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名奥林匹亚》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化名奥林匹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63354801
作者:[美]尤妮斯·利普顿 著
页数:146页

照见自己

遇见这本书是个偶然。可是和每一本心爱的书的相遇应该都既是偶然也是命中注定吧。某一天去系资料室借《左传》的时候,无意中拿起来的,书名是《化名奥林匹亚》,平平无奇且有些不知所云,但吸引我的是副标题,叫做: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书是广西师大出的,薄薄一本,封面和装帧都让我联想到三联的那套熟悉的“文化生活译丛”。拿回来准备闲时翻翻,谁知翻一下就停不了,磁石一样的吸引力堪与八卦小说相比。于是我暂停了毫无头绪的课程论文写作,闲散地读了一天。作为一本美国大学艺术史教授所写的艺术史研究专著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反学院派的,过于自我,自我得过于迷人。作者,尤妮斯•利普顿和她所要探寻的对象——马奈名作《奥林匹亚》的模特儿维多琳•默兰都是红发女子,默兰最初引起她的注意,是因为在画作里她裸露着身体却拥有坦率而坚定的目光,还有与之矛盾的、在重重叠叠的男性视角叙述中定位出的她可怜的女性角色——后来她很快衰老,淫乱且酗酒,她曾作画并展览,却并不成功。从艺术史的眼光来看,她是被湮没的,她的一切坚持和野心都是愚蠢的。然而尤妮斯并不这样想。她觉得自己可以感受到她:“我羡慕默兰的自立,虽然我承认这其中的吊诡:我是个收入颇丰的20世纪末美国教授,而她则是19世纪巴黎的一个工人阶级模特儿。然而我坚信她的选择比我多,并且能够付诸行动。她那大胆的注视就是明证。”的确,这是一个坎特伯雷故事,在朝圣途中讲述的生命故事。在男性写就的艺术史里,她们心心相照。于是,尤妮斯去往巴黎,去寻找默兰。这是一个课题研究。然而这个研究让我们这些习惯于课题研究的人看得很困惑。她试图向我们揭示主角的真实生活。然而她总是在讲述自己:幼年时母亲的离弃,贫乏苍白的青年时期,父亲,第一次婚姻,如何定下这个研究课题,还有冗长的完整的曲折却并不离奇的追寻过程,以及这期间遇到的人、生活的变化、和爱人的相处、某个时刻微妙芒乱的心情。清新机敏的叙述。她带着我们一步步地接近默兰,那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和挣扎不屈的一生。在接近默兰的过程中她也慢慢接近了些生命的真相,她辞掉了让自己不愉快的教职,决定做一个疯狂的理想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她终于真正谅解了自己的母亲。整本书里纠结着的对于母亲的爱和恨,在靠近结尾处终于得到了解脱。她明白了母亲也曾有过18岁,当母亲是个年轻女子的时候也曾有着美好的体型、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也曾挣扎过要寻回自己,不管最后是否凄凉地失败了。所以她原谅了母亲的背弃。我们对于文学艺术所做的研究,最终只是要重现那些活泼泼的充满灵性和质感的作者们的心灵吧。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他们,喜悦和悲伤都去经历一遍,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仅仅是学术史课本上一个个没有生气的名字而已。对于他们而言,这真是一种美妙的复活啊。关于女性主义,我想得很多,却不知如何完整表达。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很为这事困惑。我是在长大了之后才有明确性别意识的,因为在这之前,我没有感觉到一点这方面的压迫。如果没有性别界限的话,我的生活应该是完全两样的吧。我总是渴望很多人在一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可以畅快地打球、酗酒、看球赛、叫嚣、干架,还有追求喜欢的男孩儿或者女孩儿。可是不要紧,现在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欣赏这本书里自足的女性口吻,独立而倔强,敏感且性感。只要有好的理念和充实的心灵,我们都是足够自由的。最后,感谢译者陈品秀女士让我们看到这本书,感谢这清新流畅的译笔。

作者的德性

本书的写作方式是我喜欢的,将作者本人涉入,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写作的客体,是写作的对象,是很有意思的写法。但是这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未免显得有点“喧宾夺主”(这样说可能有点不恰当,说到“主”,谁能大过作者去),或者说是厚此薄彼吧,这被寻找的后一个女人维多琳完全沦为作者本人这位寻找的女人的附庸。原本一位会看到另一个卡米耶•克罗代尔(《罗丹的情人》)那样一位光芒四射,但却在男性的大艺术家的阴影中陷入迷狂的悲剧人物,但是维多琳似乎不是。作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力图证明这位女士真的是一位艺术家 ,并且受到名家的赏识,而且进入了法国艺术家协会,但是在男性的世界,这位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不向任何男性驯服的女同性恋艺术家终究只会受到轻蔑的敌视,被从历史的档案中无情的剔除,留下寥寥的痕迹,让作者的追寻坎坷重重。作者不愿承认的是,这位维多琳被历史剔除真的是因为她没有什么资本可以让她立于史册而不汗颜,而不是因为她是一位来自下等阶级的女性,历史也许阻碍了女性艺术家的成功,但未达到的成功历史也是无法记住的,这也是作者寻觅多年仍无突破发现的真实原因,她没有什么可以传世的作品,克罗代尔即使是在罗丹的光辉照耀下依然有自己的传世作品可以让后人去追寻,但是维多琳,作者找到了什么。看完这本书,我也发现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原本就应当被历史淹没,就像同时代的男性一样。但是尤妮斯一定要把这个卑屈的灵魂从故纸堆中挖出来,为她立言,不让她安息,因为作者固执的把她当作自己的某个影子,需得为她证名,从而完成作者本人的自我实现。来自工人阶级家庭,作为外来移民的犹太人后裔的作者,既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男人堆中仍然有被侮辱、被损害之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发泄显然不够,她又找到了历史上的自己,卯足了劲要给死去的女人争一个地位。但是我看不到她对维多琳有多少敬意,整本书真正涉及维多琳的部分少得可怜,通篇都是作者本人的自怨自艾和牢骚满腹。活像一篇意淫的小册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内心深处仍然自卑的“成功女性” ,通过不断强调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正确,控诉所有对她的不公,来自男性的,来自母亲的。看得出作者中了很深的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毒,当然她本人亦不讳言这一点,她的阶级和性别政治的腔调贯穿全书,她批评弗洛伊德对少女杜拉的分析太过男子中心主义,可是她本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对母女关系的心理分析式的描写无不忠实实践着弗罗伊德的调调,她的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的超越似乎仅仅体现在她的情绪中,通篇都是她的情绪。如果她写一本我与母亲或是我与父亲,更甚者我与男性,我也不会这么反感这位作家,可是既然要写维多琳,为什么我看不到维多琳,只看到到处都是你本人而已,如果不打算让维多琳活过来,何苦去撬动她的棺木,只因为一厢情愿认为她是自己的影子,就用她来实践自我实现的诺言吗,我没有办法对这样的作者产生一丝一毫的敬意。

不经意的女权主义

刚刚看完这本书,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也算对得起自己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这个我在读前就知晓的了,然后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书中一定充斥了那些权利、声音、话语、地位等女权符号。但我错了,书中你很难明了的读出作者对女权问题的思考,更多的是她追寻马奈那幅《奥林匹亚》女主角的过程,今天又去了哪家图书馆,明天又与谁吵了一顿……这期间穿插着《奥林匹亚》女主角默林的自述,通过作者的引导,让人一步步进入到默林的内心,所以我倒觉得这是本很温馨的小书,虽然有些心酸。文章最后,作者似乎也没有寻找到她的默林,而默林,真的并不十分的出众。但作者有句话,大致是别人说她看起来很像默林,我想,如此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段断断续续的追寻旅途,一本断断续续方看完的小书,但时间的阻隔影响不大,读此书,需要慢慢的品。由此书我又想到了《女性,艺术与权利》,文中有篇文章是 为什么没有伟大女性的艺术家? 也许默林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两年前读过远流繁体字本;两年后读简体字本。不知怎么,想起圣经里的话: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利普顿的追寻,似乎只是强化了一个关于女性的经典意象——虚空。虚空——子宫。这也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缩影么?最终,女性做回自己。一个空虚的本质,一个清白的子宫。

马奈的红粉佳人

1863年秋季之前,没有人知道薇陀琳•茉兰(Victorine Meurent)的任何生活细节,人们只知道她有一头略带褐色的红发,适度的身材,一双丰满挺拔的乳房——1861到1874年,她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钟爱的模特,13年间,马奈先后9次把她的身影涂到画布上,第一幅是至今引人入胜的《着斗牛士服装的薇陀琳》,第三幅是招来一片恶骂的《奥林匹亚》。短短一年之隔,两幅绘画从法国评论界和公众那里得到的是截然相反的口碑,同一个人的艺术品能够获得截然相反的社会评论,除了马奈,谁也做不到。直到2000年8月,尤妮丝•利普顿教授在巴黎费尽周折,才在档案馆里找到茉兰最后的去处。从54岁开始直到死亡降临,茉兰和一个叫玛丽•蒂芙尔(Mary Defure)的女人住在巴黎郊区的小城哥伦布。蒂芙尔是一个颇具艺术气质的女人,她非常欣赏马奈,非常同情茉兰,是茉兰晚年的知音和资助者。1903年,她鼓励茉兰加入法国艺术家协会,并参加了第二年的沙龙画展;1909年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协会慷慨的给予茉兰7000多法郎的援助,帮助她度过了最难捱的时光。1927年的晚秋或者是年末,茉兰死在哥伦布的玛丽-泰勒兹路6号,她活了83岁。在她生命晚年,茉兰依旧对绘画念念不忘,她留在人间的最后一段文字阐明了她的思想:“一天下午,天色已晚,我走到屋后一片原野中。我带了一小张画布和炭笔。太阳低挂在天边,金黄色掩盖了米诺(Minot)的农场,也掩盖了树木与池塘——棕的,金的、白的、黑的。在巴黎你看不到这样的色彩,你也看不到太阳落下。我画了一张素描——地平线、茅草屋顶,这使我想起绿叶转棕、变黄。我坐着,也许坐得太久了些,我只是为了观看”。

红发共生的 维多琳墨兰

很久之前看了 有一篇观后感 现在来看 还是会想起书的大概。维多琳墨兰。一个有着红色头发的艺术家,我还是用了艺术家,不是画家,正如她自己大多时候也如此的那样。可能因为她也不只绘画过。而不是因为她的画很少人知道。她更应该是她自己。《奥林匹亚》,一个裸身的女人说道:“看到了吗?是我的。我不会成为你注视下的物体,这是我的身体、我的生命”尤妮斯利普顿在《化名奥林匹亚》里面,开展了如其封面所写的“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而她追寻的对象就是,那个和她一样,有着红色头发的 墨兰。她是个可以对你说“好”,也可以对你说“不”的女人。尤妮斯从马奈的《奥林匹亚》认识了这个坚定地却不被接纳的女人。画里面,墨兰赤裸的躺在床上,但是却是双眼直视着一切。因此挥之不去。在那个性别化,阶级化的社会里面,不仅仅是墨兰,尤妮斯也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她努力追寻墨兰的人生,也许是想给自己找到答案。她们太过相似。因此 到了最后,书结尾的部分,她说:恩,我现在又是个红发女人了,人们会这么说:“知道吗?你长得像维多琳。”或许我真的像吧。很久之前,读过 亦舒的《一点旧,一点新》。里面的女警去调查一桩自杀案,那些爱过死者的人都说,女警和死者很像。有时候,只有爱过那个人,才深刻记得那些关于细节。对于尤妮斯和墨兰,是另一种,精神的相似。生活的不屈服。结尾始终没能找到更多的关于那个被认为死在1898年,但真正的 活到1927年的维多琳墨兰。少不了有一些伤感。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追寻,尤妮斯已经早就变得平静了。不是因为预期知道找不到了。却是因为,看了那么多之后,她已经知道那个维多琳,作为马奈和其他画家的模特,作为一个画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沙龙,也的到了一部分的认可的画家,那个为了爱人,沦落过的爱女人的她,在晚年的时候,即使没有了记忆里的那个人,却能够和另一个人相守下去。那个并没有 放弃自己的 不止步在别人眼里落魄的,墨兰能够挣扎着,追寻着自己。尤妮斯陷在过自己的母亲的梦魇里,那个被父亲骂时把自己卷起来,任何人都找不到的母亲。但是朋友提醒她,母亲也是有过18岁的。尤妮斯想着,是自己把母亲改变成这样子。却也没有原谅那个懦弱的现在的母亲。但是她深爱着。因此,她在以维多琳的身份叙述自身的时候,玛丽(那个最后相守的人)在平淡和维多琳及其母亲的相处后,问: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母亲这么爱你?在整个追寻的过程中,尤妮斯也在寻找自己。她在论坛会上发言,抵抗那些对女性的不尊重,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胜过了会议上的所有男人,却被开除了学习的学院。她尝试解释,为什么母亲会改变,自己是不是做不到被认可。维多琳给了她引导。她化身维多琳说:我有一种感觉,他们也许想要理解我,看我......可是他们看不出什么。他们只好蔑视我。书的简介说:作者...向读者抽丝剥茧地揭露了在性别化、阶级化社会中,一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的凄凉一生。而这本书的主观交错的写作方式更是对学术正统的叛逆...观感中,有些许不妥,这本书,是尤妮斯和维多琳交错的人生对社会不公的叛逆。或许共生体这样的形容,更为恰当。尤妮斯找不完墨兰的所有,但是她的墨兰是她的,能找的完的,是她自己的所有。


 化名奥林匹亚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