的究竟目标,有时候被称为“天堂”,这同时也是印度教禅修的最高悟境.因为佛教所追求的更高,所以“观”和“止”同样地重要.如果你精进修“止”,很快就能了解到,实修和研读对你心境所起的效用有什么差异——光是研读佛法,根本无法让你的心平静下来.修行“止”让你的心平静下来之后,你就比较没有偏见,大概可以准备修“观”了.“观”最有名的两个传承,就是龙树菩萨与弥勒菩萨的传承.龙树的传承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它们都是要让我们从误以为真实的概念幻影中解脱出来.我们在心中造作出来的不实模型就是所谓的“边见”,它让我们远离真实,迷失了重点.三世纪左右的人,南印度婆罗门出身,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彻底地明白某一种现象的没有本质,那就能治好一切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一药治百病”.【 第七节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萨道的善巧方便】构成“止观”法门的基础认为:烦恼是染污障碍,修行就是要除去它.这样的见解似乎和我们自然的习性相左,但是慈,悲,菩提心的法门,却能利用情绪作为解脱的工具,而不把它视为障碍,因此具有不可思议的效用.【 第八节 金刚乘】金刚乘或密续的教法,长久以来都只限于传给一小群上等根器的特别弟子;而且传法也很秘密,通常都选在大众废弃或避免接近的地方.由于包围着它的神秘性,密续很不幸地被误认为是低俗,不健康的,或者总使人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把它当成是一种危险的宗派.实际上则刚好相反,因为金刚乘太珍贵了,所以须要保持秘密.你不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拿给每个人看,也不会到街上大肆宣扬你把宝贝放在哪里,钥匙藏在哪里;因为你知道如果这个消息传到了坏人的耳里,就有不少麻烦,甚至会失去那件宝贝.金刚乘非常高深,奥妙,因此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了解的——十万个弟子之中,可能只有一个能成为好的金刚乘修行人.我们可能认为自己了解金刚乘,在肤浅的层次上,也许我们算是了解;然而,金刚乘的真实意义是极难看透的.因此有些学者把金刚乘称为自秘教授:如果你能了解,就能获得解脱;如果不能了解,那么因为不了解,它对你而言就仍旧是个秘密.这虽然好,但却无法全靠它;因为金刚乘已经面临太多的破坏了,那些不了解它的奥意的人,滥用金刚乘作为建立巨大自我并加强轮回染污的工具.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也就是成就完全的佛果.一般而言,这两派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常被认为是果乘,而大乘则被认为是因乘或体性乘.如果把佛法分成声闻乘,缘觉乘和大乘三部分的话,金刚乘很明显地应该归于大乘.如果把佛法分成经律论三藏,金刚乘该归于哪一藏,不同学者就有不同的看法了.有些学者把金刚乘归在论藏,因为金刚乘包含了许多智慧的教授;另外有些学者则认为金刚藏是第四藏,也就是单独算一藏.大乘被称为因乘,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在前面衣服与尘垢的例子中,大乘广泛地介绍了洗衣服的方法.当然,大乘非常清楚衣服超越污垢与干净,但是大乘也很具足智慧,知道大多数的人无法接受这点,所以大乘中有许多善巧方便,对于如何洗净衣服有明确而详尽的教法.金刚乘包含并利用大小乘的一切法门.事实上,根本没有不是大乘行者的金刚乘行者,因为必须受菩萨戒才能进入金刚乘.金刚乘弟子如果能同时修习三乘,那就更好了.在小乘中,无论当事人动机是什么,不善的行为就绝对不善.对于大乘行者而言,只要动机正确,任何行为都可以成为善行,因此什么行为能够利益众生并没有限制;然而,对于利用什么行为作为成佛之道,还是有限制的.大乘与小乘不同的地方在于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希望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金刚乘除了不伤害以及发菩提心之外,还加上其他的东西.你可以这样说: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金刚乘并不特别地与因有关,也就是说,它不把剥去果皮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在金刚乘的见地中,你以为剥去果皮能使你得到果实,而事实上,不管皮剥了没有,果实一直在那里(这点很像前面的尘垢与衣服的例子)——有些金刚乘行者反倒比较喜欢带皮的水果.所有的乘都认为:了悟无二本性,了悟一体两面的本性,了悟究竟与相对真理,是成佛所必须的.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与大乘不同.金刚乘和其他乘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小乘,大乘强调心的训练,而金刚乘则强调认识心性.大小乘要你“训练自心”,而金刚乘则要你“认识自心”.佛教的基本开示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控制自心,就会生起轮回的体验;如果能够控制自心,那么在这个控制的过程中,大乐的瑜伽体验便会产生.当你的心完全调伏,不再须要用任何方法加以控制,这时便出现最高的悟境——这是小乘,大乘的基本理论,而金刚乘也接受.有时候,心被定义为阿赖耶,即万法之基,它包含了轮回,涅盘.如果心遇到轮回之因或受轮回之因——例如烦恼——的影响,就产生轮回的经验;相反地,如果心遇到涅盘的因缘,例如虔诚心,悲心,菩提心和空性,并受它们的影响,就会产生涅盘.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心是轮回,涅盘的基础.金刚乘关心如何调伏自心,训练自心,此外,还有认识自心.它也调伏你的身体——这是观想的目的之一,也是金刚乘独特的地方.金刚乘是唯一能让你此生即身成就圆满佛果的乘.其他乘主张身体是因缘的产物,是无常的,因此也是痛苦的;只要有痛苦,就不能成佛,因此以我们目前的身体是无法成佛的.相对地,金刚乘认为:因为一切是心,身体也是觉知的产物,而且只要我们能够操纵对于现象的觉知,就能操纵一切现象,所以,如果能够改变对于身体的觉知,就能够操纵或改变我们的身体.如此一来,金刚乘就可能让行者在此生成佛.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法门,就会发现,小乘的外相要求最严格,你必须要守特定的戒律,例如剃除须发等等.在大乘中,为了利益众生,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这似乎给大乘更大的自由;但是如果你仔细检视它们,就会发现大乘的危险性和要求都比小乘高.在某个程度来说,小乘在今天的世界上,对大部分的人是最适合的法门——它最简单,最容易,危险性最低,当个小乘比丘或比丘尼,只要守好戒律,就一切都好了.在大乘中,即使一个最不起眼的行为受到一点点自私的污染,你就破了戒,没有圆满修持.就如同大乘,小乘之间的差别一样,金刚乘比大乘似乎更允许无限的自由.金刚乘修行见地本身,而大乘,小乘则利用一些方法趋向见地.金刚乘的修行基础在于,因为一切事物究竟上都是空性或无分别,所以行者应该直接跳到修行的中心去修空性或无分别,而舍去趋近实相的间接方便.修行见地的时候,不允许有偏好,因为一旦有了偏好就有成见,这就是二元对立,而二元对立正是痛苦的根本原因.从大乘自己的逻辑来看,大乘不能不同意这种说法.就某方面来说,金刚乘比其他乘容易修,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为修行的方法.你书桌上的那杯水可以转为本尊坛城,因为它的究竟本性是无二实相——即我们所称的成佛境界.每件事物都同样地可以转变,因为每件事物都同样地没有实质可言.这可能听起来很伟大,但是要真正地修行平等这个见地,却非常地困难,因为这代表不允许有任何的偏好.如果能仔细分析一下,就能了解金刚乘要比大乘更难修.总而言之,小乘的修行法是以不伤害众生为基础;大乘除了不伤害众生之外,还加上菩提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金刚乘吸收小乘和大乘的菁华见解,而戴上净观的冠冕,是一种视万法皆清净的究竟果位修持方法.如果你把一切都看成清净,那么就不能够说某种东西是好的,应该吃它;另一种东西是不好的,应该避免吃它——一起偏好,就失去了净观【 第九节上师,灌顶及象征】净观是金刚乘与众不同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修行.“净观”的概念与果位修行密切相关,因为它视一切事物为清净.灌顶真正的功能是一种助缘,使特定的因能产生特定的果.虽然种子(因)具有发芽的天生潜力,但是它也需要温暖,土壤,耕作,水分,空间,阳光等适当的缘配合,才能展现它的潜能——灌顶就像这些缘一样.金刚乘的上师和弟子都明白弟子是可以成佛的,是可以清净的,并且具有佛性.以这种见地为基础能建立起什么,并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缺乏这种基础的话,没有任何东西能建立起来,而任何灌顶也都会毫无成果可言.金刚上师明白受灌顶者具有了悟佛性而成佛的潜能,以这样的见地,金刚上师用种种不同的灌顶仪轨把土弄松,为这颗种子或潜能浇水.所能接受的最好灌顶是什么,当然是由弟子的心理与烦恼状态来决定.对有些弟子而言,最有效的灌顶可能非常仪式化,而且循序渐进.广泛地说,这样的灌顶是以几个瓶灌做为开始的,并且使用水,宝冠,杵,铃和名字等灌顶所依物;例如在进行瓶灌的时候,会把瓶中的水倒在弟子头上,并给弟子喝一些水.给予灌顶的人,必须从他自己的上师得到过同样的灌顶,而且他也必须修过所灌的这个本尊或密续的法——这些条件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了悟的相续或灌顶证悟的相续,必须要出现在上师身上,灌顶才能有效..这种不中断的连接是给予和接受灌顶时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现代许多上师并没有这种连接,很可能是因为从来没修过这个法,没受过这个灌顶.在你和上师建立关系之前,譬如接受他灌顶之前,要毫不犹豫地检查上师的资格与凭证.误把敬意或信任放在仁波切,活佛,喇嘛等头衔上,或者放在某人的名声上,可能会为你带来许多麻烦.有些人自称为仁波切,但却根本不是仁波切;有些虽然是仁波切,但却未必有资格给人灌顶.在灌顶的方便上,金刚乘经常使用例如水,宝冠,铃,杵和土等器物;而事实上,我们现象里的一切物质都能拿来做为灌顶物质.其他经常使用的方便还有真言和手印:真言是一些字与音节的特殊组合,而手印则是象征性的姿势与动作.金刚乘灌顶也运用三摩地,包括观想,专注和其他.如果灌顶上师与受灌弟子都认识到双方都具有佛性,并明白灌顶所运用的物质并非幻觉所认为的状况,它们的本性是空的,能转化成任何事物,再加上许多金刚乘工具和方法的帮助,就会产生很好,很有成果的灌顶.如果弟子根器很好,那么复杂又仪式化的灌顶,可能就不需要了;这种学生可以给予更直接的佛性教法而立即了解自性,上师当时的话就能成为灌顶.这种灌顶也不限于语言,它可以是一种姿势,就像帝洛巴用鞋子打在那洛巴头上一样;或者,它也可以是某种讯息等等——当然,这种灌顶只给予上等根器的弟子.【 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观想自他成为本尊”,是金刚乘最微妙的修心法门之一.佛法修行的顺序,不管哪一乘,在开始的时候都要先了解:你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样子——你不是那个名字,标签,颜色,形状等等,那些只是你的幻觉.这时候,金刚乘打开了它善巧的宝藏箱,引入本尊的概念.人类的心完全是条件式的:现在的你是由过去你的限制条件所决定的.金刚乘给你一种新的限制,它用一些比通常的幻觉更接近本性的观想,取代你习惯上看待事物的方法.

生命的机制

RT

佛性如莲,拈花微笑

我喜欢的佛法是如溪水清泉在心中流淌冲刷,漫漫洗去内心中的妄执、贪慎。这是源自于恐惧,害怕大刀阔斧的法一下子将自己打得更加的迷妄,这样想,必然也是取巧之为,不过是对自我见地的修辞。“‘自我’是一种误解,但却被当成了正确的见解,它只是一个幻相”,宗萨钦哲仁波切这么告诉我们,但“自我”本身是不产生障碍的,“根据佛法,我们要拒绝的是‘自我的执着’,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说“‘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在强调个性的当下世界,放下自我的执着是万分困难的,我们乐于强调世界的多元化,强调个人的发展。是因为我们都相信,世界是可获取的,但佛却要让我们回复到“空性”,“‘空性’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它是消除了各种干扰和阻隔后事物的原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性的见地不会把你带到愚人的天堂,也不会以各种想像的未来苦恼和折磨来吓唬你。”惟有将自己“清空”,没有任何的偏执在心里,“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在《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中,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话语缓缓如溪水地滑过心灵,将心表上因各种妄见所生起的刺慢慢地打磨圆润。活佛对佛法中的各种名词的作释不可谓不深入浅出,他喜欢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帮助我们对法的了然。对于佛性的认知,宗萨钦哲仁波切拿衣服和污渍间的关系来理说。“首先,认为衣服脏就不正确,衣服永远不可能变脏,因为污垢和衣服是完全分离的实体,如果能用显微镜来看衣服,你就会发现,衣服和污垢的分子颗粒并没有化合在一起形成‘脏衣服’的新分子,只不过污垢和衣服太接近了”。因此,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也都是佛性的载体,只不过佛性被无明所蒙蔽,于是“修行佛法就如同洗衣服一样”,它不会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佛性,只是将污垢移走,明心也就见性了。对于尚未入门于修行的凡俗如我的人来说,活佛的这番明示,绝对是灌顶般的鼓励。了知佛性、懂得空性等及其他法理,固然是重中之重,但要洗去遮蔽心的污垢,这不过只是万里征途上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将这些结合在修行的实质上,那离佛远何止十万八千里。在这一问题上,宗萨钦哲仁波切也是洞悉良深的,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修行必须要开始了,却有各种因素让我们无法进入。“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于是,你必须克服这些干扰你的各种借口。最简单的开始是,由于“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性与瘾头的状态,因为不妨开始把有害的习性和瘾头改为有益的,这样比较接近目标——这是一种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是啊,活佛并没有主张苦行僧的修行之道,对于芸芸的众生,也许修行也许只是一步步驯服乱行于世的心开始,你就有了“出离之心”。是的,“‘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放弃“自我”,“达到‘它们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出离心对于修行的必要是因为“出离心比任何智巧的争论、辩论、教授和其他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佛法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从望山是山,到望山不是山,是一种出离,从望山不是山,到望山还是山,就是一种修行。我想,是如此的。

仁波切的书一定要顶哦

这本书最早也是台湾师兄结缘给我的,当时是和正见以及梦老的发心一起结缘的,在这三本书里,我觉得这本的难度稍稍有点高,尤其是后面讲到金刚乘的相关内容,由于了解不多,所以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过一遍遍的读,总会有不同的收获~~

闻思上面非常到位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大陆出版的整本书都在系统讲闻思的有二本书《正见》《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二书相较,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在深度、高度、究竟性上都比《正见》要高上不小的层次。我感觉,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虽然对于初学者及普通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但是,此书的见地是立足于龙树甚深中观行弥勒广大瑜珈行的宗旨,体现的是根大手印及大圆满的见地,对于没有一定佛学闻思的人来说,虽然在阅读中会有所得但可能未必深刻及周全。整体书各个章节都非常棒,其中以下几个章节,是我在阅读与学习中感觉起到承上启下的重点、节点的章节,要细读吃透:第一章第二节的二种见地;第四节的空性;第六节的佛性;第二章第六节的止观;第十节的次第与证悟;这里要指出的是第十节的次第与证悟中的不少内容涉及实修内容,没有相应实修体系的指导及实践的话,对于这一节的内容不是很能理解,个人来说,我觉得本书这最后一节,并不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当然看了也不会真正理解这一节是什么意思,这一节作者用比较暗隐的方式讲了对于这个层次实修的行者非常有用的指导。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书不厚、很薄;但就大陆出版的所有闻思类体系的佛教书来说,这本书在广度上适读范围极广,在高度上达到了佛教见地最高的层次,基本上佛法最高深的内容及最普世的内容,都在这本书中非常完美的体现了。

平衡点

这本书,可以看做是闲情逸致的读物,也可以看作最规范的教科书。佛教徒,非佛教徒,都可以看懂。太专业的佛教书籍,对非佛教徒来说,仅仅是纸上的文字。太戏说的佛教插图,对佛教徒来说,仅仅是商业的买卖。找到令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皆大欢喜的平衡点,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智慧。而这智慧的传递者,是伟大的宗萨钦哲仁波切,这智慧的本源,是佛法。为什么要成为佛教徒?有很多理由。读这本书的时候,清晰的坚定了自己的理由。如何成为佛教徒?这本书也提供了简明的,提纲挈领的答案。对非佛教徒,这是了解佛教的起点。对佛教徒,这是审视自己的镜子。

或许总的来说通俗纯正

1. 某正在学太极拳的人也直接感叹,或许印度确实和西方更加接近;此外,据《见地》的序言说,作者表达西方化,从用词和体系能感觉出来。2. 确实作者的教导已经尽可能纯正,对有点皮毛了解的人仍很有助益。如果以佛法观之,我就曾经有过多年做作的出离心,此后又因种种打击而让我执以变本加厉的方式回来了,最近才尽力用其它途径试图加以消除。3. 胡塞尔的现象学和佛法的西方式表述相当接近,甚至可能有部分可以互相参照的地方,当然或许我对两边都是浅尝辄止,反而分辨不出真正的区别。但是先验现象学的先验还原和意向性,与止观法,操作方法上很接近。4. 佛法中自我与拉康精神分析中的自我,路径相似,但是在关键点上分叉了,镜像理论或者拉康到底是否给予了佛法中无我一样较为终极的解答吗?5. 禅宗应该基本上属于金刚乘吧,作者也对金刚乘在西方的流行表示犹豫,但是象CSS Zen Garden之类的书名,也未必是歪曲了Zen的本意。 尤其是看到“你就是本尊”之后,想到被称为嬉皮士的圣经《异乡异客》,想到“你是上帝”,是互相影响还是互相交织呢,只能哑然失笑。

书虽然还没读完,有一些感慨不吐不快

刚刚读到该书的第一章中的第三节,已经深深的被作者的观点所折服。以前对这些观点一直有一种很模糊的概念,总算碰到可以产生共鸣的文字了。有这种想法也让我十分惊讶,已经记不得上次被一本书震憾到是什么时候了。首先,我要先表一下我对人与人区别的认识。我觉得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别,所谓的外貌上的区别仅仅是表象上的区别。在每个小孩还没出生前,除了外貌上的区别,可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一个小孩受到环境的影响都不一样,这样就不会出现完全一致的意识形态,进而不会出现一致的人生。由此,也可以支持另外一个论调,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独一份,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复制别人的成功。其次,虽然大家各自的意识形态不一致,不代表只有某种意识形态的人才能成功。在成功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想成功也是很Easy的一件事。自我激励不断的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久而久之自己的意识形态就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最后,提高自己意识形态的捷径就是多读一些好书,一些适合自己并且自己爱读的书。

命的原理

序的第一段可以说是直指人心。“当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种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注意,这句话本身就是直指人心的,我们平时冒出想法,我们就被想法驱动 自己的行为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想过这个想法从哪里来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每个人是自己念头的奴隶。有了想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行为导致了结果,结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命运”。这个原理(念头,感觉,情绪--行为--结果--命运)写出来就是生命的另外一个认识,我们现在那么多的人在追求算命,要知道你的命运是你人生的某种结果,命运的背后是结果,结果的的背后是是行为,行为是原因,现在很多人关心结果却从来不去想原因。这个是对生命的真相的认识,认识后你生命才能改变。背后的原因是行为。生命行为大致是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你的思想状态,思想行为,第二个是你的语言行为,你经常是怎么讲话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第三个是身体行为。这么多行为导致了人生的结果,这些行为背后为什么有这些思想,还有更根本的东西,有什么东西决定了你的思想,这是不是更重要。这个行为当中基本是思想行为决定了后面的,所以归到最后这个念头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还不仅仅是一个念头,人的心大概三个层面,念头,感觉,还有某种知觉状态,感到冷啊。还有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叫情绪,情绪是复杂的不得了,有的情绪你说不清是什么情绪,所用多少种语言不能把人的心灵的情绪描述清楚,说不清楚什么情绪,有的情绪很明显,忧郁啦,纠结,有的叫郁闷,有的叫寂寞。情绪有很多,有的情绪把人控制几十年,有的人几十年就在一个恨的状态,有的人几十年在消极的状态,有的人几十年在恐惧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心灵。这个念头大家都能看到,这就是心灵的很多状况,心灵现象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行为导致了我们生命的某种结果,结果我们就称为命运。如果要改变命运,一定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行为一定要改变我们的念头。怎么改变你的念头,改变你的念头首先要学习:你的念头来自于你的什么,你的念头就来自于你的见地,见地也是长期学习来的,许多还是无意识,不自觉的“学习”。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你为什么有这样的见解。假如你觉得佛教一塌糊涂今晚你根本不愿意来,所以这个背后就是有这个东西,见地。这是我们要核心探讨的。讨论来自 南京 正见读书会http://site.douban.com/137899/

一个圆圈。

最早读的和佛教有关的书是它。读了几部佛经后,开始面临巨大的困难与障碍,再次翻开这本书,受益匪浅!对自我的批判与犀利的指出,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实在帮助良多!本来路已走歪,现又掉头回来,重新走过!

佛我不二分

很难简短说完自己的感受,所以索性留在心里满满修证体悟。作为有点慈悲心有点佛缘的凡夫,我感觉尘世即道场,培养出离心和平等心,分析情绪带来的诸多经历,勇敢直面喜怒哀乐高点时候多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自然会有体会,也许不能一下子理性证悟空性,但是确实能身心中具足智慧,如:经历一种痛苦多了反而不觉得苦,苦后也有乐;在一种快乐中沉溺久了,不觉得乐了反而是种腻味。。。。脱离不了二元对立的生活,那么首先去细心认识二元对立的生活荒诞陆离。只要认真生活,勇敢生活,佛性自然而生,百千劫在心里,痛苦给我们智慧。

好书~

读这本书不一定能成佛得道,但是真得心胸宽阔了很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当年事,今日缘

开始阅读《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一书,于我而言实实在在是严肃且需要郑重选择的事。这个行为和这本书本身的好坏无关,它意味着我在大约12年之后,再次触摸曾敬而远之的佛学义理。此时回顾12年前对佛理禅宗的那一番狂热,并无太多必要。不过,当年及时收手,原因确实是因为一种无法自拔的恐惧和对于所谓狂禅伪禅的厌恶。佛学义理深厚,论及的又是生命的终极考量,深究下去,如果自身历练不够修为不足,很容易导致肤浅的悲观或盲目的乐观;也正是如此,当时身边弥漫虚无的气息,一些学人和僧徒,耷拉着拖鞋,破烂着袈裟,直接就绕过繁复的义理穷究,成为禅学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这些同我一起接触佛学的同道,突然在某一天,仿若世事洞达,其行大开大阖,其言不离公案棒喝,其思更是云里雾里,说到底,是神经兮兮,莫测高深。彼时的我一时无法消受,只好溃退下来,告别玄秘,转向西哲的逻辑世界。回想当时接触佛理又远离佛理的动机,自己不过是想多认识些自己,让生命清晰,作出那样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12年过去后,真禅假禅狂禅伪禅全都烟消云散,大家都活在一个非常现实的世界里,理想主义的正道和理想主义的歧途统统不复可见,至于信仰的冲动,不过是出于升官发财的愿望或对于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的恐惧。有时候到厦大,看见僧人们长袍大袖行走,回想当年和一众人马在南普陀后山那个弘一法师住过的石洞中围坐论道的情景,有仿若隔世的感触。几个当年的辩友,本来就在俗世间的,有人下海经商当上董事长发大财,有人遭遇车祸半世残疾艰难度日,也有人坚定不移地求证佛法而四处漂泊;另一些本来在寺院中的,有人还了俗回到大学当他的哲学教授,有人还了俗又再剃了头到泰国去当他的苦行僧,还有人,到小小的寺庙当他的住持,同时不舍尘世,私底下继续做个酒肉和尚。我则在12年后,拿起宗萨钦哲仁波切这本小书,重新温习还残留在记忆里的名词和道理。事实上我也不知,这其中因缘何在,止于何处,果又为何。

本来无脱可解,皆非证悟本身

一、读前感读一本书,如开启一段旅程。其实没有人是赤条条来去,甚至没有人生来是一张白纸。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已有一些成见。有些可归于生活经历,有些甚至是先天的。先天的东西,有个体的秉性,有家庭的环境,有文化的背景,甚至还有底层的思维结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认为,一些原始的心灵图景,甚至是可以遗传的。这种成见,对于理解另外一个人的著述、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图景而言,既是要克服的障碍,但更是唯一的依赖。这是人类沟通方面一个永恒的悖论。说得绝对的话,所有的书注定都要被误读,如果我们把书看做作者的主观产品。但著书既成,它也就有了客观性,作者已经把它奉献给了大众,由万千的大脑各自去解读揉捏。在各自大脑的解读中,它又并入各个读者的主观图景中。所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书如触媒,一如世间其它万象,由感官和思考而形成并演化阅读者心中的世界,其实也正是阅读者自心。书是相,一如世间万相。每个人读到的书,每个人经历的世界,都脱不开自我的成见,成见即心,心即是我。是为我执。所以智者说,执迷地破除我执,本身也是一种执。但是,心也想挣脱既有自己的局限,这似乎竟也是先天的渴望。心演化了世间万相,却又好奇,这相的背后是什么。但相背后的东西,无法言说,无法揣测,因为语言是相,心自己也是相。这是自心与自心的挣扎。这是没有结果的挣扎。一心求果,既是对破除我执的执着。破除我执,就是这个挣扎与反观,就是意识到,自心也是相。此外无它。此境亦空。空也很好。二、读后感佛性即空性,这个理解对么?空性不二,佛性也不二,不可能有二个不二,所以佛性即空性,两种机巧方便的表述而已。空性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还没水平回答,再读几本书再说。目前的境界,觉得它很接近于康德的物自体(自在之物)的意思。被人感知之前的事物本来面目。人类唯有通过概念才能描述和认识事物,通过概念将这一事物从其他事物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二”。所以,空性无二,就是在以人类思维结构进行了格式化之前的圆融世界。但是,这里似乎产生了一个新的二元对立,就是人类思维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对立。康德似乎认为这是无解的但可在审美中体验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哲学中是无解而在宗教中有解的。所以要继续读书,期待“空即是色”的“无二”是如何实现的。关于涅槃。我们以为学佛是为了解脱。但是,轮回和涅槃皆非实相。本来无脱可解。在相对的意义上,涅槃是通向证悟的一条道路,但不是证悟本身。关于道与修行。皆是为了造就因缘,即造成影响因素,但仍然都是在轮回之内。科学研究也可以是一种修行,哲学思考也可以是。有各种方法,但似乎都还不够。道和修行皆非证悟本身。还有一步,怎么跨出去?世间的一切皆为法,皆为道。任何东西、任何生活都可以成为修行的途径,但也都可能成为证道的障碍。书也好,老师也好,甚至也许宗教行为本身。对于常人而言,第一个途径,应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吧。关于第二章修行,没做读书笔记。这章说的是修行的方法,做了笔记不去练习也没用。有很多篇幅说金刚乘。许多人或不以为然。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本来如此。我本来也没有打算做佛教徒,只是读书而已。不过当我开始读《正见》,读到序言里说,许多不是佛教徒的人,也有正见,我倒觉得有可能成佛教徒了。读第一本书的时候有各种困惑,或许在第二本里陆续有印证和解答。不过仍有一个问题没有头绪:去除自我,乃至成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不为什么,只是智慧的传承?但这又落入社会意义之类的层次。还是继续读下一本吧。后记去年这个时候,我在腾冲遇到一位色达来的佛学院老师,向我推荐了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作品。此前我较少关注这方面,也可以说是不得其门,因为当时遍地活佛,有些书看着象心灵鸡汤。我为了炫耀我的信息搜集本领而当场用手机搜索下载了这本书,读了一节,觉得可以读下去。我从来没有打算做佛教徒。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佛教徒,那这书可能不适合你。证悟的途径有许多,成为佛教徒是其中一种,而这本书,或者说书中吸引我的部分,是它打开了其它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其实和中国古代知识界接近佛教的路径很相像,我觉得可以说是一个从认识论的接口,它对于抽象思辨的能力多少有点考验。在这里你不会读到地狱修罗、善有善报、漫天神佛。《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算是入门书,读完还远谈不上证悟,但我对于如何入门,却产生了两大疑问。本着“思考太多而读书太少”的精神,我继续读完了《正见》。解决了一个疑问,还剩下一个:学佛是为了什么?证悟是为了什么?我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不是为了快乐。不是为了解脱。好吧,还是那句话,再接着读下一本书。

未完

“我们一直感到自己是实质且真正的。特别是当我们情绪爆发的时候,这种真实感这样的强烈,以至于我们顺理成章的认为有个实体的东西存在,而不是幻觉,也不是由歪曲看法所引起的错误间接。 问题还不止是幻觉而已!由于我们太习惯它了,因为不知道除了它之外还有什么——所有的生命的都以它为根本。。。 因为我们太执着于这种幻觉,又缺乏任何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自我不是个幻觉,所以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收集某些情况下的证据,以证明自我的存在。有一种证明的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自我可以比对的“对方”。。。 “他人”又逐渐分成了“她”、“他”、“他们”、“它”等等,然后把一些当成朋友、一些当成敌人,其他则当成微不足道的而加以忽视。太多的“他人不”不但不能确立自我,反而有位下,因为就在这些“他人”之中建立了种种的“我们”,以提供进一步的安全感,并加强自我是一个实体的信念。“我们”的形式,包括了社会阶级、友谊、婚姻、宗教组织、政党、国家等等。” “伟大的老师们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懂什么就教别人什么。大部分的人教别人东西,是因为人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希望透过教导炫耀一番,建立优越感以至于对方会不会从教法中受益,他们可不管。真正的老师,只在特殊的时机教导别人需要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引导别人究竟成佛。”

人间是剧场(2016年全新修订,布面精装典藏)

人间是剧场(新版)揭开佛教徒保持内心喜悦自在的秘密!带你看清人间实相,离苦得乐。《正见》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富有启发性的佛学经典。2016年全新修订,布面精装典藏。李连杰、陈坤、胡因梦、杨幂、张德芬诚意推荐) 《人间是剧场》:http://t.cn/R52tMT8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http://t.cn/R5USSVY

凡夫如木石

證悟超越時間,沒有可以回憶的過去,也沒有可以計劃的將來,就連現在的概念也不存在。完全證悟就是完全超越種種束縛你的染污纏結,因此,這是毫無憂慮的境界。完全證悟之前,部分證悟的階段由情緒和其他干擾淨化的程度來決定,可分為五道與菩薩十地。干擾指的是二元對立、貼標籤、製造幻覺等等。心愈細微、愈精純,就愈有力量,這表示你支配自心的程度愈來愈大。精純的心便是不受干擾的心,心愈粗重,干擾就愈多。較少干擾,代表心較為赤裸,心愈赤裸,就愈能發揮他最大的潛能,有更大的智慧、更高的成就、更少的障礙。從佛陀的觀點,亦即從證悟的觀點來看,凡夫幾乎就是形同木石的人;實際上,我們因為不斷超過負載的念頭和感覺,所以變得麻木,太多的干擾讓我們幾乎沒有感知能力了。我們的心只有一小部分在運作,就算這一小部分,也像是機器人一樣,依照預先設計好的模式來反應;而我們真正的才幹、力量、自心真正的特質,都一直隱藏著、受到壓抑,從未展現出來。當你證悟的時候,情緒和干擾不再存在,真正的全知,成就遍知智慧;那時候,你明白了一切事物的無二本性。這與「知道一切」並不相同,因為「一切」是指很多東西;而「一切的本質」並非很多東西,它甚至也不能算是一樣東西,因為它超越了數字與計算,無可言論,難以思議。就是如此。-------------------------------------見地見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論覺察到了沒有,我們都有某種見地,也就是我們心中對於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種看法,這使得我們能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見地」永遠要依靠持有見地的人。見地是你所立足的那個平面,見地是你決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標準。廣義上來說,見地可分為兩種:1、傳統性的見地「傳統性的見地」,就是普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除此之外,還有群體的見地,這是指某個特定團體的成員所共有的相似觀點。更精確地講,傳統性的見地就是不受任何理論分析系統影響的見地。這種見地以常識來接近真理,不牽涉到分析,它認為事物表現出來的狀況理所當然地就是真實的狀況。2、理論性的見地「理論性的見地」就是以某一種特定的分析系統去看待心、現象和組成「實相」的其他部分。這種見地包括了多數主要宗教(這是指除了純粹迷信、盲信外,某些智力分析系統的宗教),同時也包括了某些哲學體系與某些現代科學。大體而言,我們對有些事物抱持著傳統性的見地,對其他事物則抱持著理論性的見地,有的時候則在兩種見地之間換來換去。根據佛陀的教法,一件事物可以從兩種觀點來分析:「它的顯現」以及「它的本性」。每件事物都包含這兩面。一種見地,只有當有人持有它的時候才存在。事物的顯現與事物的本性,並非分離的兩種真理,而是一體的兩面,只有當有非實相的見地時,才有所謂實相的見地。所謂看見「它的本性」,其實就是在觀看時沒有受到干擾罷了。如果主客體之間或是觀察者與景色之間存在著某種干擾或濾光鏡的話,所得到的見解就稱為無效的或相對的真理;兩者之間沒有干擾或濾光鏡存在,所得到的見解就是絕對真理。換句話說,相對真理就是透過濾光鏡的「它的顯現」,絕對真理則是實相沒有透過濾光鏡的「它的本性」。「自我」是一種假設、一種決定、一種受干擾的見地。這表示自我的觀點因為受到過濾,所以是扭曲的。與其評斷自我,不如檢查它。當自我是主體的時候,它就是無明;當自我是客體的時候,它就是無明的結果。客體自我是主體自我透過妄見濾光鏡所見到的。自我在看其他東西的時候,它有主體的作用;自我看它自己的時候,它就同時具有主體和客體的作用。自我創造了一個非常精密的生存體系,並發展出堅固的模式,讓我們覺得它既自然又似乎是天生的。我們生生世世、歲歲年年的主要心思,都用來建立、擴展、支持和保護這個稱為「自我」的大廈。除非瞭解無我,否則佛陀所教導的全套系統或修行之道,不可能建立起來。除非我們對現象有某種概念,否則那種現象對我們而言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離於你的概念而獨立地、真實地存在,那麼它就一定離於存在與不存在這兩個極端,因為存在和不存在是對一個主體而說的。真正存在的事物不須要依賴其他事物的存在與否來證明它自己的存在——它超越了自他、主客、存在與不存在等二元對立。從某個角度來看,「無我」並不一定代表自我不存在,「無我」表示自我並不是依照我們認定的方式存在著,佛教的目標並不是要除掉自我,沒有什麼須要除掉的——根本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們認為自我存在的幻覺,我們相信並緊抓著這種幻覺,以為它是真的。本質是事物不變的特性,事物不能變成和它本質不同的事物。事物的組成部分並不具備事物的本質。如果某事物的本質是它特定的識別物,它就必須永遠是這樣,它必須真實、堅固、不能改變,而且只能做這個事物。因為如果同樣的東西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就一定得是許多不同的東西;既然它的名字可以改變,那麼這些不同的東西就不可能包含了某種不變本質。一位女子既是她母親的女兒,又是她男朋友的女友、她先生的太太、她女兒的母親,這些身份都不能顯現出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就像車子一樣,「自我」是對於一個或多個連續現象所做的識別標示。我們要拒絕的是「自我執著」,而不是「自我」。並不是現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對現象的執著。-------------------------------------空性我們使用文字、片語所組成的語言來說話,在我們心中為每個字和概念都創造了一幅圖像,這些圖像障礙了我們的溝通。「空性」超越了這些圖像和概念,只有從「沒有這些圖像」的觀點上,才能討論空性。但由於我們沒有這種影像,所以只要一講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會設法先把心裡已經有的圖像去掉,以我們假想的「空性」圖像取代——這只是另外一張圖像而已。因此,我們的心企圖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見地,這本身就是個錯誤。札巴姜臣曾說:「若有執著即非正見。」每當我們說到或想到「絕對真理」的時候,必須警覺到,我們是在相對的層次上,以概念來說或思考非概念的絕對真理。有兩種絕對真理;一種是真正的絕對真理;另一種是為了溝通所建立的絕對真理模型,這種模型是相對的。我們能講、能思考的,只有後面這種模型絕對真理,因為真正的絕對真理超越一切概念,而我們卻侷限於概念之中。只要有主體、客體,就有二元對立——二元對立是自我的觀點,不是空性見地。不幸的是,在相對的層次上所建立的絕對真理模型,反映了「自我」的觀點,否則我們無法瞭解它。然而,我們還是能夠利用這樣的模型讓我們遠離「自我」的觀點,走向究竟;不過千萬不要把模型與真實混淆,這很重要。1、「空性」的意思是,事物並不是依照你所標示的樣子存在。2、「無二」或「無分別」是說明空性的另一種方法。強烈的習性限制了像我們這種以我執為導向的人。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只要某件事物被定上了固定的性質,它就永遠被困在那些性質的框框中,我們僵化地生活在認為現象實存的自設牢獄中,這些成見是我們根本的問題所在。3、避免「二元對立」的極端本身就是「空性」。真正的空性覺知一切事物,因為它不受貪、瞋、痴等自我的觀點所遮蔽。4、趨近空性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把空性當成滿。空性的意思是:雖然事物並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質,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質,這使得事物具有成為任何東西的可能性——事物並不是那個樣子,但也不是「不是那個樣子」。因此,空性並不是一種斷滅論,並沒有否定任何東西的存在。空性是離於二元判斷,因此沒有任何限制。5、空性也指「因緣相依」的真理。一切事物都互相依靠其他的東西而存在,就像左和右,如果沒有右,那就沒有什麼叫做左——那就是空性。同理,也應該有不需要客體的主體、有不需要他人的自己等等。由於存在與不存在是互相依存的,因此沒有所謂的「真正存在」,也沒有「真正不存在」。龍樹在《中觀論》(Madhyamika Mula)裡說到,我們不應該說一切是空,也不應該說一切都不是空;此外,事物不是又空又不空,也不是非空非非空——這樣說是為了溝通的緣故,龍樹還提到,如果有的現象不是空性,那就表示有的現象是空性——但因為沒有事物不是空性,那麼空性又如何存在呢?空性的見地是最高的見地,但若執著空性真實存在,就無藥可救了。真正的空性超越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這四種極端,它也超越了可能產生執著的主客二元對立。在相對的層次上,佛陀教導以空性見地來對治眾生相信現象實存的這種虛妄見地,因為現象本身既非真實存在,也不是它們的「不存在」就是真實存在。你誤以為,空性就是你原先認為真正存在的現象不再存在時所留下的「空無所有」,然後你又執著於它們的「不存在」是真實的——這樣的見解完全扭曲了空性的真諦。這種謬誤遠比原先執著事物實存的見地更難根治。空性的見地不會把你帶到愚人的天堂,也不會以各種想像的未來苦惱和折磨來嚇唬你。空性展現出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實相」。-------------------------------------從空性的觀點看四聖諦第一聖諦是苦的真理佛陀說:「知道痛苦。」然而,佛陀不只關心那些明顯的、切身的、容易認出來的痛苦,他對痛苦的定義還包括了我們長期的不安定性——「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這些我們平常都沒有覺察到,而它們也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佛教中所謂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體驗和擁有這些事物的過程。知道自我是不穩定、沒有本質、它本身就是痛苦,是瞭解四聖諦中第一聖諦的第一步。四聖諦的意思不是像許多人所想的:「生命是痛苦」,四聖諦是說:「知道痛苦」。第三聖諦是滅諦,即痛苦的止息。第三聖諦是:我們的痛苦並非真實存在。假如痛苦真正存在於你之內,那麼你就永遠無法除去它,因為它是你天生的一部分,任何停止痛苦的企圖都沒有意義,你只能去掉非本質的暫時性污染。不論頭痛還是憂慮,都不是你。因此,佛陀教導的第三聖諦就是:病不是你,你也不是病。明白這點之後,治療時,首先堅信痛苦並非自己本性的一部分,然後借由某些方法除掉痛苦。第二聖諦是集諦,即痛苦的成因,這個教法對於停止製造病因非常有用。痛苦分為三種:行苦、苦苦和壞苦(變易之苦)。痛苦起於我們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沒有痛苦的,這種無明以及它所引起與實相的分裂,造成「行苦」。許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注意到行苦,因為我們只專注於另外兩種苦,包括追求看起來像是快樂的痛苦。惡行引發這一切痛苦,啟動了糾纏我們的業力鏈反應。所謂「惡行」,就是基本目的在於捕捉實存的任何行為。這種行為加強二元對立,使我們離開自性愈來愈遠,造成更多的痛苦,所以是惡行。這與傳統上所說的道德沒有什麼關係。任何貪、瞋、痴啟動的行為必然是惡行,因為它完全僵著在幻覺上,根本不容許其他的可能性。自我經常積極地尋找那些導致痛苦的原因——在一個本身就是無常而不是實存的系統中,不斷尋求永恆與實存,必然會產生痛苦的結果。第四聖諦是道的真理,是佛陀所開的處方,它能讓我們疾病消失。首先,你必須捨棄造成生病的原因,仔細想想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你所捨棄的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然後,有許多藥方幫你除去剩下的病。-------------------------------------道的選擇我們所有的、所知的、所涉及和瞭解的,就只有迷惑,相對上它是無明或污垢,在究竟上則是空性,超越了垢淨。道的本身也是迷惑,「最後連道都必須捨棄,因為道也是假。」道的目的就是幫助你超越迷惑,任何方法能讓你證悟實相、瞭解正見,都算是道。其實任何東西都可以當作道,只在於你是否聰明到能用它為道;同時,也因你入道的動機和以它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種修行之道,都可能成為證得果位的障礙。當你斟酌佛陀所有的眾多修道和教法的時候,要注意不同的道是為不同的人開示的,否則,佛法中就會看來像是有許多矛盾。築基淺薄的虔誠心,受到一點輕微的打擊,就會全部瓦解;然而,理智的虔誠是無法被摧毀的。在你沿著修行之道前進的時候,無疑地,會遇到許多障礙;如果能明智地探討佛法的運作方法,瞭解自己在修些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修,那麼當障礙發生的時候,你就不會失去信心了。-------------------------------------佛性以空性詮釋實相的教法,是對治執著永恆的成見;以佛性詮釋實相,則對治執著斷滅的成見。如果你偏重常見,相信有永久真實存在的事物,會增加有個真實存在的自我的信仰;因為沒有主體來感知的話,客體就無法存在。為了矯正這種極端的見地,佛陀教導了「無常」與「無我」。如果你偏重斷見,你傾向於不接受事物是依靠因緣或互相依靠,因此你不相信任何自己無法直接感知的事物。為了對治這種邊見,佛陀給予十二因緣和佛性等教授。無明消失的那種狀態,就是所謂的「智慧」——基本的善良,成佛、佛性,或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的佛陀等等。既然無明消失就是佛性,而我們又不是無明,所以我們必然就是佛性——這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道」亦被稱為「迷惑」,修行佛法就如同清洗衣服一樣,你可以使用各種方法來洗衣服,從拿肥皂、水桶用手來洗,到以市面上最精密的洗衣機和洗衣粉來洗,結果都一樣。淨是相對於垢而存在的,究竟實相從來不曾垢染,因此也不可能被清淨。乾淨與骯髒都不是衣服的真實本性,兩者都是無明迷惑,正如貪、瞋、痴與無貪、無瞋、無痴都同樣是迷惑。一旦除去了在相對層次上遮蔽衣服真正本性的污垢之後,就不再有衣服與污垢的二元分別,剩下的就只有衣服。惑與不惑都不是佛性,佛性超越惑與不惑。就如同乾淨的衣服一樣,不惑的狀況要比迷惑更正確、更接近究竟實相的模式,不惑也只是個模型。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東西所產生的,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它超越了因和果。雖然說「我要修行以至成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正確地講,這就好比說「我要云走開太陽才能出來」一樣錯誤——不管有沒有云遮住,太陽都在那裡,云不能影響太陽,但是卻能阻止你看到太陽。-------------------------------------訓練自心其目的就是讓我們自在地使用它,以及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即使你的身體老化,頭禿膚皺,而你的心仍然繼續成長、更有活力。禪修是訓練心靈最直接、最實用、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不管用哪一種技巧,禪修基本上就是讓自己習慣於某種特別思考方式的過程。經由一些思考的方式與心靈行為的類型,發展出創造或喚起特殊心態的技巧,規律地修禪定,就會逐漸地習慣於這些心態或是思考方式,使它們成為自然。止觀是一切其他禪修技巧的基礎,它能產生寧靜、專注與清明,這些都是使其他修行產生效果的重要因素。止觀包含了最初到最高所有禪定的菁華。修「止」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心得到「輕安」,它表示心受到良好的訓練,使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放棄粗重的習性。通常我們無法讓自己的身體和心依照意願行動,因為它們都是習性的奴隸,而習性就是在時間的過程中,那些我們經常依循的成規。當我們由這些習性中得到自由並能控制身心的時候,那就是「輕安」。通常,心的「輕安」先發生,然後身體逐漸生起「輕安」。「輕安」從非常微細的層次開始,然後慢慢地進入比較粗重的層次,最後從外表也看得出來。通常,最有利的修行環境,就是一個能反映出你所希望成就的心理狀況的地點。在禪修的同時能守某個特殊的戒,是有幫助的。有些和你習性相左的戒律,即使是一點點,也能創造出一種有益的新模式,逐漸滲透到你的修行和整個生活中。1、修止1.1認出概念念頭一個接一個像暴流般停不下來,就像山間的瀑布一樣無法控制。瞭解自己的心有多散亂1.2概念休息心境就像急流穿越峽谷一般,有時你專注得很好,有時卻像急流撞到岩石,形成漩渦,然後又回歸寧靜。1.3 概念疲憊類似河流中的水潭。干擾會產生漣漪,其他時候則平靜無波。1.4 收集概念有波浪的海洋。即使生起種種心靈構想,就算它很巨大,只要略提正念就立刻平息下來。1.5 不收集概念類似無波浪的海洋——無論什麼事情發生,海洋都維持不動。身體就像羽毛一般輕,心完全能受到控制,欲界大部分的煩惱都停息下來,具備聆聽佛陀某些教法的資格。2、修觀觀不實我們之所以不瞭解幻覺為幻,其中一個理由是:這些幻覺已經組織成一套極聰明、極有力的自我欺騙系統。你大部分的心理力量和能量,都集中在欺騙自己;通過精進地修行,這個精密的系統就會開始紊亂。2.1兩個承傳:1)去除邊見,技巧包含分析和專注。根本沒有東西可以執取,也沒有原因去執著。2)認識心的本性。這是趨向相同結果的兩種不同方式,但它們一樣有效,前者的方法是說果皮不好,要把果皮去掉;後者則說,果皮內有很美味的果實。2.2境界:粗重的客體幻化經驗消失——》沒有堅實存在的客體——》(電影銀幕已經捲了起來,影片也已經取了出來,但是投影機還沒關掉)微細的主體之心的幻相仍在——》微細的主體之心的幻相消失——》無障礙(無干擾)體驗——》離於二元對立之見的現象升起——》無明的習性的褪去——》初地菩薩——》(二元對立的習性逐漸減少)隨之以菩薩各地的果位——》(二元習性完全消失)十地菩薩的果位——》佛-------------------------------------心的相續性身體和心無疑地非常接近、互相依存,但是兩者還是不同:身體的功用就像容器,心就像容器內所裝的東西。身、心兩者各有它們創造和延續的因緣,這些因緣中,只有一些是兩者共通的。年老、意外、饑荒等耗去了身體的因緣,但卻不能耗去心。只要仍有自我,就有二元對立,那就造成業力;而業(業是「自我」的能量與行動。任何期望得到某種結果所啟動的行為,也就是任何因貪、瞋、痴所造成的行為,都會產生業)的能量,就是不管身體發生什麼,都讓心識之流持續下去的緣。心的連續就是所謂的再生。因為心具有色蘊的習慣模式,所以轉生通常和取得某種物質形體有關。心識的相續,倒不見得身體一定要死亡才能發生。每當一件事物終止、另一件事物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再生了。前一刻的心使得現在的心出生於某種境界,現在的心又創造出緣起,決定了將來心的狀況。成佛是相續心識的唯一障礙和對治方法,它摧毀了「自我」的妄見,從根切斷了心的相續;也可以說,把種子燒燬了或者關掉投影機,電影便完全消失。-------------------------------------輪迴與涅槃由業力造成的幻覺,根據發心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因緣,所以就有輪迴和涅槃的不同結果。如果有一個人急躁緊張(第一個因),又非常堅持自己的想法(第二個因),最近他度假的時候幾乎被毒蛇咬到(第三個因),這個人走進一個漆黑的房間(第四個因),有一條有紋路的繩子橫臥在地板中央(第五個因)。由於以上五個因的組合,這個人看見一條有條紋的蛇橫臥在地板中央,於是他驚慌起來,也許會心臟病發作而死——這就像輪迴一樣,完全是一種幻覺。幻覺的能力非常大,它經常決定了你全部的生活經驗。習性、經驗、偏執、憤怒和貪慾,這些因緣投射到相對現象的空白螢幕上,假如沒有障礙,你會發現,自己就是「輪迴」這部電影的製片、導演、演員和觀眾。因為你只知道這些,所以把它們當成事實。除非遇到它們的對治方法,否則不會中止——你的幻覺可能永遠欺騙你。假設另外有一名女子,她很平靜、謹慎,最近也沒有任何遇到蛇的恐怖經驗;當她慢慢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有一個人倒在地上,已經差不多快死了,那個人旁邊還有一條有條紋的繩子。她問:「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不對嗎?」那個人仍在驚駭中,無法回答。那位女子於是瞭解到,躺在地上的人可能把繩子當成了蛇,所以她就打開電燈;由於她從一開始就把繩子當成繩子,對她而言,蛇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是躺在地上的人,在開了燈之後,看見那條有節紋的繩子——蛇消失了。他得到難以形容的解脫感——蛇終於走了,不再有蛇了。他的痛苦消失,感覺到極為強烈的喜悅;可能他還會笑自己竟然曾經有這種幻相。這種快樂的體驗——這種蛇消失了的體驗,就是我們所謂的「涅槃」。但這是否是「佛性」?是否為「究竟實相」呢?我們現在須要思考的問題包括了:1、房間裡有沒有蛇出現過?答案當然是沒有。2、第一個人是否有錯誤的見解?也就是說,當他進入房間的時候,有沒有幻覺呢?是有的,因為他有幻覺,所以他的見解是錯的。3、開燈之後,蛇不見了的體驗,是不是正確的見解呢?這也是錯誤的見解,因為他認為消失的東西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既然沒有出現過,當然也就沒有消失。因此,不再有蛇的這種輕鬆感覺也和實相不一致。對於第二個人來說:1、她看到蛇了嗎?沒有。2、她體驗不再有蛇嗎?沒有。3、她在情緒上有沒有體驗到輕鬆或是痛苦的中止呢?沒有。4、她看到什麼?她看到繩子。這就如同「大涅槃」——超越了輪迴和涅槃。輪迴就如同前面例子中的髒衣服,涅槃則像乾淨的衣服,兩者都不是實相;但是,如同乾淨的衣服比髒衣服接近衣服的真正狀況,涅槃也比輪迴接近實相。輪迴是執著在幻覺上,而涅槃則是執著在幻覺的消失上。涅槃仍是二元對立的成見,因為你所認知的是幻覺消失,而不是「實相」。從前你錯誤地相信「幻覺真實存在」。現在你又錯誤地相信「幻覺消失真實存在」,沒有出現過的東西怎麼會消失呢?不真實的東西消失掉的狀況,怎麼可能呢?換句話說,不真實的東西從未存在過,怎麼可能存在呢?涅槃的存在是依靠輪迴,真實事物的存在哪有可能依賴不真實的事物呢?涅槃就像是幻覺之後的幻覺,如同電影結束之後,你還瞪著空白的螢幕——你仍然沒看到實相。

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学受到的佛学影响

“脉或所谓混乱的道路,可见的粗重相就是皮肤下蓝色的脉,但是真正的脉是字母。我们用来组成文字的字母,是存在我们体内精细字母的一种极粗外相,这些字母并不是中文、藏文或英文的字体。我们并不是在谈ABC或其他象征性的文字,而是谈它们的起源。它们在人类之内,而且是想象的基础,能创造具有意义的声音,并能够创造一种习惯:把某种特殊的形状称为A或B,并使它具有意义。这些字母慢慢发展成沟通的形相,例如哭泣、写作、说话等,同时也是人类语言能力的根源。”佛学与汉语声韵学的关系已是众所周知,至于志在探讨人类语言能力起源的生成语法和佛学的关系?嗯,我也做一次标题党,欢迎探讨 :)还是得说一下此书本尊,很薄,两章,一讲见地,二谈修道,放在kindle里,没事儿就翻两页,每次都看到不同的东西。

《告别娑婆》与《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我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评论,因为我觉得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也是惊人的相似。《告》中有大量基督事迹的真伪之辩,我没有足够的学养,所以无法判断。有人可能借此认为《告》的内容太离经叛道,简直不能算作基督教,但我认为它是,而且我相当喜欢这种大胆的作风,凭什么圣经的内容就不容质疑呢?《佛》也是一样,并不避讳古印度种姓社会对佛教的不良影响,没有丝毫的教条主义,佛祖的思想也是会被误读的。我一直认为基督教和佛教的不同只在于形式,它们揭示的是同一个真相,这两本书证实了我的想法:首先它们一致认为“二元对立”是造成世间疾苦的根源所在,无所谓对错,美丑,虚实,生死,“实相”没有对立,永远如如不动的存在;相反地,越是判断,离真相就越远。然后它们指出,世间一切皆为虚妄,连佛祖和基督的存在本身也是虚妄,他们只是真相的领路人而已,“实相”是超越形象的,只可意会,不能描述。对于人世间的态度,它们也是很有默契,认为这只是“梦境”而已,不必认真。一个一个的人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人既是佛陀,也是耶稣,所以要爱,要普渡众生,其实是帮助自己,到最后,连慈悲和爱都是幻象。两本书不约而同都没有提到“地狱”,也许传统意义上的“地狱”概念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执迷不悟即是地狱,也没有所谓“天堂”和“极乐世界”这么一个地方,了悟真相即是天堂。《佛》似乎并未涉及轮回,反倒是《告》对轮回有不少精采的论述:灵魂就是在不断轮回中载沉载浮,直到某一世修得正果,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简直就是佛教了。《告》认为疾病也是一种幻象,是一种自我惩罚,虽然并无矛盾之处,但我不太喜欢这个观点,有点怪怪的,感觉不对。《佛》对小乘,大乘,金刚乘的修练写得明白晓畅,没有一点故弄玄虚,对于入门者是很好的指引。

净化心灵的好书

现在的人很浮躁,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精神反而更加空虚。读了这本书后,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原来很多我们一心追逐的事物其实是这个世界和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怎样幸福地活着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明白究竟什么事幸福。书中的叙述也很容易理解,作者是一位比较世俗化的不丹高僧,这本非常小众的书出版后就脱销了,能够在图书网上找到首版书感觉很好。

什么是缘分

2) 什么是缘分王XX问: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有的人一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它,也很想要深入地研读它,假如我一看到这本书,我可能觉得一开始有点兴趣,但我看下去可能并不喜欢它,那是不是我和这书没有缘分,或者我读完后对它还是不认可,那有是什么样的状态。答:缘分是一个活的词,广义上叫因缘,你对它不喜欢只是一个感觉,但是感觉随时可能改变,所以并不存在一个外在于你的心灵的固定不变的缘分,缘分的发挥作用都和你当下心灵状态有关,譬如你现在问这个问题是一个状况,我和你反复强调把你这个状况变了,有的人跟你说你如果不研讨这本书,可能会产生巨大损失,你想想不合算:换个角度,假如你特别追求某个男子,他要你把书研讨完再谈,你可能非要研讨不可。缘分就变了。这是在一个活的关系当中,不要以为有个客观的东西,只是和你的心灵、种种因缘关系有关。实际上我刚才讲了很多它的重要性,你有那句话听进去了,重视它了,就是你的缘分。王崧璎:到底什么叫做缘分,到底我可能和它没有缘分,但是和它呆久了觉得又有缘分了,就是这种情况,我觉得缘分这个词讲起来很空。答:缘分叫做内因外缘,外在有外在的,内在有内在的,那么你的生活都在这个状态,就是说有各种各样的外在的因缘内在的因缘,组成一个因缘的网。然而这个不是空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这个网当中,你的心灵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你的心不够强大,外在的角色比你心还主要,这就看你如何来把握你的心,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提高,善于抉择正确的,改变错误的,缘分逐渐变化,这才是积极地,不是客观的外在的。以为有客观的外在的缘分,会变成宿命论,还误以为是佛法,这是学佛常见病之一。李磊:可不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说这个因缘就是等同我们的精神病学里经常说的流行的词汇,一个叫遗传,另一个叫环境答:遗传归到基因,归到一个物质上,环境归到外在客观环境,这两个从佛法角度都是非常低级的观点,遗传归结到基因,由一个客观物质决定你的生命,环境归结到一个客观的外在的环境,叫环境决定论。事实上将来通过研讨就晓得,在生命真相中,没有一个客观的物质的基因决定你,也没有一个外在于你心灵的客观环境,假如你现在在发烧状态,我们客厅这个环境你觉得很难受,而我们大家觉得是很温暖的,你却觉得寒风飕飕,现在的环境就不外在于你的心灵。所以现在自然科学的角度有两个错误,认为一个客观的外在环境是错误的,认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基因决定你的生命也是错误,因缘不是这个意思。李磊:事实上,现在从这个遗传角度来讲,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否定基因决定的,更多的是讨论基因是怎样的变化。答:对啊,它的前提还是有个基因存在,根据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归结到最后相当于是物质世界归结到原子、分子、质子,最后到基本粒子。生命世界归结到基因,在这之后还有什么呢?讨论来自 南京 正见读书会http://site.douban.com/137899/widget/notes/11447926/note/247306903/

“止”与“观”

佛家会把“斗志”解释为一种强烈的念头,并且这个危险的念头是因“我”的观念而生起。无法放下的自我意识是将人与实相(真实)隔绝的屏障。“自我” 受到攻击或刺激,人便会被激怒,导致言语失度,行为失控,造成恶果后又追悔莫及。我们都会有发怒的体验:气血上涌,怒发冲冠,感到热流在脑门处涌动,佛家认为在那一刻,我们便是入了地狱。在如此的状态下,我们的言行必然会失当,祸及的就不只是自己。我有过几次与家人争吵的经历,不堪回首。其实当我们掌握一种机制,在将要发怒(念头即将生起)时强迫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回看自己(佛家说的“观”),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愚行的可笑之处。“止”与“观”是佛法的重要观念。“止”是让我们安静下来,排除念头,要做到这点不通过精进地修道是没有可能的。我尝试让自己的思维静止下来,但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思绪,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根本没有停歇。单老师曾告诉过我:他的友人 Walter 曾经在深山中隐居数月。在一封信中他写道:我正在给你写信... 此时,一只昆虫从我眼前飞过,它如此的美,我甚至看见它振颤的翅膀... 在“止”以后,人的观察力便会变得十分敏感,这种敏感甚至会超越感官,到达心灵的层面。关注当下,专注地观察。当“我”消退后,大爱才会显现。

真心推荐

一个时期的读书主题,关于佛教,不是信奉,只是想了解。看这本书刚开始是因为喜欢封面,但读了之后很喜欢,应该是惊讶吧,是能让人把心沉下来的心灵对话,在我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归类是值得再读,值得收藏的书!

醍醐灌顶且汗流浃背

比起正见的通俗易懂,这本书花了自诩有点感悟的小尤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看完第一遍,每翻过一页,都有醍醐灌顶且汗流浃背的感觉。个人觉得更适合有一定佛学基础且领悟的修行者,一般读者可能不一定能有所体会。

佛教的见到与修道个人复习摘录

事物的显现与事物的本性,并非分离的两种真理,而是一体的两面,只有当有非实相的见地时,才有所谓实相的见地。当自我是主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当自我是客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的结果。一直相信事物透过眼镜所显现的样子就是事物的本性。世人所说存在的一切事物,我也说这些是存在的;世人所说不存在的一切事物,我也说这些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个榨取所有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且无休止地试图满足自己,却永不满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时候,真正的爱才有可能。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关怀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关怀别人。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我们自然倾向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别人见到的显现是错的,然后经常变得很生气,并且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益的争论,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所谓“正确的看法”,而这种正确的看法其实是我们的看法。一切事物都互相依靠其他的东西而存在真正的空性觉知一切事物,因为它不受贪、瞋、痴等自我的观点所遮蔽。空性的见地不会把你带到愚人的天堂,也不会以各种想像的未来苦恼和折磨来吓唬你。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四圣谛:可视为谛观空性的另一种方法佛教中所谓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而却已经太晚了。我们常常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不同剧本的同一类事情,每次都认为这一次应该是快乐而不是痛苦,但每一次我们都失望。第三圣谛是灭谛,即痛苦的止息。 病不是你,你也不是病。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因, 然是预防胜于治疗。基本上,痛苦分为三种:行苦、苦苦和坏苦。第四圣谛是道的真理。无明并非真实存在着、永恒不变,它事实上是各种因缘造成的无常产物。不论你是选择哪种方法——减弱对无明友善的因缘,或增强无明对手的力量,再不然就两种方法并用——完全摧毁无明是可能的,因为任何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以被摧毁。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它超越了因和果。惑与不惑都不是佛性,佛性超越惑与不惑。不要忘记,不惑也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它超越了因和果。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悲心可能是成佛最简单的法门,因为情绪上来说,它和你比较接近;因此与其试着改变自己,只要使用目前既有的就可以了。修行的时候,应该试着对每一个人生起悲心,这样子就能逐渐发展出平等心;如果你试着以既没有仇人也没有特别朋友地去修行,就能逐渐建立对每一个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渐消弭自他分别。“平等”是定义“空性”和“无二”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坏、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没有标示、定义,成为空性。你可能因为读佛书而变得更机灵、更聪明,但是,这些无法帮你根治真正的问题。如果你不借由思惟和修行来熟悉这种状况,悟境就无法稳定,很快地,烦恼就淹没了它。仅仅以智力与分析研读佛法,不会产生多大利益;只有把理论放入修行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你所研读的“空性”和实相。知识的学习把你的知识局限在读到、听到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念佛书,因为可以吸收许多新的想法,享受智力上的刺激;但是他们却不愿修行,因为认为这会使自己卷入宗教之中。人们把佛法当成宗教的原因,可能是佛法中有时候会使用像信心、虔诚、祈祷、忍辱这些字眼;另外就是寺庙,人们到那里献供并做一些看起来是宗教类的举动。不同的是,在佛法中,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而非信仰的要件。改变习性可能须要一点强迫,例如建立一种规律,强制自己依循它回顾过去;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习惯与瘾头的养成,最初都得强迫自己去做。我们必须勇敢地看清楚并思惟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部分“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佛陀一切的教法都可以认为是训练心的方法——包括了佛、法、僧等概念禅修基本上就是让自己习惯于某种特别思考方式的过程。我们吸收了其他人投射出来的“我是谁、我是什么”,以别人对我们的影响作为基础来想自己,于是我们的心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形象。沟通有效与否,决定于:讯息是透入了你心中。禅修敞开了心胸,使得沟通非常容易。一旦“止”平静了你的心,“观”加大、加深并使心更清晰、更敏锐地去认识心的本性修“止”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心得到“轻安”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你便能建立信心,并发展出专注的能力。避开干扰修“止”的五种过失一、懈怠或对于修“止”不感到喜悦: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热忱。 二、缺乏清明:有时候,即使你很精进,却因为不明白禅定技巧而缺乏清明;有时候是你忘了教法,或者是从开始就没有完全了解教法。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一再地听闻教法或开示,尽可能完全弄清楚修行的技巧。 三、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技巧,有的时候心还是非常呆滞,连这些技巧也懒得用,甚至忘记自己正在修什么。对治失念的方法,就是提起专注和警觉心。你也应该记住修“止”的效果,使自己对修行产生欢喜心,让它产生难以抵挡的吸引力,把沉闷转成活泼的状态。 四、掉举:有的时候你的心变得太活动,东奔西跑,而须要加以节制,以警觉心、出离心和悲伤心让这种兴奋骚动的情况冷静下来。 五、没有善用对治:另一项过患,就是当心受到干扰时,没有善加对治。你必须去对治它,一旦对治法驱除不良状况后,应该立即回到“止”。误用对治法的情况有二:一是对治之后没有回到止上面;二是迷上了打击障碍这件事,反而开始期待障碍,而没能专注在真的修行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对治方法本身成为修止的障碍,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就应该试着住于不偏不移的状况。修‘’止 ‘’一阵子之后,会有五种体验生起。开始时,你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像暴流般停不下来,就像山间的瀑布一样无法控制。胆小的行者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自己无法好好修下去,由于沮丧便生起懈怠。你应该欢迎禅定的第一个体验来到,把它视为瑞兆——它就是所谓的认出概念的生起。 事实上,修行专注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集中在某个物体上,而是要你了解自己的心有多散乱,而目前你并不知道这点。只要你一直散乱,就不知道是谁在打扰你、你有多么散乱,或你又散乱到哪里去;就像身在战场中,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也不知道该杀谁、该保护谁。有了这种瀑布的体验,你现在至少能认出自己的敌人,知道是谁制造紧张、不安全感、悲伤和其他问题来干扰你、刺激你。瀑布经验被认为是禅定体验的黎明,虽然太阳尚未升起,但阳光已经出现在天际了,这表示结果已经在那里了。 随后第二种体验也会发生,这时候的心境就像急流穿越峡谷一般,有时你专注得很好,有时却像急流撞到岩石,形成漩涡,然后又回归宁静——第二阶段叫做“概念休息”的境界。 继续修下去,会出现第三种体验,类似河流中的水潭。干扰会产生涟漪,其他时候则平静无波——这就是所谓“概念疲惫”的体验。 第四种体验可以比喻做有波浪的海洋。即使生起种种心灵构想,就算它很巨大,只要略提正念就立刻平息下来——这种经验就是收集概念,并使它井然有序。 第五种体验也会来到,它类似无波浪的海洋——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海洋都维持不动。到达这种境界,你自己就成为对治法门,不再需要刻意的对治法了——这就是所谓“不收集概念”的体验。在这个阶段,身体就像羽毛一般轻,心完全能受到控制,欲界大部分的烦恼都停息下来,你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预知力和神通。根据佛教哲学,到达了这个阶段,你便具备聆听佛陀某些教法的资格。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起源:执 取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无明使我们和真实的本性分开住在正见的领域中如果你能彻底地明白某一种现象的没有本质,那就能治好一切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一药治百病”。不仅不执取自我的存在,同时也不执取自我的不存在。“明相”即是当下或现在,“当下”既是指在这里,也是指这个刹那。“他在”的意思是他在这里,而“现在,我正在念书”则是指这一刻我正在念书。过去心已过,不再是实体,未来心又尚未生起,有的只有当下的心——此时此地的心。当下或明相的能量,超越主体、客体的现在心,就是觉醒、认知、觉性、意识的特质。小乘的修行法是以不伤害众生为基础;大乘除了不伤害众生之外,还加上菩提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金刚乘吸收小乘和大乘的菁华见解,而戴上净观的冠冕,是一种视万法皆清净的究竟果位修持方法。你的心愈细微、愈精纯,就愈有力量,精纯的心便是不受干扰的心,心愈粗重,干扰就愈多。较少干扰,代表心较为赤裸,心愈赤裸,就愈能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有更大的智慧、更高的成就、更少的障碍。赤裸的心,因为没有障碍,所以非常有力量;干扰愈多,心的潜能被阻塞得愈多。知道一切事物的这种全知,会产生绝对的干扰,因为能知的人会被无数的相对事实所压倒、所淹没。有当你超越了种种的分离、不同与类别之后,才能到达真正的全知,成就遍知智慧;那时候,你明白了一切事物的无二本性。这与“知道一切”并不相同,因为“一切”是指很多东西;而“一切的本质”并非很多东西,它甚至也不能算是一样东西,因为它超越了数字与计算,无可言论,难以思议。就是如此。

与佛合心

闲闲散散接触佛学,读佛经,了解一些修行方式已经快三年了。在拉萨游荡的某天,在一书吧遇见这本书,清新的角度重温了佛学精要。赞建议搭配两本书阅读,可加深对佛学了解,《故道白云》《心经》

写得很不错

这本书是我敬仰的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著作,一如既往的采用他直接、朴素、大量比喻的写作口气,各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寻觅到自己希望寻找到的东西,是佛陀智慧的再现,善巧方便的高层次水平。如此褒扬我并不以为过,喜欢的人看它3遍都还是会觉得不过瘾。在其中可悟道大量中观哲学的观点,并且给出了实修的一些简便法门,可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很好。

这是一本超越二元对立的书籍,或者说本来就没有二元对立,所以谈不上超越。没有人我、法我的分别;没有存在、不存在的分别。没有空性、佛性的分别。归根结底,只有如相、明相。而且这个如相是超越知性、理性、存在的范畴的,它就是真如的状态,符合“空、假、中”的境界。打个比方,弗洛伊德讲人有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动物性的我;自我是现实中的我;超我是道德伦理的我。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两个象限的制约和牵引,不停的在这两个象限中波动和挣扎,终究也不能摆脱这两方面的吸引。好像一方面在奔向天堂,一方面在奔向地狱。人在天堂和地狱中间踯躅行走,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佛教不然,自我在下方,本我和超我合二为一,正悬在自我的上方。超我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只要证悟了自我的空性,就可以“见性成佛”。而且自我的空性不是身外之物,它不是一个设准(postulate),而是一种呈现,实相本原的就在你之内,只不过原来被遮蔽住罢了。这个追求的过程就是:掀开一层层的果皮,逐渐看到了晶莹剔透的果实。看完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本来烦躁的心灵终于平静下来。我的本性中“贪”非常少,我对于物欲的追求很淡,很少对于别人的财富产生艳羡和妒嫉;“嗔”也比较少,大部分可以做到心境平和,和别人很少发怒争吵;但是“欲”却比较多,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需要很强的定力才可以把欲压制下来,业力无穷啊。现阶段还属于知性的了解,还没有开始修行,所以自我和实相之间有巨大背离,有挣扎的苦痛。“知行合一”这个简单的成语,可以耗费一辈子的力量来实现亚。

真正的佛法

真正的佛法和它所依存的文化环境并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就像茶杯,佛法像是茶;正如喝茶需要茶杯,因此佛法也需要文化做为容器。文化能提供语言或其他形式的东西,使佛法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修行佛法是必须的,不论是老师、教法和迷惑的种类,都由文化塑造出来。

柏杨 秘密

由17个短篇组成.柏杨的小说和杂文一样精彩.以深刻的文笔直面人性,对世事的鞭鞑入骨三分.其文字精简而练达.有描写灵异的短篇也别有趣味

绝对是一本值得一再阅读的好书

仁波切开示:“学习终极真理是人类的一种激情。佛教仅仅是另外一个天使,或者说寻找真理的学习工具。佛教不是一个宗教,而是寻找真理,实践真理的工具和手段。”“见地就是观念。它是驱动我们的东西,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个动力。比如说,我们对宝马的观念,或者觉得苗条是件很好的事情。这就是见地。然后我们有了动机。但是动机是受条件影响的。没有了杂志鼓吹它们是多好的东西,没有人会想要变苗条或者想要宝马。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有了比如说想要变苗条的动机。然后我们就会阅读一些如何变苗条的方法,这就好比禅修。我们采取行动,比如不吃米饭,跑步等——也就是行为。所以见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见地驱动着我们。”醍醐灌顶的开示,字字珠玑!欢迎有缘人加入宗萨读书会Q群:196910256,一起分享心得,学习智慧开示!

概括

核心推导过程像是这样:1从最基本的无常出发,2推导出没有任何一件东西独立存在称为(自我)的东西,3绝对看法很是我们情绪上的一厢情愿,4还有概念的东西显得太牵强了(发觉很像老子的<道德经>开头:道非道,非常道...).由此出发的指明我们生活上的一些假象,困惑.一些人生观上的新认识,最后要说一下佛学并不是用语言就能够领悟的(这本书说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也是概念,就好象现在所写的这些话,我们的思考,限于概念之中反而困惑着我们.超越概念!这是一件多不可思议的!佛学就是干这个的.

自我·见地·修道

自我·见地·修道野兽爱智慧自我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报纸、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等无数的影响,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生命?你的心一直毫无选择地吸收各种影响力,在你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这些内在化的影响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觉和信仰。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塑造了你对于自己和真理的看法,你甚至认不出它们是外力所造成的,反而以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完全地忠于自己。自我的基本性质就是对于它自己的一种坚固和持续的感觉,还加上了一种持续的不安全感。对于不安全感的立即反应就是期待和恐惧,而自我的期待和恐惧是没有穷尽的、难以满足的、困惑的、有系统的、紊乱的、有次序的、逻辑的、疯狂的、理性的(在一大群不合理之中)、狡猾的、感性的,以及鬼鬼祟祟的。自我几乎能够将任何事物都转为己用,并用一切方法为自己辩护,甚至应该摧毁自我的老师和教法也被利用了——自我被自己充满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能够进得去。虽然自我伪装开放的态度,但真正的开放根本不可能,充其量它只能伪装、模仿、代表,使别人相信以及减少个人色彩。自我能够天花乱坠地谈“无我”,利用无我作为自己的装饰——自我扭曲了一切事物,它因为谦卑地表现而生起骄傲,为了感觉优越而表现慈悲,教授佛法是为了感到学富五车,假装慷慨的目的是为了夸耀财富。自我也可能是一位伪装大师,例如,当面临严重威胁时,为了保护自己,自我就会很有技巧地穿着敌人的制服,也许出家或闭长关,而它会利用闭关这段期间去舔拭自己的伤口,出关之后变得更强壮、更狡猾。这一切是否代表了整个情况已经无可救药了呢?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表示,因为愚昧,你错误地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个你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并不是你,只是一种幻相,由于迷惑,最初你误认它是你自己,然后又浪费一生来满足它、让它快乐,这样的企图才是唯一没有希望的。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作梦,否则无法逃出梦的陷阱一样——要让自己解脱,你必须明白自己的错误,然后从其中醒悟过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复杂。见地简单地说,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论觉察到了没有,我们都有某种见地,也就是我们心中对于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种看法,这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自我以它的见地为基础来决定: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可以滋养我,我要它;这是个威胁,我必须避免它。这些决定创造出某些模式,使我们在特定状况下,以有条件、特定的方式来感觉、思考、回答、行动和反应。接着,自我就把所遇到的状况加以粉饰修改,使它能够并入这些模式中,进而证明了自我观点的正确性。奇怪的是,自我根据自己的观点作为修行的途径,它经常思考、分析,时刻注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修行结果,产生了数不清的行动去追求自我见地所认可的成就或证悟。“见地”永远要依靠持有见地的人。见地是你所立足的那个平面,见地是你决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标准。广义上来说,见地可分为两种:传统性的见地与理论性的见地。“传统性的见地”,就是普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从人类到蚊虫,每个众生都有他独特的见地。除此之外,还有群体的见地,这是指某个特定团体的成员所共有的相似观点。传统性的见地就是不受任何理论分析系统影响的见地。这种见地以常识来接近真理,不牵涉到分析,它认为事物表现出来的状况理所当然地就是真实的状况。“理论性的见地”就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分析系统去看待心、现象和组成“实相”的其他部分。这种见地包括了多数主要宗教(这是指除了纯粹迷信、盲信外,某些智力分析系统的宗教),同时也包括了某些哲学体系与某些现代科学。大体而言,我们对有些事物抱持着传统性的见地,对其他事物则抱持着理论性的见地,有的时候则在两种见地之间换来换去。根据佛陀的教法,一件事物可以从两种观点来分析:“它的显现”以及“它的本性”。每件事物都包含这两面,连你正在看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因为你所受到的影响,所以“它”显现为一本书;对于一只小虫子而言,它可能显现为一种食物。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同,所以它的显现也就不同。与这共存的另一真理,则是超越一切影响的本性。记住,一种见地,只有当有人持有它的时候才存在。事物的显现与事物的本性,并非分离的两种真理,而是一体的两面,只有当有非实相的见地时,才有所谓实相的见地。“自我”是一种假设、一种决定、一种受干扰的见地。这表示自我的观点因为受到过滤,所以是扭曲的。以道德的立场来判断自我是好、是坏,或者判断它是否真实存在,都没有意义。如果你认为自我不好,就可能徒劳无功地责备自己;另一方面,认为自我不存在,执着虚无式的无我,可能会感到徬徨迷失,这也没有益处。所以,与其评断自我,不如检查它。自我创造了一个非常精密的生存体系,并发展出坚固的模式,让我们觉得它既自然又似乎是天生的。不必提消灭自我了,仅仅去除一些习惯模式,都是一件困难的工作,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岁岁年年的主要心思,都用来建立、扩展、支持和保护这个称为“自我”的大厦。自我”永远都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存在”的信仰上都是必需的。鼓动强烈的情绪是“自我”的另一种伎俩,我们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感到很真实,在那一段时间中,我们暂时逃避了根本不安全感的内在焦虑。生气的时候,你大吼大叫,愤怒的原因和对象变得更稳固,这样便能回过头来确定你自己是稳固的;接着,你又设法报复,这让你的“自我”因为能延伸到未来而更确定了它的存在。“自我”觉得愤怒的痛苦,要比面对“自我”本身无实的痛苦来得小。根据佛法,我们要拒绝的是“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说:“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修道所有的道都为了引导众生了解正见,例如不侵犯别人、不作恶事,这种正确的行为,就是趋近正见的间接方法。不知道正见就是无明,不正确的行为滋养无明。不侵犯别人是减少无明愚痴、减弱无明干扰力量的一种方法,其他还有无数的方法。许多形式的戒律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各种方法来得到正见。正像“法”这个字包含了一切事物,广义的修行佛法不仅包含“精神的真理”,也包含了所有“现象的真理”。不要把对佛法的了解局限在精神修持上,你可以把道的概念扩展到整个法界,这样子的话,修行佛法的时候,就是修行一切现象,而你全部的生活就都成为道——学习不受影响、不受干扰,如其所然地看到一切现象,就是真正的“道”。当你斟酌佛陀所有的众多修道和教法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道是为不同的人开示的,否则,佛法中就会看来像是有许多矛盾。对某些学生,他教导持某个特殊的咒能确保他们往生净土;但他可能又告诉其他人,供油灯能得到最大的功德。他对某些人说,舍弃世间生活是最好的;有时候他又说,了悟自性最重要,不悟自性则做任何努力都没有多大用处,也不能成佛。关于贪欲,有时候他告诉人们,贪欲是不好的,应该思惟贪欲的对象是丑陋、肮脏、无常的等等,以粉碎贪念。但他又教其他人,只要观察贪欲的本性,因为贪欲并没有实体;想像中的贪欲令人受苦,实际上它并不存在,因此唯一的问题在于你如何看待贪欲。在其他的情况下,他说,因为贪欲的本质是空性,可以把它拿来当作修行之道——因为对接受空性的人而言,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要是你罹患头痛,你就应该吃头痛药;一位朋友胃痛,他就该吃胃药。我们懂这个道理,但是在灵性修行上有个问题,那就是:身为我执炽盛的众生,当别人胃痛的时候,我们认为他应该吃头痛药,因为我们头痛时吃这种药——我们没有考虑到每一个人罹患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自我”把修行之道转为己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把道误解为某种文化。这种误解,一部分起因于,佛法经过了两千多年,中间经由许多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老师传递到今天。人类有个特性,当他们把某种东西代代传下去的时候,不论是艺术、音乐、食物或其他任何事物,它总会染上一些当地文化或个人习惯的色彩,因此它必定带有那个特殊背景的影响。不同老师也有类似情况传递下来,由于传法的风格不同、时代背景、或者对于特定的学生必须采取特殊的作法,这些流传到后世,就成为了不同的宗派了。真正的佛法和它所依存的文化环境并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就像茶杯,佛法像是茶;正如喝茶需要茶杯,因此佛法也需要文化做为容器。文化能提供语言或其他形式的东西,使佛法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修行佛法是必须的,不论是老师、教法和迷惑的种类,都由文化塑造出来。若要喝茶,则茶杯的颜色并不是很重要,传递佛法的特定文化或方法也不那么重要,只要能帮你了解教法就好了。然而人们经常误把文化当成佛法,结果放眼看去,有些人在模仿特定文化的生活方式——他们是在修行文化,而不是修行佛法。我们不能够说文化是多余的,但是如果你认为文化就是佛法而修行文化的话,那你就错了。当你研究另一种文化的时候,如果知道你所学习的并不是佛法本身,而是了解和传递佛法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知识就能帮助你了解到佛法——你主要应该关注容器所盛的内容,而不是容器。许多人认为自己正专心在茶水上,但其实却正专心于茶杯上,因而就产生了许多困惑:担心自己研究的哲学是哪一派、戴的帽子要用什么颜色、自己属于哪个传承,以及种种类似的事情——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多数人很怕加入宗教或某种派别、很怕依循着某种特别的道来修行;另外有些人则认为,深入精神领域,在社会上是很丢脸的事。我们可能会试着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以参加法会、会见老师来得到智慧,但是却避免任何誓约——这种精神小偷的心态,不会带给你任何成果。在另一方面,投入之前要谨慎是有好处的。这个时代常常看见一些似乎在说着真理的老师,但是他们的传承不清不楚;也有不少自称大师的,基本上都只是精神上的娱乐人员,他们会说些你想听而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收集一大堆弟子,获得钱财、性和力量。这种老师经常隐藏他自己的老师与传承,希望让人们认为他们是自己成就的灵修大师。有些人实际上甚至没有老师,他们非常聪明,天赋异禀,念了一大堆书,撷取各种思想和方法。最糟的是隐藏老师和由书本得到见解的这两类人,他们表现得好像这些教法完全是自己的产物,而这些神奇的想法,在他们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或教导过一样。虽然,修行之道不须要有两千年或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如果这个法门至少上溯一代,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就比较可靠。它一定要有完整的见地,如果曾经有许多圣人、学者修行过这个法门,那就更好了。最后的这个法则特别有帮助,一位西藏大学者曾经说过:“我们都在互相模仿,因此,唯一可能的成就,便是成为最好的模仿者。”任何道上,我们都需要模范老师以及模范学生作为我们的指引和范例。如果你知道过去许多年,有极为聪明、极为博学的人都做了相同的事、得到了你所寻求的结果,那么你对自己所做的就会更有信心了。然而,你却不应该尽信书;书上说某人修了什么特别的法便成就了某某境界,你不应该看到这些之后,就完全相信。够水准的老师绝不会要你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话,在你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许下承诺之前,永远应该亲自仔细分析情况。佛陀曾经说:“依法不依人。”举例来说,我们不必特别信任龙树这个人,但是我们可以读他写的书,书中有他对许多不同情况所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那澜陀大学所有伟大学者的作品,他们有些人在两千多年前所达到的结论,现代科学家才刚刚发现出来。为了帮助众生超越他们的希望与恐惧、证悟实相,佛陀给予教授,转动法轮。一般来说,佛陀三次转法轮,每次教授的内容,都是根据听法弟子的根器来决定的。初转法轮是在印度的鹿野苑,听法会众具有小乘的倾向。这次转的是四圣谛法轮,目的在使众生转向佛法。这次教法的直接受益者是佛陀六年苦行时的同修五位比丘——当然还有许多众生都得到利益。二转法轮是在灵鹫山,被称为“无体性法轮”,它的内容是现象无可言谕的本质。佛陀教导弟子,从色相到智慧,没有一种现象具有真实存在的特性。直接的教授是空性:根或迷惑是空性,道是迷惑,但也超越二元对立;果完全没有二元对立,非概念,无法言谕而且无法想像。这种隐密的教授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也是众生透过对于空性的逐渐了悟后所生起的品质。这是大乘众生的教法,在场有许多弟子,而主要是菩萨。三转法轮教导绝对实相。传法的地点不定,一般相信是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同样地,有许多弟子参加,但是这次教授,主要是利益那些不再回到轮回的菩萨,重点在于开示佛性。佛法接受下列四种见解,一般认为,这四点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与哲学的差异:一、所有和合者都无常(诸行无常)二、所有被二元对立染污的现象都是苦(诸受是苦)三、所有现象都没有本质(诸法无我)四、涅槃寂静,没有烦恼与二元对立(涅槃寂静)佛教清楚地区分理论与实修。话虽如此,修行也必须先了解见地,如果理论和实修不同,以致于修法和见地没有关系,那么修行就无法达到了解空性的唯一目的。如果修行不具无我见,那么不是落入常边,就是落入断边;这两者都会加强二元对立,而不是除去它。这表示不具空性正见的修行,使你在轮回中陷得更深。如果你偏向常边来修行,就会相信有个坚实存在的“你”要成佛,而成佛则是能够获得的固定东西——认为你的“自我”可以成佛,就如同想像你可以参加自己的葬礼一样。你可能会误以为,只要做一些修行、或接受无数的灌顶、会见许多喇嘛就具有功德。你可能经常检查自己进步了多少,以及修行带给自己多少改善。也许你觉得有些梦和意象有特别意义,让人厌烦地不断描述它们的细节。你认为上师是位具有超能力能显示神通的人,误以为所谓神圣的见地,就是把上师看成一个可以拯救你、赐给你证悟的神。断见倾向的修行很难维持,因为你不相信因果,也就不会真正认为修行能利益你、或改变你的生活。你的基本态度可能是“生命根本没有价值,活过了就死去”。如果修行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你就抱怨修行无效;即使修行有些结果,你也很容易僵化在不存在的见解之中。因为不了解缘起,在你眼中,上师是与你分离的另一个人,那么他如何能帮助你呢?如果你避开这些极端,把见地的智慧与实修的方便结合起来,就能了悟究竟实相。修行的时候,应该试着对每一个人生起悲心,这样子就能逐渐发展出平等心;如果你试着以既没有仇人也没有特别朋友地去修行,就能逐渐建立对每一个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渐消弭自他分别。“平等”是定义“空性”和“无二”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坏、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没有标示、定义,成为空性。悲心也是治疗寂寞的最好方法。寂寞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太注意自己而产生;当你努力减少自己的寂寞时,反而更加寂寞,因为你把自己锁在自己里面。只要你从自我中踏出一步,开始关心别人、发展悲心,就能从寂寞中解脱,而发现许多伴侣——这并不是我们一般所了解的“爱你的邻人”,而是爱一切众生。通常我们爱邻居是因为他们住在隔壁,爱他们让我们感到比较快乐、比较舒服。你要选择大乘道的慈悲和其他方便法门,还是要选择比较严谨稳当的小乘道,完全由自己决定。只要记住,不要因为别人选择这条道路,你就依样画葫芦,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勇气和其他特质来考量——关于这些,你自己可能比别人更清楚。虽然决定法门之前必须先彻底检查它是否适合自己,但是你也很可能落入分析了许多年却仍得不到结论的陷阱中: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找寻最圆满毫无缺失的法门上,就无法开始下功夫根除“自我”——这也是“自我”保护它自己的一种伎俩。如果你太挑剔,无法找到一个法门,“自我”便得逞了。分析并不等于挑毛病,相反地,它是指以不偏颇的心来检查事物。如果你本来就有成见,认为某种法门没有你想寻找的东西,那你就不可能以持平的心检视它。有时候与其大量地分析它,最好先修一点——这种少许的修行,本身也是分析的有效方法。“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我们思考着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么事、计划退休的生活、孩子还没出生就先担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多么随便地就忘记了死亡就在门口、书桌上、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们。我们可能看过上千篇的讣闻,每晚在电视上都看到飞机失事的消息,却仍然觉得死亡永远不会来临。“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当你到达“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智巧的争论、辩论、教授和其他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佛教典籍中经常提到信心和虔诚的必要性。在佛法中,这并不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怀疑”与“发问”是发展真正信心与虔诚的优良基础,应该培养这种基础,而不是加以抑制。尤其在开始阶段,忽视你的怀疑去选择某种信仰或是迷信的虔诚,绝对是不明智的作法。一旦你仔细地选出修行法门和引导者,并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有的时候必须贡献出不带任何条件的信任。要生起这样的信任,你一定要先问问题,再来就是事先分析和检查每件事,给你一个理性的基础,产生对此事的信任;否则,那些被丢到心灵角落又忽视了的秘密疑惑,会意外地出现,毁掉你所有的一切。2010年7月21日,周三,18:06,野兽爱智慧居

灭苦之道

再次努力尝试,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不同的生活,努力踮起脚尖,去爱一个触摸不到的对象,一片真心付诸东流,无情打破所有之前美好的幻想。生活就是这样,不停地尝试,不断向生活妥协,直到所有的不甘心在时间洪流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终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生活的艺术。我们可以享受片刻的温存,感受转眼即逝的温暖,可以极力争取名利,适应权谋之术,只是应该宽容自己,泰然接受结果,无论是事与愿违还是最后水到渠成。它终于让我鼓起勇气发愿,带着正见上路,努力步往灭苦之道。再也不要感受到那么痛苦,刺骨般疼痛,默默承受无力感,可以接受命运的不公,但也要笑着面对所有的不公,幸福感是别人无法剥夺的,我们一生中能把握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本书我做的书摘

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自我被自己充满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能够进得去。虽然自我伪装开放的态度,但真正的开放根本不可能,充其量它只能伪装、模仿、代表,使别人相信以及减少个人色彩。自我能够天花乱坠地谈“无我”,利用无我作为自己的装饰——自我扭曲了一切事物,它因为谦卑地表现而生起骄傲,为了感觉优越而表现慈悲,教授佛法是为了感到学富五车,假装慷慨的目的是为了夸耀财富。自我也可能是一位伪装大师,例如,当面临严重威胁时,为了保护自己,自我就会很有技巧地穿着敌人的制服,也许出家或闭长关,而它会利用闭关这段期间去舔拭自己的伤口,出关之后变得更强壮、更狡猾。除非我们对现象有某种概念,否则那种现象对我们而言根本不存在。“无我”表示自我并不是依照我们认定的方式存在着。对佛教的一个常见错误观念,便是认为佛教的目标就是要除掉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须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有时,在梦中,我们能瞥见没有成见的自由。梦中可能有一千头大象舒适地在我们的卧房中起舞,而房间和大象却都没有改变它们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对于时间、空间的成见,瞬间在一个地方,下个刹那就到了一千里外。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抑制对事物的判断,对它们漠不关心,就成就了某种空性——这种冷漠只不过是一种愚痴,同样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时,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不让人排拒,我们完全忽略了它们——这种空白茫然是因为忽视,所以也是愚痴。四圣谛是说:“知道痛苦”。第三圣谛是灭谛,即痛苦的止息。第三圣谛是:我们的痛苦并非真实存在。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因。第一圣谛是道,即痛苦的解脱。任何贪、瞋、痴启动的行为必然是恶行,因为它完全僵着在幻觉上,根本不容许其他的可能性。我们要快乐,所以相信贪欲能带给我们快感、愤怒能帮助我们离开讨厌的事物,相信我们能安全地忽视那些既不可爱又不讨厌的事物。但是我们完全错了:贪欲带领我们不断地陷入痛苦状况;愤怒不但没有毁灭我们希望逃避的对象,反而吸引它们;而我们所忽视的事物又往往毫无预警的突然出现,在我们头上重捶一拳。“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阿修罗道就是由于嫉妒别人的土地、财产和所有物等,而持续争斗的状况。如果昨天和今天的心完全一样,那么就不需要记忆;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不可能忘掉任何东西。无常和变易使记忆、遗忘和所有心灵过程成为可能。轮回是执着在幻觉上,而涅槃则是执着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仍是二元对立的成见,因为你所认知的是幻觉消失,而不是“实相”。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荧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佛法中的慈,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悲,就是希望一切众生脱离痛苦。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根源就是无明,而你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起源:执取一个不存在的自我。伟大的老师们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懂什么就教别人什么。大部分的人教别人东西,是因为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希望透过教导炫耀一番,建立优越感;至于对方会不会从教法中受益,他们可不管。真正的老师,只在特殊的时机教导别人须要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引导别人究竟成佛。现在的你是由过去你的限制条件所决定的。你可以观想自己每个毛孔中都有完整的坛城,坛城不比以前小,毛孔也不比平常大,然而每一个在另一个之中——这相当于观想自己在做密勒日巴曾做过的事:密勒日巴进入牛角中,显示出他不受大小、内外等等二元对立的束缚。由于证悟超越时间,所以你没有可以回忆的过去,也没有可以计划的将来,就连现在的概念也不存在。

甘肃版的文字错误实在太多了,校勘记如下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仅原文晓畅易懂,而且翻译也明白,连编者的注释都很有用。很遗憾的是,甘肃民族出版社的版本(以下简称甘肃版)作为大陆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校对非常粗糙,有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错字,时常影响阅读。印张剪裁也不够整齐。因缘凑巧,手中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由善功德们出资助印的非卖品。这本收入了宗萨钦哲仁波切所写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和《轮回是战场》两部分。把作为正式出版物的甘肃版和实际上是“非法出版物”的非卖品两相比较,后者的校对更为细致用心,没有出现前者中那些不应有的错误。遍寻非卖品,也没有找到译者、校对、责编的大名。看来“物勒工名”的责任承包制也不能包治百病,还得看是不是用心工作。把看书时随手标出的甘肃版错误谨记如下,希望有助于后来者:P4倒数3行第1字“木”应为“不”。P34倒数3行第4字“子”应为“于”。P95倒数2行倒数第7字“夹”应为“来”。P102倒2段第1行第7字“呈”应删。P105第3行第2字“千”应为“干”。P105第5行倒数第4字“冶”应为“治”。P106第2行第12字“冶”应为“治”。P112倒7行倒数第8字“月”应为“习”。P123倒7行倒数第9字“平”应为“乎”。P131倒2段第2行第11字“人”应为“入”。P153第3行第9字“冶”应为“治”。一开始实在没想到这本书会有这么多错字,就没有认真校勘,肯定还有别的疏漏,敬请补充。

佛教

读该书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最近看西方的哲学理论看得有些头疼,虽然读的很有收获,但过程却不那么好受。与佛经结缘是因为高三的时候,学校有个活动是让高二的学生一对一送祝福,还把那些祝福的小纸片全贴在一面墙上。我素来是个无聊的人,不止是看了自己的那份,还把好友的祝福也都看了个遍。有个祝福挺特别的,上面说她会帮我的好友每天抄一遍心经祈祷,并说那种古朴的祝福方式是从她的祖母那传承下来的。我就特不要脸地找了那个姑娘,并求祈祷。后来大学有阵子,准备考试,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10点都在图书馆,不单是无聊,更容易心乱,于是每天学习前抄一遍心经,让自己宁神。这大概是我与佛经结缘的故事。打开该书,算是第一次读这种论理方式的书,开始有些不习惯,并认为作者语言有些夸张,读到第三章却是心悦诚服。读该书有两个重要的收获,第一是扫除了平常的一些对佛教的偏见,比如说提高了对所谓“修行”的认识。其二则是受大学修过一门课程“宗教与国际关系”的影响,觉得可以试图从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来解读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以及西藏地区的一些问题。总是受益颇深。

了解佛教,认识修行

这本书和《正见》一样,对不了解佛教的朋友来说,真是不错的书。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慈悲而善巧的智慧将佛法的见地与修道讲得很好懂,对四圣谛、佛性、业力、轮回、涅槃、见与道 、道的选择、出离与虔诚、善知识、心的训练、禅修、 止观 、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萨道的善巧方便都有浅近易懂的开示,从日常生活着手,往佛法里去,信手拈来,幽默而慈悲,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的喜感。对于密宗部分,我持保留意见,我并不了解密宗,所以,不评论。

牛角里的歌

“惹琼巴想要到印度去研习无二空性,密勒日巴告诉他没有必要,可是惹琼巴坚持去了印度。当惹琼巴回到西藏的时候,密勒日巴去见他,惹琼巴对于自己新学到的知识感到十分骄傲。在师徒二人走回密勒日巴洞穴的途中,突然落下一阵大冰雹,密勒日巴看到路边有个牦牛角,就进入牛角里,但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也没有变小。密勒日巴在牛角里对着惹琼巴唱了一首歌,说牛角里的空间对任何了解无二的人还大得很!”我曾在两本不同的书中路过这个故事,两次都是笑眯眯地翻过去了,可能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梦与现实都从不认真区分的人来说,空间算个p呀。现在kh提出这个故事,笑眯眯地和我讨论。我们便在p中以各种姿势悠游了片刻,各自上岸。狗刨:关于事物的概念是相对的,或者说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大或小、内或外。从任何一点切入都可以进到无穷的无二的无量的空间。蝶泳:师徒二人该是密宗的吧?据说密宗的修习者会一步一步地发展神通。该故事的前因后果就是讲师傅如何向弟子显示神通以消除弟子的傲慢和执见。师傅唱歌正是告诫弟子,神通没什么了不起,然而追求神通却让你钻了牛角尖,你得先走出你那牛角尖才能进来和我唱同一首歌。仰泳:这是在师徒二人间发生的故事;确切地说,种种现象是师傅向徒弟做的示现,是徒弟看到的相。那就不要再苦苦追问“一个人怎么能钻到牛角里去呢”,——那是师徒的二人世界,你个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在人家的世界里自寻烦恼做甚?宝黛初会,宝玉肯定地说:“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人家灵魂相认,无干的人自以为是地好笑:怎么可能呢!不拿灵魂说事,就说挚友、爱人、亲人间的灵犀相通吧,两个对眼的人一对之间已无限风光尽阅,可旁边的人如何看得到?我们所见,一半在客体,一半在作为主体的我们自身。客体不同,相不同;主体不同,相亦不同。所以,对于别人的故事,“哦”一声足以。自由泳:就空性而言,这个故事的讲述和记载已经破坏了空性,是个蹩脚的解释和比喻。恰似禅宗故事里那截被削掉的指向月亮的手指头。无辜的手指头。无用的手指头。无存的手指头。

学佛之人不可不知

  这本书,我在春节期间再次拜读。感恩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慈悲指引。我们的见地就好比乘长途车时看站牌,如不小心看错,不但到不了想要去的地方,而且懊悔而自责。我们的珍宝般的人生,不知道会给我们几次这样的机会,一次次的错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就是这样一本,能指引我们到达究竟的清凉圣地的法宝!  也许还不能相信,也许我们还要迟疑,也许我们还将继续错过,但有一种力量在那里,永远不会舍弃我们,永远慈悲的为我们抚慰着伤口,为我们指引方向。

心的训练

我不是佛教徒,而且估计这辈子也做不了佛教徒了。但是对佛学的东西始终很感兴趣,也自认为自己是颇有佛缘的。究竟是怎样结识这本书的,已经不记得了,买到之后,一直放在枕边的,每天临睡或晨起只要读上那么一两行,便能感觉到那种清静世界的存在。      人,要认识你自己。我一直在努力去做这件事,同时也发现自我确实很难被认识,它在不断地变化,也充满了迷惑。佛教中的见地则认为自我乃是空性,这样的解释倒是将事物从极繁化为了极简,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具备了出离心了。      什么是修道?以我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心的训练--让心寂静,调幅自心。当我们生气、兴奋或处于任何强烈情绪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自控,完全被吞没掉。通常,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情绪占据了;就算是知道,我们仍然无力阻止它的泛滥。由于我们的心未受训练,因此这些情绪仍然把我们变成了它的玩偶。没有受过训练的心,会让你陷入各种紊乱中,因为这样的心容易被激怒、容易起伏、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受操纵、容易因为肤浅的赞美而满足、容易受到无意义的批评或毫无实质的恶言伤害;它也经常太僵化、太固执,无法接受新鲜的主意。训练自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自在地使用它。例如,如果你的心经过良好的训练,就能在完全愤怒的状况中调整心理,对于那个生气的对象生起大慈,这就是所谓超然之力。训练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目前,你只用了心的一小部分,就连这一小部分也被各种愚钝和烦恼所削弱。如果你训练自己的心,就能让心的功用全部归你所有并自由控制,你就可以具有创造性、耐心,具有艺术天分,或任何你想要的。那么,即使你的身体老化,头秃肤皱,而你的心仍然继续成长,更有活力。

福报的显现

当遇到特定的因缘,你会有特定的感悟。有福报的人定会看完此书,我想每个人看过后的感悟都有不同,因为心的不同!

感谢梁文道

08年的开卷八分钟里介绍了这本书,他说这是最好的一部佛学入门的书。买了很久了,这几天才用心看了。序言里译者陈冠中说:“如果你是佛教徒,请以此书印证你的修行”。至少,这本书让我知道我该怎么修行--小乘:“一般来说小乘对每个人人都适用,如果精进,行者智慧非常微小,也能证得果位。”P68看来驽钝的我只有小乘能救我了。大乘:“就像另一种治疗师,为你开列许多不同的食物和药品,然后要你根据身体在不同时期的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直观力来决定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如果你判断错误,可能病得更厉害...”P69金刚乘(藏传):“十万个弟子之中,可能只有一个能成为好的金刚乘传人”P134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