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的开展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佛性的开展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222053427
作者:萧民元
页数:175页

章节摘录

  01 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谈对佛学与学佛的基本认识  作者以为不论是研究佛学或学佛,都有必要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有人以为只要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就不会有什么事情是说不清、写不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拿语言来说吧(文字也一样):如果你没吃过辣椒,不管我如何形容,我都无法让你体会到“辣”的感觉;如果你没视觉经验,我就无法向你说明色彩的艳丽;如果你没听觉经验,我就无法向你讲解音律的美妙;如你没触觉神经,我就无法跟你讨论冷热、软硬等问题……同理,你内心感到的喜怒哀乐,不论你如何努力向我倾吐,我最多只能知道你是处于其中的哪一种状况,我完全不能经由你的表白,达到“感同身受”的地步……  以上这些情形只是针对身心的基层反应而言,如果超越这个范围,想要传达一个复杂的高层心灵内涵,语言文字的运用将会更加力不从心。例如,某甲要传达他的某个“价值观”给某乙。“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体,某甲传送时,先要把它分解成片段的语言或文字的形式,然后由某乙去完整地接收这些片段,并加以组合。最后再由这组合中,去正确无误地领会出某甲想要传达的本意。办得到吗?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至少与某甲的传送能力、传送技术,和某乙的接收容量、接收的“时空角度”和心态等因素的相加相乘有关。再说,其中还有先天上语言文字不能表达(如辣的感觉)的部分呢!因此,严格地说,大概只有达到了佛家的“以心印心”的境界才无问题,而现阶段的人类智慧,可说都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所幸绝大多数的人都粗略地并不计较,反正是水果就行了。  那么,语言文字应用在哪一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呢?以我个人的体会,在“理”的方面,在不涉及到生灵的感觉方面较好。例如,在数学方面的1+1=2;在逻辑方面的“因为如此,所以如彼”;在事物变化方面的解说,使我们从“知其然”进步到“知其所以然”等。总之,好像事物愈“物理化”,语言文字愈好用;事物愈“精神化”,语言文字愈难传。  有了以上的解说,现在可以来谈一下佛学与学佛了。  在佛学的“经”、“律”、“论”三藏中,“律”是一个讲规范的法门。在这里,语言文字似乎完全用得上力。“论”是历代已有相当证境的高僧大德所撰写而成的理论集成的法海。研究“论”的人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否定别人写的东西,也不要轻易地自以为“懂了”,应尽量放开胸怀,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想说什么。不过,就我所知,即使这样,仍然免不了好像上菜场去买菜,结果买回来的却是自家菜园里所生长出来的小菜似的。  至于“经”的部分,就我有限的知量所见,差不多都是高境界性的教诲,很少说理的地方(《楞严经》等少数例外)。因此,我们并不能借由文字的研读去获得真正的了解。如想真正踏实了解经中所说,似乎只有“修行”一途,别无他路。如果不想经由此途而加强了解,哪怕皓首穷经,也将是虚耗光阴,难有所得。例如《心经》中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话,这话是形容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一种证境。记得多年前我曾对这两句话下过不少工夫,当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在自己觉得已经完全明白的刹那,赫然发现,在我的感觉中,色还是色,空还是空。我的“了解”瞬间成了泡影,毫无价值。那时我终于明白,那两句话原来是“甚深证境的语言”,而我未达那种境界,根本无法真正知会那两句话的内涵。我的了解只不过是在语言文字和思想概念中打滚而已,其作用与“说吃”和“想吃”不能变成“真饱”没有两样。  其次谈到学佛。佛法是一门生命奋进超越、自我进化的大法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学佛是一个要经过不断努力修行,才能实现“自我转化”的实践历程。它绝不是读读经,说说法,扩大扩大佛学知识,或做做法事就可以有成就的。  笔者不怕犯口业地指出,我们中国的佛教界在学佛方面,似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早已处于有病状态。我个人真希望我们能够反省一下:我们多以大乘佛教徒自居,而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中,扣除吃饭、睡觉和工作之外,用在讲经研法的时间是多少?真正用在踏实进修,内观心性的时间又到底有多少?说实在的,修了不一定是佛教徒,但不修一定不够资格当佛教徒。没有正定,不得正法;没有精进,难证高明。境界低了,想大乘也大不起来。  当然,我这样讲,绝不是在反对研法读经。我想说的是,要像孔子所主张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那样,或者“修行有余力,则以学经”,是一个挽救时弊的良方吧!  02信受佛法能否解脱,何不试试看  佛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实践方法的高级宗教。它的信仰是:所有有生命的物类(尤其是已有某种自觉程度的人类)在漫长的宇宙岁月中,都有机会因遵循某种方法,靠自力的进化,达到一个极其光明自在的境地,亦即所谓的“彼岸”或“解脱”。  我常听人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人类已是万物之灵,我们已有能力应付各种问题,创造各种条件,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我们还需要到哪去?又能超越到哪去?”不然!请不要太自足自满。大宇宙的奥妙,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和理解,我们似乎还不够资格在这充满奥秘的大宇宙中替自己定位。  从许多真实事迹的记载里,我们发现人类确实拥有自我进化到更高层次的可能,而且,也的确有人做到了。对那些已经做到了的人,在佛教里称之为“菩萨”。从“菩萨”们的观点来看,现阶段的人类不但拥有太多的内在缺陷,而且普遍地生活在难以挣脱的烦恼中。其中,较为浅显的烦恼,如“生、老、病、死”等;较为深沉而不易察觉的,则如人们为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必须”接受文明社会的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为了解决生存急需的温饱和满足生生不已的欲望冲动,“必须”以辛勤的工作为代价来偿付等等。这些“必须”都被圣化成了实践性的口号,如“法律的尊严”、“道德的美善”、“工作的神圣”等。有些有超越感的人面对这些口号时,内心常会隐约地产生一种无法言传的感叹和无奈。还不止于此昵!我们的寿命、健康,乃至我们的思想、习性、嗜好等,也都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基因”的制约,变成了它要我们是什么,我们就得是什么,做了不能自主的“基因傀儡”而不自觉,实在太不自由了。  严格地说,人类在这个多层次、多次元、多结构、多深度、多生命……的大宇宙中,还算不上是非常高等的生物。(有些时候,甚至还会觉得有点儿可怜昵!)所幸我们还有值得自豪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可以借助于某种自觉的方法,脱离大自然的缓慢进化序列,进行自我改造,实施自我进化而超越。这个自觉的方法就是被称之为“道迹”的“佛法”。(从这个观点来看佛教,佛教早已超越了一般宗教的范围。事实上,我个人从来就不把佛教看成是一种宗教。我把它看成是大宇宙生命的进化大法门。)  佛法是值得信受的。就我所知,信受佛法,尤其在中国,常常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很多未信及已信者,内心并不真正落实,不知信受后,是否真的可以得到所谓的“解脱”。关于这点,我只能说,“何不试试看?”因为这是一种“实践性的法门”,不试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我必须声明,我所谓的“试”,不单指“信佛”或“研究佛理”,我的意思是:去踏实地实践佛法中的“修”与“行”。如果我们不肯在实践上下大工夫,或工夫不到某一程度,是肯定不会得到什么证验的。  03 浅说“修行”  在佛教界里,常常昕人提到“修行”。“修”是修菩提道,“行”是行菩萨行。“修”与“行”是一个学佛人应该兼具的行为特色。  什么是菩提道呢?简单地说,菩提道就是使众生(尤其是人)从迷惘的内心深处发生初明、中明、大明乃至澈明的自觉之道。也可以说是众生为求生命的根本解脱,经由下学而上达的全程道迹。  什么是菩萨行呢?这样来说吧:此处所谓的菩萨,不是一般泛指的“人了大乘之门就算菩萨”的菩萨,而是指一个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层次(高次元),并从迷惘中醒觉的修行者。他从根本上已“证”到了含灵万类的一体性。在他彻底破除了“私我”感觉的刹那,举首回顾尘寰,看到曾是来处的许多同类,仍然无知无助地在苦难中挣扎,于是,悲悯之心油然而生,乃因而有愿。然后据愿…采取了各种当机的救助行动。这种行动,可说是经由下学而上达,继上达之后而又下行的回向运动。回向是把努力所得的好处回过头来,无私地奉献给大家,既是一种布施,也是一种回馈。这个回向行动就叫菩萨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菩萨行定义成:菩萨的愿力救助行为,或简称为菩萨的愿行。  学佛人的菩萨行则不然。学佛人的菩萨行,正确地说,应该是效法大菩萨行为的一种行为。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他们那种境界,我们一切行为都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真正无私,所以在本质上是与大菩萨不相同的。  菩萨行既是一种救助苦难的行为,为了进一步说明它的意义,自然有必要先行说明一下“苦难”:众生的苦难,在佛法里有三苦的大类说法,所谓“苦苦”、“行苦”、“坏苦”。不过我不打算在此讨论这些专有名词,我想换个立场,简单地把苦难归类成两种,即:“切身感受之苦”和“根本无奈之苦”。  “切身感受之苦”是指社会上一般概念的痛苦,其中包括了疾病之苦、灾难之苦、贫困之苦……乃至说不完、道不尽的心灵烦恼之苦。对于这种苦难的救助,可着力的地方很多。不论是政治、经济、教育、环保、科技、医疗……乃至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都有当机之处。至于“根本无奈之苦”,则是一种深沉的生命不能自满的本质之苦。由于“愚昧”(也可说没有能力),我们无法看清自己本质上的缺陷。例如说无明的“我执”和“法执”,又例如不断涌现却又无法满足或压抑的欲火等。这些缺陷把我们生存的环境“主观性”地变成了一个“苦海”。在苦海中,有时即使明知它是非客观的,但却无能为力。因为那些制造苦海的因子,正好渗透掺杂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成分中。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孙中山(1866-1925)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  ——章太炎(1869-1936)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而为今时所必须。  ——欧阳竟元(1871-1943)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1873-1929)  佛学既是宗教,亦是哲学,而且是极高尚的宗教,极高贵的哲学。  ——方东美(1899-1977)

内容概要

萧民元,生于1938年,四川重庆市人,为抗日名将萧毅肃将军第三子,1949年迁居台湾。大学毕业后,决定在台自行创业,为时数年,终于在1971年创立华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一度鼎盛,曾赴香港及泰国设厂。1991年,领悟到人生不能无止境地在商场上发展,人生应当还有其他意义才对,于是将部分股份分给长期为公司尽心尽力的员工,由他们代为运作,移居美国,便于重新出发。而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和幸福的“文化”工作,就成了他的目标,先后撰写《佛性的开展》、《论语辨惑》与《老子重编》。

书籍目录

引言/陈一川前言01 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谈对佛学与学佛的基本认识02 信受佛法能否解脱,何不试试看03 浅说“修行”04 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05 空间深度:次元之一06 空间深度:次元之二07 空间深度:次元之三??四次元空间08 空间深度:次元之四??五次元及多次元(高次元)09 浅谈“般若”10 进化前言11 略谈进化之一:生物进化的起因及其主动性12 略谈进化之二:引发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追求平衡的力量13 略谈进化之三:诞生基因的力量??识界14 略谈进化之四:识界启用的法式具有超妙的智慧15 略谈自我进化之一:偏重思考智的“竞化”16 略谈自我进化之二:精神与物质17 略谈自我进化之三:“想要”与“实质基础”18 略谈自我进化之四:上达的原则、因素与方法19 略谈自我进化之五:论恒与不恒20 名色21 气之一:气、先天气、后天气22 气之二:气身23 气之三:先天气的应用24 气之四:后天气的应用??气流25 气之五:后天气的应用??气场、气感、气染26 气之六:气势与养气27 缘起性空之一:因、缘28 缘起性空之二:因果29 缘起性空之三:物性、理、跃生(超理性)30 缘起性空之四:假、空、中31 感觉世界之一:以感觉为界32 感觉世界之二:觉知感受33 生死、灵魂、轮回书后感言跋 一份珍贵的礼物/孙智燊

编辑推荐

  《佛性的开展》作者从浩若瀚海的佛法中,选择了十二因缘法为骨干,围绕它,把所知、所理解的佛法加以阐发。其目的,除了想对佛教界提出一点建言外,也想对有志向佛的人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佛法在中国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到目前似乎已经出现了某些不很平衡的现象,例如“空谈”多于“实修”;“法义”未能与“现代知识”做良性的融合和互动等等,而这些不平衡都关系到“慧命的延续与法义的宣扬”。作者虽然身为成功的企业家,但真正吸引他、影响他一生的还是“佛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体会到世间似乎只有“佛法”,能够真正揭露生命的秘奥,评估其价值和提出解决之道。为此,作者从浩若瀚海的佛法中,选择了十二因缘法为骨干,围绕它,把所知、所理解的佛法加以阐发。其目的,除了想对佛教界提出一点建言外,也想对有志向佛的人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
目录
引言/陈一川
前言
01 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谈对佛学与学佛的基本认识
02 信受佛法能否解脱,何不试试看
03 浅说“修行”
04 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05 空间深度:次元之一
06 空间深度:次元之二
07 空间深度:次元之三??四次元空间
08 空间深度:次元之四??五次元及多次元(高次元)
09 浅谈“般若”
10 进化前言
11 略谈进化之一:生物进化的起因及其主动性
12 略谈进化之二:引发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追求平衡的力量
13 略谈进化之三:诞生基因的力量??识界
14 略谈进化之四:识界启用的法式具有超妙的智慧
15 略谈自我进化之一:偏重思考智的“竞化”
16 略谈自我进化之二:精神与物质
17 略谈自我进化之三:“想要”与“实质基础”
18 略谈自我进化之四:上达的原则、因素与方法
19 略谈自我进化之五:论恒与不恒
20 名色
21 气之一:气、先天气、后天气
22 气之二:气身
23 气之三:先天气的应用
24 气之四:后天气的应用??气流
25 气之五:后天气的应用??气场、气感、气染
26 气之六:气势与养气
27 缘起性空之一:因、缘
28 缘起性空之二:因果
29 缘起性空之三:物性、理、跃生(超理性)
30 缘起性空之四:假、空、中
31 感觉世界之一:以感觉为界
32 感觉世界之二:觉知感受
33 生死、灵魂、轮回
书后感言
跋 一份珍贵的礼物/孙智燊

图书封面


 佛性的开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看到没人评论,那我就献拙了。书的内容有点“乱”。我买的原因是在某个地方看到说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写的,就买了,结果不得不说有些失望。这本书更加像写随笔,而不是成体系的东西。态度和见识和皈依修佛的,差别较大,希望读的时候有所辨识。书中有些说法让我觉得不得其解。光说无益,举例说明。前言:“”...., 选择十二因缘法为主干,....其目的,出了想对佛教界提出一点建言外,也想对有志向佛的人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 很明显,作者不是皈依了的人,因此其中的有些说法大概也”未得其门“,那凭什么对有志向佛的人说佛法如何如何啊?这个是个挺奇怪的事情,但似乎搁现在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可将光说不练不是一个人的毛病。文中对十二因缘,基本没有完整的解说,这个主干干脆就没找到。01章,整个书最好的一篇;02章:”事实上,我个人从来就不把佛教看成是一种宗教。我把它看成是大宇宙生命的进化大法门“。看成宗教对他意味着什么?欺骗?愚昧?如此执着于文字,似乎有点不对的味道。后文强调实践,赞同。03:浅说”修行“。””修“是修菩萨道,”行“是行菩萨道。“ -- 那我修南传的小乘教法那就不算修行了?后面又把”修“和”行“分开讲,仔细读下,可能是我笨,实在没发现他分开讲后造就了什么体系上优势。后文说,”必须寓“修”于“行”中,对他而言这的确是两个东西,但的确没找到清晰的解说。 本章注释中【4】,“有人深信因果,终身吃斋念佛,多行善事,以为功德无量。......,但站在“修行”的立场则尚嫌有不足,....,但终属因果循环内的事,更应有责任的是如何使别人及自己从本质上得到净化与解脱。” --- 事实上,能够深信因果,已经是大修行人的风范,这四个字哪里是那么容易的,终身吃斋念佛,那更加有毅力能实行,我辈称叹。“以为功德无量”,每个这么做的人都这么想,这是典型的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但终属因果循环内的事,更应有责任的是如何使别人....”因果循环谁能跳出?本师释迦文佛,成佛后还受刺足之难,所谓“因缘际会,因果纤毫受报”,作者的认识有偏颇不周之处,读者还望仔细分辨。注释【5】就更加有问题了。“但纯就(成佛的)速度而论,或者小乘还会比大乘快得多呢!当然就深广度而言,自然要归大乘了。就总进程(成佛)而言,谁快则不知。不过,成佛不是在比快,成佛是生活全体向上的表现,最好能兼顾到过这种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没有比这段话更加表现出作者认识水平的了。简单讲,如果他是对的,佛陀也不必斥责小乘为焦芽败种,小乘终需回小向大,方得入究竟道;如果不比快,观世音菩萨的大悲陀罗尼也不必在念前发愿说“愿我速得戒定道, …,愿我早登涅槃山,….,愿我早同法性身,”到底谁说的是对的,你自己判断了。P35页“在释迦牟尼诞生以前,”都没有尊称本师为佛,可想这样不敬的人对佛法的了解,大概也不过是文字上的,说到修行,那是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是,一叶而知秋。09章 浅谈“般若” -- 都是浅谈,早知不买了,呵呵。其中P48页,“《心经》译者唐玄奘,显然是位既有甚深境界又有文字造诣的大师,他没有把“照”翻译成“看”,很了不起。”--- 我无语了,我真没见过如此自大而又 … 的人,还要给别人讲佛教的东西。跳着说一个,因为一页页再看一遍实在是有点耐不住。P147页,在说缘起性空的一章中,“因为人被肢解的瞬间,人性就消失了。”我看了差点就笑倒了,不解释为什么,呵呵。书是谁都敢写啊!是真敢啊!吃饭去吃饭去!瞎扯那如吃饱了实在!
  •     今天我们身边学佛修佛的人愈来愈多了,别说那些穿着大卦带着佛珠打扮得佛里佛气的有钱商人和官员们了,就是一般人当中朋友圈里转发的各种“仁波切”鸡汤越来越多了,娱乐圈从王菲开始信佛、到大S拜佛求子,甚至还有歌手某风竟是转世活佛,后又被辟谣)……喧闹的香火供奉着越修越昂贵的寺庙,和尚里最帅的开微博、最逗的(延参法师)出名了,还有最会做生意的少林寺要上市了……明明是佛说的末法时代,忽然坊间到处都是佛的“弟子“。对于真正信受佛理的人来说,这一切,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欲要其亡,必先使其狂。当一个东西成为时代的照妖镜,各色人等在里面都能找到逞其狂的用武之地,只能说,离灭亡不远了。借用一句话,不要让时代的悲剧,成为佛教的悲剧。在这一切浮华异象之中,我打心眼里想听到一种声音,来自对佛陀思想踏实地深耕细作后发出的那声感慨,能在简言大义中,好叫我这种仰慕佛陀思想又不得其门的人,得以间接地从他的感慨中瞥见传世的力量。我找到这本书,《佛性的开展》。正如我所说,它不是任何功利、或碎片式娱乐化的人间佛教。而是基于佛教最正宗经典的深度注解,但这种注解绝不是学术式的。我想所有想接近佛学的人,最初都会被佛学里各种”名相“,五蕴、般若、四禅八定等这些又有音译又有不可描述的道理的词语所障碍。但是作者有意撇开了一些佛学里的现有名词,转用自己的语言尽量去比喻、描述那无可描述的境界。它行文、用词是克制的,但随时翻涌着作者对佛学义理深刻的认同和震撼感受。可说是相当有诚意。照作者话说,”当今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的现象,例如空谈多于实修,法义未能与现代知识做良性的融合和互动等。而这些不平衡都是关系到慧命的延续和宣扬。我虽尚未皈依,而内心实深忧之。几经考虑,乃决定把蕴于内心的一些感想和感触,在没有包袱(因不必顾虑到哪位师傅哪个门派),愿一肩担起的情况下,负责地写出来。“另外,作者还希望本书给佛学之人一些”不同的参考“,什么是不同的参考,就是以往佛学的解释由佛学家、和尚等人来写就,要么满篇都是佛学佛语,要么禅宗一样的故事,看半天也看不懂。作者”尝试“用科学、哲学作为旁证来讲述佛学里的深刻义理;另外也尝试打通修与学之间的距离。说是”尝试“,作者在开篇就讲了,”语言文字对谈论佛学与学佛是有局限性“,就像一个没吃过辣椒的人听别人怎么用语言描述也不会懂”辣“是什么味道的。真正要知道辣,只有自己去吃一口。这也是说,作者主张,生命有限,修是第一,有时间再看经典吧。切不可以学知识的方式来对待佛,那只有量的积累,学到一堆对辣的描述,而永远不知道辣的味道是什么。随后,书里最精彩的两个点之一,就是作者对空间深度的描述(另一个后面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是有深度的,我们是三次元或者四次元的生物(加入时间轴),但现代物理界已经描述了五次元及更高次元的存在。作者水平有限,这里我不能评论这段描述,只能说,很震撼。借用序言里作者好友引用在19世纪英国有一本书《扁平王国:多维空间漫游记奇》,作者是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古典学家和神学家。他设想了一个平面世界中的平面人,以平凡之躯脱胎换骨善巧幻化,摇身一变,成了无时空障碍,无物质阻隔的太空异人。他拥有这些异能之后才发现,原来他看到的扁平世界里的高人,视野只是扁平世界中的微粒小点,某视野宽广的学着看到的只是一条线的延伸,而一个高尚的贤人看到的只是平面。那些扁平的众生因根器所限,看到的只是扁平的世界,而无法理解立体世界的宽度高度。这个寓言,可以描述我看到空间深度文章的感受。人生中,总有一些”你不知道你还不知道的事“在不经意处等着你,看到了世界观就变了。而我在想,相比古代的人,现代的人真的很幸福,我们可以通过科幻电影电视小说来知道很多有关宇宙空间的事,这些跟佛理都是相通的。《星际穿越》里的黑洞,由计算机模拟得如真似幻,还有五维空间,也真实可感,即便是不可言说的真理,也能够有一些较为真实的感官体验,如果你喜欢这类的科幻虚构想象,而当你知道这些都是佛陀说的真实不虚时,你就知道你原来是多么无知多么渺小了。除了空间深度,另一个相当精彩的论述是人类的进化,他讲到基因的跃生,以及主宰突变的力量”识界智慧“。以前我们看动物世界总觉得很奇特,自然太聪明了,大树怎么会利用种子的美好味道吸引小动物来吃,并利用小动物的粪便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呢。像这种现象,这本书的作者用了识界整体和谐运作“来阐释。识界智慧如何和谐运作的呢,用的是”平衡力“和”求位“这种本能,生命意志必须要追求一种平衡,当一个物种有需求,另一个物种就能满足,这是一种整体运作的结果,属于高层次超能量的智慧体。文中整体推导的过程也很精彩。这部分对人类社会的进化、物种的未来也谈了观点,很有参考意义。另外,文中到处可见精彩新鲜的论述,比如对于”美善智“和”思考智“的对比思考;第六感是来自高层次识界的渗透;对于现代心理学里的潜意识与佛教说到的六、七、八识间的关系。前段时间流行”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则,其中的磁场秘密,其中原理也有涉及,古人说做事要诚敬的秘密,以及为何你做事没有恒心是因为心愿的能量包裹不够等。以上是我向大家推荐的一些精彩之处。但是阅读也是难的,难在这本书的知识密度之高,是一般书的数十倍。书中到处是有趣的点,每个点都可以展开成为一大本论述,每个点都代表佛学中非常精妙的环节。这是我在开头说的本书是”最好的引见“之故。因此,本书可能在修习佛教的不同阶段拿出来读又会有不同的领悟。比如这本书我是几年前买的,当时就惊为奇书,最近拿出来读又有新的感触。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没什么太过展开的东西
  •     老不搭界的
  •     作者与我许多观点一致。
  •     感觉一般
  •     不知道如何说了
  •     没读懂……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8日捐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